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题组16:说明文阅读(多考点突破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题组16:说明文阅读(多考点突破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题组16:说明文阅读(多考点突破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题组16:说明文阅读(多考点突破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第1页
    题组16:说明文阅读(多考点突破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第2页
    题组16:说明文阅读(多考点突破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第3页
    题组16:说明文阅读(多考点突破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第1页
    题组16:说明文阅读(多考点突破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第2页
    题组16:说明文阅读(多考点突破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题组16:说明文阅读(多考点突破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题组16:说明文阅读(多考点突破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题组16说明文阅读多考点突破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题组16说明文阅读多考点突破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2-23八年级下·湖北孝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以梭代笔 精妙繁复
    ——解读缂丝工艺那光阴深处的文化密码
    倪东侃
    ①缂(kè)丝是我国传统丝绸艺术品类之一,也是一项古老而辉煌的织绣手工艺,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名。缂丝利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法,以生蚕丝做经线,以彩色熟丝为纬线,经线贯通整幅织物,纬线依照图案及颜色要求与经线交织,最后拉紧纬线。织物本身通经回纬,但是纬线分色块与经线交织并拉紧,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其表面实际不露出生蚕丝底,却又能在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种断痕形象,如剪如刻,故也称刻丝。
    ②缂织技艺最早出现在中亚等地区的毛织物上,这种毛织技艺在青铜时代晚期到铁器时代晚期得到迅速发展,在中国新疆地区被大量发现。代表性出土地有新疆小河墓地、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墓地二期,时间为公元前17世纪青铜时代至1世纪之间的铁器时代早期。
    ③缂丝技艺进入中原后,北宋时期开始由汉人工匠习得并用于实用品。唐末宋初较长时间内,无论是实用服饰或高端书画装裱用缂丝,基本为几何纹样及抽象动物纹样,以平缂加勾线的手法缂织。
    ④缂丝发展到宋徽宗时期,装裱用缂丝产量增多,品质越发精良,开始出现摹缂书画的缂丝作品。特别是由于丝线相比书画作品,墨笔的笔触更显细腻,我们从传世作品中,可以看到作为艺术作品的缂丝制品,纬线最高可以达到每厘米纬密120根至160根丝线。通过纬线合花线工艺及长短戗等各类工艺的自然晕色,可以完美体现画稿中色彩的微妙变化,方寸间的繁复换梭,能够优美且忠实地再现名作的形、色、气、韵,再加上丝绸本身的优雅与精细,使缂丝作品呈现出特有的肌理效果。
    ⑤两宋迭代之际,缂丝工艺在苏浙等江南一带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南宋初期,出现了朱克柔和沈子蕃等诸多缂丝名家。他们的缂丝作品脱离工匠织造的范畴,其织造要求不单以精细准确为标准,更注重追求摹画的艺术创作。合花线技术与各类戗缂工艺也在这个时期被充分应用。合花线是中国独有和原创的技术,比如织一朵牡丹花瓣,从大红到白之间,要逐步过渡,一般纺织是用过渡色块来逐级褪晕,而合花线技术可以做成渐变。它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绞捻在一起,仿佛绘画中调色,所以明代画家董其昌也称缂丝为“以梭代笔”。
    ⑥缂丝在唐代还没有合花线技术时,只能织几何图案,多用来做腰带。到北宋,随着院体画派的发展,缂丝开始采用国画来做底稿,合花线技术能逼真地表现出笔意的浓淡,尤其是到了南宋,以朱克柔为代表的缂丝艺人,运用长短戗、包心戗、凤尾戗、木梳戗等种类多样的戗缂工艺手法,结合合花线的运用,使缂丝技艺的表现力达到了巅峰,使得缂丝真正从纹样制作跃升为艺术欣赏品。
    ⑦明清两代的缂丝技艺逐步走向专业化,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所作缂丝制品已不再受幅宽的限制,可以根据作者的意图随心所欲,开始出现一些较大的作品。明代的《缂丝赵昌花卉手卷》清代的《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即是其中的突出作品。
    ⑧缂丝的大件作品,更是极为考验创作者心性。许多大件作品,往往需要匠人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才能完成。所以许多时候,缂丝的珍贵,不仅在于技艺精妙、工艺繁复以及气韵生动,或是因为曾经的皇家御用身份,还在于其繁复精细的织造工艺中蕴含着缂丝艺人们沉甸甸的光阴。
    1.选出对文章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缂丝利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法,最早出现在中亚等地区的毛织物上。
    B.从唐代开始一直到宋代,缂丝的合花线技术使缂丝技艺的表现力达到了巅峰。
    C.本文介绍了缂丝在青铜时代晚期到铁器时代晚期、唐、宋、明清的发展,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
    D.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段落层次可以划分为①/②③④⑤⑦/⑧。
    2.文章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学校拟开展“宣传传统技艺,发扬缂丝之美”文化宣传活动,其中一个活动是问题探讨——缂丝为什么珍贵?请你结合文章回答这个问题。
    【答案】1.B 2.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详细说明了缂丝在宋徽宗时期的品质之精良,使说明更加准确。 3.①技艺精妙、工艺繁复、气韵生动;②曾经的皇家御用身份;③繁复精细的织造工艺中蕴含着缂丝艺人沉甸甸的光阴。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
    B.根据第⑥段“合花线技术能逼真地表现出笔意的浓淡,尤其是到了南宋,以朱克柔为代表的缂丝艺人,运用长短戗、包心戗、凤尾戗、木梳戗等种类多样的戗缂工艺手法,结合合花线的运用,使缂丝技艺的表现力达到了巅峰”可知,戗缂工艺手法结合合花线的运用使缂丝技艺的表现力达到了巅峰,而不是只有合花线技术的作用。B表述有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等,结合具体内容来辨析说明方法即可。
    根据“纬线最高可以达到每厘米纬密120根至160根丝线”中的“120根”“160”根可以看出这里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准确的数字说明了缂丝制品纬密的精细,体现了宋徽宗时期缂丝作品品质之精良,使说明更具体、准确,更有说服力。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⑧段“缂丝的珍贵,不仅在于技艺精妙、工艺繁复以及气韵生动,或是因为曾经的皇家御用身份,还在于其繁复精细的织造工艺中蕴含着缂丝艺人们沉甸甸的光阴”概括可得,缂丝的珍贵在于技艺精妙、工艺繁复、气韵生动;还在于曾经的皇家御用身份;以及其繁复精细的织造工艺中蕴含着缂丝艺人们长时间的付出。
    (22-23八年级下·甘肃白银·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云中探“秘”
    张眉
    ①云,是由无数微小的水滴、冰的晶体的集合体悬浮在地球大气中所形成的一种肉眼可见的聚合物。如同天空中的魔术师,云有时浓,有时淡,有时聚,有时散。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为天空增添了独特的风景。
    ②在晴朗的日子里,我们能看到白云轻盈得像一团团棉花糖,在辽阔的蓝天上自由地飘浮着。但实际上,云非常重。云的质量是指云中所含水滴(或冰晶)的质量,不同类型的云,所含水滴(或冰晶)的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积云的含水量为每立方米0.2到1克;高积云的含水量为每立方米0.2到0.5克;层云或层积云的含水量为每立方米0.1到0.5克;雨层云的含水量每立方米可达15克。
    ③例如,一片面积1平方米的积云,不是特别大,但是它却特别厚,如果按每立方米平均含水量0.2克计算,其质量有200吨。而积雨云的质量更为惊人。根据位于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所提供的数据,积雨云的平均质量相当于100头大象的体重,而一大片的暴雨云更有20万头大象重。
    ④那么,这么重的云究竟是如何飘浮在空中的?主要是上升气流的作用。云是由数量极多的细小水珠和冰晶组成的,云中小水滴的直径仅为0.01毫米,它向地面自然下落的速度是0.5厘米/秒,一个小小的上升气流就能使云团悬浮起来。当空气冷却下沉时,云中的水汽会凝结。如果这个时候空气温度足够低,那么凝结的水汽就会变成雪或冰雹;如果温度不够低,那么冻结的冰珠在下落的过程中便会融化成雨。
    ⑤至于这么重的云的移动速度会有多快,这主要取决于风速。风速较大时,云的移动速度也会变快。据科学家研究,云移动的平均速度可以达到36千米/时,最快能到50~60千米/时,堪比在市区正常行驶的汽车。一般来说,云所处的位置越高,移动得就越快,这是因为在对流层内高度越高,风速便会越大,云自然也就移动得越快了。
    ⑥有人认为,在地震发生前夕,地热会在地震带聚集,或者地下岩石摩擦生成大量的热量,形成上升气流,从而在高空诱发“地震云”的形成。也有人认为,地震前岩石会出现压缩或拉伸的变化,从而改变电阻率,进一步引发局部的电磁场变化。这种变化导致电磁波对大气电离层造成影响,最终表现为云层的特殊排列。此外,还有人推测,氧气属于顺磁性物质,它们会在地震前因受到磁场影响而被吸引,进而影响到空中的水汽,形成“地震云”。
    ⑦对于以上这些说法,地质学家表示都不可信,因为地磁场的改变没有那么简单。假如来自地层深处的电磁波对云有某种影响,这种影响也不可能通过我们肉眼所见的云朵形状判断出来。如果真的能靠地磁场影响云层分布来预测地震,那么不如直接去监视地磁场来预测地震。
    ⑧同时,气象学家也表示,不论哪种云的形成,都与高空的气流活动相关,与地球内部无关。至于地震前地表温度会升高的说法,也从未被证实过。
    ⑨总而言之,美丽的云总是充满了神秘色彩。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与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慢慢揭示。
    (选自《科学24小时》2023年3月19日,有删改)
    4.选文第①段有何作用?
