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直接写得数,003= 0,3;3;1;, 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直接写得数。
45+67+33= 42-42÷100= 28×0÷54=
100×2.003= 0.03×25×4= 1000÷125÷8=
235-(35+27)= 4÷1000×100=
【答案】145;41.58;0;
200.3;3;1;
173;0.4
【解析】
【详解】略
二、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2. ①359-334=25 ②25×28=700 ③1400÷700=2
(1)根据式子①,写一个加法算式( )。
(2)把上面的三个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
【答案】(1)334+25=359
(2)1400÷[(359-334)×28]=2
【解析】
【分析】(1)可以根据减数+差=被减数,由此写出加法算式即可;
(2)先用359减去334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乘28求出积,最后用1400除以求出的积,根据带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据此合并成综合算式即可。
【小问1详解】
根据式子①,写一个加法算式334+25=359。
【小问2详解】
1400÷[(359-334)×28]
=1400÷[25×28]
=1400÷700
=2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不到1元,欢迎访问。三个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1400÷[(359-334)×28]=2。
3. 在计算197-12×5+43时,应先算( );在这个算式中,若第二步要计算加法,则原式应改为( )。
【答案】 ①. 乘法 ②. 197-(12×5+43)
【解析】
【分析】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如果没括号,先乘除再加减;那么这里要先算乘法,再从左往右计算减法和加法;若第二步要计算加法,那么应该将(12×5+43)用小括号括起来;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再乘除,最后加减;如果括号里面的算式也是混合运算,还是先乘除再加减;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197-12×5+43
=197-60+43
=137+43
=180
所以在计算197-12×5+43时,应先算乘法;
197-(12×5+43)
=197-(60+43)
=197-103
=94
所以在这个算式中,若第二步要计算加法,则原式应改为197-(12×5+43)。
4. 以下是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的3个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
① ② ③
(1)( )和(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2)( )和(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答案】(1) ①. ② ②. ③
(2) ①. ① ②. ②
【解析】
【分析】(1)分别观察3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即可;
(2)分别观察3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即可。
【小问1详解】
图形①从左面看到的是,图形②从左面看到的是,图形③从左面看到的是;所以②和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小问2详解】
图形①从正面看到的是,图形②从正面看到的是,图形③从正面看到的是;所以①和②从正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5. 小虎运用加法交换律写了一个等式:□2+5□=□7+□2,如果这两个加数的和是99,那么这两个加数分别是( )和( )。
【答案】 ①. 57 ②. 42
【解析】
【分析】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根据□2+5□=□7+□2可知,其中一个加数是57,和-加数=加数,99减去57,即可算出另一个加数是几。
【详解】99-57=42
小虎运用加法交换律写了一个等式:□2+5□=□7+□2,如果这两个加数的和是99,那么这两个加数分别是57和42。
6. 算25×44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简便算法,一是25×44=25×4×11,依据是( )律,二是25×44=25×40+25×4,依据是( )律。
【答案】 ①. 乘法结合 ②. 乘法分配
【解析】
【分析】观察发现一是将44拆为了(4×11),然后先计算(25×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二是将40拆为了(40+4),再分别用25去乘两个加数,最后相加,运用了乘法分配律:(a+b)×c=a×c+b×c;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25×44
=25×(4×11)
=25×4×11
=100×11
=1100
所以一是25×44=25×4×11,依据是乘法结合律;
25×44
=25×(40+4)
=25×40+25×4
=1000+100
=1100
所以二是25×44=25×40+25×4,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7. 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87×99=87×100( )87。
【答案】-
【解析】
【分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87×99把99改写成100-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详解】87×99
=87×(100-1)
=87×100-87×1
=8700-87
=8613
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87×99=87×100-87。
8. 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公布,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五百零八点一九万株,其中一千年以上的古树有1.0745万株。
五百零八点一九写作( ) 1.0745读作( )
【答案】 ①. 508.19 ②. 一点零七四五
【解析】
【分析】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到右依次读出数字。
【详解】五百零八点一九写作:508.19;
1.0745读作:一点零七四五。
