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单元检测卷(B卷)
展开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①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③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⑤朝歌夜弦
⑥廊腰绶回
A.①②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⑥
2.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C.虽董之以严刑D.将祟极天之峻
3.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牧:统治,管理
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壅:堵塞
C.永保无疆之休休:喜庆,福禄
D.必浚其泉源浚:疏通水道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王安石用来反驳司马光的一组是( )
①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③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④为天下理财
⑤辟邪说,难壬人
⑥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才华,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是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离任。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州,北宋时属京东东路。《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直,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摘编自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
材料二: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自己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战争、有冲突、有同化、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同时,这也激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全面深入。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由屈原到沅水,由沅水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的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
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在其代表作品《边城》中,他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镇的屯兵和形形色色的住户,然后才进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域背景,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此也在写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
沈从文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山乡野风,也让偏居一隅、被世人忽略的湘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他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他研究中国社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
(摘编自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
材料三:
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北方寒冷干燥,于是北方人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于是南方人温柔细腻、机灵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蔚然成风,不同区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他文明古国。
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等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不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做表达和阐释。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也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摘编自《谈文学的地域性:地域文化决定族群的精神和品格》)
5.下列关于密州地域文化特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当地儒学兴盛,传统深沉厚重。
B.密州一带百姓以强悍勇武闻名。
C.当地很多人都很看重围猎活动。
D.词风豪放能寄托词人的政治怀抱。
6.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从文对湘西的少数民族同胞抱有深切的同情和关注。
B.沈从文认为,湘西的古朴原始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C.沈从文对湘西的热爱,使他热衷于表现湘西地域文化。
D.湘西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于它的顽强、质朴和积极向上。
7.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诗经》和《楚辞》因南北方地域条件的不同而存在文学的差异。
B.巴山作家群是新时期文坛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地域性文学创作流派。
C.地域环境对文学的影响无处不在,如沈从文的作品便深受地域环境的影响。
D.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8.为表现湘西地域文化,沈从文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加以概括。
9.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地域文化”这一概念中所包括的要素。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某启:示及青苗事。治道之兴,邪人不利,一兴异论,群聋和之,意不在于法也。孟子所言利者,为利吾国,利吾身耳。至狗彘食人食则检之野有饿莩则发之是所谓政事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周公岂为利哉?奸人者因名实之近,而欲乱之,眩惑上下,其如民心之愿何?始以为不请,而请者不可遏;终以为不纳,而纳者不可却。盖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不得不然也。然二分不及一分,一分不及不利而贷之,贷之不若与之。然不与之而必至于二分者,何也?为其来日之不可继也。不可继则是惠而不知为政,非惠而不费之道也。故必贷。然而有官吏之俸,辇运之费,水旱之逋,鼠雀之耗,而必欲广之,以待其饥不足而直与之也,则无二分之息可乎?则二分者,亦常平之中正也,岂可易哉?公立更与深于道者论之,则某之所论无一字不合于法,而世之饶饶者,不足言也。因书示及,以为如何?
(节选自王安石《答曾公立书》)
材料二:
陵夷至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谊,先富有而后礼让。是时,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又曰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10.材料一中画框的部分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示。
至狗彘食人食则检之野有饿莩则发之是所谓政事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启,为书信体回信的常用格式。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B.二分之息,在文中指青苗法中规定以所借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为利息。
C.贵,推崇,与《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中的“贵”字含义相同。
D.魏文侯,侯,特指君主,又可指诸侯,后又泛指达官贵人。这里指魏国的国君。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认为青苗法能受到百姓的欢迎,是因为其本身顺应了百姓意愿,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B.因为官吏的俸禄、运输费用、水旱灾年及老鼠鸟雀的损耗需要大量的钱,所以必须实行青苗法。
C.李悝辅佐魏文侯时重视农业发展,强调精耕细作,在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来增加亩产量。
D.魏国遭遇饥饿、水旱灾害,但粮价不贵,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受离散之苦,国家也得以富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不得不然也。
(2)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
14.两则材料都体现出了古代君臣对哪些方面的重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王安石改革的失败可能与他的性格、当时的官场逻辑和社会的构成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王安石的变法没有过关,这里的“关”指的是从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的“关”。
首先,王安石变法面临的是思想“关”。“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人最基本的哲学理念,王安石一改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提出天“无作好,无作恶”。他主张人既不能被“天变灾异”蒙蔽和吓倒,不敢有所作为,也不能因为“天变灾异”与我不相干而听之任之,要积极发挥主动性。王安石一改儒家“罕言利”“重义轻利”的传统,(1)____________。他强调财富的生产,“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提出了“变风俗,立法度”的改革主张。①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斗争精神,②表现出了不畏人言、藐视天灾、锐意创新的变革思想。③更为重要的是,④王安石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主动求变方法,⑤挑战了古代社会厚古薄今、效法先王、片面追求稳定的守旧传统,⑥打破了封建社会暗无天日的社会局面,⑦为中国国家治理树新风、建新局,⑧初开了一代先河。
其次,王安石变法启迪了国家制度创新“关”。中国古代的治理体系高度依赖于国家意识形态。要想“变风俗,立法度”,(2)____________。宋朝财政窘迫、储备不足在于管理方法的落后和机制的严重缺位,官员抱残守缺,而王安石变法的立足点是强化官僚政府干预,加强政府吸取资源的能力。为此王安石推行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等经济民生方面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凸显了国家治理方法的效用。“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中国社会发展源远流长不曾断绝的根本就在于变法图强。(3)____________,才能始终保持国家治理的活力和强大生命力。
15.下列句中的引号,和第一段中“关”的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别里科夫因循守旧,极力维护现行秩序,是一只被“套子”箍住手脚和思想的可怜虫。
B.“看春晚,最累的是手。”不仅要抢红包,更有不吐不快的拍砖或点赞。
C.阅读时,要注意哈姆莱特言行举止中表现出的“忧郁”,尝试分析他复杂的内心世界。
D.每次大扫除,他都不参加,给出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可真让人“佩服”啊!
