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藏拉萨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及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91636/0-1719182488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西藏拉萨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及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91636/0-17191824884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西藏拉萨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及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891636/0-17191824884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西藏拉萨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西藏拉萨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由我国主办,主场活动将在杭州举行。今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H+、NO3-、OH-B.H+、K+、Cl-、HCO3-
C.H+、NH4+、NO3-、SO42-D.Na+、K+、MnO4-、NO3-
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燃烧一定都伴随发光发热,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化合物中元素都有一定的化合价,则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相同
D.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则只含一种物质的一定是纯净物
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C→CO→CO2B.Mg→MgO→MgCl2
C.CuO→Cu(OH)2→CuCl2D.NaOH→NaCl→NaNO3
5.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16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22g物质C和18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B.32C.48D.64
6.有一种火箭燃料的化学式为C2H4N2,对该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燃料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该燃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C.该燃料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4:1
D.该燃料含氢气
7..“神舟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反应中是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
8.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急救B.气焊C.作燃料D.动植物呼吸
9.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10.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 )
A.36:19B.12:43C.24:31D.13:42
11.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将于6月5日在杭州举办。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使用可降解塑料餐盒B.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C.共享单车出行D.露天焚烧垃圾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1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移走蒸发皿B.熄灭酒精灯
C.加入大理石D.溶解固体
14.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
15.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Zn置换H2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置换反应,则所有置换反应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C.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则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任何物质
D.CH4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则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的物质只含C、H元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A中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请在B框内将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生成物所属类别是 ,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
Ⅰ.(1)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__(填序号)不足而引起的。
①维生素 ②油脂 ③蛋白质“××糕点”主要营养成分如图所示。请根据该表回答。
①所含营养素中属于无机盐的是___(写化学式)。
②其中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___、糖类。
③食用300g该糕点,为人体提供钙元素的质量是____mg直接参与人体新陈代谢活动的糖类是__(用化学式表示),自然界产生该物质过程的名称叫___。
Ⅱ.(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无机材料的是___;
A 陶瓷碗 B 不锈钢炊具 C 橡胶手套 D 铜质水龙头某录音录带磁粉中含有化学组成相当于C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和铁都有+2、+3价,且在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其中的化合反应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某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
18.(8分)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实验室存放较长时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如图一 ),进行如下实验:
(1)小亮从瓶中取出50mL溶液,稀释成10%的H2O2溶液待用,理论上他需要加水_____mL。
(2)小丽同学用上述稀释后的H2O2 ,溶液和图二装置,探究不同物质对H2O2的催化效果是否相同。实验中看到_____,说明MnO2对此反应的催化效果比水泥好。请判断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
(3)小杰同学用图E装置测定上述稀释后的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为10% ,反应前他在分液漏斗中加入50g稀释后的H2O2溶液,在干燥管中加入足量无水氯化钙用于吸水),并在广口瓶中加入适量的MnO2粉末,共称得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564 .5g。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H2O2溶液全部流入瓶中,迅速关紧活塞,待反应结束后,称得装置及其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为562.9g。请计算: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
②实验测得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③图三中若无干燥管则测得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比实际值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④稀释后的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10%不符合,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8分)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_____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请完成实验报告。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B
【解题分析】
A、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但它本身不能燃烧,不能做燃料,不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可以用于飞艇、闪光灯、液氦冷冻机、霓虹灯等,不符合题意;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解题分析】
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水,不能共存,错误;
B、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共存,错误;
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正确;
D、高锰酸钾溶于水为紫红色,错误。故选C。
【题目点拨】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3、D
【解题分析】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A错误;
B、燃烧一定都伴随发光发热,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的发光,故B错误;
C、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不一定相同,例如硝酸铵(NH4NO3)中铵根中的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中的氮元素显+5价,故C错误;
D、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则只含一种物质的一定是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
4、C
【解题分析】
A、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B、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C、氧化铜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B
【解题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2g+18g-16g=24g,设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
=,解得x=32,故选B。
【题目点拨】
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物质之间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质量比。
6、A
【解题分析】
A. 由化学式可知燃料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B. 该燃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4×1)+(2×14)=56,选项错误;
C. 该燃料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2×2):(4×1):(2×14)=6:1:7,选项错误;
D. 该燃料含氢元素,不含氢气,选项错误。
故选A。
7、C
【解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NiFe2O4促进了反应的发生,但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符合催化剂的定义,属于催化剂。故选C。
8、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氧气用途的是应用于气焊中提高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增加温度,还可以用于急救和动植物的呼吸。故选C.
