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枣庄三中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
展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相等
B.“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若用橡皮泥模拟3对同源染色体,则需要3种不同的颜色
C.“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需在脱氧核糖上连接磷酸和碱基
D.“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2.如图为某动物部分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和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不形成四分体
B.丙细胞中出现A、a基因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C.丙细胞完成分裂后,两个子细胞中的DNA数相同
D.基因A、a的分离只发生在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
3.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某种鸟的羽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当B和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栗羽:B存在而D不存在时表现为黄羽;其余情况表现为白羽。研究小组利用纯合亲本分别进行正、反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一亲本中黄羽个体的基因型为BBZdZd,白羽个体的基因型为bbZDW
B.实验二亲本中黄羽个体的基因型为BBZdW,白羽个体的基因型为bbZDZD
C.实验一的F1雌雄交配,后代中出现栗羽的概率为3/8
D.实验二的F1雌雄交配,后代中出现栗羽的概率为7/16
4.人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遗传病。目前已经发现有多达20个基因的100多个突变位点与RP有关。下图为两个RP家族,每个家族只含相同的单一致病基因,正常人中只有家族甲的Ⅲ1携带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家族甲的RP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家族乙的遗传方式不同
B.RP有关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随机性的特点
C.家族甲中的患者均为纯合子,家族乙中的患者均为杂合子
D.家族甲中Ⅲ1和家族乙中Ⅲ2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3/8
5.玉米种子非甜(A)对甜(a)为显性,种子颜色黄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某研究小组用若干株不同基因型的非甜黄色玉米和甜白色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的F2中非甜黄色:非甜白色:甜黄色:甜白色≈3:1:3:1,若F1自由交配,则F2中甜白色玉米所占比例约为( )
A.1/81B.1/8C.4/9D.1/9
6.蝗虫等直翅目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O型,如蝗虫的雌性个体具有2条X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4条,雄性个体只有1条X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3条。下列关于蝗虫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蝗虫因性别决定方式特殊,群体中雌雄个体比例不等
B.正常情况下,雌雄个体减数分裂Ⅰ时均能形成12个四分体
C.分裂过程中,雄性蝗虫细胞中最多含有46条染色体
D.雄性个体中,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7.某哺乳动物曲细精管细胞中存在两种水通道蛋白AQP7(269个氨基酸)和AQP8(263个氨基酸),肽链条数均为一条,与之相关的的两种信使RNA都含1500个碱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QP8比AQP7短,可能是其基因上终止密码子比较靠前,翻译提前终止
B.指导水通道蛋白AQP7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1614个碱基方能行使功能
C.两种肽链合成后可能进行了不同的加工,切除了不同数量的氨基酸
D.控制这两种水通道蛋白合成的基因只存在于曲细精管细胞中
8.下面有关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A.DNA双链均被15N标记的精原细胞(2N=8)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连续两次有丝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和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都是8
B.某RNA分子含尿嘧啶26%,腺嘌呤18%,以此mRNA逆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分别占26%、18%
C.某蛋白质分子含有120个氨基酸,则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至少有720个碱基
D.用32P标记的一个噬菌体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4
9.双三体是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中的两对染色体各增加一条染色体的生物,可以表示为(2n+1+1)。科研人员发现某植物(2n=8)种群中,存在三体和双三体变异类型,经减数分裂都能够产生少量正常配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理论上该植物种群中最多存在4种三体
B.二倍体及其三体、双三体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数相同
C.该种植物双三体产生染色体数目正常的配子的概率是1/6
D.通过观察减数分裂细胞中正常四分体的数目来判断是否发生上述变异
10.真核细胞特有的“基因沉默”机制可抵抗外来病毒的入侵。病毒的外源性RNA进入细胞后,在形成双链RNA(dsRNA)时会被细胞中的Dicer酶剪切形成小干扰RNA(简称siRNA)。siRNA能与某种特殊蛋白质结合形成siRNA诱导干扰复合体(简称RISC)。RISC中的siRNA能与病毒产生的mRNA以碱基互补配对的形式结合,其中的蛋白质催化该mRNA水解。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内出现dsRNA分子时,说明病毒RNA正在进行复制
B.siRNA和rRNA分子中的嘌呤数量等于其嘧啶数量
C.RISC中的蛋白质可破坏磷酸二酯键,具有RNA酶的作用
D.“基因沉默”是在翻译水平上对RNA病毒的基因表达造成抑制
11.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4组实验,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温后,充分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所得结果与保温时间无关的是( )
