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必考重难点压轴专题精炼(高分突破)专题01选择题里的路程速度时间图像综合问题(原卷版+解析)
展开1.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
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2. 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B. 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C. 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D. 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3. 甲、乙二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B. 0~30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C. 10~20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D. 20~30min,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4. 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速度大小为4m/sB. 乙的速度大小为2m/s
C. 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D. 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
5. A、B、C三个物体分别从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a、b、c三点开始沿该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a、c之间的距离为80m,a、b之间的距离为30m。其中B、C两物体同时出发,物体A向右运动,其运动的s~t图如图乙所示,物体B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运动的v~t图如图丙所示,前2s物体C通过的路程为3m,从开始计时10s后,A、C相距67m,A、B相距2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B向右运动,速度为2m/s
B. 物体C向左运动,前10s的平均速度为2.7m/s
C. 开始计时20s后,A、C两物体相距57m
D. 开始计时10s后,B、C两物体可能相距87m
6. 甲同学骑自行车从家中出发到乙同学家,甲出发的同时,乙同学步行去迎接,经过20min接到甲同学后,两人一同推车步行到达乙同学家。整个过程甲同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的总路程为4km
B. 甲在相遇前后的速度不变
C. 乙同学步行的时间为40min
D. 相遇后乙同学步行的路程为2km
7. 甲、乙两小车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其s-t图像如图(a)、(b)所示。当甲经过P点时,乙刚好经过Q点,再过3秒,甲、乙两车相距4米,则P、Q两点间距离( )
A. 可能为8米B. 可能为12米
C. 一定为16米D. 一定为20米
8.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 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
C. 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9. 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完成任务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
B. 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
C. 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0.08km/h
D. 内派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0. 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
A. 25kmB. 50kmC. 75kmD. 100km
11. 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体考,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C. 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
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2. 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B. 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C. 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D. 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2023年中考物理必考重点难点压轴题25个小微专题精炼(全国通用)
专题01 选择题里的路程速度时间图像综合问题
1.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
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0~10min,甲车行驶的路程小于乙车行驶的路程,所以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故A错误;
B、10~20min,乙车的路程没有变化,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而甲车的路程有变化,所以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故B错误;
C、20~30min,甲车行驶的路程小于乙车行驶的路程,所以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故C正确;
D、0~30min,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相等,所以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故D错误。
2. 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B. 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C. 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D. 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答案】BD
【解析】A.由图象看出甲车0~5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所以
v甲===2m/s
故A错误;
B.由图象看出乙车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所以
v乙===1m/s
乙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t=10s时,甲车静止,速度为0,乙车的速度是1m/s,两车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两车在10s末相遇,t=10s后, 甲车静止,乙车超过甲车,故D正确。
3. 甲、乙二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
B. 0~30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C. 10~20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D. 20~30min,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答案】B
【解析】A.由图像可知,0~10min,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0~30min,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为
s甲=s乙=1.8km=1800m
所用的时间为
t甲=t乙=30min=1800s
则甲的平均速度为
乙的平均速度为
即在0~30min,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10~20min,乙是静止,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20~30min之间,刚开始时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在这时间段,甲、乙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地30min两人相遇,故D错误。故选B。
4. 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速度大小为4m/sB. 乙的速度大小为2m/s
C. 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D. 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
【答案】B
【解析】A.甲运动10m用了4s,速度为
故A错误;
B.乙运动10m用了5s,速度为
故B正确;
CD.甲用了4s,乙用了5s,故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了1s,故CD错误。故选B。
5. A、B、C三个物体分别从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a、b、c三点开始沿该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a、c之间的距离为80m,a、b之间的距离为30m。其中B、C两物体同时出发,物体A向右运动,其运动的s~t图如图乙所示,物体B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运动的v~t图如图丙所示,前2s物体C通过的路程为3m,从开始计时10s后,A、C相距67m,A、B相距2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B向右运动,速度为2m/s
