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03-[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临考满分模拟卷(南通卷)(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生物]卷03-[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临考满分模拟卷(南通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5分)
选择题:请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题1分,共15分)
1.人的有耳垂(E)和无耳垂(e)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是对某家族中耳垂性状的遗传图解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父母均可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都是E和e
B.父母双方的基因是通过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的
C.有耳垂是显性性状,子代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EE或Ee;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子代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ee
D.假如这对夫妇生四个孩子,其中肯定有一个是无耳垂
【答案】D
【分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由题意知:EE和Ee表现为有耳垂,ee表现为无耳垂。
遗传图解如图:
【详解】A.由遗传图解可知,父母的基因都是Ee,均可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都是E和e,A正确。
B.父母双方的基因是在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子代的,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传递的桥梁,B正确。
C.由遗传图解可知,有耳垂是显性性状,子代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EE或Ee,占3/4;无耳垂是隐性性状,子代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ee,占1/4,C正确。
D.由遗传图解可知,夫妇生一个孩子是无耳垂的概率是1/4,每次生一个孩子是独立事件,不互相造成影响,生四个孩子,每个孩子无耳垂的概率都是1/4,D错误。
故选D。
2.无籽蜜橘嫁接到砧木——枳壳上,枳壳根系发达,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植株结出的果实是无籽蜜橘B.砧木为接穗提供水和无机盐
C.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嫁接成功的关键D.嫁接有利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答案】D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详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嫁接的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特性产生影响。无籽蜜桔嫁接到砧木——枳壳上,枳壳根系发达,新植株结无籽蜜桔,砧木为接穗提供水和无机盐,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嫁接成功的,但是嫁接并不改变遗传物质。
故选D。
3.下列各项中,属于复杂的反射的是( )
A.吃梅子会分泌唾液B.看央视春晚哈哈大笑
C.婴儿出生就会吸奶D.遇到强光眨眼睛
【答案】B
【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吃梅子会分泌唾液”、“婴儿出生就会吸奶”、“遇到强光眨眼睛”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简单反射;而“看央视春晚哈哈大笑”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故选B。
4.对气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B.气体交换的“窗口”
C.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围成的空腔 D.白天闭合,晚上张开
【答案】D
【详解】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自动的开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反之,气孔就关闭。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只是白天的蒸腾作用比晚上要强一些,所以气孔是白天、晚上都张开的,只是张开的大小程度不同而已。只有当中午光线很强,气温很高时,气孔会关闭,防止水分过度散失。所以D是错误的。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殖过程中,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B.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几率各占50%
C.男性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一般不会传给儿子
D.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女方,与男性无关
【答案】D
【分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
【详解】从图中看出生殖过程中,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A正确。
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50%,B正确。
从图中看出,男性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一般不会传给儿子,只会传给女儿,C正确。
从图中看出,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男方而不是女方,D错误。
6.下列疾病中,不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多少而引起的是( )
A.侏儒症B.巨人症C.肢端肥大症D.呆小症
【答案】D
【详解】生长激素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当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导致的;巨人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肢端肥大症是由于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导致的。
故选D。
7.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
B.骨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的器官
C.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D.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答案】D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详解】A.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故A正确。
B.骨的基本结构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故B正确。
C.在人体的运动中,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的作用是骨是杠杆作用;关节是支点作用;骨骼肌是动力作用,故C正确。
D.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骨的长长与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故D错误。
故选D。
8.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的动物是( )
A.节肢动物 B.环节动物 C.爬行动物 D.软体动物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A错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由许多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B错误;爬行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C错误;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D正确。
9.为改善队员的膳食结构,我国南极科考站科技人员克服困难,实现了蔬菜的无土栽培。其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 )
A.糖类和维生素B.水和无机盐C.脂肪和淀粉D.蛋白质和葡萄糖
【答案】B
【分析】不用土壤,而是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栽培职务的方法及时无土栽培。
【详解】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和有机物。通过根的吸收作用吸收水和无机盐,通过叶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故选B。
10.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中,下列结构特征,与气体交换无关的是( )
A.肺泡壁很薄B.毛细血管壁很薄
C.气管比较长D.肺泡数量多
【答案】C
【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这种功能与其结构有关。在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的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详解】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故选C。
11.图中,关于心脏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
A.A是左心房,连接的血管c是肺静脉,里面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
B.B是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将血液泵入a主动脉