1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7.文中画框的语句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史学是一门实证的学问,凡事能证实即可。但实证的基础是史料,而实际遗留下来的史料,可能不过是原初材料的千百万分之一。古代史不用说,研究近现代史的人,①_____________,但真到了论证具体问题时,经常会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因此史料不足是史学家面临的常态。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史无明文,便以为实无其事。胡适曾说:“历史学家需要有两种必不可少的能力:一是精密的功力,一是高远的想象力。”前者用以严格地评判史料,近于科学;后者则偏于艺术,史料空缺,②_____________。作曲者可以于无声处表意,画家可以不着笔墨而传神,史学家亦然。
若因史料的空缺而主动“湮没”一段历史,历史就真正被割断了。后人了解历史必须依靠史料,但不意味着存留的史料就是过去的全部历史,用近代史学家蒙思明的话说就是,高明的史家,不仅能够根据史料知道历史,更能由有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去知道那无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结合语段,对“史学需要想象力”的原因进行概括。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赞赏理性。《礼记·中庸》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先贤强调要广泛学习,理性地作出分析、判断,得到真理,再去践行。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要求用理性的力量克制欲望,保持内心的宁静专一,去实现远大的目标。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康德把理性放置于人类认识的最高层次。
我们也欣赏血性。关羽临终前说:“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岳飞说:“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近代爱国学生高唱:“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20.作为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理性与血性?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①②⑥都是名词作状语,意思分别是:像蜂房,像水涡;把鼎看作,把玉看作;像腰一样。③⑤都是名词作动词,意思分别是:变成焦土;唱歌,弹曲。④为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鉴”。
2.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为状语后置句,还原后的语序,A项为“某则以谓于人主受命”,B项为“议法度而于朝廷修之”,C项为“虽以严刑董之”。D项为定语后置句,还原后的语序为“将崇峻之极天”。
3.答案:A
解析:牧:养。
4.答案:D
解析:①是分析两人的交往情况,⑥是分析社会现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关于密州地域文化特点”的内容集中在材料一中。根据原文第3段“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可知,A项正确;根据原文第3段“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可知,B、C项是正确的。D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特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沈从文认为,湘西的古朴原始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错。材料二中提及沈从文的文章“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的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但是并未体现B项内容。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错。材料三的论点是“地域文化影响文学创作”,D项未体现这一点。
8.答案:①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并着重于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生命力、优秀品格和民族精神。②在散文中以独特、全面、深入的视角,描述了湘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和古朴民风。③在小说中重视描写故事的地域背景,着重表现湘西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其中的精神内核。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2段“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可得出第①点。从材料二第3段中可归纳出第②点内容。从材料一第4段“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审美形态”可归纳概括出第③点。
