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题型突破限时精练 化学用语 (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题型突破限时精练 化学用语 (含解析)第1页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题型突破限时精练 化学用语 (含解析)第2页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题型突破限时精练 化学用语 (含解析)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题型突破限时精练 化学用语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题型突破限时精练 化学用语 (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素符号的写法,元素符号的意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回顾(时间:5分钟)
    知识点一: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 大写 来表示,如用“O”表示氧元素;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则再附上一个 小写 字母作为该元素符号,以示区别,如用“Ca”表示钙元素,用“Cu”表示铜元素。
    2.元素符号的写法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大写 ,如H、O、N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 大写 ,第二个字母要 小写 ,如Na、Mg、Cu等。
    3.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 元素 ,如H可表示 氢元素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表示一种 物质 ,如Cu可表示铜这种物质。
    (2)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 原子 ,如H还可表示一个氢原子。
    (3)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则表示某元素的若干个原子。如3H表示 3个氢原子 。
    元素符号本身既有宏观含义——表示某种元素,又有微观含义——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但当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时,则只有微观含义,只能表示几个某原子,不再具有宏观含义。故“2N”只能表示“两
    知识点二: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 原子结构 和 性质 ,科学家把人们已知的110多种元素按 原子序数 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做 元素周期表 。
    2.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 周期 ,表中共有7个横行,表示有 7 个周期。每个周期由 金属 元素开头(第一周期除外),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以 稀有气体 元素结尾。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 核电荷数 逐渐增加。
    3.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 族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 16 个族(其中第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都占有一格位置,每一格包括元素的 原子序数 、 元素符号 、 元素名称 、 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得有关元素的许多信息,如元素单质的 物理状态 ;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还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等。
    知识点三:化学式
    1.用 元素符号 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成“ CO2 ”。
    2.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1)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 元素符号 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 元素符号 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如氩气、铝、磷分别用 Ar 、 Al 、 P 来表示。
    (2)对于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先写出组成单质的 元素符号 ,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构成1个单质分子的 原子数目 。如氧气、氢气、氮气、臭氧分别用 O2 、 H2 、 N2 、 O3 来表示。
    3.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1)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①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 右 边;②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 左 边;③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 非金属 元素符号写在右边
    (2)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 原子个数 。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 最简单整数比 表示。
    4.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如“CuO”读作“ 氧化铜 ”。当1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止1个时,还要指出1个分子里元素的原子个数,如“P2O5”读作“ 五氧化二磷 ”。
    5.化学式的意义
    6.如果要表示某物质的几个分子,可以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系数。如2个氧气分子可用 2O2 表示。
    知识点四:离子的符号
    1.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 右上角 标出该离子所带的 电荷数 。
    2.离子符号的写法
    (1)离子只带一个单位电荷(正、负电荷),则把个数“ 1 ”省去,直接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 + ”或“ - ”号,如Na+、Cl-等。【
    (2)离子带多个单位电荷(正、负电荷),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写 电荷数 ,再写“ + ”或“-”号,如Mg2+、Al3+、O2-等。
    (3)有些离子的组成不止一种元素,如OH-和SOeq \\al(2-,4)等,这种离子称为“某某根离子”,是带电的 原子团 。
    3.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 一个整体 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原子团的化合价与原子团所带电荷相同
    知识点五: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 化学式 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如C+O2eq \(=====,\s\up7(点燃))CO2,可读作“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明了反应物 反应物 、 生成物 和 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间原子与分子的 个数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质量比 。
    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以 客观事实 为依据;(2)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 ,即在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 相等 。
    5.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根据反应事实,在式子的左边写 反应物 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右边写 生成物 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 短线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 + ”连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配上合适的 化学计量数 ,使式子两边每种元素的原子总数 相等。一般可用 最小公倍数 来确定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短线改为 等号。
