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西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展开化学•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1.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诗句中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B.爆竹声中一岁除
C.飞流直下三千尺D.日照香炉生紫烟
2.“茶颜悦色”是长沙一个很有名的奶茶品牌,但奶茶并不是溶液,下列常见的饮料属于溶液的是( )
A.矿泉水B.牛奶C.豆浆D.果粒橙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少量液体B.闻气体气味
C.用橡胶塞塞住试管D.验满氧气
4.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溶液中含钠离子
B.氧气和液氧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气体可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品红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5.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如图是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4.8g
B.铟易失去三个电子形成 In3 -
C.x 值表示铟原子的中子数为 49
D.铟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
6.金属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的含碳量比生铁高
B.黄铜与纯铜相互刻划,纯铜有明显刻痕,黄铜无明显现象
C.路边的垃圾桶,铝制外壳保持它原本的银白色,而固定垃圾桶的铁制螺丝却锈迹斑斑,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D.武德合金(铋、铅、锡、镉等金属合金)用于电路保险丝,熔点比锡高
7.Cu基材料作为催化剂被广泛用于光催化还原CO2。某科学团队据此设计了碳循环路径,其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循环中涉及3种氧化物B.过程Ⅱ属于氧化反应
C.过程Ⅰ参与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D.过程Ⅰ中Cu基材料会不断减少
8.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钙、铁、锌B.盐:小苏打、硫酸铜
C.碱:纯碱、氢氧化钙D.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所以能燃烧生成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钠都含有OH-,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D.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10.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一份加入MnO2,另一份不作任何操作
B.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其中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
11.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重的是 。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浓盐酸 D.
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等质量a、b、c的饱和溶液所含溶剂质量为a>b>c
B.t2℃时,b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a、c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t3℃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为a>b
D.当a中混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
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3分)
14.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独特的习俗。
(1)赛龙舟:制作龙舟常用樟木,桧木,制作过程中需要精雕细琢。现今也有用玻璃钢来制作龙舟,既环保又方便,玻璃钢属于 (选填“合成”或“复合”)材料。
(2)挂艾草:艾草散发的特殊香气可以起到驱蚊的作用。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艾草香气的原因是 。
(3)涂雄黄:雄黄是四硫化四砷(As4S4)的俗称,是一味攻毒杀虫止痒药。四硫化四砷属于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4)包粽子:粽子外包粽叶,内有糯米、鲜瘦肉、香菇等多种食物馅料,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用 可以鉴别煮粽子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15.某化学小组在探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时,发现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图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图乙未观察到气泡产生,生成物是两种盐。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探究,在密闭容器中,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缓缓滴加稀盐酸,不断搅拌,利用pH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容器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合并如下图。
(1)图丙中表示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填“曲线1”或“曲线2”)。
(2)图乙的反应在 (填“A或B或C”)阶段发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根据现象及曲线图,写出B阶段中300s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假定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
16.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已于近日科技,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成果。请根据图文,回答相关问题。
(1)首次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该成果将使超导在信息技术、工业加工、生物医学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2)天问一号研究成果揭示火星气候转变。研究火星气候转变为地球未来的气候深化方向提供了借鉴。火星气候转变的主要原因与干冰的形成与升华有关,干冰的化学式为 ,火星大气中含有甲烷,但甲烷却不会被点燃,原因是 。
(3)我国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该探井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由钢铁制成的探井塔架不易生锈的原因是 。为钻透坚硬的地层,钻机的钻头可用 制造。探井主要开采埋深达8000米的超深石油,石油有多种用途,例如 。
17.水产养殖中常用过氧化钙(CaO2)作供氧剂。CaO2•8H2O是一种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乙醇,且不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加热至130℃时逐渐变为无水CaO2,实验室可用碳酸钙制取CaO2•8H2O,再经脱水制得CaO2,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X,X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要在低温下进行的原因是 。
(2)操作a的名称是 ,副产品的一种用途是 。
(3)过氧化钙能作为水产养殖中的供氧剂,是因为过氧化钙在水中会缓慢放出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水产养殖中用的CaO2常含有杂质CaO,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会随CaO含量的增加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8.某同学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为 。
(2)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实验前需 。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利用装置D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a、c为湿润的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棉花,b为干燥的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棉花不变色,a、c处棉花变红,且c处棉花先变红,说明CO2的性质是 。
