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语文衔接练习(学生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17讲:社科文概念、概括题和表达效果基础版练习(学生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17讲:社科文概念、概括题和表达效果基础版练习(学生版+解析),共53页。
理解并掌握社科文概念、概括题和表达效果
【互动探究 】
振动诗歌自由翱翔的羽翼
刘金祥
①处在一个高度物欲化的时代,诗人似乎必然地站在对抗的位置上,否则只有向商业逻辑缴械,向世俗社会投降,从而彻底放弃诗人的立场。对抗,导致远离中心据守边缘,当代诗歌的处境就这样被尴尬地界定。因此,诗歌界的怀旧、田园情结在内部像流行感冒一样扩散;同时,一部分诗人频频向商品世界投送媚眼……总之,诗歌的低俗情绪和灰暗心理在滋长和蔓延。尤其在诗的旁观者看来,会一脸茫然与隔膜地说:“这是诗吗?”在他们的生活中,显然已触及不到诗歌自由翱翔的羽翼,感受不到诗歌曾经给他们带来的灵动和快慰。
②但从诗的自由飞翔的本性出发,由诗的本体立场来言说,事情似乎还没那么悲观和可怕。我们知道,森林里的云雀比靠近人群的鹦鹉更自由,甚至也更安全,尽管它需依靠自己解决饮食问题,换言之,一只正常、健康、没有被豢养损害了本性的鸟儿,应当说天然具备自由飞翔的能力。事情并不那么悲观和可怕的另一层含意是,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由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诗歌并没有死亡与失踪。恰恰相反,二十世纪是世界级的大诗人接连涌现的时代,从艾略特、叶芝到布罗茨基、帕斯等等,仅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诗人就几近一半。
③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社会,没有某种权力强制要求用制造成批产品的方式来生产诗人与诗歌。
在这个意义上,少数意识到与表达出的思想家和艺术家,犹如人类这一巨大有机体清醒的头脑部分,必然敏捷地率先作出反应。
④由一般的、整体的角度去审视,在后工业社会,机器与科学引发了实用主义高度泛滥,扼制了人的思辨的自由与可能性。譬如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被广告、影视、画报、大众摄影图像化了,却消解了多重启示的形象性;广泛流行的、庸俗的艺术显示出技术化、缺乏创造性与商业化的特性等。但从个别、具体的角度认知,机器与科学又给了人的思辨以更大的自由和可能性。正是现代科学在粒子领域的新发现,促成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文学艺术中非理性领域开拓的直接启示,分子生物学的系统理论与文学艺术批评中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紧密关联;相对思维与解构主义之间的联系,一一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性发展的正面作用。可以说科学技术也给艺术对现实存在俯视性的怀疑和非理性的体验与表达提供了依据。
⑤思想与艺术的自由,在表象上看来,并不由占多数的群体来体现,只由少数个人获得与完成。诗歌在现实社会中位置的边缘性,正是由此所决定。大众一般被遮蔽在基础性的生活状态里,“我的母亲和L夫妇在隔壁房间里聊天。他们在谈论小虫与鸡眼,很容易发现,通过这种谈话是不会产生实质性的进展的。”(卡夫卡日记。这里“小虫和鸡眼”,可以充填进许多别的名词,而不会改变判断的性质。)
⑥站在诗的本体立场,我认为当下诗歌应在的位置与实在的位置已在接近契合。据了解,欧美的大学中很多开有诗歌创作课程,有影响的诗人会被这些大学直接聘为教授,这确定了诗歌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又一种位置。社会的发展,也在人类行为分工的精细状态中得以表现。诗歌写作需要很高的文化素质,尤其是语言的修养。语言的操作本身意味着高度的技艺,对词语要素的体会,对结构关系的把握等等,专业化的训练必不可少。“艺术家之为艺术家,全在于他对美的精微感觉。”(波德莱尔)精微的表达需要专门的努力,所以卡夫卡才说:“我的生活方式仅仅是为写作设置的,如果它发生变化,无非是为了尽可能更适合于写作而已。”
⑦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要振动诗歌自由翱翔的翅翼,让人们感受与领会到它的力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事情已经是这样,事情原本就是这样。
(节选自《解放日报》)
1.第①段中加点词语“投送媚眼”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2.第②段中作者从诗歌的□□□□和□□□□两个层面论述了事情并没有那么悲观和可怕。(2分)
3.把下列各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③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因为人当中的一部分可以认识到这一点
②并且努力对之表示出人应有的姿态
③人可能成为“数自然科管理科学及计算机的牺牲品”
④这种焦虑感往往首先呈现于杰出的思想与艺术作品中
⑤但不是一定成为牺牲品
A.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 B.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C.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D.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
4.第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段中作者引用卡夫卡日记内容有何作用?(3分)
5.下列各项对第⑦段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个“这样”表现了作者无奈失落情感。
B.“已经这样”具体指诗歌的处境尴尬。
C.“原本就是这样”是对前一分句的强调。
D.两个“事情”具体指代的内容有差别。
6.对诗歌“如何振动诗歌自由翱翔的羽翼”作者做了相应的思考,请你在此基础上加以探究。(4分)
【知识精讲 】
知识点一(基本概念)
【知识梳理】
知识点1:什么是一般社会科学类的文章
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变化的科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文艺美教育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类的文章,是用来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和描述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章。它既是探讨社会科学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手段,也是概括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文字载体。从文体上说,它应包括议论性和说明性等类别,但就高考说,侧重于社会科学类的议论文字。在“社会科学类文章”前加“一般”,表明高考选用的这类文章,专门化的程度不会太高,专业理论色彩不会太浓,专业的名词术语不会太多。否则就不解称为“一般”。
社会考学类文章虽然涉及的面很广,但是,从历年高考的选文来看,侧重于选取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历史类的文章,因为它更接近于高中毕业生的实际。
★说明性文章
说明文是一种介绍实物、解说事理的文章。因此,阅读说明文,重要的就是对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有准确的把握。
如果将说明文的类型予以细分,把握说明类文章的中心还应注意:对于介绍性说明文的阅读,重在事物特征的把握,要求准确把握说明中心,正确概括事物特征,分析表现事物特征的主要方法.理清说明的基本顺序;对于事理性说明文的阅读,重在事理的分析,要求准确把握说明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事理,捕捉关键语句,概括语段意思,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而对于文艺性说明文的阅读,则应在此基础上掌握其表达特点。
1.明确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的过程
分析和杷握说明性文章的中心意思,一般要阅读后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全文围绕什么事物进行介绍说明的? 二是作者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进行说明介绍的?三是该事物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① 从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就是说明对象和中心,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等。
② 从弄清写作意图入手。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初中教材),在说明罗布泊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表达了作者的忧患意识。
③ 从分析说明过程入手。分析说明过程,实际上是在分析说明各段落、层次的内在联系, 而说明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搞清楚了,也就容易把握说明中心了。尤其在事理性说明文的阅读中,这种方法尤为重要。
事理性说明文是着眼于阐明抽象的事理、物理、概念、性质、来源、演变、成因、规律说明的文章,如对某种学术原理、科学概念、艺术流派、思想观点等说明。它以严密的逻辑性为其主要特点:概念是它的基石,判断是它的建材,推理是它的基本构架。可以说,这类文章的每一步推理,均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因此,读这一类文章时,我们可以从逻辑的角度和内容的层次入手分析事理。
从逻辑的角度分析事理,既可以从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又可以从判断的性质上来分析,也可以从事理的逻辑顺序上来分析,还可以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中来分析。具体采用何种角度分析,应因文而论。从内容方面分析事理,可从如下几方面人手:一是看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从中分析事理的内在联系。二是由整体到局部的解读,从中了解语段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事理。三是在语境中对词语的信息指向加以咀嚼,从中体会关键词、句的事理表达作用。四是从题意与文意的解读中筛选相关重要信息,满足试题要求作答。总之,以严密的逻辑思维把握整体, 联系语境,辨析异同是分析事理的良方。
2.捕捉关键语句,正确把握事物的特征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里外)、形态(大小长短)、性质(硬软冷热)、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方面,它是事物本质特征的直接反映,也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因而,要正确地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就必须对此有所认识。
概括事物的特征,一是必须抓一些关键性语句。诸如在内容上突出事物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句子;在结构上用于过渡、承接、照应、总起、总结的句子;借用修辞手法来再现事物特征的句子;反复出现关键词、中心词的句子;用于点题揭旨,作为全文结语的句子等。二是要仔细推敲:概念是否准确、内涵是否稳妥、范围是否适当、角度是否确切、判断是否正确、归纳是否符合逻辑等等。
若是事理性说明文,那么文中值得注意的关键语句往往是起始句、照应句、总结句,其主要表达方式往往是议论。找到类似的关键句,也就能大致明白语段主要内容的指向。
3.分析表现事物特征的主要方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诠释、引用、打比方、列图表等。研究说明方法,并搞清楚这些说明方法与说明中心、事物特点之间的联系和表达作用,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说明内容。在比较复杂的说明文中,往往会出现多种说明方法交错运用的现象。不仅如此,文章还会用修辞手法以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用描写来增强说明文的文艺性,用抒情来增强说明文的情感性。总之,所有说明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运用,都是为了使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更清晰和更有表达效果,都是为了凸显说明中心。
4.理清说明的基本顺序
说明性文字要依据事物本身的特点来安排结构顺序,因而说明文一般都能做到言之有物、条理清楚。
在介绍性的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或称为事理顺序)。这三种说明顺序是安排说明条理的基本方法。当然,在具体的文章中,说明顺序也可以综合使用。但不管怎样,抓住说明的结构顺序,有利于把握事物的特征。
事理性说明文一般是依据某些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某一事物内部的逻辑联系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和文章结构的。人的认知规律一般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主要到次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因到结果、由客观到主观、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等。由此,事理性说明文也就形成了三种基本模式:①横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各个不同方面),②纵式结构(说明事物动因、发展、结果),③纵横交错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这种结构和顺序的安排方式也往往是因文而异,没有截然的界线。
★议论性文章
议论性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它是议论文的中心所在,是议论文的灵魂。因此,把握议论文的论点,是正确理解议论文的内容和中心以及作者思想感情和态度的关键。
议论文的学习应主要掌握: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论题和论点、论据、论证,理解议论文的内容和中心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理清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注意文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分析论点的展开过程,掌握常见议论文的结构形式。
1.分析文章、把握论点,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把握文章的论题
议论文的题目和中心论点的关系主要存在四种情况:其一,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其二,题目是议论的范围;其三,题目用比喻的形式暗含论点;其四,题目用问句的形式暗含着文章的中心论点。
(2)概括文章的论点
概括文章论点的要求有两个“讲究”,即既要讲究概括出来的观点合乎文意、准确鲜明,又要讲究符合判断的逻辑要求。概括论点要讲究表述形式:要用判断的形式,任何疑问的不确定词语都不能使观点得以成立;概括出来的论点既要符合文意,又要干脆利索;同时,论点不能以疑问句式和选择句式出现。
2.论据的把握
论据,有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包括理论观点、理论依据、名人名言等;事实论据包括典型事例、数据、研究成果等。
论据的把握,要特别注意如下两方面的分析:
(1)注意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论据是证明观点的事实依据。论据越典型、精当、充分,就越能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因此,论据作为证明观点的材料,是对所论观点的有力支撑。我们在阅读议论文和解答试题时,都要有这样的理念,那就是必须注意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2)注意论据的归类分析
有的议论文论据不多,所举例子证明的观点一眼便知。但有的议论文举例较多,作者的工作意图是想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方面去充分而严密地论证观点。在阅读这类议论文时,就有必要将文中涉及的例子进行归类分析。
3.论证过程的把握
论证过程的把握,也要注意三个方面;
(1)理清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
(2)分析论点的展开过程和把握议论文的整体结构
在分析论点(观点)展开的具体论证过程时,要求掌握以下四种常见的结构形式:①并列式;②层进式;③对照式;④总分式。常见的议论文,往往不是单一的论证结构方式,而是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在多种结构方式的综合运用中,文章的观点会逐步充分地、严密地、多层面地得以展开和证明。
(3)掌握基本的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一般分为引证法、例证法、喻证法等,以论据之间的关系来说,又有正反对比的方法,而从逻辑思维角度来说,又可分为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在驳论中,另有归谬法、反证法等。在分析论证方法时,重要的不是概念本身,而是其作用。
★解题思路与方法
阅读社科类文章,要有三种意识,即整体意识,结构意识和方法意识。
整体意识,就是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全文的中心意思,即作者的观点、立场、态度等。
结构意识,就是阅读时要有结构解析的意识,即在阅读时要善于抓段意,理清结构层次,在读后形成对全文脉络的清晰把握。
方法意识,方法意识就是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具体步骤: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用两三分钟把全文通读一遍,初步了解文章主要说了什么事,什么新发现;观点是什么;大致有几层意思。对文章获得整体印象。
(2)细读题目,明确指向。再用两三分钟阅读四道题十六个选肢,弄清题干的发问指向,是有关什么的选择;弄清选择肢的信息内容,结合对文章的大致印象,形成初步判断。
(3)文题对应,确定区域。根据题目要求,找准相应的信息筛选区域,在原文中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把握主次信息的区别和联系,为筛选信息,最终确定答案做准备。
(4)比较过滤,选准信息。以文中相关信息为依据,对照比较选择肢的表述,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进行筛选、转换、整合,形成合理的推断。
【例题精讲】
例1.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每题3分)
文化理论模型的建构是为了阐释文化的现实。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撕扯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出路在哪里呢?面对这样一个大文化主题,梁漱溟指出,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看,西方文化的路向已“山穷水尽”,中国文化的路向正“柳暗花明”,中国文化将替代西方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第一,从经济上说,西方文化已露败相。虽然资本主义经济曾给人类带来过许多利益,但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贫富悬殊,权力集中在资方,生产过剩,失业的恐慌等等,足见人们生活得太累、太苦、太空虚、太没有情义,这种不堪忍受的局面断不会长此延留。西方经济的危机预示着中国文化的复兴,因为人类将从人对物质的问题的时代而转入人对人的问题的时代,由物质的不满足时代转入精神的不安宁时代,西方文化适宜于解决求生存的问题,中国文化更适宜解决人和精神的问题,它的复兴理所当然。第二,从见解方面说,西方文化已出现了转向。以前,西方的心理学一直重理性。现在关注到了非理性因素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它说明西方人两眼睛的视线与孔子两眼睛的视线渐渐相合。就进化论而言,以前西方文化只讲竞争本能论,现在出现了互助本能论,这与中国尚情毋我的文化视角渐渐重合。这都标志着中国文化的必然复兴。
贺麟提出,应以自由自主的精神或理性为主体,去吸收、融化、超出、扬弃那外来的文化和以往的文化,不管时间之或古或今,不管地域之或中或西,只要一种文化能够启发我们的性灵,扩充我们的人格,发扬民族精神,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
尽管梁漱溟、贺麟主张保守和发展民族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优秀成分,但他们却具有开放的心怀,在中国现实文化的选择和建构上,坚持了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双向互动的原则,为今天的文化建构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人类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各自的独立性,但独立性不等于孤立性。尤其是今天,由于传播媒介的现代化,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把自己的文化封闭起来,渗透融会是必然的趋势。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结合,是中华民族新文化再造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西方文化的路向已‘山穷水尽’”,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生活得太累、太苦、太空虚、太没有情义,需要精神慰藉。
B.西方文化适宜于解决求生存的问题而不适宜于解决精神的问题。
C.中西文化在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和精神问题下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D.西方文化只讲竞争缺乏互助,缺少从尚情毋我的视角看待问题。
1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的复兴是人类从解决物质的问题(求生存)到解决精神的问题(精神的不安宁)的需要。
B.西方文化适宜于解决求生存的问题,所以适宜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人对物质的问题的时代。
C.中国文化更适宜解决人和精神的问题,所以适宜于人类社会发展中人的精神不安宁的时代。
D.传播媒介的现代化打破了文化封闭,使文化达到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结合以及民族新文化的再造。
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粱漱溟认为西方文化解决不了经济危机问题,所以西方经济的危机预示着中国文化的复兴。
B.贺麟的以自由主义的精神或理性为主体对待中外文化的文化观是具有开放意识的文化观。
C.梁漱溟从西方心理学关注到了非理性因素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上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必然复兴。
D.在如何融会不同文化为我所用上,贺麟的自由自主的精神或理性为主体的看法比梁漱溟的更为实用。
知识点二(概括题)
【知识梳理】
“宝典一”: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技巧:
(1)抓各段中心句。注意抓住各个文段的中心句,而这些句子一般在首句和尾句的位置上。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要点;归纳时要把握整体,从全文出发。
(2)抓过渡句。过渡句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3)研究标题、头尾。标题常能反映作者立意的角度,与文章中心相关联;文章开头或开门见山、或旁征博引,文章结尾或卒章显志、或总结全文、或画龙点睛,均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
(4)综合段落大意。从文章中分解出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而提炼出中心意思,这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有效的方法。
(5)注意关键词语。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如同被反复敲击的琴键,其乐音往往是乐曲的主旋律,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
“宝典二”:概括题考查的,是看你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所以“概括”实际上是对材料进行精要的提炼,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提取法。即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将其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这种方法既适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于要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
2.组合法。即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这种方法适于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组合的视点要放在文章总说段的主干之上、文章或者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之上。
3.自写法。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重要的方法。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文章风格、概括作者观点、给文章加上标题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答题时应进行要点综合式的概括,进行分步分层的概括,进行突出重点、突出主体的概括。
以上是答题的基本方法,还有一种特别的方法是提炼法,提炼法主要用于发现规律,或是构段的规律,或是写句的规律等等,其思维方式是求其共同点,答题时要运用自写法。
【例题精讲】
例1.