考点:氧气的用途
9、B
【解题分析】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
【题目详解】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正确;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都是8,错误;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正确。故选B。
10、B
【解题分析】
天平平衡不是取决于加入了多少,而是取决于剩余了多少,也就是取决于质量的净增加。所以在计算中要关注质量增加量。
【题目详解】
设:加入5.6g铁产生的氢气质量为x
x=0.2g
左盘增加的质量=5.6g-0.2g=5.4g,左盘增加了5.4g,所以右盘也应该增加5.4g才能平衡。
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0.1g,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之后,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设:镁的质量为y
y=1.2g
所以铜的质量为5.5g﹣1.2g=4.3g。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1.2g:4.3g=12:43
故选B。
【题目点拨】
金属与酸后,增加的质量等于加入的金属质量减去生成的氢气质量。
11、D
【解题分析】
A使用可降解塑料餐盒,减少白色垃圾的污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共享单车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空气污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解题分析】
点睛∶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很难通过点燃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盐酸遇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铜不反应。
13、B
【解题分析】
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正确;C、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错误;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错误。故选B。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基本的实验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14、C
【解题分析】
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正确;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正确;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3,故说法错误;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故选C。
15、A
【解题分析】
A.Zn置换H2是置换反应,锌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发生了变化,置换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故正确;
B.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物是盐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
C.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这中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但是此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故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1)O2(2)(3)C + O2点燃CO2(4)化合物 灭火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1)根据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A中一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含有1个碳原子故其化学式为C;一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故其化学式为O2;
(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B框内将相关粒子的图形为:
(3)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单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 O2点燃CO2
(4)该反应的生成物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许多个二氧化碳分子聚集成二氧化碳,所以A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用途是可以用来灭火.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① CaCO3 油脂 480 C6H12O6 光合作用 含碳量不同 A +3 CaO+H2O= Ca(OH)2 CuSO4、H2SO4
【解题分析】
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合金是由两种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
【题目详解】
(1) 蔬菜、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则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主要是由于摄入①不足而引起的。
(2) ①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所含营养素中属于无机盐的是。
②其中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油脂、糖类。
③食用300g该糕点,为人体提供钙元素的质量是
。
(3)直接参与人体新陈代谢活动的糖类是葡萄糖,化学式为,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故自然界产生该物质过程的名称叫光合作用。
Ⅱ、(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2) A、陶瓷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正确;
B、不锈钢炊具,属于金属材料,故B不正确;
C、橡胶手套,属于合成材料,故C不正确;
D、铜质水龙头,属于金属材料,故D不正确。故选A。
(3)某录音录带磁粉中含有化学组成相当于的化合物,又知钴(C)和铁都有+2、+3价,且在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如果钴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如果钴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不是铁元素的化合价,故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4)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其中的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故化合反应是。
(5)某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至少含有铁,滤渣中含有铁,则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 。
【题目点拨】
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18、120 左侧红墨水上升速度比右侧快,最终者上升距离相同 不合理,催化剂的表面积不同,也会对催化效果造成影响 1.6 6.8% 偏大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合理均可)
【解题分析】
(1)设理论上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
50mL×1.2g/cm3×30%=(50mL×1.2g/cm3+x)×10%
x=120g,即120mL水;
(2)通过题干信息可知,二氧化锰和水泥块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并且二氧化锰比水泥块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果好,所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左侧红墨水上升速度比右侧快,最终上升的高度相等;根据控制变量实验法可知,除了物质的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但是二氧化锰是粉末,水泥块是块状,催化剂的表面积不同,所以不合理;
(3)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64.5g-562.9g=1.6g;
②设生成1.6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x=3.4g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6.8%
③如果没有干燥管会有一部分水蒸气和氧气一起逸出而看作是生成的氧气,会使算出来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偏大,从而造成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④稀释后的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10%不符合,其可能的原因是: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1)120;
(2)左侧红墨水上升速度比右侧快,最终上升的高度相等;不合理,催化剂的表面积不同,也会对催化效果造成影响;
(3)①1.6g;
②6.8%;
③偏大;
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Fe2O3+6HCl=2FeCl3+3H2O NaCl和Na2CO3 四 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 稀盐酸(或稀硫酸)(合理即可) 产生气泡(合理即可) 氢离子(或H+)
【解题分析】
(1)盐酸呈酸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试管中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2)作出猜想:
试管D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试管E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这说明D中盐酸剩余,E试管中碳酸钠溶液过量,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氯化钠,可能存在过量的碳酸钠或氯化钙。因此:
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CaCl2,猜想三:NaCl和Na2CO3,猜想四:NaCl、Ca(OH)2和HCl;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因为氢氧化钙和盐酸不能共存;
设计实验:
若猜想二不成立,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钙,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实验现象为: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
若猜想三成立,说明溶液中存在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或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气泡,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或H+)。
【题目点拨】
判定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时,除了需要考虑反应生成的可溶物,还需考虑反应物的是否过量。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A
NaCl溶液
NaOH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B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过滤
C
CO2
CO
在氧气中点燃
D
CaCO3(固体)
CaO(固体)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洗涤、干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填名称)。
_____
猜想三成立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A
NaCl溶液
NaOH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遇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A正确;
B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遇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铜不反应,过滤,故B正确;
C
CO
在氧气中点燃,一氧化碳量很少,很难通过点燃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故C错误;
D
固体
固体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故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西藏拉萨市城关区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西藏拉萨市城关区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西藏拉萨市城关区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西藏拉萨市城关区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1),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西藏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共7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