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中考化学压轴题题型6 流程图、推断题

    2024中考化学压轴题题型6 流程图、推断题第1页
    2024中考化学压轴题题型6 流程图、推断题第2页
    2024中考化学压轴题题型6 流程图、推断题第3页
    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中考化学压轴题题型6 流程图、推断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中考化学压轴题题型6 流程图、推断题,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程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盐城濒临黄海,拥有巨大的天然宝库。从海水中可以提取粗盐(含少量泥沙和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小明利用如图所示流程进行除杂,得到精盐。
    (1)操作1需要在______(填字母)中进行。
    A.研钵B.量筒C.烧杯D.广口瓶
    (2)操作2的步骤为溶解、过滤、 、结晶,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操作3的步骤为“盐洗”(即用NaCl溶液浸洗粗盐,以溶解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过滤、烘干,则“盐洗”溶液应选用NaCl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在农业生产中,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小明称取实验制得的精盐16 g,加入盛有84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实验条件下,水的密度为1 g· mL-1),完全溶解。配制所得的NaCl溶液的浓度低于16%,原因是 。
    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出下列粗盐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来完成下列问题。

    (1)操作②③的名称依次是 、
    (2)实施操作③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直到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
    (3)若精盐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液体有溅出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过多
    D.转移精盐时,蒸发皿中残留较多固体
    (4)精盐中还含有 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除去可溶性杂质,依次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实验中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加入过量的 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 。
    3.“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科学家设想的有关人类利用月壤资源的流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获得的金属有Ti和 。
    (2)步骤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III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4.硝酸铵是农业上使用广泛的一种氮肥,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来制取硝酸铵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制取N2和O2,主要利用物质的 (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步骤②涉及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3)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硅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材料,徐州已成为单质硅的重要生产基地。工业上常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为原料制得单质硅,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过程①产生的一种气体,可用作燃料,写出该气体的另一种用途: 。
    (2)过程②发生化合反应,参加反应的单质X的化学式为 。
    (3)过程③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高纯氧化锌(ZnO)可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应用于化妆品中,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1)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 。
    (2)“沉锌”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A"的名称是 。
    (4)检验草酸锌已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 ,若无沉淀产生,则已洗净。
    (5)“高温灼烧”时草酸锌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电器的废旧电路板中往往含有Fe、Cu、Ag、Ni(镍,银白色金属,镍在盐溶液中一般显+2价),如图是某车间回收部分金属的工艺流程,已知:2Cu+O2+2H2SO4Δ2CuSO4+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或②的名称为 。
    (2)往滤液①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液②中的金属离子为 。
    (3)滤渣③中含有的金属是 。
    (4)根据以上工艺流程图,可以得出Ni、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Ni Fe(填“>”或“”、“7。
    (4)氧化亚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需要隔绝氧气,故步骤⑥中的“操作W”包括过滤、洗涤、烘干,烘干时要隔绝空气,其目的是防止加热条件下Cu2O与O2反应生成CuO。
    16. MgSO4 碳酸钾 Mg(OH)2和CaCO3 2KOH+H2SO4=K2SO4+2H2O
    【详解】(1)氢氧化钙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硫酸钙,所以“加过量的石灰乳”的目的是除去溶浸液中的硫酸镁;
    (2)除去硫酸钾中的硫酸钙用碳酸钾,碳酸钾与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硫酸钾,所以X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钾;
    (3)硫酸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钾和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固体B含有杂卤石中的不溶性成分和加试剂时所产生的Mg(OH)2、CaCO3;
    (4)碳酸钾与过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所以加入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方程式是:2KOH+H2SO4=K2SO4+2H2O;
    故答案为:(1)硫酸镁(2)碳酸钾;(3)Mg(OH)2、CaCO3;(4)2KOH+H2SO4=K2SO4+2H2O。
    17.(1)H2O
    (2)Na2CO3+CaCl2=CaCO3↓+2NaCl
    (3)烧杯
    (4)除去多余的NaOH和Na2CO3
    (5)氯化钠