    (3)注明 反应条件 和生成物的 状态 。把条件写在等号的 上方 或下方。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则在气体的化学式旁边用“ ↑ ”号表示;如果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则在固体的化学式旁边用“ ↓ ”号表示。如2H2Oeq \(=====,\s\up7(通电))O2↑+2H2↑、CO2+Ca(OH)2eq \(=====,\s\up11( ),\s\d4( ))CaCO3↓+H2O。
    难度:★ 建议时间:10分钟 正确率: /20
    (2023•平桥区一模)铊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大部分被用在电子工业,在国防军事、化工、光学、医学、高温超导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用途。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铊属于金属元素
    B.铊的元素符号为Tl
    C.铊的原子序数为81
    D.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4.4g
    (2023•开平市校级模拟)“中国芯”的关键材料是高纯度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2023•衡阳县模拟)原子种类多种多样,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万物。已知,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之间互称同素异形体。符号H、D、T可以表示质子数均为1的三种不同原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家近期发现的N5、N3与氮气互为同素异形体
    B.中科院研发的“东方超环”(人造太阳)用到的H、D、T属于同一种元素
    C.石墨、金刚石、富勒烯(如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D.中科院大连物化所的科学家在H+HD→H2+D转化中,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HD与H2互为同素异形体
    (2023•福绵区 校级模拟)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A.SiO2B.Fe2O3C.Al2O3D.CuO
    (2023•漳州模拟)科学家们在研发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材料时发现了一种外形类似奥运五环的分子结构,其结构与石墨烯类似,宽度只有约1.2nm,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五环标志,命名为“奥林匹克烯”(C19H12),下列关于“奥林匹克烯”(C19H12)说法正确的是( )
    A.由31个原子构成
    B.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12
    D.完全燃烧一定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023•金寨县模拟)我国科学家揭示了载脂蛋白对神经元的胆固醇(化学式为C27H46O)代谢进行重编程的机制,同时也揭示了载脂蛋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全新机制。下列有关胆固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386g
    C.1个分子含74个原子
    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023•重庆模拟)折耳根是川渝人民喜好的菜肴,其内含有鱼腥草素(C12H22O2)。鱼腥草素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溶剂,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鱼腥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1个鱼腥草素分子中含有36个原子
    C.鱼腥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从折耳根中提取鱼腥草素可用乙醇、乙醚作溶剂
    (2023•双流区校级模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内270名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参加了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瑞德西韦(化学式:C27H35N6O2P)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关于瑞德西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②瑞德西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③瑞德西韦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35
    ④1个瑞德西韦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⑤瑞德西韦完全氧化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⑥瑞德西韦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A.②③④⑤B.②④⑥C.④⑤⑥D.①④⑤
    (2023•雨花区校级一模)长时间剧烈运动,人体内会产生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产生酸痛感。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是一种氧化物
    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乳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2023•中山市二模)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两个氢原子:2H2
    B.纯碱:NaOH
    C.2个铵根离子:2NH4+
    D.氧化铜中氧元素显﹣2价:O−2
    (2023•桃城区校级模拟)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A.溴化钠:BrNa
    B.硝酸钾中的阴离子:NO3−
    C.2O:2个氧元素
    D.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H2O−22
    (2023•新泰市二模)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③SO2④Cu+2O 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2023•德州一模)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①2Na ②O2﹣ ③H2 ④Mg+2O ⑤Fe2+ ⑥2CO ⑦NO2 ⑧2OH﹣
    A.④⑤中的“2”均表示化合价
    B.②⑧中的“2”均表示电荷数
    C.③⑦中的“2”均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D.①⑥中的“2”均表示分子的个数
    (2023•南海区校级模拟)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
    A.氧化铁:Fe2O3B.镁离子:Mg2+
    C.2个氢原子:H2D.3个水分子:3H2O
    (2023•青秀区校级一模)对于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表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镁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B.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C.每2个镁原子和2个氧原子燃烧后生成2个氧化镁分子
    D.每2份质量的镁和一份质量的氧气点燃后生成2份质量的氧化镁
    (2023•揭阳模拟)下面是镁与空气中不同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2Mg+O2点燃¯2MgO ②2Mg+CO2点燃¯C+2MgO ③3Mg+N2点燃¯Mg3N2
    A.三个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B.三个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三个反应中分子种类均未发生改变
    D.三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相同时,生成镁的化合物的质量也相同
    (2023•攸县校级模拟)关于“S+O2点燃¯SO2”,下列读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
    B.点燃的条件下,每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C.硫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硫
    D.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2023•松北区一模)下列有关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Fe2O3+3HCl=2FeCl3+3H2O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
