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力课时练习
展开6.1 力
【知识梳理】
一、什么是力
1.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产生力的条件:①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②相互作用(推、拉、提、举、压等都叫做作用)
(2)讨论力现象,总会至少涉及到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①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主动)
②受力物体:“承受”力的物体(被动)
(3)力的符号
力一般用字母“ F ”表示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即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2.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因而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三、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发生形变:形状或者体积发生变化
(2)改变运动状态:包括加速、减速、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
【易错点】
1.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水平放置的两个物体,尽管相互接触,但没有发生相互挤压,因而它们之间没有产生力的作用;
2.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磁体吸引铁球等。
【规律总结】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2.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同时发生,即既改变了物体的形状,也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单独发生。
如果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典例分析】
(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学们课后开始联想一些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情景。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扬我国威。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
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同时改变了球的形状和球的运动状态
D.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思路小结】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分析时,主要分析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形状有无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有无改变。
【夺冠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甜水面是成都的传统美食,制作的关键是做出有筋道的面条:用上等面粉加盐和水,揉匀后静置半小时,用面杖擀成面皮,再切成适当宽度的面条,然后两手抓住面条用力拉长。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揉捏面团时,面团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B.面团被擀制成面皮,力改变了面团的运动状态
C.手推面杖来回运动,力改变了面杖的运动状态
D.用手拉长面条,面条受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力
2.(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头球是足球比赛中的技术动作,运动员以头顶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头球过程中足球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B.头球过程中足球发生了形变
C.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D.头球过程中运动员头部受到足球冲击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2022·山东·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中学八年级期中)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B.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C.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D.有施力物体时,可以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4.(2022·四川绵阳·八年级期中)放风筝是中国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放风筝时,风筝受到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线绳B.地球C.手D.风筝
5.(2022·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小车,分别固定着磁体和铁块。当用手使它们靠近,松手后,发现两个小车相互接近并吸在一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体吸引铁块,施力物体是铁块
B.铁块被磁体吸引,受力物体是磁体
C.磁体与铁块接触时,它们之间才会产生吸引作用
D.磁体对铁块有吸引作用,铁块也在吸引磁体
6.(2022·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A.小桌将海绵压得陷下去
B.铁球在磁铁的吸引下运动路径变弯
C.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D.运动员用力将标枪投掷出去
7.(2022·山东淄博·八年级期中)下列运动项目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A.皮划艇B.举重
C.蹦床D.游泳
8.(2022·福建宁德·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是教材中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插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会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踢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脚的作用力
C.运动员用头顶足球运动方向的改变,属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属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
9.(2022·辽宁阜新·中考真题)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出行是大家喜爱的方式之一。自行车启动时,人用脚向后蹬地,自行车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骑行时,轮胎被压瘪一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10.(2022·贵州六盘水·八年级期中)唐代诗人韩愈在《调张籍》中写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其中“蚍蜉撼大树”一句中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
11.(2022·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中)2022年2月8日,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至今她夺冠的精彩瞬间我们仍历历在目。平整的雪面被压出两道雪痕,这说明力能 _____;她在空中完成技术动作后急速下降,此过程对谷爱凌的施力物体是 _____。
12.(2022·广东·樵北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物理教材中的插图,坐在船中的人用力向前推动另一艘船时,发现自己坐的船______(选填前进、后退、不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还可说明物体间______。
13.(2022·山东菏泽·八年级期中)马拉车时,以车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
14.(2022·山东菏泽·八年级期中)在物理学中,力是指___________。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
15.(2022·四川成都·八年级期中)如图甲所示,鱼被鱼线拉上来的时候鱼竿会弯曲,主要说明力能使物体______发生变化;如图乙所示,运动员用球拍挡球时球改变运动方向,主要说明力能使物体______发生变化。
16.(2022·广东·普宁市红领巾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拉开橡皮筋,橡皮筋被拉长,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同时手感觉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松手后,“子弹”被射出,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______。
三、简答题
17.(2022·贵州六盘水·八年级期中)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种蒸汽船的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促使该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船能前进的原理是什么?
