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人体的呼吸——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含解析)
展开A.软腭B.气管软骨
C.甲状软骨D.会厌软骨
2.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下列有关气体由外界进入肺的过程,叙述正确
的是( )
A.气体依次经过: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B.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C.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喉
D.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3.如图,气管插管是对新冠肺炎及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的一种辅助呼吸,需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口腔置入气管,气管插管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
A.口腔、咽、喉、气管B.口腔、鼻腔、咽、气管
C.咽、喉、气管、肺D.咽、食道、气管、支气管
4.交警采用吹气检测法查酒驾时,要求司机对着呼气酒精测试仪吹气。下列关于司机吹气时的状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处于收缩状态
B.肋间肌、膈肌舒张
C.胸廓的容积缩小
D.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5.如图表示某人在运动和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A可能为运动状态B.曲线B可能为平静状态
C.M点、N点时,膈顶部上升D.曲线B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均大于曲线A
6.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用鼻呼吸而不要用口呼吸,主要原因不包括( )
A.鼻毛可以减慢吸入空气的速度
B.鼻腔有骨和软骨做支架,可以保证气流畅通
C.鼻黏膜能够清洁、湿润吸入的空气
D.鼻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
7.下图展示的是一位科研人员利用水凝胶3D打印而成的囊状肺部结构,该“3D器官”具有肺泡相应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肺泡小,不利于气体交换B.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
C.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8.下图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c只允许红细胞单向通过
B.若①代表进入血管c的气体,则该气体是氧气
C.血管b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左心房
D.与血管b相比。血管a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
9.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人体的呼吸,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欧人鼻子又大又长,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B.肋间肌收缩时,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利于吸气
C.膈肌舒张时,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利于呼气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0.下列关于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界气体进入肺,会依次通过鼻、咽、食道、气管、支气管等结构
B.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外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就无法进入肺内
C.在肺内形成痰,随地吐痰可能会传播病菌、病毒
D.咽既属于呼吸道,也属于消化道
11.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B.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小
C.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D.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大
12.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和肺密切相关。图一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肺的变化示意图;图二表示肺内外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膈顶下降,气体呼出
B.甲过程对应曲线上的bd段
C.乙过程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肺扩张
D.乙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图二的c点
13.如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血管,a、b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B.乙和肺泡的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
D.只有当膈肌收缩时,才能发生b气体的扩散
14.今年4月,湖南省初中生物教学竞赛在长沙举行,其中5位老师选择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一课题。以下关于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bc段可以表示图乙中的d状态
B.图乙中,d表示呼气过程,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二氧化碳含量
C.图丙中,膈肌由f→g时,它处于舒张状态
D.正常人体的肺在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15.甲型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典型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会出现高热、鼻塞、咽喉疼痛等症状,个别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并发症,这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呼吸系统的重要性。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
B.呼吸道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C.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D.不要边进食边大声说笑是为了避免吞咽时食物进入气管
16.夏天,人在无防护措施的河中游泳时,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冬天,人在烧炭取暖时,容易吸入一氧化碳而中毒。溺水和一氧化碳中毒分别会阻碍呼吸过程中的(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7.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完成③过程后,血液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B.②过程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C.②③过程都发生气体交换
D.①过程可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18.一氧化碳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高200至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造成组织细胞供氧不足。那么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影响以下哪个环节?(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C.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
19.甲型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典型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会出现高热、鼻塞、咽喉疼痛等症状,个别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并发症,这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呼吸系统的重要性。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
B.呼吸道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C.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
D.不要边进食边大声说笑是为了避免吞咽时食物进入气管
20.现有甲、乙两瓶气体,各代表人体吸入或呼出的气体,其成分含量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代表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
B.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C.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腭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如果吞咽时大声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容易进入气管,就会呛着,引起咳嗽,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气体进入肺的过程: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A错误。
B、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呼吸道虽然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如有毒气体等,即: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B正确。
C、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咽,C错误。
D、当人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D错误。故选:B。
3.答案:A
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图:
从图中看出,插管由口腔进入,依次经过咽、喉、气管,A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D
解析:当司机在吹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下降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5.答案:D