    C.验证铁和银的活动性:Fe+2AgCl═FeCl2+2Ag
    D.用铁丝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Fe+2O2点燃¯Fe3O4
    (2023•怀化一模)下列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受热分解:Ca(HCO3)2△¯CaCO3+CO2↑
    B.用铁回收含铜废液(主要为CuSO4溶液)中的铜:FeSO4+Cu=CuSO4+Fe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Mg+O2点燃¯MgO
    D.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H2SO4+2NaOH2=Na2SO4+H2O
    (2023•润州区二模)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2Al(OH)3+3H2SO4=Al2(SO4)3+6H2O
    B.酸雨形成的原因:CO2+H2O=H2CO3
    C.氧乙炔焰的完全燃烧:2C2H2+3O2点燃¯2H2O+4CO
    D.石灰石粉掺入煤中,燃烧时吸收SO2:2CaCO3+2SO2+O2=2CaSO4+2CO2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知识点回顾(时间:5分钟)
    知识点一: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是国际上统一采用的符号,通常用该元素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 大写 来表示,如用“O”表示氧元素;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则再附上一个 小写 字母作为该元素符号,以示区别,如用“Ca”表示钙元素,用“Cu”表示铜元素。
    2.元素符号的写法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大写 ,如H、O、N等。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 大写 ,第二个字母要 小写 ,如Na、Mg、Cu等。
    3.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 元素 ,如H可表示 氢元素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表示一种 物质 ,如Cu可表示铜这种物质。
    (2)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 原子 ,如H还可表示一个氢原子。
    (3)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则表示某元素的若干个原子。如3H表示 3个氢原子 。
    元素符号本身既有宏观含义——表示某种元素,又有微观含义——表示该元素的1个原子。但当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时,则只有微观含义,只能表示几个某原子,不再具有宏观含义。故“2N”只能表示“两
    知识点二: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 原子结构 和 性质 ,科学家把人们已知的110多种元素按 原子序数 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叫做 元素周期表 。
    2.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 周期 ,表中共有7个横行,表示有 7 个周期。每个周期由 金属 元素开头(第一周期除外),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以 稀有气体 元素结尾。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 核电荷数 逐渐增加。
    3.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 族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 16 个族(其中第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都占有一格位置,每一格包括元素的 原子序数 、 元素符号 、 元素名称 、 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得有关元素的许多信息,如元素单质的 物理状态 ;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还是自然存在的;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等。
    知识点三:化学式
    1.用 元素符号 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如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成“ CO2 ”。
    2.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1)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 元素符号 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 元素符号 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如氩气、铝、磷分别用 Ar 、 Al 、 P 来表示。
    (2)对于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先写出组成单质的 元素符号 ,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构成1个单质分子的 原子数目 。如氧气、氢气、氮气、臭氧分别用 O2 、 H2 、 N2 、 O3 来表示。
    3.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1)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①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 右 边;②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 左 边;③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 非金属 元素符号写在右边。
    (2)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 原子个数 。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 最简单整数比 表示。
    4.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如“CuO”读作“ 氧化铜 ”。当1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止1个时,还要指出1个分子里元素的原子个数,如“P2O5”读作“ 五氧化二磷 ”。
    5.化学式的意义
    6.如果要表示某物质的几个分子,可以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系数。如2个氧气分子可用 2O2 表示。
    知识点四:离子的符号
    1.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 右上角 标出该离子所带的 电荷数 。
    2.离子符号的写法
    (1)离子只带一个单位电荷(正、负电荷),则把个数“ 1 ”省去,直接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 + ”或“ - ”号,如Na+、Cl-等。【
    (2)离子带多个单位电荷(正、负电荷),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写 电荷数 ,再写“ + ”或“-”号,如Mg2+、Al3+、O2-等。
    (3)有些离子的组成不止一种元素,如OH-和SOeq \\al(2-,4)等,这种离子称为“某某根离子”,是带电的 原子团 。
    3.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 一个整体 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原子团的化合价与原子团所带电荷相同
    知识点五: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 化学式 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如C+O2eq \(=====,\s\up7(点燃))CO2,可读作“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明了反应物 反应物 、 生成物 和 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间原子与分子的 个数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质量比 。
    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以 客观事实 为依据;(2)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 ,即在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 相等 。
