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 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
展开课 题
6.6 滑轮和滑轮组
教 学
时 间
教学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能区分定滑轮与动滑轮。
②会组装简单实验装置。
③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观察,了解滑轮的构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②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
③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升旗”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并善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③通过小组间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定、动滑轮
教 学
重难点
1、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2、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教 具
学生分组实验。单个定滑轮和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的滑轮组、钩码、弹簧秤、细线绳、剪铁用剪刀、镊子、铁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升旗仪式和建筑工地上的吊车)展示课件
2、观察描述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沙子是怎样被提升上楼的?
3、提问:我们能够很方便而轻松地将它们提升上去,可能是什么起了作用?
4、边操作课件边研究合作交流。
5、揭题:滑轮
6、观察桌上的滑轮结构
7、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
二、新授
(一)认识滑轮的种类
1、出示图片或利用课本图6—50和滑轮
2、观察比较。(并对照课件)两组使用滑轮吊重物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利用滑轮、细线、铁架台等设计两种方案,把钩码提起来,并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
3、帮助学生归纳:
a:轮轴位置固定不移动的滑轮是定滑轮。
b:轮轴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是动滑轮。
(二)探究两类滑轮的作用
“活动2” 的目的有两个:活动A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活动B从理论上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的实质。
活动A可让学生先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表),然后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去操作。并画出图中三种方向的拉力示意图。
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N
1
2
3
学生实验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拉动钩码时用力要均匀,使钩码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这时,可提出问题: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为什么我们还要使用它呢?让学生举例说明。最后,教师指出:在许多情况下,为了改变用力的方向,常常使用定滑轮,可给人们带来方便。
活动B可参照活动A的方法,让学生先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然后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去操作。这里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一定要竖直向上拉,不要斜拉。
为了帮助学生从定滑轮抽象出杠杆模型,教学中可结合课件展示(参照图6-36),让学生边观察动画,边操作实物转动滑轮,寻找它们的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并作出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分别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图6-36
不难看出,定滑轮的支点在轴心,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定滑轮的半径。再引导学生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因为L1=L2,所以F1=F2。由此可以得出:定滑轮实质是个变形的等臂杠杆,不能省力。然后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也不变。
对于动滑轮,也可参照上述方法,结合课件展示(参照图6-37),让学生观察实物。动滑轮在上升过程中,绕着轮滑边缘O点转动,所以O点就是动滑轮的支点。可以向学生指出:当动滑轮运动时,O点的位置也在变化,所以动滑轮的支点实际上是瞬时支点。明确了动滑轮的支点在哪里,对“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就不难理解了。并引导学生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为什么动滑轮平衡时,可以省一半的力。
图6-37
O O
最后启发学生讨论:探究实验的数据与理论分析有些偏差,原因是什么?(由于摩擦及动滑轮的自身重力的影响。)
(三)滑轮组
综合前面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以很自然地引出滑轮组: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如果我们既想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大家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活动3”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练习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二是探究滑轮组在工作时的省力情况。
(1)提出问题
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合起来提升重物,你能设计出多少种方法?每种方法分别能省多少力?
(2)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绳子的固定端与自由端的概念,提醒他们绳子的绕法是设计实验的关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科学地设计,实在设计不出来的话,可以参考教材图6-57进行实验。然后让学生交流设计的方案,并给予鼓励。
让学生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操作,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在教材表格中,引导学生观察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再次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加强合作。
(3)分析论证与实验结论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可以得出结论: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
(4)拓展与提高
图6-38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①通过观察,你认为滑轮组省力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②若不计摩擦但考虑动滑轮重,则拉力与物重、动滑轮的重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观察如图6-38所示的情景,你认为这可能吗?理由是什么?
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进行对比总结。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定义
实质
特点
三、练习
1.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实验过程如图6-39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a)、(b)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
比较(b)、(c)、(d)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39
2.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kg的物体(如图6-40),挂物体的钩子承受 N的力,拉绳子的力F为 N(动滑轮的重不计,g取10N/Kg)。
3.如图6-41所示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 ,F2= ,F3= (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图6-42
图6-41
图6-40
4.如图6-42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若工人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____ __m,手拉绳子的力为__ ___N。
5.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关于这个滑轮,下列说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6.如图6-43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图6-43
7.如图6-44所示有两个滑轮,请设计一个最省力的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
图6-44
8.如图6-45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沿水平面以l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5N,若不计动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动滑轮的摩擦,求:
图6-45
(1)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大?
(2)拉力F在2s内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图6-46
【参考答案】
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 200 100 3. G/3 G/4 G/5 4 .2 80 5. D 6. B 7.如图6-46所示 8 .10N 4m
●“自我评价与作业”指导
图6-47
1.C 因为L1>L2>L3,而物体的重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F1<F2<F3。
2.滑轮组绕法如图6-47所示
3.G1:G2=1:2
对定滑轮和动滑轮认识会滑轮组打好基础
、
F=1/nG。
s=nh
板书设计:
1、 滑轮”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解释动力方向的改变。
3.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4.滑轮组:
①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提问: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什么?
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 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 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器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5 宇宙深处教案: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5 宇宙深处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3 “解剖”原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3 “解剖”原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