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_2024学年重庆江津区初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二中教育集团第二次月考
展开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重庆江津区初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二中教育集团第二次月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新添加的题型,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二、新添加的题型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喜欢在网络上发表各种言论。有些人习惯站在网络的风口浪尖之处罔顾真相蛮横地强词夺理,在被人指摘错误后又自圆其说,以此来吸引流量;有些人则坚定地站在舆论的暴风骤雨中格物致知,揭露某些政客的阳奉阴违,维护世间正道。
正是因为大家的立场不同,观念差异,所以人们经常在网络上引发舆论战,有人甚至因为自己的言论被网暴。你很难想象一个昨天刚跟你在网络上有说有笑的网友,今天就在舆论中污蔑你,事后又狡biàn( )的样子。背叛的滋味就像一颗老树连遭雪裹雷击,行将就木。于是我们开始瞭望远方,miǎn( )怀过去:夏夜、星空、蝉鸣、梧桐,以及孩童时期的嬉笑……
【小题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强词夺理 瞭 (2)狡biàn 瞭
(3)瞭望 (4)miǎn 怀
【小题2】文段中的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4.观察加点词语的特点,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段话,句式不限。
示例一:
重庆这列“开往春天的列车”,将春天秀丽的风光载给了大家,着实让重庆风光了一把。
示例二:
庄稼人秋日的幸福很简单,金黄饱满的稻穗就足以幸福整个季节。
备选对象:阳光 快乐 生动
我选: :
5.在“经典中的人生智慧”读书交流活动中,有同学绘制了下面的图片。看到这幅图片,你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哪个人物?请结合他(她)的经历,简要诠释这幅图。
6.中国历来崇尚“和”文化,与“和”有关的思想源远流长。本周八年级一班即将开展“以和为贵”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探“和”之义】
(1)本次主题班会需要表演几个节目,请你参考示例形式,再设计一个节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节目一:品读以“和”为旋律的经典故事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深入感知“和”文化的具体表现。
节目二:
设计意图:
【论“和”之思】
(2)同学们阅读下列两个材料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认为向来“以和为贵”的中国社会与现如今流行“内卷”的社会形态构成了相悖的关系,请向大家分享你的看法或观点。
材料一:
中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以礼待人,以和为贵。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礼治”的核心是一个“和”字,即社会要和谐,外交要和平,做人要和气。结合当今实际,“和”的要义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材料二:
网络热词“内卷”,经网络流传,被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7.古诗文积累。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领略古典诗文的无穷魅力。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1) ”的催泪;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 ,禅房花木深”的幽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3) ,漏断人初静”的冷清;《小石潭记》中“凄神寒骨 ,(4) ”遭贬谪后内心终究无法挣脱的落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5) ,(6) ” “鼓励安慰”,道出离别人们的心声,也写出自己的乐观豁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面对屋漏偏逢连夜雨,推己及人,以“(7) ,(8) ”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卜算子•咏梅》中,梅花即使遭遇摧残也坚持自己的操守“(9) ,(10)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小题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
