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十二生肖铜铸龙首,铸造于清朝乾隆年间。其头部以精炼的红铜为材料,至今依然清晰逼真。体现了红铜良好的( )
A.导电性B.耐蚀性C.延展性D.导热性
2.“大食物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江大保护”等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延续。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确保食物安全。下列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海洋资源是( )
A.奶牛B.黄豆C.大米D.鱼虾
3.“霰”又称雪丸或软雹,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白色圆锥形或球形小冰晶。它不属于雪,但它也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霰”下落过程中会吸附一些粉尘B.“霰”形成过程中水分子间隙发生改变
C.“霰”形成过程中水分子发生改变D.“霰”的产生可增加土壤水分
4.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关于立夏的诗句“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树荫浓夏日长”说明光合作用减弱
B.“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晶帘动微风起”是风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D.“满架蔷薇一院香”可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5.2024年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我国锂硫电池的研发成果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关锂、硫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核电荷数不同B.它们形成的化合物为
C.锂离子的符号为D.硫原子易失去电子
6.中医用“酒火疗法”治疗跌伤后的瘀肿。酒精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由三个元素组成B.生成物中只有一种氧化物
C.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D.治疗时要注意防止烧伤
7.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种物质,在造纸术、印刷术、制火药、瓷器烧制、印染技术及皮蛋制作、农业生产等过程中都会用到草木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草木灰在造纸过程中可调节纸浆的pH
B.在农业生产中草木灰可以与铵态氮肥混用
C.活字印刷术中加入草木灰可以提高印刷质量
D.用草木灰可以获得制火药的一种原料硝酸钾
8.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氧气B.热水的作用为只提供热量
C.获得氧气的反应为化合反应D.二氧化锰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9.2024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聚焦“土地修复、荒漠化和干旱韧性”,土壤可持续利用对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活动中做了以下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加蒸馏水搅拌B.取上层清液
C.测酸碱性D.测pH
10.运城盐湖是三大内陆盐湖之一。当地人们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方式获得大量湖盐,为探究其原理,创新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大溶解度B.②中析出晶体的操作为降温结晶
C.③的溶液为碳酸钠的饱和溶液D.④中析出的晶体全部为碳酸钠
二、填空题
11.奔向太空: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液氢,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液氢运输车通常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原因是______。
12.飞船返航:“神舟十七号”飞船返回舱经过大气层时,经受住了一千多度的高温考验,最终成功返回地面。飞船大量使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材料,能减轻船体质量,常温下铝的耐腐蚀性强,原因是______;返回舱表面所用的材料具有______(写一点)等特点。
13.潜入深海:“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8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体使用大量高强度钢确保运输安全,加注天然气时首先向储存罐注入氩气,目的是______;天然气燃烧时主要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4.钻探深地:深层地热能包括来自地底3000米以下的高温岩体干热岩具有的内能,是一种稳定可靠、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地热能发电是把地热能转变为______能,再转变为电能。地热能还能用于______(写一点)。
15.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唐代制茶工艺流程有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封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蒸茶时,灶上架釜,灶下添柴,釜中添水,高温蒸青。为使柴火充分燃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捣茶时,用木杵研磨的目的是______。
(3)焙茶时要使用温火,原因是______。
(4)从溶解度的角度考虑,喝茶用沸水冲泡而不用凉水的原因是______。
(5)茶叶的无机成分中含有一定量的、、、、、、等离子,检验是否含有(或)的方法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写1个)。
16.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小明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物质A和氢氧化钙的相关问题,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
(1)A可用于______。
(2)A溶液的pH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7。
(3)A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可利用______检验A溶液的酸碱性。
(5)配制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原因是______。
三、科普阅读题
17.能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材料1:我国的能源以煤炭为主,以山西省为中心的黄河中游能源基地是“北煤南运”最大的供煤区。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工业上,用煤制氢的过程中要进行脱硫、一氧化碳变换(与水蒸气反应)、除二氧化碳等环节。
材料2:“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新疆段全线主体线路焊接完工,这项浩大的工程将我国西部新疆等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长江三角洲。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长输天然气管道口径大、运行压力高,对管线钢母材质和焊接、防腐等施工工艺要求高。“西气东输”过程中,运输的是天然气气体,通过改变管道压力来调整输送速度和流量。
