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广州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展开化学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Fe-56 O-16 N-14 Na-23 S-32 Cl-35.5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下列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归纳概括正确的是
A.白醋、酒精、汽油易挥发,其挥发过程是化学变化
B.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可服用大量牛奶或豆浆自救
C.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D.图书档案、精密仪器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2.下表中对化学知识的阐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AB.BC.CD.D
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4.“宏微结合”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下列事实与其微观解释不相符的是
A.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时水银柱升高,是因为受热后汞原子变大
B.五月的哈尔滨,丁香绽放、全城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是因为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机率大
D.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5.“一碗麻辣烫,火了一座城;满满的油泼辣子,食材丰富、色泽光亮、油润咸香。”自2024年3月以来,让甘肃天水麻辣烫爆火“出圈”。其“灵魂汁子”之一就是辣椒,调料辣椒的化学式为C18H27N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物质分类上看:C18H27NO3属于混合物
B.从微观结构上看:C18H27NO3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从宏观组成上看: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D.从元素的质量比上看: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9:1
6.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图1),乙醛还原又生成乙醇(图2),反应微观模拟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发生反应的乙醇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图2方框中对应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C.图1中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D.乙醇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7.“中国高铁”已成为我国外交的新名片,高铁车身主要采用镍铬奥氏体不锈钢制成。如图为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铬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
C.铬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价D.铬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00g
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A.钨熔点很高,可用于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B.醋酸有挥发性,可用于除水垢(含CaCO3)
C.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CO2,可用于灭火
D.氢氧化铝能中和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10.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1)和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2)是初中化学的两个重要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2中水的作用完全相同
B.红磷、白磷燃烧均产生大量白雾
C.实验1中弹簧夹未夹紧,测得的氧气含量偏低
D.实验2可证明燃烧需要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实验方案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A.Cu(CuO):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KCl(KC1O3):加入MnO2充分加热至反应完全
C.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
D.CO2(HCl):通入足量的烧碱溶液
12.如图是向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测得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1点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a2点的溶液中溶质可能有BaCl2
C.b1点和b2点的溶液pH=7D.c1点的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有三种情况
13.某学校开展了“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占地球总水量不足1%
B.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不会发生改变
C.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
D.图中一次性纸杯中收集到的液态水是混合物
14.实验设计的严谨性会直接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性。下列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氧气B.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C.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15.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是减缓温室效应的有力举措,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回答下列问题:
(1)“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 (填化学式)。
(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煤、 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其中天然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5.3%,其综合利用的方法有汽化、焦化、液化,其中煤的液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下同)、煤的焦化属于 变化。
(4)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氢能是一种最理想的绿色能源,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企业、群体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应如何践行“碳中和”的理念,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任写一点)。
16.我国具有悠久而又灿烂的文化,其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考工记》中记载了青铜的成分,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 (选填“大”或“小”)。
(2)宋代许道宁用墨(主要成分为单质碳)所画的《关山密雪图》保存至今仍不褪色,这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
(3)中华医学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有“银针验毒”的原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是 。
(4)《梦溪笔谈》中对指南针有详细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磁石与磁铁矿的主要成分相同,请标出其主要成分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磁铁矿可用于工业炼铁,请写出以磁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反应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久置的生铁粉含有少量和C.兴趣小组用以下流程模拟制备绿矾()。
(1)写出操作Ⅱ的名称: 。
(2)黑色滤渣一定含有 。写出反应釜中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操作Ⅰ后得到的滤液溶质只有,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久置的生铁粉与硫酸反应只生成了
B.反应生成的硫酸铁继续与铁反应生成
C.生成的硫酸铁难溶于水
(4)的溶解度和不同温度范围下析出晶体成分如图:
①3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列式即可)。
②温度不超过 ℃时,通过操作Ⅲ可得到绿矾晶体()。
18.某校综合实践小组调查校园内劳动地白菜长势,发现甲、乙两地的白菜长势不佳,叶色发黄。小组同学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
【资料显示】白菜适宜生长的pH范围约为6.5~7.0。
任务一:
(1)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取土壤样品浸出液,用 测定土壤浸出液的pH。经测定,甲地pH为5,显酸性;乙地pH为7,显中性。
任务二:改良甲地土壤。在甲地加入一定量的熟石灰,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任务三:提升土壤肥力。小组同学欲给两地施加适量的氮肥,促进白菜生长。
实验一:
(2)学校有标识不清的两袋化肥,分别是K2CO3和(NH4)2SO4中的一种,小组同学设计实验鉴别。
【分析交流】
(3)实践小组同学认为刚使用过熟石灰改良的土壤不宜施加(NH4)2SO4,其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学校还有一包化肥,可能由KNO3、Ca(NO3)2、K2CO3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取少量化肥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取样品溶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另一支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解释结论】
(4)滴加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确定该化肥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根据以上实验,可推测该化肥的成分是 (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拓展延伸】
(5)若测得实验二的化肥中K+与Cl-的数目之比为2:1,则该化肥的成分是 。
【解决问题】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可以用实验二中化肥提升甲乙两地的肥力。
1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乙醇燃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乙醇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会变蓝
(1)做出猜想:
猜想一:产物中含有;
猜想二:产物中含有;
猜想三:产物中含有 。
(2)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将乙醇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
实验前应先 ,然后再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的目的原因是 。装置B与装置C (选填“能”或“否”)调换。
(3)解释与结论:经过实验,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成立。装置F中能看到的现象为 。装置G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思与评价:某同学发现此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
20.化学兴趣小组以自制“自热火锅发热剂”为项目进行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任务一】“解密原理”----研究发热原理
【查阅资料】①某品牌自热火锅发热剂主要成分氧化钙、铝粒、碳酸钠;
②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2H2O+2Al=2NaAlO2+3H2↑;
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作用是吸热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提出问题】生石灰与水作用是放热反应,为什么在该发热剂中还要放铝粒呢?
