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解析版),共20页。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传统酿醋工艺的主要步骤中,包含溶解和过滤操作的是( )
【答案】C
【解析】
【详解】A.传统酿醋工艺中蒸拌原料属于蒸馏过程,与溶解和过滤无关,故A错误;
B.传统酿醋工艺中淀粉发酵是淀粉先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产乙醇,与溶解和过滤无关,故B错误;
C.传统酿醋工艺中清水浸淋的过程为加水溶解和过滤的过程,故C正确;
D.传统酿醋工艺中放置陈酿的过程为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酸,与溶解和过滤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 反应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
B. N2分子的电子式:
C. Cl2分子的结构式:Cl—Cl
D. Cl-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
【详解】A.N原子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7+9=16,该氮原子表示为,A错误;
B.N2分子中两个N原子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N2分子的电子式为,B错误;
C.Cl2分子中两个Cl原子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Cl2分子的结构式为Cl—Cl,C正确;
D.Cl-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有1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为,D错误;
答案选C。
3.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 ml 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l 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l 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2Q1+Q24Q3
C. 2Q1+Q22Q3
【答案】A
【解析】
【详解】破坏1mlH-H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kJ/ml,破坏1ml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O═O键键能为Q2kJ/ml,形成1m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H-O键能为Q3kJ/ml,对于2H2(g)+O2(g)=2H2O,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故:反应热△H=2Q1kJ/ml+Q2kJ/ml-4Q3kJ/ml=(2Q1+Q2-4Q3)kJ/ml,由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2Q1+Q2-4Q3)<0,所以2Q1+Q2<4Q3,答案选A。
4. 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g 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 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 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增大
D. 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组成原电池负极被氧化,在Mg-H2O2电池中,镁为负极,而非正极,A项错误;
B. H2O2在石墨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项错误;
C.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H2O2+2H++2e-═2H2O,不断消耗H+离子,正极周围海水的pH增大,C项正确;
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溶液中的Cl-向负极移动,D项错误。
答案选C。
5. 下列关于第I A族和第VII A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第I A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②第I A族元素都能形成+1价的离子
③第I A族元素原子和第VII A族元素原子形成的化学键可能是离子键或共价键
④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第VII A族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⑤第VII 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为+7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①第I A族元素氢是非金属元素,故①错误;
②第I A族元素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都能形成+1价的离子,故②正确;
③第I A族的金属元素易形成阳离子,第VII A族元素原子易形成阴离子,阴阳离子易结合形成离子键,氢元素与第VII A族元素形成共价键,故③正确;
④同一主族,序数越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第VII A族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④正确;
⑤第VII A族元素氟元素只有负价,没有正价,所以并不是第VII 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为+7,故⑤错误;
综上所诉,正确的有:②③④,答案为B。
6.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 果糖、蔗糖、麦芽糖都属于低聚糖
D. 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植物油属于油脂,在烃基部分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因此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错误;
B.淀粉是多糖,淀粉水解最终产物是单糖——葡萄糖,B正确;
C.果糖是单糖,不属于低聚糖;而蔗糖、麦芽糖是二糖,二糖属于低聚糖,C错误;
D.蚕丝、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而棉花的主要成分则是纤维素,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7. 下列关于有机物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9个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
B. 该物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1ml该有机物可与4mlH2发生加成反应
D. 该物质的一氯取代物有7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有机物 分子中,两框内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所以9个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内,A正确;
B.该物质分子中含有-CH3、-CH=CH2,二者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正确;
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苯环、碳碳双键都能与H2加成,所以1ml该有机物可与4mlH2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
D.该物质分子中有5种氢原子,则一氯取代物最多有5种,D不正确;
故选D。
8. 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化学反应:
①水溶液中:X+Y2+=X2++Y
②Z+2H2O(冷)=Z(OH)2+H2↑
③M、N为电极与N盐溶液组成原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2e-=M2+
④Y可以溶于稀H2SO4中,M不被稀H2SO4氧化
则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泰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pdf、高一化学答案202307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