    【分析】由流程可知,粗盐水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可将镁离子转变为氢氧化镁沉淀除去,然后加入试剂甲并形成碳酸钙沉淀,用于除去氯化钙,则试剂甲为碳酸钠溶液。然后将固体、液体分离,则操作A为过滤。之后滤液中含有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需要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过量稀盐酸,使得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转变为氯化钠。之后再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和氯酸钠溶液,然后氯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气。
    【详解】(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的Na、Cl、O、H原子数目分别为2、6、6、4;反应后的Na、Cl、O、H原子数目分别为2、6、4、0,则2X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X化学式为H2O ;
    (2)由分析可知,试剂甲为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
    (3)过滤过程中需要的过滤器为漏斗和烧杯组成,故填烧杯;
    (4)反应Ⅱ之前的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杂质,所以需要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用于除去多余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填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5)由流程可知,反应Ⅲ中生成氯化钠溶液,而二氧化氯的生产过程中氯化钠为原料,故氯化钠可循环利用,故填氯化钠;
    18.(1)灭火(合理即可)
    (2) 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烧杯、漏斗、玻璃棒
    (3)CaCO3 高温 CaO+CO2↑
    【详解】(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于灭火(合理即可);
    (2)用喷淋方式“捕获”CO2的优点是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在“反应分离室”内,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过滤;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杯、漏斗、玻璃棒等;
    (3)高温反应炉中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高温 CaO+CO2↑。
    19.(1)3/三
    (2)C
    (3)二氧化硅不与酸反应(或二氧化硅不溶于水)
    (4) 2Al2O3通电4Al+3O2↑ 分解
    【详解】(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如图所示,二氧化硅、水和氧化铝符合定义,故填:三或3;
    (2)根据加入过量的酸后生成的是硫酸铝,酸根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因此加入的酸是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硫酸,故选:C;
    (3)根据加入过量的酸后二氧化硅出现在滤渣里说明二氧化硅不与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4)电解Al2O3产生两种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含有铝元素和氧元素,因此生成的单质是铝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O3通电4Al+3O2↑;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20.(1)水和二氧化硫
    (2)化合反应
    (3)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充分 H2SO4+CaCO3=CaSO4+H2O+CO2↑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吸收塔中加入的物质是含硫烟气和海水,生成亚硫酸,则反应反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2)氧化罐中发生的是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3)反应釜中,石灰石加入前,将其粉碎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充分。反应釜中发生的是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2SO4+CaCO3=CaSO4+H2O+CO2↑ 。
    21. Fe、Cu H2 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 过滤 引流 蒸发浓缩或加热浓缩 64 >
    【详解】(1)向含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固体A中含有过量的铁和反应生成的铜,故填:Fe、Cu;
    向固体A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气体X为H2;
    (2)步骤①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操作a实现了固液分离,是过滤;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4)系列操作是把溶液转化为硫酸亚铁晶体,故包含的操作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由表可知,温度大于64℃时,得到的是FeSO4·4H2O,故冷却结晶温度最高不要超过64℃;
    (5)因为回收过程中,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故理论上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原废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
    22.(1) 常量 CaO+H2O=Ca (OH)2
    (2) H2O 复分解反应
    (3)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4) 35 乳酸钙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5)20
    【详解】(1)蛋壳是生物活性钙源,人体所需的钙属于常量元素;反应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 (OH)2;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碳原子、钙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个数分别为6、1、14、8,反应后碳原子、钙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个数分别为6、1、10、6,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则2X中有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则X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②中“搅拌”的作用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4)由图2可知,35℃乳酸钙的产率最大,故灰分与乳酸反应时最佳温度是35℃;用乙醇洗涤粗产品而不用水洗涤的原因是乳酸钙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5)一瓶钙片中钙元素质量:200mg×180=36000mg=36g,一个鸡蛋壳中钙元素质量:5g×90%×40100=1.8g,制备这样一瓶钙片至少需要:36g÷1. 8g=20个鸡蛋壳。
    23. BaSO4 MgCl2+2KOH=Mg(OH)2↓+2KCl Ba(NO3)2 硝酸 加热浓缩 24 硝酸钾溶解度最小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详解】(1)硝酸钾粗产品含有MgCl2、Ca(NO3)2、NaCl、Na2SO4杂质,所以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硫酸钡,所以沉淀A的化学式为 BaSO4。
