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无答案)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无答案)第1页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无答案)第2页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和对原子质量,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元素观、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茶叶中含有咖啡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和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6.可能用到的和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碳中和”的“碳”是指( )
    A.二氧化碳B.碳元素C.碳原子D.所有含碳物质
    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氢氧化钠B.读取液体体积C.过滤D.检查气密性
    3.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动车不能在居民楼内充电,以免发生火灾
    B.厨房天然气泄漏,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他人
    D.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4.下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也是重要的资源
    B.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C.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约占空气体积的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延长食品保质期
    6.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B.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7.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沉降,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是溶液中各种微观粒子都静止不动
    D.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需要加水150g
    8.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对文献内容解释错误的是( )
    A.《梦溪笔谈》—石油:“燃之如麻,但烟甚浓”——石油的不完全燃烧
    B.《天工开物》:“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金的延展性强
    C.《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吕氏春秋》:“金(指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铜锡合金的硬度比铜、锡小
    9.元素观、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繁多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种类有限的元素组成的
    B.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
    D.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种类不变
    10.茶叶中含有咖啡碱(),下列关于咖啡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咖啡碱中含有氧分子B.咖啡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咖啡碱属于有机物D.咖啡碱中碳、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选1个扣1分,错选则不得分)
    11.下图是利用氨气处理汽车尾气中某污染物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丙丁
    A.甲属于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是D.生成丙、丁的质量比是
    12.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
    B.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
    C.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
    D.时,将50g“果蔬洗盐”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的不饱和溶液
    13.利用元素守恒解决问题.将10g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至部分分解,冷却后将全部剩余固体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最终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与煅烧程度无关B.两步反应生成总质量与煅烧程度无关
    C.煅烧前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D.煅烧越充分则反应消耗的盐酸量越小
    14.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15.某兴趣小组实验室制取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是和.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该废液于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溶液充分反应.下列图像是滴加过程中他对烧杯中物质变化情况的分析(溶液呈中性),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三、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1分)
    16.(8分)氢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安全高效的制氢和储氢是氢能成为主要能源的关键.
    (1)电解水制氢气可用铁作电极,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_.氢气在与电源________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
    (2)高压气态储氢是通过恒温高压将氢气储存在压力容器中,从微观角度解释此过程主要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氢化物储氢是利用氢气与金属(如Al)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如),从而进行氢的储存,该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活性炭具有很多的微孔结构,可用作储氢材料,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
    (5)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天然气()制氢的突破,在条件下,将天然气与水蒸气直接转化为氢气与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6)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7.(11分)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主题为“极目楚天,共襄星汉”.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驰而不息.
    (1)空间站种菜.航天员在太空吃到了自己种的蔬菜.蔬菜能为航天员提供________(写1种主要的营养素).为使蔬菜枝叶茂盛,可以施用的一种化肥是________(写化学式).太空蔬菜在塑料网篮中种植,塑料属于________(填序号).
    A.无机非金属材料B.有机高分子材料C.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
    (2)固体火箭发射卫星.我国在海阳市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将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刷新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记录.高氯酸铵、铝粉等是固体运载火箭的主要推进剂,发射时高氯酸铵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_,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②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太空燃烧实验.航天员在燃烧科学实验柜中以甲烷为燃料进行在轨点火燃烧实验,观察到甲烷火焰与地面上对照实验的火焰相比,显得短而圆,且微弱.
    太空火焰 地面火焰
    ①制作燃烧科学实验柜的材料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写1条).
    ②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点火的作用是________.
    ③下列对燃烧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空间站甲烷燃烧,不需要氧气
    B.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向四周扩散,地面上热气流向上扩散
    C.空间站失重条件下空气流动性差,甲烷燃烧的火焰比较微弱
    18.(7分)电动汽车的兴起对金属镁和碳酸锂()的需求增大.以盐湖卤水(主要成分是、、)为原料,制备金属镁和碳酸锂的主要物质转化流程如下:
    资料:①碳酸钠能与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②部分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1)为避免引入新杂质,过程Ⅰ中加入的适量物质X是________.
    (2)制镁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Ⅱ的目的是浓缩含锂溶液.这个过程中,氯化钠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过程Ⅲ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5)用盐湖卤水制取碳酸锂,要先除去卤水中的氯化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9.(5分)“捕集”技术为实现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支持.图1为“氨法”捕集生产甲醇()的流程图.
