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经开区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
非正式学习激发学习内生力
①非正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在非正式学习时间或者非正式学习场所中,通过非教学性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它是一个自发性的、非强制性的教与学的过程,是人生发生最早、结束最晚的学习形式,覆盖了学校教育与培训没有涉及的人群和人生阶段,也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非正式学习是学习者主导的学习,也是最自然、最有活力的学习形式。它有如下特点:
③高度的自发性,实现了学为主体。非正式学习一般由学习者发起,学习者的兴趣、需求和欲望,决定了学习内容。当学习者有明确需求时,他会主动搜索和选择学习内容,弥补正式学习中的不足,如为鉴赏电影上网查找相关历史知识、背诵电影里的古诗词等。
④非正式学习没有界墙。非正式学习没有起始资格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同学或班级,没有考试与强制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也没有完成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日常学习更多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相关联,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学习。没有外部监督的压力,但学习者的亲身参与和体验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
⑤非正式学习中学习者互为师生。在非正式教与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均没有资格、年龄等限制,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其他人的教师或者学生,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知识单向流动的局面。
⑥然而,在实践中,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人们通常乐于接受学校的正式学习,却轻视非正式学习的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开展非正式学习。事实上,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开展的“互联网+”视域下的非正式学习,极大延展了学校课堂的范围,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一切皆为教材。非正式学习并未脱离学习的本质,仍然以学生需求为根本,代表了学生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对多元化知识、资源及新的学习方式的强烈呼吁。
⑦随着“双减”的深入推进,学生逐渐从沉重的课业压力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进行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的足迹应遍布学校生活的每一处空间。比如为了研究感兴趣的话题,不少学生会和同伴们交流,参加兴趣小组,行走在校园里,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可能触发他们的灵感。因此,学校要创设非正式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创设的环境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有条件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深入探索,保证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
⑧当下,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正从以往只停留在表面的、片面的简单结合转变为内在的、全方位的真正融合,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更应注重教育和技能的深度融合。秉持着“体验是学习和发展的一切源泉”这一理念,为推动非正式学习,学校还要将学生的学习体验放在突出位置,让学习者深刻体会到学习体验中的丰富性、连贯性和持续性。
1. 下列对“非正式学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正式学习是自发性的、非强制性的教与学的过程,是贯彻人类终身的学习形式。
B.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者会主动探索和选择学习内容,所以能弥补正式学习中的不足。
C.非正式学习不受时空限制,与社会生活相关联,通过亲身体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D.非正式学习由学习者主导学习,学习过程中没有家长的监督,也没有老师的指导。
2. 下列关于“学校开展非正式学习”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学校开展非正式学习让一切皆可成为教材,但仍未脱离学生学习的本质。
B.学校开展非正式学习的原因,是非正式学习相对于正式学习更加有价值。
C.学校开展的非正式学习能极大延展学校课堂范围,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D.学校的非正式学习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是对新时代学习需求的呼应。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学校应如何推动非正式学习。(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20分)
童年已经消失了吗?
①所谓“小孩哥”“小孩姐”,是网友们对年少有为的孩子们表达钦佩与夸赞的流行网络用语。短视频平台上,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异常优秀的小孩,在我们记忆里还在玩泥巴的年龄,他们就已经开始演奏钢琴曲、学习舞蹈甚至参加比赛获取荣誉。“小孩”形容的是年龄,而“哥”“姐”形容的是水平。
②但最近的一个视频,让我对这种现象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
③那是一个关于小卡打包的视频。视频里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在给明星卡片打包,她动作熟练得如同有着十五年经验的流水线女工,一边工作还一边熟稔地说着成年人要摸索一段时间才能准确运用的追星饭圈内的“暗语”。她自信坦然的打包动作和爽快流利的语言让我仿佛置身于头部主播的双“十一”大促直播间。而点开她的主页,我才发现,她甚至签约了一个专门负责包装、孵化网红的公司。她的家庭条件似乎也只是普普通通的水准,但她已如同成年博主一般开始经营自己的账号和粉丝群。
④说真的,我在她身上看不见一点五年级小孩的影子。她和一个成年博主没有任何区别。虽然也曾经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些火爆的幼年网红博主,但大部分仍是在家长的帮助下的“童年趣事记录”的类型,在那些孩子身上仍然保存着儿童的特性。但在这个“小孩姐”身上,我看不到这样的东西。如果她不出镜也不发出声音,我想我会真的把她当做成年人来看待。
⑤刚才我提到的“小孩姐”并不是个例,你可以在小红书、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找到许多在互联网世界里游刃有余的未成年博主。甚至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依靠互联网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他们身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丝孩童的气息,他们的躯壳里仿佛自出生那天起就装着一个成人的灵魂。我们不由得产生这样一种疑问:在这个时代,童年已经消失了吗?
