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B.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C. 细胞学说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建立的
    D. 荷兰人列文胡克把观察到的木栓结构命名为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
    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详解】A、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该结论是建立在部分动植物细胞研究基础之上,并未将所有生物的细胞都进行研究,因此属于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B错误;
    C、细胞学说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由魏尔肖修订的,C错误;
    D、最早把观察到的结构命名为细胞的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D错误。
    故选A。
    2. 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较短的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较长的物镜观察。此时,除调节细准焦螺旋外,还需调节反光镜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 )
    A. 用平面镜、光圈缩小B. 用平面镜、光放大
    C. 用凹面镜、光圈放大D. 用凹面镜、光圈缩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此时应该调节反光镜或光圈增加进光量,使视野变亮,即可以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即C正确。
    故选C。
    3. 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的水有液态和固态两种存在形式
    B. 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是因为水分子具有极性
    C. 细胞中的结合水含量越高,抗逆性越强,代谢越旺盛
    D. 水既可以是细胞代谢的反应物,也可以是细胞代谢的生成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是:
    (1)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
    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3、水是极性分子,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不同生物体的含水量不同,同一生物体的不同发育阶段、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含水量往往不同。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
    【详解】A、细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A错误;
    B、水分子间具有氢键,断开氢键需要更多的能量,因此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B错误;
    C、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细胞中的结合水含量越高,抗逆性越强,代谢越弱,C错误;
    D、水既可以是细胞代谢的反应物,如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CO2等,也可以是细胞代谢的生成物,如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水,D正确。
    故选D
    4. 下列有关脂质和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磷脂
    B. 胆固醇和磷脂都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低于糖类,氢的含量高于糖类
    D. 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
    【答案】A
    【解析】
    【分析】1、脂质分为油脂、磷脂和固醇类物质,固醇类物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2、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和膜蛋白,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详解】A、固醇类物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A错误;
    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B正确;
    C、脂质分子中C、H原子的比例高于糖类物质,O原子的含量低于糖类物质,C正确;
    D、植物脂肪如植物油在室温下呈现液态,植物脂肪中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D正确;
    故选A。
    5. 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图示模型表示细胞甲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乙,此过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 )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 进行细胞间的物质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详解】据图分析,内分泌细胞分泌相关激素进入体液,通过体液运输,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传递信息,即通过体液的作用间接完成信息交流,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真核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膜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 高尔基体膜也可以与核膜直接相连,从而加快物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C. 核糖体能形成包裹某种蛋白质或某种酶的小泡,并向内质网方向移动
    D. 细胞膜外表面的糖类分子可与贯穿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答案】D
    【解析】
    【分析】1、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糖蛋白是糖链和膜蛋白结合而成,分布在细胞外侧。
    【详解】A、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A错误;
    B、内质网向内与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可以加快物质的运输速率,B错误;
    C、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小泡有膜结构,核糖体不能形成包裹某种蛋白质或某种酶的小泡,C错误;
    D、细胞膜外表面的糖链与膜蛋白质结合可形成糖蛋白,D正确。
    故选D。
    7. 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原核生物有⑤,没有③B. 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C. 细胞核是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D. ④所示结构为染色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1、图中②是内质网,③是核膜,④是染色质,⑤是核仁,⑥是核孔。
    2、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通过核孔实现的。
    【详解】A、⑤是核仁,③是核膜,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没有核膜和核仁, A错误;
    B、⑥是核孔,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正确;
    C、细胞核可以储存遗传物质,可以调控细胞的生命活动,C正确;
    D、④所示结构为染色质,D正确。
    故选A。
    8. 下图表示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根据图示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能发生
    B. 细胞释放抗体的过程与膜成分的更新涉及图示过程
    C. 该过程涉及细胞膜表面的识别过程
    D. 构成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B
    【解析】
    【分析】1.被动运输:简单来说就是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的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能量。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氧气,二氧化碳,脂肪,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氨基酸,核苷酸。
    2.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如:矿物质离子,葡萄糖进出除红细胞外的其他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3.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能量。
    【详解】A、细胞的胞吞和胞吐都伴随着细胞膜的变化和具膜小泡的形成,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A正确;
    B、释放抗体为胞吐,非图示过程,但通过具膜小泡的形成和具膜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来实现存在膜成分的更新,B错误;
    C、胞吞过程涉及细胞膜表面的识别过程,C正确;
    D、囊泡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
    故选B