A.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B.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C.未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35S和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D.35S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12.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与其对应的科学方法或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13.下图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图,该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纯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约1/10000。其中Ⅱ2该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少一条(能正常生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2的母亲形成配子时可能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C.Ⅲ1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概率为1/2
D.Ⅲ8与某男性患者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00/199
14.科学家发现,如果RNA聚合酶运行过快会与DNA聚合酶“撞车”而使DNA折断,引发细胞癌变。进一步研究发现,一种特殊酶RECQL5可与RNA聚合酶结合减缓其运行速度,扮演“刹车”的角色,从而抑制癌症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ECQL5与RNA聚合酶结合会导致翻译过程减缓
B.“撞车”引发的DNA折断可能损伤DNA链上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
C.RECQL5导致RNA聚合酶与DNA结合受阻使基因不能表达
D.神经细胞不能合成RECQL5,故细胞核内会发生“撞车”现象
15.某飞蛾(ZW型)的长翅(N)对短翅(n)为显性,将该种群引入某常年刮大风的海岛,数年后多次调查发现,飞蛾种群雌雄数量相等且N、n的基因频率分别稳定在2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蛾种群中全部N和n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
B.短翅是海岛上的大风诱导飞蛾产生的有利变异
C.若N/n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杂合子的概率约为88.9%
D.若N/n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则ZnZn、ZnW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40%
二、不定向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启动子是位于基因上游的有特殊序列的DNA片段,研究发现启动子区域发生的甲基化修饰往往会影响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从而引起抑癌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等的沉默,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启动子区域发生的甲基化修饰通过直接影响翻译过程从而引起基因沉默
B.抑癌基因沉默导致的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C.上述发现为证明“基因突变导致癌症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佐证
D.去除启动子区域从而防止其发生甲基化修饰是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新思路
17.如图表示果蝇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不同类型的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蝇的白眼基因受到射线等因素的影响可能突变为朱红眼基因
B.若该染色体上基因的位置发生改变,则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可出现环状结构
C.若该染色体上截翅基因的数目增加三个,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该现象
D.配子形成过程中,该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会与其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重组
18.某二倍体植物中基因型为DD的植株只能产生雌配子,基因型为dd的植株只能产生雄配子,基因型为Dd的植株为雌雄同株。已知某该植物种群只有DD和Dd两种类型,且比例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让该种群自由交配,F1中Dd的植株占1/2
B.让该种群自由交配,D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C.让该种群连续自交,F2中Dd的植株占1/2
D.让该种群连续自交,F1和F2中d的基因频率不同
19.R基因是水稻的一种“自私基因”,它编码的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从而改变后代分离比,使其有更多的机会遗传下去。现有基因型为Rr的水稻自交,F1中rr占1/8,随机授粉获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的雌配子的比例为R∶r=5∶3
B.R基因会使同株水稻1/3的含r基因的花粉死亡
C.F2中基因型为rr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32
D.从亲本到F2,R基因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导致该水稻种群已进化为新物种
20.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子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子频率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13分)图1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某细胞的分裂图像,图2表示该细胞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值,图3表示该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相对含量。
图1 图2 图3
(1)图1中细胞处于___________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纵坐标a、b代表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图1处于图2所示曲线的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区段,图2中CD段的细胞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条Y染色体。
(3)若图2表示受精卵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值,图2中DE段与图3中_______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的形成原因相同。
22.(8分)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研究表明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等。如图是原核细胞DNA复制及转录相关过程的示意图。
(1)酶C除能催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外,还能催化___________断裂。与酶A相比,酶C执行功能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有___________,此时,遗传信息由___________传到___________。