    5.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根据反应事实,在式子的左边写 反应物 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右边写 生成物 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 短线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 + ”连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配上合适的 化学计量数 ,使式子两边每种元素的原子总数 相等。一般可用 最小公倍数 来确定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短线改为 等号。
    (3)注明 反应条件 和生成物的 状态 。把条件写在等号的 上方 或下方。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则在气体的化学式旁边用“ ↑ ”号表示;如果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则在固体的化学式旁边用“ ↓ ”号表示。如2H2Oeq \(=====,\s\up7(通电))O2↑+2H2↑、CO2+Ca(OH)2eq \(=====,\s\up11( ),\s\d4( ))CaCO3↓+H2O。
    难度:★ 建议时间:10分钟 正确率: /20
    (2023•平桥区一模)铊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大部分被用在电子工业,在国防军事、化工、光学、医学、高温超导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用途。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铊属于金属元素
    B.铊的元素符号为Tl
    C.铊的原子序数为81
    D.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4.4g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铊,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铊元素符号为Tl,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1,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4.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023•开平市校级模拟)“中国芯”的关键材料是高纯度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
    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解答】解:A、硅的偏旁为“石”,则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B、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由高到低)分别为:O、Si、Al、Fe,则O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C、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周期表中左上方数字为原子序数,则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4,该选项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则S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单位为“1”,可以省略不写,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2023•衡阳县模拟)原子种类多种多样,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万物。已知,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之间互称同素异形体。符号H、D、T可以表示质子数均为1的三种不同原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家近期发现的N5、N3与氮气互为同素异形体
    B.中科院研发的“东方超环”(人造太阳)用到的H、D、T属于同一种元素
    C.石墨、金刚石、富勒烯(如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D.中科院大连物化所的科学家在H+HD→H2+D转化中,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HD与H2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答】解:A、N5、N3与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因此三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说法正确;
    B、由于H、D、T三种原子中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属于同一种元素,故B说法正确;
    C、石墨、金刚石、富勒烯(如C60)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因此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说法正确;
    D、H、D、T可以表示质子数均为1的三种不同原子,属于同种元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中科院大连物化所的科学家在H+HD→H2+D 转化中,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HD与H2属于同种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023•福绵区 校级模拟)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A.SiO2B.Fe2O3C.Al2O3D.CuO
    【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故选:C。
    (2023•漳州模拟)科学家们在研发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材料时发现了一种外形类似奥运五环的分子结构,其结构与石墨烯类似,宽度只有约1.2nm,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五环标志,命名为“奥林匹克烯”(C19H12),下列关于“奥林匹克烯”(C19H12)说法正确的是( )
    A.由31个原子构成
    B.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12
    D.完全燃烧一定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解:A、“奥林匹克烯”是由“奥林匹克烯”分子构成的,1个“奥林匹克烯”分子由31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奥林匹克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9):(1×12)=19:1,故选项说法错误。
    D、“奥林匹克烯”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完全燃烧一定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023•金寨县模拟)我国科学家揭示了载脂蛋白对神经元的胆固醇(化学式为C27H46O)代谢进行重编程的机制,同时也揭示了载脂蛋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全新机制。下列有关胆固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386g
    C.1个分子含74个原子
    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解答】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胆固醇的化学式可知,胆固醇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说法不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故B说法不正确;
    C、由胆固醇的化学式可知,一个胆固醇分子中含有27+46+1=74个原子,故C说法正确;
    D、由胆固醇的化学式可知,胆固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46):16=324:46:16,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023•重庆模拟)折耳根是川渝人民喜好的菜肴,其内含有鱼腥草素(C12H22O2)。鱼腥草素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溶剂,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等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鱼腥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1个鱼腥草素分子中含有36个原子
    C.鱼腥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从折耳根中提取鱼腥草素可用乙醇、乙醚作溶剂
    【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鱼腥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1个鱼腥草素分子中含有12+22+2=36个原子,故B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鱼腥草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2):(22×1):(2×16)=72:11:16,故鱼腥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错误;
