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当今社会各国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你认为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可燃冰B.风能C.石油D.煤炭
    2.膨化食品开袋一段时间后不再“干脆”而是变得绵软,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
    A.稀有气体B.氮气C.水蒸气D.氧气
    3.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测稀硫酸的pH
    C.倾倒稀硫酸
    D.滴加稀硫酸
    4.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把天然水进行初步净化B.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小卵石也起一定的净水作用
    5.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下列不符合“低碳旅游”的是( )
    A.乘坐环保电车观光B.尽量不使用酒店一次性用品
    C 提倡全民自驾游,拉动经济增长D.大力发展环保旅馆
    6.德州各地物产丰富,各县市均有知名特产,下列有关德州特产的叙述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乐陵小枣采摘晾B.德州酒厂酿造又一村酒
    C.德州大西瓜榨成西瓜汁D.宁津保店驴肉切片装盘
    7.2024年4月25日,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已知我国某型号运载火箭使用了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液氧和液氢均为无色液体
    B.氢气是一种高能燃料,液氧是一种重要的助燃剂
    C.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物无污染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是因为氢气在氧气中接触到氧分子的概率更大
    8.如图为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实验开始时先向装置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后点燃酒精灯
    B.现象:玻璃管中红色粉末变黑,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结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D.改进: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9.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后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知铵态氮肥不应和碱性物质用
    B.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倾倒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的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10.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文明健康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或观点不合理的是( )
    A.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B.进入楼房要关注消防安全通道
    C.公共场所不要随地吐痰D.生病的人应该多吃大鱼大肉补充营养
    11.下列厨房中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食盐水B.冰水C.果粒橙(含果肉)D.豆瓣酱
    12.张明闯祸被蜜蜂蜇伤,蜜蜂体内的有毒物质呈酸性。下列可以帮助张明处理伤口的是( )
    A.炉具清洁剂(含氢氧化钠)B.冰水C.肥皂水D.柠檬汁
    13.“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下图是二氧化碳和水在某纳米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B.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D.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14.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也能与碱溶液反应
    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带电的原子一定是离子
    15.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宏观: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B.微观: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C.变化:10g碳酸钠溶液与10g澄清的石灰水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g
    D.实验: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结果会偏小
    1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17.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提示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1)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
    (2)保持氦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_;
    (3)骨质疏松是因为缺乏:_________;
    (4)2个氧离子:_________;
    (5)稀盐酸中的溶质:_________。
    18.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学好化学可以解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
    (1)张明同学的营养早餐是:米饭、鸡蛋、炒青菜。其中米饭所提供的营养素为_________;
    (2)朵朵贪吃导致胃酸过多,妈妈给她服用了一点小苏打,症状有所缓解,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夏天发现家里的铝锅不需要做任何的防锈措施,就向老师请教,老师告诉他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盐”字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其古代写法如图,会意字,该字形象的概括出古人制盐的场景。
    (1)古代“盐”字中:“卤”意指让卤水通过编织的竹篓,以去除卤水中的泥沙,这一过程类似于“粗盐提纯”实验中的_______操作;“皿”即把卤水用器皿熬制成盐,这一过程类似于“粗盐提纯”实验中的_______操作。
    (2)《华阳国志蜀志》中有“井有二,一燥一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的记载。“井火煮之”指利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熬制食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卤水中含有氯化镁等物质,如果在100℃时恒温蒸发至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组成为:150g溶液中,含有100g水、39.8g氯化钠、7.65g氯化镁及其他成分2.55g。请根据下表数据回答:将上述溶液降温至20℃,____(填“有”或“没有”)氯化镁析出。
    20.制备氧化钙的传统方法是碳酸钙在900℃以上完全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某厂发明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分解制备氧化钙工艺,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该新工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器1;一定的环境及较低温度下可与反应生成、和。与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还有一部分可能直接分解。反应器1中、的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____℃时,抑制生成的效果最好。
    反应器2:一定条件下,与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甲醇(),甲烷可做高能燃料。
    (3)与传统方法相比,新工艺的优点是__________(任写一条)。
    21.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碳的价类图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
    (2)已知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氢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a和c发生反应可以生成b,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c点对应的物质和水反应能生成d点对应的物质,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2.同学们马上升入高中,与初中相比,高中阶段知识容量增大,思维强度增加,但只要认真阅读,认真思考,高中的某些知识其实并不难掌握。
    (1)家用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像这类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下列有机物中属于烃类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甲烷B.乙醇C.乙炔D.正戊烯
    (2)化学上有一种能将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物质质量联系起来的量,叫物质的量,其单位是摩尔。1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构成它的微粒个数都是个,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化学式量(相对分子质量)。例如1摩尔水的各种量关系如下:
    试着分析:18g水中共有_________个氢原子。
    (3)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与反应为例)
    ①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把易溶于水、易离解的物质写成高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请写出: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和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1)王磊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他选择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张明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他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如B所示,所量取的液体偏少,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正常”);
