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解析版)

    【地理】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解析版)第1页
    【地理】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解析版)第2页
    【地理】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解析版),共8页。
    一、选择题,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海南省海口市施茶村属于火山地区,土层薄且严重缺水,不适合种植传统经济作物。近年来,该地大力发展石斛产业,形成了集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火山文化体验、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模式。下图示意施茶村产业融合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施茶村当地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主要作用是( )
    ①保障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技术 ②涵养水源,增加土壤含水量
    ③增加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④开发火山,拓展旅游资源
    A. ①②B. ①③
    C. ③④D. ②④
    2. 与传统的石斛种植园区相比,施茶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
    A. 产品多且效益更高B. 市场广且价格低廉
    C. 推动城镇化的进程D. 促进火山文化发展
    3. 推动施茶村产业融合的关键要素有( )
    ①技术与市场的融合 ②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③政策和资金支持 ④电子商务的发展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答案】1. B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施茶村采用“企业+合作社十农户”模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企业和合作社的专业指导与管理,提高农业技术,保障农产品品质,同时通过这种模式带动农户参与,从而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①③正确;涵养水源,增加土壤含水量,以及开发火山,拓展旅游资源,与此模式的主要目的关联不大,②④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题详解】
    与传统石斛种植园区相比,施茶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常强调多样化的产品开发和更高的经济效益。这种模式不仅包含石斛种植,还涉及加工、旅游、电商等多方面,有利于提升产品多样性和整体效益,A正确。产业融合发展,石斛种植的科技含量和品质提高,其价格也将升高,B错误。该模式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但当地是村庄,难以直接转化为城镇区域,C错误。该模式可以促进火山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但并非其主要的突出优势,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产业融合更多关注的是产业、技术与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融合,政策和资金对产业融合的支持与促进、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对产业发展起到的作用,①③④正确;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主要作用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现代化水平,而非直接推动产业间的融合,②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故选D。
    当乘客在轨道交通网中的实际出行路径与最优出行路径不同时,则定义此次出行为绕行换乘出行,一个乘客在绕行换乘站产生的一次绕行换乘行为记为该站的一次绕行换乘量。车站绕行换乘量是指在乘客进行换乘时,出于某些原因(例如车站布局、出行需求等)而选择绕行的乘客数量,可以反映乘客在进行换乘时的出行特征和需求。下图示意某年某月上海市部分站点日平均绕行换乘行为分布,重要换乘站点附近有公园、商圈、景点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乘客绕行换乘次数最多的站点是( )
    A. 江苏路站B. 徐家汇站
    C. 静安寺站D. 人民广场站
    5. 徐家汇站线路布局完善,但依然吸引大量乘客选择该站绕行换乘,其原因最可能是该站( )
    A. 通勤条件优越B. 承接旅游需求
    C. 站内设施豪华D. 出行速度较快
    6. 为减少地铁站乘客的绕行换乘行为,上海市亟需( )
    ①提高地铁站点服务质量②加强地铁站信息公示和引导
    ③重新改造所有线路④加快郊区交通建设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③D. ③④
    【答案】4. C 5. B 6. A
    【解析】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乘客绕行换乘次数最多的站点是静安寺站。根据图示可知,静安寺站的绕行换乘量最高,超过了80000次。江苏路站,徐家汇站,人民广场站换乘次数均小于静安寺站。C正确,BC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徐家汇站的绕行换乘量较高,是因为该站位于上海主城区繁华商圈,吸引了大量的旅游人群,同时徐家汇也是上海的重要景点,许多游客慕名前来,B正确。虽然通勤条件优越可能会吸引乘客,但图中明确提到重要换乘站点附近有公园、商圈、景点分布,这意味着绕行换乘可能与这些设施有关,而不仅仅是通勤条件,A错误;豪华的站内设施虽然可能提高乘客的舒适度,但并不是导致绕行换乘的主要因素,C错误;出行速度对于乘客来说很重要,但图中没有提到徐家汇站在速度上有特别的优势,因此这不是绕行换乘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为减少地铁站乘客的绕行换乘行为,上海市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优化地铁换乘站的布局,提高地铁站点服务质量,加强地铁信息公示和引导等,①②正确;无法重新改造所有线路,③错误;加快郊区交通建设对减少乘客绕行换乘行为影响较小,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气象研究专家通过1961—2009年云贵高原太阳辐射观测站观测资料,将逐月太阳总辐射量累加得出当地太阳辐射季总量。下表示意1961—2009年云贵高原6个太阳辐射观测站不同季节太阳总辐射量(单位:MJ/m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城市中,与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四季太阳辐射的特征最符合的是( )
