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练习试卷3 -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848325/0-17181275340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综合练习试卷3 -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848325/0-17181275340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综合练习试卷3 -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848325/0-17181275341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综合练习试卷3 -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练习试卷3 -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理解,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亲爱的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学校为同学们策划了一场“追光吧,少年!”毕业季活动。
一、在这次活动中,六年级1班举行了“知识大比拼”比赛,请同学们提前准备以下知识,明明邀请你一起完成。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孥孥(nǔ) 富裕(yù) 劲挺(jìnɡ) 宪兵(xiàn)
B.僧人(zēnɡ) 匍匐(fú) 任丘(rèn) 执拗(niù)
C.商业簿(bù) 褴褛(lán) 惆怅(chànɡ) 急遽(jù)
D.玉簪(zān) 笨拙(zhuó) 铁撬(qiā) 喉咙(ló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空虚 彻底 严俊 哀思
B.书藉 僻静 唯独 镜匣
C.慌凉 噪声 权利 龟裂
D.谎话 隐蔽 叮嘱 酬谢
3.明明准备将诗句分类,下列不宜放在“思念”主题类的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下列关于习俗寓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灯长开不关:寓意灯火通明
B.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C.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D.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气满满
5.下列四组词语,带点字或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重于泰山 霜叶红于二月花B.孰为汝多知乎 知己知彼
C.赴汤蹈火 四菜一汤 D.盈盈一水间 笑意盈盈
6.下列诗句中的事物和对应的品格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坚贞不屈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荷花——孤高傲世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刚正不阿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不向世俗献媚
7.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群乌合之众积极配合,取得了学校篮球比赛的冠军。
B.语文课上,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C.他去世后,子孙们将他送回了家乡,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D.我们见非洲人吃蚂蚁,太感惊奇,而导游却说,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8.关于读书方法,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组是( )。
A.可以在页面的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
B.特别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中,并把页码标注出来。
C.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可以不用过多了解。
D.读完整本书,可以写出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想法。
9.“折柳寄情”是中国独有的送别方式,下列古诗词中的“柳”与“送别”无关的一项是( )
A.绝胜烟柳满皇都 B.羌笛何须怨杨柳
C.客舍青青柳色新 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0.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景是外在的美丽,情是内在的美好,二者相互交融,才是真正的诗意。
A.雨后的花园,话多散发出阵阵清香,仿佛一幅画卷。
B.头顶上灰白的头发,好像带着一顶小毡帽。
C.天已近黄昏,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变成了一个红红的圆球。 D.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11.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他的速度如此之快,仿佛是光速的化身,可以在一瞬间穿越宇宙。
B.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居中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他的智慧像深海里的明珠,虽然隐藏的很深,但仍然熠熠生辉。