    5.选文的标题是《云中探“秘”》,选文介绍了关于“云”的哪些秘密?
    6.文中的画线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例如,一片面积1平方米的积云,不是特别大,但是它却特别厚,如果按每立方米平均含水量0.2克计算,其质量有200吨。
    7.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多姿多彩的云。
    B.本文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
    C.本文的内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能引发我们无穷的想象。
    D.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给我们普及了有趣的科学知识。
    【答案】4.①引出说明对象;②让读者从概念上了解云;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①云的千姿百态;②一朵云的质量和移动速度;③是否真的有“地震云”。 6.举例子,列数字。以一片云的体积和质量为例,并以具体的数据突出“云非常重”的特点。 7.C
    【解析】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
    结合第①段“云,是由无数微小的水滴、冰的晶体的集合体悬浮在地球大气中所形成的一种肉眼可见的聚合物”引出说明对象;该句是“云”的概念,让读者从概念上了解云;段首一般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第①段“如同天空中的魔术师,云有时浓,有时淡,有时聚,有时散。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为天空增添了独特的风景”,概括为:云的千姿百态;
    结合第②段“云的质量是指云中所含水滴(或冰晶)的质量,不同类型的云,所含水滴(或冰晶)的量也不同”,结合第⑤段 “至于这么重的云的移动速度会有多快,这主要取决于风速”,概括为:一朵云的质量和移动速度;
    结合第⑦段“对于以上这些说法,地质学家表示都不可信,因为地磁场的改变没有那么简单”,概括为:是否真的有“地震云”。
    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分析。
    “例如……”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果按每立方米平均含水量0.2克计算,其质量有200吨”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一片云的体积和质量为例,用具体的数据,结合第②段“但实际上,云非常重”分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云非常重”的特点。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C.有误,“本文的内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错误。科学知识必须严谨、实事求是;
    故选C 。
    (22-23八年级下·黑龙江佳木斯·期末)阅读《“阳康”以后,仍要重视但不必焦虑》,完成下面小题。
    “阳康”以后,仍要重视但不必焦虑
    ①在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快速增长一段时间以后,很多感染者已经转阴,逐渐恢复到正常出活。与之相关的是,“阳康”以后的保健等话题在舆论场被频繁提及:“阳康”以后参加体育锻炼得了心肌炎,“阳康”以后恢复社交生活而复阳,“阳康”以后咳嗽不止,拍CT显示白肺……凡此种种,无不刺激着公众的神经。
    ②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如何自处?首先,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常识,新冠病毒感染,大部分患者5~7天就能症状好转,逐步康复,但也有少数患者会有肺部感染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被个案干扰,造成情绪上的紧张。关于疫情的各类信息,很容易造成大脑的信息筛选、甄别和整合能力的弱化,使人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反倒容易导致机体免疫力的“失守”。
    ③以白肺为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负责人介绍,白肺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个口语化描述,当肺泡里出现炎症或感染,有渗出液和炎性细胞时,肺部影像学表现就出现了白色区域,但并不是肺部出现炎症就都叫白肺,一般肺部白色影像区域面积占70%~80%时,才在临床上称为白肺。知道这些医学常识,我们才能科学地判断自己的身体情况,寻求适当帮助或者静待肌体恢复。
    ④当然,“阳康”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在症状消失以后的3~4周时间内,一旦出现劳累、头晕、心慌、胸闷,需要立刻休息,不宜勉强进行超负荷工作与剧烈运动,给身体充分的调养休整时间。此外,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快康复,避免感染变异后的其他新冠病毒毒株,也能使我们避免感染冬春季的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养成,也应当持之以恒。
    ⑤就像专家所说的那样,历史上有多次传染病大流行,新冠病毒感染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秉持理性、客观、科学的态度,全社会携手共同面对,以勇气、团结加上科技的力量挺过眼下的“阵痛期”,我们就一定能迎来春暖花开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2月30日)
    8.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9.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0.文章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大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11.除了文章中提到的“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社交距离”防护措施外,请你再写出三项做好个人防护的措施。
    【答案】8.开篇由“阳康”以后出现的各种症状,引出本文的说明内容;引用热门话题,贴近生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做诠释。对白肺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白肺的症状有进一步的认识,通俗易懂。 10.不能删去。“大部分”表限制,说明新冠病毒感染,大多数患者5~7天就能症状好转,逐步康复。删去后,意思就变成了新冠病毒感染,所有患者5~7天就能症状好转,逐步康复,句子表意过于绝对,与实际不符。“大部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1.示例:①注意咳嗽礼仪;②少聚集,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场所;③保持厕所卫生;④接种疫苗。
    【解析】8.本题考查开头作用。
    根据文章第①段“‘阳康’以后的保健等话题在舆论场被频繁提及:‘阳康’以后参加体育锻炼得了心肌炎,‘阳康’以后恢复社交生活而复阳,‘阳康’以后咳嗽不止,拍CT显示白肺……凡此种种,无不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可知,开篇由“阳康”以后出现的各种症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阳康;“阳康”作为新冠肺炎的热门话题,与人们生活相贴近,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对白肺进一步解释说明,介绍了肺泡里出现炎症或感染,有渗出液和炎性细胞时,肺部白色影像区域面积占70%~80%时才算白肺,运用了做诠释的说明方法。对白肺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白肺的症状有进一步的认识,通俗易懂,提高了文章理解性。
    10.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
    不能删去。“大部分”,大多数,起修饰限制作用。带词解句:新冠病毒感染,大多数患者5~7天就能症状好转,逐步康复,也存在少部分患者5~7天症状不能好转的情况。删词解句:新冠病毒感染,所有患者5~7天就能症状好转。句子表意过于绝对,与实际(原意)不符。说明文语言特点:“大部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1.本题考查提建议。提出三条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的建议即可。
    示例:①出门后用酒精消毒。②经常去医院做健康检查。③勤洗、勤换衣服。
    (22-23八年级下·湖北武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我们失去了好奇心
    ①这世界上我最害怕两样东西。第一,我害怕有一天我不爱这个世界了,我不爱生活了,我害怕我丧失了爱的能力。第二,我害怕我的灵感枯竭了。所以,我每次上课之前都非常紧张,我担心灵感抛弃了我,我担心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只是一个枯竭的传声筒。
    ②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当我看一些书、看一些电影,当我在学校里旁听老师们的讲课,当我与学生们进行交谈,其中的一个问题突然间让我感到有意思,感到好玩,然后引出我的一大串问题的时候,我知道我的灵感就不会枯竭,因为我的内心深处仍抱有那么多的好奇心。
    ③什么是好奇心?好奇心代表了一串问题,或者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问题。
    ④好奇心常常和小孩子联系在一起。孩子们会关心路旁的一只流浪狗是否有家可归;孩子们会问父母,那个表演杂技的小女孩为什么不去上课;孩子们甚至会满怀着好奇心在脏兮兮的泥潭里打滚……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对这个世界感到新奇。
    ⑤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好奇心是人性中一株神圣而又非常脆弱的幼苗,人人生而有之,你我他都有。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它在我们的生命当中过早地天折了。为什么小孩子总是具有那样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大人没有?那是因为小孩子对生活没有企图,没有目的,毫无功利;而我们大人的欲望不断地挤压着好奇心的存在空间。我的很多朋友收入很高,开着豪车,物质条件不错,但很奇怪,有的人得了抑郁症。他们对周围的人或事漠不关心,对生活没有热情,因此对外界也就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
