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9:诗歌鉴赏(考点清单)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9:诗歌鉴赏(考点清单)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解析版)01
    专题09:诗歌鉴赏(考点清单)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解析版)02
    专题09:诗歌鉴赏(考点清单)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解析版)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专题09:诗歌鉴赏(考点清单)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9:诗歌鉴赏(考点清单)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查重点,主要题型,命题趋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课标指出: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1.考查重点
    诗歌鉴赏,阅读古代诗词名篇,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思想情感,掌握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2.主要题型
    在全国各地语文试卷中,对诗歌的考查多为诗歌鉴赏题,均是必考题,分值一般在4-6分。
    3.命题趋势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语文试卷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均为必考题,一般设置2-3个小题,第1题通常侧重考查诗歌的基本内容及情感,第2题通常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部分地区习惯结合课外诗词考查,或者只考查课外古诗词。
    《竹里馆》王维
    1、这首诗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2、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三四句写了什么?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三四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3、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4、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
    反衬。以弹琴长啸反衬竹林的寂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幽暗。
    《春夜洛城闻笛》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思念家乡。
    2、 “暗”和“飞”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
    “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的特点。
    3、第二句中的“散”和“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散”字写出了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5、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逢入京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夸张,表现了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蕴含着怎样的情怀?
    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的相思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晚春》
    1.这首诗的语言特点?请分析。
    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如: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天下。
    2、一、二句写出了晚春景致怎样的特点?
    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3、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4、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5、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木兰诗》
    1.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
    故事以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特写镜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的问答。
    2.“东市买……北市买长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这四句运用了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将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等的情景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不但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紧张急切、井然有序,也渲染出战事的紧急。
    3.分析“旦辞爷娘去……”“旦辞黄河去……”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这两组句子表现出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心情的迫切,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以“不闻”开头的两个句子,间隔反复,紧相呼应,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不闻”和“但闻”形成对比,将征程之紧和思乡之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4.写木兰思乡,对其英雄形象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没有影响。因为从军之急和思乡之深,看似矛盾,实际上这样的描述使得木兰的形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且更能表现木兰舍家卫国的高尚品格。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概括了战争的频繁持久、战斗的激烈残酷。
    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侧面描写作用分析法。侧面描写。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从侧面写出了木兰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8.“爷娘闻女来……向猪羊”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这几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父母姐弟各自符合年龄、身份特征的举止,长幼有序地描写了家人迎接木兰的情景。一家人忙忙碌碌,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
    9.木兰归家,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连串的动词表现木兰回家后舒畅的心情,同时写出了她柔情的一面,对女儿妆的喜爱,对美的追求。
    登幽州台歌
    1.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2.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
    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
    3.《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面对着燕昭王纳贤之地,仰首责问苍天。天地茫茫,空阔寂寥,深感自己英雄空老,报国无门,内心满怀悲愤,不禁怆然泪下的凄凉画面。
    望岳
    1.主题内容:
    全诗紧扣一个“望”字,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开首两句写远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五、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
    2.三、四句用词极为精练传神,一个“钟”字和一个“割”字,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3.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登飞来峰
    1.“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字面意思是遮住太阳的云;深层含义是喻指社会上奸邪力量的阻碍。
    2.诗中前两句用千寻来描绘飞来峰塔的高大;后两句中“不畏云遮望眼”表面看起来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
    3.赏读全诗,谈谈你对“不畏浮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
    此句充满哲理,借登峰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抒发了作者不畏奸邪当道、君主昏庸的社会现状,敢于面对现实的远大抱负。
    4.这首诗看似描写景物,实则揭示了一个高瞻远瞩的人生哲理。(或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5.结合你的感受,谈谈你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
    此句充满了哲理,借登峰用形象的的语言说明:只要目光远大,信念坚定,任何困难都不惧怕。
    游山西村
    1.主题内容:
    这是一首记游诗,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和农村的风俗淳朴,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收的喜悦。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又给人启迪:人在遇到困境时,往往会峰回路转,生出许多希望。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意思是社日未到,但农人们已吹萧击鼓,结对往来,衣着简朴。这两句写出了农村的风俗人情,充满了淳厚的生活气息。
    己亥杂诗
    1.主题内容:
    诗人龚自珍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的腐朽和专制,渴望社会改革,但一直不被重视,后被迫辞官,离开北京,这首诗就抒发了他在旅途中的感想。
    2.“浩荡离愁白日斜” 中“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比喻“愁”,表明诗人虽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落花自喻抒发报国之志,表明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充分表达诗人的报国之志和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4.赏析: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前两句抒情叙事,既有离别的忧伤,又有回归的愉快;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5.请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略作赏析。