    9.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 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病毒的基本成分包括蛋白质和核酸
    B. 为研究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
    C. 研究发现,2019-nCOV 在体外环境中可存活 5 天,说明它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
    D. 科学家对于病毒的研究可能对人类产生感染风险,应该立即停止
    【答案】A
    【解析】
    【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如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其基本成分包括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A正确;
    B、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不能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培养,B错误;
    C、2019-nCOV属于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错误;
    D、科学家对于病毒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掌握病毒的特性,进而利用病毒造福人类,如可以利用其制备疫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D错误。
    故选A。
    10. 为探究种植蕃茄时施用锌肥的最佳浓度范围,科研人员将多株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均分为8组,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SO42-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锌元素属于番茄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B. 实验中栽培各组番茄幼苗时所使用的土壤基质应相同
    C. 硫酸锌溶液浓度过高会降低番茄植株的果实产量
    D. 由实验结果分析,施用硫酸锌溶液的最佳浓度范围是12~16mg/L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柱形图:图示为锌肥施用量与番茄果实产量的关系图,硫酸锌溶液的浓度在0mg/L~16mg/L时,随着硫酸锌溶液浓度的升高,果实产量逐渐增多;硫酸锌溶液的浓度在16mg/L时,果实产量最高;硫酸锌溶液的浓度在16mg/L~28mg/L时,随着硫酸锌溶液浓度的升高,果实产量逐渐减少。
    【详解】A、锌元素属于番茄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A正确;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硫酸锌溶液的浓度,各组番茄幼苗时所使用的土壤基质为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B正确;
    C、硫酸锌溶液浓度为28mg/L,平均果实产量小于硫酸锌溶液浓度为0mg/L时的平均果实产量,因此硫酸锌溶液浓度过高会降低番茄植株的果实产量,C正确;
    D、由实验结果分析,果实产量在硫酸锌溶液的浓度12mg/L~20mg/L时产量较高,故施用硫酸锌溶液的最佳浓度范围是12~20mg/L,D错误。
    故选D。
    11. 蛋白尿是诊断肾炎的重要依据,也是评定肾炎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鉴定尿中是否有蛋白质( )
    A. 加热使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B. 加热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其原理与盐析相同
    C. 加热后的蛋白质仍然可与蛋白质检测试剂发生反应
    D. 加热后的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
    2、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在酸性、碱性、酶等条件下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盐析:盐析为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降低,不影响活性。加水后还可以溶解。
    (3)蛋白质的变性:受热、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乙醇、甲醛等)、紫外线等作用时蛋白质可发生变性,失去其生理活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
    3、蛋白质中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详解】A、水浴加热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是肽链不会断裂,A错误;
    B、盐析是物理过程,没有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加热并没有破坏肽键,加热破坏的是空间结构,B错误;
    C、加热变性后的蛋白质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其肽键没有断裂,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
    D、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结构会发生改变,特定功能也必将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
    12. 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如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B. 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 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a部分形成对照
    D. 实验可以说明细胞质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可知: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这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分裂具有重要作用;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这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物体的发育具有重要功能。
    【详解】A、该实验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有关,但是整个实验并没有涉及细胞的寿命,不能说明细胞核与细胞寿命有关,A正确;
    B、实验①中,a、b部分形成对照,其中a部分无细胞核,为实验组;b部分有细胞核,为对照组,B正确;
    C、实验②中,a部分挤入一个细胞核,与实验①中a部分的无核形成对照,C正确;
    D、该实验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但是不能说明细胞质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D错误。
    故选D。
    13. 某同学为验证膜的通透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实验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齐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漏斗内液面逐渐升高,且上升的速率先加快后减慢
    B. 漏斗内的水分子和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进入烧杯
    C. 当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半透膜两侧液体的渗透压相同
    D. 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漏斗内液面保持稳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一侧向高浓度溶液一侧的扩散。膀胱膜是生物材料,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看成半透膜。渗透装置中漏斗中水分上升到一定高度,液面不再上升,达到渗透平衡。
    【详解】A、漏斗内液面逐渐升高,升高到一定高度维持稳定,不再升高,由于漏斗内浓度越来越低,故上升的速率一直减慢,A错误;
    B、漏斗内的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进入烧杯,B错误;
    C、当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进出量相等,由于漏斗内液面更高,故漏斗内液体的渗透压更高,C错误;
    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进出量相等,漏斗内液面保持稳定,D正确。
    故选D。
    14. 下列生物学研究和科学方法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同位素标记法
    B. 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C.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D.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模型建构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1、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是人们根据某一目的,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将复杂的、微观的现象或事物构建成抽象的、概括性的描述,是对现象简洁的表述。模型包括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物理模型。
    2、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用荧光染料标记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详解】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因此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