⑥我不禁开始回忆我的童年,在我和这些“小孩哥”“小孩姐”一样大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充斥在记忆里的,是无数个守着电视机观看少儿频道的闷热夏日,在聒噪的蝉鸣声里和玩伴们去小路边摘野果,在乡间漫步,在放学路上用衣服和空书包扑蝴蝶“狩猎”。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我们的交际圈是学校、邻居和附近村落里的同龄人。我们的娱乐方式,除了电视机和一些儿童杂志外,就是流传已久的各种古老游戏和周边环境里的一切事物。那时作为孩子的我们,对成年人的世界既好奇又自觉地抗拒。
⑦在这个时间段里,作为孩童的我们天然享有和大人不同的世界。但在如今天下大同的网络世界里,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生活在同一互联网下,孩子们早已拥有了和成年人相同的接收信息的权利。而孩子往往拥有最活跃最强大的模仿能力。在一次次的信息刺激下,他们很快掌握了互联网世界的法则并很好地适应下来。正如同我们会模仿动画片里人物的一言一行,如今的孩子也会模仿网络视频里人物的行为举止。在半知半解中,他们渐渐了解到成人世界的不同方面,且不再需要用年龄作为入场券。只要有一部联网手机,成年人的世界就可以一览无余地暴露在他们面前。
⑧有些学者认为,“童年”与“成年”相对,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童年”与“成年”之间通过“保持缄默的密约”保有明确的界限,成人世界里被允许的秘密是儿童世界里的禁忌。教育和羞耻心维系着“童年”这一概念的发展。然而,网络媒介所缔造的无差别的信息供给世界,打破了“童年”与“成年”之间的间隔。儿童与成人共享传播的信息,使得儿童跨越鸿沟,跻身成人世界。儿童成人化,“童年”开始消逝。我们很难判断这到底是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可以确定的是,儿童和成年人的世界已经逐步融合为一个整体。
⑨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经验老到的成年人都可能摔个大跟头,更不用说仅仅从大量碎片化信息里认识世界的孩子。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一刀切式地抗拒网络媒介对孩子的影响。我们需要平台、法律、家长老师的多重监管与及时引导,才能避免年轻一代受到不健康思想的茶毒。
⑩而在我看来,我们仍要保持儿童与成人世界的界限。正如同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该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我们要允许儿童以儿童应有的姿态自然成长。
4. 阅读第①段,简要概括网友眼中“小孩哥”“小孩姐”的特点。(4分)
5. 阅读第③~⑤段,说说第②段中作者产生的“新的看法”是什么。(4分)
6. 阅读⑥~⑧段,说说现在孩子童年消失的原因是什么。(6分)
7. 在作者看来,如何才能避免童年的消失?(6分)
三、阅读《水浒传》的节选部分,完成8、9题。(7分)
段景住备说夺马一事,宋江听了,大怒道:“前者夺我马匹,今又如此无礼!晁天王的冤仇未曾报得,旦夕不乐。若不去报此仇,惹人耻笑!”吴用道:“即目春暖,正好厮杀。前者进兵失其地利,如今必用智取。”宋江道:“此仇深入骨髓,不报得誓不还山。”吴用道:“且教时迁,他会飞檐走壁,可去探听消息一遭,回来却作商量。”时迁听命去了。无三二日,只见杨林、石勇逃得回寨,备说曾头市史文恭口出大言,要与梁山泊势不两立。宋江见说,便要起兵。吴用道:“再待时迁回报,却去未迟。”宋江怒气填胸,要报此仇,片时忍耐不住,又使戴宗飞去打听,立等回报。不过数日,却是戴宗先回来说:“这曾头市要与凌州报仇,欲起军马。见今曾头市口扎下大寨,又在法华寺内做中帐,五百里遍插旌旗,不知何路可进。”次日,时迁回寨报说:“小弟直到曾头市里面,探知备细。见今扎下五个寨栅。曾头市前面,二千余人守住村口。总寨内是教师史文恭执掌,北寨是曾涂与副教师苏定,南寨内是次子曾参,西寨内是三子曾索,东寨内是四子曾魁,中寨内是第五子曾升与父亲曾弄守把。这个青州郁保四,身长一丈,腰阔数围,绰号险道神,将这夺的许多马匹都喂养在法华寺内。”
(依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9. 请根据选段内容概括宋江的人物特点,两点即可。(4分)
四、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第10题。(3分)
鄂州南楼
范成大①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②垂钓手③,武昌鱼好便淹留。