    D、题干中说明鱼腥草素溶于乙醇、乙醚等溶剂,可以通过溶解提取鱼腥草素,故D正确。
    故选:C。
    (2023•双流区校级模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内270名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参加了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瑞德西韦(化学式:C27H35N6O2P)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关于瑞德西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②瑞德西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③瑞德西韦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35
    ④1个瑞德西韦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⑤瑞德西韦完全氧化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⑥瑞德西韦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A.②③④⑤B.②④⑥C.④⑤⑥D.①④⑤
    【解答】解:①瑞德西韦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说法错误。
    ②瑞德西韦中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35):(14×6):(16×8):(31×1)=324:35:84:128:31,则瑞德西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说法正确。
    ③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瑞德西韦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7:35,而不是质量比为27:35,故说法错误。
    ④由化学式可知,1个瑞德西韦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
    ⑤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瑞德西韦完全氧化的产物不是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还应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的物质,故说法错误。
    ⑥由化学式可知,瑞德西韦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正确。
    故②④⑥说法正确。
    故选:B。
    (2023•雨花区校级一模)长时间剧烈运动,人体内会产生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产生酸痛感。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是一种氧化物
    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乳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解答】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化学式可知,乳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乳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乳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一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
    D、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1:2:1,故D错误;
    故选:B。
    (2023•中山市二模)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两个氢原子:2H2
    B.纯碱:NaOH
    C.2个铵根离子:2NH4+
    D.氧化铜中氧元素显﹣2价:O−2
    【解答】解:A、2个氢原子就是在氢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表示为2H,故A说法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B说法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2个铵根离子表示为2NH4+,故C说法正确;
    D、氧化铜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就是在氧化铜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2,CuO−2,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2023•桃城区校级模拟)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A.溴化钠:BrNa
    B.硝酸钾中的阴离子:NO3−
    C.2O:2个氧元素
    D.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H2O−22
    【解答】解:A.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溴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溴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NaBr,故A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硝酸钾中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表示为NO3−,故B正确;
    C.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O表示两个氧原子,故C错误;
    D.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H2O−12,故D错误。
    故选:B。
    (2023•新泰市二模)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③SO2④Cu+2O 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解答】解: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①2H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②2NH3中的“2”表示两个氨分子;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③SO2、⑦H2O中的“2”分别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1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④Cu+2O中的2表示在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⑤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⑥2OHˉ中的“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故选项说法错误。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故选项说法错误。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故选项说法正确;
    D、表示分子个数的为②,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023•德州一模)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①2Na ②O2﹣ ③H2 ④Mg+2O ⑤Fe2+ ⑥2CO ⑦NO2 ⑧2OH﹣
    A.④⑤中的“2”均表示化合价
    B.②⑧中的“2”均表示电荷数
    C.③⑦中的“2”均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D.①⑥中的“2”均表示分子的个数
    【解答】解:A、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注元素显示的化合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④中的“2”均表示化合价;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方标注离子显示的化合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⑤中的“2”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故A错误;