    (3)小丽使用装置C做实验,盛有少量水的仪器是_______,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实验D中烧杯底部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通过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
    (5)生活中,有许多物品的使用与实验室中仪器的作用相似。结合所学知识将仪器名称填入下表中对应的位置。
    三、实验题
    24.【探究背景】:指导老师对“酸的化学性质研究小组”提出一个问题:
    (1)铁可以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常温下,浓硫酸却又可以用铁桶盛装,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浓硫酸与铁反应,使得铁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浓硫酸与铁继续反应。由此得知,浓硫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有所差异。铁和铜均为金属,铁能和稀硫酸反应,铜_____(填“能”或“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提出问题】:铜能否和浓硫酸反应呢?生成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同学们积极查阅的资料如下:
    1常温下铜和浓硫酸不反应,加热后才可以反应。
    2二氧化硫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试液褪色。
    3氢气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也有还原性,可以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设计实验】:小红和张明分别设计下列实验装置作为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装置:
    (2)与B装置相比,A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小组同学组装下图装置完成实验。
    (3)实验中发现,B中黑色固体没有变成红色,说明_________。
    (4)C中品红试液褪色,说明_________。
    (5)D中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生成物,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试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6)实验中发现,A中产生气泡,溶液变成蓝色。请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交流】:
    (7)小红提出:欲制取硫酸铜溶液,可先将铜粉在空气中灼烧,再投入到稀硫酸中即可制取。请任意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5.德州扒鸡驰名中外,其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佳品,其中维生素b2又被称为核黄素,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化学式为,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核黄素分子中氧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37.6g核黄素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26.某地新建一家硫酸厂,为检测其排出的中和处理前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工厂技术科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水1000g,向其中不断投入熟石灰,用pH计测得溶液pH与所加入的熟石灰的质量关系如下图,计算:
    (1)中和处理前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2)若该厂每天排出废水1000t,若完全中和,则每天应采购熟石灰_________t。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
    B、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符合题意;
    C、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
    D、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C
    解析:膨化食品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是因为膨化食品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变软,所以说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选C。
    3.答案:D
    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A、该净水器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能把天然水进行初步净化,不符合题意;
    B、该净水器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部分可溶性杂质如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符合题意;
    C、该净水器中含活性炭,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D、该净水器中小卵石可起到过滤的作用,除去水中较大颗粒的难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C
    解析:A、乘坐环保电车观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低碳,选项正确;
    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能源,符合低碳,选项正确;
    C、自驾出游加大私家车使用即化石燃料的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低碳,选项错误;
    D、发展环保旅馆符合低碳,选项正确;
    故选:C。
    6.答案:B
    解析:A、乐陵小枣采摘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德州酒厂酿造又一村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德州大西瓜榨成西瓜汁,只是将西瓜的汁液榨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宁津保店驴肉切片装盘,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A
    解析:A、液氧是淡蓝色液体,A说法错,符合题意;
    B、氢气具有可燃性,是一种高能燃料,氧气具有助燃性,是重要的助燃剂,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物是水,无污染,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纯氧中氧气的浓度大,氢气在氧气中接触到氧分子的概率更大,反应速率更快,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B
    解析:A.操作;实验开始时先向装置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后点燃酒精灯,以防加热时发生爆炸,此选项正确;
    B.现象: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变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选项错误;
    C.结论: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变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此选项正确;
    D.改进: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防污染空气,此选项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由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可知铵态氮肥不应和碱性物质用,
    该选项分析正确;
    B、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属于化学变化,前后质量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分析正确;
    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D、倾倒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的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该选项分析正确;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该选项做法或观点合理,不符合题意;
    B、进入楼房要关注消防安全通道,该选项做法或观点合理,不符合题意;
    C、公共场所不要随地吐痰,该选项做法或观点合理,不符合题意;
    D、生病的人应该适当补充蛋白质,不宜大鱼大肉补充营养,该选项做法或观点不合理,符合题意;故选D。
    11.答案:A
    解析:A.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食盐水属于溶液,故A正确;
    B.冰水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果粒橙(含果肉)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C错误;
    D.豆瓣酱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A、炉具清洁剂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会腐蚀皮肤,选项错误;
    B、冰水呈中性,不能与酸性物质反应,不能减轻症状,选项错误;
    C、肥皂水呈碱性,能够与酸性物质反应,选项正确;
    D、柠檬汁呈酸性,不能与酸性物质反应,选项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不变,故A错误;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
    C.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故C错误;
    D.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但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C、可与碱溶液反应,但不能与碱溶液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带电的原子一定是离子,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15.答案:A
    解析:A、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符合题意;
    B、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盐的溶液中不一定含金属阳离子,如氯化铵,不符合题意;
    C、10g碳酸钠溶液与10g澄清的石灰水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产生沉淀,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20g,不符合题意;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会稀释溶液,导致酸性减弱,结果会偏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答案:A