    (2)步骤②是氯化镁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KOH=Mg(OH)2↓+2KCl。
    (3)由于加入的硝酸钡过量,且碳酸钡是不溶于水的,所以步骤③加过量K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a(NO3)2和 Ba(NO3)2。
    (4)由于生成物为硝酸钾,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步骤④的试剂Ⅰ是硝酸,以便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系列操作包含 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根据如图2的溶解度曲线,降温结晶时温度宜降至 24℃以下,因为该温度以下 硝酸钾溶解度最小。
    故答案为
    (1)BaSO4。
    (2)MgCl2+2KOH=Mg(OH)2↓+2KCl。
    (3)Ba(NO3)2。
    (4)硝酸; 加热浓缩; 24; 硝酸钾溶解度最小。
    【点睛】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24.(1)A>B>C
    (2) Ag 蒸发结晶
    (3)Mn+H2SO4═MnSO4+H2↑
    (4) Cu+2AgNO3=CuNO32+2Ag 置换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银排在氢的后面,所以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由题意可知三种金属中只有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和A的盐溶液,所以我们判断A是Mn;金属B、C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含硝酸银的回收液中,过滤后得到金属C,说明金属C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金属B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知金属B的活动性大于金属C的活动性,又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银的前面,所以B是Cu,C是银。
    【详解】(1)由分析可知,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C;
    (2)由上述分析可知,C是银,化学式为:Ag,要想从A的盐溶液中得到A的硫酸盐晶体,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3)由上述分析可知,A是锰,锰在硫酸盐中锰元素显+2价,锰排在氢前面,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Mn+H2SO4═MnSO4+H2↑;
    (4)步骤②的反应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5. 使杂质完全去除 MgCl2+2NaOH=Mg(OH)2↓+2Na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5 Ba(OH)2 相等 相等 无法判断
    【详解】①方法一:
    Ⅰ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使氯化镁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使硫酸钠全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使剩余的氯化钡全部转化为碳酸钡沉淀,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的原因是使杂质完全去除。
    Ⅱ加入过量NaOH溶液,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
    Ⅲ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 。
    Ⅳ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甲同学所得的NaCl固体比粗盐样品中的NaCl的质量大,加入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时均有氯化钠生成,滤液中含有剩余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时,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均有氯化钠生成,则流程中增加NaCl质量的反应有5个。
    ②方法二
    Ⅰ提出该方法的同学认为:可用一种试剂X取代方法一中过量NaOH溶液和过量BaCl2溶液,达到提纯NaCl的目的,X的化学式为Ba(OH)2,因为氢氧化钡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
    Ⅱ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g(OH)2沉淀质量取决于氯化镁的质量,则两种方法中所得Mg(OH)2的质量相等;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aSO4沉淀质量取决于硫酸钠的质量,则两种方法中所得BaSO4的质量相等;
    方法一中生成碳酸钡的质量取决于剩余氯化钡的质量,方法二中生成碳酸钡的质量取决于剩余氢氧化钡的质量,因此无法判断两种方法中所得沉淀的质量关系。
    26.(1) BaCl2+MgSO4=BaSO4↓+MgCl2 漏斗 引流 NaCl
    MgCl2
    (2)蒸发
    (3)B
    (4)不一定
    【详解】(1)黄卤中的硫酸镁能与黑卤中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aCl2+MgSO4=BaSO4↓+MgCl2;操作Ⅰ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过滤操作,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是引流;黑卤与黄卤中的氯化钠不参加化学反应,则溶液A中含有NaCl,黄卤中硫酸镁能与黑卤中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镁,则A中还含有MgCl2;
    (2)敞锅熬盐的原理与蒸发结晶原理相同,都是通过加热将溶液中溶剂蒸干得到溶质;
    (3)A、粗盐中的氯化钠能溶于冰水,造成NaCl损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饱和的NaCl溶液不能溶解NaCl,可以溶解粗盐表面的杂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C、饱和的NaOH溶液能溶解NaCl,造成NaCl损耗,且冲洗粗盐时会使粗盐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饱和的BaCl2溶液冲洗粗盐,氯化钡能与杂质中的硫酸镁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氯化镁,从而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经花水冲洗完的精盐中除了NaCl外还可能含有少量未除尽的杂质,故精盐不一定是纯净物。
    27.(1) BaSO4 CO2

    相关试卷

    2024中考化学压轴专题训练-专题04推断类-框图推断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中考化学压轴专题训练-专题04推断类-框图推断题(含解析),共14页。

    2024中考化学压轴专题训练-专题03推断类-文字推断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中考化学压轴专题训练-专题03推断类-文字推断题(含解析),共14页。

    压轴题10 物质转化与推断-中考化学压轴题突破(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压轴题10 物质转化与推断-中考化学压轴题突破(全国通用),文件包含压轴题10物质转化与推断-中考化学压轴题突破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压轴题10物质转化与推断-中考化学压轴题突破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