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试题卷(2)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试题卷(2)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试题卷(2)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试题卷(2)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试题卷(2)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 试题卷(2),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有4大题35小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请将学校、姓名、班级、试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答题时,把试题卷I的答案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
    Ⅱ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上各题目规定区
    城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试题卷I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
    B.“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人类只有好处
    C.“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D.“温室效应”的加剧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而引起的
    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磁场是有方向的
    B.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一些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发,回到磁体南极
    D.磁场中小磁针自由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烤地瓜软糯香甜、口感好、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地瓜中的淀粉是( )
    A.根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后运输到根部的 D.根细胞合成后进一步转化而成的
    4.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如图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下列 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安装充电桩时,不连接地线也可以
    B.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
    C.有经验的电工在安装充电桩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
    D.充电桩起火,应迅速浇水扑灭
    5.根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下列关于根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A.种子中的胚轴能发育成植物的根
    B.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C.大量根毛可以增加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D.叶的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
    6. 工业上用SO3 与水反应制硫酸 (H2SO4), 对于SO3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三氧化硫这种物质 B.表示三氧化硫这种物质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
    C.SO3 与 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三氧化硫中有4个原子
    7.科学家们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 )
    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伸长区
    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
    C.“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
    D.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CO2和O2
    8.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是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①玻尔:分层模型 ②卢瑟福:核式结构 ③汤姆生:面包模型
    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③→①→②
    9.有关化学反应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色
    B.木炭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硫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10.如图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装置,关闭阀门①和②,置于充足的光照下4小时后,打开阀门①和②,挤压塑料袋观察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前需要将植物暗处理一昼夜B.Ⅰ袋内叶片只能进行光合作用
    C.乙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I、Ⅱ袋内水珠主要是呼吸作用形成的
    11. 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对其按如下顺序检测:①闭合开关S1,灯L1亮;②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灯L2不亮;再用测电笔测试a、b两点,发现只有测a点时,氖管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是( )
    A.a、b两点间断路B.b点左侧的零线断路
    C.灯L2短路D.灯L2断路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与普通铁在氧气中燃烧相似),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属于化合物
    B.锥形瓶中放水可以吸收生成物
    C.实验中可观察到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D.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
    13.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长期进化形成的。下列有关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毛细胞向外突起扩大吸收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根、茎和叶脉中的导管相互连通,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
    C.仙人掌的叶呈针状,有利于减少因蒸腾作用过多失水
    D.叶片向光面与背光面相比,前者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多,有利于光合作用
    14.很多科学实验都要用到水,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15.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汽车尾气中 QUOTE CO 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 QUOTE CO 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气敏电阻 QUOTE R2 R1阻值与 QUOTE CO CO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铃应接在A和B之间
    B.当 QUOTE CO 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
    C.用久后,电源电压 QUOTE U1 U1会减小,报警时 QUOTE CO 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低
    D.为使该检测电路在 QUOTE CO 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 QUOTE R2 R2的滑片向上移