    解析:A、碳酸钙难溶于水,氢化钙易溶于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钙,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将气体通过足量溶液,除去的是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符合题意;
    D、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加入不足量的粉,过滤,得到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答案:(1)
    (2)
    (3)
    (4)
    (5)
    解析:(1)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化学式是:;
    (2)氦气是由氦原子构成,因此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氦原子,氦原子的符号即元素符号是:;
    (3)骨质疏松是缺乏钙元素,符号是:;
    (4)离子符号前面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因此2个氧离子表示为:;
    (5)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因此其溶质是氯化氢气体,化学式是:。
    18.答案:(1)糖类
    (2)
    (3)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解析:(1)米饭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能够为人体提供糖类,故填糖类。
    (2)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是小苏打中的碳酸氢钠能够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减少胃液中盐酸,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3)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够隔绝氧气,对内层的铝起保护作用,故填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19.答案:(1)过滤;蒸发结晶
    (2)
    (3)没有
    解析:(1)“卤”意指让卤水通过编织的竹篓,以去除卤水中的泥沙,这一过程是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操作,类似于“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皿”即把卤水用器皿熬制成盐,这一过程类似于“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蒸发结晶操作: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2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54.8g,此时得到的溶液中氯化镁未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没有氯化镁析出。
    20.答案:(1)
    (2)1:1;750
    (3)节约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解析:(1)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器1:一定的环境及较低温度下可与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和的分子个数比为1:1。据图可知,750℃时,抑制生成的效果最好。
    (3)传统方法中碳酸钙分解需要高温,且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相对于传统方法相比,新工艺的优点是:节约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21.答案:(1)盐
    (2)+1
    (3)
    (4)化合
    解析:(1)由价类图可知,X表示的物质有、,所以X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故填:盐。
    (2)已知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设氢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则:(-4)+x×4=0,得:x=+1。故填:+1。
    (3)由价类图可知,a是单质碳,c是二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由价类图可知,c点对应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d点对应的物质碳酸,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
    22.答案:(1)ACD
    (2)
    (3)
    解析:(1)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所以甲烷、乙炔、正戊烯均属于烃类,乙醇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类,故选:ACD;
    (2)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l,含有2ml氢原子,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3)①写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②把易溶于水、易离解的物质写成高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23.答案:(1)
    (2)偏大
    (3)集气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4)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细口瓶;量筒;药匙
    解析:(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
    (2)配制溶液过程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所量取的水的量偏少,溶液质量偏小,由,可知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3)由图片可知装置C中盛有少量水的仪器是集气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4)实验D烧杯底部白磷温度已经达到了着火点,由于热水隔绝了氧气,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故不燃烧的原因是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都与氧气接触了,但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5)实验室中将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故与盛放药液药瓶相似的仪器为细口瓶;实验室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故与准确吸取一定体积药液注射器相似的仪器为量筒;实验室中用药匙取少量粉末状药品,故与炒菜时的小勺子相似的仪器为药匙。
    24.答案:(1);不能
    (2)可控制反应的停止与发生
    (3)铜和浓硫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4)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5)
    (6)
    (7)或
    解析:(1)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填不能。
    (2)与B装置相比,A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提按控制铜丝与浓硫酸的分离与接触,控制反应的停止与发生,故填可控制反应的停止与发生。
    (3)氢气能够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实验中发现,B中黑色固体没有变成红色,说明铜和浓硫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故填铜和浓硫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4)由题文可知,二氧化硫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试液褪色,C中品红试液褪色,说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填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5)反应的生成物有二氧化硫,D中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6) 实验中发现,A中产生气泡,溶液变成蓝色,由上述可知,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7)将铜粉在空气中灼烧,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再投入到稀硫酸中,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或。
    25.答案:(1)3:2
    (2)5.6g
    解析:(1)由化学式可知,核黄素分子中氧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比=6:4=3:2,故填3:2。
    (2)核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17+1×20+16×6+14×4=376,
    37.6g核黄素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故填5.6g。
    26.答案:(1)0.98%
    (2)7.4
    解析:(1)解:根据图像可知,用熟石灰中和废水,当恰好反应时,用去熟石灰的质量为7.4g
    设中和处理前废水中硫酸质量为x。
    x=9.8g
    中和处理前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答:中和处理前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0.98%。
    (2)由以上计算可知,中和1000g废水需要熟石灰的质量为7.4g,1000g=1kg,1t=1000kg。即中和1t废水需要熟石灰的质量为7.4gx1000=7.4kg。若该厂每天排出废水1000t,若完全中和,则每天应采购熟石灰的质量为:7.4kg/t×1000t=7.4t。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碳酸钙
    氯化钙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将气体通过足量溶液
    C
    溶液
    溶液
    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
    D
    溶液
    溶液
    加入少量的粉,过滤
    温度/℃
    20
    60
    100
    氯化镁的溶解度/g
    54.5
    61.0
    73.0
    生活物品
    物品的使用
    作用相似的仪器名称
    药瓶
    盛放药液
    ①_______
    注射器
    准确吸取一定体积的药液
    ②_______
    勺子
    炒菜时用小勺子取盐
    ③_______

    相关试卷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理解与应用,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中国高铁,世界第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