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时夺冠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原卷版+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42322/0-17179139864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时夺冠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原卷版+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42322/0-17179139865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时夺冠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原卷版+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842322/0-171791398661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时夺冠(原卷版+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时夺冠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时夺冠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原卷版+解析),共16页。
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知识梳理】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了磁记录、光记录等大信息量的记录方式。利用光盘,人们可记录 、 等各种信息。通过计算机移动储存设备、硬盘和U盘等,人们可以方便地保存和传送计算机中的信息。二、信息的传播1、电话构造及其原理:①发明:1876年 发明了电话。②基本结构:话筒:金属盒、碳粒、膜片听筒:电磁铁、膜片③工作原理: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 ,电流延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 又变成了声音。即: 听筒话筒声音的振动 电流的变化 振动(声音)三、电磁波的海洋1.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 产生电磁波2.电磁波的传播:在很多介质中可以传播,在 中也能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用c表示:c= m/s(这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①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②频率:1秒钟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 (1 MHz=1000 kHz=1000000 Hz)它们的关系: c=λf在真空中或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 。四、踏上信息高速公路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不断 传输信号的。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光纤通信通信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2、卫星通信借助地球同步卫星来把地面站发来的信号,放大后,转发给其他的地面站。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电视节目都是通过卫星传送的。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 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3、微波通信微波大致直线传播,所以每隔几十千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把上一站传来的信号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去,一站一站地传下去,将信息传向远方。4、移动通信移动电话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移动通信的基地台是按蜂窝的构造布局的,因而移动电话也被称为“蜂窝电话”。将数台计算机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便组成了网络通信。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 。【易错点】电磁波的波速与波长和频率无关,同种介质中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的。【规律总结】电磁波的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c=λf在真空中或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典例分析】(2022·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电磁波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B.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C.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D.光不是电磁波【思路小结】明确电磁波产生的原因和电磁波的种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夺冠训练】一、选择题1.(2022·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今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和地面通讯通过的是( )A.红外线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2.(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与地面的同学进行了天地对话。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A.次声波 B.电磁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3.(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羲和号”探测卫星。卫星围绕太阳运行并展开探测,至今已将大量图片信息传回地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卫星探测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该卫星利用电磁波将图片信息传回地球C.该卫星表面材料的隔热性能极佳D.该卫星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4.(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既定任务,顺利返回地球。在空间站执行任务过程中,烟台籍宇航员王亚平为全国的同学们进行了两次精彩的太空授课,授课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 ) A.空气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5.(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北斗+5G”技术将用于助力北京打造智慧型冬奥会,这项技术主要利用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6.(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可在一些极端条件下,定向恢复50平里的移动公网通信,建立覆盖15000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该系统在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A.电磁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7.(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关于人们用手机扫场所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镜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B.场所码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C.手机是利用发射与接收电磁波与外界传递信息D.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8.(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关于汽车上的信息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音机利用电磁波接收信息B.导航仪利用超声波与卫星传递信息C.倒车雷达利用电磁波获取信息D.车灯发出的可见光不属于电磁波9.