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专题分类练材料阅读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专题分类练材料阅读题含答案第1页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专题分类练材料阅读题含答案第2页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专题分类练材料阅读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专题分类练材料阅读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专题分类练材料阅读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内能 热传递 >  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2023山西)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起向未来
    2023年4月16日,圆梦天宫,英雄凯旋,在太空“出差”183天的中国航天员三人组平安返回地球.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让普通人进入太空旅行的计划正在逐步实施.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实现上九天揽月的飞天梦.
    太空中没有空气,人若暴露在太空中无法获得氧气,这种状态下10 s就会失去意识;太空中没有作用于身体的大气压,体液就会快速沸腾,从而使身体组织膨胀,体温降低而冻结;太空中处于真空状态,阳光直射下温度可高达120 ℃,而在阴影处温度则会骤降至-150 ℃;太空中还有速度极快的微小陨石,人体一旦碰到将造成极大伤害.
    为实现太空旅行,人们不断研发各类宇航服,每一批新型宇航服的诞生都是人类技术的又一次巨大飞跃.可以想象,未来的宇航服将是个人太空旅行的宇宙飞船.
    (1)太空中没有作用于人体的大气压,体液就会快速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沙克尔顿环形山位于月球南极,在山的边缘阴影区永无日照,保持着太阳系最低温的记录,请你推测这个最低温可能是______℃.
    (3)假如,你穿着自己设计制作的宇航服,在星空中遨游、月球上漫步.你的宇航服应具备哪些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23恩施州)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导磁流体推进器
    磁流体推进器(MHD)由磁体、电极和通道三部分构成,如图所示.磁流体推进器可为贯通海水的通道建一个强磁场,能对导电的海水产生电磁力的作用,使之在通道内运动,若海水涌向船尾,水便会推动船舶前进.因采用超导磁体作为磁场来源,获称为超导磁流体推进器.
    其推进原理利用了“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工作过程中把电磁能直接转换成流体动能,以喷射推进新技术取代传统螺旋桨的推进,具有低噪音等特点,具有重大推广价值.
    中科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此项技术研究,第一艘超导磁流体推进实验船“HEMS-1”于1998年研制成功.
    第2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磁流体推进器的核心组件由________、电极和通道构成.
    (2)为减小空气和海水的影响,实验船上部主体可加工成________(选填“上凸下平”“上平下凸”或“上下对称”)的流线型.
    (3)若上述实验船驶入清江,船身受到的大气压会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在海上时受到的大气压,利用河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获得动力.
    3. (2023扬州)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3年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 270 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9 032 m,超过珠峰8 848.86 m的高度,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体积约为9 000 m3,总质量约为2.6 t,内部上层充满氦气,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随着高度升高,通过排出下面部分的空气,调节整个浮空艇的压差在安全范围内.通过与地面锚泊设备连接的系缆进行升空和驻空,通过系缆里的两根电线给整个载荷供电.通过搭载的各种探测仪器展开垂直观测,助力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对推动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第3题图
    (1)“极目一号”上升的平均速度________人正常行走的速度.
    (2)浮空艇最外的白色层通过反射太阳光中的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避免艇内气体温度剧烈变化.
    (3)艇体材料除应具有高强度特性外还应具有怎样的特性?(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
    (4)浮空艇在营地升空时所受空气浮力大小为________N.(海拔4 270 m处空气密度为0.80 kg/m3,g取10 N/kg)
    (5)浮空艇内的氦气密度________艇外空气密度,在升空过程中,浮空艇所受浮力逐渐________.
    (6)要使浮空艇下降到地面,可采取的最佳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23无锡)如图所示,中国“祝融号”火星车质量为240 kg.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火星车上的科学设备供电.车顶部安装有集热器,其窗口覆盖了一层透光率很高的膜,阳光可以透进来,保证红外线能量只进不出.在膜下面,是一种叫正十一烷的材料,白天它被阳光照射吸热熔化,到了夜晚温度降低,它逐渐凝固,把储存的能量再释放出来.“祝融号”火星车是六轮驱动,且每个车轮都能转向,爬坡时走“之”字形路线.(火星表面g取4 N/kg)
    第4题图
    eq \a\vs4\al()
    (1)阳光中的红外线具有显著的________效应;火星车爬坡时走“之”字形路线可以省________(选填“力”或“功”).
