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智能多面手 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3.我们一起写春联 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5. 让机器了解语言 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6. 古诗“我”来读 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7. 小小翻译家 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四课 手势的魔力教案设计
展开内容来源:《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主题:手势的魔力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通过体验智能软件和制作人工智能小程序,初步树立计算思维的信息素养。了解各类智能系统,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体验人工智能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教材分析
智能机器与人的交流离不开人机交互。人机交互的方式很多,例如传统的鼠标、键盘。本课为体现人工智能的特点,采用“爱熊图形化编程”中的“视频侦测”扩展插件。通过编写实例程序,实现当摄像头侦测到物体位置的变化时,改变角色造型的功能,初步感知通过摄像头与机器进行交互的功能。为了与学生已有知识进行衔接,示例程序中使用的是学生学习过的积木:,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练习需要登录“爱熊智学空间”,使用“爱熊图形化编程”。
3.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让学生体验通过摄像头与机器进行交互,学生在前面已经使用过“视频侦测”中部分积木,能够理解示例程序中积木的用法。
4.学习目标:
目标一:了解人机交互的含义;
目标二:会使用“爱熊图形化编程”设计简单的人机交互程序;
目标三:掌握“视频侦测”扩展插件中各积木的用法。
5.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机交互的含义。
难点:“视频侦测”扩展插件中各积木的用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提问:
①他们在做什么事情呢?
②你能找出下面图片的共同特点吗?
教师引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顺势过渡到人机交互。
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给同学新奇感,顺利过渡到新课。
二
任务驱动
合作探究
任务一:讨论一下
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都有哪些?
你认为哪种操作属于人机互动?
任务二:控制造型
活动一:编程创作
利用“爱熊图形化编程”中的“视频侦测”扩展插件,通过挥手控制舞台中的角色变换造型。
1.将摄像头正确连接到计算机,或打开计算机的摄像头。
2.打开“爱熊图形化编程”,添加如图所示的“视频侦测”扩展插件。
3.将默认角色更换为含有多个造型的其他角色,比如小猴等。
4.设计“角色更换造型”程序,如图所示。运行程序后,在摄像头前挥手,测试效果。
活动2:讨论一下
图中的“25”能修改成其他数值吗?它对程序运行效果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问题并分享交流。
学生操作练习,在摄像头前挥手,测试效果
学生讨论交流
在学习任务和小组合作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习制作自己的小程序,并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水平。
三
畅想未来
想─想,说一说,百度一下传统人机交互和新型人机交互的区别,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百度搜索,讨论分享。
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人与计算机之间对话的各种操作;
知道了“视频侦测”扩展插件。
回顾总结
五
板书设计
手势的魔力
人机交互
传统人机交互和新型人机交互
板书重点
强化理解
六
课后反思
反思得失
不断进步
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5课 下载平台资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a href="/xx/tb_c40378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5课 下载平台资源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方法策略,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四课 手势的魔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a href="/xx/tb_c402628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课 手势的魔力教案设计</a>,共3页。
2020-2021学年5 十指飞舞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十指飞舞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