    ⑥好奇心是不是只属于孩子?好奇心注定要在成年人身上失去和衰竭吗?并非如此。孩子们与大人真正的不同在于,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他们真正热爱的。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灵感的源泉,对大人们来说则是谋生的渠道;生活对孩子们来说是有趣的,对大人们来说则是有用的。
    ⑦我曾经和我的学生分享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当你热爱生活,充满好奇,世界才能向你敞开通往美好的大门。我有一个学生在生命科学院学植物学专业,后来他在给我的邮件中说: “陈老师,我在解剖这朵小花的时候,越解剖越心怀虔诚。我发现它的色彩、它的形态、它的香气未经雕琢,却具有一种天然的和谐,一种摄人心魄的魔力。”原来,每一个简单的生命,都是这样一个别出心裁的世界,一旦将它放大,你会发现它别有洞天。
    ⑧我们总觉得,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带给我们现实的好处。但是你要知道,能让我们终身快乐的,恰恰是那些貌似没用的东西。前段时间,我在一个朋友的画室里发现一本叫做《珠宝》的图册。让我惊诧的是,里面没有一张照片是关于珠宝的,所有的照片竟然都是昆虫。每一只昆虫在微观镜头的端详之下都是那么美丽,它们身上的花纹丝丝缕缕,难以模仿。它们的确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无法模仿的“珠宝”。我完全可以感受到朋友发现这些“珠宝”时难以言表的快乐,因为我自己也正沉浸于发现的快乐之中。
    ⑨古代有一位君王叫商汤王,他在自己的澡盆上刻了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可能是想提醒自己,外当洗身,内当修心。人的身体细胞每天都在新陈代谢,而我们的精神也应当与我们的身体保持和谐统一,这才叫身心不分裂。什么东西能使我们的精神也像身体细胞一样不断地新陈代谢,维持自我更新呢?那就是好奇心。好奇心能够带动求知欲,求知欲就是对于世界的好奇,对于人生的好奇。所以,好奇心能使人的精神之水一直在流动,永远不会腐臭,因此你的精神永远不会衰老。
    ⑩怎样才能保持好奇心这棵嫩苗不夭折、不枯萎呢?就是要常怀谦虚之心。人只有自知无知,才能永远求知;人只有自知无知,才会保持对身边一切的好奇。
    ⑪生活中处处充满神奇的东西,你要允许一些美丽的意外在你的生命中像花一样开放。或许,这些意外会让你看到真正的优秀和精彩,然后你才知道人生该如何去努力,该走哪个方向,该如何自我完善。
    ⑫这样的人生,便是智慧的人生。
    12.请你以文本为依据,为“好奇心”下定义。
    13.小孩子总是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原因是什么?请你阅读⑤~⑥段,分条简要概括。
    14.为什么我们要保持好奇心呢?请你阅读⑦~⑨段,用直白的语言分条简要概括。
    15.我们应当如何保持好奇心呢?请你通读全文,分条简要概括。
    【答案】12.答案示例1:好奇心是对这个世界感到新奇的心理。答案示例2:好奇心就是对世界产生的求知欲。答案示例3:好奇心是对未知世界的浓烈兴趣。 13.(1)小孩子对生活毫无功利心:(2)小孩子真正热爱生活。 14.保持好奇心的价值和意文:(1)让我们发现世界的美好:(2)给我们带来终身快乐:(3)使我们的精神充满创造的活力。 15.(1)摒弃功利之心(或“保持淡泊的心态”等):(2)真正热爱生活:(3)常怀谦虚之心:(4)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意外(或“以探索、求知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意外”“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意外,找到努力的方向”等)。
    【解析】12.本题考查下定义。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例如: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 是×××的×××(属概念)”。
    由⑤段中“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好奇心是人性中一株神圣而又非常脆弱的幼苗,人人生而有之,你我他都有”可知,好奇心人人都有;
    由②段中“其中的一个问题突然间让我感到有意思,感到好玩,然后引出我的一大串问题的时候,我知道我的灵感就不会枯竭,因为我的内心深处仍抱有那么多的好奇心”可知,可知,好奇心使人对生活充满热情、心灵保持丰盈;结合④段中“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对这个世界感到新奇”可知,好奇心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据此可概括出:好奇心是人人都有的渴望探索未知事物、能够使人对生活充满热情、使人心灵保持丰盈的心理状态。
    13.本题考查提炼概括信息。
    由⑤段中“什么小孩子总是具有那样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大人没有?那是因为小孩子对生活没有企图,没有目的,毫无功利”可提炼出:小孩子对生活没有企图,没有目的,毫无功利;
    由⑥段中“孩子们与大人真正的不同在于,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他们真正热爱的。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灵感的源泉,对大人们来说则是谋生的渠道;生活对孩子们来说是有趣的,对大人们来说则是有用的”可概括出:生活是孩子们真正热爱的,是孩子们灵感的源泉,对孩子们来说是有趣的。据此作答即可。
    14.本题考查概括内容。
    由⑦段中“只有当你热爱生活,充满好奇,世界才能向你敞开通往美好的大门”可概括出:好奇心能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由⑧段中“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带给我们现实的好处。但是你要知道,能让我们终身快乐的,恰恰是那些貌似没用的东西”可概括出:好奇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由⑨段中“什么东西能使我们的精神也像身体细胞一样不断地新陈代谢,维持自我更新呢?那就是好奇心”可概括出:好奇心能使我们的精神不断地新陈代谢,维持自我更新。
    15.本题考查概括内容。
    由⑤段中“我的很多朋友收入很高,开着豪车,物质条件不错,但很奇怪,有的人得了抑郁症。他们对周围的人或事漠不关心,对生活没有热情,因此对外界也就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可概括出:摒弃功利之心,关心周围的人或事,对生活充满热情;
    由⑥段中“孩子们与大人真正的不同在于,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他们真正热爱的。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灵感的源泉,对大人们来说则是谋生的渠道;生活对孩子们来说是有趣的,对大人们来说则是有用的”可概括出:真正地热爱生活;
    由⑩段中“怎样才能保持好奇心这棵嫩苗不夭折、不枯萎呢?就是要常怀谦虚之心。人只有自知无知,才能永远求知;人只有自知无知,才会保持对身边一切的好奇”可概括出:常怀谦虚之心。
    由⑪段中“生活中处处充满神奇的东西,你要允许一些美丽的意外在你的生命中像花一样开放。或许,这些意外会让你看到真正的优秀和精彩,然后你才知道人生该如何去努力,该走哪个方向,该如何自我完善”可概括出: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意外。
    (22-23八年级下·河北张家口·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籍“复活”记
    ①中国的古籍,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许多古籍流传千百年,难免有各种“病痛”,因此亟须“书医”来“治病续命”。
    ②古籍的修复过程有点像实施手术,需要开刀(分解古籍为单叶)、干预病灶(单叶修补破损)、缝合恢复(装帧复原),用妙手巧工来延年益寿。
    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籍修复工具多样,根据功能,分为修补、锤平、装订、托裱等几类工具。其中,毛笔、镊子等用于修补破损;锥子、敲槌、木尺、锥板等用于装订打孔,呈现古籍装帧的特色;棕刷、排笔、启子等用于书衣(即书的封皮)托裱。
    ④古籍要“复活”,重点不仅在“修”,还在“复”。除了本身携带的信息,珍贵古籍还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修旧如旧”是古籍修复的重要原则。
    ⑤材料方面,一般会选用接近古籍材质的材料。但“接近”不等于“直接可用”,我们需要根据原件的情况,对选好的修复材料进行各种加工。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染色做旧。,
    ⑥在书叶修补材料染色时,我们首先选好植物染料,例如黄檗、橡碗子、板栗壳、茶叶等。然后像熬中药一样提取染液,最后通过刷染、拉染或浸染等方式为修复材料染色。
    ⑦想要“复”,自然离不开黏合剂。古籍修复中的黏合剂主要指糨糊,它源于面粉,去筋后即可使用——当然,也可食用,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你可以吃几口,面筋也很美味。
    ⑧小麦淀粉的提取过程一般从和面开始,先醒面(将和好的面团静置一段时间)后洗筋;洗筋过程要反复揉搓,以便去掉其中的蛋白质——面筋;留下的淀粉液经过多次沉淀、换水、净杂质,使用离心机分离并晾干后,最终只留下洁白、纯净的小麦淀粉。
    ⑨接下来,便是糨糊成型阶段了。淀粉糨糊的制作方法有两种:煮和冲。煮可使淀粉充分糊化,黏性更高;而古籍修复常用开水冲制的方法——更为便利。制好的稠糨糊略呈半透明状,无任何添加。不过,因不同修复环节及材质有不同浓度要求,稠糨糊通常要稀释使用。例如,修补书叶的糨糊黏性要适中,这时它的浓度有些像稀米汤。
    ⑩修补破损是古籍修复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纸张手工修补是最常用的方式。
    ⑪纸张手工修补是用近似的补纸手工粘补破损处,黏合剂便是稀释的淀粉糨糊。粘补手术是在书叶背面操作:先用毛笔蘸取稀糨糊,涂抹在书叶虫蛀、鼠啮等缺损边缘,然后将补纸对正帘纹、贴补在破损处,轻轻按压粘贴牢固。值得注意的是,补纸与书叶破损边缘有重叠方能贴补牢固——一般搭接1—2毫米,四周多余的补纸以镊子夹住撕掉。
    ⑫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古籍浩如烟海。它们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思想智慧。面对饱经风霜的智慧结晶,古籍修复师们在传承中开拓创新,“化腐朽为神奇”,用妙手焕新生,将更多古籍“复活”,让文脉得以延续。
    16.选文以《古籍“复活”记》为题有什么好处?