(1)不知其旨也 旨: 自反
(2)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 长
(3)教学相长 长: 学
(4)学学半 学: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小题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你认为链接材料与选文所阐述的学习方法哪个更佳?请简要评析。
【链接材料】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①目②,及其久也,相说③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节:树的枝干交接处。②目:纹理不顺处。③说:同“悦”,愉快。
9.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暮暮朝朝
宗璞
①高大枫树的繁密叶子,一丝一纹地刻在十分明净的晴空上;一种发亮的小虫儿,在屋顶的阳光中高兴地嬉戏;蟋蟀大声地叫着。我知道,秋天来了。
②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在这里,却还有着另外的含义,那就是说,又迎来了新的学年。清静了一个夏天的校园里,出现了许多新的、稚气的、幸福的脸庞。脸上那种幸福的神情,和胸前的新校徽一起,发着兴高采烈的光。
③真奇怪,背着沉重的大书包来来去去的这些年轻人,都有着这样一张幸福的脸,像在过节,在欢庆什么似的。要是去问他们,一定也回答不清楚吧。然而这也很明显,他们开始在向科学进军了。每个清晨,伴着初秋的清风,校园里回响着琅琅读书声,总使我想起进军的号角,想起冲锋陷阵的呐喊,那样雄壮,充满了必胜的信念。真的,他们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会像战士一样,有着不断的斗争和胜利。
④还有另一种战斗的开始,那就是毕业了,走上工作岗位。我看过一班学生的分配志愿表,觉得拿在手里的不是一张纸,简直就是一颗颗建设社会主义的红心。他们的志愿,地区栏全都是遥远的外地,工作栏全都是无声无息的岗位。我看着那些不同的笔迹,眼前闪过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神情的脸庞。若不是生活在我们的社会,若不是经历过我们的时代,实在是不能理解那种神情的。但我知道,正是因为有一种什么力量,大家才有这样的幸福感,在生活的新阶段,有着这样强烈的欢度节日的心理。
⑤我又想起了许多个夜晚,许多倾心的详谈。他们在大学生活的五六年中,不只获得了专门的知识,同时还懂得了怎样做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接班人。在他们出发的前夕,我们又一次在一起谈着、谈着。夜已经深了,月光好得像要把整个世界都照下来。一个同学忍不住地唱起了《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大家都随着唱起来,竟来不及说别的话,而这也正是要说的所有的话。不是吗?在这歌声中,有着多么强烈的必胜的信念,他们唱起来,又还有着那样浓厚的幸福和欢乐的情绪……
⑥他们走了,那歌声还久久不散。我在曲折的小径上漫步,思索着,这种信念从哪里来?这些幸福又是从哪儿开始的呢?我思索着,忽然一阵使人感到几乎有些刺激的青草的清凉气息,告诉我是这个园中的秋夜了。这里的秋夜是这样沉静,又这样明亮。明亮,并不只由于那如水的月光。不远处有一片辉煌的灯火,把一座座高楼,浴在无边的肃穆的光辉里面。我记得了,这里的彻夜的璀璨的灯光,使得或繁星,或明月,永远都是黯然失色的。
⑦一个黑影从那灯月交辉的光亮中浮现出来,恰是个熟识的朋友。他刚做完已经连续进行七十二小时的实验,要回家去。对于外面已经是这样的秋夜,觉得十分惊异。
⑧"你那方格纸上的曲线听话了吗?"我很希望这次七十二小时的劳动有完全的成绩。
⑨"早着呢。实验的结果在方格纸上满处飞,像节日的礼花似的,怎么也成不了一定弧度的曲线。不过一次比一次进步,总会成的,我相信。"
⑩"那就是说,又要开始下一次了?"
⑪"对!开始下一次。不过,不是明天,明天要去——"
⑫"做什么呢?"我随口问。
⑬"好久没有看见天安门了,明天我要去看看天安门。"他郑重地说,好像有点不好意思。
⑭我忽然懂得了,这些个开始的开始,这必胜的信念,都是从那里来的啊!从那蓝天下高大的朱红建筑,从我们的国徽上来!从那里,我们看到祖国的有着悠久文化的过去;从那里,我们看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美好的将来。从那里,我们看见那经过万水千山的革命足迹;从那里,我们继续走着坚定的步伐一直向前。有什么力量不能产生,什么信念不能确立呢?
