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三次限时训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三次限时训练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47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12 分)
1.徽墨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关于徽墨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挑选松枝 B.烧火炼烟
C.捶打墨坯 D.绘画描金
2.化学与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火力发电,促进实现碳达标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保障食品安全
C.食用过期食品,以避免浪费粮食D.提倡垃圾分类投放,实现资回收
3.下列相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B.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C. 氮气具有稳定性,可用作保护气D. 焦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4. 富氢水指的是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纯净物B. 含氢、氧两种元素
C. 所含氢分子不运动D. 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5.实验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装入固体粉末B.加热液体
C.添加酒精D.处理废弃药品
6. 2023 年 11 月 16 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了铷原子钟。如图是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铷属于非金属元素B.铷原子的质量是 85.47g
C.铷原子核外有 37 个电子D.铷原子核内有 37 个中子
7.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有关操作顺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B. 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药品集中加热
C. 收集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再加热
D. 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8.苹果被称为聪明果,苹果中富含的维生素 C,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C6H8O6,下列有关维生素 C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质量上看:维生素 C 中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 1:1
B. 从变化上看:维生素 C 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 从组成上看:维生素 C 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从构成上看:一个维生素 C 分子中有 20 个原子
9.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10.在通电条件下,甲酸与氧气的反应在微观上是分两步完成的,模拟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图中可看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形成一个 H202分子
B.由此实验可知,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D.该反应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和 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 C、H 和 O 三种元素
B. 因为二氧化锰可以催化氯酸钾的分解,所以二氧化锰可以在所有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
C. 因为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所以在实验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检验纯度
D. 因为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所以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2.如图甲所示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时试管①中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 M、N 点时,固体中都只含两种物质
B. 该实验的现象是:甲图①试管中有 Cu 生成,②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M 点时,甲图试管②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发生
D. 酒精灯火焰上加一铁丝罩的目的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8 分)
13.(6 分)2023 年 10 月 26 日,我国航天员搭载神舟十七号顺利进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开展相关科研工作。请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航天员呼吸需要氧气,电解水就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一种方法。此外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氧烛)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备用系统,氧烛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钠(化学性质与 KClO3相似) ,氧烛通过撞击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资料二:航天员出舱需携带高压氧气罐,并将氧气罐集成到“飞天”舱外航天服上;空间站内多余的二氧化碳被一种叫“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来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加以吸收。
(1)电解水时,理论上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氧烛产生氧气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2)3000L 氧气可以压缩储存在 20L 的氧气罐中,这一事实在微观上说明_____________。
(3)“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____________操作,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起到与“分子筛”作用相当的实验用品是_____________。
14. (6 分)“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基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 1)。
图1图2
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①溶液中溶入 O2;②溶液中溶入 CO2;③溶液中溶入________(填化学式)。
(2)小红利用图 2 装置,直接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猜想②,小红又设计了利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通入图 2 装置的方案。该方案中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气体发生装置应连接的导管口是图 2的_____________(选填“A”或“B”)。
15.(5 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下图是某自来水厂的生产流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上图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过滤池中有活性炭层,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性。
(2)上图在水中通入二氧化氯(ClO2)目的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该步骤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之一可表示为:,中的计量数为_____________。
(3)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作为一种更加理想的水处理剂也在被广泛应用,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
(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一杯洁净的水更是来之不易,请例举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
16.(6 分)质量守恒定律是定量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依据。某小组以“再探质量守恒”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回归教材、复习旧知
回顾课本中有关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方案(如图 1 所示):
方案A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B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图 1
(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原因是原子的种类、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不变。
【任务二】改进装置、拓展实验
该小组同学将上述方案 A 中的反应装置加以改装(如图 2 所示),同时将红磷换成白磷(已知:白磷在有氧气的情况下温度超过 40℃即可燃烧,且燃烧原理与红磷相同),并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图2
步骤 1:室温下,按图 2 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1g。
步骤 2:从天平上取下装置打开止水夹 K1,和 K2,从 K1处缓慢通入约 50mL 氧气,再关闭 K1和 K2,再次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2g。
步骤 3:将锥形瓶浸入 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 4: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3g。
(2)在上述步骤 3 中气球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三次称量的 m1、m2、m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任务三】发现问题、拓展延伸(附加 3 分,但总分不超过 40 分)
课本方案 A 中因有氧气参加,故采用密闭装置。方案 B 为什么也要用密闭装置呢?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再次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并使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锥形瓶内氧气浓度和气体压强的变化,绘制出如下曲线。
图 3
(3)结合图 3 中装置内氧气含量和气压变化曲线,请分析课本原方案 B 装置密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该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17.(5 分)乙炔(C2H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反应原理为:,若要制取 52Kg 的乙炔气体:
(1)需要原料碳化钙的质量为多少? (用方程式进行计算)
(2) 结合上述信息,请你写出一条碳化钙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
宣城六中第三次限时训练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
二、非选择题
赋分说明:①方程式每空 2 分(不写化学式或化学式有误不得分,未配平得 1 分)
②其余每空 1 分,(附加题第一空 2 分,第二空 1 分)
13.(1) 1:2(条件不写或写撞击或写加热均不扣分)
(2)气态氧分子之间间隙大,易被压缩(3)过滤滤纸
14.(1)N2(2)不能呼出气体中除含有氧气外还有其他成分
(3)A
15. (1)吸附悬浮杂质沉降或絮凝沉降或吸附沉降吸附(2) 2
(3)+6 (4)合理的具体措施即可,切忌“一水多用”“循环利用”的答案
16. (1)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数量(“原子的”三字不加也可得分,且两空可颠倒)
(2)气球先变大后变小(意思相似即可)(条件写点燃或不写都算对) m1>m2=m3
(3)有气体(O2)参加反应,同时也有气体生成且生成气体的速率比消耗气体的速率快。(划线部分未答出不扣分,只答有气体参加反应或只答有气体生成只得 1分,本空共 2 分)
消除温度的变化对瓶内气压造成干扰
17. (1)128Kg(注重解题过程,共 4 分)
(2)防水或防潮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自制酸奶供家人分享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B
帮忙晾晒洗好的衣物
水分子在晾晒时发生改变
C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D
把水煮沸后以便饮用
煮沸能杀灭病菌并能降低水的硬度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A
B
A
C
C
D
B
B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是,下列做法可以达到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二氧化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