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宁波是曙光中学中考模拟科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宁波是曙光中学中考模拟科学试题(无答案),共11页。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1的答案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Na:23Cl:35.5H:1O:120:16S:32Br:80
5、本卷计算中g取10N/kg。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刷脸时代”已经到来,人脸识别在银行、景区、校园等越来越多的场景落地应用,其原理是根据不同人的脸具有独特的性状特征,则决定人脸这一性状特征的是( )
A.DNAB.基因C.蛋白质D.大脑
2.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正午太阳高度变化B.季节变化C.昼夜长短变化D.昼夜更替
3.如图所示,人体所做的四种动作中,相应杠杆模型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咬合B.抬腰C.踮脚D.屈臂
4.利用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合成氯化氨是工业制取氮肥的研究热点,氯化氨属于( )
A.酸B.碱C.盐D.氧化物
5.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相应的现象或证据支持。下列现象与假说对应的有( )
①宇宙3K的微波背景辐射——大爆炸宇宙论
②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大陆漂移假说
③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
④长江下游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壳在不断变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物体的结构决定其主要性质与功能,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根据其功能或特性,探索结构,逐步了解规律。下面列举的结构与功能不吻合的是( )
7.我国在泥炭层中发掘出已有千年之久的古莲子,1951年对其进行育苗试验,1953年夏首次开花。古莲子在泥炭层中未萌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缺乏充足的氧气B.缺乏适宜的温度C.缺乏充足的水分D.缺乏充足的光照
8.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它在初中科学实验中的巧妙使用可使实验操作更简洁、现象更明显。以下对注射器在实验中的使用及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注射器用于气密性检查,缓慢向外拉活塞,若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气密性良好
B.乙中注射器作反应容器,夹紧弹簧夹振荡,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与水反应有酸性物质生成
C.丙中注射器可用于气体体积的测量,该装置可以精确测量出红磷燃烧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
D丁中的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实验室用此装置制氧气时,锥形瓶内盛放的是氯酸钾
9.如图所示,从空中落下的排球先后在草地和水泥地面上弹起,你认为排球运动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 )
A.B.C.D.
10.“火上浇油”能灭火吗?某科普节目中,消防队员将冷的食用油沿着锅边缘缓慢倒入正在燃烧着的油锅中,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了。“火上浇油”能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A.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B.清除可燃物,阻止燃烧
C.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1.实践课上,小曙、小光各持一根较光滑的木棍,面对面站立。小科取一根绳子,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再按如图所示依次绕过两根木棍,小曙和小光用力往后拉木棍,小科只需稍稍用力就能稳住两木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根木棍和绳组成的机械相当于一个动滑轮B.小科使用该装置可以省功
C.小曙受到的拉力等于小光受到的拉力
D.绳子在木棍上绕的圈数越多,小科所用的拉力就越小
12.2023年央视春晚舞蹈节目《碇步桥》灵感源自泰顺碇步桥。碇步桥是由高低不同的石磴铺设而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方便人们行走,石蹬最大间距不宜超过5厘米
B.人在石蹬上行走时石蹬对后脚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C.同一位置高、低石砼在水中倒影到水面距离相等
D.人站在石蹬上看到水中的鹅卵石比真实的位置浅
13.科学实验不仅可以带来许多乐趣,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制作了“蛋壳水晶”的工艺品。下列有关实验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硫酸铜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水的密度是1g/ml,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A.步骤①中加热水的目的只是加快硫酸铜粉末的溶解
B.步骤②通过搅拌可以使④中蛋壳内得到更多的晶体
C.步骤③溶液静置过程中始终是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D.该实验的原理是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14.如图是小曙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主要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若将此装置中的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可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C.开关闭合后,AB棒来回反复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是直流电
D.若要改变产生的电流方向,可保持AB棒运动方向不变,仅将磁体N、S极对调
