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练(名校真题)
第07讲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拓展)-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练(名校真题)
展开
这是一份第07讲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拓展)-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练(名校真题),文件包含第07讲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拓展-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原卷版docx、第07讲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拓展-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2-23七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积薪①闻棋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②。既灭烛,闻主人媪③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东五南十二置子矣。”妇曰:“西八南十置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④。”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自以为不及也。至今棋图有焉,而世人终莫得而解矣。
【注释】①王积薪:唐玄宗时的著名棋手。②逆旅:旅店。③媪:老妇,下文“妇”的婆婆。④伏局:这局棋认输的意思。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既灭烛( )(2)可棋一局乎( )
(3)东五南十二置子矣( )(4)尔败矣( )
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积 薪 暗 记 明 日 复 其 势 自 以 为 不 及 也
3.翻译下列各句。
(1)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
(2)至今棋图有焉,而世人终莫得而解矣。
4.欧阳修的《卖油翁》语言简洁,内涵隽永,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本文亦如此,那么,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1. 已经,……以后 动词,下棋 放 你 2.积 薪 暗 记 / 明 日 复 其 势 / 自 以 为 不 及 也 3.(1)王积薪的棋艺有成就,自认为天下没有跟他匹敌的人。
(2)到现在两人对局的棋谱还留存世间,但是世人始终没有找到方法解开棋局。 4.示例:王积薪曾“自谓天下无敌”,但听了一对速媳的对葬之后,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或艺海无涯,学无止境:或强中更有强中手。)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熄灯以后。既:已经,……以后;
(2)句意为:和我下一局棋怎样?棋:名词动用,下棋;
(3)句意为:在东五南十二位置放棋子。置:放,放置;
(4)句意为:你输了。尔:你。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自以为不及也”意思是:王积薪把两人下棋的过程记在心里。第二天,复验那盘棋的局势,发现两人下棋用意之妙,都是他远远比不上的。“积薪暗记”主谓结构,应在“记”后停顿;“明日复其势”偏正结构,应在“势”后停顿;因此断句为: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自以为不及也。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功成:功业成功,这里指棋的功夫很高超。自谓:自认为。敌:对手。
(2)重点词语:至:到。有:存在。焉:兼词,于之,在世上。而:可是。莫:没有人。解:破解。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可知王积薪自以为棋艺功成,天下无敌,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自以为不及也”店主婆媳不仅能在暗夜说棋,而且每招每势都是王积薪所不及,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艺无止境、因而“学”亦无止境恶道理。据此可谈,强中更有强中手,在任何环境中都要虚心,要向内行人多多学习,有一点本领不要骄傲自满等。
【分析】参考译文
王积薪下棋的功夫很高超,自认为天下没有敌手。有一次他到京城去,路上借个小旅馆过夜。熄灯以后,听见旅馆老板老婆婆隔了墙壁叫她的媳妇,说:“今夜气候温和,没有什么消磨时光,和我下一局棋怎样?媳妇回答说:“好。”老婆婆说:“我在第几道下了一子。”媳妇说:“我在第几道下了一子。”这样轮流说,各下了几十子,老婆婆说:“你输了!”媳妇说:“是我输了。”王积薪把两人下棋的过程记在心里。第二天,复验那盘棋的局势,发现两人下棋用意之妙,都是他远远比不上的。到现在两人对局的棋谱还留存世间,但是世人始终没有找到方法解开棋局。
(22-23七年级下·江苏盐城·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予所居先人之敞庐,西为小圃,有池焉,老屋数椽①在其北。余宦游三十馀年无长物,唯书数千卷庋②置其中,辄取乐天池北书库之名名之。池上有亭,形类画舫曰石帆者,予暇日与客坐其中,竹树飒然池水清澈可见毛发③,顾而乐之,则相与论文章流别,晰经史疑义,至于国家之典故,名臣大儒之嘉言懿行。儿辈从旁记录,日月既多,遂成卷轴。一日,乃出鼠蠹④之馀,尽付儿辈,总次第为一书,凡二十六卷。藏之家塾,示吾子孙,大之可以畜⑤德,小亦可以多识。
(王士镇《池北偶谈·序》,有删节)
【注】①椽: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②庋(ɡuǐ):放置,收藏。③毛发:(水下)植物生长的丝状物。④蠹(dù):蛀蚀器物的虫子。⑤畜:培养。
5.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竹 树 飒 然 池 水 清 澈 可 见 毛 发
6.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只写词义。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儿辈从旁记录,日月既多,遂成卷轴。
(2)藏之家塾,示吾子孙。
8.王士镇与刘禹锡虽身居“敝庐”“陋室”,但都表现出高贵的精神品质。请概括两者精神品质的共同点,并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作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答案】5.竹树飒然/池水清澈/可见毛发 6. 名:命名 暇:空闲 嘉:美,美好 凡:总共,共。 7.(1)儿辈们就跟在旁边记录,时间已经很久了,就(逐渐)形成卷轴。(2)把它(书)藏在私塾里,(留着)给我的子孙们看。 8.安贫乐道(志趣高雅)。王士禛为官多年,却仍居“敝庐”,家无余财,只有几千卷书;闲暇时与友人赏景论文,乐在其中。刘禹锡虽身居“陋室”,却没有放弃自身的品德修养:淡泊名利,结交鸿儒,抚琴读经,怡然自得。
【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结合“竹树飒然池水清澈可见毛发”分析,“竹树飒然”是主谓短语,故在“然”后断句;“池水清澈”是主谓短语,故在“澈”后断句;再结合句意“竹子和树木随风沙沙作响,池水清澈,可以看见头发”可断句为:竹树飒然/池水清澈/可见毛发。
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①句意:就用乐天池北书库的名称命名它。结合【词类活用法】可知,“不蔓不枝”中的“蔓”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横生枝节;故“名”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命名;
②句意:我闲暇的时候和客人坐在里面。目不暇接:眼睛已经没有空闲时间看别的了。结合【成语推断法】可知,“暇”是空闲之意;
③句意:有名的臣子和大学者好的言语和美好的行为。结合【语境推断法】可知,此句是说名臣大儒们的言行,故“嘉”意为美,美好;
④句意:总共二十六卷。结合【查阅字典法】可知,“凡”的释义有“①概要,大略;②平常,平庸;③尘世,世俗;④总共,共”,故“凡二十六卷”中的“凡”是第④种释义,“总共,共”之意。
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从(跟随),日月(时间),既(已经),遂(于是)”要理解正确;
(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示(给……看)”要理解正确。
8.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予所居先人之敞庐”“余宦游三十馀年无长物,唯书数千卷庋置其中”“予暇日与客坐其中,顾而乐之,则相与论文章流别,晰经史疑义,至于国家之典故,名臣大儒之嘉言懿行,大之可以畜德,小亦可以多识”可知,作者为官三十多年,却仍居在“先人之敝庐”,家无余财,只有几千卷书;闲暇的时候和客人坐在小亭里,看着感到很快乐,(和客人)共同讨论文章的流派、派别,分析经书史籍存在的争议,以及国家典籍和旧的事物,历代因袭和变革,有名的臣子和大学者好的言语和美好的行为,从大的方面可以培养德行,小的方面可以增长见识。由此可知,作者志趣高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节操;
结合【链接材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结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知,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平时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据此概括作答。
【分析】
参考译文:
我所居住的是父辈简陋的房子,西边是一个小的种植蔬菜瓜果花木的园子,还有池塘,几间老屋子在池塘的北面。我当官三十多年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几千卷书放置在屋子中,就用乐天池北书库的名称命名它。池塘上有亭子,形状像画舫叫石帆,我闲暇的时候和客人坐在里面,竹子和树木随风沙沙作响,池水清澈,可以看见头发,看着感到很快乐,(和客人)共同讨论文章的流派、派别,分析经书史籍存在的争议,以及国家典籍和旧的事物,历代因袭和变革,有名的臣子和大学者好的言语和美好的行为。儿子辈的跟在旁边记录,时间已经很长了,就成了卷轴。一天,竟然出现了老鼠、蛀蚀器物的虫子(吃)剩余(的痕迹),(把卷轴)全交付儿子辈,都按照次序制作一本书,总共二十六卷。藏在私塾里,(用来)给子孙看,从大的方面可以培养德行,小的方面可以增长见识。
【链接材料】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22-23七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史某好弈,自诩曰:“某生平无败局。”人皆神之,太史亦以弈秋①自命。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或请。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与弈者。
及病笃,其子跪床前曰:“愿得大人密谱。”太史曰:“痴儿,吾何尝有谱。”子曰:“若无密谱,何以不败?”太史曰:“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言讫,溘然长逝。
【注释】:①弈秋:古代下棋高手。
9.解释下列加点字。
(1)人皆神之:
(2)或请:
(3)及病笃:
(4)言讫
10.用“/”标出两处朗读停顿。
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
11.翻译下列句子。
(1)每袖手于侧,时颔之,时摇手。
(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活板》)
12.《卖油翁》中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本文中太史某“时颔之”,他们“颔之”的理由各是什么?太史某的故事对你有何启发?
