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4-【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北京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卷04-【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北京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5分)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血液经过下列哪些器官后,血浆中的废物会减少( )
A.肺和肾脏B.肾脏和肝脏C.小肠和胃D.肺和肝脏
【答案】A
【分析】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详解】人体的排泄途径主要有排尿、排汗和呼气三种。排尿主要排出人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排汗主要排出人体多余的无机盐和水分,主要通过汗腺排出。呼气主要是排出二氧化碳气体,主要通过呼吸系统排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
故选A。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
2.松树和桃树相比,最重要的不同之处是( )
A.松树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B.松树为常绿乔木(或灌木),桃树为落叶乔木
C.松树的种子外面没有种皮包被
D.松树的果实内有多粒种子,桃树的果实内只有一粒种子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桃树和松树都结种子,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且都比较高大,但桃树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子房壁发育形成果皮,因此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松树的胚珠外无子房壁,不能发育出果皮,因此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重点分析桃树和松树的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
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酒后驾车容易发生重大车祸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小脑,使行为的协调准确性下降
B.“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C.人的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分别位于鼓膜和晶状体
D.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答案】C
【分析】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
【详解】A.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醉驾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酒后驾车容易发生重大车祸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小脑,故A正确。
B.谈虎色变是通过语言文字,有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后形成的,是人类特有的,故B正确。
C.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人的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人的视觉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故C错误。
D.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神经系统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4.下列实验中,能实现从视野“甲”到视野“乙”变化的各项操作中,不必要的一项是( )
A.转动遮光器B.转动反光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D.移动装片
【答案】C
【分析】从图示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
【详解】甲图物像在视野左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需要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换高倍镜需要通过转到转换器完成,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由此可知,A、B、D选项是必须的,低倍镜换高倍镜后就可以直接看到模糊的图像,不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只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就能看到清晰的图像,故C选项不是必须的。
【点睛】熟记低倍镜换高倍镜不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A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A。
6.大多数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 )
A.卵细胞B.受精卵C.精子D.神经细胞
【答案】B
【分析】大多数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
【详解】雄性产生的精子和雌性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个体的生长发育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新个体。故选B。
7.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由①②③组成B.②中的液体称为尿液
C.③具有重吸收作用D.正常情况下,②中的液体不含血细胞
【答案】B
【分析】图示为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的形成过程模式图,其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
【详解】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组成的,A正确;
BD、当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②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②中的液体称为原尿,正常情况下,②中的液体不含血细胞,B错误,D正确;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③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C正确。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肾脏的结构功能以及尿的形成过程。
8.帝王蝶的身体有很多黑黄相间的条纹,这种恫吓天敌的体色是一种警戒色。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帝王蝶的特征是由于___________的结果。( )
A.环境变化B.自然选择C.人工选择D.生存斗争
【答案】B
【分析】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例如:各色菊花、肉鸡的培育和信鸽。
【详解】运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可对帝王蝶警戒色的形成过程作出解释:帝王蝶的繁殖能力很强,由于遗传变异的原因,个体之间体存在差异。在与环境中天敌之间进行的生存斗争中,一些其他体色的帝王蝶被天敌捕食,逐渐被淘汰;而黑黄相间体色的个体,使天敌在数次误食中毒后,再看到这种蝴蝶便会畏而远之。因此这些帝王蝶便幸运地生存下来。经过多代积累,这种黑黄相间的体色愈加醒目,成为“警告”天敌“不要吃我”的警戒色。达尔文把自然界中这种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故选B。
9.试管婴儿是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植入哪个器官( )
A.子宫B.输卵管C.胎盘D.卵巢
【答案】A
【分析】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早期胚胎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详解】A.子宫是女性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结合分析可知,试管婴儿的早期胚胎,会植入子宫继续发育,A正确。
B.输卵管是女性内生殖器的组成部分,其外观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和完成受精的场所,B错误。
C.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C错误。
D.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D错误。
故选A。
10.在被子植物的器官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应该是( )。
A.根、茎、叶B.花、果实、种子C.茎和叶D.果实和种子
【答案】B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往往是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进行分类。
【详解】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中考体测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表示某学生在体测过程中平静和剧烈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II状态时,呼吸作用更强
B.根据曲线Ⅱ可以推测呼吸频率27次/分钟
C.曲线Ⅰ为剧烈运动状态
D.曲线Ⅰ状态时,肺泡内气体扩散作用更强
【答案】A