    试题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2分,共64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①氦气的化学式为 ;②4个铵根离子 ;③将“神舟十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 。
    17.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容器下的字母),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容器下的字母)。若C瓶中CO2和CO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CO2和CO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
    18.“悬浮灯泡”能够悬浮发光,如图甲所示。图甲中的下部基座内有一个由线圈(送电线圈)和铁芯组成的电磁铁,而灯泡内部有闭合线圈(受电线圈)连接的LED灯和磁铁,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1)想让灯泡悬浮得更高,应该将滑片P向 (填“左”或“右”)移动。
    (2)图乙中电源左侧为 (填“正”或“负”)极。
    19.图甲是模拟膈肌运动与呼吸的实验装置,图乙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1)图甲橡皮膜向下拉,模拟的是人体在 (填“吸气”或“呼气”)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
    (2)如图乙,①气体为 ,①②气体在肺泡处进行交换的原理是 。
    20.小黄学习了”电与磁”后进行了如下两图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实验中,悬挂的钢棒在某一次转动后,静止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由此判断钢棒
    (选填”一定有”、”一定没有或”可能有”)磁性。
    (2)图乙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条形磁铁,沿着另一条形磁铁自左向右水平方向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字母)
    A.逐渐减少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
    (20) (21)
    21.蕨类是真正的陆生植物,其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特征表现出与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1)如图甲所示为蕨类植物的根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该部位位于根尖的 区,是根尖 (填写功能)的主要部位,这一结构特点是蕨类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之一。
    (2)干旱条件下,蕨类叶片表面的气孔处于图乙所示的 (填写数字)状态,但蕨类的气孔在干旱条件下作出适应性反应的速度比被子植物 (选填“快”或“慢”),这是蕨类植物难以适应干旱环境的原因之一。
    22.如图所示是小科家室内安装的带有漏电保护器的空气开关、三孔插座等设备的配电系统。
    (1)图中灯泡与插座的连接方式是 ;
    (2)①②两处需接入空气开关和电能表,则①处应接 ;
    (3)用试电笔接触a孔中金属片,氖管 发光。(选填“会”或“不会”)
    (22) (23)
    23.如图所示,A与B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向A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 (填“增强”或“减弱”,下同)。幼苗的光合作用 。
    (2)如果将A中的漏斗和玻璃管全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都将减弱,其原因是 。
    24.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据报道,某品牌钢锅中的锰含量高出国家标准近4倍,可能导致锰中毒、帕金森病。这里的“锰”指的是 (填“物质”“元素”或“原子”)。
    (2)金属钛(Ti)及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地壳中的钛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3)“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 s后就会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 。
    25.图甲是被子植物叶片上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运输的方向,字母A表示导管、B表示筛管,代码Ⅰ、Ⅱ、Ⅲ、Ⅳ表示物质,图乙表示该植物置于密闭大棚内一天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Ⅰ表示的物质为 。
    (2)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通过甲图中的C (填结构名称)进出叶片。
    (3)根据图乙曲线判断该植物-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总量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总量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
    26.如图所示,盛水烧杯中漂浮着一个空心铁球,放置在电磁铁上,当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A端为 极(选填”N”或”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烧杯中的水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根据水面的升降可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变化,这种方法就是科学上常用的 (选填”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7.蜡烛(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小敏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
    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是CO2。
    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是H2O。
    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是 。
    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 mL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试管内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 。
    A.直接得到“燃烧产物中没有CO2”的结论
    B.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试管内的石灰水中
    C.增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相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由实验及结果分析,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 。
    28.某同学在学习完植机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后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中的A、B、C分别表示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该同学综合研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CO2):图丙是大棚内该植物制造和消耗有机物和种植密度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大约有99%主要用于 (填字母)这一生理过程:
    (2)该同学研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呼吸作用的研究:先摘取图乙装置中的叶片,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看到的叶片变蓝:再关闭图乙装置的阀门,在黑暗处放置24h后,摘取甲叶片,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看到的现象是:叶片不变蓝。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②光合作用的研究:将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的图乙装置,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切断叶片乙中A与B之间的主叶脉。-段时间后取下叶片乙,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种植密度也会影响植物的产量,分析图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 时(选填m1、m2、m3或m4)植物产量最高。
