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考试模拟卷(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828918/0-17176030292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考试模拟卷(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828918/0-17176030292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考试模拟卷(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5828918/0-17176030292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考试模拟卷(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考试模拟卷(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7%,取42,2g,2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2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分为卷I(选择题)和卷II(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I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II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N—14 Ca—40
Cl—35.5 Zn—65 Fe—56 Cu—64
5.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
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少开私家车,倡导绿色出行
2. 小明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如图,于是他将装片向视野中的下方移动,其目的是( )
A.将视野调亮B.将细胞居中C.使细胞放大D.使细胞清晰
(2) (5)
3. 春季是传染病水痘高发季节,医生建议学生要接种疫苗。用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的做法属于
( )
A.保护易感人群B.切断传播途径C.控制传染源D.灭杀病原体
4. 铕(Eu)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冷水反应,应保存在氩气中。铕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u+2H2O=Eu(OH)2↓+H2↑。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5.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某地学生发现一年中操场上旗杆顶端正午的影子总
在ab之间(右图甲),该地可能位于右图乙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6. 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所构成。则下列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中,带正电的
是( )
7. 如图是小朋友在荡秋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抓的绳子表面粗糙不平,可减小摩擦
B.秋千摆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C.秋千从高处摆到低处,动能转化为势能
D.秋千速度越大,小孩具有的惯性也越大
8.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9. 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其原理,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基
本方法。下列各项的现象、原理与应用之间不对应的是( )
10.将等质量的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和硫酸反应,记录生成氢气质量变化关系如上图所示。
若继续加入等量的锌,则生成氢气质量关系图不可能出现的是( )
11.下列各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表明,种群中具有抗药基因害虫比例 A 点比 B 点低
B.乙图表示一个 DNA 分子
C.丙图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量与呼吸作用放出的 CO2的量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
D.丁图可以表示人体经抗原刺激后,体内抗体量随时间的变化
12.小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两个实验时,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
置于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下列关于小宁从图中眼睛的视角是否能看到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能看到像,而乙图中看不到像B.甲乙两图中均看不到像
C.乙图中能看到像,而甲图中看不到像D.甲、乙两图中均能看到像
13.如图,中、乙是完全相同的小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甲以速度v竖直上抛,乙以与水平面成一
定角度、大小也是v的速度斜向右上抛出。上述运动过程中均不计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比较达到最高点时小球具有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E甲>E乙B.重力势能:E甲=E乙
C.动能:E甲>E乙D.动能:E甲=E乙
第13题图第14题图
14.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纪念日,人民海军在角逐深蓝大洋成长过程中,湛江见证了人