9. 声音在零摄氏度的空气中,每秒传播0.332千米。0.332的计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把它改写成同它相等的四位小数是( )。
【答案】 ①. 0.001 ②. 332 ③. 0.3320
【解析】
【分析】首先搞清小数的位数,有一位小数计数单位就是0.1,有两位小数计数单位就是0.01,……,以此类推;小数部分的数位从左往右数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就是数字计量单位,小数部分通常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数字在哪个数位上,就表示有几个对应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观察发现0.332是三位小数,所以0.332的计数单位是0.001,有332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332=0.3320,所以把它改写成同它相等的四位小数是0.3320。
10. “天问1号”是我国发射的首个火星探测器,它飞行了7个多月抵达火星,飞行距离约350218500千米;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且保留两位小数是( )亿。
【答案】350
【解析】
【分析】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在亿位的右下方点上小数点,再添加上“亿”字;求小数的近似数方法是:保留两位小数时,就把千分位上的数省略,(当千分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5时,应向百分位上进1后再省略),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350218500=3.502185亿≈3.50亿,所以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且保留两位小数是3.50亿。
11.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空间载人飞船,神舟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结构,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其中,推进舱长3米5厘米,重约3吨500千克。3米5厘米=( )米,3吨500千克=( )吨。
【答案】 ①. 3.05 ②. 3.5
【解析】
【分析】1米=100厘米,5除以进率100即可把5厘米换算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再加上3米即可。1吨=1000千克,500除以进率1000,即可把500千克换算成用吨作单位的数,再加上3吨即可。一个数除以10、100、1000……,只需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2位、3位……据此计算。
【详解】5÷100=0.05(米),3+0.05=3.05(米)
500÷1000=0.5(吨),3+0.5=3.5(吨)
3米5厘米=3.05米,3吨500千克=3.5吨
12. 四个学生100米跑的成绩都在19秒以内,在括号里填写一个合适的数字。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比较小数的大小: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往右进行比较,直到比出大小为止;跑步比赛秒数越多,跑的越慢;根据题目可知四个学生100米跑的成绩都在19秒以内,而朱朱的成绩是第4名,那么他跑的秒数比第3名17.4秒多,比19秒少,因为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2,比17.4中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4小,那么括号里只能填8;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如表:
13. 甲、乙两个数都是三位小数,甲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约是7.58,乙数去掉小数末尾的“0”也是7.58。小明说:“甲、乙两个数相比,无法确定谁大谁小。”你赞同小明的说法吗?( )(填“赞同”或“不赞同”),你的理由是( )。
【答案】 ①. 赞同 ②. 甲数可能比乙数大,也可能比乙数小,所以甲、乙两个数相比,无法确定它们的大小
【解析】
【分析】保留两位小数即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三位(千分位)上的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确定是“舍”还是“入”;如果第三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舍去;如果第三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1后再舍去;先将乙数写出来,再结合“四舍五入”法将可能是甲数的三位小数写出来,然后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乙数去掉小数末尾的“0”是7.58,因此乙数是7.580;
甲数是三位小数,甲的近似数是7.58,那么甲数可能是:7.584;7.583;7.582;7.581;7.579;7.578;7.577;7.576;7.575;因此,甲数可能比乙数大,也可能比乙数小;所以甲、乙两个数相比,无法确定它们的大小。
我赞同小明的说法。理由是甲数可能比乙数大,也可能比乙数小;所以甲、乙两个数相比,无法确定它们的大小。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分)
14. 减法和加法是互逆的,运用减法可以验算加法计算的对错。( )
【答案】√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详解】根据加法和减法是互为逆运算关系,可知加法验算用减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5. 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都是的几何体是。( )
【答案】√
【解析】
【分析】从正面看到3个小正方形,分为2层,上层1个,下层2个,右列对齐,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3个小正方形,分为2层,上层1个,下层2个,右列对齐,看到的是。从左面看到3个小正方形,分为2层,上层1个,下层2个,右列对齐,看到的是。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都是。
如果在的任意位置添加一个小正方体,如图:从左面看到的是,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是。从正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左面看到的是。
【详解】由分析可知:
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都是的几何体是。
故答案为:√