(2022秋·河北石家庄·九年级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校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可传递信息和能量,电磁波只能传递信息B.我们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它的频率太低C.手机5G技术比4G技术“传输的信息多”是由于5G电磁波传播速度更快D.光纤通信是使用可见光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10.(2023秋·山东东营·九年级校考期末)用手机跟朋友通话很方便,在你讲话的时候,它用_________把信息发射到空中。11.(2023秋·甘肃酒泉·九年级校考期末)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十九世纪的无线电报到今天的5G通讯,都是利用_____传递信息;与原始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声音交流相比较,5G通讯具有传播速度快在空气中可达约_____m/s、传播距离远、信息量大等优点。12.(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与中国空间站顺利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它们之间利用___________波传递信息;载人飞船向空间站靠近的过程中,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13.(2022·贵州六盘水·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天宫课堂第一课。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向水球中注入蓝色颜料的情景。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成了蓝色,这是 _____现象。上课时,航天员和地面学生互动交流的信息通过 _____传递。 14.(2022·贵州黔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一款运动手环,手环内置一空心密闭的塑料管,管内有一小块可移动的磁铁,管外绕着线圈。戴着这种手环步行时,磁铁随手臂的摆动在管内往复运动,线圈中便会产生电流,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原理。手环中记录的运动数据还可通过 ___________无线传送到手机上,与好友分享。 15.(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已发射了若干导航卫星,卫星依靠________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__m/s。16.(2022·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3月23日,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进行了第二次“天宫授课”,他们的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以___________为载体传回地球,我们根据___________的不同来分辨他们的声音。 三、实验题17.(2022春·全国·九年级校联考期末)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只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①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铝锅内,发现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②将收音机放进一只木桶内,发现声音大小不变.③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铁桶内,现象与①相似.④将收音机放进一只塑料桶内,现象与②相似.(1)根据以上实验,小明得出这样的结论:电磁波在传播途中,若遇到________类物体,其强度就会大大减弱.(2)请你根据以上答案,解释为什么电视机靠室内天线接收信号效果不如用室外天线接收的信号效果好___________?(3)根据以上实验,你能做出一种有用的设想吗_________?18.(2022秋·九年级校联考单元测试)图中的”凹面镜信号增强器”是小明在网课期间设计的,利用它可以增强路由器的“黑管”向某一方向发射的电磁波。为了探究它的增强效果,他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黑管”发出稳定信号后,将陶瓷材质的信号增强器朝向分析仪,同时移动分析仪直至接收到50dB的信号强度是(dB网络信号强度的单位,值越大表示信号越强),测出分析仪到路由器的距离;②只改变信号增强器的材质,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③再用小刀将铝制信号增强器的表面划成坑坑洼洼,再重复上述实验。关于信号增强器,请你解答: (1)“黑管”发出的电磁波可以在它表面发生__,使分析仪接收到增强的电磁波信号;(2)实验中可以通过__反映它的增强效果;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下,__材质的增强效果更好一些;(3)第③步的操作是为了探究其增强效果与它表面__的关系。序号材质分析仪到路由器的距离s/m1陶瓷92不锈钢133铁144铝16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知识梳理】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了磁记录、光记录等大信息量的记录方式。利用光盘,人们可记录 声音 、图像 等各种信息。通过计算机移动储存设备、硬盘和U盘等,人们可以方便地保存和传送计算机中的信息。二、信息的传播1、电话构造及其原理:①发明:1876年 贝尔 发明了电话。②基本结构:话筒:金属盒、碳粒、膜片听筒:电磁铁、膜片③工作原理: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 电流 ,电流延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 电流 又变成了声音。即: 听筒话筒声音的振动 电流的变化 振动(声音)三、电磁波的海洋1.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 电流 产生电磁波2.电磁波的传播:在很多介质中可以传播,在 真空 中也能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最大 ,用c表示:c= 3×108 m/s(这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①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②频率:1秒钟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 (1 MHz=1000 kHz=1000000 Hz)它们的关系: c=λf在真空中或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 反比 。四、踏上信息高速公路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不断 反射 传输信号的。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光纤通信通信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2、卫星通信借助地球同步卫星来把地面站发来的信号,放大后,转发给其他的地面站。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电视节目都是通过卫星传送的。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 三 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3、微波通信微波大致直线传播,所以每隔几十千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把上一站传来的信号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去,一站一站地传下去,将信息传向远方。4、移动通信移动电话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移动通信的基地台是按蜂窝的构造布局的,因而移动电话也被称为“蜂窝电话”。将数台计算机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便组成了网络通信。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 因特网 。【易错点】电磁波的波速与波长和频率无关,同种介质中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的。【规律总结】电磁波的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c=λf在真空中或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典例分析】(2022·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电磁波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B.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C.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D.光不是电磁波【答案】D【解析】A.