【注释】①范成大: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②鲈乡:莼鲈乡,西晋文学家张翰在洛阳担任齐王司马囧的属官时,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吴中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于是决定辞宫回乡。本诗作者范成大亦是吴郡人,故云。③垂钓手:钓鱼翁,作者自谓。
10.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出诗人中秋出游,在南楼上听到悠扬笛声,不由想到此地关于黄鹤的传说。
B.颔联着力刻画南楼优美风景,南楼隔江遥对多情的汉阳树,长江默默斜抱着南楼。
C.颈联展现鄂州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的繁华热闹,夜市开放到深更,江面也喧闹非凡。
D.尾联诗人毫不掩饰自己对繁华的鄂州与美味武昌鱼的流连,愿意长久地居住在此。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15分)
初,梁王以河北诸镇皆服,惟幽、沧未下,故大举伐之,欲以坚诸镇之心。既而潞州内叛王烧营而还威望大沮恐中外因此离心欲速受禅以镇之。丁亥,王入馆于魏,有疾,卧府中。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恐王袭之,入见王曰:“今四方称兵为王患者,皆以翼戴唐室为名,王不如早灭唐以绝人望。”王虽不许而心德之,乃亟归。壬寅,至大梁。
甲辰,唐昭宣帝遣御史大夫薛贻矩至大梁劳王,贻矩请以臣礼见,王揖之升阶,贻矩曰:“殿下功德在人,三灵改卜,皇帝方行舜禹之事,臣安敢违!”乃北面拜舞于庭。王侧身避之。贻矩还,言于帝曰:“元帅有受禅之意矣!”帝乃下诏,以二月禅位于梁。又遣宰相以书谕王,王辞。
二月,唐大臣共奏请昭宣帝逊位。诏宰相帅百官诣元帅府劝进,王遣使却之,于是朝臣、藩镇乃至湖南、岭南上笺功进者相继。三月,唐昭宣帝降御札禅位于梁。摄侍中杨涉为押传国宝使,帅百官备法驾请大梁。杨涉子直史馆凝式言于涉曰:“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涉大骇:“汝灭吾族!”神色为之不宁者数日。
庚戌,梁王始御金祥殿,受百官称臣,下书称教令,自称曰寡人。
(节选自《资治通鉴·梁纪一》)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绍威恐王袭之 恐:担心B.皇帝方行舜禹之事 方:正要
C.王遣使却之 却:击退D.盍辞之 盍:何不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既而潞州内叛王烧营而还威望大沮恐中外因此离心欲速受禅以镇之
A.既而潞州内叛王烧营而还/威望大/沮恐中外因此离心/欲速受禅以镇之
B.既而潞州内叛/王烧营而还/威望大沮/恐中外因此离心/欲速受禅以镇之
C.既而潞州内叛王/烧营而还/威望大/沮恐中外因此离心/欲速受禅以镇之
D.既而潞州内叛王/烧营而还/威望大沮恐/中外因此离心/欲速受禅以镇之
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初梁王因黄河以北各藩镇全都归服了他,唯有幽州、沧州没有攻下,故而大举讨伐,想要借此坚定其他藩镇的归服之心。
B.梁王虽未应允罗绍威灭唐以断绝众望的建议,但心存感激;回大梁后唐昭宣帝派薛贻矩慰劳朱全忠,薛贻矩施以臣子见君之礼。
C.梁王对于唐昭宣帝的禅让,内心无意接受而多次推脱,直到昭宣帝再三下诏并派百官将天子车驾仪仗送来,他最终才答应继位。
D.杨凝式告诫杨涉,身为唐朝宰相,却把传国玉玺亲手送人,会招后世非议,应该辞掉这个差事;杨涉为这番话担惊受怕多日。
14.请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王虽不许而心德之,乃亟归。
Ⅱ 表 达 (共65分)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19题。(15分)
汉字,是散落的星晨、散开的花朵、零落的玉石,在人的手中排列成星座,组合成奇珍。①汉字是碑林,记录着民族血脉的传承;汉字是乡愁,凝聚着浓重的乡音;汉字是铺展的工笔、流丹的大写意,是一篇篇汪洋恣肆的大赋;汉字是金刚,一首短诗,一副楹联,每一个汉字里都_______着无尽的富矿,_______了无涯的乾坤。②汉字是口井,是甜水井,_______生命的传承和延续,那井水是一味药,一旦_______过一个淳朴的黄皮肤的生命,他一生都无法戒掉这思念的瘾。天道皆藏于字中,一笔一画都体现教化和传承,一字一乾坤,一语一经典。③山川河流入字,文墨精神入字,铮铮铁骨入字,朗朗乾坤入字[A]孤单时,汉字是一首小令,一字千金,枯藤照出四季枯荣[B]人生跌宕;热闹处,汉字是一篇芳华四溢的汉唐大赋,洋洋洒洒[C]殿宇华屋[D]市井陋室,诸妙毕现。④
汉字冷了,就归隐田园和山林,是禅语一枝,是平常屋檐下的一枝素梅花;汉字寂寞了,就重出江湖,一呼百应,呼啸天地间;汉字是贵胄家的千金之娇,环佩叮当,走一步有繁复之美,舞一曲是霓裳羽衣。汉字在长衫的方巾上传达如山军令,在秉烛的灯火里妙笔生花,在疾行的快马间镶嵌成章,在血脉的继承里历尽黄沙始见金。
