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完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Cl-35.5
一、单选题(本大题包含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B. 钢板折弯C. 稻草造纸D. 湿法炼铜
2.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振荡试管B. 胶头滴管放回原瓶
C. 放置洗净的试管D. 添加酒精
3. 下列各组气体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氮气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二氧化氮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回顾所学知识,完成4∼6题
4. 对下列物质的认识或应用错误的是( )
A. 青铜、塑料都是合成材料B. 干冰可用于冷藏药品
C. 人体中缺铁易患贫血D. 洗涤剂可乳化除去餐具上的油渍
5.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业上可用KNO3作复合肥B. 发现家用天然气泄漏要立即关闭气阀
C. 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更小
6. 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胃酸过多的病人宜食用( )
A. 番茄B. 苹果C. 柑橘D. 鸡蛋清
7. 向含有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滤渣中一定有铁,没有铜
C. 观察到有红色固体生成D. 滤液一定呈浅绿色
8.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完成的是( )
A. 探究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B. 比较井水和蒸馏水的硬度
C. 验证蛋壳能否溶于酸D. 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9. 臭氧是温室气体之一,臭氧O3属于( )
A. 化合物B. 氧化物C. 单质D. 混合物
10. 右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30℃时M、N的溶解度相等
B. 4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30gN
C. 图中阴影部分可表示M的饱和溶液
D. 60℃时M、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50℃,均无溶质析出
11. 右图所示装置,不适宜收集的气体是( )
第11题图
A. O2B. CO2C. H2D. Cl2
12. 下列有关燃料和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
B. 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
C. 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档案室发生火灾时,适宜选用干粉灭火器
13. 下列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甲B. 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H和O
C. 丙物质中氟、氢元素质量比为1:1D.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14.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A. 鉴别KNO3、NH4Cl——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验证甲烷中含有H——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 除铁锈——过量的稀硫酸长时间浸泡
D. 检验NaOH是否变质——取样,溶解后滴加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15.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B.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第16小题8分,第17小题7分,其他各题10分,共55分)
16. (1) 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2) 氟化钠是某些牙膏的添加剂。下图是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氟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氟化钠可以由钠与氟气燃烧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7. 【科普阅读】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如图)。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的运动着,构成全球范围的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并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是这个循环的主线,意义最重大。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降水到达地面后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动态循环。这部分水容易被人类社会所利用,具有经济价值,正是我们所说的水资。阅读上文,分析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自然界水循环的主线是 。“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中过程1的名称是 。水圈中的各部分水循环的动力是 。
(2) 海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中的氯化钠是由 (填离子符号)和Cl-构成的。
(3)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18.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制取气体并模拟探究温室效应。
图1
图2
Ⅰ.制取气体
(1) 仪器名称:① 、② 。
(2)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序号),用装置E收集氧气,进气端是 (填字母)。
(3) 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取CO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之一是 。
(4) 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图2探究,观察到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
Ⅱ.探究二氧化碳对环境温度的影响(如右图)。
(5) 要保证实验成功,对装置的关键要求是 。
(6) 实验中能证明二氧化碳比空气的吸热效果更好,证据是 。
19. 【科学探究】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两个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 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往B实验后的废液中滴入酚酞,发现酚酞变红。
【提出问题】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哪些呢?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NaOH; 猜想二:可能是Na2CO3;
猜想三:可能是NaOH和CaOH2; 猜想四:可能是 。
【实验探究】 ①上述猜想 一定是错误的;
②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结论】 分析图像得出,猜想 正确,加入稀盐酸开始并未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
【拓展提高】 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 。
20. 纯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充分利用海洋资的基础上,结合“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可模拟实现工业生产纯碱的过程如下(某些反应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 操作a的名称是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一种即可)。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列举小 打在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 。
(4) 向精制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的顺序是: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形成 (填“酸”或“碱”)性环境,然后在加压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有利于CO2的吸收。
(5) 仔细观察流程图,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二氧化碳和水之外,还有 。
21. 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飞机等军事制造业,被誉为“国防元素”。海水中MgCl2的质量分数约为0.51%,含量较低。工业上常采用下图所示的工艺流程从海水中提取镁元素来大量制造金属镁:
根据题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工艺流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 现有一份质量为100g的粗盐样品(假定粗盐中的杂质全部是MgCl2),将其粉碎后加入适量水溶解,再向其中加入40g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经测定恰好完全反应。列式计算: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3) 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原因是 。上图中步骤③要在特定的真空环境下进行,目的是 。
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Cl-35.5
一、单选题(本大题包含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 粮食酿酒B. 钢板折弯C. 稻草造纸D. 湿法炼铜
2.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C )
A. 振荡试管B. 胶头滴管放回原瓶
C. 放置洗净的试管D. 添加酒精
3. 下列各组气体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
A. 氮气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二氧化氮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回顾所学知识,完成4∼6题
4. 对下列物质的认识或应用错误的是( A )
A. 青铜、塑料都是合成材料B. 干冰可用于冷藏药品
C. 人体中缺铁易患贫血D. 洗涤剂可乳化除去餐具上的油渍
5.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农业上可用KNO3作复合肥B. 发现家用天然气泄漏要立即关闭气阀
C. 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更小