    29.某科学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请据图分析作答:
    (1)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 时移动到最右端(填数字);判断该植物在24小时后积累了有机物,依据是曲线中A点低于 点(填图中字母);
    (2)请写出在图二AF段中,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3)若用图一装置继续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分,则对该绿色植物进行的处理是 。
    30.小滨在学习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后,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到当电流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以及磁场强度有关。他设计了如图装置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根导体棒用两根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蹄形磁铁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导体棒与下方的蹄形磁铁磁极间的磁场方向垂直;
    ②给导体通入电流I1,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α1;
    ③给导体通入电流I2(I2>I1),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α2;
    ④给导体通入电流I3(I3>I2),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α3;
    ⑤比较α1、α2、α3的大小关系,发现α3>α2>α1
    (1)本实验通过 来比较通电导体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
    (2)小滨实验可获得的结论是: 。
    (3)小滨想进一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磁场强弱是否有关,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31、32、34每空2分,33题4分, 35题6分,共36分)
    31.中成药“金银花”治疗新冠成效显著,其有效成分绿原酸(C16H18O9)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请回答:
    (1)绿原酸由 种元素组成。
    (2)绿原酸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 。
    (3)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
    (4)计算354克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
    32.大豆原产中国,古称菽,种子富含蛋白质,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图甲是大豆叶中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图乙是大豆叶片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叶片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从土壤中吸收之后通过 管运输到叶。水的吸收和运输由植物的 作用提供动力;
    (2)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若图甲中的气体Y是光合作用释放到空气中的气体,则气体Y是 ;
    (3)气体X和Y进出叶片的门户是图乙中的 (填图中标号) 。
    33.高橙是温岭市特产,是全国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温岭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合高橙生长。通常选择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高橙,并在其不同的生长时期施以不同配比的含氮磷钾元素的化肥。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与高橙生长相关的科学道理。
    34.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实验表明硫酸铜溶液在该反应中也能起到二氧化锰的作用。若用5.6g无水硫酸
    铜代替二氧化锰进行本实验,计算剩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硫酸铜全部溶于水,计算时保留到0.1%)
    35.国家规定燃气灶须安装熄火自动保护装置,在意外熄火(如汤水溢出)时,装置能自动关闭气路。图甲为小科设计的模拟装置示意图,电源电压U=9伏,R0=80欧,闭合开关S,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一定值时,衔铁K被释放,从而关闭气路(未画出),启动保护。不计线圈电阻,热敏电阻R1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中图线①所示。请完成下列各题:
    (1)电磁铁上端的磁极为 极。
    (2)当温度降至80℃时,衔铁K被释放,启动保护,此时线圈中的电流多大?(请写出计算过程)
    (3)现仅将R1更换为图线②所示的热敏电阻,若燃气灶熄火后,温度降至 时才会启动保护。要使更换后的保护装置仍在80℃启动,则电阻R0阻值应该多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对流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即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温室效应导致极热天气出现频率增加,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同时还会加速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和扩散,从而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当然,全球变暖,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扩大植物的生长范围,从而提高植物的生产力。 但整体来看,温室效应及其引发的全球变暖是弊大于利,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控制温室效应,抑制全球变暖。
    【解答】A.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A错误;
    B.“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人类只有好处 ,B错误;
    C.“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C正确;
    D.“温室效应”的加剧不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而引起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B
    【解析】【分析】AD.根据磁场方向的知识判断;
    BC.根据磁感线的定义和方向判断。
    【解答】A.磁场是有方向的,磁场中小磁针自由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故A、D正确不合题意;
    B.磁感线并不存在,是人为引入的描述磁场分布的曲线,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发,回到磁体南极,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解析】【分析】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通过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解答】 地瓜中的淀粉是有机物,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都是通过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通过茎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的根部;
    故答案为:C
    4.【答案】B
    【解析】【分析】对于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漏电保护器是电路漏电时,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安装充电桩时必须断开电源开关;用电器起火,先断开电源再救火。
    【解答】A、安装充电桩时,为了安全,要接地线,故A错误;
    B、为了安全电路中必须要有保险丝或空气开关,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故B正确;
    C、安装充电桩时必须断开电源,故c错误;