16. 高斯告诉大家,他用1+100、2+99、3+98、……一共50个101,用50×101就知道1+2+3+…+100的和是5050。高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答案】√
【解析】
【分析】加法交换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依此即可解答。
【详解】1+2+3+…+100
=1+100+2+99+3+98+…50+51
=(1+100)+(2+99)+(3+98)+…(50+51)
=101×50
=5050
由此可知,高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
17. 5.74先缩小到原来的,再扩大到1000倍是5740。(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规律,5.74缩小到原来的后,是0.0574,扩大到它的1000倍,得到的数是57.4,据此解答。
【详解】5.74先缩小到原来的,再扩大到1000倍是57.4。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及运用。
18. 4.99和5.03保留一位小数都是5.0。( )
【答案】√
【解析】
【分析】保留一位小数是看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据此求出4.99和5.03近似数然后分析判断。
【详解】4.99≈5.0,5.03≈5.0,所以4.99和5.03保留一位小数都是5.0,这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的求法,注意掌握保留一位小数是看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四、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0分)
19. 在△+0、△-0、△×0、0÷△中,结果一定是0的有( )个。
A. 1B. 2C. 3D. 4
【答案】A
【解析】
【分析】(1)任何数加上(或减去)0,还等于原来的数;
(2)0和任何数相乘等于0;
(3)0不能做除数;
(4)0除以任何一个数(0除外),都得0。据此判断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0,结果不一定是0;
△-0,结果不一定是0;
△×0,结果一定是0;
当△=0时,0÷△无意义,所以0÷△结果不一定为0;
因此只有△×0的结果一定是0;
故答案为:A
20. 一个立体图形,从前面,从左面看,从上面看,这个立体图形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别画出每个选项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再进行选择;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从上面看是;
B.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从上面看是;
C.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从上面看是;
D.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所以这个立体图形是。
故答案为:D
21. 用画图的方式说明(4+5)×3=4×3+5×3,下面选项错误的是( )。
A. 买3副手套和3条围巾一共多少钱
B. 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C. 原来可可和小易相距多少千米
D. 围3个这样的长方形框架需要多少厘米的铁丝
【答案】D
【解析】
【分析】(1)买3幅手套花费(4×3)元,买3条围巾花费(5×3)元,一共花费(4×3+5×3)元。也可以这样计算,买1幅手套和1条围巾花费(4+5)元,买3副手套和3条围巾一共花费(4+5)×3元,则(4+5)×3=4×3+5×3。
(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左边小长方形的面积是(4×3)平方厘米,右边小长方形的面积是(5×3)平方厘米,总面积是(4×3+5×3)平方厘米。大长方形的长是(4+5)厘米,大长方形的面积是(4+5)×3平方厘米,则(4+5)×3=4×3+5×3。
(3)3小时小易走了(4×3)千米,3小时可可走了(5×3)千米,两人一共走了(4×3+5×3)千米。也可以这样计算,两人1小时走了(4+5)千米,3小时走了(4+5)×3千米,则(4+5)×3=4×3+5×3。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2+宽×2,一个长方形框架需要铁丝(5+4)×2厘米,3个长方形框架需要铁丝(5+4)×2×3厘米。或者这样计算,一个长方形框架需要铁丝(5×2+4×2)厘米,3个长方形框架需要铁丝(5×2×3+4×2×3)厘米。则(5+4)×2×3=5×2×3+4×2×3。
【详解】A.买3副手套和3条围巾一共多少钱,能说明(4+5)×3=4×3+5×3;
B.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能说明(4+5)×3=4×3+5×3;
C.原来可可和小易相距多少千米,能说明(4+5)×3=4×3+5×3;
D.围3个这样的长方形框架需要多少厘米的铁丝,不能说明(4+5)×3=4×3+5×3;
故答案为:D
22. 下图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为( )。
A. 1.079B. 1.790C. 1.79D. 1.709
【答案】D
【解析】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把一个正方体看作1,平均分成1000份,那么每份就是0.001,据此选择。
【详解】图中涂色部分包括一个大正方体,与一个大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中的700份,以及一个大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中的9份,用小数表示1.709。
下图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为1.709。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意义,确定其中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是解题的关键。
23. 2022年9月,福建漳州圣杯屿开始进行元代海船遗址水下考古工作。在之前的水下调查中,已基本明确遗址的保持状态,船体残长13.07米,最宽处残宽3.7米,船舱内发现大量瓷器堆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13.07是由13个一和7个0.01组成。
②3.7要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可以向右移动3位。
③13.07缩小到原来的后,要读出两个零。
④13.07中的“7”与3.7中的“7”表示的意义相同。