电磁波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又可以传递信息,且传播速度快,所以火星车是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当导体中的电流迅速变化时,导体就会向四周发射一种波,这种波是由电磁现象产生的,叫做电磁波,所以产生电磁波的条件是要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微波炉内有很强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所以叫做微波,食物的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剧烈振动,使得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无线电波、微波等等,光本身就是一种电磁波,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思路小结】明确电磁波产生的原因和电磁波的种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夺冠训练】一、选择题1.(2022·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今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和地面通讯通过的是( )A.红外线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答案】D【解析】A.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大气是不均匀的,光不能沿直线传播,不容易传到地面,故A不符合题意;BC.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故BC不符合题意;D.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航天员与地面之间的通讯是依靠电磁波完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2.(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与地面的同学进行了天地对话。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A.次声波 B.电磁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答案】B【解析】A.次声波属于声音,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没有空气,不能传声,所以不能利用次声波来传递航天员与地面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航天员与地面的互动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B符合题意;CD.红外线与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虽然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但不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羲和号”探测卫星。卫星围绕太阳运行并展开探测,至今已将大量图片信息传回地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卫星探测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该卫星利用电磁波将图片信息传回地球C.该卫星表面材料的隔热性能极佳D.该卫星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解析】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又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系,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没有中心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卫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卫星表面材料的隔热性能极佳,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卫星带有太阳能电池帆板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4.(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既定任务,顺利返回地球。在空间站执行任务过程中,烟台籍宇航员王亚平为全国的同学们进行了两次精彩的太空授课,授课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 ) A.空气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答案】D【解析】A.神舟十三号系统是在太空,是真空环境,没有空气,所以不是利用空气传播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BC.超声波和次声波属于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神舟十三号系统传递信息不依靠超声波和次声波,故BC不符合题意;D.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神舟十三号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5.(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北斗+5G”技术将用于助力北京打造智慧型冬奥会,这项技术主要利用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答案】A【解析】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北斗+5G”技术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BC. 超声波和次声波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C错误;D. 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热辐射作用,可用于红外线加热;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用于红外线探测器.故D错误;6.(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可在一些极端条件下,定向恢复50平里的移动公网通信,建立覆盖15000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该系统在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A.电磁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答案】A【解析】移动公网通信依靠电磁波,发射端将图片和声音等信号调制到电磁波上,把电磁波当成载体发射出去,接收端将电磁波还原成图像和信息;电磁波比超声波、次声波具有更强的穿透力,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关于人们用手机扫场所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镜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B.场所码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C.手机是利用发射与接收电磁波与外界传递信息D.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答案】C【解析】A.手机镜头是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A正确;B.场所码通过手机镜头成像,手机相当于照相机,场所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手机是利用发射与接收电磁波与外界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D.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可以用于矫正远视眼,即老花眼,故D错误。故选C。8.(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关于汽车上的信息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音机利用电磁波接收信息B.导航仪利用超声波与卫星传递信息C.倒车雷达利用电磁波获取信息D.车灯发出的可见光不属于电磁波【答案】A【解析】A.收音机的天线通过电磁波接受广播电台发送的信息,故A正确;B.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实现与卫星传递信息,故B错误;C.倒车雷达产生并发射超声波,通过接受回波的时间,判断与车后物体的距离,故C错误;D.电磁波包括各种无线电波、射线、可见光及不可见光等等,车灯发出的可见光也是电磁波,故D错误。故选A。9.(2022秋·河北石家庄·九年级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校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可传递信息和能量,电磁波只能传递信息B.我们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它的频率太低C.