    A. 昆明B. 腾冲
    C. 蒙自D. 贵阳
    8. 研究发现,云贵高原大多数地区3—5月的太阳辐射量远大于6—8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太阳高度B. 天气
    C. 地形地势D. 昼长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中,夏季太阳辐射量最多,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由材料可知,整体来说,云贵高原季平均太阳辐射量春季最多,夏季次之,景洪、蒙自、贵阳三个观测站季太阳辐射量秋季>冬季,而昆明、丽江、腾冲三个观测站季太阳辐射量冬季>秋季。只有贵阳站的季太阳辐射量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大致符合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太阳辐射的季节分布规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整体来说,云贵高原季平均太阳辐射量春季最多,夏季比春季少。这与季风影响有关,云贵高原春季晴天多、湿度小,夏季云雨天气多,湿度大,大气削弱显著,B正确。3-5月和6-8月都是北半球的春夏季节,太阳直射点都在北半球,这两个时间段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差距不大,A错误。云贵高原整体地形地势没有季节变化,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稳定的,C错误;3-5月和6-8月相比,6-8月昼长较长,理论上太阳辐射量应该更多,D错误。故选B。
    圣萨尔瓦多岛位于北大西洋上,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岛上地势低洼地区的石灰岩地层中分布着数量众多的香蕉洞,洞底海拔多为6~19m,深1~6m,因洞内生长香蕉树而闻名。下图示意某香蕉洞的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岛的香蕉洞都分布于山脊间的洼地,主要是因为洼地( )
    A. 降水较多B. 径流较多
    C. 植被较多D. 岩性较软
    10. 该岛的香蕉洞( )
    A. 因地表流水堆积而成B. 位于钙质结石岩层
    C. 形成速率季节差异小D. 洞体下部形成较早
    11. 该岛洞内香蕉树的长势优于洞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光照、温差B. 地形、风速
    C. 热量、坡向D. 水分、土壤
    【答案】9. B 10. D 11. D
    【解析】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山脊间的洼地径流较多,有利于下渗溶蚀石灰岩层,形成香蕉洞,B正确。该岛降水空间差异较小,而该岛的香蕉洞都分布于山脊间的洼地,A错误。香蕉洞洞底海拔多为6~19m,深1~6m,主要是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而非植被较多,C错误;香蕉洞形成于石灰岩地层中,石灰岩岩性较软说法错误,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由图可知,随着地下水位升高,岩层自下而上开始溶蚀,洞体下部形成较早,D正确;香蕉洞的形成主要是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不是流水堆积,A错误;该岛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地下水位存在季节差异,故形成速率季节差异较大,C错误;该岛香蕉洞位于石灰岩地层中,B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岛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季节(干湿季)分明,香蕉洞内蒸发较弱,干季水分条件较好,香蕉洞接受地表流水的堆积,土层相对较厚,土壤肥力较高,D正确。洞内洞外地形差异较小,B错误;与洞外相比,洞内光照、热量条件较差,A、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6分。
    (一)必考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地域上涵盖了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该城市群的总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在经济发展、人口规模以及文化历史资源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该城市群产业链分工是由消费市场、生产基地和资源供应基地构成的三元结构体系。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布局中,廊坊市被确定为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的重要城市,具有向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 100万人~300万人)发展的产业基础和条件。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的地理位置。
    (1)简述京津冀城市群完善产业链分工所需的区位条件。
    (2)分析廊坊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制造业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的原因。
    (3)分析北京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链分工中主要承担的环节。
    (4)试为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答案】(1)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交易成本下降;内部经济联系增强;便捷的交通条件等。
    (2)廊坊市紧临京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便于承接京津地区优势资源的产业辐射;廊坊市自身具有土地、人力等综合成本低的优势,产业发展空间大,利于承接京津城市的产业转移;城市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吸引周边大量人口和产业不断集聚,形成制造业发展聚集地;位于京津城市发展圈内,交通运输方式多样,构成立体交通网络,为廊坊市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交通条件等。
    (3)北京市拥有一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可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与天津市、河北省形成产业互补;通过着重发展研发、设计、技术服务、培训等环节,推动核心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等。
