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8讲免疫调节课件
展开【课标要求】 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机体内衰老、死亡或异常的细胞,实现机体稳态。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易错提醒] 免疫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
2.免疫细胞(1)种类。
(2)抗原呈递细胞(APC)
[易错提醒] 抗原具有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具有的特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作抗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的表面,但有的也隐藏在抗原内部。隐藏在抗原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以后,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3.免疫系统的功能(1)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
[易错提醒] 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为第一道防线,血浆中的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2)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教材命题点思考]1.溶菌酶可以水解肽聚糖等成分,从而消灭细菌。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被溶菌酶水解后,细胞壁破损,细菌失去保护易裂解死亡
2.B细胞和T细胞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之所以种类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相同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免疫活性物质都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不都是。抗体和细胞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三者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考向1 免疫系统的组成1.(2024·汕头高三期末)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免疫细胞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溶菌酶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解析: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项错误;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C项错误;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也可产生溶菌酶,D项错误。
2.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扁桃体、淋巴结、脾都是免疫系统的成员B.胸腺随年龄而增长,在青春期时达到高峰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属于免疫细胞解析: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C项错误。
考向2 免疫系统的功能3.(2022·北京等级考)人体皮肤损伤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侵入伤口并引起感染。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发挥的基本功能属于(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D.免疫防御、免疫监视解析:清除外来物质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因此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发挥的基本功能属于免疫防御,A项符合题意。
4.(2022·河北选择考改编)气管黏膜由黏膜上皮和固有层组成。在抗原刺激下,分泌型抗体IgA(sIgA)穿过黏膜上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B.sIgA通过阻断相应病原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发挥抗感染作用C.黏膜及其分泌物参与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sIgA分泌及参与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和免疫自稳功能
解析:由题图可知,图中甲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说明其为浆细胞,其内质网发达,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A项正确;分泌型抗体IgA(sIgA)穿过黏膜上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说明sIgA通过阻断相应病原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发挥抗感染作用,B项正确;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为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C项正确;sIgA分泌及参与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D项错误。
考点二 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2)抗原呈递过程的实现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有关。(3)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易错提醒] 浆细胞来源有两个: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易错提醒] 细胞免疫过程中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
(1)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需要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2)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可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
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教材命题点思考]1.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2.经研究发现,可利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者的血清来治疗危重症患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提取这样的血清输给临床病人,其中的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结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康复
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4.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某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体内产生的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免疫预防作用强
5.随着新型流感疫苗的研发,疫苗的接种率连年提升。接种流感疫苗能预防流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接种流感疫苗后仍然有可能患流行性感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体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 一方面,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另一方面,特定疫苗(抗原)引起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的抗体只能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模型命题点思考]6.下图表示机体对“非己”成分进行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属于哪种免疫?它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题图过程为体液免疫。它是后天形成的。(2)图中①~④细胞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其遗传信息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①~④细胞依次为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这些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3)图示X物质表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题图X物质表示细胞因子。(4)图中不能识别抗原、识别但不具特异性识别能力及可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分别是①~④中的哪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细胞④不能识别抗原,细胞①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细胞②③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1.“三角度”界定抗原与抗体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1)对内环境中的抗原及其释放的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2)对进入细胞内的抗原:细胞免疫先发挥作用,将抗原从靶细胞中释放出来,再由体液免疫将其彻底清除。(3)若机体无胸腺或T细胞,则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
3.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1)记忆细胞的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2)二次免疫反应: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比初次免疫反应快速、强烈,产生抗体浓度高,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进入患病阶段将它们消灭。如下图:
考向1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联系1.下图是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物质Ⅰ和物质Ⅱ都能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B.病原体被细胞①特异性结合并处理后会暴露出它特有的抗原C.与细胞③相比,细胞④含特有的与分泌物质Ⅱ相关的细胞器D.细胞③活化除了需要病原体和细胞②两个信号的刺激外,还需要物质Ⅰ的作用
2.(2024·广州一模)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类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入侵后,机体主要通过三大途径进行免疫反应:①非特异性免疫反应、②细胞免疫反应、③体液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内并大量复制时,机体只通过途径③进行免疫反应B.途径②和③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都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C.途径①中的免疫细胞对流感病毒的识别具有特异性D.免疫系统对细胞外液中病毒的彻底清除只需要途径③中抗体的参与
解析:病毒是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大量复制的,对于侵入细胞内的病毒的清除,需要②细胞免疫反应的参与,A项错误;辅助性T细胞在③体液免疫反应的过程中可以作为活化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也可以释放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③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毒性T细胞(②细胞免疫反应)的增殖、分化,B项正确;
途径①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对多种病原体都有免疫防御作用,对流感病毒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C项错误;免疫系统对细胞外液中病毒的彻底清除需要途径③中抗体的参与,抗体与病毒结合后会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故该过程不只需要抗体参与,D项错误。
考向2 二次免疫及其特点3.下图为在抗原注射前后的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指示为抗原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抗原,甲、乙两曲线代表的抗体由不同的浆细胞产生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可有较大的差异D.c时间段甲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a时间注射的抗原类似的抗原的刺激解析:在多数情况下,抗体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失活,故每个抗体分子不能多次与抗原结合发挥作用,B项错误。
4.(2024·潮南高三质检)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某小组利用患狂犬病的兔的脊髓提取物进行下列实验:将新鲜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甲体内,甲患病;用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乙体内,乙不患病;一段时间后,再向乙注射新鲜的提取物,乙不患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兔感染狂犬病病毒后,脊髓中的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含有狂犬病病毒B.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中的病毒失去了作为抗原的特性,不再致病C.甲接受注射后,体内存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D.乙接受第二次注射后,体内抗体产生的速度比第一次注射后快
解析: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中的病毒失去了致病性,但仍然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B项错误。
考向3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综合考查5.(2022·湖南选择考)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反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过度免疫反应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B.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C.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肿瘤发生风险D.图中神经递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分泌CRH有协同促进作用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免疫活性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反馈性的抑制下丘脑、垂体的活动,同时抑制机体免疫细胞、免疫反应来降低损伤,因此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B项正确;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而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抑制可能会增加机体肿瘤发生风险,C项正确;题图中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促进下丘脑分泌CRH,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分泌CRH具有抑制作用,故两者的作用相抗衡,D项错误。
考点三 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 1.过敏反应
[易错提醒] 抗原≠过敏原;体液免疫≠过敏反应;体液免疫中的抗体≠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3.免疫缺陷病(1)类型。①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2)艾滋病(AIDS)。①病毒(HIV)存在部位: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等中。②发病机理:HIV破坏____________细胞,逐渐使人体___________丧失。③传播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
4.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
组织相容性抗原(HLA)
(3)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
1.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2.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的区别
考向1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2021·辽宁选择考)下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①和细胞②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C.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指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
解析:根据题图中分泌的抗体可知,参与过敏反应的是体液免疫,A项错误;细胞①是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细胞②是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项错误;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是B细胞分化出的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导致过敏症状,则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D项正确。
2.(2023·浙江1月选考)某人的左眼球严重损伤,医生建议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时摘除,右眼会因自身免疫而受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发育过程中,眼球内部的抗原性物质已被完全清除B.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不存在能识别眼球内部抗原的免疫细胞C.眼球损伤后,眼球内部的某些物质释放出来引发特异性免疫D.左眼球损伤后释放的抗原性物质运送至右眼球引发自身免疫
解析:由题意可知,左眼球严重损伤会引起免疫反应,即眼球损伤后,眼球内部的某些物质(抗原)会释放出来,被相应免疫细胞识别后引发特异性免疫,说明在人体发育过程中,眼球内部的抗原性物质未被完全清除,且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存在能识别眼球内部抗原的免疫细胞,A项、B项错误,C项正确;左眼球损伤后释放的抗原性物质不会被运到右眼球,D项错误。
3.艾滋病(AIDS)是由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曲线CD段的初期不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D.曲线EF段辅助性T细胞浓度上升是骨髓中T淋巴细胞大量成熟的结果
解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A项错误;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B项正确;曲线CD段的初期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C项错误;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但是其需要迁移到胸腺中成熟,D项错误。