(1)竹是大型禾木科植物,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花木之一。竹青翠成林,摇曳多姿,不论风沐雨淋、晴岚寒雪都别具雅韵,极受人喜爱。竹经冬不凋,与___、____组成“岁寒三友”。
(2)传说紫竹是瑞祥的征兆,《礼斗威仪》曰:“君乘而王,政太平,蔓竹紫脱,为之常生。”关于斑竹有个美丽、凄婉的神话,说虞舜巡游江南,使二妃——娥皇、女英留居潇水、湘水一带。舜死后,二妃泪下,染竹成紫。《长相思》原名《湘妃怨》,是民间祭祀娥皇、女英时所用的乐曲。白居易依照《湘妃怨》的节拍填词,此曲因而成为词调,改名《长相思》。最早关于竹林的记载是《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休于玄池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是说乐池,乃树之竹是曰竹林。”传说里凤凰食竹,《韩诗外传》曰:“皇帝时,凤皇栖帝梧桐,食帝竹实。”说的大概是吃竹笋吧。《楚国先贤传》载竹笋为孟宗的孝道感动,长出来供他作母亲的祭品。
(3)在风花雪月的文人诗中,竹的生活实用价值消隐了,文人的目光是纯粹审美的,真实地写出了竹的形貌和神韵。竹因________、竹节中空、________、经霜不凋等特点,而与人的正直、虚心、不慕荣利、艰苦自洁等高尚品质相类。竹常是隐士、贤人的象征。魏晋时有竹林七贤之聚;东晋时的王子猷为人卓异,不拘礼法,清高自洁,生性好竹,每居一处,定广植翠竹,日夕游居其间,外出遇竹林都留恋忘返,常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耶”。历代吟竹的诗文也多得难以计数。
(4)中国文人喜爱竹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即竹能创造一个理想的清静环境,或隐或居,或供或游,非常自得。植竹在房屋墙壁四周,一丛一丛的,映得屋子青翠可人,生气盎然;或植竹于窗前,在夜深人静时,隔窗听寒雨打叶声;或在有雕阑的庭园中栽修竹,偶尔散步其中,数竹间流萤:或植竹当篱笆,西窗下,凝神聆听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秋天的竹易招萧索秋风,竹风凉,檐露滴,此时羁旅异乡独宿怀人,该是多少凄惨动人。竹林会友而置酒、弹琴、吟诗,抒发抑郁之志,也是雅事。
(5)文字终究是隔了一层,视觉艺术所呈现的竹更直观,文人的画、雕刻或其他一些民间工艺里的竹形象大大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画中之竹是形、韵皆备。与苏轼同时代的画家文同是善画墨竹之人,他所追求表达的是竹的“清而真”,即要画出融入自己思想的真实生动的竹。中国画重神似而非形似,画竹到后来越来越多地渗入个人主观意象,创意别开生面。画竹大家柯九思师法文同而有独创,更重主观意象而能表现出竹的晴雨风雪、荣枯稚老的种种生态。倪瓒又是有一位画竹名家,他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为人有“洁癖”,当时士大夫们钦慕他,称其为“高士”,到明代,“江南人家以有无(倪瓒作品)为清浊”,可见影响很大。明清工艺品以竹为主题的花纹,或墨或彩,或浮雕或阴刻,有枝繁叶茂的竹,有寥落数枝的清瘦竹,或配兰石,或配松梅,素朴、清朗而高洁。
(6)竹字头的汉字几乎都与竹有关,与竹字头有关的古代常见字多达一两百个,可见竹在古人生活中必不可少。《论语》曰:“乐然后笑。”即听到丝竹音乐,愉悦而笑。“箭”,《家语》曰:“山南之竹,不扶自直,斩而为箭,射达革。”竹可以做成舟或筏子。竹还能做成炊具,原始人会用一端带竹节的竹筒做“锅”。广西、云南傣族的竹楼,轻巧美观。竹的实际用途实在说不完,现在南方农村里竹椅、竹席、竹篮等竹制物品还常用。竹的广泛用途之所以能形成一道亮丽的竹的实用文化风景,还与竹作为其他文化艺术的载体大有关系。
(7)书是精英文化的体现,是文化传承和文化活动的主要舞台,竹与书联系在一起,竹便有了更浓厚的文化意味了。古代的书叫“简牍”,简,是指竹木制成的简册;牍,是指木制的版牍。商代甲骨文中有“册”字,“册”像竹木简编连之形,简是细长条的薄片,用绳把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通常以刀刻写或用毛笔蘸墨在上面书写。竹简青皮的一面称“篾青”,另一面称“篾黄”,文字一般写在“篾黄”的一面。新竹水分多,须烘干水分,“杀青”后再写,“杀青”也叫“汗青”、“汗简”,后人将写定书稿称为“杀青”、而常以“汗青”,“汗简”代称书籍。
(8)我们把南方古乐称为丝竹,源远流长。竹笛、箫等是丝竹中的代表乐器,箫在战国时也称籁,笛出于波斯语nay,原是竹子的意思。古人最初用竹管定律,据说是因为风吹竹声,能自成宫商。
(9)竹文化之可观非此文所能全部概括,但其脉络大致如此,竹文化的三大部分并非孤立存在与发展的,而是相互渗透与丰富。竹是中国精英文化的象征。
7.根据文章对“竹”的三大部分的介绍内容,请对“竹文化”进行概括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城市品性
葛剑雄
①就城市而言,品,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性质和功能上,如政治型、经济型、文化型、宗教型、军事型、休闲型等,或者两种或多种类型的综合型。不同的类型及其相应的功能,是决定城市之品的基础,也是城市之性赖以存在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城市方能产生和发展其独特的性。
②由于城市的品性更多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因而又被称为城市的文脉。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而不是仅仅指当时存在的文化,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简单地说,一方面是指现在的文化,一方面是指过去的文化,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
③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④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或者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或者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线,也已岌岌可危。
⑤没有文脉或文脉断绝的城市并非没有品性,只是不可能有高雅的、深厚的、愉悦的、稳定的品性,甚至不可能具有与本身相适应的品性。
⑥城市的主人当然希望它具有自己期望的品性,那么首先应该确定它的品,即从城市功能的定位开始。任何一项功能,都需要最低限度的物质条件和实施这项功能的人。□要提高这项功能,使城市形成令居民满意的品性,就不能局限于物质条件,也不能只保证居民的温饱,□应注重城市在物质和精神上、硬件和软件上的全面发展。
⑦对于一座已经存在了相当长时间的城市,保持并改善其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延续城市的文脉。这不仅需要保留必要的物——环境、建筑和设施,更离不开能够传承文脉的人。有了人脉才能有文脉。四合院和胡同、石库门和弄堂里必须有一些原来的居民,或者熟悉原来生活的居民后人,真实的历史和生活并非完全可以用文字或图像记录的。但另一方面,这些居民完全有选择自己的居住方式和职业,如果需要他们为了传承文脉而发挥特殊的功能,政府和社会应该给他们合理的补偿和奖励。对一些传承特殊技艺或记忆的人,政府要保证他们衣食无忧,不断改善,而不能让他们去市场竞争。
⑧这些物和人的保留必须用地方立法的方式加以保证,通过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监督,而不能根据长官意向随意变化,也不能因为主管官员的更迭而得不到稳定。而要做到科学决策,就离不开一批专门的研究人员,需要他们主要从事本城本地历史和文化的深入发掘、抢救、整理、研究和必要的普及。
⑨守旧与创新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城市品性在延续中改善,在继承中更新。居民既是城市品性的守护人,又是其批评者、改变者、塑造者。优良的城市品性使居民得到享受和陶冶,而高素质的居民也使城市品性得到完善和升华。
4.结合第②③段内容,简要概括城市功能与城市文脉之间的关系。(3分)
例3:
仁者乐山
刘锡诚
山岳本属于自然物质世界,然在传统文化中,山岳却被赋予自然物质意义以外的诸多含义,于是,山岳在人们的观念中便常常显示为人文的符号。清代张英、王士祯、王掞、张榕端纂修的《渊鉴类函·地部·山》汇集了许多论及山岳的文献:“《春秋说题辞》曰:山之为言,宣也,合泽布气,调五神也。《礼记》曰: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论语》曰:仁者乐山。”《韩诗外传》解释说:“仁者何以乐山?山者,万人之所瞻仰,草木生焉,万物殖焉,飞鸟禁焉,走兽伏焉。生万物而不私,育群物而不倦。出云导风,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有似夫仁人志士,此仁者所以乐山也。”这“仁者乐山”一语,确乎概括了中国人对山岳的基本态度。
只要掰着指头数一数,在神话传说中,有哪一座稍微有一点儿名气的山,没有与仁者联系起来呢?我们不妨列举几个例子。
如衡山。《吴越春秋》曰:“禹伤父功不成,登衡山血白马而祭之,梦赤绣文衣男子,称玄夷苍水使者,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之岳。’禹乃退,斋三日,登宛委,发石得金简玉字之书,言治水之要。”
如太行、王屋。就是愚公移山的那两座山。
如灵山。《晏子春秋》曰:“齐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有饥色,吾卜祟在高山广泽,寡人欲祠灵山可乎?晏子曰:夫灵山,因以石为身,以草木为毛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独不欲雨,祠之何益!”又,《郡国志》曰:“灵山,昔有神女于此捣衣,因号捣衣山。山南绝岩有方石明莹,谓之玉女捣练碪。”
如君山。《植物志》(《四部备要》本)曰:“君山,洞庭之山是也。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帝女遣精卫至王母取西山之玉印,印东海北山。”又,《湘州记》曰:“始皇欲入湘观衡山而遇风浪,溺败至此山而免,因戏曰君山。”
这些文献记载所说的,都是在老百姓中流传的有关山岳的神话和故事,都是把山岳视为与“仁者乐山”有关联的人文象征符号。
当然,只说“仁者乐山”似乎还有欠全面。崇山观念一直就是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基因。我们的祖先——原始先民最初就是从山林中走出来的。他们面对的是巍峨壮观的山岳和发源于峻山险谷里的河流,当他们对其高入云霄的磅礴气势、兴云布雨和孕育万物的神秘力量感到困惑莫解时便产生了对山岳的崇拜。正是这种崇山的心理和对自然的崇拜,导致了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的出现,而神话与宗教又反过来赋予山岳以神圣性。不仅中国文化中原始性的昆仑神话与后起的蓬莱仙话这两大精神文化体系,无不与山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崇山观念和山岳信仰,又一直伴随着自“帝尧命舜摄位望于山川”、西周敕封“五岳”、“五镇”起,到清末、甚至到民国止的漫长的中国农耕社会,给中华文化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有理由把山岳文化看作是原始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产物。
在原始宗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教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也都纷纷占领名山大川,并吸收中华山岳文化的精髓为自己的血肉。历代王朝也接受原始的山岳文化及民间文化中的崇山理念建立起适合自己利益和为其服务的上层文化。历代王朝关于“五岳”、“五镇”(最初是四镇)的诏令,不绝于缕而又大张旗鼓地进行的立祠、封禅、祭祀(包括望祭、遥祭)等活动,把“五岳”、“五镇”看作是五方、九州的镇州之物,当作接天通地、国土完整、江山永固、国运绵长的象征,作为东西南北中五方和五行观念的体现,赋予这些圣山以深厚的人文意义,也因而建立了历代王朝都恪守不逾的国家常祀之礼。《博物志·山水总论》说得好:“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赏封内名山大川者,通灵助化,位相亚也。故地动臣叛,名山崩,王道讫,川竭神去,国随已亡。”这段话不正是“五岳”和“五镇”作为国家和政治象征符号的一个注脚吗?
