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南通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南通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第1页
    2024南通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第2页
    2024南通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南通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南通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追溯到商代。殷人把有意志的神看成天地万物的主宰,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西周时期,赋予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这是天人合一的萌芽。春秋时期,出现了贬天命、重人生的思想,“天”已经开始从神的地位下降到现实世界。这样的变化引出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所讲的“天”保存了西周的道德属性,天人合一大体上就是讲人与义理之天、道德之天的合一。道家所讲的“天”则是指自然,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
    儒家基于天人合一所阐发的道德观,几千年来始终打上了孔子关于君臣父子的“差等之爱”的烙印。到了宋明时期,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使“差等之爱”与博爱相结合,把儒家的道德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今天讲弘扬古代的优秀道德传统,就应该弘扬这种“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当今仍然极具价值。
    “万物一体”远不只是人与人“为一体”,而且人与鸟兽、草木、瓦石都“为一体”,从而见其哀鸣、摧残、毁坏,亦必有不忍、悯恤、顾惜之心。显然,“万物一体”是人对自然万物产生“仁爱”的根源。我们现在所热衷讨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应该可以从“万物一体”中找到哲学上的根据。同时,“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并没有抹杀人与自然的区别。王阳明特别强调“宰禽兽以养亲”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在当代西方,一些人完全抹杀人与自然物的区别,认为两者同样具有神圣性,具有同等价值。相较于这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来说,王阳明的思想显得更合情合理,更切合实际。而这种中国儒家传统所强调的“人有义”而“最为天下贵”的思想,更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
    但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重在讲“一体”,而不太注重区分主客的内涵,这就不能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找到具体的途径及其理论依据。自然物不同于人,它不可能约束自己,主动使自己适应人、与人和谐相处。人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除了必须具有高远的天人合一境界,还必须依靠人自己的认识、实践,掌握自然物本身的规律,以改造自然物,征服自然物,使自然物为人所用。这些道理,用西方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讲“主—客”关系的思维方式,有点类似中国的“天人相分”,它是科学的。
    诚然,西方近代的“主——客”思维方式,是产生诸如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之类流弊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些流弊只是把这种思维方式抬到至高无上地位的结果,我们不能因见其流弊就完全否定它。我主张走中西会通之路,把天人合一思想与“主—客”思维方式结合起来,让天人合一思想具有较多的区分主客的内涵,而不致流于玄远;把“主—客”思
    语文试题第1页, 共8页
    维方式包摄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而不致听其走向片面和极端。这似乎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未来发展之路。
    (摘编自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材料二:
    中华宇宙观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宇宙万物以及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根本看法。天人合一思想强调整个世界万物之间的有机关联。人不是孤零零的存在,人与鸟兽、草木、山水同在。按照这样的宇宙观,人与天地万物属于同一个大的生命共同体,这样就把人类的生存与宇宙万物的生存联系起来。当然,讲天人合一,并非把天与人直接等同起来。很多思想家认为天是天、人是人,天人合一是有区别的统一。战国末期的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即认识到天与人的职守不同,强调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唐代刘禹锡认为“天与人交相胜耳”。柳宗元则强调,天与人“其事各行不相预”,即天与人各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彼此作用不可相互取代。可见,中国古人在讲天人合一时,也包含“天人相分”的意思,即有分有合、先分后合。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建立在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之上,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万物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将天地万物视作同自己紧密相连的存在,从而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重要价值论参考。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不存在所谓绝对独立存在的客观自然,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的“他者”。人与天地自然万物是共存关系,相即相容、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共同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提供了重要关系论参考。此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还明确了人对于天地万物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对自然心存敬畏,人类应当按照自然规律活动,维护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寻求永续发展之路提供了重要实践论启示。
    (摘编自郭齐勇《“天人合一”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对天人合一的认知,不同时期思想家有着不同的认识,即使同一时期不同的思想家对其内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B.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把儒家的道德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能够用来否定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
    C.自然物不可能约束自己,主动使自己适应人、与人和谐相处,所以人要掌握自然物的规律,改造征服自然物,为人所用。
    D.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宇宙观的核心,强调了整个世界万物存在平等关系,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属于同一个大的生命共同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弘扬古代优秀道德传统,就要以发展的眼光认识其内涵,吸纳其思想的精髓。
    B.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必须包含“天人相分”的意思,否则该思想还是有其缺陷的。
    C.如果不将西方近代的“主一客”思维方式极端化,就不会产生生态环境的流弊。
    D.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可以为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形成提供基础支撑。
    语文试题 第2页,共8页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今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
    B.材料二列举荀子、刘禹锡、柳宗元的看法,证明天人合一思想是有区别的统一。
    C.材料一以环境危机等流弊来论证只有“万物一体”的思想,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D.材料二第二段所涉及的价值论参考、关系论参考、实践论启示,逻辑关联紧密。
    4.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未来发展之路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述。(4分)
    5.陕西的毛乌素沙漠,昔日沙尘漫天,寸草不生,经过持续的治理,已变为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请结合材料谈谈其中蕴含了哪些治理理念。(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青云衣
    叶梅
    虎跳坪的一条小径绕下长江,转过两道拐,江边有一块馒头石,可立脚可系船。
    十多年前,便开始有戴着红黄盔帽的陌生人从小径爬上虎跳坪,站在向怀田的门前对着峡口指指划划。
    不久对岸人来人往,修了一条通往江边的公路,炮声震得屋顶直颤。
    “他们要做什么?”怀田问。
    女婿是乡长,明白底细,便说:“爹,国家要修水电站了!”