12.文化馆里布置了“书法展板”。同学们各抒己见,说的不恰当的是( )
A.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
B.结构严谨多端庄,平正宽绰。
C.横画粗而重,书画细而轻,富有变化。
D.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13.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B.③②⑤④①C.⑤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⑤
14.对下面这段话概括准确的是哪一项?( )
现在的原生家庭论很流行,很多人把自己性格上的种种缺陷都归咎于家庭。这个认识大体不错。但是他们忽略了自我塑造的可能性。自我塑造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读书。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由此来改变人格。曾国藩曾说,唯读书能改变气质。这很有道理。读书,特别是读好书,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脾气。爱读书的人,性格一般都比较沉静。当然,也有少数是例外。
A.读书可以塑造人格。 B.读书可以改变认知模式。
C.多数人性格缺陷源自原生家庭。D.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脾气。
15.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不同的表达中,你能体会到人物“心情烦闷”的一项是( )
A.我贪婪的享受着乡间清新的空气、多彩的田园风光和绝世的宁静。
B.他情不自禁抽了一个麦穗,双手揉搓,随即滚圆的颗粒就出来了,送到嘴里嚼着,香香的。
C.蝶舞蜂鸣,树影婆娑,二丫脚步轻快,朝着种满石竹花的小院子走走。
D.这明晃晃的太阳!这聒噪的蝉鸣!这凹凸的路面!他忍不住一脚踹飞了脚下的石子。
1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阅读长篇小说时,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以便阅读时随时查阅。
B.作即兴发言前要打好腹稿,理清想表达的意思,语气自然,还要注意说话的对象。
C.有些名著读起来比较难,不像流行读物那样通俗易懂。建议阅读删减版或白话版,这不妨碍我们对故事情节的掌握。
D.“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表达自己情感时可以在人、景、物中自然流露,也可以直抒胸臆,打动读者。
17.选择最合适的短句将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
有人说,信念是坚强的高山柏, ;信念是闪耀的北斗星, ;信念是清澈的沙漠泉, ;信念是不屈的脊梁骨, 。
①艰难困苦中支撑着纯洁高尚的灵魂 ②哀怨仇恨里滋润着干涸受伤的心灵
③血雨腥风中指引着奋勇前进的方向 ④风雨雷电中保持着向上挺立的姿态
A.④③①②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④②
(二)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5G”成为科技类的热门流行词汇。“G”是“Generatin的缩写,是“代”的意思。“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三大特点。有人说,5G时代是一个万物智能、万物互联的时代,对人类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
【材料二】材料四:清晨醒来,卧室的灯和空调自动开启。你来到卫生间,洗脸水已经自动调至适中的温度,数码牙刷记录并上传你的牙齿以及口腔的实时数据。你吃过早餐后,遥控你的汽车自动开到门口接你,汽车带着你自动行驶在马路.上,你在车上开始了视频会……以上便是未来5G生活可能会出现的场景。
【材料三】
18.5G技术的特点不包括( )
A.高速率 B.大容量 C.低时延 D.智能化
19.材料二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
A.列数据 B.举例子 C.作比较 D.打比方
20.从材料一道材料三,你明白了什么?( )
A.5G时代是一个万物智能、万物互联的时代。
B.5G给人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贡献。
C.从2G到5G通信技术的网络速率在不断提升。
D.5G技术比2G先进。
二、难忘小学时光,亮亮有很多话想对老师说,向老师告白。
时光如白驹过隙,眨眼间,六年的小学时光已逝,而原本zhì qì( )未消的你我,已是热血fèi téng( ),即将远航。敬爱的老师,当我们即将告别母校的时候,不禁想起您的话语:对未来,你可能有太多的kǒng jù ( )与jīng huáng ( ),但请你相信,只要我们始终保持lǐ zhì( ),勇敢的追逐梦想,那迎接我们的一定是míng mèi( )的阳光。
三、亮亮在活动中担任主持人,她在写主持稿中有些地方不确定,请你帮她改一改。
1.请用修改符号修改片段中的错误。(6处错误)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争当《美德少年》的活动。上个星期,学校已经即将公布了第三批名单。我班的王亮同学两次连续榜上有名。虽然同学们都夸耀他,而且他丝毫一点儿也不骄傲,说还要不断努力。
2.请你用上相同的的说明方法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句话。
一头近40吨重的鲸,约18米长,一条舌头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3.从下面的两个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
漫步在田野中 拉小提琴
4.口语交际:生活中有些场合,需要我们作即兴发言,请你根据下面的话题,把即兴发言的内容写下来。
在街上遇到别人在做调查,询问你对课外班的看法。
四、在小学六年时光里,同学们记住了很多美文佳句,光明小学六年级一班举行了“古诗文诵读”活动,明明和亮亮邀请你来完成闯关活动。
