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7多池多室的电化学装置
展开1.(2024·阳江模拟)某化学小组构想用电化学原理回收空气中二氧化硫中的硫,同时将地下水中的硝酸根离子进行无害化处理,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Mg电极为负极,Pt1为阳极
B.乙池中NO eq \\al(\s\up1(-),\s\d1(3)) 在Pt1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碳纳米管析出硫的电极反应为SO2+4e-===S+2O2-
D.Pt2电极上可能产生H2,周围pH增大
解析:选B。A.由题图可知,甲池为原电池,镁为负极,碳纳米管为正极,乙池为电解池,Pt1 为阳极,故A正确;B.乙池为电解池,Pt2为阴极,硝酸根离子在Pt2电极上得电子生成氮气,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碳纳米管为正极,电极反应为SO2+4e-===S+2O2-,故C正确;D.Pt2为阴极,硝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氮气和氢氧根离子,水也可能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周围pH增大,故D正确。
2.Al-H2O2 电池的总反应为2Al+3HO eq \\al(\s\up1(-),\s\d1(2)) +3H2O===2[Al(OH)4]-+OH-。现以Al-H2O2电池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备氢气(装置2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b、c、d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l电极为负极,c电极为阴极
B.装置1中OH-移向b电极
C.c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O(NH2)2-6e-+8OH-===CO eq \\al(\s\up1(2-),\s\d1(3)) +N2↑+6H2O
D.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l电极的质量减少5.4 g,则d电极产生6.72 L H2
解析:选C。A.根据题图可知,Al电极为负极,c电极为阳极,故A错误;B.装置1中OH-应移向原电池的负极(Al电极),故B错误;C.c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CO(NH2)2-6e-+8OH-===CO eq \\al(\s\up1(2-),\s\d1(3)) +N2↑+6H2O,故C正确;D.若Al电极的质量减少5.4 g,即消耗0.2 ml Al,转移0.6 ml电子,则d电极上产生0.3 ml 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故D错误。
3.(2024·河源调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Mg-PbO2电池,电解质为Na2SO4、H2SO4、NaOH,通过M和N两种离子交换膜将电解质溶液隔开,形成A、B、C三个电解质溶液区域(已知:a>b),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通过M膜移向B区,离子交换膜N为阴离子交换膜
B.B区域的电解质溶液浓度逐渐减小
C.放电时,Mg电极反应为Mg+2OH--2e-===Mg(OH)2
D.消耗2.4 g Mg时,C区域电解质溶液减少16.0 g
解析:选B。由题图和题给信息可知,镁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碱性条件下镁失去电子生成氢氧化镁,电极反应为Mg+2OH--2e-===Mg(OH)2,A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A区钠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M进入B区;二氧化铅为正极,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铅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电极反应为PbO2+4H++SO eq \\al(\s\up1(2-),\s\d1(4)) +2e-===PbSO4+2H2O,C区溶液中消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故C区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N进入B区,B区中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增大,A、C正确,B错误。原电池工作时,消耗2.4 g镁,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eq \f(2.4 g,24 g·ml-1) ×2=0.2 ml,C区消耗0.4 ml氢离子、0.1 ml硫酸根离子,同时有0.1 ml硫酸根离子移向B区,相当于溶液中减少0.2 ml硫酸,同时生成0.2 ml水,故C区实际减少的质量为0.2 ml×98 g·ml-1-0.2 ml×18 g·ml-1=16.0 g,D正确。
4.利用光伏电池与膜电解法制备Ce(SO4)2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池中阴极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B.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SO eq \\al(\s\up1(2-),\s\d1(4)) 由左池向右池迁移
C.该光伏电池的N电极为负极
D.电路中有0.1 ml电子通过时,阳极室生成 33.2 g Ce(SO4)2
解析:选B。光伏电池内电子向N电极移动,故N电极为负极,P电极为正极,电解池中纯铜为阴极,石墨为阳极。A.由分析可知,纯铜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u2++2e-===Cu,A正确;B.Ce3+在石墨电极上失去电子生成Ce4+,发生了氧化反应,Ce4+与SO eq \\al(\s\up1(2-),\s\d1(4)) 反应生成Ce(SO4)2消耗了硫酸根离子,因此右池中的SO eq \\al(\s\up1(2-),\s\d1(4)) 向左池迁移,不断进行补充,B错误;C.由分析可知,该光伏电池的N电极为负极,C正确;D.电路中有0.1 ml电子通过时,根据石墨电极反应Ce3+-e-===Ce4+可知,阳极室生成0.1 ml即33.2 g Ce(SO4)2,D正确。