    B、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密度是不同的,因此用差速离心法来分离不同的细胞器,B正确;
    C、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标记蛋白质,不属于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
    D、运用物理模型,以实物的形式直观地表现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称为模型构建法,D正确;
    故选C。
    15.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C.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答案】D
    【解析】
    【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1)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2)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A、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要选择有颜色的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正确;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因此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B正确;
    C、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C正确;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含有色素,呈紫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内表皮细胞的液泡无色,D错误。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6题,每题3分,共计18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蔗糖和乳糖水解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单糖
    B. 根据碱基的不同,核酸可分为DNA和RNA
    C. 酪氨酸和精氨酸理化性质不同的原因是R基不同
    D. 不同种类生物体含水量大致相同,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答案】AC
    【解析】
    【分析】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个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这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必须连接一个氢原子;氨基酸与氨基酸的区别在于有不同的R基团。
    2、细胞内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蔗糖和乳糖水解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单糖,前者水解得到的是果糖和葡萄糖,后者水解得到的是半乳糖和葡萄糖,A正确;
    B、根据五碳糖和碱基的不同,核酸可分为 DNA和RNA,B错误;
    C、酪氨酸和精氨酸结构上的差异体现在R基上,C正确;
    D、不同种类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不同,例如:水生生物的含水量大于陆生生物,D错误。
    故选AC。
    17.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高尔基体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B. 中心体是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组成的
    C. 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密切相关
    D. 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ACD
    【解析】
    【分析】1、高尔基体:(1)结构:单层膜结构。(2)分布:动物、植物细胞中。(3)作用:在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详解】A、在细胞的囊泡运输中,高尔基体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A正确;
    B、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B错误;
    C、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因此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密切相关,C正确;
    D、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实现与细胞膜有重要关系,D正确。
    故选ACD。
    18.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科学研究方法、模型构建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 利用光镜,罗伯特森看到了细胞膜暗-亮-暗三层静态统一结构
    B.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是细胞器运动的轨道
    C. 科学家通过研究细胞膜的张力,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附有蛋白质
    D. 模型是对认识对象进行的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有数学、物理和概念模型等,比如显微照片
    【答案】AD
    【解析】
    【分析】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概念模型: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酶活性受温度(PH值) 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
    【详解】A、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生物学者的理论提出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三层静态结构模型,A错误;
    B、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是细胞器运动的轨道,B正确;
    C、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由于人们已发现了油脂滴表面如果吸附有蛋白质成分,则表面张力会降低,因此丹尼利和戴维森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C正确;
    D、显微照片属于实物图,不属于模型,D错误。
    故选AD。
    19. 有关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离子不可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
    B. 当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液的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C. 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D.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其作用机制是一样的
    【答案】BCD
    【解析】
    【分析】物质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一般是指对离子、小分子的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都不需要消耗能量,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是逆浓度梯度运输。胞吞和胞吐一般是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通过囊泡运输实现。
    【详解】A、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绝大多数是主动运输,少数是协助扩散,A正确;
    B、当质壁分离复原后,细胞液的浓度不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可能低于外界溶液浓度,B错误;
    C、主动运输可逆浓度梯度进行,使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进一步加大,满足了细胞对营养物质的摄取需要,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C错误;
    D、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变化;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二者作用的机制有区别,D错误。
    故选BCD。
    20. 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某黑藻叶肉细胞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实际方向也为逆时针
    B. 若观察洋葱根毛细胞的细胞质流动,应将视野亮度适当调亮一些
    C. 为了更清楚的观察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可撕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D. 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并选取叶脉附近的细胞观察,可增强实验效果
    【答案】AD
    【解析】
    【分析】黑藻为单子叶植物,叶片小而薄,叶肉细胞内有大而清晰且数量较多的叶绿体,液泡无色;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黑藻的叶绿体及细胞质流动;叶绿体在光照强的时候以较小的面朝向光源,避免被灼伤;光线弱时,以较大的面朝向光源便于吸收较多的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详解】A、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是一致的,A正确;