    17.选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
    18.作为说明文,本文语言不乏生动有趣。请你结合选文中的画线句加以赏析。
    19.选文在介绍古籍修补工具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16.①点明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古籍修复。②运用修辞,赋予古籍以生命,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7.逻辑顺序 18.画线句将古籍的修复过程比作手术过程,用人们常见的现象来说明事物,将复杂的古籍修复过程介绍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意思对即可) 19.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将古籍修补工具按照功能分为修补、锤平、装订、托裱等几类并加以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古籍修补工具的多样,具有说服力。
    【解析】16.本题考查标题作用。
    结合①段中“中国的古籍,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许多古籍流传千百年,难免有各种‘病痛’,因此亟须‘书医’来‘治病续命’”可知,“古籍‘复活’记”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古籍以生命,将其人格化,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合②段中“古籍的修复过程有点像实施手术,需要开刀(分解古籍为单叶)、干预病灶(单叶修补破损)、缝合恢复(装帧复原),用妙手巧工来延年益寿”可知,“古籍‘复活’记”点明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古籍修复。
    17.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正确的顺序能正确地理清文章思路,能帮助读者理解
    结合③段中“古籍修复工具多样,根据功能,分为修补、锤平、装订、托裱等几类工具。其中,毛笔、镊子等用于修补破损;锥子、敲槌、木尺、锥板等用于装订打孔,呈现古籍装帧的特色;棕刷、排笔、启子等用于书衣(即书的封皮)托裱”,⑤段中“材料方面,一般会选用接近古籍材质的材料”,⑩段中“修补破损是古籍修复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纸张手工修补是最常用的方式”等内容可知,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从修复工具、修复材料、修复过程主意展开说明。
    18.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
    结合②段中“古籍的修复过程有点像实施手术,需要开刀(分解古籍为单叶)、干预病灶(单叶修补破损)、缝合恢复(装帧复原),用妙手巧工来延年益寿”的内容,由“古籍的修复过程有点像实施手术”可知,将古籍的修复过程比作手术过程,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开刀(分解古籍为单叶)、干预病灶(单叶修补破损)、缝合恢复(装帧复原)”用人们常见的现象来说明事物,将复杂的古籍修复过程介绍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作用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做假设、引资料等。说明方法的应用是为了让文章更加具体、准确,让读者更好的理解。
    结合③段中“古籍修复工具多样,根据功能,分为修补、锤平、装订、托裱等几类工具。其中,毛笔、镊子等用于修补破损;锥子、敲槌、木尺、锥板等用于装订打孔,呈现古籍装帧的特色;棕刷、排笔、启子等用于书衣(即书的封皮)托裱”的内容,由“根据功能,分为修补、锤平、装订、托裱等几类工具”可知,本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将古籍修补工具按照功能分为修补、锤平、装订、托裱等几类并加以说明,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古籍修补工具的多样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2-23八年级下·新疆阿克苏·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动物界的“气象员”
    ①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僧帽水母,在水中游动时,身体上半部体形像帽子,在水面飘来飘去,因此而得名。通常,水母总是随风向、风力、海流四处漂泊。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水母漂在海水上层。如果遇有滔天大浪或暴风骤雨,就沉到水底。人们发现水母一旦离开海岸,快速向深海游去,就表明风暴将要来临。因此,渔民常以水母的活动迹象,来判断天气情况。
    ②原来,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个小球,里面有粒小小的听石,相当于它的耳朵,十分灵敏。在风浪袭来之时,波涛不断与空气摩擦而产生次声波,在水中以1450米/秒的速度传播,比风暴和海浪运动快得多。这种人耳听不见的声波,通过冲击水母的听石,刺激神经感受器,水母就能及早捕捉到风暴气息。当风暴未临时,它们就像接到报警似的,立即游到深水处躲避。在海上活动的船夫,看到水母这一举动,就赶快驶到港湾等安全地带避险。
    ③人们从水母能预知风暴中受到启示,模拟它们的感觉器官,成功地研制出风暴预测仪,安装在船舰的甲板上,能够提前15小时接收到海上传来的次声波,预知风暴来临的方向和时间。
    ④甲鱼生在陆地,长在水中,每年夏秋季上岸产卵,它们产卵的洞穴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不少地方还流传着“甲鱼放蛋窝,洪水到窝边”的谚语。
    ⑤1976年,科研工作者在广西的明江两岸,随渔民了解甲鱼习性。他们沿着上次洪水刚好淹没的河岸线,寻找甲鱼蛋,发现大多数甲鱼窝都高出江面6米左右。渔民说,今年将会有一次更大的洪水。不久,果然骤降暴雨,淹没了当地46平方千米晚稻,明江水位正好上涨到江面之上大约6米高的地方。而且,洪水到来日期,往往是甲鱼产蛋后的30天左右,这是甲鱼预报洪水的奇特之处。
    ⑥原来,天气变化会导致气温、湿度、气压、气流以及悬浮空气中的带电粒子发生相应变化,而甲鱼在适应自然的漫长过程中,身体的某些感官能提前捕捉到这些细微变化的信息,从而预知洪水来临的日期和大小,以此来安排生活。
    ⑦甲鱼卵的孵化期约20天,小甲鱼出壳后,如果窝离水面远近适当,就能及时爬到水里。如果窝选得过高,中途就有可能干死;选得过低,卵会被洪水淹没或冲走。所以,甲鱼产卵的时间和地点,和洪水来临的时间和水位基本吻合。
    ⑧盛夏,如果河塘中的泥鳅跳出水面呼吸,大概就是要变天了。泥鳅拥有两套呼吸系统,在水下用鳃部、水上用肠子。大气压较高时,水中溶解的氧较多,能满足泥鳅的需求,而大气压降低时,水中溶氧量减少,迫使泥鳅把嘴伸出水面呼吸,以便让肠子摄取足够的氧。如果水中严重缺氧,它会每分钟冲出水面吞一次空气。据此,一些气象站养有泥鳅,作为观察天气的“晴雨表”。
    ⑨气压高是晴天的预兆,当气压降低时,将会下雨或刮北风。因此,当看到泥鳅沉在水底不出来,表明近期天气晴好。当它暴躁不安,一直往水面上跳,预示风雨将要来临。如果泥鳅的头朝上,久久漂浮在水面,将有暴雨。
    ⑩蟋蟀以清脆、明亮的叫声,博得人们的喜爱。蟋蟀的鸣叫与气温有关,由于它们对温度非常敏感,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能感知到,并通过叫声的快慢反映出来,农民据此安排农事。所以,蟋蟀被人们称为气温的“报告员”。
    ⑪1897年,美国物理学家多贝尔发现,雪树蟋蟀的鸣叫与气温有一定关系,并通过多次测试,得出著名的多贝尔定律。运用这个公式,根据蟋蟀相应的叫声,就可推算其时环境的大概温度。
    ⑫后来,又有学者研究发现,在相同气温下,蟋蟀叫声的快慢因种类而不同。因此,计算温度的方法也就不同。显然,多贝尔教授的公式,并不适用于所有蟋蟀。不久,科学家研究出了更多公式,根据不同的蟋蟀来选用,从而准确算出环境温度。
    ⑬实际上,鸟儿和许多昆虫,在炎热的盛夏鸣叫,比凉爽的深秋更频繁,只不过反映的气温高低,没有蟋蟀准确而已。原来,在高温条件下,动物体内能获得充足能量,以更好地支持快速鸣叫乃至极速运动,而温度降低时,不再鸣叫或叫声较慢,行动当然也迟缓。
    (刊载于,略有改动)
    20.本文在说明甲鱼预报洪水这一奇特现象时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1.第⑪自然段加点词语“大概”能否删除?为什么?
