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山西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化学(山西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第1页
    化学(山西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第2页
    化学(山西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山西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山西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硝石是古代制作火药的原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 学
    (满分70分,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e 56
    第I卷 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陈列着一把军号。这把历经战火洗礼的军号虽已锈迹斑驳,却时刻激励我们永远冲锋、永远向前。军号质地为黄铜,不易变形,选用这种材料制作军号最主要的原因是
    A.硬度较大B.密度较大C.熔点较高D.颜色鲜艳
    2.过油肉是山西的传统菜肴,它所用的食材有瘦肉、黑木耳、蒜薹、洋葱等,其中瘦肉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
    A.维生素B.蛋白质C.糖类D.油脂
    3.珐华是在琉璃(主要成分为SiO2)基础上演变而来,珐华器与琉璃器的最大区别是在釉中添加了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在色釉上比琉璃器更纯正丰富,刻画细腻。以上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最高为
    A.+6B.+4C.+2D.+1
    4.隐形眼镜是指一种戴在眼球角膜上,用以矫正视力的镜片。某种隐形眼镜是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聚合而成。这种隐形眼镜使用的材料属于
    A.天然材料B.合成材料C.金属材料D.无机材料
    5.液态四氯化碳常用于“灭火弹”的制作,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下面关于液态四氯化碳灭火的过程及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A.灭火过程中其分子的体积变大B.灭火过程中其分子间间隔变小
    C.灭火原理是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6.光催化剂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功能。利用光催化剂的催化作用,甲醛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OH2B.图中物质类别只有单质和氧化物
    C.反应前后光催化剂的质量不变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
    7.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和碳酸钙(CaCO3)是常见的补钙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缺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B.葡萄糖酸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9∶14
    C.碳酸钙由碳酸钙分子构成D.二者都可以配制成溶液方便人体吸收
    8.燃料的变革预示着文明的进步,我国家用燃料使用的大致顺序为:木柴→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现在有很多地区依然保留着柴火灶(内部结构如图),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证充分燃烧,添加木柴时需要堆积紧密B.通风口的作用是为木柴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为提高加热效率,铁锅与铁栅应尽量靠近D.观察到烟囱口有浓烟,则说明燃烧很充分
    9.实验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若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证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B.该装置可证明CO2与NaOH反应
    C.用该装置进行中和反应,气球会变大
    D.用该装置进行铁粉和稀盐酸的反应,气球会变大
    10.硝石(主要成分为硝酸钾)是古代制作火药的原料。古人以自然界的硝土(主要含硝酸钾、氯化钠等的土壤)为原料,通过一系列操作即可获得硝石。兴趣小组查阅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并在实验室模拟提纯硝石,部分操作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形成的一定是饱和溶液B.乙中操作需要冷却后进行
    C.在丙中析出晶体的方法为蒸发结晶D.丙中出现的固体为硝酸钾晶体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化学与工程】
    11.放眼今日之中国,创新发展的热潮方兴未艾。接续换挡的发展动能、迭代成长的科技变革、蓬勃兴旺的创业创新,我国正以坚定不移的步伐全方位、多领域地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实现中国现代化不断努力。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小题。
    (1)“人造太阳”即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其能量是由轻原子核(例如氘和)结合成较重原子核(例如氦)时放出的。氘和氘都属于氢元素,原因是 。“人造太阳”将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除此之外,请写出一种你知道的清洁能源: 。
    (2)杭州第19届亚运会熊熊燃烧的主火炬使用的燃料是绿色零碳甲醇,这不仅在亚运史上是第一次,在全球大型体育赛事上也是首次。以前的甲醇主要是由煤炭制备,现在可以通过反应X+3H2CH3OH+H2O制得,其中Ⅹ的化学式是 。甲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将甲醇称为“绿色零碳”的原因是 。
    (3)“深地一号·顺北油气田基地”多口井多项指标刷新了亚洲记录,获取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深地一号”在钻探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 。
    (4)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全要素试验系统完成首次悬浮运行,运行速度可达600km/h及以上,磁悬浮列车比普通列车快的原因是 。高温超导电动悬浮系统中的“高温”,并不是几百几千度的温度,而是大量液氮不断汽化所达到约-20℃的低温,制造低温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工业上可以通过 获取氮气。
    【化学与技术】
    12.胡麻油压榨技艺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峁底村胡麻油是中国食用油压榨的发祥地之一,峁底村胡麻油风味独特,芳香浓郁,油质清澈。胡麻油生产流程如下图,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精选后的胡麻籽在烘炒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2)烘炒时为保证胡麻油品质需选用无烟煤。无烟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烘炒时要时刻注意温度不宜太高,原因是 。
    (3)压榨前将胡麻籽磨碎的目的是 。
    (4)胡麻油中含有钙、铁、锌等元素,其中属于人体所需常量元素的是 。
    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13.为世界添彩的量子点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蒙吉·巴文迪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所作出的贡献。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一个量子点通常由数千原子组成,通过对其施加一定的电场或光压,不同尺寸的量子点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现在,量子点“照亮”了基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技术的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屏幕,使其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更低的能耗,可调的光谱等优异的性能。此外,量子点可以与金属离子构筑光催化剂,用于分解水制氢。