【设计方案】取某品牌自热火锅包装为实验容器,其结构如图1,外锅放入50g发热包,并加200mL水至水位线,食材锅内加300mL水,测量食材锅内水温变化(锅盖始终盖着)。然后换成50g生石灰,重做一遍。测定时间范围是0-36min,实验数据如图2。
(1)写出发热包加水后,有碳酸钠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结合图2分析可知:发热剂中加入铝粉的作用是 。
【任务二】“计算配此”——计算原料配比
问题2:如何铡定碳酸钠的质量呢?
兴趣小组利用图多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称取5.0g发热粉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干燥管1增重0.33g(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
【提出问题】
(3)能否将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换成稀盐酸,并说明理由 。
(4)干燥管2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5)待锥形瓶内无气泡产生时,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6)计算5.0g发热粉中碳酸钠的质量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在老师的帮助下,计算确定发热粉中氧化钙、铝粒、碳酸钠三种物质的质量比约为1:2。
【任务三】“安全使用”——制作产品安全提示
(7)请你提出二条使用注意事项并解释原因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材料
①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②吸烟危害人体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③酶是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
①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②青铜、锰钢和氧化铁是金属材料
③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C.化学与能源
D.化学与安全
①乙醇汽油属于新能源
②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③可开发的新能源有生物质能、潮汐能等
①厨房燃气管道漏气应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②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③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操作
现象与结论
方案一:取两种化肥样品分别置于盛有熟石灰
的两个研钵中,研磨
方案二一:取两种化肥样品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滴加 (试剂自选)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白醋、酒精、汽油易挥发,其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重金属盐遇到牛奶或豆浆会使之发生变性,而不和人体蛋白质结合,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可服用大量牛奶或豆浆自救,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图书档案、精密仪器起火时,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①钙是人体内的常量元素,错误;②烟气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吸烟有害健康,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正确;③酶是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①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正确;②金属材料包括合金以及纯金属,青铜、锰钢都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氧化铁不属于金属材料,错误;③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①乙醇汽油中含有的汽油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错误;②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是理想的清洁能源,正确;③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氢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核聚变能等,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①厨房燃气管道漏气应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不能用电,否则容易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正确;②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正确;③可燃性气体如果不纯,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前一定要验纯,正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A、氧气供给呼吸,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因此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溶于水中的少量氧气能供给呼吸,不能说明氧气的溶解性,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使燃烧更充分,可以获得更高的温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A、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时水银柱升高,是因为受热后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全城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是因为在氧气中氧分子多,硫接触到氧分子的机率大的缘故,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5.C
【详解】A、根据化学式为C18H27NO3可知,该物质属于纯净物,故说法错误;
B、根据化学式为C18H27NO3可知,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27):14:(16×3)=216:27:14:48,所以该物质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说法错误;
C、根据化学式为C18H27NO3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故说法正确;
D、根据化学式为C18H27NO3可知,该物质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2×18)=1:8,故说法错误。
故选C。
6.A
【详解】A.由图1中可知,两个乙醇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乙醛分子和两个水分子,剩余一个氧分子没有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乙醇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A选项正确;
B.图2是乙醛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氢气由单质转化为化合物,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氢气是还原剂,乙醛被还原,氢气具有还原性,故B选项错误;
C.图1中反应物分子总数为3个,生成物分子总数为4个,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变化,故C选项错误;
D.分子由原子构成,应该描述为乙醇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铬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铬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铬离子,则在化合物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该选项说法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故选项推理不正确;