    22.本文以“动物界的‘气象员’”为标题有何作用?
    2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泥鳅是如何担任动物界的“气象员”的?
    【答案】20.举例子、列数字和引资料。列举了科研工作者在广西的明江两岸随渔民了解甲鱼习性的事例,通过具体数字“高出江面6米左右”“大约6米高”“30天左右”等,并引用“甲鱼放蛋窝,洪水到窝边”的谚语,真实而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甲鱼具有预报洪水的特性,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21.不能删去。“大概”表示推测,说明根据蟋蟀相应的叫声,推算的只是其时环境的大致温度,与实际温度不是完全相同的。去掉“大概”后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2.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动物对天气的预报,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3.大气压较高时,水中溶解的氧较多,能满足泥鳅的需求,泥鳅就会沉在水底呼吸,表明近期天气晴好;大气压降低时,水中溶氧量减少,为了摄取足够的氧,泥鳅不得不把嘴伸出水面呼吸,这预示着风雨将要来临。
    【解析】20.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根据第④段“不少地方还流传着‘甲鱼放蛋窝,洪水到窝边’的谚语”可知, 引用谚语,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第⑤段“1976年,科研工作者在广西的明江两岸,随渔民了解甲鱼习性。他们沿着上次洪水刚好淹没的河岸线,寻找甲鱼蛋,发现大多数甲鱼窝都高出江面6米左右。渔民说,今年将会有一次更大的洪水。不久,果然骤降暴雨,淹没了当地46平方千米晚稻,明江水位正好上涨到江面之上大约6米高的地方。而且,洪水到来日期,往往是甲鱼产蛋后的30天左右,这是甲鱼预报洪水的奇特之处”,列举了科研工作者在广西的明江两岸随渔民了解甲鱼习性的事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根据语段中“6米左右”“46平方千米”“大约6米高的地方”“30天左右”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真实而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甲鱼具有预报洪水的特性,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2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
    明确观点:不能删除。定性:“大概”,表示不很精确的估计,表示推测,起修饰限制作用。带词解句:根据蟋蟀相应的叫声,推算的只是其时环境的大致温度,与实际温度不是完全相同的。删词解句:根据蟋蟀相应的叫声,就可推算其时环境的温度,与原意不符(与实际情况不符)。说明文语言特点:“大概”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2.本题考查说明文的标题。
    气象员:天气预报员。根据标题“动物界的‘气象员’”,联系首段“渔民常以水母的活动迹象,来判断天气情况”,第⑥段“甲鱼在适应自然的漫长过程中,身体的某些感官能提前捕捉到这些细微变化的信息,从而预知洪水来临的日期和大小,以此来安排生活”等语句可知,标题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动物对天气的预报,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将动物比作“气象员”,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3.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回归。
    根据第⑧段“盛夏,如果河塘中的泥鳅跳出水面呼吸,大概就是要变天了。泥鳅拥有两套呼吸系统,在水下用鳃部、水上用肠子。大气压较高时,水中溶解的氧较多,能满足泥鳅的需求,而大气压降低时,水中溶氧量减少,迫使泥鳅把嘴伸出水面呼吸,以便让肠子摄取足够的氧。如果水中严重缺氧,它会每分钟冲出水面吞一次空气”,第⑨段“气压高是晴天的预兆,当气压降低时,将会下雨或刮北风。因此,当看到泥鳅沉在水底不出来,表明近期天气晴好”可知,大气压较高时,水中溶解的氧较多,能满足泥鳅的需求,泥鳅就会沉在水底呼吸,表明近期天气晴好;大气压降低时,水中溶氧量减少,为了摄取足够的氧,泥鳅不得不把嘴伸出水面呼吸,这预示着风雨将要来临。
    (22-23八年级下·河北保定·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植物会说话
    丹尼尔·查莫维茨
    ①五角菟丝子作为一种蔓生植物,因不含叶绿素,需要寄生在其他植物中吸取其营养方可生存。它幼苗的颈尖以小圆圈的方式探测周围环境,寻找它所偏好的植物,就像我们蒙住眼睛时用手试探周围环境,或是深夜在厨房找灯的开关时的样子。实验人员不论将番茄放于什么地方,菟丝子的藤始终朝着番茄方向生长。为了证实菟丝子能够嗅出番茄所在位置这个猜想,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将它和番茄分别放入一个密闭的盒子里,两盒之间用管子相连保证空气对流,结果它总是朝着管子方向生长。又在棉签上涂上番茄提取液,它还真中了圈套,朝着涂有提取液的棉签生长。此后,她拿成分非常相似的番茄和小麦的提取液做实验,尽管二者都含有一种挥发性化合物β-月桂烯,但因番茄还释放出两种能吸引菟丝子的挥发性物质,而小麦不含这两种挥发性物质,且还会释放一种令菟丝子讨厌的气体,菟丝子当然向着番茄方向生长。
    ②1983年,戴维·罗德斯发现,一棵柳树被天幕毛毛虫啃噬过,临近柳树的叶子变得不受毛毛虫欢迎,是因为后者的叶子中含有不合毛毛虫口味的酚类和单宁化合物,而那些较远的健康柳树却不含这些化合物。受损柳树和临近健康柳树之间,没有共同的根,树枝间也没有相互接触。被啃噬的柳树是通过空气向临近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接着,杰克·舒尔茨以杨树和唐枫幼苗为对象进行实验,支持了罗德斯的观点。
    ③“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罗德斯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植物的认识。然而这些报道大多缺乏正确对照,或结果被夸大,往往受到其他科学家的驳斥。在过去的10多年里,大量植物通过气味进行交流的现象已被反复证实。但问题是,植物真的能彼此交流(有意识地发出预警)吗?是否健康植物只是“偷听”到了临近受损植物的自言自语(而非受损植物有意告知它们)?马丁·海尔提出了疑问并展开深入研究。他知道,利马豆植株被甲虫侵扰时会有两种反应:被啃噬的叶片会向空气中释放一些挥发性化学物质;而花则会产生花蜜,吸引以甲虫为食的节肢动物。——那它为什么会释放这些化学物质呢?
    ④他从三棵利马豆植株中选取了4张叶片做实验:从被啃啮过的同一植株上选择了2张叶片——第1张被甲虫啃啮过,第2张没有;第3张为临近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第4张为被隔离的、未被啃啮过的健康植株。通过气相高端分析技术鉴定,第1.2.3张叶片周围空气中都含有挥发性物质;第4张叶片周围则没有。这说明受损植株临近的健康植株不易遭受到虫害侵扰,却没有得出他们想要的结果。
    ⑤海尔调整了实验设计来检测他的假设。将两株植物放在一起,但用塑料袋将被啃啮过的叶片封闭24小时。然后按照上一个实验的方法选择4张叶片进行检测,结果发生了变化。被啃啮过的叶片仍然释放化学物质,但同一植株的同一根藤以及邻近藤上的其他叶片却与对照叶片相似——它们周围空气中没有这些化学物质。解下密封袋,用小风扇将袋中的气体向两个方向吹:一是向这根利马豆藤上方的临近叶片,二是朝着远离利马豆的空气中。结果发现,接触到袋中气体的植株叶片自己也开始释放同样的气体,且植株还会分泌花蜜。那些没有接触到气体的叶片和植株则与以前一样。
    ⑥几十次实验结果一致,秘密揭开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受攻击。即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就像中国长城上的烽火台,守卫者们用点燃烽火的方式传递信号,警告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了。临近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嗅觉对话”,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当然,利马豆这种气味信号只能传播一两米远,但这一发现为人类保护树木和作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⑦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植物和动物也可以利用这些气味进行复杂的交流。比如花的香气可以吸引授粉者,果实的香气可以吸引采摘者,这些都有利于种群的繁衍。植物显然没有嗅觉神经,不能将气味信号传到大脑进行诠释。但是像菟丝子、利马豆一样的其他植物,都能够对信息素做出响应,只要觉察到空气中有挥发性化学物质,它就能将气味信号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这当然也是一种嗅觉,且是出于生存的需要。
    24.“植物会说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请简要概括回答并结合文章内容任选一例进行具体说明。
    25.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6.你从文中科学家身上获得哪些科学精神或思想方法方面的启示?