    B、由于根毛细胞色浅,不易观察,所以若观察洋葱根毛细胞的细胞质流动,应将视野亮度适当调暗一些,B错误;
    C、黑藻的叶片本身较小,一般取下一片叶子直接制成装片即可观察其中的叶绿体,C错误;
    D、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可促进细胞的代谢,使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加快,叶脉附近水分供应充足,细胞代谢加快,容易观察到细胞质流动,所以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并选取叶脉附近的细胞观察,可增强实验效果,D正确。
    故选AD。
    21. 某非环状多肽,经测定其分子式是C25HxOyN5S2,该多肽上有一个二硫键(-S-S-是由两个-SH缩合而成),其它R基团没有参与反应。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丙氨酸(C3H7NO2)、亮氨酸(C6H13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多肽有四个肽键,为四肽化合物
    B. 该多肽彻底水解后能产生4种氨基酸
    C. 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是37和8
    D. 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74
    【答案】BD
    【解析】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详解】AC、通过题目分析,每一个氨基酸只含有一个氮,而非环状多肽C25HxOyN5S2含有5个氮,所以该多肽含量有5个氨基酸,由于该多肽含有2个S,而氨基酸中只有半胱氨酸(C3H7NO2S)含有S,所以有2个半胱氨酸(C3H7NO2S)。再根据C的数目总共是25个,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丙氨酸(C3H7NO2)、亮氨酸(C6H13NO2)、半胱氨酸(C3H7NO2S),去掉2个半胱氨酸(C3H7NO2S)的6个碳,还有19个碳,有3个氨基酸。所以这3个氨基酸是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亮氨酸(C6H13NO2)。所以氢原子的总数是11+7+137+7-8-2=35,氧原子的总数是:2+4+2+2+2-4=8,该多肽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为五肽化合物,AC错误;
    B、由A分析可知,该多肽由5个4种氨基酸组成,故彻底水解后能产生4种氨基酸,B正确;
    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4个肽键,即脱去4个水分子,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2个氢原子,故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18+2=74,D正确。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2分。
    22.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20多年前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一成果打破当时流行的不能用抗生素治疗胃病的医学教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幽门螺旋杆菌是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细胞,其遗传物质是_______。幽门螺杆菌与植物细胞最根本区别是_______。幽门螺杆菌与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填下列选项的序号)
    A.细胞壁 B.染色体 C.细胞膜 D.核糖体
    (2)核酸结构层次概念图如下:A、B、C、D、E、F为小分子,G、H为大分子。H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
    ①幽门螺杆菌细胞中E有_______种,与幽门螺杆菌不同的是,真核细胞中,有的G会和_______紧密结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存在于细胞核中。
    ②新冠病毒中A有_______种,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能得到_______种产物,彻底水解产物有_______种。
    【答案】(1) ①. 原核 ②. DNA ③. 幽门螺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④. ACD
    (2) ①. 4 ②. 蛋白质 ③. 染色质##染色体 ④. 4 ⑤. 4 ⑥. 6
    【解析】
    【分析】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2、分析题图:图中A是碱基,B是五碳糖,C是磷酸,D是核苷酸,组成核糖体的核酸为RNA,因此H是RNA,F是核糖核苷酸,所以G是DNA,E是脱氧核糖核酸。
    【小问1详解】
    分析图解可知,幽门螺杆菌细胞由于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因此被称为原核细胞,其遗传物质是DNA。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细胞,植物细胞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幽门螺旋杆菌)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植物细胞)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等结构,植物细胞为真核细胞,两者共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结构,ACD正确,B错误。
    故选AD。
    【小问2详解】
    ①幽门螺杆菌细胞中E为脱氧核糖核酸,构成DNA的基本单位,共有4种;幽门螺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与幽门螺杆菌不同的是,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②新冠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A为碱基,新冠病毒中含有4种。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RNA初步水解能得到4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可以得到1种磷酸、1种核糖和4种碱基(A、U、C、G),共6种产物。
    23. 下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13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____(填名称),与动物细胞相比,此细胞特有的结构有_____(填序号)。
    (2)12结构上可合成的物质是_____,7内3结构被破坏,这种物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的原因是_____。若7内5处是染色质,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
    (3)若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该细胞,测得细胞内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的Ⅰ、Ⅲ所示细胞器的名称依次是_____ 、_____。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蛋白合成并分泌直接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填名称)。
    (4)若图A细胞是洋葱的根尖的幼嫩细胞,则图中不该具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 ①. 细胞膜 ②. 1、9、11
    (2) ①. 蛋白质(多肽) ②.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③. 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3) ①. 核糖体 ②. 高尔基体 ③. 内质网、高尔基体
    (4) ①. 9 ②. 11
    【解析】
    【分析】1、左图中1为细胞壁,2为高尔基体,3为核仁,4为核膜,5为染色质,6为核孔,7为细胞核,8为线粒体,9为叶绿体,10为内质网,11为液泡,12为核糖体,13为细胞膜;
    右图是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由于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此放射性依次出现在Ⅰ、Ⅱ、Ⅲ中,因Ⅰ、Ⅱ、Ⅲ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小问1详解】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此细胞特有的结构是1细胞壁、9叶绿体、11液泡。
    【小问2详解】
    12为核糖体,是蛋白质(多肽)的合成场所,如果3核仁被破坏,会影响核糖体的合成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因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小问3详解】
    分泌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依次在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据此结合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变化图,可推Ⅰ、Ⅱ、Ⅲ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其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并分泌直接有关的具膜细胞器。
    【小问4详解】
    洋葱的根尖的幼嫩细胞中不含有9叶绿体和11大液泡。
    24. 如图表示几种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请据图回答:
    (1)A 代表__________分子;B 代表_______________;C 通常位于细胞膜的_______侧。
