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黎川一中片区八校联考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81862/0-17188924674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黎川一中片区八校联考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81862/0-17188924675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黎川一中片区八校联考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81862/0-17188924675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黎川一中片区八校联考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黎川县政府招商会议筹备和召开期间的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搭建百组立体花坛B.会场周围道路实施交通管制
C.举办生态主题灯光秀D.每日定时对大会场馆消毒
2.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以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这里的“锌”应理解为( )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冰B.蔗糖C.面粉D.花生油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B.在空气中加热铜丝,可以观察到其表面变黑
C.将镁条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氢气
D.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得到黄色溶液
6.某学生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确定
7.现有一瓶含有许多溶质的无色溶液,关于该溶液中所含溶质有以下几种猜测,其中合理的是( )
A.B.
C.D.
8.科学家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下图所示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的X、Y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Z、W的质量比
9.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则盐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B.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和都能与碱溶液反应,则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溶液反应
D.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10.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bc段发生了中和反应
C.c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为
D.d、e点时,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相等
二、填空题
11.微观与宏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符号既能表示宏观意义,又能表示微观意义的__
A.NB.2KC.D.______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_____
A.℃时,甲、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g甲物质
C.℃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固体质量:甲>乙
D.要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
14.江西黎川老街是个旅游的好地方。
(1)有特色小吃之一是芋糍,其主要原料淀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
(2)有手工制家具工艺品,木材制作木桶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木材属于_______(选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3)有淡水珍珠出售,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阴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
(4)有黎川香榧特产,香榧生长过程中需要施用化肥,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填字母)。
A.B.C.D.
(5)有美味酸辣竹笋,竹笋中含有丰富的铁、钙、磷、镁等元素,其中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15.《天工开物》中记载:“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广锡参和为响铜;倭铅和写为铸铜。”
(1)响铜是由铜、铅、锡按一定比例混合炼成的,响铜属于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与铜相比,响铜具有的优良性能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是铜、锡或铜、铅的合金,锡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锡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周期,锡的元素符号是_____。
(3)黄铜、铸铜都是铜锌合金,将炉甘石(主要成分为)和木炭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可得到锌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6.无水氯化钙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以石灰石矿粉(主要成分为,含有杂质)为原料,生产无水氯化钙的流程如下:
(1)从流程图中推知:_____(选填“能”或“不能”)和盐酸反应。
(2)石灰石矿粉中的杂质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滤渣3中除有少量外,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2分)。
(4)中性滤液蒸发得到产品的过程中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
三、实验题
17.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反应结束后,若先熄灭酒精灯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
(2)乙实验,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喷水后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丙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热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和_____,对比①和②处的观象说明燃烧需要_____。
18.在实验室里常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写出装置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B、C、D装置均可用作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D装置与B、C装置相比,其突出优点是_____;若选择H装置收集氢气,从_____导管口进入。
(4)H装置用途广泛,要将储存在H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_____(填“b”或“c”)口进入。
(5)E、G装置可用来收集甲烷,据此写出甲烷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任写一条即可)
19.小明家的新房正在装修,瓦工师傅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收工时瓦工师傅把用完的石灰浆用沙土盖上,以备第二天再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浆因变质而失效。第二天,为了探明石灰浆是否变质和变质的程度,小明对该石灰浆样品的组成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资料:溶液显中性
(1)请写出石灰浆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石灰浆的变质情况,请你帮助小明完成探究。
【提出问题】该石灰浆的成分有哪些?