    【答案】24.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举例:①被啃噬的柳树通过空气向临近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②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临近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嗅觉对话”,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从文章筛选出相关的语句概括作答,任选一例即可) 25.示例:举例子。介绍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戴维•罗德斯、马丁•海尔等人的实验,都举出了具体内容、过程、方法以及发现的结论,让实证说话,使人获得清楚的认识,很有说服力。(任举一例并具体说明作用即可) 26.①敢于质疑,勇于探索。马丁•海尔没有盲从别人的结论,对“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受损植物有意告知临近健康植物”以及受损植物释放化学物质的机理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探索。这是发现真知的必要精神品质。②大胆假设,谨慎求证。猜想和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和马丁•海尔都是从许多现象出发进行假设,通过一系列实验进行验证。这是科学探索的必由之路。③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推理。文中科学家以发散性思维开拓思路,运用多种途径和多次实验进行研究,这种严谨的态度就是求真精神的体现。让实验说话,正确严密地判断推理,发现的结论可靠可信。④由表及里,求真务实。科学研究不能止步于粗糙的研究和笼统的结论,而应深入研究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和事物本质属性,这样才能揭示科学秘密。
    【解析】2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③段中“‘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罗德斯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植物的认识。然而这些报道大多缺乏正确对照,或结果被夸大,往往受到其他科学家的驳斥”的内容可知,“植物会说话”在文中指的是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事例:结合②段中“1983年,戴维·罗德斯发现,一棵柳树被天幕毛毛虫啃噬过,临近柳树的叶子变得不受毛毛虫欢迎,是因为后者的叶子中含有不合毛毛虫口味的酚类和单宁化合物,而那些较远的健康柳树却不含这些化合物。受损柳树和临近健康柳树之间,没有共同的根,树枝间也没有相互接触。被啃噬的柳树是通过空气向临近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可概括为:被啃噬的柳树通过空气向临近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
    结合⑥段中“几十次实验结果一致,秘密揭开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受攻击。即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就像中国长城上的烽火台,守卫者们用点燃烽火的方式传递信号,警告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了。临近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嗅觉对话’,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当然,利马豆这种气味信号只能传播一两米远,但这一发现为人类保护树木和作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可概括为: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临近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嗅觉对话”,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2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示例一:列数字。第④⑤段介绍马丁·海尔的两次实验时,使用了“1”“2”“3”“4”“24”等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受攻击的结论。
    示例二:打比方。如第⑥段“就像中国长城上的烽火台……警告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了”一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叶片受到侵害时,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的真相。形象贴切,生动有趣。
    2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感悟启示。
    结合③段中“‘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罗德斯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我们以往对植物的认识。然而这些报道大多缺乏正确对照,或结果被夸大,往往受到其他科学家的驳斥。在过去的10多年里,大量植物通过气味进行交流的现象已被反复证实。但问题是,植物真的能彼此交流(有意识地发出预警)吗?是否健康植物只是‘偷听’到了临近受损植物的自言自语(而非受损植物有意告知它们)?马丁·海尔提出了疑问并展开深入研究。他知道,利马豆植株被甲虫侵扰时会有两种反应:被啃噬的叶片会向空气中释放一些挥发性化学物质;而花则会产生花蜜,吸引以甲虫为食的节肢动物。——那它为什么会释放这些化学物质呢?”的内容可知,马丁•海尔没有盲从别人的结论,对“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受损植物有意告知临近健康植物”以及受损植物释放化学物质的机理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探索。这是发现真知的必要精神品质,启示我们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结合⑤段中“海尔调整了实验设计来检测他的假设。将两株植物放在一起,但用塑料袋将被啃啮过的叶片封闭24小时。然后按照上一个实验的方法选择4张叶片进行检测,结果发生了变化。被啃啮过的叶片仍然释放化学物质,但同一植株的同一根藤以及邻近藤上的其他叶片却与对照叶片相似——它们周围空气中没有这些化学物质”的内容可知,猜想和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和马丁•海尔都是从许多现象出发进行假设,通过一系列实验进行验证。这是科学探索的必由之路。启示我们:大胆假设,谨慎求证。
    结合⑥段中“几十次实验结果一致,秘密揭开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受攻击。即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就像中国长城上的烽火台,守卫者们用点燃烽火的方式传递信号,警告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了”的内容可知,文中科学家以发散性思维开拓思路,运用多种途径和多次实验进行研究,这种严谨的态度就是求真精神的体现。让实验说话,正确严密地判断推理,发现的结论可靠可信。启示我们要有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推理。
    结合⑦段中“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植物和动物也可以利用这些气味进行复杂的交流。比如花的香气可以吸引授粉者,果实的香气可以吸引采摘者,这些都有利于种群的繁衍。植物显然没有嗅觉神经,不能将气味信号传到大脑进行诠释。但是像菟丝子、利马豆一样的其他植物,都能够对信息素做出响应,只要觉察到空气中有挥发性化学物质,它就能将气味信号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这当然也是一种嗅觉,且是出于生存的需要”的内容可知,科学研究不能止步于粗糙的研究和笼统的结论,而应深入研究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和事物本质属性,这样才能揭示科学秘密。启示我们要由表及里,求真务实。
    (22-23八年级下·湖北随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物勒工名”制度与传统工匠精神传承
    庄华峰
    ①“物勒工名”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手工业管理制度,《礼记·月令》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某种意义来说,“物勒工名”是我国最早的问责制,它不仅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传统工匠精神传承的重要保证。
    ②“物勒工名”制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早在商周时期即有在青铜器上刻记人名的现象,但此时多是标明物品的所有者,并非制作者。将制造者名字刻上器物的情况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有些器物上还出现了主造人和监造人的名字,如《殷周金文集成》所录的“十一年蔺令矛”上刻有“十一年,蔺令肖狈、下库工师臤石、冶人参所铸钴户者”的铭文,记录了令(主持者)、工师(监造者)、冶人(制作者)的名字。这种现象在变法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的秦国也大量出现。
    ③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物勒工名”制度也随之被进一步强化,不仅在实践中加强考核,在法律上也得以强化,这在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有具体的规定,如《工律》说“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其不可刻久者,以丹若髹书之”。这说明“物勒工名”制度在秦朝就以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
    ④汉承秦制,“物勒工名”制度的实施日臻完备,其显著标志是,这一制度已深入到官营手工业的各个方面,目前在一些铜器、漆器、铁器、骨签等出土文物上均发现有铭文,而且铭刻内容较为丰富,如1956年,在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出土的漆耳杯上题字云:“元始三年,广汉郡工官造乘舆髹丹画木黄耳棓,容一升十六籥;素工昌、休工立、上工阶、铜耳黄涂工常、画工方、丹工平、清工匡、造工忠造,护工卒史恽、守长音、丞冯掾林,守令史谭主。”铭文介绍了产品制造的时间、地点、参与制造和监督人员的名单。这说明,在汉代,“物勒工名”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⑤唐朝在承袭前代“物勒工名”制度的基础上,对该制度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一方面,政府为了确保官营手工业技术领域后继有人,对手工业实行工匠征集制度,为工匠设立“匠籍”,子弟要世袭匠籍。另一方面,政府把“物勒工名”制度和工匠的培养考核结合起来,如《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之工,二年……岁终以监试之,皆物勒工名。”这一材料说明唐代对属于“细镂之工”的金银工匠及金银器制造,从工匠技艺的培训,到产品的制造、管理等方面均有一套严格的制度。
    ⑥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高峰,政府对手工业尤其是官营手工业的管理自然更加严格,“勒名”制度也更为规范、具体,最突出的是在工程材料上都要层层勒名。南京明城墙即为典型的代表。栉风沐雨六百余年,南京明城墙至今仍然雄伟坚固,其中原因很多,有一个细节格外值得关注,每块城墙砖背后的勒名与当时严格的责任制是密不可分的。如在一块“黄州府蕲水县”铭文城砖上刻有67个字,记录了十一级烧砖责任人:黄州府提调官同知曹振祖、司吏黄玑,蕲州提调官判官马彝、司吏倪琦,蕲水县提调官主簿夏时中、司吏谢原,总甲李谷云、甲首叶邦泰、小甲徐贵,窑匠黄益,造砖人夫何兴。这是目前南京城墙上发现的责任层级最多的一块。这种精确到人的责任制,有效加强了制砖工序的管理和监督。
    ⑦自古以来,我国先民就注重追求工匠精神,如《礼记》云“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考工记》指出,“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传统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精益求精、敬业专一、诚实守信等内容。“物勒工名”制度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形成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节选自2023年3月01日《光明日报》
    27.选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28.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点明了说明对象,并阐释了“物勒工名”的含义。
    B.商周时期在青铜器上刻记人名是最早的“物勒工名”现象。
    C.唐代设立“匠籍”以及对工匠的培训、考核是对“物勒工名”制度的丰富和发展。
    D.《礼记》云“差若毫厘,谬以千里”,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0.在我们身边不乏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个你所了解的工匠,并说说他身上体现了怎样的工匠精神?