手机5G技术比4G技术“传输的信息多”是由于5G电磁波传播速度更快D.光纤通信是使用可见光传递信息【答案】B【解析】A.声和电磁波均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A错误;B.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因此我们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它的频率太低。故B正确;C.无论手机使用5G技术还是4G技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在空气中约为3×108m/s。故C错误;D.光纤通信是使用激光传递信息,激光既可以是可见光,也可以是不可见光。故D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10.(2023秋·山东东营·九年级校考期末)用手机跟朋友通话很方便,在你讲话的时候,它用_________把信息发射到空中。【答案】电磁波【解析】移动电话既是电磁波的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11.(2023秋·甘肃酒泉·九年级校考期末)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十九世纪的无线电报到今天的5G通讯,都是利用_____传递信息;与原始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声音交流相比较,5G通讯具有传播速度快在空气中可达约_____m/s、传播距离远、信息量大等优点。【答案】 电磁波 3×108【解析】[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无线电报、5G通讯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2]电磁波在空气中的速度可以达到3×108m/s。12.(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与中国空间站顺利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它们之间利用___________波传递信息;载人飞船向空间站靠近的过程中,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答案】 电磁 运动【解析】[1]电磁波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2]载人飞船向空间站靠近的过程中,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载人飞船的位置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故载人飞船是运动的。13.(2022·贵州六盘水·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天宫课堂第一课。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向水球中注入蓝色颜料的情景。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成了蓝色,这是 _____现象。上课时,航天员和地面学生互动交流的信息通过 _____传递。 【答案】 扩散 电磁波【解析】[1]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展示向一个水球内注入蓝色染剂时的情景,我们可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成了蓝色,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航天员与学生互动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14.(2022·贵州黔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一款运动手环,手环内置一空心密闭的塑料管,管内有一小块可移动的磁铁,管外绕着线圈。戴着这种手环步行时,磁铁随手臂的摆动在管内往复运动,线圈中便会产生电流,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原理。手环中记录的运动数据还可通过 ___________无线传送到手机上,与好友分享。 【答案】 电磁感应 电磁波【解析】[1]根据运动手环的特点可知,当塑料管运动时,磁铁在管中反向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因此,运动手环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产生电流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手环中记录的运动数据通过蓝牙技术传送到手机上,蓝牙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15.(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已发射了若干导航卫星,卫星依靠________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__m/s。【答案】 电磁波 【解析】[1]卫星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因为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2]光是一种电磁波,故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m/s。16.(2022·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3月23日,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进行了第二次“天宫授课”,他们的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以___________为载体传回地球,我们根据___________的不同来分辨他们的声音。【答案】 电磁波 音色【解析】[1]真空不能传声,他们的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2]因为不同人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不同人的声音。 三、实验题17.(2022春·全国·九年级校联考期末)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只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①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铝锅内,发现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②将收音机放进一只木桶内,发现声音大小不变.③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铁桶内,现象与①相似.④将收音机放进一只塑料桶内,现象与②相似.(1)根据以上实验,小明得出这样的结论:电磁波在传播途中,若遇到________类物体,其强度就会大大减弱.(2)请你根据以上答案,解释为什么电视机靠室内天线接收信号效果不如用室外天线接收的信号效果好___________?(3)根据以上实验,你能做出一种有用的设想吗_________?【答案】 (1)金属外壳 现代房屋的墙体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使电磁波不能进入室内,另外周围建筑群对电磁波也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可以发明一种金属罩,用来抗电磁波的干扰或抗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造成的伤害【解析】(1)由以上四步可知,影响信号接收的为金属类材料,故可知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金属类物体时强度会减弱;(2)在室内接收的信号效果差是因为建造房屋用了金属材料,比如钢筋等,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另外周围建筑群对电磁波也有一定的屏蔽作用.(3)金属可以减小电磁波的强度,则我们可以发明一种金属罩,而减小一些精密仪器受电磁波的影响;也可以猜想:在一些金属做成的容器内,电磁信号将无法进入,如电梯等,在其里面可能无法接打电话.18.(2022秋·九年级校联考单元测试)图中的”凹面镜信号增强器”是小明在网课期间设计的,利用它可以增强路由器的“黑管”向某一方向发射的电磁波。为了探究它的增强效果,他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黑管”发出稳定信号后,将陶瓷材质的信号增强器朝向分析仪,同时移动分析仪直至接收到50dB的信号强度是(dB网络信号强度的单位,值越大表示信号越强),测出分析仪到路由器的距离;②只改变信号增强器的材质,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③再用小刀将铝制信号增强器的表面划成坑坑洼洼,再重复上述实验。关于信号增强器,请你解答: (1)“黑管”发出的电磁波可以在它表面发生__,使分析仪接收到增强的电磁波信号;(2)实验中可以通过__反映它的增强效果;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下,__材质的增强效果更好一些;(3)第③步的操作是为了探究其增强效果与它表面__的关系。【答案】 反射 分析仪到路由器的距离的大小 铝 粗糙程度【解析】(1)[1]凹面镜信号增强器能增强信号的原因是:“黑管”发出的电磁波可以在它表面发生路由器反射现象;(2)[2]实验中可以通过分析仪到路由器的距离的大小来反映它的增强效果,距离越大,增强效果越强;[3]通过对表格中1、2、3、4、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的结论:相同条件下,铝材料制成的信号增强器的增强效果比其他材料好;(3)[5]第③步的操作,即用小刀将铝制信号增强器的表面划成坑坑洼洼,改变了凹面镜信号增强器反射面的粗糙程度,所以第③步的操作是为了探究其增强效果与它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v序号材质分析仪到路由器的距离s/m1陶瓷92不锈钢133铁144铝16