【答案】9. 神:以……为神,认为……很神奇 或:有人 及:到,等到 讫:完毕 10.必 曰 有 谱/吾 以 三 字 教 汝/ 曰“不 对 局”。 11.(1)他总是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边观看,一会儿(或:时而)点头,一会儿摇手。
(2)两块铁板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12.卖油翁只是对陈尧咨微微点了点头,表明他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略微赞许,没有认为多了不起;太史某点头则是故弄玄虚,让别人误认为他棋艺高超。启发:要亲自实践,不能爱慕虚荣。(或:不要轻易被貌似强大的对手吓倒;人应该有真才实学,不要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解析】9.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
(1)句意:人人都把他当作神奇的人。神:以……为神,认为……很神奇。
(2)句意:(如果)有人请他下一局。或:有人。
(3)句意:等到他病得很严重了。及:到,等到。
(4)句意:话说完。讫:完毕。
10.本题考断句。
这句话意思是:如果你一定认为我有谱,那我就教你三个字,是“不对局(不要和人下棋)”。“吾”是主语,“不对局”指前面“三字教汝”;
结合句意断句为: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
11.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注意关键词:
(1)袖手:把手笼在袖子里;时,一会儿、时而;颔:点头。
(2) 更互:交替,轮流。就:完成。
12.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及启发。
结合《卖油翁》中“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分析,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表明他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略微赞许,没有认为多了不起;
乙文“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其深浅”,别人下棋时,太史某总是在旁边观看,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手,好像他的举动中存在着什么深刻的含意,大家都猜不出他的道行深浅。结合“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理解,太史某点头则是故弄玄虚,让别人误认为他棋艺高超。
这启发我们:要有真才实学,不要故弄玄虚;也不要轻易被貌似强大的对手吓倒。
【分析】参考译文:
太史喜欢下棋,自己吹嘘说:“我一生从没有输过棋。”人人都把他当作神奇的人,太史也把自己命名为弈秋。别人下棋时,他总是在旁边观看,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手,好像他的举动中存在着什么深刻的含意,大家都猜不出他的道行深浅。(如果)有人请他下一局,他就淡淡一笑,潇洒地离去,好像不屑于和这样的人下棋。
等到他病得很严重了,他的儿子跪在床前说:“我想要得到父亲你的精华棋谱。”太史说:“傻孩子,我哪里有棋谱。”儿子说:“如果没有,哪能做到不败?”太史说:“如果你一定认为我有谱,那我就教你三个字,是‘不对局(不要和人下棋)’。我一生都不和别人下棋,因此一生也没有输过一局。”说完,去世了。
(22-23七年级下·江苏淮安·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维字摩诘,事母崔氏以孝闻。居母丧,柴毁骨立,殆①不胜丧。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辋口,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临终之际,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有删改)
【注释】①殆:几乎。
13.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好 事 者 集 乐 工 按 之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事母崔氏以孝闻:
②不衣文彩
③维弟兄俱奉佛
④舍笔而绝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维尤长五言诗。
(2)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
16.《田园乐七首·其六》诗中有画,充满禅意,你能从上面的文章中找到原因吗?