C.e、f是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D.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右心室壁比左心室壁厚
【答案】D
【详解】A是左心房,连接的血管c是肺静脉,里面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A正确;B是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将血液泵入a主动脉,B正确;e、f是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C正确;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D错误。
12.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不同的性状
B.人们总是通过性状区分出不同的生物
C.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D.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A、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
B、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人们总是通过性状来区分出不同的生物。
C、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
D、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选C。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呼吸和心跳频率的加快,能够快速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B.膈肌舒张,膈顶下降,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实现吸气
C.肺内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D.剧烈运动会大量出汗,汗液蒸发能够带走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
【答案】B
【分析】(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3)气体在肺泡和组织内的交换,都是通过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
(4)汗腺是皮肤的附属器官,其主要作用就是分泌汗液,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汗液蒸发带走热量,可以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详解】A.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更多氧气进入肌肉细胞,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和心跳频率的加快,能够快速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A正确。
B.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B错误。
C.一种气体总是会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内刚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从而实现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正确。
D.汗液蒸发过程中可带走呼吸作用产生的部分热量,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D正确。
故选B。
14.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与水的汽化有关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
【答案】C
【分析】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度不均匀,连接表皮细胞的凸面(内侧),细胞壁薄而有弹性;靠近气孔的凹面(外侧),细胞壁厚而少弹性。当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外壁伸展拉长,细胞的内壁向内凹陷,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内外壁都拉直,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闭合。
【详解】A.保卫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A错误。
B.卫细胞的细胞壁厚度不均匀,连接表皮细胞的凸面(内侧),细胞壁薄而有弹性;靠近气孔的凹面(外侧),细胞壁厚而少弹性。当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外壁伸展拉长,细胞的内壁向内凹陷,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内外壁都拉直,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闭合,会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弱,B错误。
C.水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C正确。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保卫细胞失水,气孔会逐渐关闭,D错误。
故选C。
1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克隆羊“多莉”与代孕母羊最相似
B.试管婴儿的培育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C.“巨型小鼠”(超级鼠)的培育没有应用现代生物技术
D.人类发展生物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某些危害
【答案】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详解】A.克隆羊“多莉”的细胞核来源于供核母羊,因此克隆羊“多莉”的性状与供核母羊最相似,不是与代孕母羊最相似,A错误。
B.试管婴儿的诞生利用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属于有性生殖,B错误。
C.“巨型小鼠”(超级鼠)的培育是利用改变鼠基因的方法,让鼠的性状发生变异,运用转基因技术,C错误。
D.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或潜在的威胁或一些社会伦理问题,有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伦理问题:克隆技术一旦用于人类自身,人类新成员就可以被人为地创造,成为实验室中的高科技产物,他们不是来自合乎法律与道德标准的传统的家庭,兄弟、姐妹、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人伦关系必将发生混乱。人们很难想象和接受这种对人类社会基本组织--家庭的巨大冲击。这对人类社会现有法律、伦理、道德产生威胁,对人类的观念是严峻的挑战,D正确。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5分)
本大题包括4小题,除注明每空1分,其余均为每空0.5分,共15分。
16.苯丙酮尿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该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
(1)根据遗传图谱分析,苯丙酮尿症是 (显性/隐性)遗传病。影响该遗传病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父亲或母亲的 中(填细胞结构名称)。
(2)Ⅱ4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 遗传特性。Ⅰ1、Ⅱ3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Ⅲ10虽然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3)Ⅲ9号成年后若与一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为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 、提倡遗传咨询和进行产前诊断。
【答案】(1)隐性 细胞核
(2)22条+X或22条+Y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双亲的 AA或Aa、Aa 100%
(3)1/4/25% 禁止近亲结婚
【分析】(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根据3、4无病,8有病,分析可判断,该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苯丙酮尿症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因此,影响该遗传病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父亲或母亲的细胞核中。
(2)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Ⅱ4表示男性,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X或22条+Y。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是“桥梁”。
若用A、a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由于Ⅱ3和Ⅱ4均正常,所以Ⅰ1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Ⅲ8患病,其基因组成为aa,分别来自正常的Ⅱ3和Ⅱ4,因此Ⅱ3和Ⅱ4的基因组成均为Aa。
由于Ⅰ2有病,基因组成为aa,一定会向后代传递a,所以Ⅱ5的基因型是Aa。Ⅱ6有病,基因型为aa,遗传图解如下:
由遗传图解可知,Ⅲ10虽然表现正常,但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00%。
(3)图中Ⅲ9有病,基因是aa,与一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正常男性婚配,则该男性的基因是Aa。遗传图:
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因此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所以,Ⅲ9号成年后若与一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孩子表现是正常的概率*孩子性别为男孩的概率=50%×50%=25%(1/4)。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禁止近亲结婚的遗传学理论依据是近亲携带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其婚配生育子女出现这种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增加。因此,为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进行产前诊断。