    D、充电桩起火,应先断开电源再施救,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答案】A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胚根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然后是陪他发育成茎和叶; 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过程。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时,首先是吸水。种子浸水后使种皮膨胀、软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同时二氧化碳透过种皮排出,里面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其次是空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只有种子不断地进行呼吸,得到能量,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后是温度,温度过低,呼吸作用受到抑制,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其它一系列生理活动,都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的。
    【解答】A. 种子中的胚根能发育成植物的根,A错误;
    B.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B正确;
    C. 大量根毛可以增加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C正确;
    D. 叶的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 ,D正确;
    故答案为:A
    6.【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解答】A、 SO3 是三氧化硫的化学式,故表示三氧化硫这种物质,选项正确;
    B、根据化学式可知,三氧化硫含有硫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选项正确;
    C、由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因此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也是+6价,选项正确;
    D、三氧化硫是由三氧化硫分子构成,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有1个硫原子和3个氧原子,共4个原子,选项错误;
    故选:D。
    7.【答案】C
    【解析】【分析】植物体通过根部的根毛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再通过根茎叶中木质部的导管向上运输,最后少量在叶片处用于光合作用,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在空气中。
    【解答】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根毛区 ,故A错误;
    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树木各处 ,故B错误;
    C.无机盐是溶解在水中的,运输水的过程中一定会由无机盐跟着运输到各处,故C正确;
    D.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可能有水蒸气、CO2和O2,植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时,不会有二氧化碳排出,植物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时,不会有氧气排出,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B
    【解析】【分析】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轨道式原子模型。
    【解答】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 年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了轨道式原子模型(即分层结构模型)。
    所以,先后顺序为③→②→①。
    故答案为:B。
    9.【答案】D
    【解析】【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解答】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会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A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B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用式子表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
    【解答】A. 该实验不用检验光合作用产物是否为淀粉,所以做该实验前不需要将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A错误。
    B. Ⅰ 袋内叶片既能进行呼吸作用也能进行蒸腾作用,B错误。
    C. 甲中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乙试管中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会观察到变浑浊现象,C正确。
    D.蒸腾作用散失水分,I、II袋内水珠主要是蒸腾作用散失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A
    【解析】【分析】 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a.b两点间断路,开关S1闭合时,灯泡L1正常与火线和零线相连,会正常发光。而开关S2闭合时,L2只与火线连通,没有与零线连通,因此不会发光。a点虽然接在零线上,但是通过灯泡L2与火线相连,因此测电笔接触时发光,故A正确。
    B、b点左侧的零线断路入时,灯泡L1与零线断开,则 开关S1闭合时,它不会发光,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C、灯L2短路时,一旦闭合开关S2,保险丝就会熔断,此时测电笔接触a点也不会发光,故C错误。
    D、灯L2断路,闭合开关S2时,a点不能与火线相连,因此测电笔接触时不会发光,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2.【答案】C
    【解析】【分析】(1)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2)根据铁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判断;
    (3)根据装置内气压的变化分析;
    (4)根据可燃物的性质判断。
    【解答】A.纳米铁粉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故A错误;
    B.锥形瓶内的水可以吸收铁燃烧生成的热量,防止熔融物直接低落瓶底,造成瓶底炸裂,故B错误;
    C.在实验过程中,铁粉消耗氧气,使气压减小;而放出的热量使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增大。由于后者对压强的影响大于前者,所以气球体积增大。当反应结束后,由于温度降低,因此气压减小,则此时气球体积减小,故C正确;
    D.着火点是可燃物的性质,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分析】A.植物通过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植物利用茎中的筛管运输有机物;
    C.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方式为蒸腾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解答】A. 根毛细胞向外突起扩大吸收面积 ,增大了吸收面积;
    B.筛管运输有机物,故其错误;
    C.针状减少了蒸腾作用的叶片面积,减少水分的散失;
    D.叶绿体多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多;
    故答案为:B
    14.【答案】A
    【解析】【分析】(1)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
    (2)根据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分析;
    (3)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
    (4)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分析。
    【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避免对空气的污染,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热水不但能够提供白磷燃烧所需的温度,还能隔绝空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花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如果熔融物直接滴落瓶底,那么可能造成瓶底炸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就是其中氧气的体积,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D