【答案】13.好事者/集乐工/按之。 14.①事:侍奉; ②衣:穿; ③俱:全,都;④舍:舍弃,放下。 15.(1)王维尤其擅长五言诗;(2)(王维)曾经收集他在田园所写/作的诗,取名为《辋川集》。 16.①王维喜爱自然;②王维富有才华,擅长诗歌,也擅长画画。③王维信奉佛教,生活得颇有禅味。
【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意为:好事者召集乐工来演奏。
“好事者”作整个句子的主语,“集乐工”和“按之”是连谓短语;故三者之间应彼此断开;故断句为:好事者/集乐工/按之。
1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①句意为:奉养其母亲以孝见称。事:侍奉;
②句意为:不穿华美的衣服。衣:穿;
③句意为:王维兄弟都信佛。俱:全,都;
④句意为:扔下笔便去世了。舍:舍弃,放下。
15.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重点字词:
(1)尤:尤其;长:擅长;
(2)尝:曾经;聚:收集;为:作;号:取名;本句为省略句,注意添加主语:王维。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文章第二段“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可知,王维擅长写五言诗,书画更是极其神妙,笔迹措思,能够让诗和画相融合,由此可体现他的作品“诗中有画”;
根据第三段“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可知,王维信奉佛教,饮食起居充满禅意,下朝之后,也以禅诵为要,由此可见他的生活也充满禅意。
根据第三段“在辋口,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可知,在辋口,王维和好友泛舟往来,弹琴赋诗,吟咏歌唱,足见他喜爱这种惬意的生活,喜爱自然美景,由此体现他的禅心。
【分析】参考译文:
王维,字摩诘,奉养其母亲以孝见称。在为母亲服丧之中,他骨瘦如柴,几乎不能忍受哀伤的打击。
王维以诗名著称于开元、天宝年间,兄弟在两都做官,凡是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恭迎他,宁王、薛王待他如同师友。王维尤其擅长五言诗,书画更是极其神妙,笔迹措思,和造化相参,而创立画意经营图绘,就有所不足,至于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于天机,不是一般绘画的所能企及了。有人得到《奏乐图》,不知道奏的是什么,王维看后说:“这是《霓裳》第三叠第一拍。”好事者召集乐工来演奏,一点也不差,都佩服他的精思。
王维兄弟都信佛,平时经常吃蔬菜,不吃荤血,到晚年长斋,不穿华美的衣服。在辋口,和道友裴迪泛舟往来,弹琴赋诗,歌咏整天。曾汇集他在田园所作的诗,称为《辋川集》。在京师时每天给十几位僧人施斋饭,以玄谈为乐,斋中没有别的,只有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专心禅诵。临终之际,给平生亲友作告别书几幅,大都是勉励朋友信佛修心的意思,扔下笔便去世了。
(22-23七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①,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②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③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选自《郑板桥集》)
【注释】①没没墨墨:意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②仄径:狭窄的小路。③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17.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18.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俗 客 不 来 良 朋 辄 至 亦 适 适 然 自 惊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2)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20.结合《陋室铭》,说说刘禹锡与郑板桥在生活情趣上有哪些相同点。
【答案】17. 使……劳累 只,只是 空闲 长;高(填写③也对) 18.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 19.(1)有平时没有准备(好)的生僻字,立即刻制它。
(2)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民的,而不是供那些贪图安乐享受的人。 20.(1)环境清幽。《陋室铭》中居室环境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选文中居室环境为“窗里幽兰,窗外修竹”。(2)交往人物均为雅士。《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选文“俗客不来,良朋辄至”。(3)居室主人从事的活动都情趣高雅。《陋室铭》中居室主人“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选文中居室主人“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画兰画竹画石”。
【解析】1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句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
(2)“惟吾德馨”句意: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惟:只、只是。“惟劳苦贫病之人”句意:只有劳苦贫病的人。惟:只、只是。
(3)“目不暇接”意思是:眼睛已经没有空闲时间看别的了;暇:空闲。“忽得十日五日之暇”句意:偶然得五天十天的空闲。暇:空闲。
(4)根据查阅词典的方法可知选③。“窗外修竹”句意:窗外是高大的竹子。修:长,高。
1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没有俗气的客人来打扰,高雅的好友总是到访,快乐地自我吃惊这样的日子太难得了。
故断为: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
19.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奇字:生僻字;素:向来;旋:立即;
(2)以:来;慰:慰劳;劳人:劳苦的人民;安享:安乐享受。
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与选文“窗里幽兰,窗外修竹”可知,居室周围环境都是清幽雅静的;
根据《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选文“俗客不来,良朋辄至”可知,两人交往的都是高雅之士;
根据《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与选文“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画兰画竹画石”可知,两人的爱好高雅。
【分析】参考译文:
三间茅草屋,十里满春风,窗里是幽雅的兰花,窗外是高大的竹子。这是何等风雅的趣味啊,但是安享此景的人却不知道。糊糊涂涂,混混沌沌,根本不懂乐趣在哪里。只有劳苦贫病的人,偶然得五天十天的空闲,关闭柴门,清扫竹径,赏香兰,饮清茶,偶尔有微风细雨,润泽竹篱小径;没有俗气的客人来打扰,高雅的好友总是到访,快乐地自我吃惊这样的日子太难得了。凡是我画的兰竹石,是用来慰劳天下的劳苦之人的,而不是供那些贪图安乐享受的人。
(22-23七年级下·江苏泰州·期末)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县主簿。县依沭水,乃职方氏①所书“浸曰沂、沭”者,故迹漫为污泽②,括新其二坊③,疏水为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千顷。
迁④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日官⑤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招卫朴造新历,募天下上太史占书,杂用士人,分方技科为五,后皆施用。
时赋近畿⑥户出马备边,民以为病,括言:“北地多马而人习骑战,犹中国之工强弩也。今舍我之长技强所不能何以取胜。”又边人习兵,唯以挽强定最,而未必能贯革,谓宜以射远入坚为法⑦。如是者三十一事,诏⑧皆可之。
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⑨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者旧出处⑩,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沈括传》,有删改)
【注释】①职方氏:周代官名。掌天下地图与四方职贡。②污泽:停滞不流的沼泽。③坊:堤防。④迁:升任。⑤日官:古代掌天象历数之官。⑥畿:都城四周的地区。⑦法:标准,准则。⑧诏:皇帝降诏。⑨纪:记录下来。⑩朝廷故实、者旧出处:朝廷中的典故事实,故旧老臣的进退。
2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乃职方氏所书( )
②括新其二坊( )
③谓宜以射远入坚为法( )
④括博学善文(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父任为沭阳县主簿
A.不用则以纸贴之(《活板》) B.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C.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活板》) D.投以骨(《狼》)
2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停两处。
今舍我之长技强所不能何以取胜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2)如是者三十一事,诏皆可之。
24.沈括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通才”。请你结合选文内容,概括他具有哪些方面的才能。
【答案】21. 写 翻新或重新修筑 应该 擅长,善于 B 22.今舍我之长技/强所不能/何以取胜 23.(1)(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2)(沈括)提出像这样的意见三十一件,(皇帝)都降诏同意实行。 24.①民生:主持治理沭水的工程,修筑渠堰;②天文:研究天文、历法,改进仪器;③政治:善用人才,改善机构设置;④军事:精心研究兵器、战略战术;⑤文学:多有论著传于世。
【解析】21.(1)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是职方氏所写的。书:写;
②句意:沈括重新修筑两条堤防。新:翻新或重新修筑;
③句意:沈括说应该以射出远近的距离和射入硬物的程度作为考核的标准。宜:应该;
④句意:沈括学识广博,善于写文章。善:擅长,善于。
(2)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
以父任为沭阳县主簿:因为父荫得官为沭阳主簿。以:连词,因为;
A.介词,用;
B.连词,因为;
C.连词,用来:
D.介词,把;
故选B。
22.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本句句意为:现在不用(放弃)我们擅长的技术(强弩),勉强去做不擅长的事,怎么能够取得胜利。根据句意可划分为:今舍我之长技/强所不能/何以取胜。
23.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重点词语:
(1)更互用之,相互交替使用;瞬息,很短的时间;可就,就可以完成。
(2)如是者,像这样;诏皆可之,皇帝都降诏同意实行。
24.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①民生:根据首段“故迹漫为污泽,括新其二坊,疏水为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千顷”可知,沈括主持治理沭水的工程,修筑渠堰;
②天文:根据第二段“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可知,沈括改进仪器;
③政治:根据第二段“招卫朴造新历,募天下上太史占书,杂用士人,分方技科为五,后皆施用”可知,沈括善用人才,改善机构设置;
④军事:根据第三段“又边人习兵,唯以挽强定最,而未必能贯革,谓宜以射远入坚为法”可知,沈括精心研究兵器、战略战术;
⑤文学:根据第四段“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者旧出处,传于世”可知,沈括学识广博,善于写文章,多有论著传于世。
【分析】参考译文:
沈括,字存中,因为父荫得官为沭阳主簿。沭阳县靠着沭水,是职方氏所写的“浸曰沂、沭”的地方。早先的河道漫衍为停滞不流的沼泽,沈括重新修筑两条堤防,疏浚水流为一百条水渠九个水坝,得到上等好田地七千顷。
升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天文历算的官员都是市井间庸俗商贩,对于天文现象、天体图象和天文仪器,大多浑然不懂。沈括开始设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招来卫朴修造新历法,向全国各地募集上献太史占书,参杂使用士人,分方技科为五部分,这些办法后来都被采用施行。
当时朝廷要京城附近地区的百姓每户出马充作赋税以保卫边境,百姓把这当作灾难。沈括说:“北方地区马多而且人们熟悉骑马作战,好比是中原人擅长使用强弩,现在不用(放弃)我们擅长的技术(强弩),勉强去做不擅长的事,怎么能够取得胜利。”另外边境地区的人练习打仗,只以拉开弓的强度来确定高下,但未必能贯穿皮革,沈括说应该以射出远近的距离和射入硬物的程度作为考核的标准。沈括提出类似的意见三十一件,皇帝降诏都同意实行。
沈括学识广博,善于写文章,对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没有不通晓的,都有著作论述。他又把平时当宾客谈论的事记录下来编成《笔谈》一书,大多记载朝廷中的典故事实、故旧老臣的进退,流传于世。
(22-23七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小周读完诗歌,将杨士奇《游东山记》推荐给小杨,请你和小杨一起阅读。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隐溪乘小肩舆,余与立恭徒步。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傍有磐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不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手一卷坐庭中盖齐丘《化书》。延余两人坐。一媪捧茗盌饮客。牗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杨士奇《游东山记》)
25.小杨遇到了四个生词,请你帮助他写出正确的义项。
(1)是岁三月朔
(2)携童子四五人
(3)一叟可七十余岁
(4)类饮酒者
26.小杨不太清楚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停顿,请用“/”帮他断句。(限2处)
手 一 卷 坐 庭 中 盖 齐 丘 《化书》
27.请帮助小杨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8.小杨认为杨士奇在东山遇到的数间茅屋,是真正的“陋室”,你是否认同?请联系本文,并结合刘禹锡的《陋室铭》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25.是:这;携:带着(携带);叟:老人;类:像 26.手 一 卷/坐 庭 中/盖 齐 丘 《化书》 27.(1)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香气飘拂沾染衣裳不时可以闻到,动物和鸟的叫声各不相同)
(2)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28.不认同。此处有山岗,有良田,环境优美;此地与外界隔绝,宁静幽远,无俗事的烦扰;茅屋的主人年事已高却热衷读书,志趣高雅。
【解析】2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这年三月初一。是:这。
(2)句意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着(携带)。
(3)句意为: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叟:老人。
(4)句意为:好像是会饮酒的人。类:像。
2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本句意思是:手里拿着一卷书,坐在庭院中,原来是齐丘的《化书》。因此断句为:手一卷/坐庭中/盖齐丘《化书》。
27.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
(1)不一类:各不相同。
(2)可爱:值得喜爱的。蕃:多。
28.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过小冈,田畴不衍弥望”写此处有山岗,有良田,环境优美;与《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环境不同。“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写此地与外界隔绝,宁静幽远,无俗事的烦扰;《陋室铭》中,虽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但是作者仍处于官府的俗事之中。“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手一卷坐庭中盖齐丘《化书》”写茅屋的主人年事已高却热衷读书,志趣高雅;与《陋室铭》“调素琴,阅金经”志趣也略有不同。
【分析】参考译文: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个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还没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深处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青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手里拿着一卷书,坐在庭院中,原来是齐丘的《化书》。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一位老妇人端茶给我们喝。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了。
(22-23七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汪容甫先生行状①
王引之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②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③盐船阨④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⑤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
【注】①行状:类似人物传记的文体。②鬻yù:卖③仪征:扬州一地名。④阨:“厄”。⑤杭编修世骏:指的是翰林院编修官杭世骏。编修,一种官职名。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因遍读经史百家
(2)诗古文词日益进
(3)由是名大显
(4)事母以孝闻
3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
(2)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3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两处)
年 二 十 应 提 学 试 试 《射雁赋》第一
32.汪容甫身上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答案】29.于是,就;更加;这;侍奉(意对即可) 30.(1)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
(2)见先生写的这篇文,都感叹赞赏认为是奇才。 31.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 32.刻苦好学,体恤百姓(关心国事),孝顺,忠厚,重情重义。
【解析】29.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于是读完了经史百家之书。因:于是,就。
(2)句意:诗和古文词逐渐进步。益:更加。
(3)句意:因此名声大显。是:这;
(4)句意: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事:侍奉。
30.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1)奇字:生僻字;素:平实;备:准备;旋:随即。
(2)撰:写;咸:全,都;叹赏:赞叹、欣赏;以为:认为。
31.考查文言语句断句。
句意:二十岁,参加提学试,以《射雁赋》考取第一。
根据句意可断句为: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
32.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第一段“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写汪容甫因贫穷没书看时,便利用帮助书商卖书的机会读完经史百家之书。启发我们要勤奋好学;
第一段“仪征盐船陀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写汪容甫因渔船失火,烧死很多人,作《哀盐船文》,来哀悼他们。启发我们要关心国事;
第二段“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写汪容甫在贫穷的连饭也吃不上的时候,就卖文章供养母亲,在母亲身边伺候,不辞辛苦。启发我们作为子女要懂得孝顺父母。
【分析】参考译文: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从小失去父亲,爱好学习。因为贫穷不能买书,帮助书商在市场卖书,于是读完了经史百家之书,看过就能背诵。二十岁,参加提学试,以《射雁赋》考取第一,补附学生,诗和古文词逐渐进步。扬州江面某次渔船失火,烧死无数,先生作了《哀盐船文》,杭世骏为之作序,认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因此名声大显。当代的儒学大师如朱筠,卢文绍,见先生写的这篇文,都感叹赞赏认为是奇才。
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贫穷没有饭食,就卖文章供养母亲,在母亲身边伺候,不辞辛苦。他对那些老友旧交去世后家道衰落的,关心慰问超过生前,因为他的本性就是这样忠实厚道啊!五十一岁时,在杭州西湖之上去世。