17.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A是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流动的能量是依靠图中草的①过程固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图中A的②过程,A是 。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之间运动的渠道是 。
(2)该生态系统中,鹰与蛇之间的种间关系为 。若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大量捕杀,这会导致鼠的数量在短期内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下表是对生态系统中土壤和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检测结果。表中Ⅳ对应的图中生物是 。
(4)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 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答案】(1)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2)竞争和捕食 增加
(3)蛇
(4)物种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是指阳光、空气和水等。
(2)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就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这是生物富集现象。
(4)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详解】(1)草属于生产者,兔、狐、鼠、蛇和鹰属于消费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属于非生物部分,则A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对太阳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转移和释放,因此生态系统流动的能量是依靠图中草的①光合作用过程固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图中A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的②分解作用过程。以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为例,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草制造的有机物是鼠的食物,鼠捕食草,草中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鼠体内,同样的鹰捕食鼠,鼠体内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鹰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即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之间运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鹰以蛇为食,则鹰与蛇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同时,鹰和蛇都以鼠为食,则鹰与蛇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因此该生态系统中,鹰与蛇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蛇以鼠为食,当蛇被大量捕杀,蛇的数量减少,则会导致鼠的数量在短期内增加。
(3)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就越多。四种生物体内含的农药由多到少的顺序是Ⅰ>Ⅳ>Ⅲ>Ⅱ,则食物链是Ⅱ→Ⅲ→Ⅳ→Ⅰ。在该生态系统中,涉及四种生物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则Ⅳ对应的是蛇。
(4)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基因多样性代表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导致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加速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18.下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重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 A、B 所指的结构是神经元的 集中的地方。
(2)视觉感受器是[ ] 。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球的[ ] 过度变凸,形成近视,应配戴 镜加以矫正。
(3)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如果一个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结果此 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无法进行有意识排尿,说明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受 的控制,同时也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答案】(1)细胞体
(2)③视网膜 ①晶状体 凹透
(3)B灰质 大脑 传导
【分析】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引起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详解】(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细胞体主要分布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突起分布在脊髓的灰质和大脑皮层以内。综上分析可知,图中 A大脑皮层、B 脊髓的灰质所指的结构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集中的地方。
(2)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可见,视觉感受器位于③视网膜,产生神经冲动后,被传递到A大脑形成视觉。①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的①晶状体过度变曲,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应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3)脊髓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排便中枢、膝跳反射中枢、缩手反射中枢,它的反射活动要受到大脑的控制,如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就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因此,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B灰质,因为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具有的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如果一个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结果此 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无法进行有意识排尿,说明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同时也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
19.如图是血液流经人头部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及交换前后物质变化柱形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血管类型是 ,判断依据是 (任写一条)。
(2)组织细胞获得氧的主要途径是图中 (填序号)所示;柱形图中A、B物质能表示二氧化碳的是 ,其呼出体外时膈肌处于 状态。
【答案】(1)毛细血管 红细胞单行通过
(2)① B 舒张
【分析】图示表示血液流经人头部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及交换前后物质变化柱形图: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详解】(1)图中所示血管类型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因为红细胞单行通过。
(2)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故组织细胞获得氧的主要途径是图中①所示,图示②表示营养物质,③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柱形图中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其呼出体外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类别
土壤
Ⅰ
Ⅱ
Ⅲ
Ⅳ
农药含量(毫克/100克)
0.0012
0.045
0.0024
0.003
0.00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卷03-【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福建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卷03-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福建卷原卷版docx、卷03-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福建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卷03-【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北京卷)(试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卷05-【临考满分】2024年中考生物临考满分卷(北京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