    (2)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所受的重力大小为多少?
    (3)在方框中填上装置或能量名称,完成火星车利用太阳能的路径图.
    5. (2023毕节)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从蒸汽机到飞机
    最早的热机是蒸汽机,原始的蒸汽机体积庞大,效率很低,随着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轻便的热机,于是,内燃机应运而生.内燃机分为汽油机、柴油机两大类.内燃机工作时不需要携带大量的水和煤,质量减小了,燃料在汽缸内燃烧得更充分,且热损失小,效率提高了……
    早期的飞机是由内燃机提供动力,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飞机越来越多地使用喷气发动机,机身也更多地采用复合材料,飞机的起落架上装有如图甲的导电搭地线,落地时把飞机因摩擦而带的电导入地下,防止因放电发生危险,飞机机翼的横截面如图乙所示.
    第5题图
    (1)提高内燃机效率的途径很多,请根据文中描述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飞机不安装导电的搭地线,而采用特殊的橡胶轮胎,落地时与导电搭地线起到同样的效果,这种特殊的橡胶一定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3)由图乙可知,当飞机前进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机翼横截面上、下不对称,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空气流速,下表面比上表面的压强________,机翼上下表面存在着________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4)流体的流速变化引起压强变化,可以给我们带来便利,但也可能造成危害,请举一个生活中防止它造成危害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23齐齐哈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3年6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三号、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这是中国人的第九次太空之旅,也是首次全部由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组成的飞天英雄集体远征.
    第6题图
    (1)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因为液态氢具有较高的________(选填“热值”或“比热容”).
    (2)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受到火箭的推力加速升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3)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加速升空过程中,飞船中宇航员的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升空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分离前,飞船相对于火箭是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5)天和核心舱宽大的太阳能电池板能提供电能,太阳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7.(2023苏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超级镜子发电站
    我国用熔盐和1.2万块镜子,建成亚洲第一发电站——甘肃敦煌100 MW熔盐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甲所示,该发电站通过电脑控制镜子的反射方向,持续地将太阳光聚集在塔顶的吸热器上,加热其中的熔盐,使其温度升高. 高温熔盐向下流入温度为565 ℃的高温熔盐罐,热泵将它打入蒸汽发生器,与其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产生
    第7题图甲
    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经过蒸汽发生器后的熔盐,降温回到低温熔盐罐,从而循环下去.
    该电站的两个熔盐罐中共存储3万吨熔盐(熔点为210 ℃),白天高温熔盐罐把能量储存起来,夜晚再把罐中的高温熔盐释放出来发电,可以实现24小时稳定电力输出.
    第7题图
    请回答:
    (1)高温熔盐罐利用熔盐储存________. 高温熔盐进入蒸汽发生器,通过 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使冷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2)低温熔盐罐的温度应________ (选填“>”或“<”)210 ℃.
    (3)该发电站正常工作 24 h,可发电________度.
    (4)从图乙中可以看出,镜子大致以吸热塔为中心依次排列,吸热塔南面的镜子较少,北面的较多. 请你结合图丙情形分析,在南面和北面同样的镜子a和b,________反射到吸热塔的光能更多.
    8. (2023北京)请阅读《国之重器——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并回答问题.
    国之重器——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从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到试图用“中国天眼”破译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的奥秘,从探究万物组成到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透视物质的微观结构,都得益于实验条件的拓展和技术手段的进步.
    在宇宙中,高温、高压、强磁场等极端环境比比皆是,而我们地球上的生活环境是一个相对温和的环境,要发现更多的新现象,就需要建造极端条件实验室,拓展研究空间.
    所谓极端条件,指的是在实验室中人为创造出来特别低的温度、特别强的磁场、特别高的压强等(如图所示)实验条件.通过创造极端条件,可以发现和揭示许多在通常条件下观察不到的奇异物质特性,例如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0(如铝在-271.76 ℃——即1.39 K——以下时电阻为0),这就是超导现象.