(5)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D中b处棉花也变红,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请写出对应的改进措施 。
(6)如图是一台简易制氧机,A瓶中装有“茶垢净”(遇到热水后会产生氧气)、二氧化锰和水,氧气可从B瓶盖子上的出气孔排出,供人呼吸。A瓶的导管伸入B瓶水中的目的是 。
19.“暖宝宝”是一种生活常用物品。同学们对“暖宝宝”的发热原理及成分充满好奇,在老师的指引下,他们开展了“暖宝宝的秘密探索”项目实践活动。
任务一:探究“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查阅资料】
①“暖宝宝”袋内为黑色固体,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蛭石、水等,除氯化钠外,其他成分不含氯元素。
②蛭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属于保温材料。
【实验探究】
(1)拆开“暖宝宝”的外包装,发现“暖宝宝”的温度逐渐升高。冷却后,拆开“暖宝宝”的内包装,发现黑色粉末中掺杂有红棕色的固体。小组讨论得知“暖宝宝”的发热原理为:铁粉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任务二:验证“暖宝宝”的主要成分
(2)取少量未曾使用过的“暖宝宝”内的固体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写出步骤3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评价】
(3)小吴认为步骤2不能得到固体中含有活性炭的结论,理由是 。
任务三:测定“暖宝宝”中活性炭的质量分数
为了准确检测固体中含有活性炭,并测定“暖宝宝”中活性炭的质量分数,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的空气,B、C、D中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4)为了测定“暖宝宝”中活性炭的质量分数,需测定反应前“暖宝宝”固体的质量及反应前后 (填装置编号)装置增重的质量。
(5)小周同学提出,不需要装置E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遭到了大多数同学的反对,理由是 。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化肥对粮食的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对某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进行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碳酸钾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
【实验过程】取100g草木灰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浸泡使其完全溶解,将上层浸出液进行过滤。把150g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逐滴滴入滤液中,测得滴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数据处理】
(1)m的数值是 。实验过程中称量沉淀的质量所用的仪器是 。
(2)计算草木灰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结束后,最终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反思交流】
(4)滴加氯化钙溶液过量的目的是 。
A
B
C
D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B
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
降温结晶
C
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Cl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D
除去FeCl2溶液中CuCl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观察到 。
固体中含有铁
步骤2:取少量固体于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如图所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活性炭
步骤3: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往滤液滴加少量 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硝酸。
固体中含有氯化钠
CaCl2溶液的质量/g
25
50
75
100
125
150
沉淀的质量/g
1
2
m
4
5
5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横看成岭侧成峰,描述的是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飞流直下三千尺,描述的是水由高处落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光的散射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A、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B、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C、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D、果粒橙中含有固体不溶物,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故选A。
3.B
【详解】A、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A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故B正确;
C、塞紧胶塞,应该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故C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的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瓶内,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OH-,故选项解释错误;
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气体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5.D
【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故A说法错误;
B、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铟离子,表示为In3+,故B说法错误;
C、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x 值表示铟原子序数为 49,故C说法错误;
D、铟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则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钢的含碳量比生铁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的金属的硬度,黄铜(铜锌合金)与纯铜相互刻画,纯铜表面有明显划痕,黄铜无明显现象,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路边的垃圾桶,铝制外壳保持它原本的银白色,而固定垃圾桶的铁制螺丝却锈迹斑斑,说明铁制品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般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所以武德合金(铋、铅、锡、镉等金属合金)用于电路保险丝,熔点比锡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B
【分析】由图可知,过程Ⅰ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Cu基材料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氧气和CH3CH2OH,化学方程式为:;过程Ⅱ为CH3CH2OH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图示中涉及CO2、H2O两种氧化物,故A说法错误;
B、过程Ⅱ为CH3CH2OH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B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为:,参与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3,故C说法错误;
D、过程Ⅰ中Cu基材料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8.B
