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说明:1. 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和学校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好。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物理综合题时,把所选题号的信息点框涂黑,并作答。写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其答案一律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8题每小题1.5分,9~12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手工制墨历史悠久,下列制墨环节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点灯炼制黑烟B. 搅拌研磨黑烟
C. 按压墨条成形D. 天然晾干墨条
2. 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该主题相符的是
A. 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 节约用水用电
C 直接排放工厂废气D. 填埋废旧电池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同学们从“宏观—微观—符号”等角度认识了物质。请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2个氦原子:He2B. 二氧化氮分子:N2O
C. 高锰酸钾:D.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 下面是从性质、类别、构成、变化等角度认识微观粒子的思维导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5.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了超高纯度的纳米芯片,该芯片中含有镓元素和锗元素。下图是这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镓属于金属元素
B. 镓元素的符号为 Ga
C. 锗原子的中子数为32
D. 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63
6. 奥司他韦 (C16H28N2O4)是一种治疗流感的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奥司他韦属于氧化物
B. 奥司他韦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
C. 奥司他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奥司他韦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7. 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8. 下列基于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滤纸过滤河水后,滤液仍浑浊,说明滤纸一定破损
B. 检验氢气的纯度时,听到尖锐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
C. 向生石灰中加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说明化学反应均放热
D. 燃着木条伸入装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不含O2
9.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证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0. “人造树叶”是一种新型材料。光照时,CO2和H2O在“人造树叶”的催化下反应,其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B. 由图可知, 乙醇的化学式为 C2H5OH
C. 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3:2
D. 该反应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又能产生燃料,并释放O₂
11.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2. 某小组用图1的装置探究 CO₂的化学性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等体积的水、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集满CO2的锥形瓶中,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0~15s,压强迅速上升是因为向锥形瓶中注入了液体
B. 100s时,实验c中锥形瓶内的CO2已经被完全吸收
C. 实验a中反应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
D. 对比三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最好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0分)
13. 某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基础实验: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②甲同学选用装置A制备O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欲收集一瓶干燥的O2,收集装置最好选用______(填序号)。
③乙同学选用装置B制备CO2,反应时液面应不低于______(填“m”或“n”)位置。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跨学科实践:
用下图的自制“制氧机”制备O2。
【资料】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Na2CO3易溶于水。
【操作】在左瓶中依次加入适量水、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
【现象】左瓶中黑色粉末翻腾、液体浑浊,瓶壁温热;右瓶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评价】①左瓶中的二氧化锰可通过______、洗涤、烘干等操作回收;
②右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写一个即可)。
14. 同学们利用图1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1)电解水实验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实验说明水由______组成。
(2)某小组探究不同电极材料对实验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表。
【提出问题】实验3中,正极气体体积偏少的原因是什么?
【形成假设】O2和碳棒反应生成CO2,且部分CO2被吸收
【进行实验】利用图2装置,将正极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为______,该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交流讨论】结合资料卡片,分析实验3中体积比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______。
【反思评价】由上述三组实验可知,电解水实验的电极材料选用______最合适。
15.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可用于制备碳材料和高纯 H₂,其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器”中,高温催化分解天然气可生成C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流程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3)“积炭”:制备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堆积较多的含碳物质。“积炭”会降低反应速率,其本质原因是______。
(4)“消炭”:除去催化剂表面堆积的含碳物质。高温时,将“积炭”的催化剂置于CO2气流中可除去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消炭”的方法还有:高温下将催化剂置于______(填化学式) 气流中。
(5)不同催化剂的相关参数如下表,分析可知,最合适的催化剂为______(填序号)。
16. 点火仪式是重大体育赛事开幕式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炬燃料的种类发生了变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冬奥会在进行火炬传递时,实现了“水下点火”。“水下点火”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和______。丙烷和氢气均可被压缩储存,其原因是______。
(2)杭州亚运会主火炬使用“低碳甲醇”作为燃料。利用H2与CO2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上, 每生产1.6kgCH3OH需要消耗CO2的质量为多少?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3)H2和CO2反应还有可能生成CO和H2O。结合下图分析,想要生成更多的 CH3OH应选择的温度为______℃。
(4)火炬燃料变迁的背后是一场能革命,火炬燃料的选择越来越“低碳”化。为助力“碳中和”,你的做法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8题每小题1.5分,9~12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手工制墨历史悠久,下列制墨环节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点灯炼制黑烟B. 搅拌研磨黑烟
C. 按压墨条成形D. 天然晾干墨条
【答案】A
【解析】
A、点灯炼制黑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搅拌研磨黑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按压墨条成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天然晾干墨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 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该主题相符的是
A. 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 节约用水用电
C. 直接排放工厂废气D. 填埋废旧电池
【答案】B
【解析】
A、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与该主题不相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节约用水用电,可以节约能,同时保护水资,与该主题相符,故选项符合题意;
C、直接排放工厂废气,会污染大气,造成环境污染,与该主题不相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填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土壤污染,与该主题不相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同学们从“宏观—微观—符号”等角度认识了物质。请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2个氦原子:He2B. 二氧化氮分子:N2O
C. 高锰酸钾:D.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 下面是从性质、类别、构成、变化等角度认识微观粒子的思维导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5.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了超高纯度的纳米芯片,该芯片中含有镓元素和锗元素。下图是这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镓属于金属元素
B. 镓元素的符号为 Ga
C. 锗原子的中子数为32
D. 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63