【分析】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识图时看单位时间内达到峰值的次数,即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呼吸深度主要看呼吸时肺容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从曲线Ⅰ可以看出,此人20秒内呼吸了近6次,1分钟为60秒,故此人每分钟呼吸了小于18次,故此人的呼吸频率小于18次/分,从曲Ⅱ可以看出,此人20秒呼吸了9次,但是为了减少误差,平均每5秒呼吸了2次,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个时间段5秒内基本上都是2次,因此此人20秒内呼吸了8次,故此人的呼吸频率为24次/分。
【详解】A.曲线Ⅰ的呼吸频率比曲线Ⅱ慢,曲线II状态时,气体进出频率快,呼吸作用更强,A 正确。
B.根据曲线Ⅱ可以推测呼吸频率24次/分钟,B错误。
C.曲线Ⅰ是平静时的呼吸状态,C 错误。
D.曲线Ⅰ的呼吸深度比曲线Ⅱ小,肺泡内气体扩散作用弱,D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12.柿子果肉里含果糖和葡萄糖。晒柿饼时,果糖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黏附在表皮形成糖浆;葡萄糖不易吸收水分,形成柿饼表面的白色粉末。晒柿饼利用的原理是( )
A.低温保存B.高温灭菌C.脱水干燥D.盐渍腌制
【答案】C
【分析】晒柿子需要在通风并且阳光好的环境,先将柿子摆放在竹屉上,在日光通风条件下晒制柿子表皮干枯(不能着水),用手轻轻将其挤压成饼状。
【详解】A.低温保存主要是通过降低其环境温度或者是其自身温度来抑制食品酶的发酵和细菌的繁殖,以此来保证食品的保存时间和新鲜程度,A不符合题意。
B.高温灭菌保存,食品经高温处理后,可杀灭其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同时破坏食品中酶的活性,同时可以配合密封、真空、迅速冷却,可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B不符合题意。
C.脱水干燥保存,此方法是通过除去食品中的水分,如利用太阳晒干食品,使用各种设备,通过控制空气的温度、湿度干燥食物达到阻止霉菌、发酵菌和细菌生长,达到保藏的目的,C符合题意。
D.盐渍腌制的食品经过高浓度的盐水浸泡,晒干后,细胞大量失水,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保存食品的目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熟知食品保存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青春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以下有关青春期的一些做法错误的是( )
A.作息有规律,不抽烟喝酒B.心理郁闷憋在心里从不告诉别人
C.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D.异性同学间建立真诚的友谊
【答案】B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详解】A.作息有规律,不抽烟喝酒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A正确。
B.心理郁闷憋在心里从不告诉别人会影响心理健康,要多于老师、同学交流,B错误。
C.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C正确。
D.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青春期青少年正确的生活方式。
14.2021年5月22日是第28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其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违背的是( )
A.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B.对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C.对生态林进行合理采伐利用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
【答案】A
【分析】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详解】A.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又破坏了生态环境甚至导致洪涝灾害等问题,错误。
B.对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利改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正确。
C.对生态林进行合理采伐利用,这是发展林业、实践森林永续利用的重要环节,正确。
D.保护野生动植物是公民的义务,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讲,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本身,我们以一个地球人的身份呼吁大家:保护野生动植物,人人有责,正确。
故选A。
15.某小组同学为探究牛奶腐败的原因,利用三个规格相同经过消毒的锥形瓶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操作,在室温(24℃)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瓶和丙瓶内牛奶不会腐败变质B.甲瓶的牛奶最先变质
C.本实验的变量是瓶内空气的有无D.与室温相比,5℃下牛奶更易变质
【答案】B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或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和大量的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详解】A.乙瓶未进行灭菌处理会提前腐败,丙瓶会较长时间的保存,A错误。
B.甲瓶的牛奶不做处理,能够充分接触空气,最先变质,B正确。
C.本实验的变量是瓶内细菌的有无,C错误。
D.温度低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5℃条件下牛奶会晚些时间腐败,D错误。
故选B。
【点睛】掌握食品腐败的原因,了解微生物生活的条件是解题关键。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
16.黑、白美西螈属于同一物种,科学家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的卵细胞中构成融合细胞,该融合细胞发育成的美西螈全部是黑色的,依据以上实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融合细胞中含有控制美西螈发育的遗传信息
B.融合细胞发育成的美西螈是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
C.白色美西螈和黑色美西螈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不相等
D.上述实例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受细胞核控制的
【答案】C
【分析】(1)“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绵羊“多利”就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
(2)细胞核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
【详解】A.黑白美西螈属于同一物种,科学家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的卵细胞中构成融合细胞,融合细胞中有指导美西螈发育的全部信息,A正确。
B.融合细胞发育成美西螈,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
C.黑白美西螈属于同一物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相等,遗传物质相同,C错误。
D.由题干信息可见: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以及克隆的过程。
17.喝醉酒的人出现心跳加速、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等症状,原因是酒精分别影响了神经系统的( )
A.脑干、大脑、小脑B.大脑、小脑、脑干
C.小脑、大脑、脑干D.脑干、小脑、大脑
【答案】A
【分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则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脑干中有呼吸中枢。
【详解】呼吸心跳加快与呼吸中枢有关,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所以呼吸急促与脑干有关;语无伦次与语言中枢有关,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所以语无伦次与大脑有关;小脑有维持平衡、协调运动的功能,走路不稳,即酒精麻醉了小脑,所以走路不稳与小脑有关。A符合题意,故选A。
18.下列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是( )
A.锻炼获得的强壮肌肉B.晒太阳获得的黝黑皮肤
C.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D.个大、营养丰富的“太空椒”
【答案】D
【分析】生物体的性状表现出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A.B.C.锻炼获得的强壮肌肉、晒太阳获得的黝黑皮肤和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都是由于环境作用表现出的性状,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则不能将性状遗传给后代,ABC不符合题意。
D.个大、营养丰富的“太空椒”是由于基因作用表现出的性状,则能将性状遗传给后代,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性状的遗传。
19.我国科研人员将水稻高产基因转入小麦,发现转基因小麦早开花3~6天,增产17.2%~22.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基因控制早开花和高产等性状B.基因多样性在育种中有重要作用
C.早开花和高产是一对相对性状D.转基因技术可应用于农作物改良
【答案】C