材料3:“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粉煤灰,粉煤灰中主要含有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和二氧化硅等,利用粉煤灰可以生产氧化铝。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是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的有效途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煤制氢过程中脱硫的目的是______。
(2)“西气东输”过程中,调整输送速度和流量的方法是______;“西气东输”钢管外涂层起的作用是______。
(3)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______。
(4)向粉煤灰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1个)。
(5)“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意义有______。
四、计算题
18.生命保障系统是中国空间站实现长期在轨运行的关键,利用回收的水电解制氧的技术是目前公认最具合理性的空间站氧气补给技术。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氧气所需时间如图所示。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______;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______;实验结束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若要给航天员供给48kg氧气,理论上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五、实验题
19.化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
【实验结论】该实验可以得出浓盐酸的性质有______。
【问题与交流】
(1)该实验可能造成的结果是______。
(2)如何检验②中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______。
20.化学兴趣小组以“助力碳中和”为主题,设计并开展了如下项目式探究活动。
任务一:寻找“碳之源”
【知识梳理】
【小组讨论】以上物质中均含碳元素,通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会转化为二氧化碳。棉、麻属于______(选填“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合成材料”)。
任务二:探究厨房中的温室效应
【查阅资料】Ⅰ.、等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
Ⅱ.相同条件下,阳光照射时,温室气体含量越高,环境升温越快;
Ⅲ.点燃天然气后,周围空气中的含量会升高。
【进行实验】
(1)小组同学利用厨房用品中的纯碱和______反应制,并用塑料瓶A收集;再用相同的塑料瓶B收集一瓶使用天然气前厨房中的空气样品,按图1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
(2)标记塑料管内红墨水停留的位置,将装置移至室外,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红墨水移动至标记位置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小组同学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增强温室效应,并可用该装置验证。
(3)将装置拿回厨房,点燃天然气一段时间后,用排尽的塑料瓶A收集炉灶周围的空气。冷却至室温后连接装置,重复(2)实验,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分析讨论】部分同学认为一定是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增强了厨房中的温室效应。有同学认为该说法不严谨,理由是______。
任务三:探究使用不同物质吸收的可行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分别使用等体积的、饱和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溶液,利用图2装置分别进行3次实验,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3所示:
【小组交流】(1)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结合图3数据分析,实验使用的三种物质中,对吸收效果最好的是______。
【分析讨论】有同学提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也会导致压强变化。于是,小组同学将压强传感器更换为温度传感器,重新进行了部分实验,实验数据如图4所示。结合图4数据综合分析,图3中溶液对应曲线在100s~300s内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得出结论】吸收时,要多角度考虑其方案的可行性。
任务四:制订低碳行动方案
通过该项目的探究,小组同学对如何低碳有了新的认识,并制订了低碳行动方案。请补充完整。
21.2024年4月24日最新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称2023年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约2.816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同学们对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粮食危机的危害、盐碱地成分、粮食危机的解决途径等开启了项目化学习之旅。
任务一:调查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任务二:探究盐碱地土壤成分
【信息检索】盐土:主要受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盐影响的土壤;碱土;受碳酸钠、碳酸氢钠等影响的土壤。当地土壤颜色是白色,土壤的pH大于7。
【实验准备】在当地土壤中取样。将样品与蒸馏水按的质量比在烧杯内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
【进行实验】探究土壤成分,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反思评价】(1)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小组同学对步骤③得出的结论产生疑问,理由是______。
(3)自然界土壤中不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
任务三:寻找解决粮食危机的有效途径
【查阅资料】农业生产中的动力来源主要为汽油,地膜、化肥生产也离不开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威胁。工业上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获得“绿氢”,利用“绿氢”和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制取氨气,利用“绿氢”和回收的二氧化碳制得甲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小组交流】(1)利用“绿氨”可以制得氯化铵,氯化铵可以用作______肥,合理施用化肥可有效提高粮食产量。
(2)将“绿氢”和回收的转化为甲醇的意义是______。
【成果分享】同学们通过项目化学习形成了以下解决方案。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红铜的导电性较差,故A错误;
B.红铜的耐蚀性较好,故B正确;
C.红铜的延展性较差,故C错误;
D.红铜的导热性较差,故D错误;故选B。
2.答案:D
解析:奶牛、黄豆和大米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是奶牛和大豆不属于海洋资源,大米不属于动物资源,鱼虾属于海洋资源,D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C
解析:A、“霰”下落过程中会吸附一些粉尘,故A正确;B、“霰”形成过程中水分子间隙发生改变,故B正确;C、“霰”形成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故C不正确;D、“霰”的产生可增加土壤水分,故D正确。故选C。
4.答案:D
解析:A、“绿树阴浓夏日长”说明光合作用增强,故A错误;B、“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反射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水晶帘动微风起”是风的动能转化为水晶帘的动能,故C错误;D、“满架蔷薇一院香”可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D正确。故选D。