A. ①②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①数位指一个数中每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整数部分从右往左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计数单位就是数字计量单位,整数部分通常是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数字在哪个数位上,就表示有几个对应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的数位从左往右数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等;计数单位就是数字计量单位,小数部分通常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数字在哪个数位上,就表示有几个对应的计数单位;
②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将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乘10、100、1000……,反之也成立;
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将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除以10、100、1000……,反之也成立;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④小数部分的数位从左往右数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就是数字计量单位,小数部分通常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数字在哪个数位上,就表示有几个对应的计数单位;
逐个分析每句话是否正确,再进行选择;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①13.07的整数部分是“13”,“3”在个位,那么“13”表示13个一,小数部分的“7”在百分位上,那么“7”表示7个0.01,原题说法正确;
②3.7×1000=3700,所以3.7要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可以向右移动3位,原题说法正确;
③13.07÷1000=0.01307,13.07缩小到原来的后为0.01307,0.01307读作:零点零一三零七,读出了三个零,原题说法错误;
④13.07中的“7”在百分位上,表示7个0.01,3.7中的“7”在十分位上,表示7个0.1,所以表示的意义不同,原题说法错误;
那么说法正确的是①②。
故答案为:A
五、计算。(共15分)
24.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补上两位数,并使之能简便计算)。
24×(153-78)÷15 537+378+63+122
*125×□□ 350÷14
【答案】120;1100
6000;25
【解析】
【分析】24×(153-78)÷15先算小括号里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537+378+63+12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125×48把48改写成8×6,再运用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350÷14把15改写成7×2,再运用除法的性质简便计算。
【详解】24×(153-78)÷15
=24×75÷15
=1800÷15
=120
537+378+63+122
=(537+63)+(378+122)
=600+500
=1100
125×48
=125×(8×6)
=125×8×6
=1000×6
=6000(答案不唯一)
350÷14
=350÷(7×2)
=350÷7÷2
=50÷2
=25
25. 36×▲+12×□=360,已知□=2×▲,则□=?(写出主要过程)
【答案】12
【解析】
【分析】把□=2×▲代入36×▲+12×□,则有36×▲+12×(2×▲),运用乘法结合律把算式变为36×▲+(12×2)×▲,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算出是▲乘几,▲乘几就用360除以几,即可算出▲是几。再根据□=2×▲算出□是几。
【详解】36×▲+12×□
=36×▲+12×(2×▲)
=36×▲+(12×2)×▲
=36×▲+24×▲
=(36+24)×▲
=60×▲
360÷60=6
2×6=12
所以,□=12
六、操作与探究。(共9分)
26. 观察下图,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小数,并且在图中找出表示5.34和5.48的点,画上“·”并注明对应的小数。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5.3和5.4之间的小段线段被平均分成了10份,每小段是0.01。5.3前面的两个小刻度,那么就是5.28;要找到5.34和5.48所对应的点,5.34应该在5.3后面第4个小刻度,5.48应该在5.4后面第8个小刻度。
【详解】
27. 本学期我们通过计算、猜想、验证;探究了乘法分配律,知道了:(a+b)×c=a×c+b×c;a×(b+c)=a×b+a×c,那除法会有类似的规律吗?
(1)你能举出形如:(a+b)÷c=a÷c+b÷c的例子吗?
先判断能或不能(在相应的括号里打“√”),如果能,请你举出至少两个例子。
能 不能
我发现:(a+b)÷c( )a÷c+b÷c(c不等于0)(填“等于”或“不等于”)
(2)你能举出形如:a÷(b+c)=a÷b+a÷c的例子吗?
先判断能或不能(在相应的括号里打“√”),如果能,请你举出至少两个例子。
能 不能
我发现:a÷(b+c)( )a÷b+a-c(a、b、c不等于0)(填“等于”或“不等于”)。
【答案】(1)能;
图见详解;
举例见详解;
等于;
(2)不能;
图见详解;
不等于
【解析】
【分析】(1)根据字母式子,列出相应算式如:(64+36)÷4和64÷4+36÷4,分别计算出得数,再比较算式得数是否相等,从而验证等式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再举例:(52+48)÷2和52÷2+48÷2;
(2)根据字母式子,列出相应的算式如:100÷(20+5)和100÷20+100÷5,分别计算出得数,再比较算式得数是否相等,从而验证等式是否成立;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1)能举出形如:(a+b)÷c=a÷c+b÷c的例子。
如图:
举例1:
(64+36)÷4
=100÷4
=25
64÷4+36÷4
=16+9
=25
25=25,所以(64+36)÷4=64÷4+36÷4;
举例2:
(52+48)÷2
=100÷2
=50
52÷2+48÷2
=26+24
=50
50=50,所以(52+48)÷2=52÷2+48÷2;
我发现:(a+b)÷c等于a÷c+b÷c(c不等于0)。
(1)不能举出形如:a÷(b+c)=a÷b+a÷c的例子。
如图:
如:
100÷(20+5)
=100÷25
=4
100÷20+100÷5
=5+20
=25
4≠25,所以100÷(20+5)≠100÷20+100÷5;
我发现:a÷(b+c)不等于a÷b+a-c(a、b、c不等于0)。
七、解决问题。(共28分)
28.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原书店上午接了219个订单,____________。这一天书店老板准备的900张快递单还剩多少张?