【分析】1.通常,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2.生物中的育种方式主要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它们利用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3.转基因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详解】A.题干信息已经说明转入的水稻基因导致了小麦早开花和增产,这表明:该基因控制早开花和高产等性状,A正确。
B.在育种过程中,基因多样性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有助于筛选出更优良的性状组合,增强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可见,基因多样性在育种中有重要作用,B正确。
C.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可见,早开花和高产,不是一对相对性状,C错误。
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可见,题干所述利用了转基因技术,这说明:转基因技术可应用于农作物改良,D正确。
故选C。
20.某同学为给妈妈过生日,依据合理营养的相关知识准备制作以下食物、其中需要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A.牦牛酸奶B.米饭C.红烧鸡块D.凉拌黄瓜
【答案】A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详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牦牛酸奶需要乳酸菌发酵,米饭、红烧鸡块、凉拌黄瓜都不需要发酵。
故选A。
21.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倍数与目镜倍数之和
B.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首先要对实验植物进行暗处理
C.观察小鱼尾鳍的血管时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动脉
D.澄清的石灰水能够验证植物呼吸是否吸收氧气
【答案】B
【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3)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4)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详解】A.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例如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A错误。
B.把实验的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B正确。
C.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观察小鱼尾鳍的血管时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C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的石灰水能够验证植物呼吸是否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实验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2.如图,下列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昆虫→青蛙→细菌可构成一条食物链B.昆虫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C.图中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D.细菌属于分解者
【答案】D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线段不能代替箭头。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A.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不包含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A错误。
B.图中食物链包含:水稻→昆虫→青蛙,水稻→昆虫→食虫鸟;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是青蛙和食虫鸟,B错误。
C.图中生物只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C错误。
D.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D正确。
故选D。
23.吃桑葚时,桑葚中的花青素会把嘴唇染成紫色,花青素存在于细胞的( )
A.细胞膜B.线粒体C.液泡D.细胞核
【答案】C
【分析】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的内面,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里面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粘稠物质,内有大量的细胞器(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液泡里有细胞液,里面溶解着多种物质;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能量转换器,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化学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详解】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A不符合题意。
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所以,吃桑葚时手指会被染成紫色,果盘内也有少量紫色汁液,这些汁液来自果实细胞的液泡,C符合题意。
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食物链只能在下列哪项所列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形成?( )
A.生产者与消费者B.生产者与分解者
C.消费者与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
【答案】A
【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止,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
【详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25.如图中I、Ⅱ、Ⅲ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器官下列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呼吸的器官、肺、鳃B.运动的器官、足、翅
C.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D.变温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答案】C
【分析】图中:I包含II和III,而II和III之间是并列关系。
【详解】肺和鳃都属于呼吸器官。A正确;
足和翅都属于运动器官,B正确;
节肢动物不属于脊椎动物。C错误;
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D正确。
【点睛】明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点即能正确答题。
第 = 2 \* ROMAN II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本题共7题,共45分。
26.辣椒成熟时,果实颜色丰富多彩,是辣椒商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科研人员用红色线辣椒和橙色线辣椒进行了相关研究。
(1)科研人员在野生型的红色线椒植株中发现了黄色的突变体,在遗传学中,这种现象称为 。
(2)线辣椒成熟果实的颜色红色和橙色是一对 。红色线椒与橙色线椒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1所示。据此判断, 是隐性性状。若用D和d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子二代中橙色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
(3)研究发现,控制成熟果实颜色的基因位于线椒的6号染色体上。如图2所示,染色体由[①] 和[②] 组成。此研究为后续相关基因的克隆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奠定基础。
【答案】(1)变异
(2) 相对性状 橙色 dd
(3) 蛋白质 DNA
【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3)染色体包括①蛋白质和②DNA两部分。
【详解】(1)科研人员在野生型的红色线椒植株中发现了黄色的突变体,这属于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线辣椒成熟果实的颜色红色和橙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亲代为红色和橙色,子一代全部为红色,因此可以推断红色是显性性状,橙色是隐性性状;
红色是显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D表示;橙色是隐性性状,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d表示,所以子二代中橙色个体的基因组成是dd。
(3)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的结构包括①蛋白质和②DNA两部分,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27.下图是小张体内淀粉的消化终产物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注:①~⑥表示物质)。请根据图回答:
(1)淀粉最终在消化管的 中被消化为[①] ,并进入血液。
(2)[②]来自于外界空气,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
(3)组织细胞产生的[③]进入血液后,血液转变为 血。