⑮荷兰老革命者格罗特给《人民日报》的信中说:"或许有一天我能真正为你们做一些事,从而使生活更有意义。"我读到这里时,忍不住激动的眼泪。我想到,我们的每一个清晨和黄昏,都是他所盼望、所希求而尚不可得的啊。我们的每一个清晨和黄昏,都是和那亲爱的有着丰富过去和美好未来的天安门紧密联系着的啊。我们的每一天都清晰地刻在社会主义的晴空上,我们的每一时都有力地推动着历史车轮的飞转。我们怎能不把一生作为时间的单位,永远开始着幸福的战斗,永不停息,永不懈怠,朝朝暮暮,暮暮朝朝。
本文语言细腻优美,老师特制作了一份"阅读攻略",请你完成对应的阅读任务。
【初读﹒概括文章内容】
【小题1】初读文章后,请你简要概括作者在校园里的几处见闻。
见闻一:(1)
见闻二:即将毕业的学生志愿申请分配到默默奉献的岗位,并在出发前唱起《毕业歌》
见闻三:(2)
【细读﹒品味文章语言】
【小题2】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对下面的词句进行赏析。
(1)我看过一班学生的分配志愿表,觉得拿在手里的不是一张纸,简直就是一颗颗建设社会主义的红心。(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他们走了,那歌声还久久不散。(品析句中划线的词的表达效果)
【小题3】你如何理解文章第③④段中分别出现的“幸福的脸”与“洋溢着幸福神情的脸庞”,请简要分析。
【精读﹒品析人物描写】
【小题4】阅读7-14自然段,结合内容说说我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联读﹒收获人生启示】
【小题5】本月的班级读书角有以下三个专栏,本文归入哪个专栏最合适?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生活雅趣” “最美青春” “人间生灵”
10.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盲盒正逐渐成为青少年消费中热度较高的产品,但关于盲盒的争议不断,班级将围绕“盲盒”话题展开观点交流会,请你参与。
【材料一】
盲盒,最初源自日本,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衍生玩偶,或者是由设计师独立造型的玩偶。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并没有标注款式,买到哪一款、会不会买到同款都是随机的。一般盲盒都会成系列售卖,每个盲盒内装一款,款式之间的动作、表情、服装都有细微变动,以便提升产品复购率。
盲盒的单价不算高,一般在39-69元之间。盲盒的系列多,新品不断:且每个系列中有“隐藏款”和“限量款”。盲盒具有收藏性、设计性的特点,迎合了年轻人对“萌文化”的喜爱,满足了他们的个性审美需要,体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正日渐增长,是消费升级的一种表现。万物皆可有惊喜,从美妆盲盒、电器盲盒到食物盲盒、考古盲盒、图书盲盒等多类型盲盒,盲盒概念与行业的结合,往往带来了销售的火热,“盲盒+”的新兴经济也刺激了多种产业的发展。以“盲盒书籍”“盲盒考古”为例,盲盒让枯燥的图书生动起来,让晦涩的文物活起来潮起来。以盲盒作为营销载体,新型文化业态得以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传统文化在新消费模式的引领下焕发生机与活力。
在众多盲盒品牌中,泡泡玛特(pp mart)无疑是最火热的一个。下图是泡泡玛特官方提供的用户数据:
【材料二】
盲盒背后的“上瘾密码”
天猫2023年8月在Chinajy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榜单》显示,有近25万消费者每年在天猫上花费4万元收集盲盒。另外,据新京报报道,一对夫妇,4个月花了20万元在盲盒上;一位60岁玩家,一年买盲盒花了70多万。而一个正常售卖的盲盒价格并不贵,关键在于消费者购买的数量相当庞大。对此,旁观者纷纷表示困惑。到底盲盒有何吸引力,为什么盲盒玩家对盒子里的玩偶如此上瘾?我们可以从一下网络论坛调查,得知影响盲盒玩家消费的主要因素:
楼主:“我购买盲盒主要是为了盒子里的玩偶,外表可爱,做工优良很吸引我,单纯沉迷于收集各式各样玩偶。”
玩家1:“抽盲盒感觉就像是抽奖,这种不确定性带给我极大的刺激。有时我为了享受抽到隐藏款时的惊喜 和满足感而大量购买盲盒。”
玩家2:“我喜好给玩偶改装,在多次购买之后,会将手中不喜欢或重复的款式与其他玩家交换。形成了一条新型社交链条,也成为我难以出‘坑’的原因之一。”
玩家3:“我们年轻人独自在大城市浮沉,盲盒成功击中了孤独寂寞人群的心灵慰藉需求,我愿意为这种情感买单。”
【材料三】
盲盒市场的“潜藏风险”
当抽盲盒成为一种风潮,就有可能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一些假冒伪劣、过期库存商品乃至违禁物品也随之冒出。当前,商家虚假宣传、过度营销、盲盒商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不断涌现,潜藏风险。有的盲盒“挂羊头卖狗肉”,里面装的是假名牌、山寨品或二次销售品;有的盲盒卖的是“三无产品”,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存在划痕、掉渣、污渍等各种质量瑕疵;有的盲盒涉嫌诱导消费者,故意制造所谓的“限量”“隐藏”的噱头进行饥饿营销,诱导消费者一直买下去,甚至炒作投机二手交易市场;有的盲盒给销售违禁物品提供渠道,如网购宠物活体盲盒,给社会带来威胁安全风险。