    怀田没当回事,国家修国家的,自家修自家的,妻子妲儿在世没住上好屋,他得替她把坟再修修。
    老辈人的坟园,就在向家屋场的后山,占的是虎头凤尾,正对峡口,风水涌来,满山松杉翠柏,随风吟唱。怀田当年给消失在江中的父母砌了衣冠冢,还有妲儿的墓。
    生长在三峡间,风风雨雨几十年,怀田脸上沟壑纵横,牙也磕去了四五颗,却不减当年矫健身手,上坡下坎,如履平地。多年累积的心愿,除了替妲儿修坟,还要整修向家屋场。
    怀田蹲在妲儿的坟头喃喃自语:妲儿,你一直想有个家,我怎么能撇了你呢?
    怀田拿定主意,将向家老屋场改建成吊脚楼。
    好在九佬十八匠的手艺,自己每样都通晓一二。等进到深山买来木料,一根根修整成柱头、橡角、檩子,工夫虽然不是一天两天,但无论如何,他向怀田也要建起一幢雕龙翘檐、走马转角、亮亮堂堂的吊脚楼。
    一班帮忙的按照吩咐上了屋顶,稀里哗啦揭了瓦。瓦是青瓦,瓦上存土,长着两棵青草,不青不黄。拆了瓦,一明两暗三间房子就没了样子,光秃秃地露出断墙残壁,墙上的裂缝指头粗,像爬着一条条小蛇。众人一推,稀里哗啦,老墙土扬起的尘埃,远看就像江边烧着的火灰。
    很快, 吊脚楼便开始了修建。
    女婿赶到虎跳坪的时候,怀田正站在高坡上指挥建楼。
    语文试题 第3页,共8页
    女婿急了,说:“爹,你莫修了!”
    怀田说:“你管你乡上的事, 不要管我。”
    怀田扯起嗓子一声吼:“修屋噢!”
    女婿隔老远就喊:“爹,爹!搞不得!”
    怀田说:“什么搞不得?”
    女婿说:“三峡这一方的人好多都要搬迁,我们……也要搬呢……”
    “向家世世代代就在这里,哪朝哪代的皇帝也没赶过,你这个当乡长的赶到我头上来了? ”
    “不是我……”
    “那是哪个?哪个拿的点子?你去找来同我说说理。”怀田说,“修水电站就修水电站,哪里不可以修,偏偏要淹我向家的屋场做什么呢?”