(4)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血液的运输,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④] ,再经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后,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⑤]重新进入血液,剩下的以[⑥]的形式排出体外。
(5)一天小张上班途中遭遇车祸,被救出时发现他下肢正在缓慢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暗红色的血液,请你判断这是他的哪种血管出血?_________ .
A、静脉 B、动脉 C、毛细血管
(6)如果张某需要大量输血,他的血型是A型,请问应该给他输哪种血型的血液?____ .
A、O型血 B、B型血
C、A型血 D、AB型血
【答案】(1)小肠;葡萄糖;
(2)血红蛋白;
(3)静脉;
(4)原尿;
(5)A;
(6)C
【详解】试题分析:
(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为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
(2)[②]是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
(3)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血液里的氧气就扩散到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这样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氧气的含量就减少了,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4) 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 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 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5)小张上班途中遭遇车祸,被救出时发现他下肢正在缓慢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暗红色的血液,因此判断是静脉出血。故A正确。
(6)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张某需要大量输血,他的血型是A型,因此医生该给张某输A型的血液。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输血的原则;尿液的形成。
28.如下图,甲是人体的呼吸系统及肺泡的结构,乙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丙是某人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根据学习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道是由 组成。(填序号)
(2)如图甲所示,肺泡数目很多;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的管径非常小,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非常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图甲中的C图所示的[5]和[6]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其中[5]是 ;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之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3)乙图曲线BC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在坐标系中的B点,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
(4)呼吸的动力主要来自 ,在丙图中,与曲线I相比,曲线II所反映的呼吸状态特点是 。
【答案】 ①②③④⑤ 肺泡 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呼气 相等 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 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变深
【分析】图示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①是鼻腔、②是咽、③是候、④是气管、⑤是支气管、⑥是肺、⑦膈肌。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甲AB之间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吸气;BC之间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呼气。从图丙中可以看出A图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B图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据此解答。
【详解】(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即图示中的①②③④⑤。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5肺泡是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6毛细血管并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所以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3)乙图曲线BC段肺内气压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呼气时的肺内气压变化,所以乙图曲线BC段表示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甲图坐标中的B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既不吸气也不呼气。
(4)呼吸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Ⅰ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曲线Ⅱ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在丙图中,与曲线I相比,曲线II所反映的呼吸状态特点是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变深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29.同学们在校园“阳光农场”种植了花生,并对生长过程做了记录。图为花生一生中的几个主要阶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花生种子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能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
(2)乙图花生植株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经叶片表皮的 散失到大气中。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被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为含氮、磷、 的无机盐。
(3)图丁是花生的果实部分,包括① 和②种子构成。果实中常有缺粒现象,主要是由于丙图中雌蕊 引起的,由丁图②的数量推测,丙图一朵花的子房里有2个 。
【答案】 胚 气孔 钾 果皮 受粉不足 胚珠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为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花要发育成果实和种子,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果实里有许多种子,说明子房里有许多个胚珠。 甲花生种子,乙花生植株,丙花,丁果实;①果皮、②种子。
【详解】(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其中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胚根最终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它们最终发育成幼苗,所以胚最终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因此,甲图花生种子中最主要的结构是胚,能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
(2)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个过程称为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意义是促进自然界的水循环;植物生长需要量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因此,乙图花生植株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大部分以水蒸气的形式经叶片表皮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被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为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3)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发育情况如下图所示:
丁是果实,包括①果皮和②种子。花生在受粉的时候,如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就会造成受粉不足,所以就会出现缺粒的现象。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即果实里有两粒种子,说明子房里有两个胚珠。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种子萌发的过程。
30.生物世界绚烂多彩,千姿百态。如图是我们曾经在实验中观察过的几种生物,让我们一起回忆吧!