(22-23七年级下·江苏泰州·期末)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石油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裛①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②,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③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予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裛(yì):同“浥”,沾湿。②淳漆:纯漆。③幄幕:帐篷。
33.请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4.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两处。
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
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36.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石油制墨比松木制墨有哪些优越性。
37.科学研究方法探索: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观察:土人以雉尾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
猜测:① (填原文)
实验:② (填原文)
使用: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
推测:③ (填原文)
启示:④
【答案】33. 靠近 少 只 熏黑,沾黑,染黑 34.试 扫 其 煤 以 为 墨/ 黑 光 如 漆/ 松 墨 不 及 也 35.(1)用纸条标记他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
(2)因为石油特别多,在地中产生无穷无尽,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 36.石油制成的墨更黑更亮,质量更好;用松木制墨,松木终有用完的一天,而石油则是无穷无尽的。 37. 予疑其烟可用 试扫其煤以为墨 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启示:科学成果的取得需要大胆猜想,细心观察,动手实验。
【解析】3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拿着靠近火烤它。依据上下文可以看出,“就火”的意思就是“靠近火”。就:靠近。
②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
③但当涉猎:只是应该粗略地阅读。但:只,只是。
④“墨”本是一个名词,但在句中,后面加了宾语“人衣”,因此变为一个动词,意思为:熏黑,沾黑,染黑。
34.本题考查断句。
根据句意“试着扫下它的尘,用来做成源墨,又黑又亮如同黑漆似的,用松木烟灰的墨比不上它”可以看出,“试扫其煤以为墨”是“墨”的制作方法,“黑光如漆”是它的颜色特点,“松墨不及也”是它的性能优势,它们中间要一一断开,因此全句断为: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
35.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要准确。
(1)以:用。帖:标记,动词。帖:标签,名词。
(2)盖:句首发语词,可译为“因为”。于:在。不若:不像。竭:用完,用尽。
3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结合“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可以看出,石油制成的墨更黑更亮,质量更好;
结合“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可以看出,用松木制墨,松木终有用完的一天,而石油则是无穷无尽的。
37.本题考查内容筛选与阅读启示。
①②:结合原文中的“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可知,我依据所见的“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推测“其烟可用”,因此,“试扫其煤以为墨”;
③:结合原文中的“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可知,我推测“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④:结合作者的观察“土人以雉尾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和推测“予疑其烟可用”“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可以看出,进行科学研究要仔细观察,大胆推测;结合作者的实验“试扫其煤以为墨”可以看出,科学研究还要注意把自己的推测进行实验、求证。
【分析】参考译文:
鄜州、延州的区域内有石油,过去说“高奴县出脂水”,就是说的这种东西。它产于水边,与沙石和泉水混杂在一起,缓缓地流出。当地人用野鸡尾毛做的刷子沾起它,把它收入瓦罐中,很像纯漆,燃烧起来如同麻杆一样,只是它的烟很浓,帐幕沾到它都变成黑色的。我猜测它的烟可以利用,试着扫下它的尘,用来做成源墨,又黑又亮如同黑漆似的,用松木烟灰的墨比不上它,于是就大量地制作,那标有“延川石液”的墨就是它。这种墨一定会在世间广泛流传,从我这里就开始使用它了。因为石油特别多,在地中产生无穷无尽,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现在齐鲁间的松林已被伐尽了,渐渐蔓延到太行、京西、江南一带,以前长满松树的山大半都已光秃秃的了。用烟尘制墨的人大概还不知道石油的烟尘可以利用吧。煤烟也很大,能染黑人的衣服。我随意地作了一首《延州诗》说:“二郎山下大雪纷纷,迅速地搭起帐篷学塞人。熏黑了白衣冬天还未尽,石油的烟啊多得像洛阳的灰尘。”
(22-23七年级下·江苏南通·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芙蕖①
清·李渔
①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②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③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④者也。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②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署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③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④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注】①芙蕖:荷花,又名莲花。②迨:等到。③徂:往,到。④资:钱财。这里指享受。
3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
有 风 既 作 飘 摇 之 态
3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芙蕖则不然( )
(2)亭亭独立( )
(3)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4)互芬齿颊( )
4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周敦颐《爱莲说》)
41.为突出芙蕖的可人,李渔着墨轻重适切。文章首先细致描摹芙蕖生长的各个阶段,详写芙蕖之 ,然后略写芙蕖之 、可口和 。
42.《芙蕖》与《爱莲说》都写莲,结合文中画线句和下面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方式的相同点和表达效果的不同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答案】38.有风/既作/飘摇之态 39. 这样 挺立的样子 停止 使…感到芬芳(芳香) 40.(1)到了花朵凋谢之后,(芙蕖)竟然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
(2)喜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后就很少有听说了。 41. 可目 可鼻 可用 42.都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文中画线句形象地刻画芙蕖凋谢后莲蓬挺立的形态,流露出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爱莲说》中的句子从不同方面刻画莲花的形象,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
【解析】38.本题考查句子断句。
句意:有风的时候就作出飘摇的姿态。“有风”是“作飘摇之态”的原因。“飘摇之态”是“既作”的宾语。
故可断为:有风/既作/飘摇之态。
3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句意:芙蕖就不是这样。然,这样。
(2)句意:在水中亭亭独立。亭亭,挺立的样子。
(3)句意:不到白露成霜的时候,它所能做的事不会停止。已,停止。
(4)句意:使人牙齿和脸颊香味芬芳。芬,使……感到芬芳(芳香)。
40.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及,到了。既,已经。乃,竟然。复,再,又。生,生出。
(2)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鲜,很少。闻,听说。
4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第一段“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句重点写芙蕖的“可目”,文字较多;“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署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几句介绍芙蕖的可鼻、可口、可用,文字较少。故第一空填:可目,第二空填:可鼻,第三空填:可用。
42.考查比较阅读。
从表达方式上来看,画线句与题目中给出的句子都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文中画线句用“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芙蕖凋谢后莲蓬挺立的形态。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题目中给出的句子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地展现了莲花高雅的风姿,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题目中给出的句子还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写莲花的风姿来象征君子不与世风同流合污,志洁行廉,通达方正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君子之风的倾慕和自己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
【分析】参考译文:
芙蕖和草本花卉好像稍有不同,在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无人问津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从初生的小荷叶出水那一天起,(小荷叶)就点缀在碧绿的的水面上。到了荷叶长大后,就又一天一天地长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有风的时候就作出飘摇的姿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袅娜的身姿,这样,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它那无穷的逸致情趣了。到花开的时候,(芙蕖)娇艳得像要滴下来,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到了花朵凋谢之后,(芙蕖)竟然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在水中亭亭独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荷叶一起耸立(在水上),不到白露成霜的时候,它所能做的事不会停止。这都是说它适合观赏啊。
嗅着香气宜人,有荷叶的清香,荷花特别的香味,(用它来)避暑,暑气就会因它而减退;(用它来)纳凉,凉气就会因它而产生。
说到它适合人们吃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牙齿和脸颊香味芬芳。
只有经过霜打的残枯的叶子,零落不堪,似乎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收藏起来,又可以在以后用来包裹东西。
(22-23七年级下·江苏宿迁·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鸭沼荷香
余生甫里,即以唐陆天随而得名。天随隐居不仕,自号甫里先生。殁后,亮节高风,里人思之不置。以先生生平固喜鸭,乃凿池沼,蓄白鸭数十头,于池畔另辟鸭舍,方塘如鉴,一水潆泗。
池种荷花红白相半清芬远彻,风晨月夕,烟晚露初,领略尤胜。每岁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祝生日。观荷之约,以花开为始,三日一会,肴核以四簋为度,但求率真,毋侈华靡,甫里本属水多,多菱关之属。沉李浮瓜,调冰雪藕之外,青红错杂,堆置盘中,亦堪解署。
余定莲为君子之花,具有四德:香清,韵远,品洁,色纯;乃不解阿谀者流,以高人静士之容。
(节选自清·王韬《漫游随录》)
【注】①陆天随:即陆龟蒙,唐朝文学家,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苏州甫里人。②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①沉李浮瓜:指冷食的瓜果。
43.用“/”为下面这句话断句。(限两处)
池 种 荷 花 红 白 相 半 清 芬 远 彻
4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以先生生平固喜鸭
(2)领略尤胜
(3)但求率真
(4)余定莲为君子之花千
4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方塘如鉴,一水潆泗。
(2)乃不解阿谀者流,以高人静士之容。
46.本文以感情为线索,由远而近,由人及物,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分析。
47.联系周敦颐的《爱莲说》,谈谈作者为何“定莲为君子之花”。
【答案】43.池种荷花/红白相半/清芬远彻 44.因为 格外 只 认为
45.①方形的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池水回旋其中。②作为洁身自好的隐逸之人,不理解阿谀奉承的一类人。 46.以“爱荷”/“赞荷”为线索,从远处的池沼、白鸭写到近处的优美清芬的荷花,让人心生惬意愉悦,开篇即言先生的亮节高风,到最后以花喻人,借莲花之美赞陆天随具有君子之德,从而点明主旨,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47.周敦颐以莲喻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君子。本文借莲花赞美陆天随具有君子之德。
【解析】43.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本句句意为:池中种着荷花,红色和白色的各一半,花开时荷花的清香向远方飘散。“池种荷花”是说明种植什么花,应断开;“红白相半”“清芬远彻”分别介绍颜色和香气,应断开;
故划分为:池种荷花/红白相半/清芬远彻。
44.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因为先生在世的时候喜欢斗鸭。以:因为;
(2)句意为:感觉特别优美。尤:格外;
(3)句意为:只求真心实意。但:只;
(4)句意为:我认定荷花是花中的君子。定:认为。
45.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方塘,方形的池塘;如鉴,像镜子一样;潆泗,回旋其中;
(2)句重点词语:解,理解;阿谀者流,阿谀奉承的一类人。
46.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余生甫里,即以唐陆天随而得名。天随隐居不仕,自号甫里先生。殁后,亮节高风,里人思之不置”的内容可知,开篇即言先生的亮节高风;
结合“乃凿池沼,蓄白鸭数十头,于池畔另辟鸭舍,方塘如鉴,一水潆泗”“池种荷花红白相半清芬远彻,风晨月夕,烟晚露初,领略尤胜”的内容可知,以“爱荷”“赞荷”为线索从远处的池沼、白鸭写到近处的优美清芬的荷花,让人心生惬意愉悦;
结合“余定莲为君子之花,具有四德:香清,韵远,品洁,色纯;乃不解阿谀者流,以高人静士之容”的内容可知,文章最后以花喻人,借莲花之美赞陆天随具有君子之德,从而点明主旨,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据此总结作答。
4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本文“具有四德:香清,韵远,品洁,色纯”及《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作者称“莲为君子之花”,是因为它洁身自好、香远益清、正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等。莲花喻指君子,作者本文借莲花赞美陆天随具有君子之德。
【分析】参考译文:
我出生在甫里,甫里就是因为唐代的陆龟蒙而得名。陆龟蒙隐居不做官,自号甫里先生。陆龟蒙去世后,他的高风亮节让同乡的人思念不已。因为先生在世的时候喜欢斗鸭,设有斗鸭圈,于是同乡的人就将斗鸭圈凿成池塘,养了数是只白鸭,方形的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池水回旋其中。
池中种着荷花,红色和白色的各一半,花开时荷花的清香向远方飘散,在有风的清晨有月的晚上,感觉特别优美。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一定邀请众英才,替荷花庆祝生日。观赏荷花的约定,从花开的那天开始,三天一次聚会,酒菜果品以四簋为限度,只求真心实意,不许奢华浪费。甫里本属水乡,多有菱角和芡实这类东西。冷食的瓜果,浪漫的消暑闲情的逸趣之外,青色红色的交错混杂,堆放在盘子中,也很能解暑。
我认定荷花是花中的君子,具有四种美德:香气清馨,韵味幽远,品性高洁,花色纯粹。作为洁身自好的隐逸之人,不理解阿谀奉承的一类人。
(22-23七年级下·江苏盐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道韫传(节选)
①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撤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
②凝之弟献之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①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②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③及遭孙恩之难③,举厝④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⑤所害,方命婢肩舆⑥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⑦。”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选自《晋书·列女传》)
【注释】①白:告诉。②步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③孙恩之难:起义军领袖孙恩起军反叛东晋。④厝:同“措”。⑤贼:对国家、人民、社会道德风尚造成严重危害的人,此指孙恩。⑥肩舆:乘坐轿子。⑦见杀:被杀。
48.用斜线“/”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凝 之 妻 谢 氏 字 道 韫 安 西 将 军 奕 之 女 也
49.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
5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贼又欲害之
A.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C.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D.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5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52.请模仿《三字经》的形式,分别用三个字概括二、三两段中有关谢道韫的事件。
谢道韫,能吟咏, ,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53.第③段画线句表现了谢道韫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简要分析。
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
【答案】48.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 49. (1)③ (2)急 (3)相比、比拟 (4)等到 50.C 51.(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2)孙恩虽然歹毒残暴,也被谢道韫的大义凛然而动容,竟不杀刘涛。 52. 巧论辩 勇杀敌(勇护孙)(概括事件,意对即可) 53.体现出谢道韫面对恶贼时勇于担当、舍身护孙的凛然正气。
【解析】4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凝之”是指王凝之,“凝之妻谢氏”点出妻子“谢氏”,“字道韫 ”交代妻子的“字”,二者分属不同的内容,故“氏”和“字”之间应断开;“……也”判断句标志,“安西将军奕之女也”意为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此处应为一个整体,故断句为: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
4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叔父谢安曾经把家人聚会在一起。根据查阅字典法,“尝”的意思为①吃;②经历;③曾经;故选③。
(2)句意:忽然间,雪下得紧了。暴风骤雨: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骤:急。可根据成语解词法,理解“骤”的意思为“急”;
(3)句意: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课内学过相同的句子,直接通过积累进行运用;拟:相比、比拟;
(4)句意:等到后来遭受孙恩作乱。及其家穿井:等到他家挖井。及:等到。可以根据课内学过的文章进行词义的迁移。及:等到。
50.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
例句:贼又欲害之:孙恩又想杀害他。之:代词,指谢道韫的外孙刘涛;
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句末音节助词,无意义;