15.图像是一种表示方法,也是了解化学反应的“窗口”,我们可通过建立图像法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间的量的相互关系。现一烧杯中含有HCl和的混合液,现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过量(溶液看成中性),则反应中各个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甲、乙、丁B.乙、丙、丁C.甲、丙D.甲
试题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16.近年,每到春天,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肠胃炎患者就会增多,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发热等。该病以肠道传播为主,病程较短,没有疫苗和特效药,但即使不治疗,一般患者3天也会自愈,对腹泻者只需防脱水等。
(1)从免疫学角度看,诺如病毒属于______(选项“病原体”或“传染源”)。
(2)医生建议,生吃蔬菜水果前要彻底清洗、必要时应去掉果皮食用,此外一定要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从预防传染病措施来看,这些措施属于______
17.5月10日,我校师生“丈量青春,我行我在”徒步登山活动在九龙源风景区开启。
(1)九龙源南面有著名景观九龙瀑。瀑布沿着200米高度的峭壁奔泻而下形成瀑潭景观,形成该景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风力作用B.冰川作用C.流水作用D.海浪作用
(2)山顶的旗杆一年中正午时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范围在OA到OB之间如图甲所示。杆影从OA变化到OB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的轨迹是图乙中的______(选填“A→C”、“B→D”、“C→A”或“D→B”)。
甲 乙
18.英国学者R.坦普尔论证了我国古代冶铁技术世界第一。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已广泛利用铁矿石与木炭生产生铁,并加入“黑土”以降低生铁的熔化温度;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充氧”等炼钢法,“充氧”的过程主要目的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提高品质。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1)“黑土”含有磷酸铁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炼钢中“充氧”过程,氧气被______(选填“氧化”或“还原”)。
19.在一次科学拓展课中,曙光学习小组欲从废旧电脑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属银,设计如下流程:
(1)步骤Ⅰ和步骤Ⅱ都涉及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2)溶液X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0.小曙同学进行“观察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
(1)如图甲,装有金鱼和水的塑料袋受到的总重力为20牛。小曙同学将扎紧袋口的塑料袋放入水中,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则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米3。
(2)用显微镜观察图乙中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结果如图丙所示,
①判断图丙中血管2是毛细血管的依据是______。
②要将图丙中右下角的血管3移到视野中央,应将培养皿往______方移动。
21.学校走廊的吸顶灯不亮了,其内部结构如图甲所示,主要由电源模块和21颗相同的LED灯珠串联组成,电路如图乙所示(灯泡符号表示LED灯珠,省略号表示未画出的灯珠)。通过查阅资料获得该吸顶灯的信息如下:单个LED灯珠的额定电流为0.3A,额定电压为3.3V。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U可在40~90V范围内变化,从而使输出电流恒定为0.3A
(1)通过检查,发现AB间的LED灯珠发生了______(填“短路”或“断路”)故障,导致所有灯珠都不亮。
(2)用一根导线将AB两点连接起来,接通电源后,该吸顶灯又亮了,此时吸顶灯的功率为______
22.图甲是科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光学式指纹锁模型。当手指按压在指纹采集面上,指纹经凸透镜成像在感光组件上,识别系统比对成功后开锁。
(1)请写出感光组件上像的特点:______。
(2)图乙为录入指纹时的过程,测得采集面的压强随压力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段压强增大且不成正比的原因:______。
23.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的斜面底部固定一个可伸缩的轻质弹簧,现将质量为m的物块左侧由高度为的A点沿斜面向下压缩弹簧至高度为的B点并由静止释放,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最终静止在斜面上高度为的D点;若换成表面乙光滑、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斜面,仍将质量为m的木块左侧从A点沿斜面向下压缩弹簧至B点由静止释放(如图乙所示),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至高度为的最高处C后。在斜面上的BC两点间来回滑动。已知斜面上AB的长度为,AD的长度为,AC的长度为,则:
(1)甲图中,物块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滑动最终静止在D点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______。(选填“向上”、“向下”、“先向下后向上”或“先向上后向下”)
(2)甲图中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用字母表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4.人在发烧时,身体中酶的活性会降低,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小曙和小光为验证该说法,准备好乳白色蛋白液和“胃蛋白液”(内含胃蛋白酶)待用。已知乳白色蛋白液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物质,该物质被“胃蛋白液”催化分解为可溶性的氨基酸后,蛋白液会变澄清。小曙和小光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根据两人设计的方案分析,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
(2)实验中滴加1滴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3)小曙和小光设计的方案中,你认为谁的更为合理?为什么?______。
(4)若实验证实了人在发烧时身体中酶的活性确实会降低,预期的现象是______。
25.某班的同学在劳动课上蒸馒头,老师给大家提供了纯碱和小苏打两种膨松剂,最终同学们蒸的馒头形状、大小、蓬松度等均有差异,对此课后大家进行了项目式探究。