15.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星晨B.星座C.血脉D.凝聚
16.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汉字是金刚,一首短诗,一副楹联,每一个汉字里都_______着无尽的富矿,_______了无涯的乾坤。②汉字是口井,是甜水井,_______生命的传承和延续,那井水是一味药,一旦_______过一个淳朴的黄皮肤的生命,他一生都无法戒掉这思念的瘾。
A.蕴含 洞彻 滋养 喂养B.蕴含 洞穿 滋养 喂养
C.包含 洞彻 喂养 滋养D.包含 洞穿 喂养 滋养
17.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山川河流入字,文墨精神入字,铮铮铁骨入字,朗朗乾坤入字[A]孤单时,汉字是一首小令,一字千金,枯藤照出四季枯荣[B]人生跌宕;热闹处,汉字是一篇芳华四溢的汉唐大赋,洋洋洒洒[C]殿宇华屋[D]市井陋室,诸妙毕现。
A. 。B. 、C. ,D. 。
1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汉字在长衫的方巾上传达如山军令,在秉烛的灯火里妙笔生花,在疾行的快马间镶嵌成章,在血脉的继承里历尽黄沙始见金。
A.汉字是长衫的方巾,镶嵌成章;汉字是秉烛的灯火,妙笔生花;汉字是疾行的快马,传达如山军令;汉字是血脉的传承,历尽黄沙始见金。
B.长衫的方巾上,汉字传达如山军令;秉烛的灯火里,汉字妙笔生花;疾行的快马间,汉字镶嵌成章;血脉的继承里,汉字历尽黄沙始见金。
C.汉字在长衫的方巾上镶嵌成章,在秉烛的灯火里妙笔生花,在疾行的快马间传达如山军令,在血脉的传承里历尽黄沙始见金。
D.汉字镶嵌成章在长衫的方巾上,妙笔生花在秉烛的灯火里,传达如山军令在疾行的快马间,历尽黄沙始见金在血脉的传承里。
19.将“这就是汉字,不仅是书写的符号,更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凝结着千年的智慧与情感”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一处是(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七、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古语有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当今,似乎人人都可以当这个“秀才”:看看视频,我们可以遍览各地的美食美景;读读小说,我们能够看到世间的爱恨情仇。
但是,如果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我们永远不能品尝美食在口中绽放的滋味,永远无法体会向山面海的世间豪情,永远不能理解朋友之间生死相托的信任,永远难以感受陌生人之间患难相助的温暖。因为,我们没有和现实世界建立真实的连接。
虚拟世界,有时会成为桎梏我们的牢笼。走出来吧,让自己的脚踏上坚实的土地!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024届六月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1.D非正式学习并不一定没有家长的监督和老师的指导。
2.B强加因果。原文是“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人们通常乐于接受学校的正式学习,却轻视非正式学习的价值。”
3.①创设非正式学习的空间,保证学生自由学习的权利。②注重教育和技术的深度融合,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4.年龄小,水平高(年少有为)。
5.作者担忧孩子失去了儿童的特性(成人化),不再拥有童年。
6.互联网为孩子提供了无差别(成人世界)的信息,孩子因而适应并模仿。
7.(1)作者建议社会应对此多方面监管及引导,尽可能地避免年轻一代受到不健康思想的毒害。
(2)保持儿童与成年人的界限,使儿童以儿童应有的姿态自然成长。
8.宋江准备带兵攻打曾头市,派时迁戴宗先行探得消息。
9.重情义 急躁
10. D(实则自嘲自己流连鄂州,没有及时还乡。)
11.C(拒绝)
12.B
13.C(并非无意接受)
14.梁王虽然没有答应,但是心里感激他,于是急忙回去了。(虽、许、德、亟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当初,梁王朱全忠因河北各藩镇全都归服,只有幽州、沧州没有攻下,所以大举讨伐他们,想要借此来坚定各藩镇的归服之心。不久,潞州内部叛变,朱全忠烧毁营寨而返回,威望大受损害。朱全忠恐怕内外因此离心离德,想要迅速接受唐昭宣帝禅让来震慑他们。丁亥(初十),朱全忠进入魏州,患病,躺在节度使府中。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担心朱全忠袭击自己,进见朱全忠说:“现在四方发兵成为您祸患的人,都以拥戴唐室为名义,您不如先灭唐室来断绝众望。”朱全忠虽然没有答应,心里却感激他,于是急忙启程回归。壬寅,到达大梁。