B、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一定生成了新物质,因此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就说明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一定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推理正确;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推理不正确;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故选项推理不正确。
故选B。
9.B
【详解】A、钨熔点很高,可用于制造灯泡中的灯丝,选项正确;
B、醋酸用于除水垢,是因为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跟他的挥发性没关系,选项错误;
C、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CO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小苏打可用于灭火,选项正确;
D、氢氧化铝能够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故可以治疗胃酸过多,选项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A、实验1中,可通过进入的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分析氧气的含量,同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为吸收有毒物质,实验2中,水的作用为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两个实验中水的作用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红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若弹簧夹未加紧,则红磷燃烧放热,会有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中逸出,会使测得的氧气含量偏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实验2中,白磷、红磷均为可燃物,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对比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与铜片上的白磷对比,可知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理解对比实验要控制变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1.A
【详解】A、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原有物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符合题意;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杂质被除去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不溶于水,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原有物质被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与HCl均可以与烧碱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原有物质被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Ba(OH)2+2HCl=BaCl2+2H2O,Ba(OH)2+H2SO4=BaSO4↓+2H2O,从微观上看:酸中的氢离子与氢氧化钡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与氢氧化钡中的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钡中的钡离子恰好完全结合硫酸根离子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氢氧根离子结合的氢离子相当于硫酸中的氢离子,那么盐酸中的氢离子相当于没有被消耗;可理解为先发生的反应为硫酸与氢氧化钡,硫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钡再与盐酸反应。
【详解】A、由图可知,a1点时,还在继续产生沉淀,说明此时硫酸还未完全反应,所以此时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A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a2点的溶液pH<7,若硫酸反应完,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则可能有氯化钡,若硫酸未反应完,则无氯化钡,所以a2点的溶液中溶质可能有BaCl2,故B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b1点时,生成沉淀质量最大,此时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稀盐酸还没有参加反应,所以b1点的溶液pH小于7;b2点的溶液pH=7,故C说法不正确;
D、至b1点时,稀硫酸已完全反应,c1点的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有三种情况,若此时氢氧化钡溶液有剩余,则是Ba(OH)2、BaCl2;若稀盐酸有剩余,则是BaCl2、HCl;若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则是BaCl2,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3.D
【详解】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比较紧缺,且大部分位于冻土、冰川等,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占地球总水量不足1%,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为水的三态转变,分子大小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常见的净水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再液化进入纸杯中,则一次性纸杯中收集到的液态水为纯净物,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4.A
【详解】A、左边铁钉与氧气和水均接触,会生锈,右边铁钉只与水接触,不会生锈,对比可知铁生锈需要氧气,该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生成有水,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但不能证明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对比实验中,要控制变量,该实验中水和酒精的体积不同,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则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15.(1)CO2
(2) 石油 混合物
(3) 化学 化学
(4)2H2+O22H2O
(5)节约用水用电、单车或公交出行、参加义务植树、使用节能电器、做好垃圾分类等
【详解】(1)“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同时还含有少量其他气体,属于混合物。
(3)煤液化(通过一系列变化产生液体燃料如甲醇等新物质)和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等新物质)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
(4)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5)日常生活中,个人践行“碳中和”理念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节约用水用电、单车或公交出行、参加义务植树、使用节能电器、做好垃圾分类等。
16.(1)大
(2)稳定
(3)Ag2S
(4)
【详解】(1)青铜为铜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大。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则用墨(主要成分为单质碳)所画的画保存至今仍不褪色。
(3)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有4个银原子、4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等号右边除2X外,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2X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硫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Ag2S。
(4)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且符号在前,数字在后,则标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1)蒸发
(2) C##碳
(3)B
(4) 56.7