    诗人以拟人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是即使化作了春泥也要护花;用“落花”自喻,表明诗人虽辞官归隐,仍然像落花变春泥再芒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尽心尽力。比喻新颖,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炽热的爱国情感。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新的含义。
    示例:(1)歌颂老一辈革命家为事业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2)歌颂模范英雄人物献身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可贵精神;(3)赞美人民教师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无私品质。
    泊秦淮
    1.主题内容:
    杜牧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社会危机四伏,感到唐王朝前景可悲。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忧时伤世的思想。
    2.诗的后两句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了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贾生
    1.本诗借古讽今,意在借贾谊的遭遇,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纯粹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特标“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
    2.末句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心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
    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1.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错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
    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2.三、四两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
    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3.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约 客
    1.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耳边响。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反衬)。
    2.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诗人耐心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只好“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诗人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3.全诗通过对诗人所处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动作细节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古诗鉴赏题型分析
    古诗词鉴赏是语文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体现了课标“诵读诗词,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是对学生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测。考题一般涉及诗词作品的内容、语言、写作技法及作品风格,要求考生欣赏其描绘的景,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感悟作者的情感。
    类型一:炼字
    品析字词、就是品味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分析其表达效果。
    提问变体:
    ①“×”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②请对“x”字进行赏析。
    ③诗中的“x”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汤汤教语文,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a.点出该字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烘托了怎样的意境。c.对诗人表达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题模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类型二:赏析诗句
    诗句赏析,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提问变体:①请赏析××句的妙处。含称②请赏析××联的妙处。
    ③请从××角度赏析某句。写④诗的尾联动静关系处理得很巧妙,请结合诗句的分析。
    答题格式:手法(烘托、情景交融、对比、用典等)+写出了什么(字面含义)+表达了什么(深层含义,作者的情感或包含的哲理)+显得怎么样(效果)。
    类型三:分析情感主旨
    主旨情感”一直是古诗词鉴赏命题的出发点。主旨是统帅、是灵魂。任何一种古诗词鉴赏题,可以说它的背后都站着“主旨”的身影。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能力
    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③这首诗(或诗句)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
    答题格式:
    ①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②概括诗歌主旨:描绘了……的景物,资料来源:微信公众号汤汤教语文,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类型三:分析意象意境
    这类题型往往要求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特点和画面,体会作品的情景、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
    答题格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22-23七年级下·广西贵港·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品味诗中“暗飞”“散”两词语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笛声似乎特意飞来给作客他乡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散”是均匀遍布的意思,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以致“满洛城”,勾起无数旅人的情思。 2.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意思是: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暗飞”形容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明明是诗人在夜晚听到了笛子的声音,但是却说笛声“暗飞”,笛子的声音好似特意飞来给作客他乡的人听,变客体为主体,触发诗人的离情别绪;“散”是均匀遍布的意思,形容笛声随着春风传到各处,到“满洛城”,使旅人都能听到,触发愁绪。
    2.本题考查作者情感。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意思是在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2-23七年级下·甘肃白银·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从“杨花榆荚无才思”“白雪却嫌春色晚”两句中,可以看出这两首诗都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4.韩愈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请结合《晚春》或《春雪》的最后两句,谈谈韩愈诗歌想象、联想的新奇。
    【答案】3.拟人 4.示例一:诗人把杨花榆荚飘零的情形联想成雪花飞舞,形象地表现了杨花榆荚洁白、轻盈的特点,显得十分新奇。
    示例二:白雪在庭树间飞舞,好像要让人们看到春花烂漫的美景,在诗人的想象中,春雪变得善解人意,十分可爱,显得十分新奇。
    【解析】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杨花榆荚无才思”,杨花榆荚没有这种才华情思。“才华情思”赋予杨花榆荚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白雪却嫌春色晚”,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嫌”赋予白雪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意思是: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随风飘洒,好似片片雪花。此句赋予杨花榆荚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似乎简单朴素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展现着自己的姿态;同时将杨花榆荚比作雪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杨花榆荚漫天飞舞的情景,似乎也是在挽留即将逝去的春色,表现了杨花榆荚洁白、轻盈的特点,想象新奇。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意思是: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白雪纷纷扬扬地在庭院间飞舞,好像为了让人们看到春花飘飞的美丽景致,作者认为春雪善解人意,想象浪漫新奇。
    (22-23七年级下·北京石景山·期末)阅读《望岳》,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本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望岳”之意却贯穿全诗。首联写远望,“① ”写出泰山的苍翠绵延。颔联写仰望:“钟”字意为② ,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意为分割,表明同一时间山之南北明暗不同,写出泰山③ 的雄姿。颈联两句更从细节处写“望”,由“归鸟”可知时间已近④ ,而诗人仍然注目“岱宗”,为尾联的抒情蓄势。
    6.结合诗意,说说你从本诗尾联读出了青年杜甫怎样的情怀。
    【答案】5. 青未了 聚集 高峻 傍晚 6.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解析】5.本题考查理解诗歌。
    《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意思是: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青未了”写出泰山的苍翠绵延。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仰望,意思是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钟”字意为“聚集、集中”,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意为分割,表明同一时间山之南北明暗不同,写出泰山的高峻特点。颈联两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意思是: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更从细节处写“望”,由“归鸟”可知时间已近傍晚。可据此作答。