盲盒主要的消费者群体是未成年人和年轻人,他们容易被诱导非理性消费。在近期曝光的不少案例中,一些未成年人瞒着家长,甚至花费数万元购买盲盒。消费者要认清风险理性消费,勿盲目跟风。为追逐一时体验,无上限地盲目消费,甚至导致追逐攀比,无意间会助长青少年群体的奢靡之风。这对中小学生形成成熟、稳健、务实的消费观极为不利。
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对盲盒中不确定的产品会产生较强的期待感,这种期待感可能会逐渐“成熟”。同时,购买盲盒获利的概率极低,让青少年过早涉足投机行为,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会让部分青少年认为可以通过“赌博”等投机取巧来赚钱获利,最终走向沉沦迷失。
【小题1】根据三则材料,下列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
【小题2】根据文本内容,仿照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小标题,请给材料一填入恰当的小标题。
【小题3】材料一图1与链接材料以不同方式介绍了盲盒用户的年龄层,你觉得哪一种介绍方式更好?请简述理由。
链接材料:
泡泡玛特官方提供的用户年龄数据原文为:“小学生群体占28%,中学生群体占36%,大学生群体占20%,社会人士占16%”
【小题4】结合上下文,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盲盒概念与行业的结合,往往带来了销售的火热。
【小题5】随着年轻人消费持续走向多元化,盲盒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某班就此话题分正反方展开一场辩论赛。正方认为“盲盒经济利大于弊”,反方认为“盲盒经济弊大于利”。你支持哪一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我支持 方,理由是
11.未来,充满未知和可能,展开想象,以“二十年后的一天”为题写一个故事。
要求:①内容具体,情感真实;②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③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⑤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三、作文
12.作文
(1)人们常常感叹自己远离幸福。实际上,幸福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如果你经历挫折后从父亲那里得到鼓励的话语,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到朋友的来信并品尝友谊,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自一人坐着,静静地听歌,凝神遐想,那就是幸福……
请以“幸福从未走远”为题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B.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歌和舞,他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
D.“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A.风口浪尖
B.自圆其说
C.阳奉阴违
D.行将就木
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B.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祇和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
D.在长期的演化中,人类已经和那些从远古祖先开始就一路陪伴我们的病毒组成了完美的默契。
A.这篇文章作者采用类比的方式引出自己的观点。
B.本文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既增加文章的气势,又使文章节奏鲜明。
C.本文提及的“教学相长”,“教”指的是教师的教,“学”则指学生的学。
D.本文结尾引用《兑命》“学学半”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使其更有说服力。
A.“盲盒经济”盛行的今天,万物皆可有惊喜,盲盒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B.一般盲盒都是成系列售卖,每个系列中有“隐藏款”和“限量款”,不易买到心仪款。
C.把购买盲盒与赌博作比较,意在说明购买盲盒对中小学生形成正确消费观极为不利。
D.盲盒是一种商品,最终要靠质量取胜,“盲盒经济”只有创新才能可持续发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5月江苏镇江京口区初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3月河北石家庄赵县初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共7页。
这是一份05,重庆市江津区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阶段定时作业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