    女婿乡长走村串寨,处处碰钉子。搬迁户都说:“你把你的爹请动了,我们一声噢嗬就搬家。”各路人轮流来看向家大爹,怀田自是“老死不开口,神仙难下手”,依旧请人到镇上买水泥、木料,一派重建吊脚楼的架势。
    眼看三峡工地日夜施工,搬迁期限日近一日,女婿急出一嘴燎浆泡,怀田看着有些心疼,也有些茫然。
    这天夜晚,怀田一人来到江边,端坐在九十九级石阶上。端的好所在,一明两暗三间瓦房背靠青山,面对江水,竹林环绕,门前一块平整的场坝,又栽种些柑橘葡萄,异香袭人。朦胧中,零星炊烟如云似雾,渐去渐远……
    群山静谧,尚有峡谷波涛奔涌。恍惚间,脑海中又浮现出那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中消失在大江中的可怜父母。还有那妻子妲儿……过去的光景被他一刀一刀刻在了心里。
    眼下,他得离开了。他向家要搬得远远的,去一个没有山的地方。想到这里,他默默地低下头,再次凝望着屋场后的坟茔。
    第二天,怀田突然传出话,八月十五中秋这天,是儿孙的,都请到堂。
    这天晴朗,好太阳,山巅翠微,江水清澈透底。怀田光头发亮,穿一身崭新衣裳,精神矍铄。儿孙辈来得整齐,几十个请来帮忙的乡亲早候在坪坝,只听吩咐。
    炸过鞭炮千字头,怀田对太阳底下一班人说道:“起坟!”
    起坟是当地的风俗,就是将已经埋葬的先人重新安葬。原来,怀田要将向家的亡人请进多年前居住过的岩洞,然后用水泥浇灌,封住洞口。众儿孙听得明白,回过神来,不禁脸色肃然。
    到得下午,山上坟茔中的先人一一被请进洞,正要砌洞之时,向怀田喊道:“且慢!”众人不解,怀田却道:“把我的寿棺也抬进去。”
    众人大惊。
    三峡人古来就有为自己准备寿棺的习惯。十年前,向怀田的寿棺就已备得,年年复上油漆,棺面光亮如镜。这天早起,他在寿棺内轻轻放下一套青云衣——是妲儿当年亲手为他缝成的青布裤褂,他一直珍藏着。
    “这宝塔河,向家世代的地方,到了我这辈断不得根。”众人听得脸色发紧,怀田却说
    语文试题 第4页,共8页
    出一句让人出乎意料的话来,“国家要做大事,我向怀田……但我日后死了,请各位将我送回宝塔河。”
    怀田说:“到时候,在水下开了这洞,我要睡进这寿棺里!”他凝视着幽深的岩洞,儿孙早流下泪来……
    黑漆寿棺十六人抬,缓缓靠进洞的深处,与亲爱的父母,还有心爱的女人妲儿,紧紧挨在了一起。砌起一块块三峡石,洞口眼见着一寸寸弥合,再远远望去,便没有了洞,只有浑然一体的大山, 以及山下的江水。
    残红晚霞,一江碧水泛散粼粼金光,倦鸟泼刺刺归林,峡谷峭壁深沉了颜色,如墨如黛。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向怀田不想搬迁,既有对国家选在这里修水电站的不理解,也有父母的衣冠冢和妻子姐儿的坟墓在这里的缘故。
    B.“瓦是青瓦,瓦上存土,长着两棵青草,不青不黄”,写出了房子因年代久远、衰败坍圮而不得不重修的现状。
    C.作者没有给女婿乡长设置名字,意味着他是基层工作者的代表,说明当时动员三峡搬迁工作的艰难具有普遍性。
    D.儿孙们因向怀田交待自己死后也要睡进岩洞而流下泪来,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他们被向怀田这一决定深深震撼。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被一直珍藏的青云衣,既是向怀田与妻子妲儿的情感见证,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B.作者写向怀田“端坐在江边九十九级石阶上”这一情节,引出下文写他思想转变。
    C.“零星炊烟如云似雾,渐去渐远……”,写出了向怀田对故土家园深深的依恋之情。
    D.“老死不开口,神仙难下手”“一嘴燎浆泡”等语句,表达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8.面对搬迁,向怀田有哪些复杂的心理?请简要说明。(4分)
    9.向怀田在八月十五中秋日召集儿孙举行仪式的场面,具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 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
    语文试题 第5页,共 8页
    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 则君子不患矣。”
    (节选自《孟子·离娄下》)
    材料二: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 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識①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谏议大夫魏徵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昔楚聘詹何②,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注】①讜(dú):怨恨,诽谤。②詹何:战国时期楚国思想家。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舜因为法因于天下☑可传□于后世因我由未免因为乡人也因是⑪则可忧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则与禽兽奚择哉”与《谏逐客书》“河海不择细流”中“择”意思相同。
    B. “为君之道”与《师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道”意思不同。
    C. “上治而下乱者”与《大学之道》“国治而后天下平”中“治”意思相同。
    D. “问其治国之要”与《孟子》“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中“要”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仁”和“礼”是人的本心,君子内心存有“仁”和“礼”,所以他不同于一般人。
    B.孟子认为人要重仁信礼,能以舜为典范,像他那样去做,即使有一时的忧患,也不需要担心。
    C.唐太宗运用割股啖腹的比喻形象表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认为要做好君主,就不能侵害百姓。