9.答案:①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等;②当地的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③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滋养出的当地民众的精神和品格。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根据材料三“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等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即“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这几个句子,可以归纳概括出答案,“地域文化”包括“当地自然环境”“当地人文环境”以及“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滋养出的当地民众的精神和品格”。
10.答案:至狗彘食人食则检之/野有饿莩则发之/是所谓政事/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
解析:“至狗彘食人食则检之”和“野有饿莩则发之”结构对称,其后皆应断开;两个“政事”“理财”不能同时出现,故其间皆应断开。
11.答案:C
解析:“含义相同”错。“无贵无贱”中的“贵”指的是高贵。
12.答案:B
解析:“因为官吏的俸禄、运输费用、水旱灾年及老鼠鸟雀的损耗需要大量的钱,所以必须实行青苗法”错误。由材料一中的“为其来日之不可继也……则无二分之息可乎”可知,选项只是必须实行青苗法的一个原因。
13.答案:(1)大概是顺着百姓的利益而使他们获利,就必然会这样吧。
(2)擅长治理国家的人,让士、工、商不受伤害,农民更加勤勉。
14.答案:两则材料都体现出了古代君臣对百姓利益和农业生产的重视。
解析:从材料一中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必欲广之,以待其饥不足而直与之也”和材料二中的“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可知,两则材料都体现出了古代君臣对百姓利益和农业生产的重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安石启:来信提到青苗法这件事。治国之道兴起后,会对奸邪之人不利,一旦有不寻常的言论出现,就有一群聋子随声附和,他们的意图不在新法。孟子所说的“利”,是指有利于国家,其实是为有利自身罢了。至于狗或猪吃掉人的粮食要约束,野外有饿死的人就要开仓赈济,这是国家的政事。国家的政事就是理财,理财才是所谓行义的事情。一部《周礼》,讲如何理财的占了一半,难道周公是为了“利”吗?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利用名称和事物本身比较接近这种情况搞乱它,迷惑上下的人,那他们又如何对待百姓的心愿呢?开始以为不会有人请求青苗贷,但请求青苗贷的人多得不可遏止;最终又以为他们不能还贷,结果还贷的人多到不可推却。大概是顺着百姓的利益而使他们获利,就必然会这样吧。然而(有人又说)收两分利息不如收一分利息,收一分利息不如不收利息就贷给他们,贷给他们不如送给他们。为什么不送给他们而必须收两分利息呢?因为担心将来这件事不能继续下去。如果不能继续办下去,就成了只讲恩惠而不懂得国家政治,这不是给了百姓好处却又不耗费国家财力的办法。所以必须实行借贷的方式。而且还有官吏的俸禄、用车运输的费用、水旱灾年的拖欠、老鼠鸟雀的损耗,因此必须推广青苗法,以便等饥荒到来时直接送给他们,那么没有两分利息能行吗?而且两分利息,也是常平制的标准法度,难道可以改变吗?你要和深谙此道的人讨论这件事,(你就会明白,)我所说的没有一个字是不合于法度的,而世上那些喋喋不休的人也是不值得一驳的。因此写信给您说明,您认为怎么样?
材料二:
周王朝衰落进入战国时期,推崇阴谋暴力而轻视仁义,以物质充足为先,以礼貌谦让为后。这个时候,李悝为魏文侯制定了充分利用土地生产能力的法令,他认为方圆百里的土地面积,大概有九万顷,除掉山川河流都城村居所占的三分之一,还有田地六百万亩,若能勤加耕耘则每亩可以增产三斗,不认真耕作则减产三斗。方圆百里的田地一增或一减,就相差一百八十万石粮食。他又说买进粮食太贵损害士、工、商的利益,太便宜则损害农民的利益。士、工、商受到伤害,他们会离散到别的地方去,农民受到伤害,国家就会贫穷。所以,粮食太贵和太便宜,都会伤害一方。擅长治理国家的人,让士、工、商不受伤害,农民更加勤勉。所以,即使遇到荒年和水旱灾害,所买进的粮食不贵就不会造成百姓离散,用有余的去补充不足的。在魏国施行它,国家得以富强。
15.答案:C
解析:A项,标示特殊含义;B项,标示直接引用;C项,标示强调,和第一段中“关”的引号的用法相同;D项,标示反语。
16.答案:(1)主张义利并重;(2)就得在制度创新上有所突破;(3)只有变法图强、革故鼎新
解析:(1)处,前文说“王安石一改儒家‘罕言利’‘重义轻利’的传统”,后文说“他强调财富的生产”,可推测此处是说王安石的义利观,故可填“主张义利并重”之类的内容。(2)处,本段的话题是国家制度的创新,根据前文“要想‘变风俗,立法度’”的提示可知,此处可填“就得在制度创新上有所突破”之类的内容。(3)处,根据后文的“才能”可知,此处需要填表条件的句子;根据前文“变法图强”的提示和本段的中心“创新”,以及后文的“活力和强大生命力”可知,此处可填“只有变法图强、革故鼎新”之类的内容。
17.答案:语句:②;修改为:表现出了藐视天灾、锐意创新、不畏人言的变革思想。
语句:⑥;修改为:打破了封建社会万马齐喑的社会局面。
语句:⑧;修改为:开启了一代先河。
解析:语句②,语序不当,此处与“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相对应,“不畏人言、藐视天灾、锐意创新”应改为“藐视天灾、锐意创新、不畏人言”。语句⑥,成语使用不当,“暗无天日”形容社会极端黑暗,语境说的是封建社会长时间守旧,比较沉闷,应该用“万马齐喑”。万马齐喑:千万匹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形容局面沉闷。语句⑧,语义重复,“初开”已经包含“首先”之意,与“先河”意思上有重复,可将其改为“开启”或“开创”。
18.答案:①常觉史料汗牛充栋;②就靠史学家的想象力来填补
解析:①处,文段陈述对象为史料,此处和后文为转折关系,应和“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相反,即感觉史料很多,故可填“常觉史料汗牛充栋”之类的内容。②处,根据“后者则偏于艺术”可知,此处对应前文“高远的想象力”,是说史料空缺与想象力的关系,故可填“就靠史学家的想象力来填补”之类的内容。
19.答案:①史料不足是常态,要靠史学家的想象力来填补;②史学家如果因史料的空缺而主动“湮没”一段历史,就会真正割断历史。