    【答案】27.时间顺序。文章按照春秋战国、秦朝、汉朝、唐朝、明清的时代顺序,分别阐释并举例说明了“物勒工名”不同朝代的发展状况。 28.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列举一块南京明城墙砖上的铭文,具体直观地证明了在明清时期“物勒工名”制度更为规范、具体。 29.B 30.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27.本题考查说明顺序。
    结合②段中“‘物勒工名’制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③段中“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物勒工名’制度也随之被进一步强化,不仅在实践中加强考核,在法律上也得以强化”,④段中“汉承秦制,‘物勒工名’制度的实施日臻完备”,⑤段中“唐朝在承袭前代‘物勒工名’制度的基础上,对该制度进行了丰富和发展”,⑥段中“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高峰,政府对手工业尤其是官营手工业的管理自然更加严格,‘勒名’制度也更为规范、具体,最突出的是在工程材料上都要层层勒名”可知,选文主要采用了时间顺序的说明方法,依次介绍了“物勒工名”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施情况和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影响。
    28.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结合“如在一块‘黄州府蕲水县’铭文城砖上刻有67个字,记录了十一级烧砖责任人”可知,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一块南京明城墙砖上的铭文,具体直观地证明了在明清时期“物勒工名”制度更为规范、具体,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29.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B.有误,结合②段中“早在商周时期即有在青铜器上刻记人名的现象,但此时多是标明物品的所有者,并非制作者”可知,选项内容表述错误;
    故选B。
    30.本题考查阅读延伸。结合生活实际,谈工匠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认识一位名叫王师傅的木匠,他精通木工技艺,制作出来的家具工艺精湛、款式优美。他身上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每一件作品都要反复推敲和打磨,直到达到完美的效果。同时,他也非常尊重自己的工作,对每一步工艺都认真负责,从不马虎。他还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木工技术和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22-23八年级下·山东滨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围炉煮茶——抚慰人心的烟火气
    ①“凡在北国过冬天的人,总能知道围炉煮茶”,2023年初,一网友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配图分享:微风轻拂,暖阳和煦,茶水沸腾,红薯糍粑滋滋作响。好吃好玩好“出片”,虎兔之交的这个冬季,“围炉煮茶”在年轻群体中悄然兴起。
    ②“围炉煮茶”有多火爆?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以来,以“围炉煮茶”为关键词的搜索量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1173%,成都、上海、杭州、深圳、苏州、长沙、广州等地线上销量最热。有关“围炉煮茶”的话题持续占据各大平台热度榜。
    ③中国是茶的故乡,实际上,“围炉煮茶”古已有之,曾被视为文人骚客社交、寄情抒怀的表征。
    ④古代饮茶方式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的,后变为生叶煮饮。唐代诗论家司空图诗云“中宵茶鼎沸时惊,正是寒窗竹雪明”,天气肃清,霜雪霏霏,冬寒之日,文人心生“围炉煮茶”的暖意。在唐代,饮茶开始由粗放走向精工,陆羽所著《茶经》集历代茶艺精华,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艺专著,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并付诸实践。
    ⑤至宋代,煮茶更加讲究,方法是先把茶叶碾成碎末,制成茶团,饮用时把茶捣碎,加入葱、姜、桔子皮、薄荷、枣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大文豪苏轼便是煮茶的行家。宋神宗元丰四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一日大雪初晴,睡梦中,他用雪水烹煮最名贵的北苑贡茶“小龙团”,且有美人端茶歌舞,虽是南柯一梦,但“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的雅趣却在心底久久徘徊。
    ⑥宋元以后,主流饮茶方式虽改煮茶为泡茶,但煮茶仍为文人所独爱,且尤喜雪水,认为雪凝天地之灵气,无瑕至纯,是文人精神的归宿。明代高濂认为“茶以雪烹,味更清冽,幽人啜此,足以破寒”。清代伟大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收梅花上雪,以鬼脸青花瓮埋在地下五年,遇有黛玉这般清雅妙人,方才开封取雪煮茶。
    ⑦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围炉煮茶”于此时再次兴起,是传统文化回归生活的又一例证,彰显了传统茶文化对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生活美学的深刻影响。
    ⑧有专家分析,围炉煮茶之所以能走红,在于其折射的“仪式感消费”与年轻群体的消费理念相匹配。在虚拟世界日益盛行的当下,经历了疫情隔离,本质上是三五好友相聚谈心的“围炉煮茶”,也在治愈着年轻人的孤独感,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⑨业内人士介绍,当代围炉煮茶煮的已不仅仅是茶,奶茶、果茶、咖啡,品类繁多,口味多样,且融合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为茶饮行业提供了新的消费场景。围炉煮茶的走红也符合当下新业态的发展趋势,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古老传统嬗变为新风尚,茶文化将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31.本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围炉煮茶”?