    (4)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产业错位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加强跨区域生态合作;改善区域交通网络,推动城际交通一体化;推动人才资源共享,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京津冀城市群完善产业链分工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政策是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链分工与协作的重要条件;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以满足不同产业链环节的需求;交易成本降低,以促进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合作;同时,内部经济联系增强,利于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便捷的交通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实现资源的快速流通和产业链的顺畅运转。
    【小问2详解】
    廊坊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中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其主要得益于廊坊所处的地理位置、自身资源优势、交通优势等条件。廊坊市紧临京津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便于承接京津各类优势资源的产业辐射;廊坊市自身具有土地、人力等综合成本低的优势,产业发展空间大,利于承接京津城市的产业转移;廊坊市城市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吸引周边大量人口和产业不断集聚,形成制造业发展聚集地;廊坊市处于京津城市发展圈内,交通运输方式多样,构成立体交通网络,为廊坊市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交通条件等。
    【小问3详解】
    北京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链分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北京市拥有一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产业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北京市注重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与天津市、河北省形成产业互补,提升了整个城市群的产业水平。北京市通过着重发展研发、设计、技术服务、培训等环节,推动核心城市产业高端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小问4详解】
    为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提出以下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加强跨区域生态合作,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完善交通网络,推动交通一体化,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推动人才资源共享,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提升整个城市群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吸引更多人才和企业来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推动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等。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和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海水运动受密度流的影响,海峡西侧海域海水水位较低,东侧海域海水水位较高,从而导致海水流动。波斯湾水体更新缓慢,且波斯湾表层和深层之间海水交换不畅。下图示意霍尔木兹海峡两侧夏季某月表层海水平均等温线分布,该月26°N以北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南受信风控制。
    (1)指出霍尔木兹海峡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并说明理由。
    (2)简述波斯湾水体更新缓慢的原因。
    (3)该月阿曼湾北部沿岸表层海水温度较低,试做出合理解释。
    (4)根据水温分布,说明该月阿曼湾北部沿岸海水运动对鱼类资源的有利影响。
    【答案】(1)表层海水自阿曼湾流向波斯湾。理由:波斯湾全年高温,干旱少雨,蒸发旺盛,水位较低,阿曼湾海水从表层流入波斯湾。
    (2)波斯湾海域较封闭,与外界交换困难;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风速小,海水运动较慢;周边气候干燥,降水少,陆上径流汇入少。
    (3)该月阿曼湾北部沿岸受东北信风控制,为离岸风,表层海水被驱散,深层冷海水上泛降温,阿曼湾表层海水温度较低。
    (4)多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衍,鱼类饵料丰富;扩大海水温差范围,满足更多鱼类生存的需求,丰富鱼类资源的种类。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海峡西侧海域海水水位较低,东侧海域海水水位较高,受重力表层海水由海峡东侧的阿曼湾流入海峡西侧的波斯湾。由所学可知,波斯湾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旺盛,陆地上又缺乏入海径流,海水盐度高,密度大,水位较低,故阿曼湾海水从表层流入波斯湾。
    【小问2详解】
    海水更新缓慢的原因可以从海域形态、海水运动、陆上径流等方面分析。据图示信息可知波斯湾海域较封闭,仅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与外界海水交换较少,交换困难;当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风速小,海水运动较慢,流动性差;周边气候干燥,降水少,陆上径流汇入少。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阿曼湾北部大约在26°N。由材料“该月26°N以北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南受信风控制”可知,阿曼湾北部沿岸受东北信风控制,东北信风在此处为离岸风,表层海水被吹离,深层冷海水上泛补偿,受冷海水降温影响,阿曼湾北部表层海水温度较低。
    【小问4详解】
    据上题分析得知该月盛行上升补偿流,海底营养盐上泛,导致海洋上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吸引鱼群聚集;随着冷海水的进一步上泛,扩大了海水温差范围,冷海水面积扩大,满足更多鱼类生存的需求,丰富鱼类资源的种类。