项目一:梳理蒸馒头过程中的知识
同学们梳理出蒸馒头的大致步骤如下:和面→醒发→揉搓排气→醒面→蒸制
(1)加水和面的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蒸制好的馒头温度较高,此时先将手沾上凉水,再去拿取馒头。这样做是利用了______的原理,从而使手不易被烫伤。
项目二:分析不同配方对馒头效果的影响
【实验分析】同学们仔细分析了馒头的制作流程后,发现大家在馒头醒发过程中总共用了以下5种配方,这5种配方制作出的馒头效果记录如下表。
【查阅资料】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与稀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
对比配方1、2、4的效果,猜测馒头中的碱味可能与加入的哪种原料有关,并解释配方4中几乎没有碱味的原因:______。
项目三:探究配方5制作的馒头效果更好的原因
【设计实验】同学们发现4、5两个配方中只有加入的膨松剂种类不同,为什么配方5蒸出的馒头气孔更多、蓬松度更高?查阅资料后发现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在50℃以上迅速分解。于是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交流讨论】(1)操作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结合上述实验,分析配方5制作出的馒头比配方3、4更蓬松、气孔更多的原因:______。
26.在某次STEM活动中,老师展示一个如图甲所示的黑盒子,绝缘外壳上有A、B、C三个接线柱。老师告诉同学们,盒内由两个相同定值电阻R连接而成。STEM小组设计电路图如图乙,并连接电路测量各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将数据记录在表格。请回答下列问题:
(1)STEM小组的同学在某次实验中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后,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立即有明显的偏转,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上可能存在的错误;______。
(2)纠正后,STEM小组的同学继续实验。在测B、C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请读出并填入表格中。
(3)根据上表数据,画出黑盒子内两个等值电阻的连接方式,并标注电阻的阻值。______
(4)STEM小组的同学分析表中数据,认为还能得到电流与电压或电阻的关系,比较①②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7.黑藻生长于淡水中,喜光照充足的环境,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黑藻具有许多优点:叶肉细胞呈单层,叶绿体大而清晰,代谢旺盛,因此常常被用作生物实验的材料。在“观察细胞质在细胞中的流动”活动中,小曙观察到细胞质中叶绿体沿着液泡外缘流动缓慢。他猜想:叶肉细胞中细胞质流动的快慢受温度的影响。于是小曙开展了探究。
【可供选择的器材】
新鲜黑藻若干、4支装满水的大试管、4个水浴锅(水温可调,调至某一温度保持恒定)、4只灯泡(额定功率均为100W)、计时器、显微镜等。
(1)细胞质流动的快慢通常不易直接观察,本实验通过观察并记录叶绿体绕液泡外缘运动一周的时间进行判断。下列实验中运用的方法与本实验观察方法相同的______。
A.观察鱼尾血液循环
B.观察和解剖花
C.模拟呼吸运动中的肋骨运动
(2)实验设计如下,请补充完整
四、综合题(本题共6小题,其中第28题6分,第29题8分,第30题10分,第31题5分,第32题6分,第33题10分,共45分)
28.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利用酸碱指示剂变出漂亮的“奥运五环”如图所示。溴百里酚蓝(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为624)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溶于水时,呈现绿色。溴百里酚蓝遇碱呈现蓝色,遇酸呈现黄色。
(1)溴百里酚蓝是一种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碳酸钠溶液能使溴百里酚蓝变______色。
(3)31.2克溴百里酚蓝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克。
29.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水上漂浮房”来应对全球持续变暖,“水上漂浮房”是由可回收的木材、金属、塑料、布和其他材料做成,总质量1000t,这种浮房设有立体农业园,内有肥沃土壤,种有蔬菜,养有家禽等,所需电能由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提供。
(1)“水上漂浮房”中所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一个______。
(2)太阳能电池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是硅,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在无水、无氧的环境中,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______。
A.物质A的化学式是
B.流程图中最后一步硅元素化合价升高
C.为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源的目的,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有和HCl
D.制备过程要求无水、无氧,可能是防止制备过程中某些物质与水或氧气反应
(3)“精馏”也是蒸馏的一种形式。通过蒸馏可以把液体混合物分开,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______(选填“熔点”或“沸点”)。
(4)“漂浮房”上某太阳能路灯,白天两块总面积太阳能电池板经光照给蓄电池C电,夜晚供一盏“12V,20W”LED灯照明,若该地太阳光照射地面的功率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为15%,则太阳能电池板光照8小时,可供一盏“12V,20W”LED灯照明______小时。
30.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搭乘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该卫星也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日前,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正式入网,使用测距码编号61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某款油电混合动力小汽车利用北斗定位导航服务进行水平道路测试,该车包括人的总质量为1.6吨,轮胎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以中速匀速行驶150km,共消耗汽油10L,此过程中车所受的阻力为人和车所受总重力的0.05倍。测试过程中,内燃机既向车轮提供能量,又向蓄电池充电。