C.代词,代指元方;
D.结构助词,译为“的”;
故选C。
51.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1)重点字词:未若:不如;因:乘、趁。
(2)重点字词:虽:虽然;为:被;乃:竟然。
52.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根据第②段“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可知,谢道韫能言善辩,可填“善辩论”。结合第③段“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可知,谢道韫英勇杀敌,大义护孙,可填“勇杀敌”。
5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此句的意思是:孙恩又想杀害他,谢道韫说:“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宁可先杀了我。”此句运用语言描写,生动地体现出谢道韫面对恶贼孙恩时,不仅没有退缩逃避,为了保护自己的外孙反而义正辞严地与孙恩进行辩驳,足以见她勇于担当、舍身护孙的凛然正气。
【分析】参考译文:
王凝之的妻子姓谢,字道韫,是安西大将军谢奕的女儿。聪明,有见识有才华,能言善辩。一次叔父谢安曾经把家人聚会在一起,忽然间,雪下得紧了,谢安问:“这大雪像什么呢?”谢安哥哥的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飞舞。”谢安非常高兴。
王凝之弟弟王献之曾经与客人谈论诗文,将要理屈词穷了,谢道温叫婢女告诉王献之说:“想替小弟弟解围。”于是放置青绫屏障把自己遮挡起来,申述王献之前面的议论,客人不能使她理屈。
等到后来遭受孙恩作乱,她举动自如,听说丈夫和几个儿子已经被孙恩杀害,就命令婢女抬着轿子拿着刀出门突围。乱兵一会儿就追上来,谢道韫亲手杀了几个乱兵,才被俘虏。她的外孙刘涛当时才几岁,孙恩又想杀害他,谢道韫说:“这事出在王家,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宁可先杀了我。”孙恩虽然歹毒残暴,也因谢道韫的大义凛然而折服,改容相待,竟不杀刘涛。
(21-22七年级下·江苏无锡·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浮生六记(节选)
沈复
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众议未定。芸(沈复的妻子陈芸)笑曰:“明日但各出杖头钱,我自担炉火来。”众笑曰:“诺。”
众去,余问曰:“卿果自往乎?”芸曰:“非也,妾见市中卖馄饨者,其担锅、灶无不备,盍雇之而往?妾先烹调端整,到彼处再一下锅,茶酒两便。”余曰:“酒菜固便矣。茶乏烹具。”芸曰:“携一砂罐去,以铁叉串罐柄,去其锅,悬于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亦便乎?”余鼓掌称善。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
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芸问曰:“今日之游乐乎?”众曰:“非夫人之力不及此。”大笑而散。
5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选文用散文的样式,真实地叙写读书人的生活之事。
B.选文中有对吴地风情样貌的描写,让读者读来身临其境。
C.第一小节写众人的商议,是为了表现赏花喝酒的高雅情趣。
D.选文表现出沈复和陈芸夫妻之间互为知音、情投意合的关系。
55.解释加点字。
①殊无意味
②或议就近觅饮者
③盍雇之而往
④余鼓掌称善
56.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 )
A.以铁叉串罐柄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B.非夫人之力不及此 水陆草木之花
C.各已陶然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D.大笑而散 濯清涟而不妖
57.翻译句子。
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
58.林语堂先生曾说沈复的妻子陈芸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她的可爱之处?
【答案】54.C 55. 根本/很 靠近 为什么不 好 56.B 57.第二天看花的客人们到了,我把原因告诉他们,众人都赞叹佩服。 58.①聪慧灵巧:租借卖馄饨者的锅灶,解决了大家对花热饮的难题;②富有生活情趣:与众人赏花、烹茶、饮酒,与丈夫志趣相投。
【解析】54.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C.有误,由“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可知,第一节写众人的商议,是为了表现众人欢乐情绪及对赏花的期待;
故选C。
55.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极无趣味。殊:根本/很;
(2)句意:有的商量在就近寻找饮酒地方。就:靠近;
(3)句意:咱们为何不雇佣他们去?盍:为什么不;
(4)句意:我鼓掌称好。善:好。
56.考查文言虚词。
A.介词,用/连词,为了;
B.都是助词,的;
C.副词,已经/通“以”;
D.连词表修饰,不译/连词表转折,但是;
故选B。
57.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
明日:第二天;至:到;余:我;故:原因;咸:全,都;叹服:赞叹佩服。
58.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由“芸笑曰:‘明日但各出杖头钱,我自担炉火来’”、“芸曰:‘非也,妾见市中卖馄饨者,其担锅、灶无不备,盍雇之而往?妾先烹调端整,到彼处再一下锅,茶酒两便’”、“芸曰:‘携一砂罐去,以铁叉串罐柄,去其锅,悬于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亦便乎?’”等内容可知,租借卖馄饨者的锅灶,解决了大家对花热饮的难题,由此可见陈芸聪慧灵巧;
由“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芸问曰:‘今日之游乐乎’”等内容看可知,陈芸与众人赏花、烹茶、饮酒,与丈夫志趣相投。由此可见其热爱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分析】参考译文:
苏州城有南园、北园二处,油菜花开时我们要去游玩欢聚。苦于附近没有酒家饮店,只好携带食品盒而去。对花冷饮,极无趣味。有的商量在就近寻找饮酒地方,有的建议看完花返回来饮酒,但是都觉得不如对着花趁热饮酒痛快。大家商量未定,芸则笑着说:“明日只要各自掏出买酒钱,我自会挑着炉火过来的。”大家也都笑着说:“可以!”
朋友们走后,我问:“你果然自己挑着炉火去么?”芸说:“不是的,妾看见市场上有卖馄饨的,他们都挑着锅碗、炉火,无不齐全,咱们为何不雇佣他们去?妾先将烹调的菜肴准备周全,到了油菜地后再下锅,这样趁热喝茶、吃酒菜,不是都可以方便了?”我说:“酒菜固然是方便了,可煮茶却缺少烹煮的工具呢!”芸说:“带一个砂罐去,用铁叉串在罐的把柄上,拿去锅后悬挂炉灶上,加柴火煎茶不是也方便了?”我鼓掌称好。街头有个姓鲍的人,靠卖馄饨为业,我们用一百钱雇佣他,约定明日午后在油菜地见面,姓鲍的答应了。
第二天,看花者都到齐了,我将事情缘由告诉了他们,大家都表示叹服。饭后共同赶去,并带上坐垫,在南园选择柳荫下团团围坐。先是烹茶,喝完之后再暖酒做菜。当时风和日丽,遍地油菜花一片金黄,看花者青衫红袖,行走于田间小路上;蜂蝶乱飞,令人不饮自醉。继而酒肴皆熟,大家便坐地大嚼起来。那个担馄饨的言谈不俗气,我们拉他一起饮酒。游人见了我们,都羡慕我们的奇思异想。过了片刻,喝过酒吃过饭的杯子,盘子杂乱的摆放着。而喝酒的人都已经微醉了,有的人坐着,有的人躺着,有的人大声歌唱,有的人仰天长啸。红日将要落山时,我又想吃粥了,担馄饨的立即去买米来煮,吃饱了才回去。此时,芸问各位:“今日之游,都快乐么?”大家都说:“今天如没有夫人献计献策出力,就达不到这种快乐开心的效果!”事后,大家都笑着分散了。
(21-22七年级下·江苏盐城·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孔子欲居九夷①,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②以罪谪③龙场,龙场,古夷蔡④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⑤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⑥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⑦之以卉药,琴编图史⑧,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⑨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节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
[注]①夷:我国东南少数民族。②守仁:王阳明。③谪:降职或远调。④蔡:周时国名。⑤上国:国都。⑥郁:阻滞。⑦莳:栽种。⑧琴编图史:这里指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⑨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
59.用斜线(“/”)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一处)
而 予 处 之 旬 月 安 而 乐 之
6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欲居九夷
(2)始予至
(3)予尝圃于丛棘之右
(4)因名之曰
6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古夷蔡之外
A.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B.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C.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D.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6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
63.根据选文与《陋室铭》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答案】59.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60.(1)居住(2)到(3)曾经(4)命名 61.B 62.(1)品德高尚的人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2)(我)迁到东峰,就着(靠近)石洞住下,又阴暗潮湿。 63.①居住环境优美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③生活情趣高雅 ④琴编图史
【解析】5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句话的意思是:然而我在此地生活了十个月,过得安宁而快乐。故断句为: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60.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词语解释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
(1)“欲居九夷”的意思是:想居住在九夷。居:居住。
(2)“始予至”的意思是:我刚来的时候。至:到。
(3)“予尝圃于丛棘之右”的意思是:我曾在丛棘的后边开园种菜。尝:曾经。
(4)“因名之曰”的意思是:因此命名为。名:命名。