    图1图2
    资料:①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②受热分解为、和
    (1)“吸收室”中为了提高的吸收率,应该先通入的是________(填“”或“”).
    (2)“合成室”中除了生成甲醇外,还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甲醇可进一步转化为甲醛(),其中一种转化方法如图2所示,为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Ⅱ需补充,理论上需补充的与反应Ⅰ中生成的的分子个数比是:n(需补充)(反应Ⅰ生成)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3分)
    20.(8分)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和,均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
    (4)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
    图甲图乙
    ①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________.
    ②从曲线a、b的变化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加猪肝块催化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_s(填“30”“65”或“120”).
    ③曲线a、b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________________.
    21.(5分)某兴趣小组借助数字技术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图1所示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2是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
    图1图2
    (1)根据图2曲线判断,图1中的溶液B是________.
    (2)图2中a点所示的溶液pH________7(填“”“”或“”),溶液呈现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c点所示的溶液中个数与个数关系是:________(填“”“”或“”).
    (4)a点到b点pH变化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
    22.(9分)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到很多精美的金属蚀刻画.兴趣小组利用废弃的金属片进行制作金属蚀刻画的项目活动,请你一起参与下列任务.
    【任务一】到垃圾回收站筛选金属底板
    (1)区分铝片和铁片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写1种).
    【任务二】预处理金属底板
    (2)用砂纸打磨掉铝片表面的氧化膜.用化学方法除去铁片表面的铁锈,可以用________(写1种物质名称).
    【任务三】选择蚀刻液进行蚀刻
    (3)首先将有镂空图案的不干胶保护膜(能隔绝蚀刻液与金属底板接触)分别贴到处理好的铝片和铁片上,然后将铝片浸入足量的甲蚀刻液中,将铁片浸入足量的乙蚀刻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小组同学看到铝片上有凹陷图案,没有附着物;铁片上出现红色附着物图案.则他们选择的甲蚀刻液、乙蚀刻液分别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硫酸铜溶液 ②硝酸银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氯化亚铁溶液 ⑤氯化钠溶液
    【任务四】金属蚀刻画的后处理
    (4)将蚀刻好的金属片清洗掉废液,去掉不干胶保护膜,进行装饰.为防止铁片蚀刻画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写1种合理的方法).
    【任务五】废液回收利用
    (5)铝片蚀刻废液处理,可加入足量铝片,得到________溶液,回收保存.
    (6)铁片蚀刻废液处理,如下图所示:
    过程①加入的物质X是________,过程②加入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3.(11分)《天工开物》记载古法造纸术的流程是原料浸泡、蒸煮、抄制、烘干.兴趣小组根据记载,利用回收的废纸进行“制造再生纸”跨学科实践活动,在蒸煮时加入了氢氧化钠.造纸后,为处理剩余的废液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②溶液呈中性;
    ③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任务一】废液成分分析
    【提出猜想】推测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设计与实施】
    【任务二】废液中碳酸钠含量测定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取100g废液样品放入装置A的锥形瓶中,先通入一会儿,然后称量装置C、D的质量,再向锥形瓶中滴加足量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继续通一会儿后,测得装置C、D分别增重2.1g和0.1g.
    (1)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需要继续通一会儿,其原因是________.
    (2)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废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保留到).
    (4)如果缺少装置B,会使测定的碳酸钠含量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任务三】废液的处理
    (5)为使废液中的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循环利用,需根据废液中碳酸钠的含量,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物质,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五、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6分)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将10g样品放入质量为50g的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如下图所示).反应过程中测得滴加稀盐酸的总质量与充分反应后锥形瓶及瓶内剩余物质总质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该石灰石中杂质不溶解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10g该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总质量是________g,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________g.
    (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这种测定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1条).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和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现象
    B
    除去CO中少量的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高温氧化铁粉末
    C
    除去溶液中的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D
    检验稀盐酸中是否混有
    取样,加入溶液,观察现象
    物质
    时溶解度
    1.32
    0.039
    12.8
    77
    54.8
    难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稀溶液.
    ________
    废液中有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________.
    ________
    废液中有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
    0
    10
    25
    35
    锥形瓶及瓶内剩余物质总质量
    60.00
    69.12
    82.80
    92.36

    相关试卷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共8页。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真题(无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某种花青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