    B、在元素符号右上方标注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离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②中的“2”表示一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⑧中的“2”均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故B错误;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中这种原子的个数,③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⑦中的“2”表示一个一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均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故C正确;
    D、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①中的“2”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⑥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2023•南海区校级模拟)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
    A.氧化铁:Fe2O3B.镁离子:Mg2+
    C.2个氢原子:H2D.3个水分子:3H2O
    【解答】解:A、在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故A正确;
    B、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如数字为1则省略不写,镁离子表示为:Mg2+,故B正确;
    C、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多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C错误;
    D、化学式可以表示一个分子,多个分子在化学式前加相应数字,所以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故D正确。
    故选:C。
    (2023•青秀区校级一模)对于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表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镁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B.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C.每2个镁原子和2个氧原子燃烧后生成2个氧化镁分子
    D.每2份质量的镁和一份质量的氧气点燃后生成2份质量的氧化镁
    【解答】解:A、在反应中“+”读作“和”,“═”读应作“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可读作: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故选项说法正确。
    C、从微观上,每2个镁原子和1个氧分子燃烧后生成2个氧化镁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可读作:每48份质量的镁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023•揭阳模拟)下面是镁与空气中不同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2Mg+O2点燃¯2MgO ②2Mg+CO2点燃¯C+2MgO ③3Mg+N2点燃¯Mg3N2
    A.三个反应均为化合反应
    B.三个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三个反应中分子种类均未发生改变
    D.三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相同时,生成镁的化合物的质量也相同
    【解答】解:A、反应①、③都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都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②生成物为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错误;
    B、反应①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O化合价由0变为﹣2价;反应②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C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反应③中Mg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N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反应中均有化合价改变,故说法正确;
    C、化学反应后分子种类均发生变化,故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相等,反应后Mg全部转化为Mg的化合物,根据镁元素守恒可知,其化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也相等,MgO、Mg3N2中Mg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440×100%=60%,24×3100×100%=72%,则得到化合物MgO、Mg3N2的质量不相等,故说法错误。
    故选:B。
    (2023•攸县校级模拟)关于“S+O2点燃¯SO2”,下列读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
    B.点燃的条件下,每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C.硫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硫
    D.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解答】解:A、该反应可读作: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B、从微观上,点燃的条件下,每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反应中“+”读作“和”,“═”读应作“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可读作: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023•松北区一模)下列有关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Fe2O3+3HCl=2FeCl3+3H2O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
    C.验证铁和银的活动性:Fe+2AgCl═FeCl2+2Ag
    D.用铁丝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Fe+2O2点燃¯Fe3O4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但氯化银难溶于水,铁和氯化银不能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023•怀化一模)下列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受热分解:Ca(HCO3)2△¯CaCO3+CO2↑
    B.用铁回收含铜废液(主要为CuSO4溶液)中的铜:FeSO4+Cu=CuSO4+Fe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Mg+O2点燃¯MgO
    D.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H2SO4+2NaOH2=Na2SO4+H2O
    【解答】解:A、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HCO3)2△¯CaCO3+H2O+CO2↑,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C、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点燃¯2MgO,故选项错误。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该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H2SO4+Ca(OH)2=CaSO4+2H2O,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023•润州区二模)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2Al(OH)3+3H2SO4=Al2(SO4)3+6H2O
    B.酸雨形成的原因:CO2+H2O=H2CO3
    C.氧乙炔焰的完全燃烧:2C2H2+3O2点燃¯2H2O+4CO
    D.石灰石粉掺入煤中,燃烧时吸收SO2:2CaCO3+2SO2+O2=2CaSO4+2CO2
    【解答】解:A、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故选项错误。
    B、酸雨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故选项错误。
    C、氧乙炔焰的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C2H2+5O2点燃¯2H2O+4CO2,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化学式的意义
    以CO2为例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 二氧化碳 这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表示二氧化碳是由