    【解析】【分析】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结合图像获取有用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AB.由题意可知,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气敏电阻变小,电磁铁通过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吸引衔铁向下运动,BD接入电路,则电铃应接在C和D之间,故AB错误;
    C.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保证电磁铁电流一定的情况下,气敏电阻的阻值需要更低,则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高,故C错误;
    D.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应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可将R2的滑片向上移使变阻器接入的
    电阻变小, 滑片向上移 ,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6.【答案】I2;He;4NH4+;nSO42-;N2O4
    【解析】【分析】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 ①碘单质化学式为I2 , ②氦气由原子构成,化学式为 He , ③4个铵根离子表示为 4NH4+ ; ④n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nSO42- ; ⑤ 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碳2、氢8、氮2,反应后为:碳2、氢8、氮6、氧8,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R的化学式为N2O4 。
    故答案为: I2 ; He ; 4NH4+ ; nSO42- ;N2O4 。
    17.【答案】B、C、E;D;1:2
    【解析】【分析】(1)不同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2)根据化学式确定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关系,进而计算碳元素的质量之比。
    【解答】(1)A:氧气和液氧为同种物质,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为单质;
    B:氧气和臭氧为两种不同物质,组成混合物;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两种不同物质,组成混合物;
    D:冰和水为同种物质,且由两种元素组成,为化合物;
    E:过氧化氢和水为两种不同物质,组成混合物。
    则B、C、E属于混合物,D为化合物。
    (2)设氧元素的质量为m,
    则CO2中C元素的质量为:,CO中C元素的质量:;
    那么二者碳元素的质量之比::=1:2。
    18.【答案】(1)左
    (2)负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高度变化确定电磁场的强弱变化,进而确定电流大小变化,弄清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即可;
    (2)根据安培定则分析判断。
    【解答】(1)灯泡悬浮的更高,而它受到的磁力始终等于重力,那么电磁铁的磁场变强,通过它的电流变大,而变阻器的阻值减小,即滑片P向左移动。
    (2)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乙图中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下端,此时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左,即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左,那么电源的右侧为正极,左侧为负极。
    19.【答案】(1)吸气
    (2)二氧化碳;气体扩散
    【解析】【分析】呼吸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吸气和呼气。在吸气阶段,肺部扩张,膈肌向下移动,从而使胸腔内的气压变小,外界的空气进入肺部。在呼气阶段,肺部收缩,膈肌向上移动,从而使胸腔内的气压变大,肺部内的废气被排出体外。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当空气进入肺泡时,其中的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同时,肺泡内的废气二氧化碳也通过肺泡壁排出体外。
    【解答】(1)吸气时,横膈向下,胸腔扩张,胸内气压变小,肺内气压大于胸内气压,肺部扩张,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气体进入到肺部;所以图甲橡皮膜向下拉,模拟的是人体在吸气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
    (2)气体的扩散:气体从高浓度的地方跑到低浓度的地方,血液给了肺泡二氧化碳气体,肺泡给了血液氧气,所以如图乙,①气体为二氧化碳; ①②气体在肺泡处进行交换的原理是气体扩散;
    故答案为:(1)吸气(2)二氧化碳;气体扩散
    20.【答案】(1)可能有
    (2)B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有无磁性的判断方法解答;
    (2)首先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条形磁铁受到磁力的方向,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解答】(1)将钢棒悬挂起来,用手拨动多次后,总是一端指南一端北,这才说明钢棒有磁性。只做一次具有偶然性,因此这个钢棒可能有磁性。
    (2)根据乙图可知,从左端到中间时,条形磁铁受到向上的排斥力,且磁力越来越小,则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从中间到右端时,条形磁铁受到向下的吸引力,且磁力越来越大,则测力计的示数增大。那么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增大。
    故选B。
    21.【答案】(1)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②;慢
    【解析】【分析】根尖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冠:排列松散,有较薄的细胞壁,当根尖在土壤中生长时根冠起润滑作用,根冠细胞不能分裂,死亡后由分生区补充,有少量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没有液泡和叶绿体。分生区:个体小,排列紧密,有较薄的细胞壁,分裂能力强,因此细胞核较大,拥有大量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没有液泡和叶绿体。伸长区:有细胞壁,细胞能够吸水,因此有一定量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和较小的液泡,没有叶绿体。只有少数细胞能继续分裂。成熟区:有细胞壁,不能分裂,死亡后由分生区补充,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拥有较大的液泡,一定量线粒体,少量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没有叶绿体。
    【解答】(1)甲图是根尖的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干旱地区,气孔关闭,所以蕨类叶片表面的气孔处于图乙所示的1,但蕨类的气孔在干旱条件下作出适应性反应的速度比被子植物慢,导致失水过多,这是蕨类植物难以适应干旱环境的原因之一。
    故答案为:(1)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2)②、慢
    22.【答案】(1)并联
    (2)电能表
    (3)会
    【解析】【分析】(1)家庭电路中各电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2)电能表一般装在空气开关外侧;
    (3)试电笔遇到火线中的电流才会发光;
    【解答】(1) 灯泡与插座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2)电能表一般装在空气开关外侧,故1为电能表;
    (3)a孔与火线相连,故氖管发光。
    23.【答案】(1)增强;增强
    (2)缺氧导致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弱,提供给幼苗的二氧化碳减少
    【解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氧气和有机物,在活细胞,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向A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增强,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幼苗的光合作用也增强,因为种子呼吸作用增强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光合作用增强;
    (2) 如果将A中的漏斗和玻璃管全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都将减弱,其原因是 缺氧导致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弱,提供给幼苗的二氧化碳减少 ;