    (2)细胞内的 Na+浓度远远低于血浆中的 Na+浓度,这表明Na+排出细胞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 ]__________([ ]中填字母)。
    (3)图中能表示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有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若对离体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 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 K+ 的吸收量不受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泌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分泌蛋白,说明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蛋白质 ②. 磷脂双分子层 ③. 外
    (2)[e]主动运输 (3)b、c
    (4)毒素只抑制了Ca2+转运蛋白的活性,而对K+转运蛋白活性没有影响
    (5)#流动性##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
    【分析】1、由图分析可知,A是载体蛋白;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多糖或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由此推测C侧为细胞膜外侧;a、e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为自由扩散,c、d为协助扩散。
    2、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小问1详解】
    图中A代表蛋白质分子;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生物膜的基本支架);C通常位于细胞膜外侧。
    【小问2详解】
    细胞内的 Na+浓度远远低于血浆中的 Na+浓度,说明Na+排除细胞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这表明Na+排出细胞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是e主动运输。
    【小问3详解】
    水分子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可用图中b表示,水分子也可通过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可用c表示。
    【小问4详解】
    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 K+的吸收量不受影响,说明呼吸作用不受影响,而是Ca2+的载体蛋白活性受到了抑制,但对K+转运蛋白活性没有影响。
    【小问5详解】
    分泌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分泌蛋白,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5.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l/L的乙二醇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为2m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润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的剩余部分)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原生质体体积在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_____,细胞液浓度_____。
    (2)在1min后,处于物质的量浓度为2ml/L的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将_____,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_____。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_____中。
    (3)在1min 处于物质的量浓度为2ml/L的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_____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浓度_____。
    (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生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_____。
    (5)质壁分离中的“质”和“壁”分别指_____和_____。
    (6)质壁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 ①. 渗出 ②. 升高
    (2) ①. 不再变化 ②. 蔗糖溶液 ③. 清水
    (3) ①. 乙二醇 ②. 升高
    (4)大液泡 (5) ①. 原生质层 ②. 细胞壁
    (6) ①. 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②. 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前60s原生质体体积变小,说明细胞失水,60s之后,处在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吸水。
    【小问1详解】
    原生质体体积在A→B段变小,说明细胞失水,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渗出,细胞液浓度会变大。
    【小问2详解】
    据图可知,在1min后,处于2ml/L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不变,说明细胞达到渗透平衡,其细胞液浓度不在发生变化,由于细胞壁是全透的,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清水中,使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小问3详解】
    在1min后,处于2ml/L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大,说明细胞吸水,是由于乙二醇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浓度增大,进而引起细胞吸水。
    【小问4详解】
    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除了细胞内外有浓度差之外,还需要有中央大液泡。
    【小问5详解】
    质壁分离中的“质”指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壁”是指细胞壁。
    【小问6详解】
    质壁分离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26. 请分析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A 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 _________,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被染成 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B 组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该试剂的使用方法是 _____。
    (3)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马铃薯富含淀粉,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为准确检测还原糖含量, 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问题:
    ①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葡萄糖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 _________试剂发生反应,生成 _________,需要________条件。
    ②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 _________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洗去浮色 ②. 橘黄 ③. 双缩脲试剂 ④. 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⑤. 斐林 ⑥. 砖红色沉淀 ⑦. 水浴加热 ⑧. 3 ⑨. 方法3得到的提取液颜色为浅黄色,颜色干扰小;还原糖浸出充分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1)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颗粒。
    (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产生紫色反应。
    (3)①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葡萄糖等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②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3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方法3得到的提取液颜色为浅黄色,颜色干扰小;还原糖浸出充分。
    【点睛】本题考查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
    脂肪的检测和鉴定
    B
    鸡蛋清
    试剂
    蛋白质的检测和鉴定
    C
    马铃薯
    碘液
    淀粉的检测和鉴定
    方法
    提取液颜色
    提取液澄清度
    还原糖没出程度
    1
    浅红褐色
    不澄清
    不充分
    2
    深红褐色
    澄清
    充分
    3
    浅黄色
    澄清
    充分

    相关试卷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PDF版含答案,共7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答案,共5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