【答案】3. D 4. C 5. C
【解析】
【3题】
A、2个氦原子表示为2He,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氮分子表示为NO2,故选项错误;
C、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故选项错误;
D、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表示为,故选项正确,故选:D;
【4题】
A、干冰中的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选项错误;
B、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是它们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工业上制取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C;
【5题】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锗,带"钉"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锗的元素符号为Ge,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锗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2,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63,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6. 奥司他韦 (C16H28N2O4)是一种治疗流感的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奥司他韦属于氧化物
B. 奥司他韦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
C. 奥司他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奥司他韦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答案】D
【解析】
A、奥司他韦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个奥司他韦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28):(14×2):(16×4)=48:7:7:16,所以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奥司他韦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6×4)=7:1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 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A、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雨水,只能除去雨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如钙镁化合物等,得不到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用作气体肥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SO2属于空气污染物,可以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 SO2含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可以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的结构模型,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 下列基于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滤纸过滤河水后,滤液仍浑浊,说明滤纸一定破损
B. 检验氢气的纯度时,听到尖锐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
C. 向生石灰中加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说明化学反应均放热
D. 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不含O2
【答案】B
【解析】
A、实验室用滤纸过滤河水后,滤液仍浑浊,不能说明滤纸一定破损,也可能是仪器本身不干净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故选项错误;
B、检验氢气的纯度时,听到尖锐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故选项正确;
C、向生石灰中加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但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放热,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吸热,故选项错误;
D、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证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答案】A
【解析】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符合题意;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可证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前后托盘天平保持平衡,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人造树叶”是一种新型材料。光照时,CO2和H2O在“人造树叶”的催化下反应,其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B. 由图可知, 乙醇的化学式为 C2H5OH
C. 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3:2
D. 该反应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又能产生燃料,并释放O₂
【答案】C
【解析】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化学式为C2H5OH,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该反应为H2O和CO2在“人造树叶”的催化下反应生成乙醇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反应能消耗二氧化碳,则能缓解温室效应,且该反应能生成氧气和乙醇,乙醇为燃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A、氧化铜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高温加热条件下不能分离C和 CuO,故选项错误;
B、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无色的液体,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两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C、除去CO2中的CO不能通过点燃的方法,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CO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为O2,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 某小组用图1的装置探究 CO₂的化学性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等体积的水、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集满CO2的锥形瓶中,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0~15s,压强迅速上升是因为向锥形瓶中注入了液体
B. 100s时,实验c中锥形瓶内的CO2已经被完全吸收
C. 实验a中反应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
D. 对比三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最好
【答案】B
【解析】
A、0~15s,将三种不同液体倒入盛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气体压强都快速增大是因为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使瓶内气压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100s时,实验c锥形瓶内的氢氧化钠中压强不再减小,说明锥形瓶内的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反应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已经完全被吸收,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
D、比较三个实验,实验c压强减小明显,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强,效果更好,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0分)
13. 某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基础实验: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②甲同学选用装置A制备O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欲收集一瓶干燥的O2,收集装置最好选用______(填序号)。
③乙同学选用装置B制备CO2,反应时液面应不低于______(填“m”或“n”)位置。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跨学科实践:
用下图的自制“制氧机”制备O2。
【资料】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Na2CO3易溶于水。
【操作】在左瓶中依次加入适量水、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
【现象】左瓶中黑色粉末翻腾、液体浑浊,瓶壁温热;右瓶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评价】①左瓶中的二氧化锰可通过______、洗涤、烘干等操作回收;
②右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写一个即可)。
【答案】(1) ①. 水槽 ②. ③. C ④. m ⑤.
(2) ①. 过滤 ②. 可检测气流的快慢
【解析】
【小问1】
①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水槽;
②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甲同学选用装置A制备O2,应选用药品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欲收集一瓶干燥的O2,收集装置最好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故收集装置选:C;
③乙同学选用装置B制备CO2,长颈漏斗的末端需伸入液面以下,所以反应时液面应不低于m位置;实验室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
①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左瓶中的二氧化锰可通过过滤、洗涤、烘干等操作回收;
②右瓶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通过右瓶水中气泡的多少来检测气流的快慢。
14. 同学们利用图1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1)电解水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实验说明水由______组成。
(2)某小组探究不同电极材料对实验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表。
【提出问题】实验3中,正极气体体积偏少的原因是什么?