民海军的光辉历程。如图所示,关于舰载机在航母上训练飞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舰载机飞离了航母,则航母浸在水中的体积跟原来相比将变大
B.在起飞过程中,舰载机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舰载机在甲板上和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D.舰载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
15.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东风着陆场。神舟飞船返回舱上就涂有氢氧化
铝。氢氧化铝[Al(OH)3]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可用作阻燃剂,;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是药物“复方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往一定量Al(NO3)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的反应有:
第一步:Al(NO3)3+3NaOH═Al(OH)3↓+3NaNO3
第二步: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读作偏铝酸钠,是一种可溶性盐)
反应生成的沉淀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与b的比值为3:4
B.图中A.B所对应的时刻中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之比为1:1
C.氢氧化铝属于碱,化学性质不稳定,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实验室一般不用NaOH溶液来制备Al(OH)3
卷 = 2 \* ROMAN II
二、填空题(本题有 7 小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16.“稻田养鱼”是种较好的农业生态模式,实验小组分别在养鱼稻田和未养鱼稻田对土壤有机质的
含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水稻的螟虫株危害率、水稻的枯纹病株发病率进行了测定并统计,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请写出一条食物链,解释养鱼稻田的螟虫株危害率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
(2)请说说养鱼稻田水中溶解氧含量比较高的好处__________。
(3)关于养鱼稻田生态系统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稻田中所有的水稻、螟虫和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养鱼稻田的营养结构比未养鱼稻田复杂,因此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C.水稻枯蚊病的病原体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毒,该病毒更适应于未养鱼稻田的生态环境
D.水稻养鱼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
17.神舟飞船成功升空并顺利进驻空间站。如图甲是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
(1)为了加快空间站电动机的转速,可以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通电线圈中的电流。
(2)夜晚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后,输送给电动机。
(3)如上图乙是红磷燃烧(4P+5O2点燃2P2O5)的模型图,其反应顺序为__________(选填数字)。
18.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稳定与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跨学科概念。
(1)生物体为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外界刺激作出生理和行为上的改变,来保持内部环境的稳定。如人体体温恒定的维持。严寒环境下(图甲),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措施有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溶液中晶体溶解的速度和结晶的速度相同,溶质质量保持不变,则溶液处于平衡状态。如图乙中的硫酸铜溶液。若要打破平衡,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3)全球水量保持稳定,但局部地区水量可能发生变化。研究发现青海湖的储水量在近20年中不断增大(图丙)。据此推测该区域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19.科学观念是指在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整体认识。物质与能量观是重要的科学
观念。图甲为小棉同学构建的植物体的能量变化模型,请模仿并完成图乙中动物体的能量变化模型建构:
图甲 植物体的能量变化图乙 动物体的能量变化
(1)图乙中“?”处应该填 ;
(2)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 。
20.凤尾鱼俗称“子鲚”(见图1),属名贵的经济鱼类,每年的5月至7月,凤尾鱼将聚集温州瓯
江沿上游洄游繁殖。
(1)图2为脊椎动物的部分检索表,与凤尾鱼对应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2)图3为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为生态系统的成分,则凤尾鱼属于图中的__________
(3)凤尾鱼和带鱼长的完全不同,这一性状是由__________控制的。
21.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2024年,按计划,嫦娥六号将采样返回地球;2030
年左右中国人应该可以把脚印放到月球上去了。(如图甲所示)