    传统量子点一般从铅、镉和硅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而以葡萄糖等物质为碳源的碳量子点最近成为了热点。
    量子点正在为人类带来许多福祉,未来它们可以用于柔性电子产品、微型传感器、更薄的太阳能电池和加密量子通信等领域。
    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1)受量子点本身的 影响,量子点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基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技术的计算机显示器具有的优良性能有 (写一条)。写出用光催化剂分解水制氢的化学方程式: 。
    (3)硒化镉是常见的量子点,镉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 。
    (4)碳量子点相比传统量子点的优势是 。
    (5)柔性电子具有柔软、透明、质轻、曲面的特性,写出未来可用量子点制造的一种具体的柔性电子产品: 。
    四、物质性质及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4.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小组同学在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物质性质决定其应用,对二氧化碳的相关问题,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梳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写一个)。
    (2)由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知,收集二氧化碳只可用 。
    (3)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4)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具体操作和现象是 ,检验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15.化学小组在进行金属发展历程的项目式学习中,认识到我国很早就有铁的冶炼技术。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炼铁,并用浓度为20%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来定量测定实验中生成的铁。实验有关数据如下表:
    (1)称量 g NaOH固体,溶解,配制40g 20%的NaOH溶液。
    (2)请计算实验中生成的铁的质量。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问或每空1分,共15分)
    【实验设计】
    16.同学们学习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并在实验室完成了验证酸和碱化学性质的相关实验,其中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方法:实验1,将表面布满铁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具体操作是 。然后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实验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并观察现象。
    (2)实验原理:实验2的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 (写一个)。
    实验结论:酸可以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碱可以与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后,清洗并整理仪器,完善实验报告,离开实验室。
    【问题与交流】
    (4)①利用实验1的结论,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
    ②写出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 。
    【科学探究】
    17.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山西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阳曲小米就是山西省在乡村振兴中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某校实践小组同学在老师组织下,带着极大的兴趣走进了阳曲小米生产基地,对小米的营养价值,生长环境,种植及宣传活动等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阳曲小米的营养价值
    【查阅资料】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小米又名粟,在北方称为谷子,谷子脱壳后即为小米。
    【咨询交流】
    (1)同学们听取相关人员的介绍,获悉阳曲小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富含蛋白质、油脂、维生素A、维生素B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食用阳曲小米可以预防的疾病是 。
    任务二:探访阳曲小米的生长环境
    【参观学习】小组同学在相关人员陪同下,走进了田间,观察到当地土壤为褐色(其中含碳酸盐)。
    【小组合作】
    (2)为了检验当地土壤的酸碱性,小组同学亲自收集当地土壤,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然后取适量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 ,说明该土壤呈碱性。
    任务三:了解阳曲小米的种植过程
    【社会调查】
    (3)同学们向当地农民咨询得知,谷子是小籽粒作物,幼苗顶土能力差,播前要精细整地,保证土壤疏松,目的是 。
    【专家指导】
    (4)小组同学咨询了当地种植技术人员,了解到谷子在开花灌浆期需施加尿素[化学式为CO(NH2)2]以补充 (填肥料类型),在灌浆中期可喷施硫酸钾。
    【进行实验】
    (5)小组同学对土壤中是否有硫酸钾化肥残留产生了好奇,设计了实验方案,对土壤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进行验证。
    【反思评价】
    (6)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有同学认为该实验并不能确定土壤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原因是 。同学们一起改进了实验方案,最终确定土壤中含有硫酸钾化肥的残留。
    任务四:设计阳曲小米宣传活动
    【成果分享】
    (8)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了阳曲小米,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家乡的优秀文化展演活动,在项目化学习报告中也提到了为家乡特产进行宣传的想法和建议,请你在宣传活动中为阳曲小米设计一条宣传语: 。
    反应前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质量/g
    反应后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质量/g
    185
    188.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任务二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
    有白色沉淀产生
    含硫酸根离子
    活动主题
    我为阳曲小米代言
    活动对象
    学校学生
    时间地点
    5月8日上午、光辉中学
    活动形式
    展示,体验
    活动流程
    ①通过展板,实物展现阳曲小米的历史、特点等。②与同学们一同体验阳曲小米的不同做法。③活动总结,撰写实践报告
    参考答案:
    1.A
    【详解】军号质地为黄铜,不易变形,所以选用黄铜制作军号是因为这种材料的硬度较大,故选:A。
    2.B
    【详解】瘦肉主要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故选B。
    3.B
    【详解】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K2CO3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因此化合价最高为+4,故选:B。