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知识梳理】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了磁记录、光记录等大信息量的记录方式。利用光盘,人们可记录 、 等各种信息。通过计算机移动储存设备、硬盘和U盘等,人们可以方便地保存和传送计算机中的信息。二、信息的传播1、电话构造及其原理:①发明:1876年 发明了电话。②基本结构:话筒:金属盒、碳粒、膜片听筒:电磁铁、膜片③工作原理: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 ,电流延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 又变成了声音。即: 听筒话筒声音的振动 电流的变化 振动(声音)三、电磁波的海洋1.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 产生电磁波2.电磁波的传播:在很多介质中可以传播,在 中也能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用c表示:c= m/s(这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①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②频率:1秒钟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 (1 MHz=1000 kHz=1000000 Hz)它们的关系: c=λf在真空中或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 。四、踏上信息高速公路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不断 传输信号的。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光纤通信通信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2、卫星通信借助地球同步卫星来把地面站发来的信号,放大后,转发给其他的地面站。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电视节目都是通过卫星传送的。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 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3、微波通信微波大致直线传播,所以每隔几十千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把上一站传来的信号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去,一站一站地传下去,将信息传向远方。4、移动通信移动电话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移动通信的基地台是按蜂窝的构造布局的,因而移动电话也被称为“蜂窝电话”。将数台计算机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便组成了网络通信。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 。【易错点】电磁波的波速与波长和频率无关,同种介质中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的。【规律总结】电磁波的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c=λf在真空中或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典例分析】(2022·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电磁波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B.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C.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D.光不是电磁波【思路小结】明确电磁波产生的原因和电磁波的种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夺冠训练】一、选择题1.(2022·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今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和地面通讯通过的是( )A.红外线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2.(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与地面的同学进行了天地对话。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A.次声波 B.电磁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3.(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羲和号”探测卫星。卫星围绕太阳运行并展开探测,至今已将大量图片信息传回地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卫星探测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该卫星利用电磁波将图片信息传回地球C.该卫星表面材料的隔热性能极佳D.该卫星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4.(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既定任务,顺利返回地球。在空间站执行任务过程中,烟台籍宇航员王亚平为全国的同学们进行了两次精彩的太空授课,授课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 ) A.空气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5.(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北斗+5G”技术将用于助力北京打造智慧型冬奥会,这项技术主要利用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6.(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可在一些极端条件下,定向恢复50平里的移动公网通信,建立覆盖15000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该系统在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A.电磁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7.(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关于人们用手机扫场所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镜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B.场所码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C.手机是利用发射与接收电磁波与外界传递信息D.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8.(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关于汽车上的信息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音机利用电磁波接收信息B.导航仪利用超声波与卫星传递信息C.倒车雷达利用电磁波获取信息D.车灯发出的可见光不属于电磁波9.(2022秋·河北石家庄·九年级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校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可传递信息和能量,电磁波只能传递信息B.我们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它的频率太低C.手机5G技术比4G技术“传输的信息多”是由于5G电磁波传播速度更快D.光纤通信是使用可见光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10.(2023秋·山东东营·九年级校考期末)用手机跟朋友通话很方便,在你讲话的时候,它用_________把信息发射到空中。11.(2023秋·甘肃酒泉·九年级校考期末)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十九世纪的无线电报到今天的5G通讯,都是利用_____传递信息;与原始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声音交流相比较,5G通讯具有传播速度快在空气中可达约_____m/s、传播距离远、信息量大等优点。