    故答案为:(1)增强;增强(2) 缺氧导致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弱,提供给幼苗的二氧化碳减少
    24.【答案】(1)元素
    (2)TiO2
    (3)隔绝空气
    【解析】【分析】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1、可燃物质。凡是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化学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氢气、钠、镁等。 2、有助燃物质。凡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质。如:空气、氧、氯、过氧化钠等。 3、要有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叫做着火源。如:明火、赤热体、火星、聚焦的日光、机械热、雷电、静电、电火花等。
    【解答】(1)这里的“锰”指的是元素。
    (2) 地壳中的钛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TiO2;
    (3)“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 s后就会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不可燃的气体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故答案为:(1)元素(2) TiO2 (3) 隔绝空气
    25.【答案】(1)水
    (2)气孔
    (3)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总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总量,因为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
    【解析】【分析】
    图甲中Ⅰ水、Ⅱ二氧化碳、Ⅲ有机物、Ⅳ氧气、C气孔。 根据被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所需物质、生成物质进行解答。
    【解答】
    (1)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图甲中的Ⅰ是由A导管运输来的,因此,表示的物质为水;
    (2)C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通过甲图中的C气孔进出叶片;
    (3)根据图乙的曲线可知:植物一天24小时内,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的二氧化碳浓度,因此,判断植物一天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总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总量。
    故答案为:(1)水;(2)气孔;(3)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总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总量,因为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 。
    26.【答案】S;下降;转换法
    【解析】【分析】
    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和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也叫安培定则)来判定。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右手螺旋定则也可以用来判断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只是需让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解答】
    第一空: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磁铁A端为S极。
    第二空:滑动变阻器划片向右移,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电磁铁磁性减弱,铁球上浮,排开液体体积减少,液面下降。
    第三空:根据水面的升降可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变化属于转换法。
    27.【答案】C或CO或C、CO2、H2O、CO四种物质的任意组合;B;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C、CO2、H2O和CO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燃烧需与氧气接触、碳为黑色固体及题中所给二氧化碳、相对湿度、一氧化碳含量分析。
    【解答】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 除了上述猜想, 蜡烛燃烧产物可能是 C或CO或C、CO2、H2O、CO四种物质的任意组合 ;遵循质量的严谨性,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可能是气体太少,应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试管内的石灰水中,故选B。 由实验及结果分析,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是由于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由所给信息可知, 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 则说明有碳生成,二氧化碳、相对湿度、一氧化碳含量增加,则说明还产生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 C或CO或C、CO2、H2O、CO四种物质的任意组合 ;B; 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 C、CO2、H2O和CO 。
    28.【答案】(1)B
    (2)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3)m2
    【解析】【分析】甲图中C代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A代表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B代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解答】(1) 根吸收的水分大约有99%主要用 蒸腾作用,所以填B。
    (2)叶片不变蓝,说明植物体内没有淀粉,可得结论: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淀粉 。切断叶脉,水分无法向上运输,A不变蓝,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3)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分析图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m2时,植物产量最高。
    29.【答案】(1)18;F
    (2)呼吸作用
    (3)将一个叶片割断主叶脉,导管被切断,这样叶片前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叶片后部分就能得到水分。因此,叶片前后两部分就形成以水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制造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细胞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解答】(1)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通强度时,红墨水滴会向右移动,所以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18时移动到最右端,因为此时装置中的而氧气浓度最大;24小时后积累了有机物,是因为F点比A点的氧气含量高,说明有机物的制造量大于有机物的消耗量;
    (2) 呼吸作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在光照的条件下才进行,所以请写出在图二AF段中,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
    (3)将一个叶片割断主叶脉,导管被切断,这样叶片前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叶片后部分就能得到水分。因此,叶片前后两部分就形成以水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1)18,F(2)呼吸作用(3) 将一个叶片割断主叶脉,导管被切断,这样叶片前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叶片后部分就能得到水分。因此,叶片前后两部分就形成以水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30.【答案】(1)比较悬线偏转的角度大小
    (2)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有关