以“五岳”、“五镇”为代表的山岳文化容纳着和整合着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排除了“左”的思潮的干扰,思想解放,处处生机盎然。作为文化遗产的“五岳”和“五镇”,在新的时代里焕发了生机,有的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或重点保护文物,有的成为文化旅游的资源,其所在地区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飞跃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观念的巨变,“五岳”、“五镇”的功能也发生了重大的嬗变。“五岳”、“五镇”文化的魅力没有减退,理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继承与发扬。如今,一方面,作为旅游文化资源,“五岳”、“五镇”已在不同程度上,甚至是急功近利地被开发着和利用着;而另一方面,作为中华文化组成之一的地域文化,特别是长期农耕社会养育形成的农耕文明的特色和内涵,却又研究得远远不够。这不能不使人徒增一份焦虑和隐忧。
13.从文中看,作为山岳文化,有两大基本内涵:(2分)
【课堂练习】
1.
在文化的传承中,历代积累的经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经典由于文字和时代的暌隔,往往不易为一般读者所接受。为了使经典成为一般读者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前辈学者做出了卓越的努力。
1938年,朱自清受杨振声的嘱托,开始写一部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教科书。此后几年,在昆明和成都以及来往于两地的旅途中,朱自清一直没有停下这本书的写作,1942年以《经典常谈》为题终于出版,几年间仅在文光书店就印了五次。季镇淮称赞它“言之有据,深入浅出,意无不达,雅俗共赏,运用现代语言,讲述古史内容,令人读之不厌”。
同样致力于经典普及工作的还有钱穆。上世纪50年代,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讲学时,即有意写一部通俗的《论语》注解,使初中以上学生人人能读。钱穆早年就著有《论语文解》、《论语要略》,对先秦诸子特别是《论语》浸淫日久,用力甚深,写这样一部书本来并不是难事。然而钱穆反复斟酌体例和文体,数易其稿,直到1963年才最后写定,题为《论语新解》。对于一部通俗著作如此用心经营,不能不让人感慨于前辈学者的严谨与认真。
这样一种严谨与认真的态度,归根结底,仍是出于对经典怀有的敬意。钱穆在《论语新解》的序言中谦逊地表示:“本书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换句话说,钱穆并非要在《论语新解》中贩卖一己的“心得”,而是备采前人的各家学说,加以申述,给读者以最为通达简要的知识,目的仍是让读者“直明《论语》本义”。
在后来撰著的《孔子传》中,钱穆更是明确地希望读者借助此书,继而“进读《论语》以及其他先秦古籍”,不要认为读了此书,就以为“对孔子了解尽其能事”。其实朱自清写《经典常谈》,也是同样的用意,他希望读者把这本书当做一条船,借它“航到经典的海里去”,“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钱穆和朱自清都认识到,经典普及工作并不能代替经典本身,它们的意义是让读者亲近经典,接触经典。经典的普及不是把经典通俗化甚至庸俗化为当下实用的知识,而是充当灯塔和航船,把读者的心灵引入到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中去。这就是朱自清所说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怀抱着如此庄严崇高的宗旨,下笔临文时自然不会苟且轻慢。
也正因为此,他们也就不会随便迁就和迎合读者的阅读趣味,不会为了书的好卖而牺牲了经典的尊严。钱穆在写《论语新解》的时候,本来为了通俗,打算全部用白话,然而写了四分之一就后悔了,推倒重来。因为《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如果全用白话来阐释宏深的义理,一味追求浅显,就像“嚼饭哺人,滋味既失,营养亦减”,所以最终改成了浅易的文言,只是在每一章的结尾,用白话对全文做一个翻译。
自然,这一切都要求作者本人对经典要了然于心,了然于手与口。有如此的热忱,又有如此的学力,《经典常谈》和《论语新解》才成了新的经典。只是如今,有心、也有能力做这样工作的学者,已经很难见到了。
4、根据文意,经典普及工作者自身要具备—————— 和———————二这两方面条件。(2分)
知识点三(表达效果)
【知识梳理】
【例题精讲】
例1: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2分)
渴望单纯
①“单纯”实在是个好词儿。不过你若以“单纯”来赞许年轻人,却未必能讨人欢喜。小时候妈妈常说我“傻孩子”,那时我总是竭力声辩“我不傻”,甚至会委屈得声泪俱下。待慢慢长大了,才体味到妈那句话里深切的爱意。我常想妈还能把手放在我头上,再说一次“傻孩子”,可妈再没那样说过。
②单纯时不识单纯的滋味,也不愿正视单纯,骚动着想摆脱单纯。背着大人抽烟,似乎手里夹支烟卷便长大了,尽管嘴里的滋味并不好受;本能地排斥父母的一切忠告,为点小事便嚷着离家出走。总是忧郁痛苦,怀才不遇,“为赋新词强说愁”。
③单纯时燃烧的成熟渴望。这渴望很具体,具体到长大了不再有大大小小的考试,长大了挣钱买辆新单车,长大了可以和那个叫凤儿、珍儿的女孩子到公园的石椅上谈恋爱,长大了当医生治好妈妈的关节炎,或者当工程师、教授、将军,然后衣锦还乡,让所有瞧不起自己的人后悔……
④直到有一天你忽然发觉自己真的成熟了,儿时的梦幻不再空灵美丽,许下的诺言破灭了却不以为然,你不再相信假的,也开始怀疑真的。郭富城、黎明的歌太闹,姜育恒的忧郁还尚存丁点魅力;琼瑶开始发腻;一个人独坐家里的时候多了,参加聚会的时候少了;想要说什么想了想终于没有说的时候多了,和人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少了;想老婆的时候多了,想父母的时候少了。再后来便是想儿子的时候多了,想老婆的时候少了。你忙着回答儿子突如其来的莫名其妙的问题;变着法儿告诫他不能抽烟喝酒,不能谈恋爱;找他的老师了解学业,揭开他的床铺查看是否有不该看的书。你觉得他不像你那么大的时候听话,甚至为他没出息而后悔失意。真到有一天他不在身边了,你戴着老花镜坐在阳光下看他儿时的照片,思想起他带给你的欣喜,感念他是天下最乖的好孩子,早早买好他喜欢吃的东西,守候他匆匆归来的那个星期天。那时候你脸上有了皱纹,头上飘着白发。你真的熟透了,像秋末高高挂在树枝上的一片颤抖的黄叶。
⑤当你被成熟压得很疲惫时,你才体味到单纯的魅力,才懂得单纯的可贵。我喜欢躺在我生长的木床上,夜里忽然醒来,一动不动地看窗外老柳树上的那弯月亮,耳边又想起了春天惆怅的柳笛;看见秋千摇来摇去,把银铃般的笑声抛洒向单纯的天空。月亮还是儿时的月亮,而我却不能回到那段单纯的日子了。
⑥郑板桥有句“难得糊涂”,还有“糊涂难,从聪明到糊涂更难”。从成熟到单纯也是这样吧。
⑦不久前看过现代派画展,心里老大的不服气,铺纸调色,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画不出那种形而上的精神。不是技艺不到而是没有那种独到的思维和情感。我明白了高更何以自我流放到塔希提岛,梵高为何会割下耳朵。单纯是深层次的成熟,是成熟的终极。所谓“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就是这种境界吧。这境界是一种浑然天成,没有雕凿,也不要粉饰,当你意识到单纯时,单纯已经在离你远去了。“良贾深藏若虚”似的单纯如同半老徐娘表演纯情少女,不管演技如何高超,终归让明眼人心里不舒服。
⑧其实我们无需为成熟惋惜。单纯固然可爱,成熟也不是罪过。惟其单纯才是耕作的希望,惟其成熟才有收获的喜悦。老宅终归要拆除,城市终归要发展,孩子终归要长大成人,我们只是祈望能留下那棵老榆树,留下那块绿草地、小河流和蓝色的天空,祈望人类不要成熟得滑腻,不要泯灭太多的善良、正直、真诚和热情。
⑨没有单纯的世界是人类的地狱。
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表达效果是 。(2分)
例2: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贝聿铭
①在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我先后设计规划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肯尼迪图书馆等建筑,大部分作品都与文化艺术有关,符合了自己的追求。
②有人说一个设计师的命运75%来自他招揽生意的能力,我不同意。建筑师不能对人说:“请我吧!”自己的实力是最好的说服工具。怎么表现你的实力?那么就要敢于选择,敢于放弃,决定了的事情,就要有信心进行下去。
③64岁,我被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参加卢浮宫重建,并为卢浮宫设计了一座全新的金字塔。当时法国人高喊着“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不分昼夜表达不满,翻译都被吓倒了,几乎没有办法替我翻译我想答辩的话。当时的确有压力,我面对的是优越感极为强烈的法国人, 卢浮宫举世闻名。 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必须相信自己,把各种非议和怀疑抛诸脑后。旁人接受我与否不是最重要的,我得首先接受自己。建筑设计师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主见,随波逐流就肯定被历史淹没了。
④后来金字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也被总统授予了法国最高荣誉奖章,但我仍然保持一贯的低姿态,说:“谦恭并不表示我有丝毫的妥协,妥协就是投降。”
⑤这么多年,我敢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⑥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17岁赴美国求之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但中国就在我血统里面,我至今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当然美国新的东西我也了解,中美两方面的文化在我这儿并没有矛盾冲突。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
⑦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建筑不是服装,可以赶时髦,建起来以后,不能说明年不流行了就立刻拆掉。我从来不赶时髦,我比较保守;但我也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或者现代派。还有人称我是现代主义大师,相当多的作品都是西式建筑,但在设计方面我力争把古典和创新相结合,并且摸索新路改进自己的风格。
⑧我曾受邀在日本东京的静修中心建造一个宗教的钟塔,这座钟塔的形状很像日本一种传统乐器:底部是方的,往上逐渐变平变扁,越往顶端越锋利。日本人很喜欢,后来再次邀请我为博物馆做设计。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读过一个中国故事叫《桃花源记》,很羡慕那种生活安然,环境优美的感觉。日本人知道这个故事,都说,对,要是能把博物馆做成那种感觉就好了。博物馆选在山上,在山上修了一座桥,穿过山谷通向博物馆。日本人非常接受这个设计。
⑨在我的70多件作品当中,博物馆的项目占到很大的比重。我希望博物馆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担负起自己的一份文化责任感。我尤其喜欢年轻人来看我的博物馆,人越多我越是开心,所以我常常到以前做过的博物馆溜达,看看观众里面年轻人多不多,因为将来是他们的世界。
⑩86岁那年,我把自己的“封刀之作”选在苏州,想用全新的材料,在苏州三个古典园林——拙政园、狮子林和忠王府旁边修建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设计方案一出台,又引起了各界强烈的争论。很多人认为,这座全新博物馆将破坏原有建筑的和谐,损害这些古建筑的真实与完整。但这不能改变我的设计初衷。
⑪苏州博物馆真正呈现在世人面前时,我想他们会理解并喜欢的。那不仅是人们对贝氏建筑光环的追逐,而且是一个建筑师在年近90岁时的一份认真、执著和创新,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3.文中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这一比喻的含义是什么?(2分)
1.