5.答案:A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B
解析: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液呈碱性,在造纸过程中可调节纸浆的pH,故A正确;B.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液呈碱性,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B错误;C.活字印刷术中加入草木灰可以提高印刷质量,故C正确;D.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故D正确:故选B。
8.答案:A
解析:A、该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氧气,故A正确;B、热水的作用为提供热量和使过氧化氢溶液受热分解,故B错误;C、获得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故C错误;D、二氧化锰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故D错误。故选A。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氢气易燃易爆
解析: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液氢运输车通常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原因是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12.答案:常温下,铝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熔点高(或强度大,合理即可)
解析:
13.答案:排出储存罐中的空气,防止燃烧引起爆炸;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当甲烷中混有氧气或空气时,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在管道内注满氩气等不活泼气体,其目的是排净管道内的空气,防止爆炸的发生;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4.答案:机械;温泉沐浴(或医疗,或建造农作物温室,合理即可)
解析:地热能发电是把地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再转变为电能;地热能是一种新型无污染的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和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它有多种用途,可以用来发电、供暖等。
15.答案:(1)使木柴松散些(或提供充足的空气,合理即可)
(2)使茶均匀、光滑、没有粗块
(3)防止温度过高把茶叶烧焦(合理即可)
(4)沸水温度高,温度升高,茶叶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5)[或,合理即可]
解析:
16.答案:(1)制玻璃、造纸等
(2)大于
(3)(或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
(4)pH试纸(或无色酚酞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
(5)铁与硫酸铜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
17.答案:(1)防止污染空气(或防止形成酸雨,合理即可)
(2)改变管道压力 隔离了水和氧气(或防止钢铁锈蚀,合理即可)
(3)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合理即可)
(4)[或,或氧化钙与稀硫酸反应,合理即可]
(5)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或有利于环境保护,合理即可)
解析:
18.答案:(1)溶解;电压为12V,使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变大
(2)54kg
解析:
(2)解:设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
答: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54kg。
19.答案:【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实验结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问题与交流】(1)污染空气(合理即可)
(2)取样,加入粉末(或取样,加入;或取样,加入铁粉;合理即可)
解析:
20.答案:任务一:【小组讨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任务二:【进行实验】(1)食醋
(2)右
【分析讨论】天然气中的甲烷也是温室气体,也能产生温室效应
任务三:【小组交流】(1)
(2)溶液
【分析讨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使气压减小
任务四: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或少开私家车,以步代车,或少用一次性筷子,合理即可)
解析:
21.答案:任务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合理即可) 威胁生命安全(合理即可)
任务二:【反思评价】(1)
(2)步骤②中加入了氯化钡溶液,引入了氯离子
(3)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任务三:【小组交流】(1)氮
(2)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或节约化石能源,合理即可)
【成果分享】熟石灰
解析: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9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3
38.4
39.0
7.0
12.5
21.5
39.7
49.0
46.0
43.6
43.9
低碳行动方案
具体措施(任写一条)
减少排放
______
促进吸收
植树造林等
产生原因
土地退化:大规模农业生产、过度土地开垦导致了土地退化,土壤侵蚀、盐碱化和养分流失;水资源短缺;能源危机;气候变化:洪水、干旱和极端高温,引发气候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危害
损害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自然灾害,如飓风和暴雨,进一步破坏了农作物;土地的贫瘠和不可耕种也限制了粮食的生产;除此之外,还会造成的危害是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硝酸
有气泡产生
含有
②向①中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氯化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不含
③继续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
粮食生产面临问题
解决方案
土地退化
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翻压绿肥牧草、使用腐殖酸类肥料等改良盐碱土。改良酸性土壤可以施加______
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
发展智慧农业合作,加强节水、护水
气候变化
防灾减灾,减污减碳协同治理,加强气候变化适应措施
能源依赖
农光互补,农业收益与绿电双赢,低碳富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2024年6月山西省晋中市多校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试题(有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多校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共10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忻州市多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