【详解】(1)操作Ⅱ是将滤液转化成浓溶液,所以操作Ⅱ是蒸发。
(2)铁和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碳与硫酸不反应,所以黑色滤渣一定含有C。
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3)A、久置的生铁粉含有少量Fe2O3,所以久置的生铁粉与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硫酸铁。A不符合题意;
B、反应生成的硫酸铁继续与铁反应生成FeSO4,则操作Ⅰ后得到的滤液溶质只有FeSO4,B符合题意;
C、生成的硫酸铁溶于水。操作Ⅰ后得到的滤液溶质不只有FeSO4,C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4)①据图可知,30℃时FeSO4的溶解度是33g,所以30℃时饱和Fe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据图可知,温度不超过56.7℃时,通过操作Ⅲ可得到绿矾晶体(FeSO4⋅7H2O)。
18.(1)pH试纸
(2) 有刺激性(氨臭)气味产生的是(NH4)2SO4,无明显现象的是K2CO3 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的是K2CO3,无明显现象的是(NH4)2SO4
(3)(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4) Na2CO3+Ca(NO3)2=CaCO3↓+2NaNO3 K2CO3 Ca(NO3)2和KCl##KNO3、Ca(NO3)2和KCl
(5)KNO3、Ca(NO3)2和KCl
【详解】(1)化学上,常用pH试纸测量溶液或土壤的pH,故填pH试纸。
(2)方案一:含有铵根离子的物质能够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碳酸钾与熟石灰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不产生刺激性气味,所以取两种化肥样品分别置于盛有熟石灰的两个研钵中,研磨,有刺激性(氨臭)气味产生的是(NH4)2SO4,无明显现象的是K2CO3,故填有刺激性(氨臭)气味产生的是(NH4)2SO4,无明显现象的是K2CO3。
方案二:碳酸钾属于碳酸盐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硫酸铵不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区别碳酸钾和硫酸铵的方法还可以是取两种化肥样品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故填足量的稀盐酸;
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的是K2CO3,无明显现象的是(NH4)2SO4,故填有气泡产生的是K2CO3,无明显现象的是(NH4)2SO4。
(3)硫酸铵中含有铵根离子,能够与熟石灰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所以刚使用过熟石灰改良的土壤不宜施加(NH4)2SO4,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4)取少量化肥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取样品溶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2CO3+Ca(NO3)2=CaCO3↓+2NaNO3;
由上述可知,化肥中含有硝酸钙,硝酸钙能够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钾,化肥样品溶于水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化肥中不含K2CO3,故填K2CO3;
由上述可知,该化肥中不含碳酸钾,所以可推测该化肥的成分是Ca(NO3)2和KCl或KNO3、Ca(NO3)2和KCl,故填Ca(NO3)2和KCl或KNO3、Ca(NO3)2和KCl。
(5)测得实验二的化肥中K+与Cl-的数目之比为2:1,而氯化钾中的K+与Cl-的数目之比为1:1,所以该化肥中一定含有硝酸钾,即该化肥的成分是KNO3、Ca(NO3)2和KCl,故填KNO3、Ca(NO3)2和KCl。
19.(1)
(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否
(3) 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4)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详解】(1)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乙醇的燃烧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水,还可能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故猜想三:产物中含有CO2、CO、H2O;
(2)为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混合气体中可能存在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混合在加热或点燃时,易发生爆炸,再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的目的原因是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装置D中氢氧化钠溶液是将二氧化碳全部吸收,避免对后续实验产生干扰,若装置B与装置C调换就不能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因此装置B与装置C不能调换;
(3)猜想三成立,说明燃烧产物中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装置F中能看到的现象为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装置G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
(4)一氧化碳有毒,没有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该装置的缺陷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20.(1)
(2)Al和NaOH溶液反应放热
(3)不能,因为盐酸挥发的HCl气体能被碱石灰吸收
(4)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干燥管1,对实验造成干扰
(5)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被干燥管1吸收
(6)0.795g
(7)①小心烫伤,反应中放出大量热;②不要与皮肤接触,发热剂使用后的废弃液体碱性较强
【详解】(1)某品牌自热火锅发热剂主要成分氧化钙、铝粒、碳酸钠,发热包加水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有碳酸钠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题干信息可知,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由图2可知,发热剂使水温变化程度比生石灰大,因此发热剂中加入铝粉的作用是Al和NaOH溶液反应放热;
(3)不能将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换成稀盐酸,是因为盐酸挥发的HCl气体能被碱石灰吸收,会对实验造成干扰;
(4)干燥管2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干燥管1,对实验造成干扰;
(5)待锥形瓶内无气泡产生时,通入氮气的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被干燥管1吸收;
(6)由题干信息可知,称取5.0g发热粉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干燥管1增重0.33g,则干燥管1增加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故5.0g发热粉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7)请你提出二条使用注意事项并解释原因:①小心烫伤,反应中放出大量热;②不要与皮肤接触,发热剂使用后的废弃液体碱性较强。
化学(全国通用)-【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这是一份化学(全国通用)-【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物质由微粒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江西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这是一份化学(江西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8g,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湖南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这是一份化学(湖南卷)-【详解详析】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东晋葛洪《食肉方》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