留住“乡愁”需保护活化“记忆场所”
陆邵明
① 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已经成功落下帷幕,但她的主题“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依然在路上。事实上,被列在保护名单中的文化资源始终是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当下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精神的需求。要让每一位市民在身边的社区就能享受到历史文化保护成果,必须转变思路,转型发展。记忆场所就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模式,让全民更多地享受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一种可能,同时将为万众留住乡愁。
②日常生活语境“营养”文化资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演变。首先,保护对象已经从社会精英层面的遗产转向大众群体的集体记忆,即,除了关注名人故居,也要关注具有普遍性价值的特色生活街区。其次,保护价值已经从对历史与美学的评价逐渐转向社会文化价值的挖掘,即,除了关注有历史事件的“高、大、上”文物,也要关注有文化故事的“普通”建筑物。此外,保护策略从单体的博物馆式保护转向场所语境的保护活化,即,对于“大众层面”的建筑在不破坏主要载体原真性的同时可以进行适应性改造利用。 ,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趋多样化的时代,记忆场所正在成为这一领域的前沿与趋势,也挑战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国际文献数据库表明,自2009年开始,记忆场所的主题已经成为了文化遗产、历史研究、城市科学领域的热点。
③记忆场所主要是指具有保留并能繁衍集体记忆的特色场所。其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在个体层面,记忆场所可以让每一个主体在时空变迁中构建社会身份及其精神慰藉;在社区层面,记忆场所有助于建构邻里文化的认同性与社会纽带;在地方区域层面,记忆场所的图谱将是地方城镇的风貌特色、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与其环境品质构成的重要部分;在民族与国家层面,记忆场所网络将极大地丰富与传承民族传统基因。
④如果将保护名录中的传统文化遗产比喻为地域文化资源“细胞核仁”的话,那么记忆场所就是“细胞核”,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场所则是“细胞质”。也就是说,保护名录中的文化遗产与名录外的记忆场所有机共生,方能形成文化资源的“基因”,同时两者又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语境的“营养”。
⑤记忆场所是乡愁的重要物质载体。 虽然记忆场所不能列入完整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范畴,却是普通市民赖以生活、工作、休闲之处,是乡愁的重要物质载体。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城镇化进程中为了达到高效率、商业化、现代化的标准与目的,孤立地保留了“细胞核仁”——文化遗产,铲除了大量的“细胞核”——记忆场所,进行着大规模的造城与造村运动,生产出越来越相似的人居空间,这样制造出来的“新”场所将市民的历史 记忆、生活习惯与其根植的语境分离出来,越来越远离普通百姓的社会文化情感,形成一个个“乡痛”。
⑥通过对中国近百年来(1912-2014)关于乡愁的认知进行追踪分析,我们发现唤起乡愁的重要因素是家乡中的空间意象。这种因故土而生的空间意象是构成乡愁的基础性要素,远远超越了诗歌、文音乐、电影等的影响。而且,新千年以来,乡愁中的空间意象更倾向于“家园”中可感知的充满着爱与忧伤的记忆。这些具体、碎化的记忆通常以“家”的场所为中心,其中,由宅、屋、门、庭等构成了第一个空间尺度;由船、桥、井、街、小区、学校等构成了第二个空间尺度;山、水、镇、乡、城等构成第三个空间尺度;祖国、民族等大故乡形成了第四个空间尺度。由具象到抽象,由微观到宏观,逐渐形成了乡愁中的“家国情”。这些记忆场所容纳的是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生产、游玩中的故事。
⑦留住乡愁离不开这些百姓身边的记忆场所。正如美国历史场所保护协会成员爱德华·豪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认同、自我身份的建构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场所与其语境。也就说,留住身边的记忆场所实际上也是对相关群体与个体的尊重。
⑧应探索开发记忆场所的创新模式。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实现让市民“记得住乡愁”的目标,需要拓宽思路,充分利用好维系集体记忆、文化认同的典型的“记忆场所”。
(节选于2015年6月17日《文汇报》)
3.分析第⑦段引用爱德华·豪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的话的作用 (2分)
【要点回顾】
社科文概念、概括题和表达效果
【温故知新】
1.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2分)
渴望单纯
①“单纯”实在是个好词儿。不过你若以“单纯”来赞许年轻人,却未必能讨人欢喜。小时候妈妈常说我“傻孩子”,那时我总是竭力声辩“我不傻”,甚至会委屈得声泪俱下。待慢慢长大了,才体味到妈那句话里深切的爱意。我常想妈还能把手放在我头上,再说一次“傻孩子”,可妈再没那样说过。
②单纯时不识单纯的滋味,也不愿正视单纯,骚动着想摆脱单纯。背着大人抽烟,似乎手里夹支烟卷便长大了,尽管嘴里的滋味并不好受;本能地排斥父母的一切忠告,为点小事便嚷着离家出走。总是忧郁痛苦,怀才不遇,“为赋新词强说愁”。
③单纯时燃烧的成熟渴望。这渴望很具体,具体到长大了不再有大大小小的考试,长大了挣钱买辆新单车,长大了可以和那个叫凤儿、珍儿的女孩子到公园的石椅上谈恋爱,长大了当医生治好妈妈的关节炎,或者当工程师、教授、将军,然后衣锦还乡,让所有瞧不起自己的人后悔……
④直到有一天你忽然发觉自己真的成熟了,儿时的梦幻不再空灵美丽,许下的诺言破灭了却不以为然,你不再相信假的,也开始怀疑真的。郭富城、黎明的歌太闹,姜育恒的忧郁还尚存丁点魅力;琼瑶开始发腻;一个人独坐家里的时候多了,参加聚会的时候少了;想要说什么想了想终于没有说的时候多了,和人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少了;想老婆的时候多了,想父母的时候少了。再后来便是想儿子的时候多了,想老婆的时候少了。你忙着回答儿子突如其来的莫名其妙的问题;变着法儿告诫他不能抽烟喝酒,不能谈恋爱;找他的老师了解学业,揭开他的床铺查看是否有不该看的书。你觉得他不像你那么大的时候听话,甚至为他没出息而后悔失意。真到有一天他不在身边了,你戴着老花镜坐在阳光下看他儿时的照片,思想起他带给你的欣喜,感念他是天下最乖的好孩子,早早买好他喜欢吃的东西,守候他匆匆归来的那个星期天。那时候你脸上有了皱纹,头上飘着白发。你真的熟透了,像秋末高高挂在树枝上的一片颤抖的黄叶。
⑤当你被成熟压得很疲惫时,你才体味到单纯的魅力,才懂得单纯的可贵。我喜欢躺在我生长的木床上,夜里忽然醒来,一动不动地看窗外老柳树上的那弯月亮,耳边又想起了春天惆怅的柳笛;看见秋千摇来摇去,把银铃般的笑声抛洒向单纯的天空。月亮还是儿时的月亮,而我却不能回到那段单纯的日子了。
⑥郑板桥有句“难得糊涂”,还有“糊涂难,从聪明到糊涂更难”。从成熟到单纯也是这样吧。
⑦不久前看过现代派画展,心里老大的不服气,铺纸调色,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画不出那种形而上的精神。不是技艺不到而是没有那种独到的思维和情感。我明白了高更何以自我流放到塔希提岛,梵高为何会割下耳朵。单纯是深层次的成熟,是成熟的终极。所谓“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就是这种境界吧。这境界是一种浑然天成,没有雕凿,也不要粉饰,当你意识到单纯时,单纯已经在离你远去了。“良贾深藏若虚”似的单纯如同半老徐娘表演纯情少女,不管演技如何高超,终归让明眼人心里不舒服。
⑧其实我们无需为成熟惋惜。单纯固然可爱,成熟也不是罪过。惟其单纯才是耕作的希望,惟其成熟才有收获的喜悦。老宅终归要拆除,城市终归要发展,孩子终归要长大成人,我们只是祈望能留下那棵老榆树,留下那块绿草地、小河流和蓝色的天空,祈望人类不要成熟得滑腻,不要泯灭太多的善良、正直、真诚和热情。
⑨没有单纯的世界是人类的地狱。
1.根据文中的内容,说明作者“渴望单纯”的原因。(2分)
2.
“浅阅读”的危险
①进入7月,各地书店又呈现出一片火爆景象,新书充斥书架,读者纷纷涌入。应该说,对于今天日渐忙碌的都市人而言,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基于主动还是被动,能抽时间走进书店亲近书本总是好事。读书能增进知识,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与城市的文化品位,怎么说都应该鼓励。不过细加观察,其间一种“浅阅读”现象很堪忧虑,它主要表现在阅读兴趣的单一上,与之相伴随的,还有阅读过程的随意和阅读目的的迷失。
②阅读兴趣单一集中体现在对生活类、时尚类等通俗读物的偏好上,而肯花时间细细体味经典名著的越来越少。这从新华书店7月份销售统计中就可看出。据此统计数字,除《新华字典》等长销书外,各地书店位居排行榜之首的都是通俗读物,相比之下,人文社科类图书少而又少。即就其中最好销的文学类书籍而言,位居前列的也多为《我为歌狂》、《爱上爱情》等通俗小说,或者日、韩当红作家的言情新作。此外便是网络文学的纸介版和漫画图文类读物了。前者已发展到将网络游戏改制为创新小说隆重推出的程度,而后者漫画绘本,因其作者放低身段,以平视大众的姿态,关心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日常生活,有一点童真与温情,再带些外冷内热的调侃,浪漫感伤的倾诉,一下子将许多人挟制到远离现实的虚拟真空,并成为都市时尚情感最好的代言,其中有的销量已过百万册,有的则被改编成电视剧在热档播映。至于一些原本是儿童看的图文书,也错位成了成年人的最爱,本地一家著名的周刊有“漫画书八大经典”之选,其中如《丁丁历险记》等书就吸引了无数成年人的眼球,书价不低,销售却仍火爆。
③本来,读养生、化妆、烹饪、园艺类书,乃或读名人传记以励志,读理财宝典以应用,完全随各人的兴趣和需要,都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当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只读这一类书,少有更多途的阅读拓展和更进一步的知识追求,譬如因人际关系紧张和生存压力增大,就只选择浪漫过头的爱情童话以为即时的寄托,因生活节奏加快和闲暇时间的稀缺,就只拿轻松浅显的四格图文替代计划中的原典赏会,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和警惕。这种阅读过程的随意与阅读兴趣单一一样,再清楚不过地凸现了都市人在阅读目的上的迷失。因为事实显然是,读书可以用为休闲,但决不仅止于休闲,其最根本的性质更无关于休闲。读书除能深化已知了解未知外,还在于能促成人们深刻的灵魂拷问与自我反省,并从根本上满足从生命的繁琐中挣脱出来的自由向往,从而求得对生存困境最彻底的觉解和对情感层次最诗意的丰富。
④显然,上述通俗读物是很难帮助人真正实现这一目的的,它们或许可以安慰人于一时,但安慰不到久远;或许可以滋润人的情绪,但滋润不到灵魂。那永远能安慰和滋润人灵魂的,只能是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因为它保留了人类对外部世界和内在心灵最艰苦的开拓,也最能证明人的心智所可达到的精神高度。所以我们在东西方都可见到,人们把读这样的书比作“心灵的探险”,比作“灵魂的壮游”。而在当今变化迭生的信息社会,一切知识不断被刷新,也惟有它历久弥新,能让人反复体味,并引导人克服格式化的生存,走向精神的丰实和成熟。此所以费迪曼要将从荷马到毛姆、佛斯特的作品列入从18岁到80岁《一生的读书计划》,卡尔维诺要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说:“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
⑤可现在,“时下的兴趣”有从背景噪音升格为阅读主流的危险,即使是经典,也多被掺了水透了气,如坊间迭出“缩水名著”即是一显例。那些《文学名著精缩》、《外国文学速读手册》、《文学名著快读》,将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的快餐,据说销得不错,但对通过阅读经典以获取精神滋养这一目的的达成而言,显然是一条岔道,一种偏航。
⑥为了一个人精神的成长,乃至一座城市文明的提升,现在是到了加大对先进文化的宣传力度,认真学习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使之落实到从出版到发行各个方面的时候了。我们不需要面上的花团锦簇,而急需切实的长养扩充。而对读者来说,进食但求适口是可以的,但寻找精神食粮,就应该有更上一层的追求。依此衡量,“浅阅读”不能算是一种自觉的阅读,甚至还不能算是一种有效的阅读。
2.文章指出,读书的意义在于 。(2分)
3.作者认为要读“经典”的原因是 。(2分)
句段概括
1.段落分层
2.筛选关键字词
3.提取总结语句
原因概括
1.根据题目找准答题范围(上文或下文)
2.筛选整合信息
篇章概括
相关文字层次分析,相关的概括性语句
抓各段中心句,抓过渡句
研究标题、头尾,
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修辞名称
作用类别
一般答题格式
比喻
描绘类
(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比拟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夸张
形象突出了+事物+特性
借代
形象地突出了+事物+特性
对偶
结构类
(突出强调,增强语气)
表达了……,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
排比
强调了+对象+特性;增强文章气势;层层铺开,逐步深化,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
反复
突出了……的思想感情,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承上启下
对比
表达类
(突出强调,增强语气)
强调了……突出了……
反问
强调了……,加强了语气
设问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承上启下
反语
讽刺了……
引用
强调了……,增强文化意蕴和说服力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第17讲 社科文概念、概括题和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
理解并掌握社科文概念、概括题和表达效果
【互动探究 】
振动诗歌自由翱翔的羽翼
刘金祥
①处在一个高度物欲化的时代,诗人似乎必然地站在对抗的位置上,否则只有向商业逻辑缴械,向世俗社会投降,从而彻底放弃诗人的立场。对抗,导致远离中心据守边缘,当代诗歌的处境就这样被尴尬地界定。因此,诗歌界的怀旧、田园情结在内部像流行感冒一样扩散;同时,一部分诗人频频向商品世界投送媚眼……总之,诗歌的低俗情绪和灰暗心理在滋长和蔓延。尤其在诗的旁观者看来,会一脸茫然与隔膜地说:“这是诗吗?”在他们的生活中,显然已触及不到诗歌自由翱翔的羽翼,感受不到诗歌曾经给他们带来的灵动和快慰。
②但从诗的自由飞翔的本性出发,由诗的本体立场来言说,事情似乎还没那么悲观和可怕。我们知道,森林里的云雀比靠近人群的鹦鹉更自由,甚至也更安全,尽管它需依靠自己解决饮食问题,换言之,一只正常、健康、没有被豢养损害了本性的鸟儿,应当说天然具备自由飞翔的能力。事情并不那么悲观和可怕的另一层含意是,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由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诗歌并没有死亡与失踪。恰恰相反,二十世纪是世界级的大诗人接连涌现的时代,从艾略特、叶芝到布罗茨基、帕斯等等,仅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诗人就几近一半。
③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社会,没有某种权力强制要求用制造成批产品的方式来生产诗人与诗歌。
在这个意义上,少数意识到与表达出的思想家和艺术家,犹如人类这一巨大有机体清醒的头脑部分,必然敏捷地率先作出反应。
④由一般的、整体的角度去审视,在后工业社会,机器与科学引发了实用主义高度泛滥,扼制了人的思辨的自由与可能性。譬如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被广告、影视、画报、大众摄影图像化了,却消解了多重启示的形象性;广泛流行的、庸俗的艺术显示出技术化、缺乏创造性与商业化的特性等。但从个别、具体的角度认知,机器与科学又给了人的思辨以更大的自由和可能性。正是现代科学在粒子领域的新发现,促成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文学艺术中非理性领域开拓的直接启示,分子生物学的系统理论与文学艺术批评中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紧密关联;相对思维与解构主义之间的联系,一一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性发展的正面作用。可以说科学技术也给艺术对现实存在俯视性的怀疑和非理性的体验与表达提供了依据。
⑤思想与艺术的自由,在表象上看来,并不由占多数的群体来体现,只由少数个人获得与完成。诗歌在现实社会中位置的边缘性,正是由此所决定。大众一般被遮蔽在基础性的生活状态里,“我的母亲和L夫妇在隔壁房间里聊天。他们在谈论小虫与鸡眼,很容易发现,通过这种谈话是不会产生实质性的进展的。”(卡夫卡日记。这里“小虫和鸡眼”,可以充填进许多别的名词,而不会改变判断的性质。)
⑥站在诗的本体立场,我认为当下诗歌应在的位置与实在的位置已在接近契合。据了解,欧美的大学中很多开有诗歌创作课程,有影响的诗人会被这些大学直接聘为教授,这确定了诗歌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又一种位置。社会的发展,也在人类行为分工的精细状态中得以表现。诗歌写作需要很高的文化素质,尤其是语言的修养。语言的操作本身意味着高度的技艺,对词语要素的体会,对结构关系的把握等等,专业化的训练必不可少。“艺术家之为艺术家,全在于他对美的精微感觉。”(波德莱尔)精微的表达需要专门的努力,所以卡夫卡才说:“我的生活方式仅仅是为写作设置的,如果它发生变化,无非是为了尽可能更适合于写作而已。”
⑦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要振动诗歌自由翱翔的翅翼,让人们感受与领会到它的力量,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事情已经是这样,事情原本就是这样。
(节选自《解放日报》)
1.第①段中加点词语“投送媚眼”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2.第②段中作者从诗歌的□□□□和□□□□两个层面论述了事情并没有那么悲观和可怕。(2分)
3.把下列各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③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因为人当中的一部分可以认识到这一点
②并且努力对之表示出人应有的姿态
③人可能成为“数自然科管理科学及计算机的牺牲品”
④这种焦虑感往往首先呈现于杰出的思想与艺术作品中
⑤但不是一定成为牺牲品
A.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 B.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C.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D.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
4.第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段中作者引用卡夫卡日记内容有何作用?(3分)
5.下列各项对第⑦段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个“这样”表现了作者无奈失落情感。
B.“已经这样”具体指诗歌的处境尴尬。
C.“原本就是这样”是对前一分句的强调。
D.两个“事情”具体指代的内容有差别。
6.对诗歌“如何振动诗歌自由翱翔的羽翼”作者做了相应的思考,请你在此基础上加以探究。(4分)
1. 发表一些媚俗、低俗的作品/向商业、世俗低头 (2分)
2.(2分)本性特点(本体立场) 诗人成就(发展历史)
3. C (3分)
4.(3分) 引用卡夫卡日记中母亲与朋友聊天不会产生实质性进展(1分),证明了大众一般被基础性的生活状态所遮蔽(1分),进而论证了只有少数个人才能获得和完成对思想与艺术的自由的追求这一观点(1分)。
5. B (3分)
6.(4分)
示例:本文作者从诗歌本身的特性与本体立场对诗歌振动自由翱翔羽翼进行分析,认为事情似乎没那么悲观和可怕;我认为诗歌的自由翱翔还需要诗歌对本身艺术性的锤炼,同时,要注重与时代的同步等。(简要概述作者思考内容2分;自我探究思考内容2 分)
【知识精讲 】
知识点一(基本概念)
【知识梳理】
知识点1:什么是一般社会科学类的文章