    D.楚庄王聘用詹何治理楚国,使国家安定;魏徵希望唐太宗明白古人治国的道理,向古人学习。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
    (2)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
    14.两则材料都强调了“自反”的重要,但孟子和唐太宗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语文试题 第6页,共8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岁晚怀古
    王安石
    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①遗书废讨论。
    问讯桑麻怜已长,按行松菊喜犹存。
    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
    遥谢载醪袪惑②者,吾今欲辩已忘言。
    【注】①鲁叟:孔子。②载醪袪惑:相传西汉扬雄常喜欢人带着酒肴向他请教释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称孔子为“鲁叟”,并不想再讨论儒家的思想,表明他潜心归隐之意。
    B.颔联中一“怜”一“喜”,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流露出物是人非的伤感。
    C.“调笑”“欢呼”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温馨快乐、富有情趣的农家生活场景。
    D.这首怀古诗隐含诗人当时的人生际遇,同时表达诗人所追求的人生志趣。
    16.有评论说诗中的“先生”指陶渊明,请结合全诗谈谈这样说的依据。(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 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项脊轩志》中“ ▲ , ▲ ”两句,描写了明月之夜月光将桂树影子映在墙上、树影随风摇曳的景象。
    (2)《礼记·礼运》中“ ▲ ”和《谏太宗十思疏》中“ ▲ ”的语句都强调了“能”对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3)在主题班会课上,朱老师针对一些同学自信心不足的表现,用“ ▲ , ▲ ”的古诗文名句勉励他们。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 3 小题,10分)
    一进入西双版纳的原始密林,你就会为各种植物的那种无穷无尽、充沛旺盛的生命力所震惊。参天的古树,从群树丛中伸出了脑袋,孤高挺直;大榕树劲头更大,一棵树就能繁衍成片树林;芭蕉的叶子大得惊人,一片叶子好像就能搭一个天棚。总之,这里的一切,①仿佛从大地的最深处带出来了一股丰盈充沛的生命活力,汹涌迸发,弥漫横溢。它在一切树木上,一切花草上,一切山之巅,一切水之涯,把这一片土地造成了美丽的地上乐园。
    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北方正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里却风和日暖,花气袭人。我最爱这里的清晨,雾气缭绕,满山都是乳白色的雾气,是那样的深,那样的浓,汹涌着,翻滚着,令人欲醉。我最爱这里的月夜,月光像水一般从天空中流泻下来,泻到芭蕉的大叶子上,泻到累累的木瓜上,泻到成丛的剑麻上,让一切都浸在清冷的银光中。我最爱这里的白云,舒卷自如,变化万端,流动在大树林中,流动在茅舍顶上,流动在汽车轮下。每当汽车驶入白云中的时候,下顾溪壑深处,白云②仿佛变成了银桥,驮着汽车走向琼楼玉
    语文试题 第7页,共8页
    宇的大宫。我最爱这里的青山,簇簇拥拥,层层叠叠,身上驮满了万草千树,肚子里藏满了珍宝奇石,千峰争秀,万壑竞幽。
    18.文段中①②两处都用了“仿佛”,但表意不同,请简要说明。(2分)
    19.文中加点的“流动”富有表现力,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20.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将文中“我最爱这里的清晨……令人欲醉”一句进行改写,要求:符合语境,句式相对一致,修辞相同,且不得再将“芭蕉” “木瓜” “剑麻”作为描述对象。(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许多人都有个愿望,想一睹古人真容。如今在AI的助力下, A 。
    不久前,有“东方睡美人”之称的汉代辛追夫人化身3D数字人展现在世人面前。她呈坐姿,年龄大约35岁,皮肤肌理清晰可见,毛发材质高度逼真,服饰妆造等也依据史料记载进行了复原。这是AI技术在考古领域的重大应用。
    辛追夫人出土于上世纪70年代,出土时面容已肿胀变形和腐败,生前面貌不得而知。当时医学影像设备落后,仅对其颅骨进行了X光片病理检查。到了2002年,湖南博物院曾推出一版辛追夫人容貌复原像。但受技术局限, B 。
    ①AI技术的持续发展,②才让真实复原有了如今的可能。③由于超写实数字人技术、高精度人体建模技术的助力的原因,④文物活了起来,⑤浓重的历史文化也变得更有触及感。
    AI 技术在考古领域的运用不会停止,对文物的复原也不会止步。下半年将推出可交互版“辛追夫人”AI智能体,届时“辛追夫人” C ,还能“动”起来,她将通过文物讲解和实时对话,带你穿越千年,畅聊汉室纷纭。
    21.请在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写出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传统需坚守,但不可泥古不化;创新为发展,但不可舍弃根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 第8页,共8页高三练习卷
    语 文 答 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 .(3 分) D
    2 .(3 分) C
    3 .(3 分) C
