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1.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它(地坛)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① 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 )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② 的沉静光芒中,导致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1
文中加点字“亘”的读音正确的是 ( )。
2
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
3
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2.在语文活动课“有朋自远方来”中,李安作自我介绍,下列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4.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②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③矣。”一人信焉,使治曲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驼者随直,亦随死。其子欲诉诸官。医人曰:“我业④治驼,但⑤管人直,不管人死。”
【注释】①媒:吹嘘。②延:请。③矢:箭。④业:职业。⑤但:只。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
2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
3
这则故事讽刺了什么现象?
6.名句名篇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以“ , ”来融情于景,抒发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②《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乡的悲苦之情的句子是:“ , 。”
③《<论语十二章>》中告诉人们,学习的时候要把新旧知识相结合的句子是:“ , 。”
7.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问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
结合上下文,写出第④段中加点词“不幸”和“万幸”分别指代的内容。
2
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文中一共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我”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4
标题中“放飞”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8.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月到天心
林清玄
①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
②偶尔有星星,就亮了很多,感觉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
③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沉淀下来,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在南台湾,尤其是夏夜,月亮的光格外有辉煌的光明,能使整条山路都清清楚楚地延展出来。
④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下、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
⑤每一种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
⑥更好的是,在月光底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着月亮、有着光明,那光明虽不如阳光温暖,却是清凉的,从头顶的发到脚尖的指甲都感受月的清凉。
⑦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
⑧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丝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由于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人人却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这是错觉;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⑨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是独一无二、光明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⑩其实,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含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阳明的《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⑪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亮了。还有一首是宋朝理学家邵雍写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⑫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只有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⑬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
⑭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
(选自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星月菩提》)
1
文章前半部分写自己童年看月的景象,作者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请分条作答。
2
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
3
结合语境,谈谈“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的含意。
9.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名著阅读。
如果鲁迅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的回忆”。下面哪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说明理由。
藤野先生 阿长 范爱农 衍太太
11.名著阅读。
读完《朝花夕拾》后,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简要说说理由。
12.作文。
汪曾祺在文章里写到,齐白石一幅画上题写了“静思往事,如在心底。”迈上初中这个学业的新阶段,我们回首流逝的岁月,总会有些事,值得品味;总会有些人,难以忘怀……
请以“静思往事记华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抓住细节描写,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A.gèn
B.gèng
C.hén
D.huán
A.慢
B.曼
C.蔓
D.漫
A.呼朋引伴
B.兴致勃勃
C.失魂落魄
D.小心翼翼
A.由于满园弥②的沉静光芒,所以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B.在满园弥②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C.在满园弥②的沉静光芒中,导致一个人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身影,并看见时间。
D.由于满园弥②的沉静光芒,使一个人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身影,并看见时间。
A.大家好!我叫李安,毕业于县城一小,很高兴加入七(2)班这个温暖的班集体。
B.我擅长书法、绘画,喜欢足球,希望和有同样爱好的同学成为好朋友。
C.在数学学习上,我也有一定的特长,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问我,我一定不吝赐教。
D.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以班级和学校
A.他好像看到遥远的未来,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耸立在蓝天之下。
B.桂花盛开的时候,颗颗花粒就是一个个小精灵,在秋风中旋舞飘荡。
C.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D.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一串宝石点缀在湖面之上。
A.这首诗描绘了盛春时节燕子欢快来去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B.前两句写景为主,表现了以花落更开、燕子忙碌表现了春光未逝,生机犹存的特点。
C.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
D.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①使
②乃
③欲
母亲的三次“放飞”
“我”的情感变化
第一次: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母亲把儿子“推”到学校住读。
意外
第二次:①
痛苦
第三次:母亲把给儿子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
②
A.《狗•猫•鼠》描写了作者爱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赞美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B.《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矛盾。
D.《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19,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19,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共6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