18. (2021辽宁抚顺三模)如图是水上飞行表演,表演者双脚站在向下喷水的踏板上,水将人向上顶起,人在空中时而加速上升,时而急速翻滚,时而加速下降,时而在空中悬停。请回答:
(1)为什么踏板向下喷水,却能向上运动?
(2)表演者被水柱向上顶起说明力有什么作用效果?
沪科版八年级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6.1 力
【知识梳理】
一、什么是力
1.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产生力的条件:①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②相互作用(推、拉、提、举、压等都叫做作用)
(2)讨论力现象,总会至少涉及到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①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主动)
②受力物体:“承受”力的物体(被动)
(3)力的符号
力一般用字母“ F ”表示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即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2.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因而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三、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发生形变:形状或者体积发生变化
(2)改变运动状态:包括加速、减速、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
【易错点】
1.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水平放置的两个物体,尽管相互接触,但没有发生相互挤压,因而它们之间没有产生力的作用;
2.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磁体吸引铁球等。
【规律总结】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2.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同时发生,即既改变了物体的形状,也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单独发生。
如果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典例分析】
(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学们课后开始联想一些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情景。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扬我国威。关于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
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同时改变了球的形状和球的运动状态
D.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BC.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不仅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还使球发生的形变,故AB错误,C正确;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击球时,球拍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球拍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思路小结】
力的作用效果有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分析时,主要分析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形状有无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有无改变。
【夺冠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甜水面是成都的传统美食,制作的关键是做出有筋道的面条:用上等面粉加盐和水,揉匀后静置半小时,用面杖擀成面皮,再切成适当宽度的面条,然后两手抓住面条用力拉长。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揉捏面团时,面团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B.面团被擀制成面皮,力改变了面团的运动状态
C.手推面杖来回运动,力改变了面杖的运动状态
D.用手拉长面条,面条受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力
【答案】B
【解析】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揉捏面团时,面团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面团被擀制成面皮,面团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手推面杖来回运动,面杖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手拉长面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面条受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头球是足球比赛中的技术动作,运动员以头顶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头球过程中足球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B.头球过程中足球发生了形变
C.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D.头球过程中运动员头部受到足球冲击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C
【解析】A.运动员以头顶球的过程中,足球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以头顶球的过程中,足球受到力的作用,凹陷进去,发生了形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头球过程中运动员头部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头部也受到足球施加的力,即头部受到冲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2·山东·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中学八年级期中)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B.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C.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D.有施力物体时,可以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答案】D
【解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就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所以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要发生在至少两个物体之间,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的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谈不上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则另一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所以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2·四川绵阳·八年级期中)放风筝是中国民间广为盛行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放风筝时,风筝受到拉力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线绳B.地球C.手D.风筝
【答案】A
【解析】通过线绳拉风筝,与风筝直接接触的是线绳,风筝对线绳有一个向上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线绳也会对风筝有一个向下的拉力,所以风筝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线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2·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小车,分别固定着磁体和铁块。当用手使它们靠近,松手后,发现两个小车相互接近并吸在一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体吸引铁块,施力物体是铁块
B.铁块被磁体吸引,受力物体是磁体
C.磁体与铁块接触时,它们之间才会产生吸引作用
D.磁体对铁块有吸引作用,铁块也在吸引磁体
【答案】D
【解析】A.磁体吸引铁块,铁块受到了力,施力物体是磁体,故A错误;
B.铁块被磁体吸引,铁块受到了力,受力物体是铁块,故B错误;
C.磁力的产生,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故C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磁体对铁块有吸引作用,铁块也在吸引磁体,故D正确。
故选D。
6.(2022·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A.小桌将海绵压得陷下去
B.铁球在磁铁的吸引下运动路径变弯
C.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D.运动员用力将标枪投掷出去
【答案】A
【解析】A.小桌将海绵压变形,小桌的压力改变了海绵的形状,故A符合题意;
B.铁球在磁铁的吸引下运动路径变弯,磁铁对铁球的吸引力使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守门员接住足球,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用力将标枪掷出,改变了标枪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2·山东淄博·八年级期中)下列运动项目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A.皮划艇B.举重