    4 .(4 分) ①既要重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又要注意“天人相分”;②既要把“天人 合一”思想与“主—客”思维方式结合,又要把“主—客”思维方式包摄在天人合一思 想指导下。
    评分建议: 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5 .(6 分)①体现了“万物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②体现了“天人相分”、自 然为人所用的理念; ③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获益的理念。
    评分建议: 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 .(3 分) B
    7 .(3 分) A
    8 .(4 分)①对国家选在自己家乡修水电站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支持;②想着修坟、 建屋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③将先人重新安葬时对故土充满眷念;④即将离别故土的伤 感。
    评分建议: 一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9.(6 分)①选定八月十五中秋的特殊日子(1 分)突出家人团聚、祖先聚合的庄严(1 分); ②通过特定语言和动作(1 分)表达了即将与故乡离别的悲壮(1 分);③通过景物描写 (1 分) 烘托眷念故乡的沉重(1 分)。
    评分建议: 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 20 分)
    10 .(3 分) CEG
    11 .(3 分) A
    12 .(3 分) D
    13 .(1)(4 分)现在有人,他用强暴无理的态度对待我,那么君子必定会反省自己。 评分建议: 译出大意得 2 分;“横逆”“ 自反 ”两处,每译对一处得 1 分。
    (2)(4 分)楚庄王又问如何治理国家,詹何说:“没有听说管理好自己而国家发生动 乱的。”
    评分建议: 译出大意得 2 分;“何如”“身治”两处,每译对一处得 1 分。
    14.(3 分) ①孟子论述“自反”可以使人心存“仁 ”“礼 ”,无忧患;②唐太宗论述“自反” 可以修身治国。
    评分建议:答对一点得 2 分,答对两点得 3 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 .(3 分) B
    16 .(6 分) ①“晚事田园”符合陶渊明晚年归隐的生平经历;②诗中“桑麻”“松菊”“稚 子候门”“载醪袪惑 ”“欲辩已忘言 ”等都出自陶渊明的诗句;③诗中表达的思想与 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思想相契合。
    评分建议: 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6 分)(1)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2)选贤与能 简能而任之 (3) 示例: 天生我 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 蓬蒿人……)
    评分建议: 一句 1 分,有错字、漏字、别字均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 3 小题, 10 分)
    18 .(2 分) ①处的“仿佛 ”表示揣测;②处的“仿佛 ”是比喻词。
    评分建议: 一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19 .(4 分)(1)①“流动 ”一词富有动感(1 分);②连续运用三个“流动”突出白云舒卷
    自如,变化万端(2 分);(2)与前文雾气翻滚和月光流泻的意境相一致(1 分)。
    评分建议: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20 .(4 分)示例:我最爱这里的清晨,雾气像浪涛一样在这片森林里涌动,涌动在莽莽苍 苍的山峦间,涌动在榕树的树冠上,涌动在各种各样花草的香气里,让一切都裹挟在 浓厚成团的水汽中。
    评分建议: 句式 2 分,修辞 2 分;意思对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21 .(6 分)A:这一愿望正成为现实 B:这一复原效果并不完美 C:不仅能“活”过来
    评分建议: 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22.(4 分)③因为超写实数字人技术、高精度人体建模技术的助力;⑤厚重的历史文化也 变得更有触及感。
    评分建议: 一处 2 分,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改法,修改正确亦可。
    四、写作(60 分)
    23 .(60 分)根据 2023 年全国新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赋分。

    相关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省哈尔滨三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文件包含2024年哈三中高三学年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docx、2024年哈三中高三学年第四次模拟考试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朝鲜语文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朝鲜语文无答案,共13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南通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