    肩负原始创新重任的国之重器——国际首个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布局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并已投入使用.该项目拥有极低温(可达1 mK)、强磁场(可达32.35 T)、超高压(可达3.8×1011 Pa)和超快光场(时间分辨率可达10-18 s)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科学家们将极端条件进行综合运用,大大拓展了物质科学的研究空间,为发现新物态、探索新现象、开辟新领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8题图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我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中的一个极端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了10 000 m的深潜试验,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超高压极端条件的压强约为“奋斗者”号在10 000 m深海中(海水密度取1.0×103 kg/m3)承受压强的________倍.(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4 B. 40 C. 4 000 D. 400 000
    (3)强磁场的产生需要大电流,但电流越大,导线的温度就会越高,通常会导致铝导线等熔化,给强磁场的产生带来限制.依据文中信息,请写出应选择哪种极端条件,能减少电流通过导线所产生的热量,从而突破限制,创造强磁场极端条件,并写出选择依据.
    9. (2023广东省卷)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直流充电桩
    直流充电桩是一种为电动汽车补给能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它能够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再将电能充入汽车动力电池(以下简称电池),通常,直流充电桩比交流充电桩的充电电压更高、电流更大,因而可实现快速充电.
    第9题图
    设电池当前储能占充满状态储能的百分比为D. 充电时,充电桩的充电功率P会随着电池的D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充电桩显示屏了解充电过程中的其他相关信息.
    现实际测试一个直流充电桩对某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性能.假定测试中充电柱输出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电池的储能.充电前,D为30%,充电柱显示屏中充电时长、充电度数、充电费用示数均为0.开始充电后,P与D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为方便计算,图像已作近似处理).充满后,立即停止充电.当D达到70%时充电桩显示屏的部分即时信息如下表.
    (1)通常,直流充电桩比交流充电桩的充电电压更高、电流更大,故充电功率更________.
    (2)在D从30%增至70%的过程中,充电功率大致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当D为70%时,充电电流为________A.
    (3)若充电过程中充电电费单价不变,则测试全过程的充电费用为________元.
    (4)设D从70%增至80%所需时间为t1,从80%增至90%所需时间为t2,且t1∶t2=2∶3,则测试全过程的充电总时长为________min.
    10. (2023烟台)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冰壶赛场的奥秘
    冰壶比赛是一项集技巧与智慧于一体的体育运动,被誉为冰上的“国际象棋”.
    第10题图
    与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不同,冰壶赛道冰面非常奇特,并不是平整光滑的表面,而是还有一层薄薄的冰粒,如同细小的“鹅卵石”或“小疙瘩”.原来制冰师每次在制冰时,会在光滑如镜的冰面上喷洒水珠,这些水珠遇冷迅速凝固成冰粒,此过程被称之为“打点”.这些冰粒的作用是使冰壶在运行的时候底座不会与冰面完全接触,如果冰面做成光滑的平面,整个冰壶会如同吸盘一样“吸”在冰面上.所以“打点”是为了减小摩擦,使冰壶运动得更顺畅.
    冰壶比赛中的擦地,实际叫做“刷冰”,是冰壶比赛的重要技术之一.刷冰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冰刷的摩擦,使冰面温度升高,造成冰面熔化,在冰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减小冰壶受到的摩擦力,这样可以改变冰壶前进的方向、速度和距离.刷冰的强弱程度决定冰壶停留在什么位置.
    (1)运动员将冰壶掷出后,冰壶会继续沿着水平赛道向前滑行的原因是什么?
    (2)制冰师在制冰时“打点”的目的是什么?
    (3)冰壶比赛中刷冰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冰面的内能,使冰面温度升高?
    11. (2023宁夏)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相关问题:
    2023年4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完成六个月的飞行任务后,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回家.
    返回舱的下面扣着一个弧形“防热大底”,如图甲所示.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和大气层摩擦并挤压空气产生上千摄氏度的高温.返回舱及防热大底表面涂有耐高温、高强度、重量轻、蜂窝状的防热材料,它在高温烧蚀过程中变成液态、气态,保证航天员的安全.返回舱返回时由于高速运动而会剧烈震荡,有可能导致返回舱内空气泄露,航天员会由于失压而血液沸腾失去生命,所以要穿上厚厚的宇航服,起到保护作用.