(1)发射月球车的火箭在穿越大气层时速度越来越快,那么火箭受到的推力与自身重力 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火箭上升的作用力来自于________(选填“燃气”或“空气”)
(3)不久的将来,若我国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宇航员完成探月任务后乘火箭离开月球表面,若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________。(选填“竖直向下”、“火箭运动的反方向”、“水平向左”)
22.人类对金属活动性的顺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我国晋代炼丹家葛洪用铁勺盛满曾青(硫酸铜溶液),几天后,铁勺表面红光闪闪,记载为“点铁成金”的故事,后来演变成湿法炼铜法。
材料二:贝采利乌斯是最早为金属活动性排序的科学家,他依靠定性的推测,对元素的电化次序排序为:Ag,Cu,Zn,Mg,Na。Na的电正性最强,Ag的电负性最强,但是设备落后无法定量实验,因此难以准确描述,他自己也认为排序不够准确。
材料三:贝开托夫设想找到一种参比物使金属与之发生作用,看反应的难易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他以水为参比物,镁跟水反应非常缓慢,铁常温下不跟水反应,得出镁金属的活动性比铁强,从而得出大部分金属活动性强弱。现代科学家发现,金属活动性排序还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1)请写出材料一中葛洪记载的“点铁成金”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材料三中能比较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参比物还可以是________(写出一种物质名称)
(3)分析以上材料,下列关于金属活动性发现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可多选)
A.“点铁成金”是迷信故事,炼丹家的发现对科学发展没有贡献
B.由材料二可推测金属元素的电正性越强,金属活动性也越强
C.定性的推测不属于科学研究,定量实验才属于科学研究
D.现代科学家总结出来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规律今后还会不断完善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40 分)
23.(9分)如图甲,从绿叶上打出的叶圆片经抽气处理后会沉入水底,若提供足够的二氧化碳,并光
照一段时间,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气体,又能使叶片浮到水面。某学习小组利用这一原理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图乙是他们自制的光轨模型,光轨左端安装相同的 LED 灯光源,相邻光轨之间用不透光隔板隔开。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打孔器在生长旺盛的菠菜绿叶上打出叶圆片40片,用注射器抽出叶片内的气体,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
②取四只小烧杯,分别加入20毫升0.5%的NaHCO₃溶液 (NaHCO₃溶液能提供稳定的二氧化碳浓度),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放入光轨1、2、3、4中的特定位置。
③迅速向每个小烧杯中放入10片叶圆片,打开光源,10分钟后统计各小烧杯中叶圆片浮起的数量。
重复实验步骤①②③,统计多次实验记录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1)本实验中改变光照强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实验中抽气处理后的叶圆片要保存在清水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某物理实验小组想测量一块特殊金属的密度,但是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量筒,他们利用
一个轻小的塑料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如图甲所示,将空塑料瓶和金属块分别系在绳子两端,并将金属块浸没在装水的烧杯中。用量筒缓缓向空塑料瓶中逐渐加水,待金属块静止时,金属块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记录空塑料瓶中水的体积为V1
(2)将金属块从烧杯中取出, ,待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平衡,记录空塑料瓶中水的体积为V2;
(3)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是 (水的密度已知,用ρ水表示);
(4)分析操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设备,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有
(写出一个即可),这个因素(忽略其它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25.(7分)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某兴趣小组利用脱氧剂(脱氧剂作为食品保鲜
新材料,可与食品装在同一容器中,它能吸收容器中的氧,使容器内呈无氧状态)和图一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组同学都利用图一装置进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方案】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一所示;
③甲组同学将装置保持竖直静置(图二)至水滴不再移动,记录水滴最终位置标为B;乙组同学将装置水平放置(图三)并轻轻滚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移动后的水滴位置标为B;
④用刻度尺测量AB.BO段的长度并分别记为L1、L2;
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可得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____。
