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扬州慢》课件19

    《扬州慢》课件19第1页
    《扬州慢》课件19第2页
    《扬州慢》课件19第3页
    《扬州慢》课件19第4页
    《扬州慢》课件19第5页
    《扬州慢》课件19第6页
    《扬州慢》课件19第7页
    《扬州慢》课件19第8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初读本词把握节奏,精读词作融入意境,整体把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请将名片连接而对诗人简介
    扬州慢 姜夔(kuí)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他形象出众,人称其“体貌清莹,望之如神仙中人”。他才华横溢,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一位艺术全才。他是位天生命定的音乐家,精通音律,每作词,自创曲调。他为人仗义,经常周济朋友。他志气高洁,拒绝朋友出钱帮他买官。他出身不错,官宦人家,可惜家道中落,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他流落江湖,权贵门下讨生活,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词风清丽典雅,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听名家配乐朗读,注意字音节奏,感受意境,初步体味作者情感。
    1、把握节奏,慢词是应该慢读的。2、重读能表现词人内心痛苦的词语,像“厌”、“寒”、“难赋”和“冷”等。3、把握凄切伤感的感情基调。
    小组讨论:思考诗前小序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交代路过扬州的时间、季节,所看到的景象、听到的声音;“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寒水自碧”“成角悲呤”的萧条景象,渲染了悲凄惨淡的氛围,奠定全词怆然、伤感的情感基调。末句“黍离之悲”点明词作的情感主旨。
    淳熙丙申年冬至这天,我路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麦。进入扬州,环顾四周一片萧条,清冷的河水空自碧波荡漾,天色渐晚,戍楼中传来凄凉的号角。我悲怆感伤,对扬州城今昔的变化感慨,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之悲。
    离离:一行行的。稷( jì):高梁。行迈:行走。靡( mí)靡:走路缓慢的样子。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噎( yè):郁结而气逆不能呼吸。
    《黍离》诗作写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 “黍离之悲”:指家国残破的悲痛,后代指故国之思和昔盛今衰的感伤。
    1、词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黍离之悲”?
    上片: 荠麦 废池乔木 黄昏下片: 二十四桥 波心荡 冷月 桥边红药
    2.词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具体描写扬州的“空“的?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作者的“黍离之悲”其实就是“空城之悲”。请找出你感触最深的句子,说说作者如何体现扬州“空”的特点。 赏析步骤:1、绘画面 2、析手法 3、明效果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所及,却尽是青青的野生麦子。(绘画面)“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其一)“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中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此处将昔日扬州“春风十里”与眼前之景作对比(析手法),更突出兵祸后的扬州一片荒凉景象。(明效果)
    (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废池、乔木本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它们人格化。作为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它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两句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二十四桥依然还在,但桥头没有了吹箫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月倒映在河心,随波荡漾。这里化用杜牧的诗句,今昔对比,更显如今的扬州无声无息,冷落凄凉。
    (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现在城空了,人没了,加之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这两句以乐景衬哀情,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凄苦的生活,以及自己感时伤怀的沉痛心情。
    (5)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寒”字用得很妙。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寒”本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清角悲吟是听觉,寒气是触觉所感,高度形象地表达了凄清之感。
    昔日繁华的扬州城我们可以称之为:名都。“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杜郎俊赏”等。特点:繁华热闹。
    4、劫后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片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并在词中找出描写昔日扬州的诗句,概括其特点。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赠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寄扬州韩绰判官》
    以杜牧笔下之扬州昔日的繁华,反衬了今日扬州的荒凉,使词意更沉郁,内容更丰厚。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
    5.词人采用什么手法将扬州过去的繁华表现出来的?
    “惊”。因“空”而“惊”,反衬劫后的扬州是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杜牧十分钟爱扬州,曾经在他的笔下流淌过无数赞美扬州的诗文,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杜牧也一定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为山河破碎而心痛了。这也就是诗家所提倡的“诗贵含蓄,忌直露”,不说自己,偏说别人,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
    惊因“空”而“惊”,反衬劫后的扬州是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杜牧十分钟爱扬州,曾经在他的笔下流淌过无数赞美扬州的诗文,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杜牧也一定是“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为山河破碎而心痛了。这也就是诗家所提倡的“诗贵含蓄,忌直露”,不说自己,偏说别人,杜牧尚且如此,我何以堪?
    6、下片中,词人想象杜牧再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为什么?(请你在词中找一个字来概括其感受)
    “自胡马窥江去后” 1127年,“靖康之变”后,在北宋的半边废墟上重建的南宋,是一个更加虚弱的王朝,金兵频繁发动的大规模南侵,使它长期面临着覆亡的严重危机。 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侵,曾攻破扬州,烧杀掳掠。 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 1176年,虽然已过十五年,作者路过扬州时,映入视野的还是劫后的扬州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荠麦青青”的萧条景象,作者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作,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7.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导致的呢?
    用典、虚实结合、对比。昔日的扬州:借杜牧之词虚写。 眼前的扬州:实写。一虚一实,虚实相生,这是本词的写作特点。 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虚,一边是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8.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眼前的扬州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
    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冷月无声桥边红药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寄托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
    扬州慢 姜夔(kuí)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配乐朗诵,再品“黍离之悲”
    拓展演练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年),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试鉴赏“无情最是台城柳” 。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 反衬,表面上责怪杨柳无情,其实杨柳依旧苍翠,而六朝繁华却转瞬即逝形成鲜明对比,用乐景反衬哀情.烘托诗人面对时代变迁的伤痛。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说课ppt课件,共2页。

    人教统编版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1页。

    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授课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扬州风光,瘦西湖,五亭桥,长堤春晓,文昌阁,作者介绍,黍离之悲,扬州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