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变化的科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文艺美教育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类的文章,是用来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和描述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章。它既是探讨社会科学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手段,也是概括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文字载体。从文体上说,它应包括议论性和说明性等类别,但就高考说,侧重于社会科学类的议论文字。在“社会科学类文章”前加“一般”,表明高考选用的这类文章,专门化的程度不会太高,专业理论色彩不会太浓,专业的名词术语不会太多。否则就不解称为“一般”。
社会考学类文章虽然涉及的面很广,但是,从历年高考的选文来看,侧重于选取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历史类的文章,因为它更接近于高中毕业生的实际。
★说明性文章
说明文是一种介绍实物、解说事理的文章。因此,阅读说明文,重要的就是对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有准确的把握。
如果将说明文的类型予以细分,把握说明类文章的中心还应注意:对于介绍性说明文的阅读,重在事物特征的把握,要求准确把握说明中心,正确概括事物特征,分析表现事物特征的主要方法.理清说明的基本顺序;对于事理性说明文的阅读,重在事理的分析,要求准确把握说明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事理,捕捉关键语句,概括语段意思,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而对于文艺性说明文的阅读,则应在此基础上掌握其表达特点。
1.明确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的过程
分析和杷握说明性文章的中心意思,一般要阅读后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全文围绕什么事物进行介绍说明的? 二是作者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进行说明介绍的?三是该事物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① 从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就是说明对象和中心,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等。
② 从弄清写作意图入手。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初中教材),在说明罗布泊环境变化的过程中表达了作者的忧患意识。
③ 从分析说明过程入手。分析说明过程,实际上是在分析说明各段落、层次的内在联系, 而说明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搞清楚了,也就容易把握说明中心了。尤其在事理性说明文的阅读中,这种方法尤为重要。
事理性说明文是着眼于阐明抽象的事理、物理、概念、性质、来源、演变、成因、规律说明的文章,如对某种学术原理、科学概念、艺术流派、思想观点等说明。它以严密的逻辑性为其主要特点:概念是它的基石,判断是它的建材,推理是它的基本构架。可以说,这类文章的每一步推理,均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因此,读这一类文章时,我们可以从逻辑的角度和内容的层次入手分析事理。
从逻辑的角度分析事理,既可以从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又可以从判断的性质上来分析,也可以从事理的逻辑顺序上来分析,还可以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中来分析。具体采用何种角度分析,应因文而论。从内容方面分析事理,可从如下几方面人手:一是看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从中分析事理的内在联系。二是由整体到局部的解读,从中了解语段之间的内在关系和事理。三是在语境中对词语的信息指向加以咀嚼,从中体会关键词、句的事理表达作用。四是从题意与文意的解读中筛选相关重要信息,满足试题要求作答。总之,以严密的逻辑思维把握整体, 联系语境,辨析异同是分析事理的良方。
2.捕捉关键语句,正确把握事物的特征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里外)、形态(大小长短)、性质(硬软冷热)、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方面,它是事物本质特征的直接反映,也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因而,要正确地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就必须对此有所认识。
概括事物的特征,一是必须抓一些关键性语句。诸如在内容上突出事物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句子;在结构上用于过渡、承接、照应、总起、总结的句子;借用修辞手法来再现事物特征的句子;反复出现关键词、中心词的句子;用于点题揭旨,作为全文结语的句子等。二是要仔细推敲:概念是否准确、内涵是否稳妥、范围是否适当、角度是否确切、判断是否正确、归纳是否符合逻辑等等。
若是事理性说明文,那么文中值得注意的关键语句往往是起始句、照应句、总结句,其主要表达方式往往是议论。找到类似的关键句,也就能大致明白语段主要内容的指向。
3.分析表现事物特征的主要方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诠释、引用、打比方、列图表等。研究说明方法,并搞清楚这些说明方法与说明中心、事物特点之间的联系和表达作用,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说明内容。在比较复杂的说明文中,往往会出现多种说明方法交错运用的现象。不仅如此,文章还会用修辞手法以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用描写来增强说明文的文艺性,用抒情来增强说明文的情感性。总之,所有说明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运用,都是为了使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更清晰和更有表达效果,都是为了凸显说明中心。
4.理清说明的基本顺序
说明性文字要依据事物本身的特点来安排结构顺序,因而说明文一般都能做到言之有物、条理清楚。
在介绍性的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或称为事理顺序)。这三种说明顺序是安排说明条理的基本方法。当然,在具体的文章中,说明顺序也可以综合使用。但不管怎样,抓住说明的结构顺序,有利于把握事物的特征。
事理性说明文一般是依据某些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某一事物内部的逻辑联系和人的认识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和文章结构的。人的认知规律一般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主要到次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因到结果、由客观到主观、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等。由此,事理性说明文也就形成了三种基本模式:①横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各个不同方面),②纵式结构(说明事物动因、发展、结果),③纵横交错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这种结构和顺序的安排方式也往往是因文而异,没有截然的界线。
★议论性文章
议论性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它是议论文的中心所在,是议论文的灵魂。因此,把握议论文的论点,是正确理解议论文的内容和中心以及作者思想感情和态度的关键。
议论文的学习应主要掌握: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论题和论点、论据、论证,理解议论文的内容和中心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理清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注意文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分析论点的展开过程,掌握常见议论文的结构形式。
1.分析文章、把握论点,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把握文章的论题
议论文的题目和中心论点的关系主要存在四种情况:其一,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其二,题目是议论的范围;其三,题目用比喻的形式暗含论点;其四,题目用问句的形式暗含着文章的中心论点。
(2)概括文章的论点
概括文章论点的要求有两个“讲究”,即既要讲究概括出来的观点合乎文意、准确鲜明,又要讲究符合判断的逻辑要求。概括论点要讲究表述形式:要用判断的形式,任何疑问的不确定词语都不能使观点得以成立;概括出来的论点既要符合文意,又要干脆利索;同时,论点不能以疑问句式和选择句式出现。
2.论据的把握
论据,有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包括理论观点、理论依据、名人名言等;事实论据包括典型事例、数据、研究成果等。
论据的把握,要特别注意如下两方面的分析:
(1)注意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论据是证明观点的事实依据。论据越典型、精当、充分,就越能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因此,论据作为证明观点的材料,是对所论观点的有力支撑。我们在阅读议论文和解答试题时,都要有这样的理念,那就是必须注意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2)注意论据的归类分析
有的议论文论据不多,所举例子证明的观点一眼便知。但有的议论文举例较多,作者的工作意图是想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方面去充分而严密地论证观点。在阅读这类议论文时,就有必要将文中涉及的例子进行归类分析。
3.论证过程的把握
论证过程的把握,也要注意三个方面;
(1)理清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
(2)分析论点的展开过程和把握议论文的整体结构
在分析论点(观点)展开的具体论证过程时,要求掌握以下四种常见的结构形式:①并列式;②层进式;③对照式;④总分式。常见的议论文,往往不是单一的论证结构方式,而是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在多种结构方式的综合运用中,文章的观点会逐步充分地、严密地、多层面地得以展开和证明。
(3)掌握基本的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一般分为引证法、例证法、喻证法等,以论据之间的关系来说,又有正反对比的方法,而从逻辑思维角度来说,又可分为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在驳论中,另有归谬法、反证法等。在分析论证方法时,重要的不是概念本身,而是其作用。
★解题思路与方法
阅读社科类文章,要有三种意识,即整体意识,结构意识和方法意识。
整体意识,就是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全文的中心意思,即作者的观点、立场、态度等。
结构意识,就是阅读时要有结构解析的意识,即在阅读时要善于抓段意,理清结构层次,在读后形成对全文脉络的清晰把握。
方法意识,方法意识就是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具体步骤: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用两三分钟把全文通读一遍,初步了解文章主要说了什么事,什么新发现;观点是什么;大致有几层意思。对文章获得整体印象。
(2)细读题目,明确指向。再用两三分钟阅读四道题十六个选肢,弄清题干的发问指向,是有关什么的选择;弄清选择肢的信息内容,结合对文章的大致印象,形成初步判断。
(3)文题对应,确定区域。根据题目要求,找准相应的信息筛选区域,在原文中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把握主次信息的区别和联系,为筛选信息,最终确定答案做准备。
(4)比较过滤,选准信息。以文中相关信息为依据,对照比较选择肢的表述,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进行筛选、转换、整合,形成合理的推断。
【例题精讲】
例1.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每题3分)
文化理论模型的建构是为了阐释文化的现实。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撕扯的大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出路在哪里呢?面对这样一个大文化主题,梁漱溟指出,从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看,西方文化的路向已“山穷水尽”,中国文化的路向正“柳暗花明”,中国文化将替代西方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第一,从经济上说,西方文化已露败相。虽然资本主义经济曾给人类带来过许多利益,但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贫富悬殊,权力集中在资方,生产过剩,失业的恐慌等等,足见人们生活得太累、太苦、太空虚、太没有情义,这种不堪忍受的局面断不会长此延留。西方经济的危机预示着中国文化的复兴,因为人类将从人对物质的问题的时代而转入人对人的问题的时代,由物质的不满足时代转入精神的不安宁时代,西方文化适宜于解决求生存的问题,中国文化更适宜解决人和精神的问题,它的复兴理所当然。第二,从见解方面说,西方文化已出现了转向。以前,西方的心理学一直重理性。现在关注到了非理性因素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它说明西方人两眼睛的视线与孔子两眼睛的视线渐渐相合。就进化论而言,以前西方文化只讲竞争本能论,现在出现了互助本能论,这与中国尚情毋我的文化视角渐渐重合。这都标志着中国文化的必然复兴。
贺麟提出,应以自由自主的精神或理性为主体,去吸收、融化、超出、扬弃那外来的文化和以往的文化,不管时间之或古或今,不管地域之或中或西,只要一种文化能够启发我们的性灵,扩充我们的人格,发扬民族精神,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
尽管梁漱溟、贺麟主张保守和发展民族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优秀成分,但他们却具有开放的心怀,在中国现实文化的选择和建构上,坚持了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双向互动的原则,为今天的文化建构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人类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各自的独立性,但独立性不等于孤立性。尤其是今天,由于传播媒介的现代化,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把自己的文化封闭起来,渗透融会是必然的趋势。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结合,是中华民族新文化再造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西方文化的路向已‘山穷水尽’”,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生活得太累、太苦、太空虚、太没有情义,需要精神慰藉。
B.西方文化适宜于解决求生存的问题而不适宜于解决精神的问题。
C.中西文化在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和精神问题下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D.西方文化只讲竞争缺乏互助,缺少从尚情毋我的视角看待问题。
1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的复兴是人类从解决物质的问题(求生存)到解决精神的问题(精神的不安宁)的需要。
B.西方文化适宜于解决求生存的问题,所以适宜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人对物质的问题的时代。
C.中国文化更适宜解决人和精神的问题,所以适宜于人类社会发展中人的精神不安宁的时代。
D.传播媒介的现代化打破了文化封闭,使文化达到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结合以及民族新文化的再造。
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粱漱溟认为西方文化解决不了经济危机问题,所以西方经济的危机预示着中国文化的复兴。
B.贺麟的以自由主义的精神或理性为主体对待中外文化的文化观是具有开放意识的文化观。
C.梁漱溟从西方心理学关注到了非理性因素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上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必然复兴。
D.在如何融会不同文化为我所用上,贺麟的自由自主的精神或理性为主体的看法比梁漱溟的更为实用。
答案:CDD
知识点二(概括题)
【知识梳理】
“宝典一”: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技巧:
(1)抓各段中心句。注意抓住各个文段的中心句,而这些句子一般在首句和尾句的位置上。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要点;归纳时要把握整体,从全文出发。
(2)抓过渡句。过渡句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3)研究标题、头尾。标题常能反映作者立意的角度,与文章中心相关联;文章开头或开门见山、或旁征博引,文章结尾或卒章显志、或总结全文、或画龙点睛,均与文章中心密切相关。
(4)综合段落大意。从文章中分解出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而提炼出中心意思,这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有效的方法。
(5)注意关键词语。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如同被反复敲击的琴键,其乐音往往是乐曲的主旋律,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
“宝典二”:概括题考查的,是看你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所以“概括”实际上是对材料进行精要的提炼,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提取法。即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将其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这种方法既适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于要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
2.组合法。即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这种方法适于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组合的视点要放在文章总说段的主干之上、文章或者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之上。
3.自写法。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重要的方法。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文章风格、概括作者观点、给文章加上标题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答题时应进行要点综合式的概括,进行分步分层的概括,进行突出重点、突出主体的概括。
以上是答题的基本方法,还有一种特别的方法是提炼法,提炼法主要用于发现规律,或是构段的规律,或是写句的规律等等,其思维方式是求其共同点,答题时要运用自写法。
【例题精讲】
例1.