解析:从现实客观原因分析,“史料不足是史学家面临的常态”,据此可概括出答案①;从史料缺失的影响来分析,“若因史料的空缺而主动‘湮没’一段历史,历史就真正被割断了”,据此可概括出答案②。
20.答案:
以理性纠血性之莽,以血性燃理性动力
回望历史霭霭烟云,百家争鸣之辉,中华文典之宝,于朔风席卷中屹立千年而不倒,是理性之光推动文明的进步更新;从一寸山河一寸灰,到万家灯火万家兴,是血性之韧支撑民族的顽强复兴。作为新青年,置身新时代,想要行稳致远,唯有以理性纠血性之莽,以血性燃理性动力。
热血磅礴者,似乎总是斗志昂扬,鼓舞人心,就像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于是楚人一怒,可怜焦土。缺乏理性的牵引,血性者终会沦为莽夫,撞得头破血流。与之相对,刘邦则总能在某些血性爆发的时刻,以理性克制,终创大汉基业。就比如听到韩信上书请求称假王的那一刻,他也不是没有怒发冲冠、勃然大怒,但理性告诉他今后还要靠韩信驰骋疆场,开辟天下。于是,刘邦才会说出:“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而如今的我们,往往自视甚高,爱称“吾辈岂是蓬蒿人”,却因缺少充足的知识储备与人生阅历、缺乏理性客观的审视思辨,而往往四处碰壁、头破血流。所以,我辈当以热血燃昂扬斗志,前行路上亦当经常以理性审视自身,以免行差踏错。
如此看来,似乎唯有理性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理智冷静的“完人”?实则不然。
理智冷静者,看似稳操胜券、步步为营,但缺少情感的支撑,“超负荷”的理性也会变成冷血。《流浪地球2》中,量子计算机经过理性分析,告诉前来面试的刘培强,他应该放弃只剩83天生命的妻子,让岳父带着儿子进地下城。诚然,从理性角度来说,这确实是最佳选择,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之所以为人,抛却诸多其他因素,无比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有情感。所以,我们能听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血性高歌;我们能看到圣贤发愤,创作出一部部传世名作;我们能看到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弃小我开辟盛世太平。在“躺平”“精致利己主义”盛行的今日,我们更需要添一抹血性,浇铸和锻造我辈的灵魂与意志,燃起我们奋力前行的斗志!
欣逢盛世,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又是一个复杂的时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青年,当以理性纠血性之莽,慎思明辨,不盲目冲动,不人云亦云,保持清醒与坚定的大脑,在人生道路上永不偏航;新时代青年,当以血性燃理性动力,敢于拼搏,勇于担当,不畏困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解析:立意探索材料第一段肯定了理性的崇高价值。理性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一个人依顺本性做事相对容易,但只有遵循理性,克制本性中的各种欲望,抵制各种诱惑,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世界,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但一个人凡事都遵循理性,则会显得刻板而冷酷。材料第二段肯定了血性的意义。一定程度上,血性是一种动力,可以激发人不断克服困难,不懈奋斗,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但一个人凡事都凭着血性,很难取得成功,有时甚至会因过于鲁莽而做错事。作为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在为理想拼搏的道路上,应该如何看待“理性”和“血性”?首先,我们要辨明“理性”和“血性”的关系。“理性”和“血性”,一个理智冷静,客观审慎;一个正气浩荡,奋勇争先。二者看似矛盾对立,但实际上又相互统一。理性更多体现在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决断之时;血性更多体现在迎难而上、奋斗拼搏的行动上。作为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年,应兼具理性与血性,慎思明辨,坚定前行,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向新时代迈进。
具体立意如下:血性与理性兼具,奋勇与明辨齐飞;以理性看世界,以血性报中华;以理性为墨,用血性点染;等等。
【期中模拟】(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 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测试卷(B卷).zip: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 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测试卷(B卷).zip,文件包含期中知识点归纳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B卷原卷版docx、期中知识点归纳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B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单元研习任务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单元研习任务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阅读题,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单元研习任务精练: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单元研习任务精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