5.(2024·茂名质检)设计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处理含甲醇的废水并进行粗铜的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电极增加的质量等于乙电极减少的质量
B.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原电池装置中溶液的pH不变
C.理论上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 CO2,甲电极增重9.6 g
D.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Fe3++4H2O-3e-===FeO eq \\al(\s\up1(2-),\s\d1(4)) +8H+
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该装置中左池为原电池,含细菌的碳棒为负极,另一碳棒为正极,右池为电解池,甲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乙电极为阳极,先是粗铜中的镁、铁等杂质放电,后是铜放电,故甲电极增加的质量不等于乙电极减少的质量,A项错误;原电池总反应为2FeO eq \\al(\s\up1(2-),\s\d1(4)) +10H++CH3OH===2Fe3++7H2O+CO2↑,c(H+)减小,溶液的pH增大,B项错误;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H2O===CO2↑+6H+,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 C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l,甲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故生成铜的物质的量为0.15 ml,故甲电极增重0.15 ml×64 g·ml-1=9.6 g,C项正确;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FeO eq \\al(\s\up1(2-),\s\d1(4)) +8H++3e-===Fe3++4H2O,D项错误。
6.钴酸锂电池是一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用它作为电源按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通电后,a电极上一直有气泡产生;d电极附近先出现白色沉淀(CuCl),后白色沉淀逐渐转变成橙黄色沉淀(CuOH)。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钴酸锂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LixC6+Li1-xCO2===LiCO2+6C,则m处 Li1-xCO2为负极,失电子
B.当外电路中转移0.2 ml电子时,理论上装置Ⅰ中加入100 mL 2 ml/L盐酸可复原
C.d电极为阴极,电解过程中发生反应Cu+Cl--e-===CuCl
D.随着电解的进行,U形管Ⅱ中发生了转化:CuCl+OH-===CuOH+Cl-
解析:选D。A.根据钴酸锂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可知,LixC6 为负极,Li1-xCO2为正极,A项错误;B.外电路中转移0.2 ml电子时,a电极上放出0.1 ml H2,b电极上放出0.1 ml Cl2,应通入0.2 ml HCl气体复原,B项错误;C.a电极一直有气泡产生,且a的材料为铜,故a电极为阴极,d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Cu+Cl--e-===CuCl,C项错误。
[素养提升]
7.清华大学王保国教授团队设计出了一种双极膜(将H2O解离成H+和 OH-)电解合成NH3的反应器,其简化模型如下图所示。已知:法拉第常数F=96 500 C·ml-1(法拉第常数的物理意义:每摩尔电子携带的电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极电势低于N极电势
B.电解合成过程中,N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
C.阴极的电极反应为NO eq \\al(\s\up1(-),\s\d1(3)) +6H2O+8e-===NH3↑+9OH-
D.理论上产生0.02 ml O2时,外电路流过的电量为 1 930 C
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M极上硝酸根离子转变为氨,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是电解池的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N极是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N极上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和水。A.由分析可知,M极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由于正极电势高于负极电势,因此M极电势低于N极电势,A正确;B.电解合成过程中,N极上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和水,所以N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NO eq \\al(\s\up1(-),\s\d1(3)) +6H2O+8e-===NH3↑+9OH-,C正确;D.理论上产生0.02 ml O2时,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0价,转移0.08 ml e-,因此外电路流过的电量Q=0.08 ml×96 500 C·ml-1=7 720 C,D错误。
8.(2024·湛江一中开学考试)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利用废水中的Cr2O eq \\al(\s\up1(2-),\s\d1(7)) 将苯酚氧化为CO2和H2O的原电池-电解池组合装置(如下图),实现了发电、环保二位一体。已知:羟基自由基(·OH)的氧化性仅次于氟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转移方向:c电极→导线→b电极
B.d电极的电极反应为H2O+e-===·OH+H+
C.右侧装置中,c、d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7∶3
D.若a电极上有1 ml Cr2O eq \\al(\s\up1(2-),\s\d1(7)) 参与反应,理论上NaCl溶液中有6 ml Cl-通过阴离子膜进入a电极区溶液