【实验反思】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实验所测的氧气含量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实验评价】甲乙两组方案中,哪个方案所测的实验结果更准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26.(8分)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为了能够完成实验,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图中________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进行多次实验,绘制出I﹣U图象,如图乙中a所示.根据图象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 .
(4)实验完成后,将电阻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过程,绘制出I﹣U图象,如图乙中b所示.试分析图象中A.B.C三点电阻RA.RB.RC大小关系为 ________ .
27.(6分)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
侧倾斜的,如图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 。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丽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把半径为0.5m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N。让质量为30g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表。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
(4)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
四、综合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35 分)
28.(4分)为了让航天员实现更长时间的在轨停留,载人航天器中要解决氧气的再生问题。其中一种
解决方法是利用萨巴蒂尔反应并配合水的电解来实现氧气的再生,同时解决二氧化碳的清除问题,大致流程如下:
资料1:萨巴蒂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资料2:二氧化碳收集装置中常用的吸附剂之一是固态胺,它是一种弱碱性的树脂,为球形多孔介质,内部有许多微孔。固态胺应用化学吸附的原理吸收二氧化碳,被加热后又会把二氧化碳释放出来,再进入萨巴蒂尔反应器。
(1)根据萨巴蒂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固态胺能较强吸附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
29.(6分)泡沫洗手液能直接从泵头处按出泡沫(如图1),为了研究泵头工作原理,查阅资料如下:
资料一:侧而切开泵头,泵头主体有两个独立的缸体,用可上下运动的活塞密封。当泵头下按时,两个活塞同时向下运动(如图2)。进一步切开泵头,气体和液体的进出口(如图3)。泵头的上半部为气液混合通道,上下端各固定一片纱网(如图4)。
资料二:图5为泵头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资料三:把洗手液倒在沐浴球中。在空气中多次揉搓便可产生大量气泡。
请结合上述资料和所学知识,对泡沫泵头能连续喷出泡沫作出解释。
30.(9分)灭火器是常见的消防设备,有多种类型,项目小组计划制作一款简易泡沫灭火器模型。
【原理学习】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装有两种物质,在液体中添加发泡剂(有气体存在时,能产生大量泡沫)。灭火器不使用时,两种物质彼此分离;使用时,将两种物质混合即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将液体、泡沫从试管管道中喷出。
【产品设计】
器材:根据原理需求,项目小组组装了如图的装置。
试剂:可选试剂有稀盐酸、浓盐酸、碳酸钙颗粒、碳酸钠粉末、饱和碳酸钠溶液、发泡剂。
【评价量表】
【产品制作】
(1)从指标一考虑,除了发泡剂以外,小组还需要选择的两种试剂是什么,请选择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2)20℃条件下饱和碳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17.7%,取42.4g碳酸钠,需加水__________g可刚好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保留一位小数)
(3)将配制好的饱和碳酸钠溶液装入吸滤瓶中,按照指标二的优秀等级(忽略发泡剂对pH的影响)试管中装入质量分数为36%浓盐酸的理论体积为多少毫升? (写出计算过程)
提示:36%浓盐酸的密度=1.19g/mL; 计算结果取整数。
31.(8分)电热水壶是生活中常见的家电。某小组开展了自制电热水壶项目,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①电磁继电器能够吸合弹性衔铁的最小电流称为吸合电流。不同电磁继电器的吸合电流往往不同。
②力敏电阻的阻值大小会受压力大小而改变。力敏电阻RF大小随压力变化如下表:
【产品设计】图甲为电热水壶工作电路图。其中 IA. Ib 表示两个电磁铁的吸合电流。R为 保护电阻,当水壶盛有不同质量的水时,可以使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发生改变,从而防止干烧和溢出。水壶与水的总质量记为m,电路中电流大小与m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根据电路的工作原理,电流Ia是电磁铁__________的吸合电流。(选填K₁ 或者K₂)
【产品检验】(2)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为6伏,R₀的阻值为50欧,吸合电流Ia为40毫安,lb为15毫安。水壶质量为1千克,列式计算该水壶正常加热时,水的质量范围。__________
【产品升级】(3)小实发现防干烧水位设置过低可能会存在危险,请你在不影响防溢出水位的基础上,提出一项提高防干烧水位的具体措施。
32.(8分)如图甲是浮力式自动防洪门,可应用于地下车库的防洪。不受洪水袭扰时,该防洪门平铺