    碳 元素和 氧 元素组成的


    表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表示二氧化碳是由
    二氧化碳分子 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 碳原子 和两个 氧原子 构成的
    【题型一】 元素:1、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2、元素周期表
    (2023•福田区模拟)2023年1月,中国科学院宣布经过科研攻关,在3nm光子芯片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光子芯片的材料以第二代半导体InP、GaAs为主,传输速度比电子芯片快1000倍。铟元素(I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D.铟原子的核外电子分5层排布
    【题型二】 化学式书写及意义
    (2023•东莞市校级二模)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扩增和传播。千金藤素的化学式为C37H38N2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千金藤素是一种有机物
    B.千金藤素由四种元素组成
    C.千金藤素中含有N2分子
    D.千金藤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题型三】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2023•咸安区校级二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冰雪融化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④2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⑤三个硝酸根离子:3NO3−
    ⑥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
    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
    【题型四】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
    (2023•大庆模拟)下列应用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CuSO4+2NaOH═Na2SO4+Cu(OH)2↓复分解反应
    B.用赤铁矿高炉炼铁:Fe2O3+3CO高温¯ 2Fe+3CO2置换反应
    C.硫酸厂污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H2SO4+Ca(OH)2═CaSO4+H2O复分解反应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化学式的意义
    以CO2为例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 二氧化碳 这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表示二氧化碳是由
    碳 元素和 氧 元素组成的


    表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表示二氧化碳是由
    二氧化碳分子 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 碳原子 和两个 氧原子 构成的
    【题型一】 元素:1、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2、元素周期表
    (2023•福田区模拟)2023年1月,中国科学院宣布经过科研攻关,在3nm光子芯片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光子芯片的材料以第二代半导体InP、GaAs为主,传输速度比电子芯片快1000倍。铟元素(I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D.铟原子的核外电子分5层排布
    【解答】解:A.铟字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
    B.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49=2+X+18+18+3,X=8,故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铟原子的中子数为115﹣49=66,故错误;
    D.根据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知,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故正确;
    故选:C。
    【题型二】 化学式书写及意义
    (2023•东莞市校级二模)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很少量的千金藤素就能阻止新冠病毒扩增和传播。千金藤素的化学式为C37H38N2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千金藤素是一种有机物
    B.千金藤素由四种元素组成
    C.千金藤素中含有N2分子
    D.千金藤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解答】解:A、千金藤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千金藤素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千金藤素是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的,千金藤素中不含N2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38):(14×2):(16×6)=222:19:14:48,则千金藤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题型三】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2023•咸安区校级二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冰雪融化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④2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⑤三个硝酸根离子:3NO3−
    ⑥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
    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
    【解答】解:①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改变,故错误;
    ②冰雪融化是物理变化,此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正确;
    ③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故正确;
    ④2Fe3+中的“3”表示一个铁离子所带的电荷数,3N中的“3”表示原子的个数,故错误;
    ⑤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三个硝酸根离子表示为3NO3−,故正确;
    ⑥ 是原子,不带电荷, 和 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故错误。
    说法正确的有②③⑤。
    故选:B。
    【题型四】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
    (2023•大庆模拟)下列应用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CuSO4+2NaOH═Na2SO4+Cu(OH)2↓复分解反应
    B.用赤铁矿高炉炼铁:Fe2O3+3CO高温¯ 2Fe+3CO2置换反应
    C.硫酸厂污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H2SO4+Ca(OH)2═CaSO4+H2O复分解反应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解答】解:A、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uSO4=Cu(OH)2↓+CaSO4,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H2SO4+Ca(OH)2═CaSO4+2H2O,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相关试卷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题型突破限时精练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题型突破限时精练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题型突破限时精练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题型突破限时精练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制取H2,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题型突破限时精练 化学计算 (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题型突破限时精练 化学计算 (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