1.夜空中的明月最能激发游子的思乡之情,他们抬头望月,心早已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这样的情思正如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所写:“
, 。”也如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所写:“ , 。”
2.老师教育我们读书需要用心并下苦功夫,就引用“ ,
。”劝说少年不虚度光阴,珍惜时光,努力奋进,就引用《长歌行》中的诗句“ , 。”老师总是耐心教育学生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所说:“ , 。”
3.古人说:“诗中有画。”瞧,朱熹的《观书有感》中“ ,
。”是一幅清澈明净的方塘图;张继的《枫桥夜泊》中“ , 。”是一幅忧愁难眠图。
4.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学弈》中的一个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 。”
五、明明是个读书爱好者,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向大家推荐了外国名著。
一天,鲁滨逊在沙滩上,发现了人类的脚印和几堆人骨头。经过仔细考察,他发现附近的海上,住着吃人的土人。他非常害怕,只好格外地当心防备。有一天,他听见一阵骚乱声,接着发现一群吃人的土人驾着独木船,带着两个俘虏,来到荒岛的沙滩上,看样子要把这两个人活活吃掉。他们燃起火炬,敲锣打鼓,呐喊跳舞。鲁滨逊正在惊慌,只见其中被缚的一个人,忽然挣脱了束缚,向鲁滨孙这边跑来,鲁滨逊可怜这个人的遭遇,完全忘记了害怕,他冲上去“砰!砰!”几枪,就把那群土人吓跑了。
那逃来的人也是土人,不过是另一族的,鲁滨逊救了他,替他取了个名字叫星期五。教他说话,叫他帮着做事,两人也渐渐可以谈话了。有了星期五,鲁滨逊是何等的快活啊!
1.以上片段出自( )写的《鲁宾逊漂流记》。
2.鲁滨逊为什么给他救的这个人取名叫“星期五”?( )
A.因为他是星期五被救的。 B.因为他长得像星期五。
C.随便叫的。 D.这是他本身的名字。
3.鲁滨逊流落荒岛后为了生存他做了哪些事?(写出两件事即可)
4.鲁滨逊救了星期五后又和星期五一块儿救了( )。
A.星期五的兄弟。 B.星期五的父亲。
C.野人首领。 D.星期五的朋友。
六、阅读理解
(一)六年级2班要表演课本剧《欧阳询观碑帖》,请你帮他们完成课本剧的内容。
欧阳询观古碑
唐欧阳询 尝行,见古碑,晋索靖②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⑨裘④坐观,因⑤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①欧阳询: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②索靖:晋代书法家。③布:铺开,摊开。④裘(qiú):皮衣。⑤因:于是,就。
1.下面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欧阳询尝行(曾经) B.晋索靖所书(写)
C.良久而去(不一会儿) D.三日方去(才)
2.下面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晋/索靖/所书 B.数/百步/复/反
C.乃/布裘/坐观 D.三日/方去
3.梳理欧阳询观古碑的过程,并用文中语句填空。
( )→(下马伫立)→( )→(宿其旁)
4.这篇古文主要通过对欧阳询的 描写,让我们感受到
(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亮亮在活动中和大家分享了她去哈尔滨的旅行见闻,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北国丁香
①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②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一片片。
③丁香花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霞。这云这霞给寒冬里走过的人以张力,以热情,以想象。
④丁香花,花气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浓郁。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着自己的未来。
⑤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花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丁香留下过许多名句:“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李璟用“青鸟不传云外信, A 。”来表达愁恨与感慨,李商隐也用“芭蕉不展丁香结, B ”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念之心。
⑥丁香花的生命力十分顽强,绽放在北方寒冷的气候中,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寒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⑦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更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着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它聚小而成大器,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正因为如此,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
⑧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1.将第⑤段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B.
