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864475/0-17185058238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
1.在读中展开想象、还原画面,体会“抽出”“浸”等词语用词准确生动、富有美感,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美,读出喜爱之情。
2.通过当“小导游”向游客推荐小兴安岭最美的季节,以及制作“导游旗标语”等活动,深入理解一段话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同时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3.在朗读品味及情境推荐中,深入感受“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品味及情境推荐中,深入感受“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整体导入,唤生境象
(一)关联整体,联系导入
出示祖国地图:本单元我们随课文游览了祖国南部富饶的西沙群岛,走进海滨小城领略了南国风光,还跟随诗人一起感受了天门山的壮美、西湖的秀美以及月下洞庭湖的柔美。今天我们来到祖国的东北部,将欣赏这里独具特色的北国风光,齐读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由词唤画,走近季节
读下面四组词语,说一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分别对应哪一个季节?
抽枝展叶 溪水淙淙 侧着脑袋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落叶飞舞 酸甜可口 又香又脆
雪花飞舞 又松又软 枝头散步
(三)借助支架,梳理脉络
课文先整体介绍 ,接着从 、 、 、 具体描写小兴安岭的美,最后作者赞叹 。
板块二:情境初试,生成标准
(一)出示任务,走入情境
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的人走进这座巨大的宝库,领略小兴安岭的美?哪个职业可以做到?(导游)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兴安岭的导游:请你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选一个你最喜欢、认为最美的季节推荐给游客。如果你的推荐能打动游客,你将被评为“金牌导游”。
(二)学生尝试,共议标准
1.指名尝试介绍
大家好,我是小兴安岭的导游xxx,我特别想推荐大家(哪个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因为······
2.师生共议标准
听了这位小导游的介绍,结合旅游时你见到过的好导游,说一说怎样才能成为一名“金牌小导游”?
3.呈现金牌标准
有交流感★ 有画面感★ 讲出独特美★
板块三:蓄势待发,化解难点
(一)看见“有什么”
“金牌导游”标准知道了,那咱们一起先来做做准备!
1.圈画景物,全面提取信息
默读圈画:来到小兴安岭,每个季节能看见哪些景物?
请四名同学将描写不同景物的词语卡片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类贴在相应位置。
2.比较分类,发现主次景观(1)发现主要景观是“树”
观察这些景物,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每个季节作者都要写“树”呢?
联系第1自然段,从“数不清”“几百里”及“绿色的海洋”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顺势指名读出对“树多”的想象。
补充资料,从“林区面积”及“树的品种”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广袤丰饶的景象。
资料:
小兴安岭林区面积1206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500多万公顷。树种较多,除红松外,还有臭松、鱼鳞云杉、樟子松、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等。
小结:小兴安岭其实是一片大森林,我们去小兴安岭旅游主要是看这片“树海”,“树”是这座“森林公园”的主要景观。
(2)发现次要景物不同
如果“树”是主要景观,森林内其他的景物都因森林而生,那我们可以叫它们--次要景观。每个季节能看到的“次要景观”一样吗?(结合黑板上贴的词语卡片,发现不同季节的次要景观各不相同)
(3)将主次景观建构联系
这些“次要景观”跟“主要景观”有没有关系呢?
预设:有关系。春天,小溪和小鹿都出现在抽枝展叶的大森林中;夏天,浓雾、阳光和野花与大森林交融为一体;秋天,各种果实是整个森林献出的宝贝;冬天的积雪将整个大森林覆盖,但这座大森林仍然是各种野生动物的家。
小结:不同季节,走进小兴安岭看到的是不同的画卷。一年四季,这片“树海”在悄悄变换着画卷的内容。
(二)看清“什么样”
1.“树海”在变
走进小兴安岭,四季都能看到“树”,默读课文思考:这四季的树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在文中圈画出重点语句。
(1)春天之树
预设: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能不能将“抽出”换成“长出”?借助动作演示,观看视频,体会“抽出”是快速地生长、有力量地生长。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哪个字概括春天的树的特点?对,“抽”字将春天树木快速生长的样
子准确地表现了出来。再想一想,是一棵树在抽枝发芽吗?不,是几百里的树木都在同时发芽长叶,这是多么充满生机的画面呀!
自由读,边读边想象体会。
(2)夏天之树
预设:夏天,小兴安岭的树木生长得非常茂盛。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夏天的树木长得非常茂盛的?你能像春天那样,也挑选个关键字来展现夏天树木的特点吗?(封、浸)
师小结:一个“封”字写出了夏天树木的遮天蔽日;一个“浸”字,使我们仿佛看到每片绿叶被雾气润得苍翠欲滴,而这几百里的绿色“树海”被白雾笼罩,更显得郁郁葱葱。
(3)秋天之树
预设:秋天,树木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秋天树木的特点吗?(变)
师小结:一个“变"字,让我们看到了落叶在林间飞舞的动态景象;一个“变”字,变出了层林尽染、五彩斑斓之景。
(4)冬天之树
预设:冬天,树上积满了白雪。
哪个字可以概括冬天树木的特点?(积)师小结:一个“积”字,像魔术般把几百里的“树海”隐藏起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仙境”。(出示小兴安岭雪景图)我们一起说一说联想到的四字词语。
“次景”多姿
(1)示例引路
要是春天走进小兴安岭这片大森林中,你能看到怎样的小溪?怎样的“小鹿”?结合课文描写,充分展开想象,把你头脑中出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2)展开想象
黑板上张贴的这些“次要景观”是什么样的?请你先结合书上的描写展开想象,然后与同桌说一说:若夏、秋、冬三个季节走进小兴安岭,分别可以看到( )的( )。
(三)反思“美在哪”
1.寻季节之韵
在不同的季节走人小兴安岭,这片大森林带给你的感受一样吗?
教师结合“秋天”交流,相机引入小资料:森林还向人们献出了什么?
小兴安岭是山野果、山野菜的丰产区。有松子、山核桃、山梨、猕猴桃等山野果,也有蘑菇、木耳、猴头菌、金针菜、蕨菜等已被采集利用的山野菜。
山林内还有很多野生药材,如五味子、党参、黄芪等。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创导游旗名
示例引路:出示冬天导游旗命名示例“冬之趣”,猜猜“趣”的含义。
自主起名:仿照冬天导游旗起名的方法,给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导游旗命名。
板块四:情境再现,导游推荐
(一)情境再现,重温标准
我们作了这么充分的准备,下面小导游的推荐就要开始啦!讲之前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金牌导游”评选标准:
(二)同桌互讲,实践演练
同桌结合评价标准,互讲互听,为对方评价等级,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三)班内模拟,游客评价
请四名小导游登台推荐四季景物,全班同学作为游客与导游互动。最后大家投票选出“导游冠军”和“金牌导游”。
1.有交流感:语言亲和,介绍时跟游客有语言和眼神的交流。
★★★
2.有画面感:通过介绍,让游客仿佛看到了这里的真实景物。
★★★
3.讲出独特美:让游客感受到小兴安岭的这个季节的独特美。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搜集的资料,揭题,初读课文,品读课文,总结,深化认识,布置作业,课后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课文,做一做,读一读,认一认,拼一拼,写一写,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第三自然段,学习第四自然段,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