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件、教案、教学设计全套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化学方程式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化学方程式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相究竟是什么,质量守恒定律,防止锥瓶底炸裂,细铁丝有何作用,引燃白磷,细铁丝,天平依然平衡,定律内容,化学方程式,当然可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锈的铁钉质量比未生锈时的质量大。
化学变化后质量变大了?
蜡烛燃烧后质量几乎为零
思考:燃烧后物质真的消失了吗?
我们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反应前后试管的总质量会如何变化?
如果把反应生成的氧气收集起来,加上氧气的质量,总质量又会如何变化?
1.如图所示装置,将锥形瓶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待反应结束冷却后,重新放在天平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白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气球膨胀,冷却后气球变瘪,反应前后天平平衡。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砂?
3、气球有何现象?为何有此现象?
(气球鼓起后瘪掉。气体热胀冷缩)
2.如图所示,将锥形瓶置于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然后把滴管 内的溶液滴入瓶内,使两种溶液 混合,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再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是否平衡。
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物
与上述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相比,左边两个实验装置有何特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这两个装置均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密闭系统,没有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这样做有利于验证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请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加以分析。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只是原子重新进行了组合,所以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1)质量守恒定律仅适用于化学变化。
(2)参加反应的质量总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加和,而是指已参与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不包括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的)那部分质量。
(3)总和:不能忽略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气体。
(4)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和分子个数的守恒。
用化学式可以表示某种物质,那么能不能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呢?
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4P + 5O2 2P2O5124 160 284
1、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五氧化二磷。
3、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比为4∶5∶2。
4、表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质量比为31∶40∶71
2、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1. 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选项中:一定会改变的有_______;一定不会变的有_______________;可能会改变的有________。A. 物质种类 B. 物质总质量C. 分子种类 D. 分子数目E. 原子种类 F. 原子数目 G. 元素种类 H. 原子质量
2. 判断题:⑴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分子个数相等。 ( )⑶在化学反应中,对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不一定相同。 ( )⑷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3.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 水结冰的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 有些化学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 由于质量守恒,将a g氧气和b g氢气混合点燃一定得到(a+b) g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节 化学方程式说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原则,Fe3O4,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也可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①观察法,核心质量守恒,②最小公倍数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空气与氧气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制取原理,分解含氧化合物,紫黑色颗粒,白色粉末,无色液体,文字表达式,化学变化,反应装置,催化作用,关于催化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空气与氧气图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理性质,完成表格,闻气体的方法,帮助燃烧,助燃性,氧气的检验,氧气的化学性质,引燃铁丝,铁丝和氧气反应,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