12.(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与中国空间站顺利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它们之间利用___________波传递信息;载人飞船向空间站靠近的过程中,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13.(2022·贵州六盘水·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天宫课堂第一课。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向水球中注入蓝色颜料的情景。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成了蓝色,这是 _____现象。上课时,航天员和地面学生互动交流的信息通过 _____传递。 14.(2022·贵州黔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一款运动手环,手环内置一空心密闭的塑料管,管内有一小块可移动的磁铁,管外绕着线圈。戴着这种手环步行时,磁铁随手臂的摆动在管内往复运动,线圈中便会产生电流,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原理。手环中记录的运动数据还可通过 ___________无线传送到手机上,与好友分享。 15.(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已发射了若干导航卫星,卫星依靠________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__m/s。16.(2022·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3月23日,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进行了第二次“天宫授课”,他们的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以___________为载体传回地球,我们根据___________的不同来分辨他们的声音。 三、实验题17.(2022春·全国·九年级校联考期末)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只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①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铝锅内,发现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②将收音机放进一只木桶内,发现声音大小不变.③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铁桶内,现象与①相似.④将收音机放进一只塑料桶内,现象与②相似.(1)根据以上实验,小明得出这样的结论:电磁波在传播途中,若遇到________类物体,其强度就会大大减弱.(2)请你根据以上答案,解释为什么电视机靠室内天线接收信号效果不如用室外天线接收的信号效果好___________?(3)根据以上实验,你能做出一种有用的设想吗_________?18.(2022秋·九年级校联考单元测试)图中的”凹面镜信号增强器”是小明在网课期间设计的,利用它可以增强路由器的“黑管”向某一方向发射的电磁波。为了探究它的增强效果,他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黑管”发出稳定信号后,将陶瓷材质的信号增强器朝向分析仪,同时移动分析仪直至接收到50dB的信号强度是(dB网络信号强度的单位,值越大表示信号越强),测出分析仪到路由器的距离;②只改变信号增强器的材质,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③再用小刀将铝制信号增强器的表面划成坑坑洼洼,再重复上述实验。关于信号增强器,请你解答: (1)“黑管”发出的电磁波可以在它表面发生__,使分析仪接收到增强的电磁波信号;(2)实验中可以通过__反映它的增强效果;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下,__材质的增强效果更好一些;(3)第③步的操作是为了探究其增强效果与它表面__的关系。序号材质分析仪到路由器的距离s/m1陶瓷92不锈钢133铁144铝16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知识梳理】一、信息的记录和存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了磁记录、光记录等大信息量的记录方式。利用光盘,人们可记录 声音 、图像 等各种信息。通过计算机移动储存设备、硬盘和U盘等,人们可以方便地保存和传送计算机中的信息。二、信息的传播1、电话构造及其原理:①发明:1876年 贝尔 发明了电话。②基本结构:话筒:金属盒、碳粒、膜片听筒:电磁铁、膜片③工作原理: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 电流 ,电流延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 电流 又变成了声音。即: 听筒话筒声音的振动 电流的变化 振动(声音)三、电磁波的海洋1.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 电流 产生电磁波2.电磁波的传播:在很多介质中可以传播,在 真空 中也能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最大 ,用c表示:c= 3×108 m/s(这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①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②频率:1秒钟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 (1 MHz=1000 kHz=1000000 Hz)它们的关系: c=λf在真空中或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 反比 。四、踏上信息高速公路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不断 反射 传输信号的。光纤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层、保护层构成的,光纤通信通信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2、卫星通信借助地球同步卫星来把地面站发来的信号,放大后,转发给其他的地面站。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电视节目都是通过卫星传送的。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 三 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3、微波通信微波大致直线传播,所以每隔几十千米就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把上一站传来的信号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去,一站一站地传下去,将信息传向远方。4、移动通信移动电话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移动通信的基地台是按蜂窝的构造布局的,因而移动电话也被称为“蜂窝电话”。将数台计算机通过各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便组成了网络通信。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 因特网 。【易错点】电磁波的波速与波长和频率无关,同种介质中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的。【规律总结】电磁波的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c=λf在真空中或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典例分析】(2022·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电磁波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B.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会在空间产生电磁波C.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D.光不是电磁波【答案】D【解析】A.电磁波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又可以传递信息,且传播速度快,所以火星车是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当导体中的电流迅速变化时,导体就会向四周发射一种波,这种波是由电磁现象产生的,叫做电磁波,所以产生电磁波的条件是要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微波炉内有很强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所以叫做微波,食物的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剧烈振动,使得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无线电波、微波等等,光本身就是一种电磁波,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思路小结】明确电磁波产生的原因和电磁波的种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夺冠训练】一、选择题1.