    4.B
    【详解】这种隐形眼镜是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聚合而成的,使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
    故选B。
    5.C
    【详解】A、灭火过程中,液态四氯化碳转化为气态,分子间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该选项说法错误;
    B、灭火过程中,液态四氯化碳转化为气态,分子间间隔变大,该选项说法错误;
    C、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灭火,其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该选项说法正确;
    D、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改变,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6.C
    【详解】、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丁的化学式为H2O。A错误;
    、图中CH2O是有机物,CO2和H2O是氧化物,O2是单质。B错误;
    、根据催化剂定义可知,光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发生改变。C正确;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
    综上所述:选择。
    7.D
    【详解】A、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错误;
    B、葡萄糖酸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12×12)∶(16×14)=9∶14,正确;
    C、碳酸钙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错误;
    D、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配制成溶液,错误。
    故选D。
    8.B
    【详解】A、为了保证充分燃烧,应该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因此添加木柴时应该留有空隙,不能堆积紧密,A错误;
    B、通风口的作用是为木柴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B正确;
    C、为了提高加热效率,应该使用外焰加热,不能使铁锅与铁栅靠得太近,C错误;
    D、观察到烟囱口有浓烟,说明燃料燃烧不充分,D错误。
    故选:B。
    9.A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后温度降低,装置内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气球变大,可以证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A正确;
    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气球变大,也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发生了反应,不能证明CO2与NaOH反应。B错误;
    C、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装置内压强变大,外界大气压小于瓶内气压,气球会变瘪。C错误;
    D、铁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且放出热量,装置内压强变大,外界大气压小于瓶内气压,气球会变瘪。D错误。
    综上所述:选择A。
    10.D
    【详解】A、硝土中含有硝酸钾、氯化钠和一些不溶性物质,因此甲中形成的是悬浊液,不是溶液,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要得到硝酸钾,需要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因此需要趁热过滤除去固体杂质,静置冷却后得到硝酸钾固体,错误;
    C、由 B 选项分析可知,在丙中析出晶体的方法为降温结晶,不是蒸发结晶,错误;
    D、由 B 选项分析可知,降温结晶过程析出的是硝酸钾,丙中出现的固体为硝酸钾晶体,正确。
    故选D。
    11.(1) 氘、氘的质子数都为1 太阳能(合理即可)
    (2) CO2 甲醇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取甲醇,实现碳循环(合理即可)
    (3) CH4+2O2CO2 +2H2O 防止油气泄漏(合理即可)
    (4) 减小了列车和轨道间的摩擦阻力 物理变化 分离液态空气
    【详解】(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氘和氘都属于氢元素,原因是氘、氘的质子数都为1;
    太阳能、风能、氢能属于清洁能源(合理即可);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均不变,反应物中:6个氢原子、1个X分子,生成物中为: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故每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故X为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
    甲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将甲醇称为“绿色零碳”的原因是甲醇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取甲醇,实现碳循环(合理即可);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 +2H2O;
    “深地一号”在钻探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防止油气泄漏(合理即可);
    (4)磁悬浮列车比普通列车快的原因是减小了列车和轨道间的摩擦阻力;
    液氮汽化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工业上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来分离氮气。
    12.(1)清洗除杂
    (2) C+O2CO2 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口感和香气(合理即可)
    (3)使胡麻籽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出油率
    (4)钙
    【详解】(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为了保证胡麻油干净,精选后的胡麻籽在烘炒前需要进行清洗,除去胡麻籽表面杂质。故填:清洗除杂。
    (2)碳充分燃烧的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烘炒时要时刻注意温度不能过高,否则胡麻籽受高温会烧焦烤糊,从而产生糊味,最终影响胡麻油的口感和香气。故填:①;②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口感和香气(合理即可)。
    (3)胡麻籽磨碎以后更容易在压榨过程中出油,从而提高出油率。故填:使胡麻籽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出油率。
    (4)胡麻油中含有钙、铁、锌等元素,其中钙是人体所需常量元素,铁、锌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故填:钙。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生产工艺流程,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1)尺寸
    (2) 良好的色彩表现##更低的能耗(合理即可)
    (3)18
    (4)碳量子点的原料无毒、无污染##碳量子点原料为葡萄糖等,容易获得,成本低 (合理即可)
    (5)折叠屏手机(合理即可)
    【详解】(1)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一个量子点通常由数千原子组成,通过对其施加一定的电场或光压,不同尺寸的量子点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量子点“照亮”了基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技术的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屏幕,使其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更低的能耗,可调的光谱等优异的性能;光催化剂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8=2+8+18+x+2,x=18;