(2)R环结构通常出现在DNA非转录模板链上含较多碱基G的片段,富含G的片段容易形成R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环的形成会降低DNA的稳定性,若非模板链上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经___________次DNA复制后开始产生碱基对C—G替换为T-A的突变基因。
23.(14分)某植物的紫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将纯合紫花植株甲与纯合白花植株乙杂交得到F1,F1随机受粉,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9:7。根据实验结果,某兴趣小组对该植物花色遗传规律做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该植物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不存在致死和配子不育等现象。
假设二:该植物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且某种花粉有一定的不育率。
(1)若假设一正确,取F2中的一株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假设二正确,有一定不育率的是含_______的花粉,花粉的不育率为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上述假设,该小组将F1作为__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进行测交实验。
若假设一正确,则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假设二正确,则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水稻的每朵花中都有雄蕊和雌蕊,可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科研人员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大量野生型水稻品系,获得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以及一些具有不同新性状的植株。
(1)用EMS处理大量野生型水稻品系后得到的上述结果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发现,雄性不育是由于10号染色体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引起的,经对比后发现10号染色体的末端区域有三个部位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其中两个位于下图所示的基因甲和基因乙的间隔区(A),一个位于基因丙内部(B)。由此推断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应位于______(填“A”或“B”)。
(2)假设雄性不育性状与可育性状由等位基因M/m控制,将诱变获得的雄性不育植株作______(填“父本”或“母本”)与纯合野生型植株杂交,后代中50%可育、50%雄性不育,由此推断雄性不育为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3)为解决育种过程中雄性不育性状不易辨别和筛选的问题,研究人员尝试选取其它性状对其进行标记,具体过程是:将高秆(DD)雄性不育水稻与矮秆(dd)可育水稻杂交,选取子代雄性不育水稻进行测交,发现测交后代中高秆雄性不育:高秆可育:矮秆雄性不育:矮秆可育=159:2:3:163,该结果说明雄性不育基因与高秆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可知育种过程中选取表型为______(填“高秆”或“矮秆”)的植株即可实现在开花前对雄性不育株的筛选;测交后代中出现高秆可育和矮秆雄性不育表型的原因是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互换,产生了基因组成为的Dm和dM雌配子。
25.(8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是小鼠正常发育的一种必需蛋白质,由11号染色体上的Igf-2基因控制合成(如图甲),若该基因变为Igf-2m,小鼠由于缺乏该蛋白质而个体矮小。研究发现,该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存在“基因印记”现象,即子代中只有来自双亲中某一方的基因能表达,另一方被“印记”而不表达。
(1)图甲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①从左到右、②从右到左)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据图乙分析,被“印记”的基因来自__________(填“父方”或“母方”)。
(3)将图乙子代中正常型的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鼠体色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遗传过程不存在基因“印记”现象。现让纯合正常型灰色雌鼠与纯合矮小型白色雄鼠交配产生F1,F1雌雄交配产生F2,若F2小鼠的表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可证明G(g)不在11号染色体上。
选项
科学研究
科学方法或原理
A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自变量控制的“加法原理”
B
沃森和克里克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模型建构法
C
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成线性排列
假说-演绎法
D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的实验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枣庄三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6月质量检测考试
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B 3.D 4.D 5.D 6.C 7.C 8. B 9.C 10.B 11.B 12.B 13.C 14.B 15.C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B 17.ACD 18.AC 19.AC 20.ACD
三、非选择题(共55分)
21.(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该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分)
(2)1/2, 1 CD 0或1
(3)b→c
22.(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氢键、A—U、DNA mRNA
(2)模板链与mRNA之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mRNA不易脱离模板链(2分)
(3)2(2分)
23(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花全为紫花或紫花:白花=3:1或紫花:白花=9:7(4分不全不得分)
(2)E 6/7
(3)父本 紫花:白花=1:3 紫花:白花=1:7
24.(12分,每空2分)
(1)低频性、不定向性 B
(2)母本 显性
(3)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高秆
25(8分,每空2分)
(1)① (2)母方
(3)正常型小鼠:矮小型小鼠=1:1
(4)正常型灰色:矮小型灰色:正常型白色:矮小型白色=3:3:1:1
[生物]山东省枣庄市枣庄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山东省枣庄市枣庄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无答案),共10页。
[生物]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答案),共11页。
2024枣庄三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枣庄三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