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读童谣 唐僧骑马咚得咚教学设计
展开- 课程名称:小学一年级音乐
- 单元主题:动画城
- 课题名称:《唐僧骑马咚得咚》
-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地朗读并演唱《唐僧骑马咚得咚》童谣,理解童谣中的节奏特点,学习通过童谣感知音乐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说、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节奏感,学会运用打击乐器(如木鱼、双响筒)为童谣伴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童谣学习,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 熟练演唱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并能准确把握童谣的节奏与韵律。
- 使用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教学难点
- 理解并表现童谣中特有的节奏模式,如“咚得咚”节奏的准确敲击。
- 在集体活动中,协调个人演奏与集体伴奏的关系,保持节奏的一致性。
教学准备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音乐播放器
- 打击乐器(木鱼、双响筒等)
- 童谣歌词卡片
- 动画《西游记》片段剪辑(用于导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目标:
- 激发学生兴趣,构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情境。
- 引出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步骤:
1. 创设情境:
- 开始前,教师可以预先在教室一角布置一个小型的“动画城”场景,使用彩带、气球等元素装饰,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 邀请学生围坐在“动画城”旁,教师扮演成一位旅行者,手持一根看似魔法棒的道具(可以用彩色纸卷成),讲述一段简短的探险故事,引出《西游记》中的经典角色唐僧及其取经之旅。
2. 多媒体互动:
- 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西游记》动画剪辑,特别聚焦于唐僧骑马行进的片段,配以轻快的背景音乐,让学生直观感受唐僧的旅程。
- 视频结束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刚刚视频里唐僧骑马的样子像不像一首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关于唐僧的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
3. 预热活动:
- 进行一个简单的身体节奏游戏,例如:“当我说‘咚’的时候,我们一起拍手;说‘得咚’的时候,我们拍手后跟着跺脚。”这个小活动不仅活跃气氛,还为接下来的节奏学习埋下伏笔。
二、新知探究
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童谣的内容和结构,识别其中的节奏模式。
- 通过多感官体验,深化对童谣中文化元素的理解。
活动步骤:
1. 初识童谣:
- 教师首先清晰、有感情地朗读童谣全文,注意强调“咚得咚”这样的节奏词,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童谣的韵律美。
- 分发童谣歌词卡片,学生人手一份,边看边跟读,教师指导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2. 节奏探索:
- 听辨节奏:播放童谣的无歌词版音频,让学生仅凭节奏来模仿,通过拍手、拍腿或用小鼓敲击来表现听到的节奏模式。
- 节奏图谱:在黑板上画出“咚得咚”等节奏的图形谱,用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节奏点,帮助学生视觉化理解节奏结构。
3. 文化解读:
- 童谣背景:简述《唐僧骑马咚得咚》的创作背景和它在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地位,可以穿插一些《西游记》的小知识,增加趣味性。
- 角色扮演:分小组,每组选择童谣中提到的一个角色(如唐僧、孙悟空等),讨论该角色的性格特点,尝试用自己的话简述童谣中的故事,加深对童谣内容的理解。
4. 互动问答:
- 设计几个与童谣内容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如:“童谣里的‘咚得咚’声音像什么?”“唐僧取经路上还会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通过提问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思维碰撞。
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童谣的具体内容,还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三、技能实践
- 学唱童谣:
- 先播放童谣音频,让学生跟唱,教师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 分句教唱,重点练习“咚得咚”等节奏难点,使用手势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记忆。
- 齐唱童谣,鼓励学生自信表达,注意情感投入。
- 打击乐伴奏:
- 乐器介绍:简单介绍木鱼和双响筒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使用木鱼模仿“咚”声,另一组使用双响筒模拟“得咚”声。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 伴奏合成:全体学生一边唱童谣,一边分组进行打击乐伴奏,教师指挥,调整整体节奏和音量,确保和谐统一。
四、创意表达
- 情景表演:鼓励学生分小组,自编自导情景剧,将童谣内容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可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打击乐器伴奏。
- 展示分享:每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作为观众给予掌声和正面反馈,教师点评,强调创意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总结评价
- 回顾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童谣内容、节奏特点和使用的打击乐器。
- 情感升华:讨论学习《唐僧骑马咚得咚》的意义,如坚持不懈的精神,团队合作的力量等。
-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度、节奏掌握情况和团队协作表现给予综合评价。
六、作业布置
- 家庭作业:学生在家继续练习童谣演唱,并尝试用家中的物品(如勺子敲碗)制作简易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
- 创意拓展: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童谣或改编《唐僧骑马咚得咚》的故事情节,下周课堂上分享。
通过以上详细的教案设计,旨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唐僧骑马咚得咚》童谣的演唱技巧,同时培养其音乐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让每一次音乐课都成为孩子们探索和享受音乐之旅的起点。
音乐一年级上册我的音乐网页选听 扑蝴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音乐一年级上册<a href="/yiny/tb_c12224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我的音乐网页选听 扑蝴蝶教案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版读童谣找朋友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a href="/yiny/tb_c12220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读童谣找朋友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知讲授,实践活动,情感升华,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读童谣 猫和老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读童谣 猫和老鼠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