2.根据语境或阅读经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美不胜收:
沁人心脾:
3.体会一下第⑥段画横线句子的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读第②- -④段,想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再读课文,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丁香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结合短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写下你的理解。
(三)明明在活动中做了《立少年志,追改追的“星”》演讲。他眼睛了文天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追“星”吧。
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传颂至今。
文天祥生活的时代,正是蒙古族入侵南宋的时代。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危在旦夕:
(2)永垂不朽:
2.“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担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依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下列词语可以概括这件事的一项是( )
A.威武不屈 B.精忠报国 C.投笔从戎 D.兢兢业业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文天祥的 描写,从中体会出他的
的精神品质。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文天祥的 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出他对南宋朝廷的 。
4. 说说你对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课外,你还知道这样的人吗?至少写出两个。
【补充资料: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抗元英雄,他一身正气,为了抵抗元朝入侵,保卫国家而慷慨就义。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以给地主家放羊为生。他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有机会读书。文天祥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学习刻苦,成绩斐然,但是学堂里的富家子弟经常看不起他。一次,一个富家子弟的墨被人偷了,大家误会文天祥是小偷。文天祥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最后那个富家子弟遗失的墨被找到了,文天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这件事更加坚定了文天祥出人头地的志向。】
5.从材料中你能体会出文天祥身上哪些可贵的品质?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七、习作
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涯很快就要画上圆满的句号了。毕业前夕,你的头脑中或许会涌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当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父母,长辈,循循善诱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幸福愉快的生活、学习经历……有时,即使是一次失败、一点挫折、一次批评,也给予我们向上的动力,也让我们心存感激。学会感谢,懂得感激,你的内心会感到无比温暖。就让我们以书信的形式,表达我们对身边老师、朋友、父母、长辈的感谢吧,完成一篇习作(诗歌除外)。题目自拟,注意格式。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的时候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③把真情实感自然地表达出来;④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字数在450个以上。
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8小题 每题0.5 9--17每题1分。共13分
1--5CDDAA 6--10BACBD 11-15ACCDD 16-17 DC
非连续性文本:(每题1分)
1.D 2.B 3.C
二、根据拼音和语境写词语。每字0.5,共6分
稚气 沸腾 恐惧 惊惶 理智 明媚
三、按照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书名号改为引号;去掉“即将”;“两次连续”改为“连续两次”;“夸耀”改为“夸奖”;“而且”改为“但是”;删掉“丝毫”或者“一点儿”。(每处0.5分,共3分)
2.句子通顺用上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即可。(共2分。)
3.意思符合题意即可。(2分)
4.意思符合题意即可。(3分)
四、根据积累填空。(共8分,每空0.5分,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
1.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2.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3.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4.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书写分:5分,根据书写质量,分别赋分5分、4分、3分、2分、1分。(提示:书写得分与对错无关。)
五、整本书阅读(共5分,3题2分,其余每题1分。)
1.丹尼尔•笛福 2.A
3.打猎、捕鱼、蓄养山羊、种植粮食、搭建房屋……(答对两项即可)
4.B
六、阅读理解
古文阅读(0.5+0.5+1+1+0.5+1.5)共5分
1.C 2.B 3.驻马观之 布裘坐观
4.动作 欧阳询积极向他人学习的态度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短文二(共10分)
1.(每空0.5,错字该空不得分)丁香空结雨中愁 同向春风各自愁
每词1分(1)文中指哈尔滨的春天因为有了丁香花变得非常美丽。
(2)文中指丁香花的香味使人感到舒适。
3.(2分)排比,写出了丁香不同时节的样态,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丁香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1方面1分)丁香花形状、丁香花颜色、丁香花香气。
5.(2分)意思对即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
例:我们要学习丁香聚小而成大器,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的精神。
短文三(共13分)
1.(1)文中指临安失陷的危险就在眼前。(2)文中指文天祥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2分)
2. C(1分)
3.语言 坚贞不屈 动作、语言 忠诚 (每空0.5分,共2分)
4.自古以来,有谁能长生不死呢?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黄继光 谭嗣同 (2分)
5.从材料中能体会到文天祥热爱读书、有远大抱负、自尊自爱、正值有气节的品质。(2分)
6.首尾呼应 强调主题,突出中心,加深读者的印象。(4分)
七、习作30分(25+卷面分5)
一类文(25-23分);二类文(22-20分);三类文(19-16分);四类文(15-11分);五类文:10分及以下。
等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练习试卷3 -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一则寻物启事,在这场旅行中,请你和明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练习试卷2 -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积累填空,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练习试卷4 -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