【详解】A、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包括O、C、H、N、Ca、P、K、S、Na、Cl、Mg等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包括Fe、C、Cu、Zn、Cr、Mn、M、F、I、Se等,钙属于常量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不符合题意;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符合题意;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氢氧化钙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二氧化碳为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A、含氢元素物质燃烧会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说明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A推理正确;
B、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是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B推理错误;
C、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不能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因为活泼金属或碳酸盐、碳酸氢盐和稀盐酸反应都能有气泡产生,故C推理错误;
D、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但带正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例如原子核、质子都带正电,但它们不是阳离子,故D推理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错误;
B、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则锌反应的速率大,在坐标曲线中斜线陡,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故酸足量,等质量的锌和铁,铁产生的气体更多,故选项错误;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一接触就会产生白色沉淀,故从一开始就会产生沉淀,故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当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开始分解,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开始因温度不够未发生反应,钾元素质量分数不变,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减小,则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钾元素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1. A 浓硫酸、氧化钙、氢氧化钙等(合理即可)
【详解】A、氢氧化钠能够在空气中潮解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正确;
B、碳酸钙露置在空气中不会变化,质量不会增加,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空气中能够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自身质量减小,错误;
D、氧化钙易吸水并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氢氧化钙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质量会增加;
故选A,补充:浓硫酸、氧化钙、氢氧化钙等(合理即可)。
12. C 降温结晶
【详解】A、t1℃时,溶解度:c>b>a,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c>b>c,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c>b>a,溶剂质量:a>b>c,故说法正确;
B、t2℃时,溶解度:b>a=c,故该温度下,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a、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说法正确;
C、分别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至t2℃时,降温后,a、b物质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晶体析出,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确定,故说法不正确;
D、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故填:C;降温结晶。
13. B 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详解】A、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应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符合题意;
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D、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故可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过量的铁和反应生成的铜,可除去杂质。
故选B,填: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4.(1)复合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化合物
(4) 鲜瘦肉 肥皂水
【详解】(1)玻璃钢是一种以玻璃纤维做增强体、合成树脂做基体的复合材料,故填:复合;
(2)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艾草香气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四硫化四砷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填:化合物;
(4)香菇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糯米中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鲜瘦肉中富含蛋白质;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煮粽子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是硬水。
15.(1)曲线1
(2) A Na2CO3+HCl=NaCl+NaHCO3
(3)NaCl、NaHCO3
【详解】(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生成物,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所以曲线1表示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Ⅱ表示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
(2)在密闭容器中,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缓缓滴加稀盐酸,不断搅拌,稀盐酸先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无气泡产生,碳酸氢钠再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图乙的反应在A阶段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
(3)在A阶段,碳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物为氯化钠和碳酸氢钠;B阶段中,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此时,碳酸钠反应完全,碳酸氢钠没有反应完全,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HCO3。
16.(1)78
(2) CO2 火星上不含氧气
(3) 缺水 金刚石 提炼汽油
【详解】(1)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2)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干冰的化学式为CO2;
火星大气中含有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但甲烷却不会被点燃,原因是火星上不含有支持燃烧的氧气;
(3)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会发生锈蚀;同沙漠地区气候干燥,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低,因此由钢铁制成的探井塔架不易生锈;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因此钻机的钻头可用金刚石制造;
石油有多种用途,例如提炼汽油、作化工原料等。
17.(1) NH4Cl 防止过氧化氢及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受热分解以及浓氨水挥发
(2) 过滤 用作氮肥
(3)2CaO2+2H2O=2Ca(OH)2+O2↑