    (4)根据“传统量子点一般从铅、镉和硅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而以葡萄糖等物质为碳源的碳量子点最近成为了热点”可知,碳量子点相比传统量子点的优势是:碳量子点的原料无毒、无污染或碳量子点原料为葡萄糖等,容易获得,成本低;
    (5)柔性电子具有柔软、透明、质轻、曲面的特性,可制造折叠屏手机等。
    14.(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合理即可)
    (2)向上排空气法
    (3)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 将适量澄清石灰水滴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合理即可) CO2+Ca(OH)2=CaCO3↓+H2O
    【详解】(1)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包括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2)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可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的性质,确定收集二氧化碳只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3)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其中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4)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具体操作是将适量澄清石灰水滴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原理为CO2+Ca(OH)2=CaCO3↓+H2O。
    15.(1)8
    (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88.3g-185g=3.3 g。
    设实验中生成的铁的质量为x。
    x=2.8g
    答:实验中生成的铁的质量为2.8g。
    【详解】(1)配制40g 20%的NaOH溶液需NaOH质量=40g ×20%=8g;
    (2)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前、后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质量差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见答案。
    16.(1)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铁钉放在试管口,慢慢地竖立试管,使铁钉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
    (2)2NaOH+CuSO4=Cu(OH)2↓+Na2SO4
    (3)铁钉表面红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溶液蓝色变浅,有蓝色沉淀产生
    (4) 利用食醋清除菜刀上的铁锈(合理即可) 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详解】(1)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的具体操作为: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铁钉放在试管口,慢慢地竖立试管,使铁钉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故填: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铁钉放在试管口,慢慢地竖立试管,使铁钉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
    (2)实验2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故填:2NaOH+CuSO4=Cu(OH)2↓+Na2SO4。
    (3)实验1是铁锈即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实验1的现象是铁钉表面红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实验2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所以实验2的现象为溶液蓝色变浅,有蓝色沉淀产生。
    (4)①实验1说明酸能与铁锈反应,所以利用实验1的结论,可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用食醋清除菜刀上的铁锈等。故填 :利用食醋清除菜刀上的铁锈(合理即可)。
    ②实验2说明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即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为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填: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17.(1)夜盲症
    (2)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3)让幼苗顺利破土
    (4)氮肥
    (5)硝酸钡溶液
    (6)Ba(NO3)2+K2SO4=BaSO4↓+2KNO3
    (7)土壤中含有碳酸盐,土壤浸出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也能和钡离子产生白色沉淀
    (8)粒小味甘营养全,老少皆宜独占先
    【详解】(1)阳曲小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等,补充维生素A可以预防夜盲症,补充维生素B可以预防脚气病等。故填:夜盲症(合理即可)。
    (2)结论是该土壤呈碱性,无色酚酞溶液遇碱会变红,因此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会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填: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3)幼苗顶土能力差,播前要精细整地,保证土壤疏松,因此土地松软可以让幼苗顺利破土。故填:让幼苗顺利破土。
    (4)尿素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填:氮肥。
    (5)根据实验结论含有硫酸根离子以及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可知,实验中所加物质为含有钡离子的溶液,可以是硝酸钡溶液,故实验步骤为取适量任务二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硝酸钡溶液。故填:硝酸钡钡溶液。
    (6)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是硝酸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7)根据任务二中所给信息褐色土壤中含有碳酸盐可知,土壤浸出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也可以产生白色沉淀。故填:土壤中含有碳酸盐,土壤浸出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也能和钡离子产生白色沉淀。
    (8)可根据阳曲小米的营养价值、受众、地域特色等设计宣传语,如粒小味甘营养全,老少皆宜独占先等。故填:粒小味甘营养全,老少皆宜独占先。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物质的探究等,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相关试卷

    化学(陕西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这是一份化学(陕西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河南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这是一份化学(河南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的用途广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河北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这是一份化学(河北卷)-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食醋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