(2022·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今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和地面通讯通过的是( )A.红外线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答案】D【解析】A.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大气是不均匀的,光不能沿直线传播,不容易传到地面,故A不符合题意;BC.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故BC不符合题意;D.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航天员与地面之间的通讯是依靠电磁波完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2.(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与地面的同学进行了天地对话。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A.次声波 B.电磁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答案】B【解析】A.次声波属于声音,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没有空气,不能传声,所以不能利用次声波来传递航天员与地面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航天员与地面的互动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B符合题意;CD.红外线与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虽然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但不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2·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羲和号”探测卫星。卫星围绕太阳运行并展开探测,至今已将大量图片信息传回地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卫星探测的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该卫星利用电磁波将图片信息传回地球C.该卫星表面材料的隔热性能极佳D.该卫星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解析】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又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系,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没有中心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卫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卫星表面材料的隔热性能极佳,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卫星带有太阳能电池帆板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4.(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既定任务,顺利返回地球。在空间站执行任务过程中,烟台籍宇航员王亚平为全国的同学们进行了两次精彩的太空授课,授课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 ) A.空气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答案】D【解析】A.神舟十三号系统是在太空,是真空环境,没有空气,所以不是利用空气传播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BC.超声波和次声波属于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神舟十三号系统传递信息不依靠超声波和次声波,故BC不符合题意;D.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神舟十三号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5.(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北斗+5G”技术将用于助力北京打造智慧型冬奥会,这项技术主要利用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答案】A【解析】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北斗+5G”技术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BC. 超声波和次声波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C错误;D. 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热辐射作用,可用于红外线加热;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用于红外线探测器.故D错误;6.(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系统可在一些极端条件下,定向恢复50平里的移动公网通信,建立覆盖15000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该系统在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A.电磁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答案】A【解析】移动公网通信依靠电磁波,发射端将图片和声音等信号调制到电磁波上,把电磁波当成载体发射出去,接收端将电磁波还原成图像和信息;电磁波比超声波、次声波具有更强的穿透力,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关于人们用手机扫场所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镜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B.场所码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C.手机是利用发射与接收电磁波与外界传递信息D.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答案】C【解析】A.手机镜头是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A正确;B.场所码通过手机镜头成像,手机相当于照相机,场所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手机是利用发射与接收电磁波与外界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D.手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可以用于矫正远视眼,即老花眼,故D错误。故选C。8.(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关于汽车上的信息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音机利用电磁波接收信息B.导航仪利用超声波与卫星传递信息C.倒车雷达利用电磁波获取信息D.车灯发出的可见光不属于电磁波【答案】A【解析】A.收音机的天线通过电磁波接受广播电台发送的信息,故A正确;B.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实现与卫星传递信息,故B错误;C.倒车雷达产生并发射超声波,通过接受回波的时间,判断与车后物体的距离,故C错误;D.电磁波包括各种无线电波、射线、可见光及不可见光等等,车灯发出的可见光也是电磁波,故D错误。故选A。9.(2022秋·河北石家庄·九年级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校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可传递信息和能量,电磁波只能传递信息B.我们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它的频率太低C.手机5G技术比4G技术“传输的信息多”是由于5G电磁波传播速度更快D.光纤通信是使用可见光传递信息【答案】B【解析】A.声和电磁波均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A错误;B.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因此我们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它的频率太低。故B正确;C.无论手机使用5G技术还是4G技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在空气中约为3×108m/s。故C错误;D.光纤通信是使用激光传递信息,激光既可以是可见光,也可以是不可见光。