(1)燃气推动火箭和飞船上升时,飞船的机械能会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火箭外壳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使温度升高。
(2)此过程中车行驶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在水平道路中速匀速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4)在水平道路中速匀速行驶过程中,10L的汽油放出的能量为,若该车的效率为48%,此过程最终使蓄电池增加了多少能量?(忽略蓄电池和电动机的热损失)
31.“噗噗船”(如图甲)是一种蒸汽动力小船,只要点燃蜡烛,就能让小船开动起来,还会发出“噗噗”的声音,其结构如图乙所示。启动前,先注入些水到蒸汽室,点燃蜡烛后,管口有水和气体喷出(如图乙)。随后,冷水进入管内(如图丙)。如此反复,推动小船前进,并发出“噗噗声”。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噗噗船”前进的原理。
“噗噗船”前进的原理:点燃蜡烛,由于①______,蒸汽室内的水受热汽化及空气受热膨胀。蒸汽室内②______,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在内外气压差的作用下,金属管口有水和气体喷出。由于③______,④______给了蒸汽船一个前进的动力,推动蒸汽船前进。随着金属管内的气体减少及⑤______,气压慢慢降低,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在内外气压差的作用下,金属管口有水进入。如此往复,实现了船的前进。
32.实际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科学实践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工业纯碱的指标等级。
实践小组成员进行的实验和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的目的是______。
(2)通过计算判断该品牌工业品纯碱属于哪一指标等级。(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的到0.1%)
33.图甲是某型号电开水器结构简图,图乙是它的电路原理图。控制进水口的浮球阀由不锈钢浮球、绕O点转动的金属杆AB、连杆BC、活塞组成。使用时,将插头插入家庭电路的插座中,电压为220V。冷水自进水口进入冷水箱,再经进水管进入煮水箱,当冷水箱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浮球浮起,连杆BC竖直向下推动活塞堵住进水口,停止进水,同时开关闭合,开关与触点2接通,煮水箱中的电热管工作,额定煮水功率为3300W,水沸腾后经出水管溢入储水箱,冷水再补充入煮水箱,冷水箱中水位下降,进水口打开进水,同时断开,重复上述过程,至储水箱中注满水后,开关与触点1接通,储水箱中的电热管工作,进行保温,额定保温功率为660W。保温时,同时接通,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0.02A,衔铁P被吸起,开关断开;当电磁铁线圈中电流减小到0.01A,衔铁P被释放,开关重新接通,使贮水箱内热水温度维持在90℃~95℃。是定值电阻,是热敏电阻,其温度与储水箱内水温相同,温度每升高1℃、电阻减小,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
(1)该电开水器正常工作时,熔断器上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___。
A.3AB.12AC.15AD、18A
(2)该电开水器煮水箱电热管R₁连续正常工作1小时能产生33kg的开水,若冷水温度为22℃,开水温度为100℃,则煮水箱的加热效率为多少?【】
(3)冷水箱中的浮球质量为0.55kg,金属杆ABC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进水口被活塞堵住不能进水时,若浮球恰好一半体积浸在水中,连杆BC受到活塞对它竖直向上的推力为30N;若浮球全部漫没于水中,此时连杆能够承受活塞的竖直方向推力为90N.求浮球体积和储水箱中保温控制电路的电压?
选项
功能
结构
A
植物能吸收足够的水和无机盐
植物根毛区存在大量根毛
B
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升力
飞机的机翼上面凸下面平
C
鸟类飞行时能减小空气阻力
鸟类胸肌发达,骨骼中空
D
植物细胞有支撑作用
植物茎上的细胞壁厚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4.3
20.7
28.5
40.0
55.0
配方
原料
效果
配方1
面粉
馒头是实心的
配方2
面粉+食用级纯碱
馒头是实心的,有碱味
配方3
面粉+食用级小苏打
馒头较蓬松,有气孔,有碱味
配方4
面粉+食用级纯碱+食醋
馒头较蓬松,有气孔,几乎没有碱味
配方5
面粉+食用级小苏打+食醋
馒头蓬松,气孔多,几乎没有碱味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碳酸氢钠固体于装置A中,连接A和B装置,点燃酒精灯
______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
②取①中完全反应后的固体粉末于另一支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实验次数
M、N连接点
U/伏
I/安
①
A、B
1
0.2
②
B、C
______
0.54
③
A、C
2
0.2
步骤
实验操作
①
取4支装满水的大试管,编号1~4,各放入一株______的新鲜黑藻。
②
将大试管分别放入水温恒为______的四个水浴锅中,用100W的灯光均匀照射,持续0.5h。
③
取各组植株相同部位的幼叶制作临时装片,选择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细胞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记录______,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分别记录结果。
④
比较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国家标准规定工业纯碱指标等级
指标项目
指标
Ⅰ类优等品
Ⅱ类一等品
Ⅲ类优等品
Ⅲ类合格品
总碱量%≥
99.2
98.8
99.1
98.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模拟卷,共28页。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宁波专用)(二),文件包含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宁波专用二解析版docx、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宁波专用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宁波专用)(四),文件包含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宁波专用四解析版docx、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宁波专用四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