    (3)①将一根导体棒用两根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蹄形磁铁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导体棒与下方的蹄形磁铁磁极间的磁场方向垂直;
    ②给导体通入电流I1,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a1;
    ③替换磁性较强的磁铁,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a2;
    ④再次替换磁性较强的磁铁,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a3。
    【解析】【分析】(1)改变导体中电流的大小,通过比较悬线偏转的角度大小可以知道磁场给通电导体的作用力与电流是否有关;
    (2)根据导体中的电流与悬线偏转的角度的变化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磁场给通电导体的作用力越大,则悬线偏转的角度大小就越大,所以通过比较悬线偏转的角度大小可以知道磁场给通电导体的作用力的大小;
    (2)由实验步骤可知,当导体中的电流越大时,悬线偏转的角度大小越大,所以可获得的结论是: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有关;
    (3)小滨想进一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磁场强弱是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中需要控制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改变磁场的强弱;
    实验方案为:①将一根导体棒用两根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蹄形磁铁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导体棒与下方的蹄形磁铁磁极间的磁场方向垂直;
    ②给导体通入电流I1,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a1;
    ③替换磁性较强的磁铁,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a2;
    ④再次替换磁性较强的磁铁,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a3。
    31.【答案】(1)3
    (2)2:1
    (3)4:3
    (4)解:
    碳元素的质=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元素组成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4)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 绿原酸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18:9=2:1;
    (3) 绿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16×9)=4:3;
    故答案为:(1)3;(2)2:1;(3)4:3;(4)192g.
    32.【答案】(1)导;蒸腾
    (2)氧气
    (3)④
    【解析】【分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叶,其中一部分被植物体利用,其余的绝大部分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解答】(1)大豆叶片需要的水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至叶的,运输的动力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2)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气体Y是氧气;
    (3)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气孔,气孔位于表皮,所以是图中的④ 。
    33.【答案】光照充足有利于高橙进行光合作用,无霜期长,高橙的生长期长,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氮元素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有利于叶的生长、磷能促进开花结果和根系生长、钾元素使茎秆粗壮
    【解析】【分析】植物生长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解答。
    1.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土壤疏松根可以吸收到更多的氧气,从而促进根的呼吸,根的生理活动旺盛,有利于跟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黏土的黏着力太强,不利于充足空气的进入,掺入适量的砂石能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4.氮肥可以促使植物茎叶生长,促进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磷肥可以加速植物根系的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开花结果,提高植物结果率,增加植物的抗逆性、抗寒性;钾肥能使果实籽粒饱满,增加果实糖分,并能使茎根粗壮,不易倒伏。
    34.【答案】(1)1.0;1.6
    (2)解:设68.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68:32=x:1.6g
    x=3.4g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3.4g/68.0g×100%=5.0%。
    (3)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6g/(67.4g-1.0g+5.6g)×100%≈7.8%
    【解析】【分析】(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氧气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再由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剩余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硫酸铜溶液质量,再由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出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为1克;氧气质量=68.0g+1.0g-67.4g=1.6g
    (3)由题(1)可得68.0g过氧化氢溶液反应产生1.6g氧气,所以5.6g无水硫酸铜代替二氧化锰进行本实验,可得硫酸铜溶液质量=68.0g+5.6g-1.6g=72.0g ,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6g/ 72.0g=7.8%
    35.【答案】(1)S
    (2)解:当温度为80℃,R1=100Ω
    (3)解:60℃
    当温度为80℃,R1=80Ω
    ∵R总=180Ω
    ∴R0=R总-R1=180Ω-80Ω=100Ω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
    (2)首先根据乙图确定温度为8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再根据R总=R0+R1计算出总电阻,最后根据 计算线圈电阻。
    (3)根据(2)中计算可知,当启动保护时,线圈中电流大小不变,那么电路的总电阻不变。根据图乙确定8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然后根据R总=R0+R1计算此时电阻R0的阻值即可。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时大拇指指向下端,则下端为电磁铁的N极,上端为电磁铁的S极。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水的作用
    吸收放出的热量
    提供所需的温度,隔绝空气
    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观察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确定其中氧气体积
    相对湿度
    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
    蜡烛点燃前
    48.4%
    18.7%
    0.058%
    0
    蜡烛熄灭后
    71.6%
    15.6%
    3.643%
    0.0182%
    2H2O2 2H2O+
    O2↑
    68
    32
    x
    1.6g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金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金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卷2: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卷2,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2):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2),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