(1)竹是大型禾木科植物,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花木之一。竹青翠成林,摇曳多姿,不论风沐雨淋、晴岚寒雪都别具雅韵,极受人喜爱。竹经冬不凋,与___、____组成“岁寒三友”。
(2)传说紫竹是瑞祥的征兆,《礼斗威仪》曰:“君乘而王,政太平,蔓竹紫脱,为之常生。”关于斑竹有个美丽、凄婉的神话,说虞舜巡游江南,使二妃——娥皇、女英留居潇水、湘水一带。舜死后,二妃泪下,染竹成紫。《长相思》原名《湘妃怨》,是民间祭祀娥皇、女英时所用的乐曲。白居易依照《湘妃怨》的节拍填词,此曲因而成为词调,改名《长相思》。最早关于竹林的记载是《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休于玄池之上,乃奏广乐,三日而终,是说乐池,乃树之竹是曰竹林。”传说里凤凰食竹,《韩诗外传》曰:“皇帝时,凤皇栖帝梧桐,食帝竹实。”说的大概是吃竹笋吧。《楚国先贤传》载竹笋为孟宗的孝道感动,长出来供他作母亲的祭品。
(3)在风花雪月的文人诗中,竹的生活实用价值消隐了,文人的目光是纯粹审美的,真实地写出了竹的形貌和神韵。竹因________、竹节中空、________、经霜不凋等特点,而与人的正直、虚心、不慕荣利、艰苦自洁等高尚品质相类。竹常是隐士、贤人的象征。魏晋时有竹林七贤之聚;东晋时的王子猷为人卓异,不拘礼法,清高自洁,生性好竹,每居一处,定广植翠竹,日夕游居其间,外出遇竹林都留恋忘返,常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耶”。历代吟竹的诗文也多得难以计数。
(4)中国文人喜爱竹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即竹能创造一个理想的清静环境,或隐或居,或供或游,非常自得。植竹在房屋墙壁四周,一丛一丛的,映得屋子青翠可人,生气盎然;或植竹于窗前,在夜深人静时,隔窗听寒雨打叶声;或在有雕阑的庭园中栽修竹,偶尔散步其中,数竹间流萤:或植竹当篱笆,西窗下,凝神聆听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秋天的竹易招萧索秋风,竹风凉,檐露滴,此时羁旅异乡独宿怀人,该是多少凄惨动人。竹林会友而置酒、弹琴、吟诗,抒发抑郁之志,也是雅事。
(5)文字终究是隔了一层,视觉艺术所呈现的竹更直观,文人的画、雕刻或其他一些民间工艺里的竹形象大大丰富了竹文化的内涵。画中之竹是形、韵皆备。与苏轼同时代的画家文同是善画墨竹之人,他所追求表达的是竹的“清而真”,即要画出融入自己思想的真实生动的竹。中国画重神似而非形似,画竹到后来越来越多地渗入个人主观意象,创意别开生面。画竹大家柯九思师法文同而有独创,更重主观意象而能表现出竹的晴雨风雪、荣枯稚老的种种生态。倪瓒又是有一位画竹名家,他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为人有“洁癖”,当时士大夫们钦慕他,称其为“高士”,到明代,“江南人家以有无(倪瓒作品)为清浊”,可见影响很大。明清工艺品以竹为主题的花纹,或墨或彩,或浮雕或阴刻,有枝繁叶茂的竹,有寥落数枝的清瘦竹,或配兰石,或配松梅,素朴、清朗而高洁。
(6)竹字头的汉字几乎都与竹有关,与竹字头有关的古代常见字多达一两百个,可见竹在古人生活中必不可少。《论语》曰:“乐然后笑。”即听到丝竹音乐,愉悦而笑。“箭”,《家语》曰:“山南之竹,不扶自直,斩而为箭,射达革。”竹可以做成舟或筏子。竹还能做成炊具,原始人会用一端带竹节的竹筒做“锅”。广西、云南傣族的竹楼,轻巧美观。竹的实际用途实在说不完,现在南方农村里竹椅、竹席、竹篮等竹制物品还常用。竹的广泛用途之所以能形成一道亮丽的竹的实用文化风景,还与竹作为其他文化艺术的载体大有关系。
(7)书是精英文化的体现,是文化传承和文化活动的主要舞台,竹与书联系在一起,竹便有了更浓厚的文化意味了。古代的书叫“简牍”,简,是指竹木制成的简册;牍,是指木制的版牍。商代甲骨文中有“册”字,“册”像竹木简编连之形,简是细长条的薄片,用绳把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通常以刀刻写或用毛笔蘸墨在上面书写。竹简青皮的一面称“篾青”,另一面称“篾黄”,文字一般写在“篾黄”的一面。新竹水分多,须烘干水分,“杀青”后再写,“杀青”也叫“汗青”、“汗简”,后人将写定书稿称为“杀青”、而常以“汗青”,“汗简”代称书籍。
(8)我们把南方古乐称为丝竹,源远流长。竹笛、箫等是丝竹中的代表乐器,箫在战国时也称籁,笛出于波斯语nay,原是竹子的意思。古人最初用竹管定律,据说是因为风吹竹声,能自成宫商。
(9)竹文化之可观非此文所能全部概括,但其脉络大致如此,竹文化的三大部分并非孤立存在与发展的,而是相互渗透与丰富。竹是中国精英文化的象征。
7.根据文章对“竹”的三大部分的介绍内容,请对“竹文化”进行概括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竹文化三大部分:一,关于竹的故事与传说:二,文人咏竹诗篇和竹画,抒写了竹的正直虚心、清告自洁的精神风貌;三,竹的实用文化很壮观。
(或:一,关于竹的传说故事和文人与竹的关系;二,竹与画家;三,竹的实用文化很壮观,也可)
例2:
城市品性
葛剑雄
①就城市而言,品,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性质和功能上,如政治型、经济型、文化型、宗教型、军事型、休闲型等,或者两种或多种类型的综合型。不同的类型及其相应的功能,是决定城市之品的基础,也是城市之性赖以存在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城市方能产生和发展其独特的性。
②由于城市的品性更多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因而又被称为城市的文脉。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而不是仅仅指当时存在的文化,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简单地说,一方面是指现在的文化,一方面是指过去的文化,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
③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④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或者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或者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线,也已岌岌可危。
⑤没有文脉或文脉断绝的城市并非没有品性,只是不可能有高雅的、深厚的、愉悦的、稳定的品性,甚至不可能具有与本身相适应的品性。
⑥城市的主人当然希望它具有自己期望的品性,那么首先应该确定它的品,即从城市功能的定位开始。任何一项功能,都需要最低限度的物质条件和实施这项功能的人。□要提高这项功能,使城市形成令居民满意的品性,就不能局限于物质条件,也不能只保证居民的温饱,□应注重城市在物质和精神上、硬件和软件上的全面发展。
⑦对于一座已经存在了相当长时间的城市,保持并改善其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延续城市的文脉。这不仅需要保留必要的物——环境、建筑和设施,更离不开能够传承文脉的人。有了人脉才能有文脉。四合院和胡同、石库门和弄堂里必须有一些原来的居民,或者熟悉原来生活的居民后人,真实的历史和生活并非完全可以用文字或图像记录的。但另一方面,这些居民完全有选择自己的居住方式和职业,如果需要他们为了传承文脉而发挥特殊的功能,政府和社会应该给他们合理的补偿和奖励。对一些传承特殊技艺或记忆的人,政府要保证他们衣食无忧,不断改善,而不能让他们去市场竞争。
⑧这些物和人的保留必须用地方立法的方式加以保证,通过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监督,而不能根据长官意向随意变化,也不能因为主管官员的更迭而得不到稳定。而要做到科学决策,就离不开一批专门的研究人员,需要他们主要从事本城本地历史和文化的深入发掘、抢救、整理、研究和必要的普及。
⑨守旧与创新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城市品性在延续中改善,在继承中更新。居民既是城市品性的守护人,又是其批评者、改变者、塑造者。优良的城市品性使居民得到享受和陶冶,而高素质的居民也使城市品性得到完善和升华。
4.结合第②③段内容,简要概括城市功能与城市文脉之间的关系。(3分)
4.城市功能的延续是形成城市文脉的基础(前提条件),城市文脉的延续促进城市功能的发挥。(答对1点2分,2点3分)
例3:
仁者乐山
刘锡诚
山岳本属于自然物质世界,然在传统文化中,山岳却被赋予自然物质意义以外的诸多含义,于是,山岳在人们的观念中便常常显示为人文的符号。清代张英、王士祯、王掞、张榕端纂修的《渊鉴类函·地部·山》汇集了许多论及山岳的文献:“《春秋说题辞》曰:山之为言,宣也,合泽布气,调五神也。《礼记》曰: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论语》曰:仁者乐山。”《韩诗外传》解释说:“仁者何以乐山?山者,万人之所瞻仰,草木生焉,万物殖焉,飞鸟禁焉,走兽伏焉。生万物而不私,育群物而不倦。出云导风,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有似夫仁人志士,此仁者所以乐山也。”这“仁者乐山”一语,确乎概括了中国人对山岳的基本态度。
只要掰着指头数一数,在神话传说中,有哪一座稍微有一点儿名气的山,没有与仁者联系起来呢?我们不妨列举几个例子。
如衡山。《吴越春秋》曰:“禹伤父功不成,登衡山血白马而祭之,梦赤绣文衣男子,称玄夷苍水使者,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之岳。’禹乃退,斋三日,登宛委,发石得金简玉字之书,言治水之要。”
如太行、王屋。就是愚公移山的那两座山。
如灵山。《晏子春秋》曰:“齐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有饥色,吾卜祟在高山广泽,寡人欲祠灵山可乎?晏子曰:夫灵山,因以石为身,以草木为毛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独不欲雨,祠之何益!”又,《郡国志》曰:“灵山,昔有神女于此捣衣,因号捣衣山。山南绝岩有方石明莹,谓之玉女捣练碪。”
如君山。《植物志》(《四部备要》本)曰:“君山,洞庭之山是也。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帝女遣精卫至王母取西山之玉印,印东海北山。”又,《湘州记》曰:“始皇欲入湘观衡山而遇风浪,溺败至此山而免,因戏曰君山。”
这些文献记载所说的,都是在老百姓中流传的有关山岳的神话和故事,都是把山岳视为与“仁者乐山”有关联的人文象征符号。
当然,只说“仁者乐山”似乎还有欠全面。崇山观念一直就是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基因。我们的祖先——原始先民最初就是从山林中走出来的。他们面对的是巍峨壮观的山岳和发源于峻山险谷里的河流,当他们对其高入云霄的磅礴气势、兴云布雨和孕育万物的神秘力量感到困惑莫解时便产生了对山岳的崇拜。正是这种崇山的心理和对自然的崇拜,导致了原始神话和原始宗教的出现,而神话与宗教又反过来赋予山岳以神圣性。不仅中国文化中原始性的昆仑神话与后起的蓬莱仙话这两大精神文化体系,无不与山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崇山观念和山岳信仰,又一直伴随着自“帝尧命舜摄位望于山川”、西周敕封“五岳”、“五镇”起,到清末、甚至到民国止的漫长的中国农耕社会,给中华文化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有理由把山岳文化看作是原始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产物。
在原始宗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教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也都纷纷占领名山大川,并吸收中华山岳文化的精髓为自己的血肉。历代王朝也接受原始的山岳文化及民间文化中的崇山理念建立起适合自己利益和为其服务的上层文化。历代王朝关于“五岳”、“五镇”(最初是四镇)的诏令,不绝于缕而又大张旗鼓地进行的立祠、封禅、祭祀(包括望祭、遥祭)等活动,把“五岳”、“五镇”看作是五方、九州的镇州之物,当作接天通地、国土完整、江山永固、国运绵长的象征,作为东西南北中五方和五行观念的体现,赋予这些圣山以深厚的人文意义,也因而建立了历代王朝都恪守不逾的国家常祀之礼。《博物志·山水总论》说得好:“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赏封内名山大川者,通灵助化,位相亚也。故地动臣叛,名山崩,王道讫,川竭神去,国随已亡。”这段话不正是“五岳”和“五镇”作为国家和政治象征符号的一个注脚吗?