(1)在观察生物A的实验中,应从其培养液的 吸取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先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
(2)B、D两图所示动物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来分都属于 。
(3)C图所示动物的心脏在 (填“甲”或“乙”)处。用一只该动物只能做两次实验,先在 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计数其心率。
(4)图中生物F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生物E可用于提取 ,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答案】 表层 学习行为 甲 清水 出芽生殖 青霉素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中A草履虫、B蚯蚓、C水蚤、D小鼠、E青霉、F酵母菌。
【详解】(1)表层氧气充足,所以草履虫在培养液中大多集中在表层。
(2)B、D两图所示动物走迷官获取食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来分都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刻苦学习可以学到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
(3)水蚤的心脏在附肢基部,身体的背部中央稍靠前的位置,可以看到一缩一舒的跳动,即图中甲处。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浪中计数水蚤的心率。前后顺序不能颠倒。
(4)图中生物F酵母菌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是出芽生殖;生物E青霉可用于提取青霉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1.安全用药不仅指根据病情恰当地选择药物种类、剂量,还包括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使药物顺利到达病灶处,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国际通行的药品分类管理办法将药物分为处方药和 。
(2)某些药物口服时药效会降低,如胰岛素会依次在 、 内被蛋白酶分解而几乎完全失活。胰岛素尚未到达病灶,已经失效,该现象称为首过清除。
(3)有些药物不会被消化酶分解,如图所示,经消化道吸收后全部经过 入肝。肝脏是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经消化道吸收的药物,到达病灶前,先经过肝脏,可能被肝脏代谢而失去药效,这种现象也叫首过清除。
(4)为避免上述两种类型的首过清除,常通过手臂静脉注射给药,原因是药物可以经过上、下腔静脉到达心脏,再随 循环、 循环到达病灶,从而保证了绝大部分药物到达病灶时具有正常药效。
(5)除静脉注射以外,下列给药方式能避免上述两种类型的首过清除的是 。
①直接吸入肺部的气雾剂 ②肌肉注射
③舌下含服的硝酸甘油 ④可以透皮吸收的中国传统的膏药
【答案】 非处方药 胃 小肠 静脉 肺 体 ①②③④
【分析】(1)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不能自己购买,按照说明服用;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
(2)蛋白质开始在胃内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分解为氨基酸。
(3)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详解】(1)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不能自己购买,按照说明服用;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因此,国际通行的药品分类管理办法将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会在消化系统的胃中被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胰岛素在小肠内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从而失去药效,所以胰岛素不宜口服而只能肌肉注射。因此,某些药物口服时药效会降低,如胰岛素会依次在胃、小肠内被蛋白酶分解而几乎完全失活。
(3)图示可见,有些药物到达消化道的小肠后,通过肠壁吸收直接进入肝脏的门静脉到达肝脏,然后经过血液循环输送到相应的病灶部位。因此,有些药物不会被消化酶分解,经消化道吸收后全部经过静脉入肝。肝脏是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经消化道吸收的药物,到达病灶前,先经过肝脏,可能被肝脏代谢而失去药效,这种现象也叫首过清除。
(4)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因此,为避免上述两种类型的首过清除,常通过手臂静脉注射给药,原因是药物可以经过上、下腔静脉到达心脏,再随肺循环、体循环到达病灶,从而保证了绝大部分药物到达病灶时具有正常药效。
(5)给药的方法有多种,如口服给药,直肠给药,舌下给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其中有些给药方法是可以避免首过清除。①直接吸入肺部的气雾剂,吸入气雾剂到达肺部,不仅能迅速起局部作用,而且可以迅速吸收并起全身作用。可避免胃肠道的破坏作用和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②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③舌下含服的硝酸甘油,舌下黏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舌下含服可使硝酸甘油迅速通过血管壁而被人体吸收,避免肝脏首过消除效应,迅速起效。④可以透皮吸收的中国传统的膏药,药物可直接由皮肤角膜层,以及皮肤的附属结构如毛囊、汗腺导管的开口等透入皮下,进入毛细血管。此给药途径具有方便、简单和药效持久等优点。且安全、没有肝脏首过作用。因此,除静脉注射以外,给药方式能避免上述两种类型的首过清除的是①直接吸入肺部的气雾剂,②肌肉注射,③舌下含服的硝酸甘油。④可以透皮吸收的中国传统的膏药。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安全药用的原则和用药的类型,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过程。