B. 物体C向左运动,前10s的平均速度为2.7m/s
C. 开始计时20s后,A、C两物体相距57m
D. 开始计时10s后,B、C两物体可能相距87m
【答案】D
【解析】AB.由图乙可知,物体A的速度
由图乙可知,物体A计时2s后出发,则10s后,由可得物体A从a点出发向右走的路程为
由图丙可知,10s后根据可得物体C从c点出发运动的路程为
根据题意,a、c之间的距离为80m,计时10s后,物体A、C相距67m,可判断物体C往右运动,其前10s的平均速度
根据题意,计时10s后,物体A、B相距20m,无法判断物体B往哪边运动。若物体B往左运动,则根据10s后物体A从a点出发向右走的路程为40m和a、b之间的距离为30m,可知物体B往左运动了10m,速度为
若物体B往右运动,则根据10s后物体A从a点出发向右走的路程为40m和a、b之间的距离为30m,可知物体B往右运动了30m,速度为
故AB错误;
C.计时20s后,由可得物体A从a点出发向右走的路程为
根据可得物体C从c点出发运动的路程为
a、c之间的距离为80m,则计时20s后,A离a点
90m-80m=10m
则此时A、C两物体相距
57m-10m=47m
故C错误;
D.由上已知计时10s后,物体C从c点出发运动的路程为27m,若物体B往左运动,则计时10s后,物体B向左运动10m,而b、c两点之间相隔
80m-30m=50m
此时B、C两物体相距
50m+10m+27m=87m
故D正确。故选D。
6. 甲同学骑自行车从家中出发到乙同学家,甲出发的同时,乙同学步行去迎接,经过20min接到甲同学后,两人一同推车步行到达乙同学家。整个过程甲同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的总路程为4km
B. 甲在相遇前后的速度不变
C. 乙同学步行的时间为40min
D. 相遇后乙同学步行的路程为2km
【答案】AC
【解析】A.由图可知,甲同学从原点出发,40min时甲同学在4km的位置,所以行驶的总路程是4km,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甲、乙同学在20min时相遇,由图可知,相遇前,甲同学行驶的路程是3km,相遇前的速度为
相遇后,甲同学行驶的路程为
运动的时间为
相遇后的速度为
所以相遇前后速度变化,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甲同学全程所用的时间为40min,甲出发的同时,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所用乙同学步行的时间也为40min,故C正确;
D.甲、乙同学在20min相遇,由图可知,相遇后乙同学步行的路程为
故D错误。故选AC。
7. 甲、乙两小车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其s-t图像如图(a)、(b)所示。当甲经过P点时,乙刚好经过Q点,再过3秒,甲、乙两车相距4米,则P、Q两点间距离( )
A. 可能为8米B. 可能为12米
C. 一定为16米D. 一定为20米
【答案】B
【解析】甲、乙两小车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经过3s,甲乙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甲=6m,s乙=10m。
A.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为8m,经过3s,甲车和P点的距离是6m,乙车经过P点,乙和P点的距离是
10m-8m=2m
甲、乙两车相距
6m+2m=8m
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为12m,经过3s,甲车和P点的距离是6m,乙车和P点的距离是
12m-10m=2m
甲、乙两车相距
6m-2m=4m
故B符合题意;
C.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为16m,经过3s,甲车和P点的距离是6m,乙车和P点的距离是
16m-10m=6m
乙两车相距6m-6m=0m
故C不符合题意;
D.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为20m,经过3s,甲车和P点的距离是6m,乙车和P点的距离是
20m-10m=10m
乙两车相距10m-6m=4m
由选项B可知,P、Q两点间的距离可能是12m,不一定是20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 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相等
C. 物体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答案】B
【解析】A.由图中可知,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可知,物体在前2内运动的路程为s1=5m,物体在最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
s2=15m-5m=10m
因s1
D.由图中可知,物体在6s内通过的路程为s=15m,故由可得,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9. 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完成任务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
B. 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
C. 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0.08km/h
D. 内派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AB.由图像知,派送车由出发点到派送点,再回到出发点,用时19min,通过的路程为1.6km,故AB错误;
C.0~10min,派送车通过的路程为0.8km,平均速度
故C正确;
D.10~13min内,派送车的路程保持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故选C。
10. 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
A. 25kmB. 50kmC. 75kmD. 100km
【答案】C
【解析】由图知道,横波和纵波的速度分别是
设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是s,由于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即
则由知道,
解得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是s=75km,故C正确。
11. 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体考,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C. 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
D 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答案】C
【解析】A.由图像可知,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甲乙两物体都在加速运动,故A错误;
B.t1~t2时间内,乙同学运动的速度大于甲同学运动的速度,他们是相对运动的,故B错误;
C.0~t3时间内,甲同学运动的速度始终小于乙同学运动的速度,他们运动的路程,运动相同时间,速度小的甲运动的路程小,故C正确;
D.t4时刻甲、乙同时到达终点,此时甲同学的速度大于乙同学的速度,故D错误。
12. 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B. 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C. 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D. 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答案】BD
【解析】A.由图象看出甲车0~5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所以
v甲===2m/s
故A错误;
B.由图象看出乙车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所以
v乙===1m/s
乙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t=10s时,甲车静止,速度为0,乙车的速度是1m/s,两车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两车在10s末相遇,t=10s后, 甲车静止,乙车超过甲车,故D正确。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精练攻克难点练习专题10 速度、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选择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精练攻克难点练习专题10 速度、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选择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故B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 速度、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选择题 -2024年物理中考题型专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速度、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选择题 -2024年物理中考题型专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0速度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选择题教师版-2024年物理中考题型60专题全国通用docx、专题10速度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选择题学生版-2024年物理中考题型60专题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压轴培优专题18 电学综合问题 -中考物理【高分突破专项】压轴题培优专题精练: 这是一份压轴培优专题18 电学综合问题 -中考物理【高分突破专项】压轴题培优专题精练,文件包含压轴培优专题18电学综合问题-中考物理高分·突破压轴题培优专题精练教师卷docx、压轴培优专题18电学综合问题-中考物理高分·突破压轴题培优专题精练学生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