    32.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说说其作用。
    33.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表达作用。
    宋元以后,主流饮茶方式虽改煮茶为泡茶,但煮茶仍为文人所独爱,且尤喜雪水,认为雪凝天地之灵气,无瑕至纯,是文人精神的归宿。
    34.阅读本文后,有人认为第⑧段可放在第①段之后,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31.本文介绍了围炉煮茶的火爆现状、历史渊源(历史发展)、走红原因。 32.第②段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2022年和2021年搜索量数值的比较以及增长的百分数,突出了“围炉煮茶”在当下非常火爆的情形。 33.第⑥段加点词“主流”指宋元以后,泡茶成为主要饮茶方式,但仍有煮茶方式的存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34.文章第①段借“小红书”上的分享引出“围炉煮茶”在年轻群体中兴起这一话题,在第②段进一步介绍“围炉煮茶”在悄然兴起后的火爆现象,两段话联系非常紧密。而第⑧段“有专家分析,围炉煮茶之所以能走红,在于其折射的‘仪式感消费’与年轻群体的消费理念相匹配”是对“围炉煮茶”受到年轻人追捧原因的分析,作者这样安排,遵循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如果更换位置则显得逻辑混乱,所以不能调换。(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解析】3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文章第①段“好吃好玩好‘出片’,虎兔之交的这个冬季,‘围炉煮茶’在年轻群体中悄然兴起”和第②段“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以来,以‘围炉煮茶’为关键词的搜索量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1173%”可知,介绍了围炉煮茶的火爆现状;
    根据文章第④段“古代饮茶方式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的,后变为生叶煮饮”,第⑤段“至宋代,煮茶更加讲究,方法是先把茶叶碾成碎末,制成茶团,饮用时把茶捣碎,加入葱、姜、桔子皮、薄荷、枣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第⑥段“宋元以后,主流饮茶方式虽改煮茶为泡茶,但煮茶仍为文人所独爱,且尤喜雪水,认为雪凝天地之灵气,无瑕至纯,是文人精神的归宿”可知,介绍了围炉煮茶的历史渊源(历史发展);
    根据文章第⑦段“‘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围炉煮茶’于此时再次兴起,是传统文化回归生活的又一例证,彰显了传统茶文化对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生活美学的深刻影响”,第⑧段“有专家分析,围炉煮茶之所以能走红,在于其折射的‘仪式感消费’与年轻群体的消费理念相匹配”,第⑨段“业内人士介绍,当代围炉煮茶煮的已不仅仅是茶,奶茶、果茶、咖啡,品类繁多,口味多样,且融合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为茶饮行业提供了新的消费场景”可知,介绍了围炉煮茶走红原因。
    3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第②段划线句“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以来,以‘围炉煮茶’为关键词的搜索量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1173%,成都、上海、杭州、深圳、苏州、长沙、广州等地线上销量最热”中,将2022年11月“围炉煮茶”的搜索量与2021年同期的“围炉煮茶”的搜索量进行了对比,并明确的说明增长了1173%,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简单明显的的突出了“围炉煮茶”的火爆,使说明内容更具说服力。
    3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
    主流:与“支流”相对,比喻事物发展的趋势。联系第⑥段“宋元以后,主流饮茶方式虽改煮茶为泡茶”可知,“主流”指宋元以后,泡茶成为主要饮茶方式,但仍有煮茶方式的存在。说明文语言特点:“主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34.本题考查说明顺序。
    明确观点:不可以调换。文章第①段“2023年初,一网友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配图分享:微风轻拂,暖阳和煦,茶水沸腾,红薯糍粑滋滋作响”小红书上的分享引出下文,提出了“围炉煮茶”在年轻群体中悄然兴起,属于“围炉煮茶”事件的现象;而文章第②段内容讲述了“围炉煮茶”的火爆程度,与文章第①段内容息息相关,紧密联系。
    根据文章第⑧段“有专家分析,围炉煮茶之所以能走红,在于其折射的‘仪式感消费’与年轻群体的消费理念相匹配”可知,此段对“围炉煮茶”为何会火爆进行了分析;作者这样行文运用了“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如果两段进行调换,会导致文章不符合逻辑顺序,使得文章逻辑不严谨,所以不能调换。
    (22-23八年级下·辽宁大连·期末)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恐怖的大胃王
    ①在遥远的非洲南端,沙漠性的气候早涝无常,酷热和严寒交替。这里没有森林,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分布着稀树、草原、灌丛、草地、半沙漠和沙漠等景观。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当中,生活着世界上最小的猫科动物之一--黑足猫。
    ②黑足猫的外表乍一看和家猫没有太大区别,它们从演化上来说也确实是家猫的近亲,属于真正的猫属。黑足猫这个名字诚意满满,它的脚掌下面确实是黑色的。除此而外,黑足猫的躯干是漂亮的黄底黑斑,四肢和尾巴都有黑色的环纹。相比于家猫及其祖先来说,本人觉得黑足猫要更萌一些,因为更小。雄性黑足猫的体长不到50厘米,有着一条不到20厘米的尾巴,雌性体型更小,体长不超过40厘米。它们跟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锈斑豹猫体长相差无几,几乎是世界上最小的猫。黑足猫就是靠着如此袖珍的体型,在野猫、薮猫、狞猫、豹和狮子横行的非洲南部混社会,你会明白这个小不点绝对不只是外表呆萌那么简单。
    ③黑足猫的典型生活环境是散布着灌丛和树木的稀树草原,或者是有灌丛的沙地,这里的灌木丛为潜行捕猎提供了良好的隐蔽之处。小巧的黑足猫却是个大胃王。由于体型原因,黑足猫主要捕食小型的啮齿类和鸟类,但也会猎杀黑头鸨和草兔这样跟自己体型相当的猎物,广泛的食谱还包括昆虫和腐肉。一只雄性黑足猫的领地可以达到20平方千米,每个晚上要吃掉10~14只猎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六分之一。
    ④黑足猫主要靠隐蔽潜行加上最后的冲刺来捕猎,也会在猎物洞口守株待兔。它们的大眼晴和大脑袋可不只是用来卖萌的,膨大的耳室占据了头骨四分之一的长度。感觉灵敏的黑足猫身手也很敏捷,能凭着极好的弹跳能力扑下起飞的鸟类。在干旱环境中,它们能从猎物体内获得自己所需的全部水分,体内的肌酸酐和尿素等代谢产物浓度很高,这种高代谢率“能吃能干”的习性在非洲猫科当中是相当独特的。
    ⑤黑足猫对于周围环境非常警惕,稍有响动就会迅速隐蔽,遇到躲不过的威胁时会猛烈反击,被分布地区的非洲人民称为“蚁丘之虎”。在当地布须曼人的传说里,黑足猫甚至可以靠咬穿颈动脉来杀死长颈鹿。事实上,蛇、胡狼、狞猫、猫头鹰和狗都是黑足猫的天敌。
    ⑥什么?你问我路遇黑足猫这样的小恶魔,应该怎么办?答案是可以爬树逃生。因为黑足猫其实是迷你“老虎”,体型相壮、尾巴短,适应了地面生境,并不适合爬树。黑足猫是非洲猫科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小的物种, 被红色名单UCN列为易危级别。目前有大约13000只个体稀疏地分布在栖息地区内。由于非洲野猫对家禽的威胁,当地农民用上了兽夹和毒饵来控制野猫数量;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场退化也致使黑足猫的猎物减少,栖息地质量下降……这些因素很可能正导致黑足猫种群数量的逐渐减少,对黑足猫的进一步调查研究和保护计划正在进行中。虽然长成了又小又萌的形态,但黑足猫的食性和脾气意味着,它们绝不适合被驯养作宠物。这种黑脚的小萌物,已经演化成了蛮荒土地上独立冷酷的暗夜杀手。
    (选自《知识窗》)
    35.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
    36.你从文中了解到黑足猫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来。
    37.第③段画直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8.赏析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案】35.题目概括了说明对象的特点(“提示了说明内容”也可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6.生存能力强(生活在散布着灌丛和树木的稀树草原,或者是有灌丛的沙地)/捕猎能力强(靠隐蔽潜行加上最后的冲刺来捕猎)/对于周围环境非常警惕,会迅速隐蔽,猛烈反击/食量惊人/体形娇小,颜色漂亮。(答对三个,一个内容) 37.列数字,作比较,把捕捉到的猎物重量与自己体重相比,具体突出了黑足猫食量大特点(是大胃王的特点)。 38.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写出了黑足猫适应环境能力强(生存能力强)的特点。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性、趣味性的特点。
    【解析】35.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一般来说,在内容上,有点明说明对象,交代对象的xx特征揭示说明内容的作用。在表达上,运用了xx方法,形象生动说明了XX事物XX特点,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本文的标题“恐怖的大胃王”中用“恐怖”来修饰“大胃王”,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大胃王”在文中指的是说黑足猫体型小,但是食量却很大,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据此概括作答。
    36.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第①段“在遥远的非洲南端,沙漠性的气候旱涝无常,酷热和严寒交替。这里没有森林,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分布着稀树、草原、灌丛、草地、半沙漠和沙漠等景观。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当中,生活着世界上最小的猫科动物之一——黑足猫”可得:生存和适应能力强;结合第③段“小巧的黑足猫却是个大胃王。由于体型原因,黑足猫主要捕食小型的啮齿类和鸟类,但也会猎杀黑头鸨和草兔这样跟自己体型相当的猎物,广泛的食谱还包括昆虫和腐肉”可得:食量大,食谱广;结合第④段“感觉灵敏的黑足猫身手也很敏捷,能凭着极好的弹跳能力扑下起飞的鸟类”可得:感觉灵敏,身手敏捷。据此概括其特点。
    37.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点。语句“一只雄性黑足猫的领地可以达到20平方千米,每个晚上要吃掉10~14只猎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六分之一”中,使用了“20”“10”“14”“六分之一”等数字,把捕捉到的猎物重量与自己体重相比可知,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黑足猫的领地广、食量大的特点。
    38.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表达效果。“混社会”原本是指没有目标地、没有明确方向地在社会上游荡以及为了个人私欲做一些游走于法律边缘的事。在句中主要指的是小小的黑足猫能够在野猫、薮猫、狞猫、豹和狮子横行的非洲南部自由地生存和生活、生存和适应能力强。“混社会”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性。

    相关试卷

    题组16:基础知识测试(基础知识+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题组16:基础知识测试(基础知识+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题组16基础知识测试基础知识+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题组16基础知识测试基础知识+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15:散文阅读(多考点突破)-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题组15:散文阅读(多考点突破)-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题组15散文阅读多考点突破-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题组15散文阅读多考点突破-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14:小说阅读(多考点突破)-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题组14:小说阅读(多考点突破)-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题组14小说阅读多考点突破-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题组14小说阅读多考点突破-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题组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