以“五岳”、“五镇”为代表的山岳文化容纳着和整合着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排除了“左”的思潮的干扰,思想解放,处处生机盎然。作为文化遗产的“五岳”和“五镇”,在新的时代里焕发了生机,有的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或重点保护文物,有的成为文化旅游的资源,其所在地区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飞跃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观念的巨变,“五岳”、“五镇”的功能也发生了重大的嬗变。“五岳”、“五镇”文化的魅力没有减退,理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继承与发扬。如今,一方面,作为旅游文化资源,“五岳”、“五镇”已在不同程度上,甚至是急功近利地被开发着和利用着;而另一方面,作为中华文化组成之一的地域文化,特别是长期农耕社会养育形成的农耕文明的特色和内涵,却又研究得远远不够。这不能不使人徒增一份焦虑和隐忧。
13.从文中看,作为山岳文化,有两大基本内涵:(2分)
1、把山岳视为与“仁者乐山”有关联的人文象征符号,或“仁者乐山”
2、崇山观念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基因,或“崇山观念”。
【课堂练习】
1.
在文化的传承中,历代积累的经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经典由于文字和时代的暌隔,往往不易为一般读者所接受。为了使经典成为一般读者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前辈学者做出了卓越的努力。
1938年,朱自清受杨振声的嘱托,开始写一部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教科书。此后几年,在昆明和成都以及来往于两地的旅途中,朱自清一直没有停下这本书的写作,1942年以《经典常谈》为题终于出版,几年间仅在文光书店就印了五次。季镇淮称赞它“言之有据,深入浅出,意无不达,雅俗共赏,运用现代语言,讲述古史内容,令人读之不厌”。
同样致力于经典普及工作的还有钱穆。上世纪50年代,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讲学时,即有意写一部通俗的《论语》注解,使初中以上学生人人能读。钱穆早年就著有《论语文解》、《论语要略》,对先秦诸子特别是《论语》浸淫日久,用力甚深,写这样一部书本来并不是难事。然而钱穆反复斟酌体例和文体,数易其稿,直到1963年才最后写定,题为《论语新解》。对于一部通俗著作如此用心经营,不能不让人感慨于前辈学者的严谨与认真。
这样一种严谨与认真的态度,归根结底,仍是出于对经典怀有的敬意。钱穆在《论语新解》的序言中谦逊地表示:“本书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换句话说,钱穆并非要在《论语新解》中贩卖一己的“心得”,而是备采前人的各家学说,加以申述,给读者以最为通达简要的知识,目的仍是让读者“直明《论语》本义”。
在后来撰著的《孔子传》中,钱穆更是明确地希望读者借助此书,继而“进读《论语》以及其他先秦古籍”,不要认为读了此书,就以为“对孔子了解尽其能事”。其实朱自清写《经典常谈》,也是同样的用意,他希望读者把这本书当做一条船,借它“航到经典的海里去”,“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钱穆和朱自清都认识到,经典普及工作并不能代替经典本身,它们的意义是让读者亲近经典,接触经典。经典的普及不是把经典通俗化甚至庸俗化为当下实用的知识,而是充当灯塔和航船,把读者的心灵引入到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中去。这就是朱自清所说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怀抱着如此庄严崇高的宗旨,下笔临文时自然不会苟且轻慢。
也正因为此,他们也就不会随便迁就和迎合读者的阅读趣味,不会为了书的好卖而牺牲了经典的尊严。钱穆在写《论语新解》的时候,本来为了通俗,打算全部用白话,然而写了四分之一就后悔了,推倒重来。因为《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如果全用白话来阐释宏深的义理,一味追求浅显,就像“嚼饭哺人,滋味既失,营养亦减”,所以最终改成了浅易的文言,只是在每一章的结尾,用白话对全文做一个翻译。
自然,这一切都要求作者本人对经典要了然于心,了然于手与口。有如此的热忱,又有如此的学力,《经典常谈》和《论语新解》才成了新的经典。只是如今,有心、也有能力做这样工作的学者,已经很难见到了。
4、根据文意,经典普及工作者自身要具备—————— 和———————二这两方面条件。(2分)
4.有心和有能力/有文化和有学力(要指出学识和态度两个方面) 通俗化庸俗化 迁就迎合
知识点三(表达效果)
【知识梳理】
【例题精讲】
例1: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2分)
渴望单纯
①“单纯”实在是个好词儿。不过你若以“单纯”来赞许年轻人,却未必能讨人欢喜。小时候妈妈常说我“傻孩子”,那时我总是竭力声辩“我不傻”,甚至会委屈得声泪俱下。待慢慢长大了,才体味到妈那句话里深切的爱意。我常想妈还能把手放在我头上,再说一次“傻孩子”,可妈再没那样说过。
②单纯时不识单纯的滋味,也不愿正视单纯,骚动着想摆脱单纯。背着大人抽烟,似乎手里夹支烟卷便长大了,尽管嘴里的滋味并不好受;本能地排斥父母的一切忠告,为点小事便嚷着离家出走。总是忧郁痛苦,怀才不遇,“为赋新词强说愁”。
③单纯时燃烧的成熟渴望。这渴望很具体,具体到长大了不再有大大小小的考试,长大了挣钱买辆新单车,长大了可以和那个叫凤儿、珍儿的女孩子到公园的石椅上谈恋爱,长大了当医生治好妈妈的关节炎,或者当工程师、教授、将军,然后衣锦还乡,让所有瞧不起自己的人后悔……
④直到有一天你忽然发觉自己真的成熟了,儿时的梦幻不再空灵美丽,许下的诺言破灭了却不以为然,你不再相信假的,也开始怀疑真的。郭富城、黎明的歌太闹,姜育恒的忧郁还尚存丁点魅力;琼瑶开始发腻;一个人独坐家里的时候多了,参加聚会的时候少了;想要说什么想了想终于没有说的时候多了,和人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少了;想老婆的时候多了,想父母的时候少了。再后来便是想儿子的时候多了,想老婆的时候少了。你忙着回答儿子突如其来的莫名其妙的问题;变着法儿告诫他不能抽烟喝酒,不能谈恋爱;找他的老师了解学业,揭开他的床铺查看是否有不该看的书。你觉得他不像你那么大的时候听话,甚至为他没出息而后悔失意。真到有一天他不在身边了,你戴着老花镜坐在阳光下看他儿时的照片,思想起他带给你的欣喜,感念他是天下最乖的好孩子,早早买好他喜欢吃的东西,守候他匆匆归来的那个星期天。那时候你脸上有了皱纹,头上飘着白发。你真的熟透了,像秋末高高挂在树枝上的一片颤抖的黄叶。
⑤当你被成熟压得很疲惫时,你才体味到单纯的魅力,才懂得单纯的可贵。我喜欢躺在我生长的木床上,夜里忽然醒来,一动不动地看窗外老柳树上的那弯月亮,耳边又想起了春天惆怅的柳笛;看见秋千摇来摇去,把银铃般的笑声抛洒向单纯的天空。月亮还是儿时的月亮,而我却不能回到那段单纯的日子了。
⑥郑板桥有句“难得糊涂”,还有“糊涂难,从聪明到糊涂更难”。从成熟到单纯也是这样吧。
⑦不久前看过现代派画展,心里老大的不服气,铺纸调色,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画不出那种形而上的精神。不是技艺不到而是没有那种独到的思维和情感。我明白了高更何以自我流放到塔希提岛,梵高为何会割下耳朵。单纯是深层次的成熟,是成熟的终极。所谓“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就是这种境界吧。这境界是一种浑然天成,没有雕凿,也不要粉饰,当你意识到单纯时,单纯已经在离你远去了。“良贾深藏若虚”似的单纯如同半老徐娘表演纯情少女,不管演技如何高超,终归让明眼人心里不舒服。
⑧其实我们无需为成熟惋惜。单纯固然可爱,成熟也不是罪过。惟其单纯才是耕作的希望,惟其成熟才有收获的喜悦。老宅终归要拆除,城市终归要发展,孩子终归要长大成人,我们只是祈望能留下那棵老榆树,留下那块绿草地、小河流和蓝色的天空,祈望人类不要成熟得滑腻,不要泯灭太多的善良、正直、真诚和热情。
⑨没有单纯的世界是人类的地狱。
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表达效果是 。(2分)
1、详细地列举出了单纯时渴望的具体内容,强烈地表达出了儿时成熟的渴望。
例2: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贝聿铭
①在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我先后设计规划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美国国家艺术馆东楼、肯尼迪图书馆等建筑,大部分作品都与文化艺术有关,符合了自己的追求。
②有人说一个设计师的命运75%来自他招揽生意的能力,我不同意。建筑师不能对人说:“请我吧!”自己的实力是最好的说服工具。怎么表现你的实力?那么就要敢于选择,敢于放弃,决定了的事情,就要有信心进行下去。
③64岁,我被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参加卢浮宫重建,并为卢浮宫设计了一座全新的金字塔。当时法国人高喊着“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不分昼夜表达不满,翻译都被吓倒了,几乎没有办法替我翻译我想答辩的话。当时的确有压力,我面对的是优越感极为强烈的法国人, 卢浮宫举世闻名。 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必须相信自己,把各种非议和怀疑抛诸脑后。旁人接受我与否不是最重要的,我得首先接受自己。建筑设计师必须有自己的风格和主见,随波逐流就肯定被历史淹没了。
④后来金字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也被总统授予了法国最高荣誉奖章,但我仍然保持一贯的低姿态,说:“谦恭并不表示我有丝毫的妥协,妥协就是投降。”
⑤这么多年,我敢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⑥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17岁赴美国求之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但中国就在我血统里面,我至今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当然美国新的东西我也了解,中美两方面的文化在我这儿并没有矛盾冲突。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
⑦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建筑不是服装,可以赶时髦,建起来以后,不能说明年不流行了就立刻拆掉。我从来不赶时髦,我比较保守;但我也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或者现代派。还有人称我是现代主义大师,相当多的作品都是西式建筑,但在设计方面我力争把古典和创新相结合,并且摸索新路改进自己的风格。
⑧我曾受邀在日本东京的静修中心建造一个宗教的钟塔,这座钟塔的形状很像日本一种传统乐器:底部是方的,往上逐渐变平变扁,越往顶端越锋利。日本人很喜欢,后来再次邀请我为博物馆做设计。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读过一个中国故事叫《桃花源记》,很羡慕那种生活安然,环境优美的感觉。日本人知道这个故事,都说,对,要是能把博物馆做成那种感觉就好了。博物馆选在山上,在山上修了一座桥,穿过山谷通向博物馆。日本人非常接受这个设计。
⑨在我的70多件作品当中,博物馆的项目占到很大的比重。我希望博物馆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担负起自己的一份文化责任感。我尤其喜欢年轻人来看我的博物馆,人越多我越是开心,所以我常常到以前做过的博物馆溜达,看看观众里面年轻人多不多,因为将来是他们的世界。
⑩86岁那年,我把自己的“封刀之作”选在苏州,想用全新的材料,在苏州三个古典园林——拙政园、狮子林和忠王府旁边修建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设计方案一出台,又引起了各界强烈的争论。很多人认为,这座全新博物馆将破坏原有建筑的和谐,损害这些古建筑的真实与完整。但这不能改变我的设计初衷。
⑪苏州博物馆真正呈现在世人面前时,我想他们会理解并喜欢的。那不仅是人们对贝氏建筑光环的追逐,而且是一个建筑师在年近90岁时的一份认真、执著和创新,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3.文中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这一比喻的含义是什么?(2分)
3.贝聿铭先生既像竹子一样随时弯腰,保持着自己谦逊、低调的个性,又像竹子一样坚守自己的对建筑理想和追求,使自己的建筑设计富于名族特点和个性。
试题分析:注意分析竹子的特征和人物性格品质之间的联系。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句子主要有情感句、哲理句、意蕴句、修辞句接榫句等,分析含义首先要抓住句子中的词语,然后在结合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句子的类型。此题注意人物的品质和物象之间的联系。
1.
