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56212/0-17183339603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56212/0-171833396039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56212/0-17183339604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56212/0-171833396046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56212/0-171833396049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56212/0-171833396053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56212/0-171833396056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856212/0-171833396060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人教新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知识筛查,知识巩固,能力形成点1水循环,整合构建,真题剖析,训练突破,答题建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
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
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
知识点1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2)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4)塑造地表形态。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B.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2.大量砍伐树木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是( )A.水力发电量增加B.三角洲面积萎缩C.河流水位变化减小D.地下径流量减少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图中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将水汽从海洋上空输送到陆地上空,即水汽输送环节。第2题,大量砍伐树木会使森林的环境功能减弱,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有水力发电量更加不稳定;水土流失加剧,三角洲面积增大;河流水位变化加大;水土保持功能减弱,下渗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
知识点2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转化陆地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河流水的补给类型(1)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相一致。(2)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气温的变化相一致。(3)以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全年相对稳定。特别提醒积雪融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的差异(1)积雪融水补给: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2)冰川融水补给: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形成汛期。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冬季出现断流。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冰川、地下水B.雨水、地下水C.雨水、海洋D.海洋、冰川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答案:1.C 2.B 3.D
解析:第1题,a为长江补给洞庭湖,此时长江水位高于洞庭湖水位,为长江的汛期,应为6—7月。第2题,甲水体与长江和洞庭湖之间有相互补给关系,而冰川、海洋与这两种水体之间都没有相互补给关系。第3题,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湖泊面积增大,天然蓄水量增加,湖泊调蓄功能会增强,a、b补给都增加。
1.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3)影响下渗的因素。
2.利用水循环微导图解释地理问题
(2020天津卷,2)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城,下面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题。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园内湖泊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A.调节地表径流量B.减少地下径流量C.减少水的下渗量D.减少地表水蒸发
解题思路:湖泊具有涵养水源、调蓄径流的作用→影响水循环。永定新河位于海河流域,该流域夏季降水集中,易发生洪涝,公园内的湖泊可以在汛期分流洪水,调节地表径流量。湖泊水域面积较大,储水时间长,会导致下渗量和地下径流量增加;湖泊水域面积大,储水时间长(与径流相比较),会增大地表水蒸发。尝试解答:A
(2022浙江卷,23)下图为塔里木河下游某地部分地理要素剖面示意图。该地的地下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读图,完成下题。图中,相对于荒漠( )A.河岸林地地下水含盐量低B.耕地地下水埋藏较深C.河岸林地地表水下渗较少D.耕地地表水蒸发量小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对于荒漠,河岸林地距河流较近,地下水位较高,地表水下渗多,地下水含盐量低;耕地地下水埋藏较浅;耕地地表水蒸发量较大。A项正确。
能力形成点2 河流补给类型
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1)依据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判断。
(2)依据径流季节变化过程判断。
(2020山东卷,9~10)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平方千米,湖面海拔695米,平均深度144.8米,湖水透明度21.5米,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853米,平均深度18.7米,湖水透明度1.5—7.2米,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雨水B.河流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2)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温B.水深C.水量D.水质尝试解答:(1)C (2)D
解题思路:第(1)题,由图文信息可知,奥赫里德湖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地形封闭,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该地位于巴尔干半岛,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较少,A项错误;读图可知,奥赫里德湖无河流注入,B项错误;奥赫里德湖东侧的加利契察山岩性为石灰岩,石灰岩吸水性强,含水量大,且该湖泊沿断层形成,说明该区域地下裂隙发育广泛,因此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地下水,C项正确;该地区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几乎没有冰雪融水补给,D项错误。第(2)题,由图文信息可知,两湖的纬度和海拔相差不大,因此水温差异不大,A项错误;奥赫里德湖面积更大,水深更深,水量更大,渔业资源应该更丰富,但实际渔产不如普雷斯帕湖丰富,因此水深和水量不是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B、C两项错误。影响渔业资源的主要因素是饵料,奥赫里德湖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水质好,营养盐类少,饵料不足,渔产不丰富,D项正确。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第1~2题。1.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D.积雪融水2.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生产用水量大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地下水是常年补给且最稳定的补给形式,所以春汛补给水源不是地下水,A项错误;“降水集中在6—8月”,说明大气降水补给在夏季,B项错误;内蒙古为高原地形,冰川较少,C项错误;该地降水虽然集中在夏季,但因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冬季有一定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故D项正确。第2题,冻土融化始于春季,如果冻土融化对河流流量有影响,应该是影响春汛,而不是伏汛,A项错误;生活用水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B项错误;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稀疏,蒸腾对径流量的影响较小,C项错误;该地主要为牧区,部分地区发展种植业,夏季农业用水量较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变小,伏汛不明显,D项正确。
河流特征描述及其成因分析思维模型1.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河流水系特征及其判读依据
模型应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吉林省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某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 个月。 (2)说明图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
套用模型根据表格数据和图示信息分析吉林省境内河流的结冰期和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其思路如下图所示。
规范解答(1)6(2)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较大;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
模型迁移读图,完成下题。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1节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相互补给,陆地水,动态平衡,热量收支,海陆间,地表形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2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地下水,自然环境,大气降水,长白山天池,河流与地下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新教材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11讲 水循环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基础落实,关键能力能力突破,主观题专题指导,自然界,水汽输送,地表形态,全球水平衡示意图,陆地水体,生态服务,河湖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