    (二)选考题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现已建成30多座以葡萄种植为主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1.9亿元,拥有涉及葡萄种植、加工、贮藏、流通的企业30多家。某葡萄小镇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和相应的政策条件,逐步发展成为集休闲、度假、旅游于一体的原生态葡萄小镇,年吞吐游客量达5万人次,并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该葡萄小镇独有的文化特色,既可以促进当地产业的绿色转型,又可以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说明该葡萄小镇旅游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进一步扩展葡萄的种植、加工、贮藏和流通等环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改善旅游设施;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积极推广该葡萄小镇的旅游品牌,提高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各种与葡萄相关的节庆活动、文化展览、音乐会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与周边地区或景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旅游线路等。
    【解析】小镇可以进一步扩展葡萄的种植、加工、贮藏和流通等环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如开发各种葡萄酒、葡萄干、葡萄籽油等,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结合该葡萄小镇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葡萄采摘体验、葡萄酒品鉴、葡萄园摄影、葡萄主题工艺品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包括改善旅游设施,提供多语种导游服务,建立游客投诉处理机制等,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积极推广该葡萄小镇的旅游品牌,如利用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电视广告等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各种与葡萄相关的节庆活动、文化展览、音乐会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与周边地区或景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如泥沙、营养盐、农药、畜禽排泄物等)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等途径进入水体而形成的污染。为全面了解污染源的分布、数量、种类以及排放情况,我国在2006—2020年开展了两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下图示意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总氮、总磷排放量。
    描述我国2006—2020年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总氮、总磷排放量的变化,并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变化特点:农业源主要水污染物总氮、总磷排放量均明显减少;总氮排放量减少数量远大于总磷排放量减少数量;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的总氮排放量减少比例较水产养殖业大;种植业的总氮排放量减少数量最大等。
    合理化建议:持续完善农业面源监测、治理体系;种养结合,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推广施肥新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减少农药使用量,推广绿色农业;加强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排污的资源化利用。
    【解析】可从变化趋势、变化幅度、结构变化等角度展开分析。由图可知,我国2006一2020年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总氮、总磷排放量的变化特点为总氮排放量要远远大于总磷排放量,其变化特点表现为,农业源主要水污染物总氮、总磷排放量均明显减少;其中总氮排放量减少数量远大于总磷排放量减少数量;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的总氮排放量减少比例较水产养殖业大;种植业的总氮排放量减少数量最大等。
    污染物防治可从农业面源监测、种植业的化肥和农药使用、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方面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出合理化建议。首先应持续完善农业面源监测、治理体系,加大监管、处罚力度;种植业排放量较大,故可种养结合,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同时可推广施肥新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减少农药使用量,推广绿色农业,例如推行精准农业,处方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过量释放;畜禽养殖业的总氮排放量也较大,故可加强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排污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养殖废水对水污染的影响。
    站名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昆明
    1714
    1340
    1123
    1249
    丽江
    1853
    1570
    1376
    1409
    腾冲
    1576
    1246
    1342
    1354
    景洪
    1631
    1440
    1326
    1234
    蒙自
    1684
    1470
    1248
    1229
    贵阳
    1047
    1307
    839
    517
    全部站点平均
    1584
    1396
    1209
    1165

    相关试卷

    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原卷版docx、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原卷版docx、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原卷版docx、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