(4)增大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Ca、2个Cl、24个H、2个N、10个O,反应后有1个Ca、16个H、10个O,则2X中有2个Cl、2个N、8个H,X中由于1个Cl、1个N、4个H,化学式为NH4Cl,过氧化氢和氯化铵受热均会发生分解,该反应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其主要原因是防止过氧化氢及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受热分解以及浓氨水挥发,故填:NH4Cl、防止过氧化氢及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受热分解以及浓氨水挥发;
(2)操作a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氯化钙和过氧化氢、氨水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和CaO2·8H2O,故该流程得到的副产品是氯化铵,氯化铵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可用作氮肥,故填:过滤、用作氮肥;
(3)过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故填:2CaO2+2H2O=2Ca(OH)2+O2↑;
(4)过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6%,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1.4%,故在过氧化钙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会随Ca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故填:增大。
18.(1)分液漏斗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
(4)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
(5) 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 在装置CD之间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装置
(6)观察产生氧气的速率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该实验需要装置气密性良好,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则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4)利用装置D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a、c为湿润的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棉花,b为干燥的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棉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a、c处棉花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处棉花先变红,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综上可说明CO2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
(5)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D中b处干燥的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棉花也变红,可能的原因是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为防止水蒸气影响实验,可在CD之间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装置,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则改进措施为在装置CD之间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装置;
(6)A瓶的导管伸入B瓶水中,气体从液体中逸出,可通过产生气泡的速率判断生成氧气的速率,故其目的是观察产生氧气的速率。
19.(1)水和氧气(或者H2O和O2)
(2) 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无色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硝酸银##AgNO3 NaCl+AgNO3=AgCl↓+NaNO3
(3)酒精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者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4)C和D
(5)空气存在二氧化碳,若缺少装置E,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被装置D吸收,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详解】(1)由题可知,则打开“暖宝宝”外包装后,铁粉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接触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了氧化铁(红棕色固体)并放出热量,所以“暖宝宝”的温度逐渐升高,故填:水和氧气(或者H2O和O2)。
(2)步骤1:实验结论有铁存在,故加入稀硫酸后,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气,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无色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故填;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无色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步骤3:实验结论是固体中含有氯化钠,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故实验操作为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往滤液滴加少量硝酸银(或AgNO3)和稀硝酸,故填:硝酸银(或AgNO3);
步骤3涉及的化学反应为氯化钠和硝酸银的反应,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书写为:NaCl+AgNO3=AgCl↓+NaNO3。
(3)酒精燃烧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酒精燃烧时产生热量,烧杯内壁涂有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也会变浑浊;故填:酒精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或者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4)为了测定“暖宝宝”中活性炭的质量分数,需要知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量,故需测定反应前“暖宝宝”固体的质量及反应前后C和D装置增重的质量,故填:检验装置A的反应产物有二氧化碳;C和D。
(5)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D吸收,影响实验结果,故填:空气中存在二氧化碳,若缺少装置E,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被装置D吸收,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20.(1) 3 托盘天平
(2)设100g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
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答: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6.9%。
(3)KCl、CaCl2
(4)使碳酸钾完全反应
【详解】(1)由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将100g草木灰加水充分溶解后,向浸出的溶液中每加入25g氯化钙溶液,产生1g碳酸钙沉淀,当加入125g时,碳酸钾全部反应,因此当加入75g氯化钙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3g。实验过程中用托盘天平称量沉淀的质量。故填:3、托盘天平。
(2)详解见答案。
(3)氯化钙与碳酸钾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125g与150g的氯化钙时产生的沉淀的质量相等,表明最后氯化钙溶液过量,则反应后最终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钾和氯化钙,故填:KCl、CaCl2。
(4)氯化钙与碳酸钾生成反应可以和碳酸钾完全反应,则滴加氯化钙溶液过量的目的是使碳酸钾完全反应。
化学(重庆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化学(重庆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云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化学(云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陕西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化学(陕西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