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智能多面手 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4.手势的魔力 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5. 让机器了解语言 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6. 古诗“我”来读 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7. 小小翻译家 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六年级下册第三课 我们一起写春联教学设计
展开内容来源:《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主题:我们一起写春联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通过体验智能软件和制作人工智能小程序,初步树立计算思维的信息素养。了解各类智能系统,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体验人工智能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教材分析
机器能不能思考,是判断一台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一个关键条件,本课在介绍图灵测试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编写写春联的实例程序初步感知机器模拟人类创作的功能,本节课的练习需要登录“爱熊智学空间”。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通过编写程序亲身体验机器模拟人类创作的功能,也是他们了解人工智能的第一步。由于在前几册的学习中已经学过积木式编程软件,因此,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4.学习目标:
目标一:了解图灵测试的过程;
目标二:学会使用“爱熊智学空间”;
目标三:能够编写机器写春联和写诗的程序;
目标四:掌握保存程序的方法。
5.教学重难点:
重点:编写机器写春联和写诗的程序。
难点:图灵测试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
①机器能思考吗?
②计算机怎样才算拥有了智能?
教师引出图灵测试,并通过网络资源介绍图灵测试和图灵测试的过程。
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给同学新奇感,顺利过渡到新课。
二
任务驱动
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识新积木
活动1:写春联积木
找一找“写春联”积木
活动2:诵读古诗
通过诵读感受三首诗的区别,并猜一猜哪个是人工智能创作的。
任务二:写春联
利用“爱熊图形化编程”中的“百度大脑”扩展插件写春联
1.将“写春联”积木中的参数“人工智能”改成其他内容,测试运行效果。
2.将“写春联”积木更换为“写诗”积木,参数不变,测试运行效果。
3.保存作品。
任务三:自由创作
自己设计不同主题,观察运行结果,体验人工智能创作的功能
学生在“爱熊智学空间”中找新积木。
学生齐诵古诗,感受三首古诗区别。
学生操作练习,对比效果。保存作品到桌面。
学生自由创作。
在学习任务和小组合作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习制作自己的小程序,并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水平。
三
畅想未来
想─想,说一说,假如未来的机器都具备了一定的思想,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对人类将产生什么影响呢?
畅想未来,讨论分享。
畅想未来,发挥想象
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图灵测试的过程;
认识了写春联积木。
回顾总结
五
板书设计
我们一起写春联
图灵测试
写春联积木
板书重点
强化理解
六
课后反思
反思得失
不断进步
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三课 我们一起写春联教案: 这是一份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三课 我们一起写春联教案,共3页。
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第四册下册二、设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第四册下册二、设计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 (B版)四年级上册第3课 查看与整理文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 (B版)四年级上册第3课 查看与整理文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演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