甲辰(二十七日),唐昭宣帝派遣御史大夫薛贻矩到大梁慰劳朱全忠,薛贻矩请以臣子见君之礼请见,朱全忠拱手作揖让他登阶而上,薛贻矩说:“殿下的功业德行都在人们心里,天、地、人三灵已经另选新君,皇帝正要举行舜、禹禅让事宜,我怎么敢违抗!”于是,面朝北在厅堂行朝拜皇帝之礼。朱全忠侧身避开。薛贻矩回到东都洛阳,对唐昭宣帝说:“元帅有接受禅让帝位的意思了!”唐昭宣帝于是颁下诏书,在二月让位给梁王朱全忠。又派遣宰相拿着书信告诉朱全忠;朱全忠推辞。
二月,唐大臣共同奏请昭宣帝退位。诏令宰相率领百官前往元帅府劝即帝位,朱全忠派遣使者到洛阳推却不受。于是朝中大臣、藩镇乃至湖南、岭南上奏劝朱全忠即位的接连不断。三月,唐昭宣帝颁下诏书让位给梁王。任命代理侍中杨涉为押传国宝使,率领文武百官准备皇帝车驾仪仗前往大梁。杨涉的儿子直史馆杨凝式对杨涉说:“大人为唐朝宰相,国家到了这个地步,不能说没有过错。况且亲手拿着天子的印玺组绶送给别人,虽然保住了荣华富贵,千年以后怎么说?何不辞职!”杨涉听了大惊,为此好几天神色不安。
庚戌,梁王朱全忠开始登金祥殿,接受唐室文武百官称臣,下行文书称教令,自称寡人。
15.A
16. A
17. D
18. C
19. D
20.作文解析
这个作文题试图引发学生对现实与虚拟、体验与认知之间关系的深思。作文的核心观点在于强调真实世界的体验与感知对于个人成长和心灵满足的重要性。
题目中的“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是对古代文人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了解世界的描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轻松地通过视频、社交媒体、书籍等虚拟渠道获取海量的信息,然而这种便捷的虚拟体验无法替代真实世界中的体验。美食的滋味、山海的豪情、朋友之间的信赖、陌生人的帮助,这些都需要我们亲自去体验、去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题目呼吁人们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去体验真实的世界。这种体验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更可以让我们在亲身的经历中获得成长和满足。长久地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不仅会使我们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连接,更会使我们的内心变得封闭和孤独。
在立意上,这个作文题鼓励人们追求真实、积极的生活态度,倡导通过亲身体验和感知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技带来了便利,但我们也应该保持对真实世界的关注和热爱,不让虚拟世界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经开区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经开区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共6页。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经开区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经开区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共6页。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经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经开区+经开区):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硚口(经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经开区+经开区),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硚口经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武汉市硚口经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