考向2 免疫学的应用4.(2023·湖南选择考)某少年意外被锈钉扎出一较深伤口,经查体内无抗破伤风的抗体。医生建议使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破伤风抗毒素(抗体)以预防破伤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伤口清理后,须尽快密闭包扎,以防止感染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防御C.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激活的记忆细胞能产生抗体D.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长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解析: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伤口清理后,若密闭包扎则会导致破伤风杆菌大量繁殖,使伤口感染,A项错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出现的过敏反应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属于免疫防御,B项正确;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抗原)能激活产生记忆细胞,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C项错误;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抗体)的保护时间较短,而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抗原)能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故保护时间较长,D项错误。
5.(2022·湖北选择考)某肾病患者需进行肾脏移植手术。针对该患者可能出现的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T细胞的作用B.患者在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C.器官移植前可以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D.进行肾脏移植前,无须考虑捐献者与患者的ABO血型是否相同
解析: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的结果,而细胞免疫是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即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T细胞的作用,A项正确;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的增殖功能,即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所以患者在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避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B项正确;
血浆置换术可以去除患者体内天然抗体,避免激发免疫反应,所以在器官移植前,可以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C项正确;在器官移植中,捐献者与患者的ABO血型不符可能导致较强的免疫排斥反应,所以在进行肾脏移植前,应考虑捐献者与患者是否为同一血型,D项错误。
高考真题体验1.(2021·湖南选择考)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C.将孵出当日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D.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
解析: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属于免疫器官,摘除法氏囊后,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会受到影响,A项、C项正确;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B项正确;注射IBDV灭活疫苗只能预防IBDV的感染,无法阻止已感染IBDV发病后的雏鸡的法氏囊萎缩,D项错误。
2.(2022·辽宁选择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细胞毒性T细胞能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B.首次感染新的病原体时,B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被活化C.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机体会有持续的病毒感染或肿瘤发生D.“预防”胜于“治疗”,保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对抵抗疾病非常重要
解析: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使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释放出来,再被抗体消灭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A项错误。首次感染新的病原体时,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且需要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B项正确。
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机体会有持续的病毒感染或肿瘤发生,C项正确。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故“预防”胜于“治疗”,保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对抵抗疾病非常重要,D项正确。
3.(2023·海南等级考)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进TAM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性T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B.树突状细胞可抑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TAM使肿瘤细胞容易遭受免疫系统的攻击D.IL-10是免疫活性物质,可通过TAM间接促进T细胞活化和增殖
解析: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T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故调节性T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A项正确;树突状细胞可呈递抗原给辅助性T细胞,使其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项错误;由题意可知,TAM通过分泌IL-10可促进TAM转变成调节性T细胞而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使肿瘤细胞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免疫逃逸),C项、D项错误。
4.(2021·湖北等级考)T细胞的受体蛋白PD -1(程序死亡蛋白-1)信号途径有调控T细胞的增殖、活化和细胞免疫等功能。肿瘤细胞膜上的PD -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PD -1结合引起的一种作用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D -L1抗体和PD -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B.PD -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C.PD -L1与PD -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D.若敲除肿瘤细胞PD -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
解析:PD -L1抗体和PD -1抗体能分别与肿瘤细胞膜上的PD -L1蛋白和T细胞的受体PD -1结合,但它们结合在一起时,肿瘤细胞膜上的PD -L1蛋白与T细胞的受体PD -1就不能结合,T细胞可以对肿瘤细胞起免疫作用,因此PD -L1抗体和PD -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A项正确;肿瘤细胞膜上的PD -L1蛋白可以与T细胞的受体PD -1结合,导致T细胞不能产生干扰素,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B项正确;
PD -L1与PD -1的结合,导致T细胞不能产生干扰素,因此PD -L1与PD -1的结合会降低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C项错误;若敲除肿瘤细胞PD -L1基因,肿瘤细胞膜上的PD -L1蛋白减少,导致肿瘤细胞不能与T细胞的受体PD -1结合,T细胞能产生干扰素,T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对肿瘤细胞起免疫作用,杀伤肿瘤细胞,从而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D项正确。
5.(2022·广东选择考)图a是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
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________免疫尚未被激活,病毒在其体内快速增殖(曲线①②上升部分)。曲线③④上升趋势一致,表明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T细胞在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还参与________过程。
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
(2)目前除了核酸检测还可以使用抗原检测法,因其方便快捷可作为补充检测手段,但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据图a分析,抗原检测在________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判断的依据是此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较大,且先迅速增加后降低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组织液,淋巴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蛋白质,无机盐,溶质微粒,溶质微粒的数目,Na+和Cl-,35~74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6讲体液调节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6讲体液调节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学物质,②实验设计,提取液,促胰液素,胰腺提取液,胰蛋白酶,移植法,内分泌腺,抗利尿,合成和分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7讲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37讲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体液传送,CO2,反射弧,体液运输,比较局限,比较长,中枢神经系统,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