解析:选C。该装置是利用废水中的Cr2O eq \\al(\s\up1(2-),\s\d1(7)) 将苯酚氧化为CO2和H2O的原电池-电解池组合装置,左侧为原电池,右侧为电解池,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b电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则c电极为阴极,d电极为阳极。A.电子转移方向:b电极→导线→c电极,故A错误;B.根据题图可知,d电极的电极反应为H2O-e-===·OH+H+,故B错误;C.c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每转移2 ml 电子,c电极上产生1 ml气体,d电极的电极反应为H2O-e-===·OH+H+,羟基自由基(·OH)的氧化性仅次于氟气,苯酚被羟基自由基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H+28·OH===6CO2↑+17H2O,每转移2 ml电子,d电极上产生 eq \f(6,28) ×2 ml= eq \f(3,7) ml气体,c、d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7∶3,故C正确;D.a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r2O eq \\al(\s\up1(2-),\s\d1(7)) +6e-+7H2O===2Cr(OH)3+8OH-,若a电极上有1 ml Cr2O eq \\al(\s\up1(2-),\s\d1(7)) 参与反应,理论上有6 ml OH-从a电极区溶液通过阴离子膜进入NaCl溶液,故D错误。
9.利用CH4燃料电池电解制备Ca(H2PO4)2,并得到副产物H2、Cl2等,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极反应:CH4-8e-+4O2-===CO2+2H2O
B.L膜为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时阴极室中NaOH溶液的浓度增大
C.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
D.a极上通入标准状况下2.24 L CH4,阳极室Ca2+减少0.4 ml
解析:选B。甲烷燃料电池中,a极上CH4转化为CO2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而b极上O2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阳极室Cl-失去电子生成Cl2,阴极室H2O放电生成H2和OH-。A.a极上CH4转化为CO2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4-8e-+4O2-===CO2+2H2O,A项正确;B.阳极室中的Ca2+经K膜进入产品室与从L膜进入的磷酸二氢根离子结合为Ca(H2PO4)2,所以L膜为阴离子交换膜,阴极室中H2O放电生成的OH-与从原料室进入的Na+结合为NaOH,所以NaOH浓度增大,B项错误;C.阴极上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应,可以换成铁电极,C项正确;D.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得到关系式CH4~8e-~4Ca2+,即消耗1 ml CH4时,阳极室Ca2+减少4 ml,标准状况下,2.24 L CH4的物质的量为0.1 ml,故阳极室Ca2+减少0.4 ml,D项正确。
10.(2024·珠海月考)协同转化微生物电池(下图左池)可同时实现净化有机废水、含铬(Cr2O eq \\al(\s\up1(2-),\s\d1(7)) )废水和淡化盐水三重功能,并且驱动电化学合成装置(下图右池)制备1,2-二氯乙烷。图中离子交换膜仅允许Na+或Cl-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室中充入有机废水,C室中充入含铬废水
B.a、c膜为Cl-离子交换膜,b、d膜为Na+离子交换膜
C.理论上1 mlCr2O eq \\al(\s\up1(2-),\s\d1(7)) 还原为Cr3+,两装置共可脱除6 ml NaCl
D.D室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H2===CH2-2e-+2Cl-===ClCH2CH2Cl
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左池是原电池,电子流出的电极是负极,故A室是负极室,C室是正极室;右池是电解池,D室为阳极室,F室为阴极室。根据分析可知,生物膜电极为负极,碳网电极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将Cr2O eq \\al(\s\up1(2-),\s\d1(7)) 还原为Cr3+,故C室充入含铬废水,A室充入有机废水,A正确;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电解池中,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故a、c膜是Cl-离子交换膜,b、d膜是Na+离子交换膜,B正确;C室碳网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r2O eq \\al(\s\up1(2-),\s\d1(7)) +14H++6e-===2Cr3++7H2O,根据电荷守恒可知,1 ml Cr2O eq \\al(\s\up1(2-),\s\d1(7)) 反应,会有6 ml Na+转移到C室,脱去6 ml NaCl,D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H2===CH2+2Cl--2e-===ClCH2CH2Cl,转移6 ml e-,消耗6 ml Cl-,会有6 ml Cl-转移到D室,脱去6 ml NaCl,共脱去12 ml NaCl,C错误,D正确。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课时规范练33多池或多室电化学装置及分析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课时规范练33多池或多室电化学装置及分析新人教版,共9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课时规范练33多池或多室电化学装置及分析鲁科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课时规范练33多池或多室电化学装置及分析鲁科版,共9页。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时练 第41练 多池、多室的电化学装置(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时练 第41练 多池、多室的电化学装置(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