留住“乡愁”需保护活化“记忆场所”
陆邵明
① 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已经成功落下帷幕,但她的主题“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依然在路上。事实上,被列在保护名单中的文化资源始终是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当下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精神的需求。要让每一位市民在身边的社区就能享受到历史文化保护成果,必须转变思路,转型发展。记忆场所就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模式,让全民更多地享受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一种可能,同时将为万众留住乡愁。
②日常生活语境“营养”文化资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演变。首先,保护对象已经从社会精英层面的遗产转向大众群体的集体记忆,即,除了关注名人故居,也要关注具有普遍性价值的特色生活街区。其次,保护价值已经从对历史与美学的评价逐渐转向社会文化价值的挖掘,即,除了关注有历史事件的“高、大、上”文物,也要关注有文化故事的“普通”建筑物。此外,保护策略从单体的博物馆式保护转向场所语境的保护活化,即,对于“大众层面”的建筑在不破坏主要载体原真性的同时可以进行适应性改造利用。 ,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趋多样化的时代,记忆场所正在成为这一领域的前沿与趋势,也挑战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国际文献数据库表明,自2009年开始,记忆场所的主题已经成为了文化遗产、历史研究、城市科学领域的热点。
③记忆场所主要是指具有保留并能繁衍集体记忆的特色场所。其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在个体层面,记忆场所可以让每一个主体在时空变迁中构建社会身份及其精神慰藉;在社区层面,记忆场所有助于建构邻里文化的认同性与社会纽带;在地方区域层面,记忆场所的图谱将是地方城镇的风貌特色、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与其环境品质构成的重要部分;在民族与国家层面,记忆场所网络将极大地丰富与传承民族传统基因。
④如果将保护名录中的传统文化遗产比喻为地域文化资源“细胞核仁”的话,那么记忆场所就是“细胞核”,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场所则是“细胞质”。也就是说,保护名录中的文化遗产与名录外的记忆场所有机共生,方能形成文化资源的“基因”,同时两者又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语境的“营养”。
⑤记忆场所是乡愁的重要物质载体。 虽然记忆场所不能列入完整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范畴,却是普通市民赖以生活、工作、休闲之处,是乡愁的重要物质载体。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城镇化进程中为了达到高效率、商业化、现代化的标准与目的,孤立地保留了“细胞核仁”——文化遗产,铲除了大量的“细胞核”——记忆场所,进行着大规模的造城与造村运动,生产出越来越相似的人居空间,这样制造出来的“新”场所将市民的历史 记忆、生活习惯与其根植的语境分离出来,越来越远离普通百姓的社会文化情感,形成一个个“乡痛”。
⑥通过对中国近百年来(1912-2014)关于乡愁的认知进行追踪分析,我们发现唤起乡愁的重要因素是家乡中的空间意象。这种因故土而生的空间意象是构成乡愁的基础性要素,远远超越了诗歌、文音乐、电影等的影响。而且,新千年以来,乡愁中的空间意象更倾向于“家园”中可感知的充满着爱与忧伤的记忆。这些具体、碎化的记忆通常以“家”的场所为中心,其中,由宅、屋、门、庭等构成了第一个空间尺度;由船、桥、井、街、小区、学校等构成了第二个空间尺度;山、水、镇、乡、城等构成第三个空间尺度;祖国、民族等大故乡形成了第四个空间尺度。由具象到抽象,由微观到宏观,逐渐形成了乡愁中的“家国情”。这些记忆场所容纳的是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生产、游玩中的故事。
⑦留住乡愁离不开这些百姓身边的记忆场所。正如美国历史场所保护协会成员爱德华·豪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认同、自我身份的建构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场所与其语境。也就说,留住身边的记忆场所实际上也是对相关群体与个体的尊重。
⑧应探索开发记忆场所的创新模式。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实现让市民“记得住乡愁”的目标,需要拓宽思路,充分利用好维系集体记忆、文化认同的典型的“记忆场所”。
(节选于2015年6月17日《文汇报》)
3.分析第⑦段引用爱德华·豪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的话的作用 (2分)
3.简洁有力地证明记忆场所可以使百姓留住乡愁,表明保护活化记忆场所的重要性。(2分)
【要点回顾】
社科文概念、概括题和表达效果
【温故知新】
1.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2分)
渴望单纯
①“单纯”实在是个好词儿。不过你若以“单纯”来赞许年轻人,却未必能讨人欢喜。小时候妈妈常说我“傻孩子”,那时我总是竭力声辩“我不傻”,甚至会委屈得声泪俱下。待慢慢长大了,才体味到妈那句话里深切的爱意。我常想妈还能把手放在我头上,再说一次“傻孩子”,可妈再没那样说过。
②单纯时不识单纯的滋味,也不愿正视单纯,骚动着想摆脱单纯。背着大人抽烟,似乎手里夹支烟卷便长大了,尽管嘴里的滋味并不好受;本能地排斥父母的一切忠告,为点小事便嚷着离家出走。总是忧郁痛苦,怀才不遇,“为赋新词强说愁”。
③单纯时燃烧的成熟渴望。这渴望很具体,具体到长大了不再有大大小小的考试,长大了挣钱买辆新单车,长大了可以和那个叫凤儿、珍儿的女孩子到公园的石椅上谈恋爱,长大了当医生治好妈妈的关节炎,或者当工程师、教授、将军,然后衣锦还乡,让所有瞧不起自己的人后悔……
④直到有一天你忽然发觉自己真的成熟了,儿时的梦幻不再空灵美丽,许下的诺言破灭了却不以为然,你不再相信假的,也开始怀疑真的。郭富城、黎明的歌太闹,姜育恒的忧郁还尚存丁点魅力;琼瑶开始发腻;一个人独坐家里的时候多了,参加聚会的时候少了;想要说什么想了想终于没有说的时候多了,和人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少了;想老婆的时候多了,想父母的时候少了。再后来便是想儿子的时候多了,想老婆的时候少了。你忙着回答儿子突如其来的莫名其妙的问题;变着法儿告诫他不能抽烟喝酒,不能谈恋爱;找他的老师了解学业,揭开他的床铺查看是否有不该看的书。你觉得他不像你那么大的时候听话,甚至为他没出息而后悔失意。真到有一天他不在身边了,你戴着老花镜坐在阳光下看他儿时的照片,思想起他带给你的欣喜,感念他是天下最乖的好孩子,早早买好他喜欢吃的东西,守候他匆匆归来的那个星期天。那时候你脸上有了皱纹,头上飘着白发。你真的熟透了,像秋末高高挂在树枝上的一片颤抖的黄叶。
⑤当你被成熟压得很疲惫时,你才体味到单纯的魅力,才懂得单纯的可贵。我喜欢躺在我生长的木床上,夜里忽然醒来,一动不动地看窗外老柳树上的那弯月亮,耳边又想起了春天惆怅的柳笛;看见秋千摇来摇去,把银铃般的笑声抛洒向单纯的天空。月亮还是儿时的月亮,而我却不能回到那段单纯的日子了。
⑥郑板桥有句“难得糊涂”,还有“糊涂难,从聪明到糊涂更难”。从成熟到单纯也是这样吧。
⑦不久前看过现代派画展,心里老大的不服气,铺纸调色,却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画不出那种形而上的精神。不是技艺不到而是没有那种独到的思维和情感。我明白了高更何以自我流放到塔希提岛,梵高为何会割下耳朵。单纯是深层次的成熟,是成熟的终极。所谓“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就是这种境界吧。这境界是一种浑然天成,没有雕凿,也不要粉饰,当你意识到单纯时,单纯已经在离你远去了。“良贾深藏若虚”似的单纯如同半老徐娘表演纯情少女,不管演技如何高超,终归让明眼人心里不舒服。
⑧其实我们无需为成熟惋惜。单纯固然可爱,成熟也不是罪过。惟其单纯才是耕作的希望,惟其成熟才有收获的喜悦。老宅终归要拆除,城市终归要发展,孩子终归要长大成人,我们只是祈望能留下那棵老榆树,留下那块绿草地、小河流和蓝色的天空,祈望人类不要成熟得滑腻,不要泯灭太多的善良、正直、真诚和热情。
⑨没有单纯的世界是人类的地狱。
1.根据文中的内容,说明作者“渴望单纯”的原因。(2分)
1、作者被成熟压得很疲惫,体味到单纯的魅力,才懂得单纯的可贵;理解到在艺术上单纯是深层次的成熟,是成熟的终极,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境界,所以渴望单纯。
2.
“浅阅读”的危险
①进入7月,各地书店又呈现出一片火爆景象,新书充斥书架,读者纷纷涌入。应该说,对于今天日渐忙碌的都市人而言,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基于主动还是被动,能抽时间走进书店亲近书本总是好事。读书能增进知识,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与城市的文化品位,怎么说都应该鼓励。不过细加观察,其间一种“浅阅读”现象很堪忧虑,它主要表现在阅读兴趣的单一上,与之相伴随的,还有阅读过程的随意和阅读目的的迷失。
②阅读兴趣单一集中体现在对生活类、时尚类等通俗读物的偏好上,而肯花时间细细体味经典名著的越来越少。这从新华书店7月份销售统计中就可看出。据此统计数字,除《新华字典》等长销书外,各地书店位居排行榜之首的都是通俗读物,相比之下,人文社科类图书少而又少。即就其中最好销的文学类书籍而言,位居前列的也多为《我为歌狂》、《爱上爱情》等通俗小说,或者日、韩当红作家的言情新作。此外便是网络文学的纸介版和漫画图文类读物了。前者已发展到将网络游戏改制为创新小说隆重推出的程度,而后者漫画绘本,因其作者放低身段,以平视大众的姿态,关心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日常生活,有一点童真与温情,再带些外冷内热的调侃,浪漫感伤的倾诉,一下子将许多人挟制到远离现实的虚拟真空,并成为都市时尚情感最好的代言,其中有的销量已过百万册,有的则被改编成电视剧在热档播映。至于一些原本是儿童看的图文书,也错位成了成年人的最爱,本地一家著名的周刊有“漫画书八大经典”之选,其中如《丁丁历险记》等书就吸引了无数成年人的眼球,书价不低,销售却仍火爆。
③本来,读养生、化妆、烹饪、园艺类书,乃或读名人传记以励志,读理财宝典以应用,完全随各人的兴趣和需要,都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当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只读这一类书,少有更多途的阅读拓展和更进一步的知识追求,譬如因人际关系紧张和生存压力增大,就只选择浪漫过头的爱情童话以为即时的寄托,因生活节奏加快和闲暇时间的稀缺,就只拿轻松浅显的四格图文替代计划中的原典赏会,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和警惕。这种阅读过程的随意与阅读兴趣单一一样,再清楚不过地凸现了都市人在阅读目的上的迷失。因为事实显然是,读书可以用为休闲,但决不仅止于休闲,其最根本的性质更无关于休闲。读书除能深化已知了解未知外,还在于能促成人们深刻的灵魂拷问与自我反省,并从根本上满足从生命的繁琐中挣脱出来的自由向往,从而求得对生存困境最彻底的觉解和对情感层次最诗意的丰富。
④显然,上述通俗读物是很难帮助人真正实现这一目的的,它们或许可以安慰人于一时,但安慰不到久远;或许可以滋润人的情绪,但滋润不到灵魂。那永远能安慰和滋润人灵魂的,只能是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因为它保留了人类对外部世界和内在心灵最艰苦的开拓,也最能证明人的心智所可达到的精神高度。所以我们在东西方都可见到,人们把读这样的书比作“心灵的探险”,比作“灵魂的壮游”。而在当今变化迭生的信息社会,一切知识不断被刷新,也惟有它历久弥新,能让人反复体味,并引导人克服格式化的生存,走向精神的丰实和成熟。此所以费迪曼要将从荷马到毛姆、佛斯特的作品列入从18岁到80岁《一生的读书计划》,卡尔维诺要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说:“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
⑤可现在,“时下的兴趣”有从背景噪音升格为阅读主流的危险,即使是经典,也多被掺了水透了气,如坊间迭出“缩水名著”即是一显例。那些《文学名著精缩》、《外国文学速读手册》、《文学名著快读》,将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的快餐,据说销得不错,但对通过阅读经典以获取精神滋养这一目的的达成而言,显然是一条岔道,一种偏航。
⑥为了一个人精神的成长,乃至一座城市文明的提升,现在是到了加大对先进文化的宣传力度,认真学习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使之落实到从出版到发行各个方面的时候了。我们不需要面上的花团锦簇,而急需切实的长养扩充。而对读者来说,进食但求适口是可以的,但寻找精神食粮,就应该有更上一层的追求。依此衡量,“浅阅读”不能算是一种自觉的阅读,甚至还不能算是一种有效的阅读。
2.文章指出,读书的意义在于 。(2分)
2、能促成人们深刻的灵魂拷问与自我反省,并从根本上满足从生命的繁琐中挣脱出来的自由向往,从而求得对生存困境最彻底的觉解和对情感层次最诗意的丰富。(2分)
3.作者认为要读“经典”的原因是 。(2分)
3、经典保留了人类对外部世界和内在心灵最艰苦的开拓,也最能证明人的心智所可达到的精神高度。(2分)
句段概括
1.段落分层
2.筛选关键字词
3.提取总结语句
原因概括
1.根据题目找准答题范围(上文或下文)
2.筛选整合信息
篇章概括
相关文字层次分析,相关的概括性语句
抓各段中心句,抓过渡句
研究标题、头尾,
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修辞名称
作用类别
一般答题格式
比喻
描绘类
(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比拟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夸张
形象突出了+事物+特性
借代
形象地突出了+事物+特性
对偶
结构类
(突出强调,增强语气)
表达了……,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
排比
强调了+对象+特性;增强文章气势;层层铺开,逐步深化,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
反复
突出了……的思想感情,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承上启下
对比
表达类
(突出强调,增强语气)
强调了……突出了……
反问
强调了……,加强了语气
设问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承上启下
反语
讽刺了……
引用
强调了……,增强文化意蕴和说服力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17讲三角恒等变换练习(学生版+解析),共22页。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10讲幂函数练习(学生版+解析),共17页。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一(初升高)暑期数学衔接第08讲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练习(学生版+解析),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