C.蹦床D.游泳
【答案】B
【解析】A.皮划艇前进是因为桨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桨施加向前的力,使艇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举重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而是利用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符合题意;
C.人对蹦床施加向下的力,同时蹦床对人施加向上的弹力,使人蹦起,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游泳时人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人施加向前的力使人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2·福建宁德·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是教材中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插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会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踢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脚的作用力
C.运动员用头顶足球运动方向的改变,属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属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B
【解析】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踢球时脚也受到球的反作用力,所以脚也会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踢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运动员用头顶飞来的足球,足球飞行路线发生了变化,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运动速度发生了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9.(2022·辽宁阜新·中考真题)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出行是大家喜爱的方式之一。自行车启动时,人用脚向后蹬地,自行车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骑行时,轮胎被压瘪一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答案】 相互 形状
【解析】[1]自行车启动时,人用脚向后蹬地,脚给地向后的力,同时地给脚向前的力,使人和自行车一起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轮胎受力后被压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0.(2022·贵州六盘水·八年级期中)唐代诗人韩愈在《调张籍》中写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其中“蚍蜉撼大树”一句中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
【答案】 蚍蜉 大树
【解析】[1][2]“蚍蜉撼大树”一句中的,蚍蜉对大树施加一个作用力,所以蚍蜉是施力物体,大树是受力物体。
11.(2022·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中)2022年2月8日,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至今她夺冠的精彩瞬间我们仍历历在目。平整的雪面被压出两道雪痕,这说明力能 _____;她在空中完成技术动作后急速下降,此过程对谷爱凌的施力物体是 _____。
【答案】 改变物体的形状 地球
【解析】[1]平整的雪面被压出两道雪痕,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谷爱凌在空中完成技术动作后急速下降,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此过程对谷爱凌施力的物体是地球。
12.(2022·广东·樵北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物理教材中的插图,坐在船中的人用力向前推动另一艘船时,发现自己坐的船______(选填前进、后退、不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还可说明物体间______。
【答案】 后退 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1][2][3]坐在船中的人用力向前推动另一艘船时,发现自己坐的船向后退,船受到力,运动状态改变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人对船施加力的同时,船也对人施加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3.(2022·山东菏泽·八年级期中)马拉车时,以车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
【答案】 马 车
【解析】[1][2]马拉车,马与车之间发生力的作用。若以车为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下,被研究的物体为受力物体,则车是受力物体,马是施力物体。
14.(2022·山东菏泽·八年级期中)在物理学中,力是指___________。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
【答案】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相互
【解析】[1][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15.(2022·四川成都·八年级期中)如图甲所示,鱼被鱼线拉上来的时候鱼竿会弯曲,主要说明力能使物体______发生变化;如图乙所示,运动员用球拍挡球时球改变运动方向,主要说明力能使物体______发生变化。
【答案】 形状 运动状态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1]鱼被鱼线拉上来的时候鱼竿会弯曲,是力改变了鱼竿的形状,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运动员用球拍挡球,是力使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16.(2022·广东·普宁市红领巾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拉开橡皮筋,橡皮筋被拉长,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同时手感觉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松手后,“子弹”被射出,说明力还能改变物体的______。
【答案】 形状 相互 运动状态
【解析】[1]在力的作用下弓的形状发生改变,由此可知: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手拉橡皮筋的同时,橡皮筋也在拉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松手后,“子弹”被射出,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简答题
17.(2022·贵州六盘水·八年级期中)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种蒸汽船的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促使该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船能前进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见解析
【解析】蒸汽船给水蒸气向后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蒸气给该船前进的力,促使该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蒸汽,船能前进的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8. (2021辽宁抚顺三模)如图是水上飞行表演,表演者双脚站在向下喷水的踏板上,水将人向上顶起,人在空中时而加速上升,时而急速翻滚,时而加速下降,时而在空中悬停。请回答:
(1)为什么踏板向下喷水,却能向上运动?
(2)表演者被水柱向上顶起说明力有什么作用效果?
【答案】(1)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向下喷水,踏板受到水的反作用力,所以能够向上运动;
(2)表演者被水柱向上顶起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
(1)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向下喷水,踏板受到水的反作用力,所以能够向上运动;
(2)表演者被水柱向上顶起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初中物理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 力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 力课时训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力,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 力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 力精品精练,文件包含第7章单元复习整合导学案教师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导学案docx、第7章单元复习整合导学案学生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导学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力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力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