【形成假设】O2和碳棒反应生成CO2,且部分CO2被吸收。
【进行实验】利用图2装置,将正极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为______,该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交流讨论】结合资料卡片,分析实验3中体积比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______。
【反思评价】由上述三组实验可知,电解水实验的电极材料选用______最合适。
【答案】(1) ①. ②. 氢元素和氧元素
(2) 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③. 相同体积的水溶解氧气较多,溶解氢气较少 ④. 铂
【解析】
【小问1】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小问2】
根据结论:假设成立,可知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故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同时生成水,方程式为:;
根据资料卡片:在20℃、标准大气压下,50 mL水中最多能溶解约1.55 mLO2,最多能溶解约0.90 mL H2,可推测3中体积比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相同体积的水溶解氧气较多,溶解氢气较少;
由表中数据可知,电极材料为铂时体积比最接近1:2,故选铂最合适。
15.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可用于制备碳材料和高纯 H₂,其流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器”中,高温催化分解天然气可生成C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流程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3)“积炭”:制备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堆积较多的含碳物质。“积炭”会降低反应速率,其本质原因是______。
(4)“消炭”:除去催化剂表面堆积的含碳物质。高温时,将“积炭”的催化剂置于CO2气流中可除去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消炭”的方法还有:高温下将催化剂置于______(填化学式) 气流中。
(5)不同催化剂的相关参数如下表,分析可知,最合适的催化剂为______(填序号)。
【答案】(1)
(2)CH4 (3)隔开了甲烷和催化剂
(4) ①. ②. 化合反应 ③. CO2
(5)a
【解析】
【小问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高温和催化剂催化作用下生成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
分析该流程图可知,该流程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CH4;
【小问3】
“积炭”会降低反应速率,是因为隔开了甲烷和催化剂;
【小问4】
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消炭”的方法还有:高温下将催化剂置于CO2气流中;
【小问5】
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催化剂a最佳反应温度最低,最佳反应温度下的使用寿命最长,积炭量适中,属于最合适的催化剂为a。
16. 点火仪式是重大体育赛事开幕式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炬燃料的种类发生了变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冬奥会在进行火炬传递时,实现了“水下点火”。“水下点火”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和______。丙烷和氢气均可被压缩储存,其原因是______。
(2)杭州亚运会主火炬使用“低碳甲醇”作为燃料。利用H2与CO2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上, 每生产1.6kgCH3OH需要消耗CO2的质量为多少?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3)H2和CO2反应还有可能生成CO和H2O。结合下图分析,想要生成更多的 CH3OH应选择的温度为______℃。
(4)火炬燃料变迁的背后是一场能革命,火炬燃料的选择越来越“低碳”化。为助力“碳中和”,你的做法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1) ①. 与氧气接触 ②. 分子之间有间隔
(2)解:设每生产1.6kgCH3OH需要消耗CO2的质量为x
x=2.2kg
答:每生产1.6kgCH3OH需要消耗CO2质量为2.2kg;
(3)250 (4)使用公共汽车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解析】
【小问1】
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水下点火”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和与氧气接触,丙烷和氢气均可被压缩储存,其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被压缩过程,分子间间隔变小;
【小问2】
见答案;
【小问3】
根据图示可知,250℃时甲醛的转化率最高,生成的甲醛最多;
【小问4】
为助力“碳中和”可以使用公共汽车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雨水
净化后得到纯水
B
给大棚蔬菜施加气体肥料CO2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 SO2含量
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D
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的结构模型
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选项
目的
方案
A
分离C和 CuO
高温加热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颜色
C
除去 CO2中的 CO
点燃混合气体
D
验证某气体为O2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实验序号
电极材料
玻璃管内气体体积(mL)
体积比
正极
负极
1
铂
5.0
10.2
0.98:2
2
铜
4.8
10.7
090:2
3
碳棒
3.2
10.4
0.62:2
催化剂序号
最佳反应
温度/℃
最佳反应温度下的
使用寿命/h
积炭量/mg
a
500
90
250
b
600
80
585
C
760
2
19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雨水
净化后得到纯水
B
给大棚蔬菜施加气体肥料CO2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 SO2含量
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D
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结构模型
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选项
目的
方案
A
分离C和 CuO
高温加热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颜色
C
除去 CO2中的 CO
点燃混合气体
D
验证某气体为O2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实验序号
电极材料
玻璃管内气体体积(mL)
体积比
正极
负极
1
铂
5.0
10.2
0.98:2
2
铜
4.8
10.7
0.90:2
3
碳棒
3.2
10.4
0.62:2
催化剂序号
最佳反应
温度/℃
最佳反应温度下
使用寿命/h
积炭量/mg
a
500
90
250
b
600
80
585
C
760
2
19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4页。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教科院提供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教科院提供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