    地球测控站通过雷达确定返回舱的位置.在距地面 10 km左右的高度,返回舱将打开降落伞并抛掉防热大底,使返回舱速度由 200 m/s左右减速至3.5 m/s左右;如图乙所示,在距地面 1 m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给返回舱最后一次减速,最终使返回舱实现安全着陆.
    第11题图
    (1)请从短文描述中找出蕴含的物理知识.(至少两条,知识点不能重复)
    举例:地球测控站通过雷达确定返回舱的位置,说明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返回舱返回时,宇航员通过舷窗发现“地球迎面而来”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3)已知返回舱落地时总质量为2.8 t,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约 4 m2,请求出返回舱落地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g取 10 N/kg)
    12. (2022北京)请阅读《华夏之光——圭表》并回答问题.
    华夏之光——圭表
    第12题图甲
    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天文学家们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其中圭表就是典型的代表.
    圭表(如图甲所示)包括圭和表两部分,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作圭,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叫作表,圭和表相互垂直.战国以前的天文学家已能够利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
    依据圭表正午时表影长度的变化,就能推算出二十四节气,依据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就能确定一回归年的天数.由于日光散射和漫反射的影响,早期圭表的表影边缘模糊不清,影响了测量表影长度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圭表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与创新.他将表的高度增加,并且在表顶加一根架空的横梁,使表高变为传统表高的五倍.这样,测量时,把传统的确定表影端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度.郭守敬又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景符,利用景符可以在圭面上形成太阳和横梁的清晰像(如图乙所示),这样就可以精确地测量表的影长了.这些措施成功解决了圭表发明以来,测影时“虚景之中考求真实”的困难.
    第12题图乙
    以圭表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我们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保证圭和表相互垂直的措施,并解释为什么这种措施可以保证圭和表是相互垂直的.
    (2)郭守敬的改进与创新措施解决了早期圭表的什么问题?
    (3)除了圭表,请你再列举一个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
    参考答案
    1. (1)沸腾 气压低,沸点低 (2)-150 (3)能制氧、能保证宇航服内气压正常、能隔热、防撞、提供动力等(至少两点,答案合理即可)
    2. (1)磁体 (2)上下对称 (3)小于 能
    3. (1)小于 (2)红外线 (3)密度小 (4)7.2×104 (5)小于 减小 (6)释放部分氦气
    4. (1)热 力 (3)①太阳能板 ②内能
    【解析】(1)阳光中的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根据W=Fs可知,火星车做的功不变,火星车爬坡时走“之”字形路线,相当于增大了路程“s”,从而减小了力“F”,即更省力;(3)太阳能通过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解:(2)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受到的重力G=mg=240 kg×4 N/kg=960 N
    5. (1)减小质量 燃烧更充分(答案合理即可) (2)导体 (3)大 压强(压力) (4)在火车站,距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设立安全线(不要到水下有暗流的水域游泳等) 【解析】(1)根据短文中的事例,要提高内燃机的机械效率,可以减小内燃机和所携带燃料的质量,或者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且热损失小;(2)由于特殊橡胶轮胎是导体,能够导电,机身摩擦所带静电可以通过轮胎及时释放掉,同样起到搭地线的效果;(3)如图乙所示,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机翼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机翼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机翼上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小于机翼下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使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压力)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4)液体流速的变化引起压强的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要防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如:在火车站,距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设立安全线;不要到水下有暗流的水域游泳等.
    6. (1)热值 (2)运动状态 (3)变大 (4)静止 (5)可再生
    7. (1)内能 热传递 (2)> (3)2.4×106 (4)b
    【解析】(1)该发电站持续地将太阳光聚集在塔顶的吸热器上,加热其中的熔盐,熔盐吸收热量,内能增大,高温熔盐罐利用熔盐储存内能;高温熔盐进入蒸汽发生器,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冷水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2)因为熔盐的熔点是210 ℃,所以低温熔盐罐中的温度应大于210 ℃,以防止盐凝固堵塞管道;(3)发电站正常工作24 h,可发电W=Pt=100×103 kW×24 h=2.4×106 kW·h=2.4×106度;(4)由图丙可知,镜子b反射的光比镜子a反射的光更集中,所以反射到吸热塔的光能更多.
