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2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3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6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7 课件 0 次下载
-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8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登快阁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客十分接地气”,结构混乱,可改为都是主谓短语(句)的“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或者同为偏正结构短语的“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二是搭配不当“导致”意为“引起”,一般接不太好的结果,而句中是“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应改为“使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王之涣登鹳雀楼,他看见了落日西沉、黄河东流,想到了望远须登高的朴素哲理。杜甫登泰山,他看见了巍峨泰山,神奇缥缈,产生了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壮志。那么,黄庭坚登快阁,他所见是什么?他所想的又是什么?
1、了解登临诗的特点。2、理解典故的意义,理解作者渴望归隐的情怀。3、知人论世,分析“归隐”之由。
定义:登临诗,是指作者或者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楼、山、亭、台、阁等)而生发某种或某些情思的诗歌。种类:1、题目直称“登某处”或“上某处”,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登岳阳楼》。2、题目中不含“登”“上”等词,但题目中或内容点明所登临之亭台楼阁等名称,如曹操《观沧海》; 或者题目直接跟“怀古”相连,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元杨载《诗法家数》:登临之诗,不过感今怀古,写景叹时,思国怀乡,潇洒游适,或讥刺归美,有一定之法律也。1、感今怀古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写景叹时 如李白《关山月》3、思国怀乡 如杜甫《登岳阳楼》4、潇洒游适 如刘禹锡《望洞庭》5、讥刺归美 如杜甫《望岳》
写作思路:登高——望远——思深
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首联入题,诗人忙完了一天的公务,在晚霞满天的时分,登上快阁,游目骋怀。颔联写景,远望秋山,山岭上的树木叶落殆尽,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阔远广大。映照在澄净如镜的江水中月亮,显得更加空明澄澈。颈联抒情,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烦忧无端而来,感叹世无知音,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惟有借酒浇愁。尾联述志,诗人要结束宦游生活,踏上归船,与白鸥为伴,过无忧无虑的归隐生活。。
诗人登阁看到了什么? (提示:颔联的意象、画面。)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意象:落木、千山、高天、澄江、明月。画面:作者写了登高所见秋景:远望群山,万木萧疏,天空显得高远广阔;眺望江水,在澄澈江水的映衬下,郎朗夜月分外明净。
请简析本诗的颔联与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6分)(提示:从意象选择、写景角度、意境等角度考虑)
1、意象方面:都写到了山、落木、江水,但黄诗还写到月。2、写景角度方面:杜诗着眼于动态,如侧重江水奔流之态;黄诗着眼于静态,如侧重江水明净。3、意境方面:两诗都写出了秋景的高远壮阔的特点,但杜诗沉郁悲凉,黄诗更显轻松明快。
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如何理解?
1、用典。朱弦句: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 青眼句:(阮)籍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聊:姑且。
2、引发作者知音难觅的感慨。聊且青睐美酒,以借酒浇愁。
你从尾联看出诗人有了什么想法?哪些字词表现出来?
脱离官场的羁绊,归隐舒心的田园。
再读诗歌,体会作者情感。
首联入题,诗人忙完了一天的公务,在晚霞满天的时分,登上快阁,游目骋怀,透露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颔联写景,远望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澈,明月郎朗,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颈联抒情,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烦忧无端而来,感叹仕途艰辛,世无知音,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惟有借酒浇愁。尾联述志,诗人要结束宦游生活,踏上归船,与白鸥为伴,开始不受拘束的隐居生活。
拓展探究 诗人为何有归隐的想法?
注释2 诗中自称“痴儿”,使用《晋书•傅咸传》杨济与傅咸书信中的话。魏晋名士崇尚清谈,反对务实,嘲笑忙于政务的人是“痴”诗人在这里反其意,自许痴儿,透露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登快阁欣赏景色的渴望。
知人论世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门四学士”。 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著有《山谷词》,。
黄庭坚……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宋史·黄庭坚传》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黄庭坚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豫章黄鲁直,既拙又狂痴。 ----黄庭坚《寄李次翁》
写作背景: 诗为元丰五年黄庭坚任泰和知县时所作。这年苏轼贬黄州,苏门弟子亦不得意。 诗人官卑事杂,本无利禄之心,只有济世之怀,一心为公,却不被同僚理解。心境抑郁落寞,公务之余,登上快阁,遂作此诗。
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蕴含了哪些思想情感?(6分)
①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颔联描写了深秋空阔辽远的天空,澄澈的江水,皎洁的月,无不蕴含喜爱之情;②对知音难觅的苦闷惆怅之情。颈联巧用俞伯牙为知音摔琴绝弦的典故表达知音难觅的惆怅;③归隐情怀。尾联归船吾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登快阁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203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登快阁授课ppt课件</a>,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登快阁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203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登快阁课文配套ppt课件</a>,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登快阁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203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古诗词诵读登快阁教课课件ppt</a>,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教学目标,作品相关,文学成就,黄庭坚书法艺术,背景介绍,诵读感知,文白对译,文本赏析,写作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