32.深蹲起是一种锻炼人体下肢力量的运动形式,在锻炼腿部力量的同时,也能提高人体心肺功能。
(1)完成蹲起动作之前需要做好热身,热身能够加速关节囊分泌滑液到图[B] 中,提升关节的灵活性。
(2)为探究深蹲起运动对心率的影响,四位同学在每次完成30次深蹲起后,及时测量自己的心率,共测量3组。数据如表所示:
①每位同学在深蹲起前都先测量安静状态下的心率,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完成每组动作后,需要在高级神经中枢 (填写结构名称)的控制下有意识地调整心率,等待其趋于平缓后进行下一组运动。
③由上表可知,深蹲起运动与安静状态相比 。王同学对此作出的解释是:骨骼肌细胞需要通过呼吸作用释放更多的能量为肌肉提供动力,能量释放所需的有机物和 需要经循环系统运输。
(3)“蹲一蹲,利全身”是健身方面的一句俗语,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解释 。
【答案】(1)关节腔
(2) 形成对照 大脑皮层 心率增加 氧气
(3)深蹲起有利于气血流畅,可使心肺血流量相对充沛;深蹲起能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动范围,改善心肺功能;深蹲起能增强腰、髋、膝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延缓关节老化;深蹲起锻炼可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和下肢肌肉力量,进而促进速度、爆发力、耐力的提升(合理即可)
【分析】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中枢神经系统中大脑皮层是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脑干与心跳、呼吸和血液循环有关,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骨骼肌在神经系统调控下产生收缩和舒张的反应,牵拉相应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完成相关的动作。动作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配合。
【详解】(1)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A关节软骨和关节囊分泌到B关节腔中的滑液。所以,完成蹲起动作之前需要做好热身,热身能够加速关节囊分泌滑液到B关节腔中,提升关节的灵活性。
(2)每位同学在深蹲起前都先测量安静状态下的心率,这样做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完成每组动作后,需要在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下有意识地调整心率,等待其趋于平缓后进行下一组运动。由上表可知,深蹲起运动与安静状态相比心率明显增加。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血液循环的重要意义就是为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骨骼肌细胞需要通过呼吸作用释放更多的能量为肌肉提供动力,能量释放所需的有机物和氧气需要经循环系统运输。
(3)“蹲一蹲,利全身”,因为深蹲起有利于气血流畅,可使心肺血流量相对充沛;深蹲起能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动范围,改善心肺功能;深蹲起能增强腰、髋、膝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延缓关节老化;深蹲起锻炼可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和下肢肌肉力量,进而促进速度、爆发力、耐力的提升。
编号
甲
乙
丙
加入的物质
50ml灭菌鲜牛奶
50ml鲜牛奶
50ml灭菌鲜牛奶
瓶中的处理
不做处理
用消毒瓶塞密封
用消毒棉球塞住
不同状态下
平均心率
(次/分)
王同学
李同学
张同学
赵同学
安静
72
76
78
72
深蹲起
108
120
114
1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卷05-【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云南卷),文件包含卷05-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云南卷试卷版docx、卷05-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云南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卷04-【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云南卷),文件包含卷04-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云南卷试卷版docx、卷04-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云南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卷03-【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云南卷),文件包含卷03-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云南卷解析版docx、卷03-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云南卷试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