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A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A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B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运动时的呼吸状况,B错误。C.图中M点、N点均是肺容积增大时,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顶部下降,C错误。D,从曲线A可以看出,此人20秒内呼吸接近6次。I分钟为60秒,故此人的呼吸频率接近18次/分,呼吸深度在2~3之间,呼吸深度主要看呼吸时肺容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因此呼吸深度小于1;从曲B可以看出,此人20秒呼吸了9次,此人的呼吸频率为60+20x9=27次秒,呼吸深度在1~5之间,因此呼吸深度约等于4,故可推测出,曲线B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均大于曲线A,D正确。故选D。
6.答案:B
解析:A.鼻毛可以阻挡灰尘,不能减慢吸入空气的速度,A不符合题意。
B.鼻腔有软骨做支架,可以保证气流畅通,但不是用鼻呼吸而不要用口呼吸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
C.鼻腔中的鼻黏膜能够分泌黏液,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因此我们要尽量用鼻呼吸而不要用口呼吸,C不符合题意。
D.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因此我们要尽量用鼻呼吸而不要用口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A
解析:AB.肺泡小,但数量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有利于气体交换,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D.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便于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答案:A
解析:A.c为毛细血管,管内径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A正确。
B.血液流经组织内的毛细血管时,②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①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动脉血变为静脉血,B错误。
C.b体静脉中的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的右心房,C错误。
D.a为动脉,b为静脉,与血管b相比,血管a中含有更多的氧气,D错误。
故选A。
9.答案:B
解析:A.北欧人的鼻子又大又长,这有利于对吸入寒冷空气温暖、湿润、清洁作用,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A正确。
BC.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B错误,C正确。
D.人的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A.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外界气体进入肺,不会经过食道,A错误。
B.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B错误。
C.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随地吐痰可能会传播病菌,C错误。
D.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可见咽既是呼吸道,又是消化道,D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AB.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所以,甲过程膈顶下降,气体吸入肺。结合分析可知,甲过程是吸气过程,对应曲线上的abc段,AB错误。
C.图乙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C错误。
D.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图一的乙过程是呼气,图二的cde段是呼气。因此,乙过程开始的瞬间对应图二的c点,D正确。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a、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根据箭头方向可知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A正确。
B、乙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是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
C、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所以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只是氧气增加,而营养物质并没有变化,C错误。
D、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因此只有当膈肌收缩时,才能发生b氧气气体的扩散,D正确。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图甲中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表示呼气过程;图乙中的d膈顶上升,表示呼气状态,A正确。
B.图二中甲肺回缩代表呼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16%,二氧化碳占4%,所以氧气含量高于二氧化碳的含量,B正确。
C.图三中的f代表膈顶上升,膈肌舒张,表示呼气,g代表膈顶下降,膈肌收缩,代表吸气,因此从f→g代表的是吸气,此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C错误。
D.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D正确。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AB.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A正确,B错误。
C.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中的肺来完成的,C正确。
D. 进食边大声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导致食物进入气管,D正确。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所以人一旦溺水就会有生命危险,这主要是因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一氧化碳中毒影响了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气进入血液后会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但是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氧气高很多,以至于氧气运输量过少,运输一氧化碳较多,导致人体中毒。故选D。
17.答案:A
解析:完成③过程后,血液中含氧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颜色暗红,A错误。②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它们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②过程发生在肺泡与周围血液之间,由于肺泡中氧气浓度高,周围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B、C正确。题图中的①过程是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①过程可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D正确。
18.答案:B
解析:当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就会发生中毒,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得多,就使更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可见,一氧化碳中毒时,主要影响呼吸过程是氧气在血液里的运输过程。故选:B。
19.答案:B
解析:AB.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A正确,B错误。
C.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中的肺来完成的,C正确。
D.进食边大声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导致食物进入气管,D正确。
故选B。
20.答案:C
解析:据分析和表中数据可知,甲的气体含氧气较多,乙中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较多,因此甲是吸入的气体,乙是呼出的气体。判断的依据就是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乙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原因是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故正常环境中,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水分增加,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2人体的营养——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4.2人体的营养——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含解析),文件包含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非选择题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docx、第四单元第二章人体的营养选择题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4.1人的由来——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4.1人的由来——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含解析),文件包含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非选择题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docx、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选择题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4.6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4.6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含解析),文件包含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非选择题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docx、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选择题七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期末分层训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