【进行猜想】
①该石灰浆成分是氢氧化钙,属于没有变质;
②该石灰浆成分是_____,属于完全变质;
③该石灰浆成分是_____,属于部分变质。
【进行实验】
由此小明联想到实验室里具有挥发性或吸水性的试剂,或者要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药品都必须密封保存。
20.扬博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如下办法:称取12.5克石灰石矿样品粉末放入锥形瓶中,将80克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用电子天平称量,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已知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的数据不含仪器质量)
请计算:
(1)该实验中最终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_g。
(2)12.5克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下列情况可能会导致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测量值偏大的是_____。
A.实验开始时锥形瓶内含有少量空气
B.锥形瓶内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
C.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二氧化碳残留
(4)第四次实验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如果该实验装置漏气,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_____(填有或无)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搭建百组立体花坛,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会场周围道路实施交通管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举办生态主题灯光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消毒的过程中有反应发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葡萄糖酸锌”等商品中的“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
3.答案:B
解析:A、水的固态称为冰,冰与水形成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C
解析:A.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图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示操作错误;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图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防止酸液飞溅图示操作错误;故选:C。
5.答案:B
解析:
6.答案:A
解析: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为20mL,则剩余液体实际体积小于20mL。
7.答案:D
解析:
8.答案:D
解析: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C
解析:A.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硫酸铜等三种,故A错误;B.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c点时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阳离子为,故C正确;D.e点氢氧化钠是过量的,d、e点时,溶液中的质量分数d大于e,故D错误。故选:C。
11.答案:A;O
解析:A.N是氮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宏观意义,又能表示微观意义,故A符合题意;B.2K表示2个钾原子,不表示宏观意义,故B不符合题意;C.微观上表示1个钾离子,不具有宏观意义,故C不符合题意;D.O是氧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宏观意义,又能表示微观意义。故①填:A,②填:O(合理即可)。
12.答案:C;升高温度或加入丙或蒸发溶剂
解析:.没有确定甲、丙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时,甲、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错误;B.时,甲的溶解度为10g,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甲的质量,错误;C.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固体质量:甲>乙,正确;D、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加入丙或蒸发溶剂。故选C,补充:升高温度或加入丙或蒸发溶剂。
13.答案:A;高温煅烧
解析: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A正确;B.硝酸银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硝酸银也可以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二者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观察现象相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C.硫酸铜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C错误;D.除去氧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可以高温煅烧固体,氧化钙不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填:高温煅烧;故答案为:A;高温煅烧。
14.答案:(1)糖类;
(2)物理天然
(3);
(4)C;
(5)Fe
解析:(1)淀粉属于糖类;
(2)制作木桶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制作木桶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木材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3)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中的阴离子为碳酸根离子,符号为:
(4)A.硫酸钾只含有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B.碳酸氢铵只含有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C.硝酸钾含有钾和氮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D.硝酸铵只含有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故选C。
(5)竹笋中含有的铁、钙、磷、镁元素中,钙磷、镁属于常量元素,铁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元素符号为Fe。
15.答案:(1)金属材料,硬度大;
(2)五/5;Sn;
(3)
解析:(1)响铜是由铜、铅、锡按一定比例混合炼成的,响铜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响铜是铜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耐腐蚀等,故①填:金属材料,②填:硬度大(合理即可)。
(2)锡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则锡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五周期;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则锡的元素符号是Sn,故①填:五,②填:Sn。
(3)炉甘石(主要成分为)和木炭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可得到锌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可燃性气体为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16.答案:(1)不能;
(2);
(3)
(4)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解析:
17.答案:(1)石灰水倒吸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2)小花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3)提供热量;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18.答案:(1)试管;(2)
(3);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c,
(4)b;
(5)难溶于水
解析:
19.答案:(1)
(2)碳酸钙/CaCO3;碳酸钙和氢氧化钙[或];稀盐酸;气泡;溶液变红
解析:
20.答案:(1)4.4
(3)B
(4)HCl,;
(5)无
(2)解:设12.5g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
答:12.5g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解析:
A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测定溶液pH
C的验满
D稀释浓硫酸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感受温度变化
B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钙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铜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洗涤
D
除去氧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
_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一定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
固体溶解,有_____产生
该石灰浆部分变质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_____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锥形瓶中剩余物的质量(g)
30.5
48.5
68.1
88.1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黎川一中片区八校联考期中考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黎川一中片区八校联考期中考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面,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O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等九校中考化学二检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等九校中考化学二检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厨房是一个化学小天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等八校中考化学一检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一中等八校中考化学一检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某物质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