(1)根据欢欢的列式,请你在上面补充横线上的信息。
(2)你能选择与欢欢不一样的方法来解答这道题,使计算更简便吗?试一试吧!
【答案】(1)下午接了381个订单
(2)方法见详解;300张
【解析】
【分析】(1)900表示这一天书店准备的快递单总数,219表示上午接的订单数量,那么用900减去219计算出的是上午接完订单后剩下的快递单数量;再减去了一个381计算出这一天还剩多少张快递单,那么381表示的是下午接的订单数;
(2)观察发现219和381可以凑成整百数,那么可以运用减法的性质:a-(b+c)=a-b-c,列算式为900-(219+381),先计算出全天共接了多少个订单,再用准备的快递单张数减去订单总数,计算出剩下的快递单张数;据此解答。
【详解】(1)900-219-381=300(张),所以补充完信息题目应为:“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原书店上午接了219个订单,下午接了381个订单。这一天书店老板准备的900张快递单还剩多少张?
(2)900-(219+381)
=900-600
=300(张)
答:这一天书店老板准备的900张快递单还剩300张。
29. 张叔叔家的长方形桃园和李伯伯家的长方形梨园紧挨着(如下图),李伯伯想知道自己家的梨园比张叔叔家的桃园大多少,你能帮忙算一算吗?
【答案】760平方米
【解析】
【详解】38×33-38×13=760(m)
答:李伯伯家的梨园比张叔叔家的桃园大760平方米。
30. 阳光旅行社推出“赏花一日游”活动,现推出两种方案:方案一:成人每人190元,小孩每人120元;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含10人),每人150元。
(1)6个大人,4个小孩,怎样买票最划算?花费多少元?
(2)6个小孩,4个大人,怎样买票最划算?花费多少元?
【答案】(1)方案二;1500元
(2)方案一;1480元
【解析】
【分析】利用“单价×数量=总价”分别计算出两种方案所需钱数,再比较,从中选择需要钱数最少的方案即可。
【详解】(1)方案一:
190×6+120×4
=1140+480
=1620(元)
方案二:
150×(6+4)
=150×10
=1500(元)
1620>1500,方案二划算
答:6个大人,4个小孩选方案二买票最划算,花费1500元。
(2)方案一:
120×6+190×4
=720+760
=1480(元)
方案二:
150×(6+4)
=150×10
=1500(元)
1480<1500,方案一划算
答:6个小孩,4个大人选方案一买票最划算,花费1480元。
31. 根据图中信息,请你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答案】康乃馨有多少朵?
92朵
【解析】
【分析】看线段图可知,玫瑰花有32朵,百合花比玫瑰花少9朵,康乃馨的朵数是百合花的4倍。玫瑰花的朵数减去9朵,可以算出百合花有几朵,百合花的朵数乘4,即可算出康乃馨有多少朵。
【详解】提出问题:康乃馨有多少朵?
(32-9)×4
=23×4
=92(朵)
答:康乃馨有92朵。
(答案不唯一)
32.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铭记先烈事迹,清明节时,马山小学三年级师生共482人去扫墓,前4辆车坐了180人,再租6辆这样的车,够坐吗?
【答案】不够
【解析】
【分析】前4辆车坐了180人,先求出一辆车坐多少人,再租6辆这样的车,就可以求出6辆车可以坐多少人,再加上前面4辆车坐的总人数,与马山小学三年级师生总人数作比较,大于等于482则够,小于则不够。
【详解】180÷4=45(人)
45×6=270(人)
270+180=450(人)
450<482
答:再租6辆这样车,不够坐。小丽(第1名)
小圆(第2名)
可可(第3名)
朱朱(第4名)
16.8
17
17.4
1( ).2
小丽(第1名)
小圆(第2名)
可可(第3名)
朱朱(第4名)
16.8
17
17.4
18.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填空,选择,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有答案),共19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三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接写得数,填空,选择,竖式计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