    8. (1)极低温 (2)C
    (3)答:选择极低温极端条件.因为铝等物质在极低温极端条件下可以出现超导现象,此种情况下导线的电阻为0,根据Q=I2Rt,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热量为0.这样就可以减小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热量,从而突破限制.
    【解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该项目拥有极低温(可达1 mK)、强磁场(可达32.35 T)、超高压(可达3.8×1011 Pa)和超快光场(时间分辨率可达10-18 s)等极端条件;(2)“奋斗者”号在10 000 m的深海中受到的压强p=ρ海水 gh=1.0×103 kg/m3×10 N/kg×10 000 m=1.0×108 Pa,超高压极端条件下的压强约为“奋斗者”号在10 000 m的深海中受到的压强的 eq \f(3.8×1011 Pa,1.0×108 Pa) =3 800倍,选项中4 000倍最接近,故选C.
    9. (1)大 (2)先增大后不变 100 (3)50.4 (4)109
    【解析】(1)由P=UI可知,当充电电压更高、电流更大时,充电功率更大;(2)分析图像可知,当D从30%增至70%的过程中,充电功率大致的变化规律为先变大后不变;当D为70%时充电电流为I= eq \f(P,U) = eq \f(40×103 W,400 V) =100 A;(3)分析表格数据可得,30%~70%用24度电,可推算30%~100%用42度电,充电单价为 eq \f(28.80元,24.0 kW·h) =1.2元/(kW·h),所以测试全过程的充电总费用为42 kW·h×1.2元/(kW·h)=50.4元;(4)D从30%增至70%用了24度电,所以每10%需6度电,由图乙可知,D从80%增至90%的充电功率P2=15 kW,则充电时间t2= eq \f(W2,P2) = eq \f(6 kW·h,15 kW) =0.4 h=24 min,因为t1∶t2=2∶3,所以t1= eq \f(2,3) ×24 min=16 min,所以测试全过程充电总时长t总=45 min+16 min+2×24 min=109 min.
    10. 答:(1)掷出冰壶后,由于冰壶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沿着水平赛道向前滑行.
    (2)“打点”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使冰壶运动得更顺畅.
    (3)刷冰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冰面的内能,使冰面温度升高.
    11. (1)①失压而血液沸腾,说明血液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 ②在距地面1 m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给返回舱最后一次减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返回舱
    (3)解:返回舱落地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
    F=G=mg=2.8×103 kg×10 N/kg=2.8×104 N
    对地面的压强p= eq \f(F,S) = eq \f(2.8×104 N,4 m2) =7 000 Pa
    12. 答:(1)利用水面来校正圭的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的竖直.因为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铅垂线与铅锤所受的重力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校正后的圭和表相互垂直.
    (2)解决了圭表的表影边缘模糊不清,影响测量影长精度的问题.
    (3)仰仪(合理即可).
    充电电压(V)
    充电电流(A)
    充电时长(min)
    充电度数(kW·h)
    充电费用(元)
    400
    ________
    45
    24.0
    28.80

    相关试卷

    2024山东中考物理二轮微专题 材料阅读题专项训练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山东中考物理二轮微专题 材料阅读题专项训练 (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技发明类,生活应用类,知识概念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7简答题、材料阅读题(讲练)- 中考物理大二轮复习讲义及练习:

    这是一份专题17简答题、材料阅读题(讲练)- 中考物理大二轮复习讲义及练习,文件包含专题17简答题材料阅读题讲练教师卷-中考物理大二轮复习讲义及练习docx、专题17简答题材料阅读题讲练学生卷-中考物理大二轮复习讲义及练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考点复习精讲练测专题17简答题、材料阅读题(讲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考点复习精讲练测专题17简答题、材料阅读题(讲练)(含解析),共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