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展开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
1.成因地面冷热不均。2.形成示意(1)气压分布状况。
特别提醒通常所说的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状况而言的。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第1~3题。
1.该时段,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 8:30—9:30B.陆风转湖风 10:00—11:00C.湖风转陆风 12:00—13:00D.湖风转陆风 13:00—14:002.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湖陆的热力差异B.湖陆的湿度差异C.湖陆的海拔差异D.湖陆的面积差异3.与夏季相比,冬季( )A.陆风转湖风提前B.湖陆风转变均提前C.湖风转陆风提前D.湖陆风转变均推迟答案:1.B 2.A 3.C
解析:第1题,可以借助海陆风知识分析。若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则陆地为低压区,湖泊为高压区,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即湖风,此时湖泊上空湿润水汽吹向陆地,则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相反,则岳阳市空气湿度逐渐减小。图中10—11时是湿度明显变化的时间段,依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冷热不均导致气压差异,从而形成风向的转变,即根本原因是湖陆的热力差异。第3题,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吹陆风,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时吹湖风;湖风转陆风应该发生在湖泊气温逐渐升高、陆地气温逐渐降低,且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洞庭湖冬季水域面积小、夏季水域面积大,所以洞庭湖冬季白天升温快于夏季,则湖风转陆风会有所提前。
知识点2 大气水平运动
1.气压差异的产生:地面受热不均。2.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4.主要作用力及特征(北半球近地面)
5.风向(1)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读气压分布图,完成第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丙B.丁C.甲D.乙2.下列关于图中丙、丁两点的叙述,一定错误的是( )A.丙点的风速比丁点快B.丁点的风速比丙点快C.丙点为偏西风D.丁点为偏北风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乙处为低压,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逆辐射都较强,使得昼夜温差变小。第2题,丁点较丙点等压线密集,丁点的风速比丙点快。
能力形成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
1.热力环流的形成突破热力环流的形成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
(1)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2)两个方向。
(3)三个关系。①温压关系。②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③等压面的凹凸关系:受热地,近地面下凹、高空上凸;冷却地,近地面上凸、高空下凹。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因夜间的山风,谷底和盆地内常形成逆温层,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热岛环流。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处靠近中心区一侧,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气流下沉处远离中心区的一侧。
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为某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A.偏南风B.偏东风C.偏北风D.偏西风(2)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解题思路:第(1)题,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白天强烈升温后形成谷风→图示11时左右由山风转变为谷风→谷风为偏北风。第(2)题,白天谷风为偏北风,夜间山风为偏南风→气象站所处山谷大致呈东西走向→偏南风的风速较高,偏北风的风速较低→南高北低。尝试解答:(1)C (2)D
(2022广东卷,5~6)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南岭周边省级行政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据此完成第1~2题。1.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①对流雨多发 ②谷风环流较强 ③植被蒸腾较弱 ④地面蒸发旺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解析:第1题,根据山谷风形成的原理,山坡上大气比同高度的山谷上方大气距离地面更近,午后升温更快,温度高,气流上升,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②正确;据材料可知,汞易挥发,午后气温高,且蒸发旺盛,大气汞会随上升气流到达山顶附近,④正确;对流雨多发,会使大气汞随着降水回归地面,大气汞含量会下降,①错误;午后气温高,植被蒸腾作用强,③错误。第2题,题目中强调的是大气汞含量变幅大,所以要从气温的变化幅度考虑,秋冬季受南下冷空气影响,温度变化剧烈,夏春季受冷空气影响小,温度变化小,B项正确;秋冬季气温低,土壤汞排放量较少,A项错误;秋冬季准静止锋较弱,春季更易受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C项错误;植被的覆盖度对大气汞含量变幅的影响较小,D项错误。
等压面图的判读常见图形
判读方法1.判读气压高低(1)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即PA>PC,PB>PD。(2)因地面冷热不均,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即PC>PD,PB>PA。(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高低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1)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2)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3)判断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市中心区,上凸者为郊区。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如上图中A地;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如上图中B地。
4.判断气温高低(1)甲处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说明A处气压低,由此可知甲处气流上升,说明甲处气温较高;乙处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凸,说明B处气压高,由此可知乙处气流下沉,说明乙处气温较低。(2)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和海拔升高1 000米气温降低约6 ℃可知,A、B、C、D四处气温是TA>TB>TC>TD。
典型例题下图为某时刻东亚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重庆5 500米高空的风向是(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2)近地面气压最高的是( )A.香港B.长沙C.西安D.北京
解题思路: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图中500百帕等压面的分布高度为南高北低,此时刻重庆5 500米高度气压大于500百帕,北京5 500米高度气压低于500百帕,重庆5 500米高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指向北;高空风向受到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故此时重庆的风向为偏西风。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高空同一高度,北方气压低、南方气压高。根据所学知识,高空低压对应近地面是高压。因此,近地面同一水平面气压南低北高,因此四地中近地面气压值最高的为北京。尝试解答:(1)C (2)D
对点训练下图为澳大利亚等压线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1.影响1月等压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海陆分布D.纬度2.甲地7月和1月气压差可达( )A.8 hPaB.10 hPaC.13 hPaD.14 hPa3.与7月份相比,达尔文1月份( )A.气温较低B.降水较多C.对流较弱D.气压较高答案:1.D 2.C 3.B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冷热不均,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区,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7讲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07讲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考情分析,网络构建,受热上升,冷却下沉,热点应用,真题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7讲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07讲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网络构建,前序知识,受热上升,冷却下沉,热力环流的形成,等压面,等高面,2“两种运动”,热力环流的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