6. 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胃酸过多的病人宜食用( D )
A. 番茄B. 苹果C. 柑橘D. 鸡蛋清
7. 向含有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B )
A. 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滤渣中一定有铁,没有铜
C. 观察到有红色固体生成D. 滤液一定呈浅绿色
8.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完成的是( A )
A. 探究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B. 比较井水和蒸馏水的硬度
C. 验证蛋壳能否溶于酸D. 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9. 臭氧是温室气体之一,臭氧O3属于( C )
A. 化合物B. 氧化物C. 单质D. 混合物
10. 右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30℃时M、N的溶解度相等
B. 4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30gN
C. 图中阴影部分可表示M的饱和溶液
D. 60℃时M、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50℃,均无溶质析出
11. 右图所示装置,不适宜收集的气体是( C )
第11题图
A. O2B. CO2C. H2D. Cl2
12. 下列有关燃料和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
B. 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
C. 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档案室发生火灾时,适宜选用干粉灭火器
13. 下列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甲B. 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H和O
C. 丙物质中氟、氢元素质量比为1:1D.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14.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A )
A. 鉴别KNO3、NH4Cl——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验证甲烷中含有H——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 除铁锈——过量的稀硫酸长时间浸泡
D. 检验NaOH是否变质——取样,溶解后滴加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15.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B )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B.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第16小题8分,第17小题7分,其他各题10分,共55分)
16. (1) 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2) 氟化钠是某些牙膏的添加剂。下图是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氟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填“失去”或“得到”)电子。氟化钠可以由钠与氟气燃烧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F2点燃2NaF。
17. 【科普阅读】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如图)。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的运动着,构成全球范围的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并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是这个循环的主线,意义最重大。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降水到达地面后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动态循环。这部分水容易被人类社会所利用,具有经济价值,正是我们所说的水资。阅读上文,分析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自然界水循环的主线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中过程1的名称是蒸发。水圈中的各部分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2) 海水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中的氯化钠是由Na+(填离子符号)和Cl-构成的。
(3)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
18.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制取气体并模拟探究温室效应。
图1
图2
Ⅰ.制取气体
(1) 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2)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选填序号),用装置E收集氧气,进气端是b(填字母)。
(3) 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取CO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之一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 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图2探究,观察到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使用的盐酸浓度较大导致制得的CO2混有较多的HCl气体。
Ⅱ.探究二氧化碳对环境温度的影响(如右图)。
(5) 要保证实验成功,对装置的关键要求是装置气密性良好。
(6) 实验中能证明二氧化碳比空气的吸热效果更好,证据是气体平衡管右侧液面高于左侧。
19. 【科学探究】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两个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 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2) 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往B实验后的废液中滴入酚酞,发现酚酞变红。
【提出问题】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哪些呢?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NaOH; 猜想二:可能是Na2CO3;
猜想三:可能是NaOH和CaOH2; 猜想四:可能是Na2CO3和NaOH。
【实验探究】 ①上述猜想二一定是错误的;
②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结论】 分析图像得出,猜想四正确,加入稀盐酸开始并未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盐酸先跟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拓展提高】 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刚好变成无色。
20. 纯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充分利用海洋资的基础上,结合“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可模拟实现工业生产纯碱的过程如下(某些反应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 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或玻璃棒或烧杯(填一种即可)。
(2)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3)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2NH3↑+2H2O+CaCl2。请列举小苏打在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作发酵粉或者治疗胃酸过多。
(4) 向精制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的顺序是: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形成碱(填“酸”或“碱”)性环境,然后在加压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有利于CO2的吸收。
(5) 仔细观察流程图,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二氧化碳和水之外,还有NH4Cl。
21. 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飞机等军事制造业,被誉为“国防元素”。海水中MgCl2的质量分数约为0.51%,含量较低。工业上常采用下图所示的工艺流程从海水中提取镁元素来大量制造金属镁:
根据题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工艺流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是②(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2) 现有一份质量为100g的粗盐样品(假定粗盐中的杂质全部是MgCl2),将其粉碎后加入适量水溶解,再向其中加入40g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经测定恰好完全反应。列式计算: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解: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
MgCl2+2NaOH=MgOH2↓+2NaCl9580x40g×10%
9580=x4g 解得:x=4.75g
答:粗盐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为4.75g。
(3) 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原因是海水中MgCl2的浓度太低。上图中步骤③要在特定的真空环境下进行,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番茄
苹果
柑橘
鸡蛋清
4.0~4.4
2.3~2.9
3.0~4.0
7.6~8.0
化学符号
2N
Ca2+
符号意义
3个氨分子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番茄
苹果
柑橘
鸡蛋清
4.0~4.4
2.3~2.9
3.0~4.0
7.6~8.0
化学符号
2N
3NH3
Ca2+
Fe2O3+3
符号意义
2个氮原子
3个氨分子
钙离子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答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7,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3元/份A,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完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7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