    6.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思是: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这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此句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蕴含深刻哲理:只有不畏艰难的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表现出一种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2-23七年级下·北京房山·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多层含义。首先表明① 的哲理思考,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浮云”最早出自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为无实际意义的事物;李白在《送友人》中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用“浮云”比喻游子行踪不定;在本诗中,诗人借“浮云”指② 。联系本诗写作背景及诗人后来实行变法,与保守派坚决斗争的史实,本诗可说是战斗的宣言,表明作者在政治上有③ 的精神。
    8.陈子昂在登上幽州台后“怆然而涕下”,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落泪的原因。
    【答案】7.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奸邪小人(或当时的保守势力) 不畏奸邪(不怕困难)、锐意进取(勇于改革) 8.诗人登临幽州台,俯仰古今,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见当世明君,于是引发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苦闷;想到天地的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而个人孤单渺小,顿生人生短促、时不我待的孤独悲凉和无奈。所以落泪。
    【解析】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根据题干“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可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思考;
    ②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诗句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用“浮云”象征奸臣或奸邪小人;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的“不畏”“身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表明了作者锐意进取的精神。
    8.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
    幽州台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诗人登临幽州台,俯仰古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为作者不能遇到古代、后来的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作者感慨不遇当世明君,有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和苦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写出了时间的绵长,“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出了空间的辽阔无限,作者用天地的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反衬自己的孤独渺小,表现了诗人孤独悲凉和无奈。因此落泪。
    (23-24七年级下·四川内江·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曲笔,是指写作中委婉表达的手法。比如,陈子昂诗中的“古人”并非真正的古人,而是 ;王安石诗中的“浮云”也非真实的浮云,而是 。
    10.这两首诗都属“登临诗”,但抒发的情感却不相同,请你结合相关诗句分别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9. 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 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或比喻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10.《登幽州台歌》表达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之情和内心的孤寂悲凉之情。《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解析】9.本题考查对诗歌重点词语的理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诗人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所以“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这首诗是诗人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浮云”在诗中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10.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甲】诗中“念天地之悠悠”句意是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悠悠”作者把自己置身于无边宇宙的背景中,宇宙的广大和自己的渺小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内心的孤独。“独怆然而涕下”意思是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怆”“独”二字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诗人凭今吊古,以慷慨悲凉的调子,将一位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刻画了出来,抒发了壮志难酬和怀才不遇的悲情。
    【乙】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突出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23-24七年级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1.前两句诗中“古人”指① ;“来者”指② 。
    1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用一个“独”字抒发自己的情感,请你赏析诗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11. “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12.“独”有独自的意思,诗中有孤独之意。诗人纵观古今,寻遍天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诗人理想破灭的孤寂郁闷的心情。
    【分析】1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意思是: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12.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意思是: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独”本意孤独,隐指作者对所处环境的不满,天下无知己,只得独自一人,黯然伤神。结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知在俯仰古今的绵长时间、浩茫宽广的天地空间衬托下出现的,愈发突出个人的孤独渺小,使独寂之情更旷远和深重。一个“独”字深刻而形象地揭示了诗人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理想破灭的孤寂郁闷的心情。
    (23-24七年级下·河南驻马店·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唐宋诗醇》中乾隆评本诗说:“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诗人将自己的雄心与泰山的雄伟巧妙交融,请结合划线语句描绘的情景谈谈你的理解。
    14.请说说诗歌最后两句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答案】13.诗人近望泰山,慨叹于大自然对泰山的钟爱,将神奇与秀美都集中于泰山;仰望泰山,巍峨高峻的泰山将山南山北分成明亮与昏暗的两面。这雄伟神奇的景象让诗人内心激荡,自然随泰山的雄伟而生发登高的遐想,抒发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雄心和气概。 14.示例: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豪迈气概。它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又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分析】13.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赏析与理解。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近景。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诗人将自己的雄心与泰山的雄伟巧妙交融,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14.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人生顶峰,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和气概。这两句诗朗朗上口,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鼓励了无数人在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难,勇敢攀登,因此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相关试卷

    专题09:诗歌鉴赏(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09:诗歌鉴赏(考点串讲)-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透视,技巧总结,知识梳理,典例引领,考场练兵,《木兰诗》,《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诗歌鉴赏(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9:诗歌鉴赏(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两首诗都用到了典故,“望”字可以解释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诗歌鉴赏(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9:诗歌鉴赏(考题猜想)-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原卷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两首诗都用到了典故,“望”字可以解释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9:诗歌鉴赏(考点清单)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