在地面对进出的车辆不构成任何影响,若遇洪水来袭,水会通过前部进水网进入地下水箱,当水箱水位到达设定水位时,在浮力影响下打开挡水板(立起),抵挡洪水(如图乙)。某项目小组通过原理学习,欲制作一个浮力式自动防洪门模型,设计如图丙。液压杆是一种用液体压强工作的元件,可用于支撑挡水门打开;轻质浮球杆重0.2N,可以上下自由移动;簧锁装置在受到2N压力时,簧锁弹开使得扣锁J松开,在液压杆作用下挡 水板逆时针转动逐渐立起,实现挡水。
产品设计:
(1)挡水板由均匀材料制成,在液压杆作用下绕点O 转动,从杠杆类型角度分析,挡水板可以看作一个__________。
(2)小组同学计划用一个重200g,体积为500cm3的浮球来装配模型,请通过计算判断该浮球能否满足模型的需求。
产品测试:
(3)用不同大小的水流向水箱中注水,用于模拟小雨、中雨、暴雨、特大暴雨等降水可能导致的积水,结果在中雨状态下挡水板就被开启,接下来的改进思路是;__________。
2024年浙江中考科学考试模拟卷(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 7 小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16.(1)水稻→螟虫→鱼(要包含螟虫,合理即可)
(2)溶解氧较高有利于水稻根部的呼吸,促进水稻的生长;溶解氧较高有利于水中鱼类的呼吸,有利于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写出一个方面即得分)
(3)BCD
17.(1)增大
(2)电
(3)③①②
18.(1)皮肤血管收缩、增添衣物(合理即可)
(2)升高温度;增加溶剂等(合理即可)
(3)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19.(1)化学能 (2)生命活动
20.(1)P (2)乙 (3)基因
21.(1)不相等
(2)燃气
(3)竖直向下
22.(1)Fe+CuSO 4 =FeSO 4 +Cu
(2)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锌、氯化锌、硫酸铝、氯化铝等(酸或者可溶性铝盐和锌盐等皆可)
(3)BD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40 分)
23.(1)改变烧杯与光源间的距离
(2)防止空气重新进入叶片,干扰实验
(3)在二氧化碳浓度、植物种类等条件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24.(1)三;
(2)用量筒缓缓向塑料瓶中加水;
(3)ρ物=ρ水;
(4)乙中金属块上沾有水;偏小。
25.(1)L1/(L1 +L2)
(2)偏大
(3)乙组,乙能增大接触面积,使氧气被脱氧剂粉末充分吸收
26.(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要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应与定值电
阻串联,并且要一上一下接,如图所示:
(2)A
(3)正比
(4)RA<RC<RB
27.(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3)其他条件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改变圆弧形轨道的半径和让同一小钢球在不同的轨道上距压力传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
四、综合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35 分)
28.(1)CH4
(2)多孔增大表面积,有较强吸附作用或固态胺呈弱碱性能吸收二氧化碳酸性气体(2分)
(3)(a-n)+b=m+c 或a+b=m+n+c(其他变形式也可以) (2分)
29.泵头压下去,弹簧被压缩,液体缸体积减小,下面的进液口关闭,上面的出液口打开,洗手液泵
入混合通道。气体缸体积变小,气压变大,进气口关闭,出气口打开,气体出去。气体与洗手液一起混合,经过纱网,产生大量气泡,形成泡沫。松手。弹簧恢复原位。泵头抬起,缸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液体和气体补充进入。再次按下泵头,如此反复,连续喷出。
30.(1)制作简易泡沫灭火器,需要液体、泡沫喷出速度快,喷射距离远,所以需要反应物浓度高、
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快速增大容器内部压强,使液体和泡沫快速被压出,故选择浓盐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2)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42.4g+x)×17.7%=42.4g
x≈197.1g
(3)设需要的盐酸溶液质量为x。
Na₂CO₃+2HCl=2NaCl+H₂O+CO₂↑
106 73
42.4g X
x=29.2g
需要质量分数为36%浓盐酸的理论体积为
答:试管中装入质量分数为36%浓盐酸的理论体积为68.2mL。
故答案为:(1)选择浓盐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物浓度高、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快速增大容器内部压强,使液体和泡沫快速被压出;
(2)197.1;
(3)68.2mL。
31.(1)K₂
(2)正常加热时候,电路电流在15mA~40mA之间。
此时,电路中电阻变化范围为:R₁=U/la₁=6V/15mA=400Ω,
RF₁=350Ω,R₂=U/lb2=6V/40mA=150Ω,RF₂=100Ω,
查表可知,此时压力大小为10.5N~18N,
即质量范围为1.05kg~1.8kg,
m水范围为0.05kg-0.8kg,
(3)减少K₁的线圈匝数/换用磁化后磁性更弱的铁芯
32.(1)挡水板在液压杆作用下绕点O 转动,转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球受到的浮力为:
F浮=p水gV=1.0×103kg/m³×10N/kg×500×10-6m³=5N:
浮球的重力为:G=mg=0.2kg×10N/kg=2N;
挡水板被开启的力为: F=2N+2N+0.2N=4.2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三),共10页。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新中考科学模拟卷一,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本卷g取10Nkg,375A,85%,25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30,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