6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之”字的用法。例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
A.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B.结构助词,的;
C.代词,指版印书籍;
D.代词,指卖油翁;
故选B。
6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居,居住;何,什么;陋,简陋。
(2)于,到;就,靠近;阴,阴暗;湿,潮湿。
63.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和《何陋轩记》“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种上桧柏、竹子遮蔽它,又栽上芍药等花卉)都写出了居住的环境优美;
从《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和《何陋轩记》“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可以看出主人交往人物不俗;
从《陋室铭》中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弄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心)可以看出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何陋轩记》中的“琴编图史”(摆上琴书和围册史书)也可看出王阳明生活情趣高雅。
【分析】参考译文:
从前孔子想搬到九夷(偏远的地方)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偏僻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偏僻的呢?”我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从国都到这里,一定会嫌弃这里偏僻,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生活了十个月,过得安宁而快乐。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阻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后边开园种菜,老百姓纷纷砍伐木材,就在这地方建造了一座房子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遮蔽它,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围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偏远的地方,于是给房子取名为“何陋”,用来伸张孔子的话。
(21-22七年级下·江苏泰州·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①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底枝,其鷇②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③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之诚④,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去人大远,则其子有蛇鼠之扰。人既不杀,则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节选自苏轼《东坡杂记》)
【注】①武阳君:苏轼母亲程氏,死后封为武阳君。②鷇(kòu):雏鸟。③闾(lǘ)里间:乡里人。④不忮(zhì)之诚:以不嫉妒不憎恶的诚心(对待这些鸟雀)
6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众鸟巢其上( )
②数年间( )
③鸟去人大远( )
④由是观之( )
6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皆巢于底枝 于我如浮云(《十二章》)
B.翔集其间 其一犬坐于前(《狼》)
C.而能驯扰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D.闾里间见之 何陋之有(《陋室铭》)
66.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
则 其 子 有 蛇 鼠 之 扰
6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异时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68.选文最后一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案】64. 筑巢 几 很,非常 这,此 65.C 66.则/其子/有蛇鼠之扰 67.(1)那时鸟雀不敢靠近人,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更厉害。(2)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水带走呢? 68.人类不能以恶毒的方式或态度来伤害其它动物,要善待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人之间要友善相处,互相信任;统治者要善待百姓,施行仁政。
【解析】6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许多鸟在上面筑巢。巢:筑巢。
②句意:几年之间。数:几。
③句意:鸟距离人很远。大:很、非常。
④句意:由此看来。是:这,此。
65.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
A.在,介词/介词,对、对于;
B.代词,指代书室前/代词,其中的;
C.都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但是、却;
D.代词,代指桐花凤鸟不怕人的奇事/宾语前置的标志词,不译;
故选C。
6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那么它们的孩子就会有蛇、鼠等的忧患。
“则”为连词,引出后文的内容,应在“则”后断一处;本句应在主谓间断句,“其子”为主语,“有”为谓语,应在“其子”后断一处;
故断为:则/其子/有蛇鼠之扰。
6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异时:那时;者:……的原因;以:因为;于:比;
(2)是:这;非:不是;木杮:木片;岂:怎能;为:被。
68.本题考查阅读启示。作者看待鸟雀和人的距离远近,“鸟雀去人大远,则其子有蛇鼠之扰。人既不杀,则近人者,欲免此患也”,表明小动物们是喜欢和人接近的;“由是观之,异时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而之所以出现不敢接近的情况,是因为人比蛇和鼠之类都可怕,表明人类不能以自然之长的居高心态来欺压其它动物,人与动物之间要和谐相处,整个自然界才能生机勃勃;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而人类在此象征着具有权力的统治者,鸟雀象征着百姓,启示我们统治者要善待百姓,施行仁政。
【分析】参考译文:
我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我的母亲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几年的时间下来,鸟雀们都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鸟巢里孵的小鸟低下头去都可以偷偷地看得到。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也有四五百只,在院子里飞翔、休息,这种鸟的羽毛是最为珍贵很难见得到的,但(这种鸟)却能很驯服不受干扰(地待在那儿),而且也不怕人,乡村里的人见到这种现象,都认为是很奇怪的事情。(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不外乎是(主人)对待这些鸟雀的诚心,得到了这些不同于人类的动物的信任。有乡间老人说:鸟雀的巢离人很远,那么它们的孩子就会有蛇、鼠等的忧患。人若不杀鸟雀,(它们)自然就亲近人,将免去这样的忧患。由此来看,那时鸟雀的巢不敢靠近人,真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的更凶恶。
文言语句
方法借鉴
释义
辄取乐天池北书库之名名之
【词类活用法】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名:
予暇日与客坐其中
【成语推断法】目不暇接
暇:
名臣大儒之嘉言懿行
【语境推断法】此句是说名臣大儒们的言行。
嘉:
凡二十六卷
【查阅字典法】①概要,大略;②平常,平庸;③尘世,世俗;④总共,共。
凡: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案牍之劳形
语境义推测:联系上下文推断。
(1)
(2)惟劳苦贫病之人
课内迁移:惟吾德馨
(2)
(3)忽得十日五日之暇
参考成语:目不暇接
(3)
(4)窗外修竹
查阅词典:①修饰②剪或削③长,高④修理,治理
(4)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
①持就火炀之(《活板》)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②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参考成语法:鲜为人知
③但烟甚浓
联系课内法:“但当涉猎”(《孙权劝学》)
④墨人衣
词性发生变化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叔父安尝内集
查阅字典法:①吃;②经历;③曾经;
(1) (填序号)
(2)俄而雪骤下
成语解词法:暴风骤雨
(2)
(3)撒盐空中差可拟
课内积累法
(3)
(4)及遭孙恩之难
课内迁移法:及其家穿井
(4)
共同特点
《陋室铭》
《何陋轩记》选文
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
交往人物不俗
②
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
③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03讲 语言表达-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练(名校真题),文件包含第03讲语言表达-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原卷版docx、第03讲语言表达-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02讲 文学文化常识(二考点)-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练(名校真题),文件包含第02讲文学文化常识二考点-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原卷版docx、第02讲文学文化常识二考点-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01讲 基础知识综合(多考点)6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练(名校真题),文件包含第01讲基础知识综合多考点6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原卷版docx、第01讲基础知识综合多考点6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