故D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10.(2023秋·山东东营·九年级校考期末)用手机跟朋友通话很方便,在你讲话的时候,它用_________把信息发射到空中。【答案】电磁波【解析】移动电话既是电磁波的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11.(2023秋·甘肃酒泉·九年级校考期末)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十九世纪的无线电报到今天的5G通讯,都是利用_____传递信息;与原始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声音交流相比较,5G通讯具有传播速度快在空气中可达约_____m/s、传播距离远、信息量大等优点。【答案】 电磁波 3×108【解析】[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无线电报、5G通讯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2]电磁波在空气中的速度可以达到3×108m/s。12.(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与中国空间站顺利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它们之间利用___________波传递信息;载人飞船向空间站靠近的过程中,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答案】 电磁 运动【解析】[1]电磁波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卫星都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2]载人飞船向空间站靠近的过程中,以空间站为参照物,载人飞船的位置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故载人飞船是运动的。13.(2022·贵州六盘水·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天宫课堂第一课。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向水球中注入蓝色颜料的情景。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成了蓝色,这是 _____现象。上课时,航天员和地面学生互动交流的信息通过 _____传递。 【答案】 扩散 电磁波【解析】[1]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展示向一个水球内注入蓝色染剂时的情景,我们可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成了蓝色,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航天员与学生互动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14.(2022·贵州黔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一款运动手环,手环内置一空心密闭的塑料管,管内有一小块可移动的磁铁,管外绕着线圈。戴着这种手环步行时,磁铁随手臂的摆动在管内往复运动,线圈中便会产生电流,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原理。手环中记录的运动数据还可通过 ___________无线传送到手机上,与好友分享。 【答案】 电磁感应 电磁波【解析】[1]根据运动手环的特点可知,当塑料管运动时,磁铁在管中反向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因此,运动手环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产生电流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手环中记录的运动数据通过蓝牙技术传送到手机上,蓝牙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15.(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已发射了若干导航卫星,卫星依靠________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__m/s。【答案】 电磁波 【解析】[1]卫星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因为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2]光是一种电磁波,故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m/s。16.(2022·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3月23日,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进行了第二次“天宫授课”,他们的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以___________为载体传回地球,我们根据___________的不同来分辨他们的声音。【答案】 电磁波 音色【解析】[1]真空不能传声,他们的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2]因为不同人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不同人的声音。 三、实验题17.(2022春·全国·九年级校联考期末)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只袖珍收音机调好电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①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铝锅内,发现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②将收音机放进一只木桶内,发现声音大小不变.③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铁桶内,现象与①相似.④将收音机放进一只塑料桶内,现象与②相似.(1)根据以上实验,小明得出这样的结论:电磁波在传播途中,若遇到________类物体,其强度就会大大减弱.(2)请你根据以上答案,解释为什么电视机靠室内天线接收信号效果不如用室外天线接收的信号效果好___________?(3)根据以上实验,你能做出一种有用的设想吗_________?【答案】 (1)金属外壳 现代房屋的墙体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使电磁波不能进入室内,另外周围建筑群对电磁波也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可以发明一种金属罩,用来抗电磁波的干扰或抗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造成的伤害【解析】(1)由以上四步可知,影响信号接收的为金属类材料,故可知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金属类物体时强度会减弱;(2)在室内接收的信号效果差是因为建造房屋用了金属材料,比如钢筋等,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另外周围建筑群对电磁波也有一定的屏蔽作用.(3)金属可以减小电磁波的强度,则我们可以发明一种金属罩,而减小一些精密仪器受电磁波的影响;也可以猜想:在一些金属做成的容器内,电磁信号将无法进入,如电梯等,在其里面可能无法接打电话.18.(2022秋·九年级校联考单元测试)图中的”凹面镜信号增强器”是小明在网课期间设计的,利用它可以增强路由器的“黑管”向某一方向发射的电磁波。为了探究它的增强效果,他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黑管”发出稳定信号后,将陶瓷材质的信号增强器朝向分析仪,同时移动分析仪直至接收到50dB的信号强度是(dB网络信号强度的单位,值越大表示信号越强),测出分析仪到路由器的距离;②只改变信号增强器的材质,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③再用小刀将铝制信号增强器的表面划成坑坑洼洼,再重复上述实验。关于信号增强器,请你解答: (1)“黑管”发出的电磁波可以在它表面发生__,使分析仪接收到增强的电磁波信号;(2)实验中可以通过__反映它的增强效果;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下,__材质的增强效果更好一些;(3)第③步的操作是为了探究其增强效果与它表面__的关系。【答案】 反射 分析仪到路由器的距离的大小 铝 粗糙程度【解析】(1)[1]凹面镜信号增强器能增强信号的原因是:“黑管”发出的电磁波可以在它表面发生路由器反射现象;(2)[2]实验中可以通过分析仪到路由器的距离的大小来反映它的增强效果,距离越大,增强效果越强;[3]通过对表格中1、2、3、4、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的结论:相同条件下,铝材料制成的信号增强器的增强效果比其他材料好;(3)[5]第③步的操作,即用小刀将铝制信号增强器的表面划成坑坑洼洼,改变了凹面镜信号增强器反射面的粗糙程度,所以第③步的操作是为了探究其增强效果与它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v序号材质分析仪到路由器的距离s/m1陶瓷92不锈钢133铁144铝16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